《八佰》電影觀後有感(精選26篇)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精選26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佰》電影觀後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
八佰功名塵與土,古來征戰幾人回這句話則是《八佰》的真實寫照。觀影《八佰》時,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層浪潮,奔湧而上從眼中奪眶而出。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部讓大家有集體情感共鳴,兒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衛四行倉庫的四百二十人的軍隊為迷惑日軍,向外聲稱自己有八百人,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來。四行倉庫並不是重要的戰略要點,最開始的大多數人並不在意這個倉庫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處在歷史的關鍵點上,在三天以後就是九國公約會議,要扛到會議召開的那天,要保證上海還有中國計程車兵。這幾乎是一場不可能完成的戰鬥,這四百二十個中國戰士,將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們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看完整部電影的那天,我徹夜難眠,電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腦海中迴圈播放,心裡無法忘記戰士那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頰。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我們不能忘記歷史,銘記歷史才能思古通今。為什麼總有人想要侵略我們的國家,因為我們的土地就像電影裡朱勝忠筆下的亭臺樓閣一樣美麗,充滿了希望,這讓他們嫉妒,讓他們渴望。想想在烽火連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無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謂是落後就要捱打。但是他們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雄心壯志,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愛國主義一直是中華民族能延續至今的核心力量,將此傳承下去,中華民族才有未來。
感謝導演在銀幕上為我們呈現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和值得緬懷的英靈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當憶苦思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不要忘記是誰給我們的這一切,忘記如何才能守住這繁榮昌盛。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
9月29日下午,平朔電力工程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和入黨三類人員一起到電影院觀看了《八佰》這部新上映的抗戰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天4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了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有八百人。
開始有一群人去往上海,參加淞滬會戰,保衛上海,租界裡面有很多的德國人,他們租了中國的國土。那些人在快到達上海時,遇上了日本鬼子,他們逃的逃,躲的躲,但還是沒有逃過日本鬼子的殘忍的屠殺。他們到到達四行倉庫,被安排完後,有一群平民來到這裡,他們被送往租界這個安全的地方。他們和日本鬼子戰鬥了4天4夜。
中間有個片段讓我難以忘懷,那就是陳樹生綁著手榴彈跳下去的一刻,在歷史上陳樹生是一位抗日英雄,當時在四行倉庫也是這樣對付日本鬼子的,只有用這種方式砸進敵人們盾牌的隙縫,才能真正的摧毀敵人,戰士們一個一個的綁著手榴彈跳下去的場面異常的慘烈。
從1931年至1945年,中華民族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禦外辱的偉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戰中中華民族軍民傷亡了3500多萬人。
影片《八佰》告訴我們要銘記歷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3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河左邊,是血肉橫飛的戰場,每位戰士都戰在死亡的邊緣,河的右邊是一派歌舞昇平,人們過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這麼強烈的對比,讓我們沉浸其中,久久深思。
《八佰》這部電影生動地再現出了當時悲壯的場景。它激發了我的愛國熱情,影片中的兩個情節更是讓人熱血沸騰。就如第一個情節中捨身炸敵的勇士,他們悍不畏死,在身上綁上十幾個炸彈,只為了能把敵人的陣容炸燬,和魔鬼同歸於盡。可謂“忠孝不能兩全”,一位勇士喊著:“娘!孩兒不孝了!”便拉開炸彈,跳了下去。他們那奮不顧身的一跳,是那樣悲壯,讓我熱淚盈眶。
如果要說誰最不怕死,那就要數升旗護旗片段裡的勇士了,他們的抗日熱情值得我們敬仰。一面軍旗在四行倉庫的頂端升起,一架日本的飛機炸燬了旗杆,戰士們就用自己的身子當支撐架,但是飛機再次把人架打散了。一個勇士衝出來迎戰飛機,連被打中了腰也不知道,仍在抵抗。飄揚在四行倉庫的,不僅僅是一面旗幟,它還是中國人不屈的抗戰精神,誓死衛國的堅強意志!正是旗下那些傷痕累累的身軀、那些死不瞑目的雙眼震憾了全世界。
歷史告訴我們:民散則國弱,國弱則受欺。現在雖然沒有戰爭,但不可能一直沒有。經濟戰爭仍在繼續,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刻苦鑽研、不畏艱難、迎難而上,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4
《八佰》,這是一部講述了戰爭時期,中國革命戰士寧死不屈的精神的影片。視死如歸的英雄們,從八百位減少到了四百多、二百多,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但他們不言放棄、頑強抵抗,始終不讓日本軍靠近倉庫,保護著後方的老百姓們。
“小湖北”是一個只有十三歲的孩子,本想與叔叔、堂哥一起偷渡去英國的。上海,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只有租界那邊燈火輝煌,鶯歌燕舞,與之形成了明顯的差別。
叔叔埋雷,意外犧牲了,小湖北很傷心。堂哥本來很膽小,但是親眼目睹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他再也不畏懼了,變得堅強而勇敢。在明知道抵抗不過敵人的時候,好多戰士紛紛綁上炸彈,往敵人堆裡跳了進去,同歸於盡……頓時,我熱淚盈眶,滿腔熱血沸騰起來。軍旗,一次次倒下,被扶起,又倒下,再扶起……軍人們毫不畏懼、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淚眼婆娑,感慨不已。
在最後一場戰鬥中,小湖北主動報名敢死隊,引出敵人火力點,然後讓其他人快速過橋。可是,過橋不順利,一個、兩個戰士倒下,連團座都被槍擊中了,他用著自己最後一點力氣喊道:“全部過橋!”然後倒在地上的兩個戰士快速跑過來抬起團座一起往租界跑。
現在的上海還保留著他們打仗的那個倉庫,時刻提醒著人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八百戰士,我像你們致敬!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5
昨天晚上,我聽吳羽倫說《八佰》這個電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媽媽有空,又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於是她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說是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讓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多廢話了,我們談一下觀後感吧!
這部電影名字聽上去感覺沒啥不同,但其實是一部戰爭片。它不像《三體》那樣悲慘,不像《星球大戰》那樣科幻,不像《樂高大電影》那麼古怪,但人氣和評價很高。這是因為人們都被電影人物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很多人看著看著都哭了,不是嚇哭而是感動得哭。影片中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最後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護兩百萬人,奮勇作戰,為國捐軀,英勇無畏,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只有一個倖存者。他們都為國家為人民拼盡了全力,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後他們過橋的片段時,看到他們都死於日本軍隊的炮火之下,我心裡只想復仇,但仔細想想,這樣我們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樣了嗎?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後人稱頌和紀念。
透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樣,戰爭是殘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3、為了國家和人民,有時候自己生命就不那麼重要了。
4、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也許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最真實的宣誓!所有的中國人都站起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6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悲痛和自豪的感情從心底裡湧動著。我好像透過螢幕,真實的感受到了那些戰士的勇敢和無畏。這些有血有肉的戰士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放棄小家,保護國家,用生命和鮮血喚醒了我!讓我懂得了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怎麼去做。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鋼板,戰士們把身上綁上炸藥,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隨著硝煙消失的戰士,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飄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總以為有外國人保護是安全的。後來親眼目睹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國家的血肉長城時,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們慢慢的覺醒了,他們就開始自發的為守備軍捐錢捐物,接電話向,送國旗和藥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場戰鬥不僅僅是400人的戰鬥,更是中國人民的戰鬥。
影片最後,軍隊需要向租界撤退時,他們面對敵人的瘋狂掃射一點都不畏懼,看著戰士們身後的血霧,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苟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之中,會依稀看見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更奮然前行。”沒錯,在血色之中。我看見了中華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在我胸口燃燒,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且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為是的中國人民!八佰,不僅僅是八佰人,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7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句振奮人心的話出自電影《八佰》。
一年前,當我看到它的宣傳片時就衝出來了一股慾望,終於,在這個國慶假期,我實現了願望。
它講述了淞滬會戰在上海市內的最後一場戰鬥“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河邊是被稱為“地獄”的抗戰區,另一邊就是“天堂”租界。抗戰區這邊炮火連天,租界這邊就是燈紅酒綠,同樣身為中國人,租界這邊只有很少的人關心中國軍隊,甚至把日軍能不能在三小時之內攻下基地當作看點。這是多麼可悲啊!
戰士們奮勇抗戰的場面讓我深受震撼。有一次護旗行動中,旗子被敵機射倒了,戰士們不顧槍林彈雨,兩步並作一步,衝上前去,死死地保住旗杆。密密麻麻的子彈像大雨一樣傾灑過來,戰士們也毫不退縮,用血肉之軀迎接它。一個戰士倒下了,另一個就衝上來接替。終於,他們守住了這面代表著中國軍隊不屈的信念的旗幟!也正是因為這次行動改變了租界的態度,有錢出錢,有槍出槍,儘可能的幫助中國軍隊。
《八佰》,這部讓我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的電影,讓我看到了先輩是如何不畏生死,堅持到底的。我們不要忘記,現在的美好生活,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歷史會記住他們,我們也不會忘卻!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8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看電影了。聽爸爸說最近有一部國產抗日片電影《八佰》很火,於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後心裡對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雄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意。
爸爸說這部影片是由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的尾聲戰役改編而成的,主要講了“八佰壯士”實際只有四百多人的一個臨時組成的連隊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最後成功突圍到租界的故事,場面非常的震撼。
影片中有很多讓人感動的地方,觸動我的淚點是一位位戰士把炸彈綁在身上,拉開引線往樓下跳。因為當時日軍要用炸彈炸樓,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麼四行倉庫就全沒了。然而日軍他們有盾牌舉在上面,手榴彈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戰士們只能這樣從高空跳下去。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戰士犧牲,且在跳樓前還報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兒不孝了!”徹底讓我忍不住眼淚流下來,他們也是有爸爸媽媽的孩子啊!但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我們那份愛國的精神和那顆愛國心是一直不變。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那些為國犧牲的英雄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9
最近,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了,也經常看到同學寫《八佰》的觀後感。正好媽媽單位發了兩張票,趁今天下午沒事,就把電影看了。
《八佰》改編於真實事件,電影取材1937年發生在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講述了中日淞滬會戰交鋒近三個月,彼時的國民心中遍佈恐懼和迷惘,軍人畏戰,人心渙散。在上海瀕臨淪陷的時候,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命帶領420餘人駐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他對外謊稱倉庫內有800人,“八百壯士”因此得名。
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當時還有英國等國家的租界,所以日軍打的時候,不能打租界,轟炸也是如此。蘇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為二,雖只有一河之隔,但有天壤之別,一面到處是硝煙、廢墟、千瘡百孔的建築,衣衫襤褸的人們,而對面燈紅酒綠,有唱戲、賭場玩牌,人們有時髦的髮型和名貴的衣物。
日軍用鋼板陣掩護工兵爆破牆體,手榴彈無法擊破,壯士們就將炸藥捆到自己身上,從樓上跳到日軍的鋼板陣中。一位賭場老闆說:“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個女孩冒著生命危險,從河對面遊了過來,送中華民國國旗,升旗必定會激怒日軍,可在自己地盤上,為什麼不升?民國國旗升起來了,日軍戰鬥機掃射,人肉來擋,死一波,上一波,無論如何,國旗不能倒!
致敬英雄,中國人民永遠會記住你們!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0
晚上去看了八佰這個電影,感覺還是挺好的。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後期國民黨大部隊撤退,只剩一個師獨自留守一個倉庫裡跟日本軍交戰的幾天。倉庫地處市區和租界一河之隔,河這邊是士兵應對日軍殘酷圍剿,河那邊是各種百姓生活,有商鋪戲院也有各國使館人民,大家都在觀望河對岸這場戰役。
幾次交鋒的戰爭場面很震撼,士兵們身綁炮彈與日軍同歸於盡往下跳的時候,瞬間淚崩。但也有臨陣脫逃,臨時收編的百姓搖擺不定,對於殺人對於戰場充滿畏懼,不敢迎敵。感覺挺真實的還原了士兵們的各種心態狀態,包括他們聊天時那些話語。不同於之前看過的戰爭題材的電影。還有一匹白馬出境,不太明白寓意什麼。
河對岸有戰地記者不顧風險進入倉庫拍攝,也有召集募捐的女同學冒著槍彈游到對岸送旗子,有老外對賭下一場交鋒輸贏率,也有對岸高樓裡用望遠鏡觀察局勢的知識分子。
電影裡有一句:戰爭的背後就是政治,類似這樣的一些話。
還有一個片段記得很清楚,有很多百姓排隊要支援(需要冒著敵人槍林彈火跑到對岸,很壯烈的行動)報名時需要報哪裡來的,聽見一人大喊:聊城東昌府區某某某。把我驚了,這不我家鄉的人吶~
總之電影拍的很好,很真實。各種視角描述都有。戰爭場面也挺震撼。值得一看。
突然想起十幾年前在二環衚衕裡和管虎導演有過幾句近距離聆聽和麵談。全然已忘當時的狀態模樣。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1
現在有一個電影特別火,那就是《八佰》,暑假快結束時,這個電影上線,隨後就掀起了熱潮,人們無時無刻都在談論這部電影,我也想看看這部電影,昨天晚上,寫完作業,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了抗日時期,上海被日軍轟炸,只有上海租界沒有被炸,日軍想進入上海租界,可卻被四行倉庫裡的四百名國軍守著(文中說八百),四百對幾萬,多大的差距,人們說他們守不過半天,可是他們卻守了四天,最後他們的長官下達命令,讓他們進入上海租界,放棄堅守。
這是一部抗戰劇,也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不難想象那時有多困難,在第三天時,日本揚言要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日本立馬發起猛攻,日本為了打破牆體,組成了一個鐵皮陣,也就是日軍頭頂一個大鐵皮,讓國軍槍打不進去,手榴彈扔不到。這時一位國軍做出了自殺的舉動,他身上拿著好幾個手榴彈,跳了下去,成功炸到了日軍,其他幾個國軍見到之後紛紛效仿,最後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賴活,能活為什麼要死,可有這樣一群人,不怕死,困難來臨之時,衝殺在最前面,他們就是抗日軍,如果不是他們,我們泱泱大國早已淪陷。
讓我們銘記歷史,從慘痛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好好學習,報效中國。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2
今年暑期檔有一部大熱影片——《八佰》,聽說好評連連,媽媽迫切地在上映一週後就帶我去觀影了。一開始並不熱衷的我,看完以後深受觸動。
這是一部講述淞滬會戰末時在上海四行倉庫,國軍頑強抵禦敵軍的一場戰鬥。是以微弱的420多名士兵以少敵多對抗30萬日軍倭寇的慘烈戰爭。然而為了壯大聲勢,迷惑敵軍,當時的團長對外宣稱抵抗士兵有800餘人,這也是《八佰》這部影片的由來——不是“八百”,而是“八佰”!
這樣人數懸殊的戰鬥無疑是十分艱難的。其中有一個片段是最讓觀眾震撼的:有重要人物要與倉庫裡的指揮官通話,有人捐了電話線卻苦於無法送進倉庫,愛國人士排隊主動請纓跑過橋送電話線,然而無一例外都被日軍射殺於橋上,這時看賭場的刀子自報姓名,冒著敵軍的槍林彈雨,跑上橋,拾起前面英雄掉落的電話線向橋那頭跑去,一槍,他倒下……又站起來跑出去,接二連三的子彈飛射而來,他無處躲避,兩槍,三槍,他已經跑到橋那頭,用盡最後力氣將電話線拋向倉庫,最後倒下……那邊的戰士終於順利拿到電話線。僅僅是為了一通電話,僅僅為了跑過一座橋,就是數條人命……我的耳邊一片沉寂,還有隱隱的啜泣聲……
我沒有生活在那樣的年代,無法感同身受。但是這部影片讓我知道今天的和平安寧來之不易,沒有戰爭不慘烈,沒有犧牲不讓人痛心,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少年兒童一代要了解歷史,好好學歷,走科技強國的道路!少年強則國強!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3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導不會讓影迷們失望,無論是小人物題材的小製作,還在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歷史故事的大製作電影。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願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
感謝管虎在和平年代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後,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再一次看到管導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戰場中,留著鮮血的白色不倒駿馬,表現中國軍人毅力不倒的獻身精神和預示受盡欺辱的中華民族終將會屹立在世界之巔。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後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鬥,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個人建議是非常值得走進影院觀看,因為,震撼,感動,真實!
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倖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
和平年代,國人,需要被喚醒這種民族精神。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4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國民革命軍為守住上海最後一個陣地———四行倉庫,與相差十倍的日本進行血拼。在這場戰鬥之中,僅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團卻要面對30萬日軍。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但那四百多人卻讓我們看到中國人誓死保守祖國的心。在這部影片中,沒有主角,但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記憶深刻。
陳樹生,在敵軍的猛烈攻擊下,他選擇在身上綁了七八個爆破彈,視死如歸,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與敵軍同歸於盡,他說,必須要有人去開啟一個口子。那一瞬間,我哭了,陳樹生他不是沒有猶豫,他有母親在家,怎麼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沒有選擇,自己的犧牲會帶來更大的勝利。還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隊的一員,以為來上海只是清理戰場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戰亂結束一起去英國看看。但他為了國旗能夠順利升起,也衝出去英勇殺敵,最終中彈而亡。
整部影片導演並沒有想當然的把主角定為銘記歷史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而是用了一個長的篇幅來描繪524團的戰士形象。其實在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逃兵,他們一開始並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險時,他們會逃會怕死,但正是這種形象,讓我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可最後他們不還是站了起來嘛,為了國家的尊嚴,他們不再退縮了,他們站了起來,去和敵人拼命!所以中華兒女都是好樣的,中國必勝!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5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松滬會戰期間,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其實四行倉庫裡並沒有八百人,士兵們有的膽小如鼠、害怕戰爭;而有的身經百戰,百鍊成鋼,加起來也就四百二十人。那他們又是怎樣守住四行倉庫的呢?當日軍入侵時,他們浴血奮戰,誓死堅守;當日軍用工程車想攻破四行倉庫時,壯士們一個個往自己身上綁好炸藥,從被日軍炸的洞裡跳下去,摧毀工程車,9個人那鮮活的生命也就到此結束了;當日軍派敵機來進攻時,壯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捨身保衛國旗,就連屍體也遲遲沒有倒下。這就是愛國的力量!八佰壯士們以陣亡9人傷20餘人的代價守護了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並且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擊斃日軍200餘人,阻止了日軍近萬人前進的道路。八佰壯士們,讓我感受到了熱愛祖國,不怕犧牲,勇於奉獻,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八佰壯士努力拼搏的精神,在學習中,努力、勤奮、積極進取。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數億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困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夠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敢來侵略我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從現在起,我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繁榮昌盛!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6
週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觸頗深。
第一是國難當頭的犧牲精神
影片第1個打動我的鏡頭,是戰士陳樹生抱著炸藥跳下去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隨著一聲巨響,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看清他的面龐,他就從我的視線裡消失了。緊接著,戰士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去,彷彿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約,赴一場慷慨之約。歷史上真實的陳樹生也是這樣,犧牲的時候年紀只有20多歲。在影片的最後,螢幕上一個個介紹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這800壯士。原來他們都曾經在那個離我們很遠的戰爭年代,切切實實的用生命為民族奮鬥過。“國人皆如此,倭寇豈敢?”他們視死如歸的的精神令敵人膽寒,令後輩敬佩。
第二是喚醒民眾的信心與尊嚴
一面屬於中國的旗幟,一位小姑娘從世外桃源的天堂,帶到如魔鬼地獄般的地方,這面旗幟的遞送者是租界一個衣食無憂的賭場女老闆,而她的弟弟為了給戰士們送電話線,犧牲在橋上。升起的那一瞬間,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儀式感的力量。升旗會引起日軍的注意,他們會瘋狂攻擊四行倉庫,但是戰士們這樣說:“不能讓國旗倒下,要讓全中國的人們知道我們還在戰鬥!”一個個的戰士為了保護旗幟倒在旗杆下,他們用血肉之軀支撐著旗幟巍然屹立。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那些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先烈們,雖然他們已經遠去,但是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他們的精神永不磨滅。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7
十點多,和朋友看完點映《八佰》。
大概有半年多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以至於疫情前最後一場電影和誰看的、看的`什麼,完全沒有一點印象。時間流淌得真無情,不久之前鮮活的記憶竟然會消失不見。
因為買票晚了,坐得太靠前,一開始出現的音效讓我對朋友一直說:“我害怕。”現在不自覺驚歎,害怕這種感受,我是多久沒有擁有過了。
說說電影。僅僅一河之隔,對比強烈,炮彈聲此起彼伏,一面中國軍人在流血流淚,一面租界百姓在猶唱後庭花。經歷炮火的中國軍人讓人心疼,那麼多英勇無畏甘心奉獻的,那麼多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讓“大無畏精神”不單單是形容詞,更成為了中國軍人縱身一躍、犧牲自我的動詞,“大無畏精神”背後浮現著的中國軍人形象讓這個詞語永遠飽含力量。另一面看熱鬧的百姓也發生了大的變化,從一開始不允許中國軍人跨河到最後伸出想要幫扶的雙手,“商女不知亡國恨”漸漸消失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認同支援、奮不顧身越來越多。的確,日本的炮彈傷了多少同胞、中國軍人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魄讓國人不得不警醒:國不太平,何以為家?
說到如今。一個民族對我國傷害如此之深,但是我們的歷史那樣客觀地講給人們,我們的觀點那麼正確地引導人們,是要多麼大的胸懷才能這樣毫無恩怨色彩地教育子子孫孫千秋萬代:讚美和平。
影片結束時,朋友邊哭邊說非常感動,我倒是很久沒有過想哭的感動了,等擁有這樣的感動我一定第一時間記下來。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8
昨天我看了八百這場電影,劇情開始當時的四行倉庫和英法租界只一河之隔,租界裡燈紅酒綠,賭場、戲院正常營業,街道上熙熙攘攘。然而就在河對岸團副謝晉元告訴大家:這裡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墓。
堅守在這裡的四百多人並不是想當英雄,也不想呈英雄,而是經過戰火的洗禮變成勇敢的壯士,致死抵抗日本侵略者。對岸觀戰的大學生看到戰士們的英勇戰鬥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們的隊伍。戰爭不是浪漫,而是用生命去拼搏。謝團長明知堅守就是死亡,但他不甘心,希望戰鬥能重新激發戰士們的信心,激發對岸民眾的抗戰激情。
他們都想活著,其中的人當了逃兵,把對生的希望刻畫的淋漓盡致,哪怕僅僅是四百號人,在這種情況下,毅然對外宣稱八百,明知道升旗會讓他們更早的死亡犧牲,但他們毫不畏懼,以一種坦然面對,這是在向這個世界證明,我們還沒有撤退,為的就是喚醒中國人最後的希望與血性。
這場戰役我們輸了,但是這群革命先輩以他們自身來喚醒了這個病態的國家,當我看到那個中俄混血的女人捐款時,她身邊伴隨著陣陣辱罵,她一句,我的父親也是中國人讓周圍啞口無聲,我在這想起了金陵十三釵,她們同樣的,為了他人,為了國家。無論何等身份,大家都在為救國努力
所有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寫得真好。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所以我覺得我們得珍惜當下,對得起那些年那些人的犧牲。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19
《八佰》這部電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媽給我說這是一部抗戰的片子,我本以為這是八百壯士抗爭成功了呢?誰成想,最後的結果令人感到傷感!
《八佰》主要講的是一九三九年,關於“淞滬會戰”的故事,位於蘇州河北岸的是戰火硝煙不斷的”四行倉庫”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卻是英國人租借處,人民安居樂業,一條河流,將兩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經過不斷抗戰,最後雖然失敗,但依然有大多數戰士存活了下來!
在《八佰》中,最讓我感到十分“震撼”一個片段是在日軍準備爆破大樓時,因為他們四面八方都有鋼板防護,手榴彈一扔就彈開了。於是,一位士兵將炸彈綁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顧敵人重力的炮火攻擊,縱身一躍,直接跳入了一群日軍所圍成的鋼板陣,隨著一聲響動—“咚——”他與一些日本鬼子同歸於盡了:之後,越來越多的戰士也像先殉職的那一位戰士一樣;身綁炸彈,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
其中,我還特佩服一個人,他叫“刀子”,他本來在難民過橋時攔下了一個想“逃”的軍人,但在德國人運電話線受阻時,他卻挺身而出,以身殉國,將電話線安全運到四行倉庫!
從大體上看,他們的抗戰已經輸了,但,他們的精神卻被後人所銘記,他們,才是真的中國人!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0
6月初,我有幸參加了《八佰》的一場內部交流觀影。16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導演,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確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壯懷激烈的想象,但是這種填補因為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敘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的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就是從逃兵的視角進入的。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為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為熱血寫就的“八佰”。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1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們那兒的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電影《八佰》。總體來說非常的震撼。讓我們的內心激動萬分。
戰爭讓我們的民族國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儘管這樣也並不會讓中國人退縮,反而是奮勇前進。國民黨80,80剛開始的800人,為了抵抗日軍,他們把炸藥捆綁造捆綁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樓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體去換來安寧,他們一個接一個,站在窗戶高處喊著他們自己的名字,那是他們唯一可以讓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
相反,在河的兩岸租界內,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繁華的街角,動人的音樂。一片祥和,而在河的這頭炮火連天,槍聲震震,活命的時刻,就像天上的恩賜一樣,他們對河這邊的渴望全部轉化為了愛國奮鬥的意志。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剛進入戰場中的人們的軟弱,恐慌以及想要逃離。這些再真實不過了。人不是完人,每一個人都會有困難的一面,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們最後的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為了國家捨棄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會招來炮轟,也要升起的決絕,他們守護的單單是一面旗子嗎?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隔岸鄉故判,願再無喧鬧。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2
大概五六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蹟,而淞滬會戰作為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後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為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於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剋制的,它甚至沒有采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3
看了電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種感覺,那是佩服;有一種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處。我不想再看到那麼多人的無謂犧牲,不想。
《八佰》這部電影有兩個多小時,原來我看這種關於戰爭關於打仗的電影、電視劇,都坐不住。但是這部這麼長的抗日電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來了,而且它讓我淚流滿面,為什麼呢?大概是電影中的場面太讓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時期不怕艱難,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還很年輕,就在戰場上倒下了。電影裡的小湖北、謝團長、老算盤,這幾個人給我印象最深。老算盤一心想逃命,想著他的那個還沒見過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謝團長是八十八師的一面旗,為了喚醒更多的人起來抗日,他率領戰士們頑強抗戰;小湖北呢,我想,他應該就是那顆種子吧!
很多內容一閃而過,我也記不清了。但是,有兩個場面,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他們升國旗護國旗的場面,為了讓紅旗不倒,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國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戰士們用滿是傷痕的身體撐起了國旗,雖然他們都知道,日本的槍炮一定會瞄準他們,但他們沒有人退縮。另一個感人的場面就是最後戰士們衝橋的時候,那一雙雙伸出來的手,那手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溫暖......
我喜歡《八佰》這部電影,因為它除了讓人感動,更給人力量。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4
螻蟻尚且貪生,在戰爭的巨大威脅下,老鼠也要求一個生。正如預告片中,閘北的大批難民正在湧向燈火輝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卻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軍人正在艱難地行軍,操著湖北口音問離上海還有多遠。這個細節很帶感,因為該團其實之前已經打殘,一半士兵是從湖北保安團補充的。
而遠處的上海城,已經在連番戰鬥之後遍地烽煙、殘垣斷壁。
一座倉庫,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滬戰場的血肉磨盤,已經將整個城市化為廢墟。當謝晉元站在樓頂遠望南岸,那一片燈紅酒綠的繁華氣象,越發襯托得北岸宛如地獄。
預告片有一點非常有趣,至今沒有出現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臉,但這或許就是電影的本意:沒有個人命運,只有家國;沒有個人生死,只有八佰。
電影的歷史考據也做得很好。因為怕重武器打到對岸的租界引起國際衝突,當時的日軍也只能用輕型坦克和步槍攻擊四行倉庫,雙方大多數時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預告片裡短兵相接的鏡頭,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包括後面,幾名戰士在樓頂牢牢抓住一杆千瘡百孔的戰旗,這應該就是四行倉庫戰鬥著名的護旗之戰。電影中將如何呈現,非常值得期待。
從預告片來看,管虎導演一貫的手持寫實畫風和快節奏敘事依然得以延續,電影可看性極強。那種血火之間的殘酷與忠誠,得以一覽無餘地表達。
對應片頭的偷生老鼠,預告片結尾也是動物,一匹雄壯的白馬從殘破的戰場中一躍而起,颯沓飛馳,其中的隱喻意味令人無比亢奮。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5
電影《八佰》“轟炸式”的宣傳讓我的心蠢蠢欲動,昨日,我和媽媽終於一起去看了這部最近很火的國產抗日片,看完後心裡對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雄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佩。
這部影片是從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的尾聲戰役改編而成的,主要講了“八佰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最後成功突圍到租界的故事,場面非常的震撼。
當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讓人淚崩的地方,觸動我的淚點是一位戰士把炸彈綁在身上,然後拉開引線往樓下跳,因為當時日軍要用炸彈炸樓,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麼四行倉庫就全沒了,然而日軍他們有盾牌舉在上面,手榴彈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戰士們只能這樣從高空跳下去,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戰士犧牲,且在跳樓前還報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兒不孝了!”徹底讓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來,他們也是有爸有媽的孩子啊!但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詮釋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我們那份愛國的精神和那顆愛國心是一成不變,是一直長存的。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
看完這影片,我的眼睛哭腫了,遲遲都緩不過來,能讓我哭得這麼厲害的電影,這是第一部,等長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倉庫看看,一定要記住這些先烈們,勿忘國恥!
《八佰》電影觀後有感 篇26
整場電影看完,心情無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復。
回想小時候,爺爺跟我講述他們在戰場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說白洋淀百姓在日軍侵略時對槍炮聲的恐懼。至今還記得他們最喜歡看電視劇是《長征》。
電影《八佰》場景高度還原歷史,代入感非常強烈,給人一種置身蘇州河對岸的真實感。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淞滬戰役的最後一役,留下的是以謝晉元為首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堅守四行倉庫,他們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倉庫,一個特殊的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燈火輝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陸離,歌舞昇平;一邊是浴血奮戰的四百戰士,血肉橫飛,硝煙瀰漫。一邊“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邊“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場歷史直播戰役,透過電影形象描述了當時歷史背景下,戰士們保家衛國,壯懷激烈的決心,電影中微觀戰場的刻畫,擊爆無數人淚點,螻蟻尚且貪生,影片中就連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卻在赴死,為抵擋日軍進攻,陳樹生抱著兩捆炸藥包,縱身一躍,留下血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在他之後,一個個戰士拉響身上的炸藥包,大喊著自己的姓名,跳下倉庫。“護旗手”堅毅的守護旗幟,整個過程,就像是接力賽,那面飄揚的旗幟卻更顯悲壯。
電影的燃點與淚點太多,戰士們保護的不是旗幟,而是民族尊嚴,戰士們激發的是整個民族的血性!這場電影用歷史警醒我輩,勿忘國恥,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