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精選24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精選24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
這是一部不一樣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啟迪人生。大學畢業前就聽說這部紀錄片風靡網路,但真正驅使我觀看的動力是聽朋友說“片中幾乎一半資料都與雲南有關”,身在異鄉的我忍不住便決定一飽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後,我只想到了一句話: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家鄉。作為雲南人,我有幸從小在美麗的自然風光環繞下長大,在豐富的美食給養中長大,自從高中畢業離家去上海讀大學,每年僅有兩次回家機會,如今工作了,離家更遠,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許許多多人眼中,雲南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那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恐怖的毒梟。我曾因自我來自雲南而自卑,曾嫌棄家鄉經濟落後。隨著我思想逐漸成熟,我為自我對家鄉的偏見感到慚愧。我懂得:雲南,我的家鄉,不應和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拼GDP,受限於地理環境和國家宏觀部署,它永遠不可能成為經濟強省。也正因為這樣,它才能較好地儲存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而這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瑪,我想到了終生在農村耕作的爺爺奶奶,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的今日。無論我走到何處,最開心的是看到別人明白我是雲南人時詫異的表情,“怎樣可能,你普通話說得那麼好;你的英語說得那麼好;你居然跑到那麼遠的地方來……”沒錯,我是雲南人,我離開家鄉不是嫌棄它落後,而是那裡的生活過於安逸,年輕的我要追求挑戰與超越,我要讓雲南人的名字傳遍中國,傳到海外。總有一天,“彩雲子弟”會回家……
感恩祖國,感恩人民。無論是採摘松茸的卓瑪、出海打漁的林紅旗、年邁的魚把頭,還是挖藕的兄弟倆,亦或是種筍的老包、阿亮,研製火腿的諾鄧父子……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為了生活幹著平凡的事業。但正是這些生活簡樸的中國人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一道道人間美味。
感恩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能夠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形容,是大自然賜予了我們生命,自然是我們人類真正的母親。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2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小吃貨”的我來說,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溫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我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為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螢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裡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看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來。作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總有觸動淚點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一個叫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著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他們的辛苦: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掛著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我原來還對《舌尖上的中國2》的廣告詞有所懷疑,不甚理解,為什麼要準備好紙巾擦口水和淚水。直到看了以後,才有所明白……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我們才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簡單而淳樸,真實也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3
憑著各大網站和網友們的強勢推薦,我也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部極具美感的紀錄片。伴隨著色澤圓潤的畫面,一段段故事也隨著鏡頭偏轉娓娓道來。倘若不看標題,你些許會認為這是一檔旅遊節目,美麗的山川,充滿人文氣息的旁白,無知無覺中便將你引向寬廣中國的某個細微之地,大美山川,一方水土下造就的子民,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與自然結合,為了生存與天相爭,同樣也是為了生存他們竭力保護這片土地、菏澤、山川。
這是一部人文氣息十分濃厚的紀錄片,這也使它區別於傳統飲食節目快餐文化。影片把觀眾帶入一種經驗的體驗,結合民風俗韻,或是上山採摘、下河捕魚亦或大海遠行。記錄的是一種最純碎的生存狀態,取食材之出處,經過經驗的加工,讓每道野味見證大自然與人類最親密的接觸。
這同樣也是一部馥郁濃香的自然哲學饕餮,你會體味到在不同環境中,人們如何學會適應自然,廣闊天地間,工業文明的轟鳴突然銷聲匿跡,最原始的人力勞作才賦予這些勞作者生的希望。反思現代社會的急功近利、浮躁喧譁,我們本以為脫離了那看似骯髒的土地,便容易產生一種妄念,正是這種虛幻,才使得我們藉助現代工具,無限制的開發自然,竭澤而漁。終有一日,我們才會幡然醒悟脫離開鋼筋水泥、高樓大廈,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根基。從影片可以看出,西方的環保理念並不比我們早,但真正做起來,我們便相差甚多。舉例來說,你在歐美會看到最純潔、最乾淨的自然,在瑞士河流清澈見底,瑞士人為了保護河流,連雨水都要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再匯入河中。影片透露著天人合一、萬物共生的自然哲學,也希望藉助這份對生命感動,喚醒人們自心底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有人說看了此片發現自己更愛的家鄉了,也有人因為它愛上了別人的家鄉,總之,它會透過每個人的味蕾,喚起每個中國人內心,濃濃的鄉土情懷。中國很大,但中國的城市往往千城一面,僅存的幾點區別的就是那巷子裡飄散出的、還未泯滅的鄉土氣息。前不久,遇到一個驢友,要遊覽我的家鄉,當我還在向他解釋這條街道破舊的原因時,他說他所要尋找的就是這樣的街道,最原生態、最市井的,那樣才能找到這個城市的味道。另外,每個人味蕾中總有種味道一息尚存、揮之不去,可能是母親的味道也可能是愛人的味道。因為,飯,盛滿了愛,那個愛你的人把她的心思也一同融入其中,你出門在外久久未歸,還是那個愛你的人為你留著那口飯。中國人見面打招呼見面常說,吃好了嗎?吃好了,便身強力壯;吃好了,便心寬體胖。
一部紀錄片,記錄著的是悠久回憶,同樣讓我們借古明今。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4
與傳統的美食節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在地域上採取了大範圍的跳動,並且不以菜系進行劃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透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一位家在湖北、現居北京的音樂人說,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國》跟“吃”就完全沒有關係,“我對吃本來就不感興趣,平時主吃素。這部紀錄片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如何體現‘食物’這個宏大的主題,濃縮在幾集的紀錄片裡。”而這種食物和人的緊密相連,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國》,講到寧波年糕,聽到裡面傳出的陣陣鄉音,很想家。”
吃是一種情懷,而看《舌尖上的中國》即是尋找情懷,寄託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從2011年3月開始大規模拍攝,歷時13個月拍攝完成,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畫質裝置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耗時之長令我們咂舌,我們可以在每一集裡都讀到美食背後影藏的人的故事,每一個人物的深度挖掘,都是製作組用時間與汗水挖掘出來的,這也增加了美食的“重量”。
《舌尖上的中國》在鏡頭的運用上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在這部紀錄片裡可以經常看到特寫鏡頭的運用,在展現每一鍾食物時,敘述某一個動作時,都較多的運用了特寫。並且在拍攝人時,鏡頭的放低,都體現了對自然與人的敬畏。上山下海,只要是人能夠到達、美食存在的地方,絕不吝嗇對鏡頭的使用,也不得不讓我們感嘆製作組的用心,螢幕背後付出的努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個小小的鏡頭可能拍攝了幾遍甚至幾十遍,例如拍攝採蜜人上樹採蜜那一場景,真真可以是用艱辛來形容了,大山深處,安全措施也不到位,要經過多大的心理鬥爭才可以克服自己恐懼呢。
解說詞和背景音樂的使用也恰到好處,隨著人心情的跌宕起伏,時而歡快,大多是在美食上桌的時候,時而沉重,很多都是在跋山涉水時,需要經歷很多困難才能得到美味時。而解說詞,一字一句,清晰明瞭。
《舌尖上的中國》的問世,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反映出中國人由懵懂到清晰的文化主體性意識,這是一種由味覺記憶驅動的集體的文化認同。美食即文化,製作美食是創造文化的過程,而展現美食就是傳播文化,《舌尖上的中國》讓更多人看到了真正的美食以及被忽略的美食,使美食成了文化的美食,相信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能得到很多人關注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5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卻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透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有一個不太悅耳的說法:美國人喜歡拍科幻片是因為找不到歷史,中國人喜歡拍穿越劇是因為不展望未來。這樣的武斷結論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如果滿足於閉門造車,沒有對現實的觀照,或者只關注少數人錦衣玉食的奢靡,卻無視普通人豐衣足食的願望,不管是穿越歷史,還是暢想未來,都不可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著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為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眾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為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6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透過對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於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眾性,所謂“食色性也”,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最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最廣泛的觀眾基礎。但是該紀錄片從文化角度探討了“吃”並不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另外,《舌尖上的中國》也是對中國勞動人民的頌歌,它所展現的是手工挖蓮藕、兩小時採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等等。它當中並無美食大賽等等,而是講述了一道道美食製作中的傳統精良的手工藝,來歌頌勞動者的智慧與勤勞。
“鄉愁”是中國人固有的情懷,記憶會消退但味道卻永遠在味蕾中存留。食物,對中國人而言並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作用,而是對鄉愁的一種留戀與執著,媽媽的味道是任何美食都代替不了的,而媽媽做的飯本身就是美食。它所講述的美食,就像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每年年末春初的匆匆腳步,父母為我們烹飪時的滴滴講解,還有一頓頓在不同地點時間和不同的人一起品味的三餐,這些已經不是美食,這些就是我們的生活。而如今因為在外流浪的人太多,這片子用最常見的東西勾起了人對於故鄉風物,親人朋友的回憶。片中的食物並不是吸引人的最關鍵點,重要的在於片中平淡的小事,平實的小人物,不浮華,不虛榮,不張揚,沒有一般商業片的噱頭和造勢,只有人與人之間持久存在的愛和尊重。
相比較生活節奏較快的大城市,《舌尖上的中國》所選取的素材一般都是農村的傳統美食,我們也能從中發現城市和農村生活的差異。它透過美食這個角度也是對農村生活現狀的一些展現,農村生活的慢節奏、人情味與世代傳承下來的智慧,都是中國人的財富,激起了中國人固有的文化情懷,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它會讓世界改變對中國文化的觀察角度,凸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美食只是一個開口,它所展現的並不僅僅是中國的美食文化,它向我們呈現的是中國普通家庭的日常、中國對自然的敬重、中國人的智慧結晶以及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7
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氣將七集全部看完,還意猶味盡。這檔節目確實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實,充滿了人情味,讓觀眾看到了久違的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珍惜和情感,攝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裡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麵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裡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著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透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專案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中央電視臺高階編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攝影美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
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於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的片子。陳曉卿說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於題材、預算和創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於“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製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
“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題材展現在觀眾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遊、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專業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悅我們的眼球,更能淨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於祖先並且熱愛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相信只有這樣的節目才純淨、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為觀眾所喜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8
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鮑魚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把這種俘虜還當作是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我這樣一個沒有多少在農村童年生活的人註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根深的泥土意味著什麼。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捨的智慧。佔有的慾望充斥著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的喜悅和感恩的心嗎。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鋼鐵怪獸的牢籠裡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
一個懷揣設計大師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說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看著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悅,是自然的禮物。
最後一集的張桂春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願意投入她的懷抱,他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溫暖的擁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的一句話:“如果說土地是母親的話,那麼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的民族,男性堅強的外殼裡是一顆溫柔而善良的心。”我們的血脈裡流淌著這樣性格,只要我們願意去拾回,就會有屬於我們的明天。哀莫大於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9
最近這幾周在寢室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每一集看完後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這部紀錄片,記錄著美食以及每到菜品身後的故事。其實,《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都是些生活裡常見的美食,它彙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個個食物,實際上在表達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辛勤勞作的人們。每看一次,我就會有一種垂涎三尺的感覺,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東西來填飽肚子,都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美食對於人的誘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這些感受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所有觀看過這部美食紀錄片的人的感受,或許正因為這極大的誘惑,才會讓這部紀錄片火遍大江南北。
每一集都有著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是有著幾個具體的故事來支撐的,每一個故事也都是以一個家庭來進行描述的,首尾呼應,將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闡釋。在這每一集中,都會有幾個令人感到的故事,在這裡,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從雲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筍,從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麵條,從發酵的腐乳到醃製的臘肉,不得不說,這部美食片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般的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表達了對平凡老百姓的關注和尊重。
《舌尖上的中國》在端上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更記錄了中國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後的人情溫暖。這一部紀錄片取代多部熱播電視劇,成為熱點話題。該劇被譽為“吃貨必追劇”最大原因,莫過於它在讓觀眾們“一解眼饞”的同時也隨著電視機的鏡頭走遍中國各地,踏上了尋找讓中國人為之幸福且引以為傲的美食之旅。這部紀錄片不僅在娛樂性上做得很成功,更加富有現實意義。“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申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所探討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麼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0
作為一個忠誠的吃貨,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如此火爆時無動於衷。當我屁顛屁顛流著哈喇子觀看著那一種種聞所未聞色味俱佳的美味的同時,流著口水的同時還有淚水。也許我體會到了那比吃更可貴的情感……
無可否認的是,《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在“勾人饞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網友們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全中國竟然有那麼多聞所未聞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魚頭泡餅、汆烏魚子、黃魚鯗;還有那些聽著就口水吧嗒的菜:臘汁肉夾饃、醉湖蟹、梅菜燒肉……看完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國》,講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國美食,可謂包羅永珍,此片看後必然讓你垂涎三尺,都說民以食為天,想要減肥的朋友們看片要三思哦!至於我,反正沒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國》給人帶來更多的是感動。看著冬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著白花花的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挖藕人吃著用自己雙手挖出的藕的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想落淚,多可愛的中國!
那是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片段。從每年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老黃每隔三天,會拉著自己家裡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裡去賣。一年中最冷的兩個月,老黃可以賣出-個黃饃饃,老黃賣的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饅頭。是陝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上碾,揉麵,發酵……每一個過程都讓人感到溫暖。當老黃趕著驢磨糜子時,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老黃馱著700個黃饃饃的車子上時,當老黃拼命蹬著車子趕路時,當有人買老黃的黃饃饃時,當老黃自豪地說自家的黃饃饃最好吃時,當老黃賣黃饃饃吆喝時,那笑容,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快節奏生活中,生活在繁華浮躁的城市中,久違的真誠的笑容!那從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關懷與脈脈溫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用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的中國各地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舌尖上的中國》存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美食紀錄片,它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原味的中國,帶著土地的氣息和米麵的甜香。
這是鹽的味道,風的味道,山的味道,雲的味道……這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違的味道——這些味道,在漫長的時光中,與故土、鄉親、質樸、勤儉、堅韌等等情感與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1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看得時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淚光。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了很久都睡不著,掉下不少眼淚。
復活節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沒有回家過過清明瞭,今年媽媽使盡渾身解數,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給我過了一遍。
鮮竹筍蒜苗紅燒肉;刀魚用筷子去腸,筍尖蔥姜滾水魚下鍋,吃剩的魚骨油炸;剛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燒賣;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飯;剛長出來的新蔥做成的燒餅;蘆蒿炒臭幹;新蒜和新香菜用來下面;路邊生機勃勃的各種野菜——黃花菜,菊花秧,採來蒸,煮,配肉配魚,怎麼都好吃……
臨走時媽媽說,你以後,清明假期都回來吧,春天真好啊。於是,第二集裡那句“中國人用食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淚點。 因為現在的我,住在一個都市裡,一年四季超市賣的菜都是一樣的。 越來越覺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從故土扯開。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戀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與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會和媽媽去逛菜市場。人們挑選,購買,討論食物,熱火朝天。總是能在菜市場上遇到各種熟人,寒暄以後總是要介紹一番今天要做些什麼菜。似乎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戀著這些熱鬧的場景,貪婪地尋找,觀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這個世界該有多好,我永遠停留在這個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卻有另外一個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寬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桃花源。可是,當我看到螢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種採摘果實,鄭重為家人制作食物,品嚐味道而滿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淚。這不就是我的故土嗎?這些踏踏實實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戀的故土嗎?這些從來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許許多多的味道和記憶被這部紀錄片喚醒。
放學回來,外婆說,今天包餃子。記憶裡的廚房便是一片永遠也散不去的霧氣;端午,外婆和媽媽會坐在廚房的門後,包粽子。大高壓鍋裡是用醬油醃製好帶著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裡照例是肥瘦得宜的豬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個粽子;夏天,外婆煮黃豆,發酵。在盛夏時節滿院子的醬缸;蟹肥時節,女人們圍坐在家裡的八仙桌前,把一隻一隻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數九寒天放在院子裡就可以做凍豆腐,火鍋或是燉肉,都是無上的美味;……
我也會是片中所說,那些過年過節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將會成為一個飄泊的,永遠的異鄉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卻已經成為我的烙印,他們促使我自己學做飯,尋找我自己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我願,我的後代,不要再與故土分離。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2
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時,豐富複雜的地理環境也成就了中國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多種多樣的食物原材料造就了各地區各具特色的美食,我們把它叫做大自然的饋贈。然而中國人也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勞動換取這饋贈,他們遵循著大自然的規律,打撈,採摘,挖掘,在收穫的同時也埋藏著新生,用這樣的方式迎接著下一輪的饋贈。懷著對大自然的感激,懷著對大自然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的無線依戀……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以“大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七個專題全方位的將中國文化與中國飲食結合在一起,使得兩者合二為一,使人獲益匪淺。
然而,其中猶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國人對食材的靈感,創造與改進。用牛奶做成奶豆腐,配上醇香的奶豆腐,喝上一口,彷彿聽見了遠方草原上的悠長粗獷的牧歌。
就連原來簡單到極致的食材,豆腐,讓我驚訝的是,那份清寡竟然也是一種境界,一種氣質……古人稱讚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這讓我重新認識了豆腐這種食物,也讓我懂得了什麼叫真正的恬靜與寡慾。進而,人們從豆腐中又衍生出毛豆腐,油豆皮等等美味的食物。這便是轉化的智慧。
然而,食物的美味從某一程度上講也是時間的作品,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死敵。可是智慧的人們創造出風乾,醃臘,糟醉和煙燻這樣的方法,讓鮮食相比更加有風味的美味。它們便是時間的產物。然而,我從中也學到了中華民族對世道人心的一種感悟。我想時間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與故鄉,親情,堅忍深深融合在一起,紀錄片中的一句話覺得說的特別好:“才下舌尖,又上心尖,讓我們分不清哪一種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廚房是創造美食奇蹟的載體,沒有人會想到各種或精緻,或樸素,或鹹,或淡,或酸或辣的食物都是從那一方小小的隔間裡製作出來。然而,這樣的藝術品並不僅僅是調料食材的簡單搭配,而是製作者內心情感的宣洩與對用餐者的深深祝福吧。然而我也想用紀錄片本集結尾當做這段的結尾:“廚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說穿了,無非是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土地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秘密就是——沒有秘密……”
人與食物,人與文化,其實就是一個大整體,人依靠食物獲取身體上的康健,依靠文化獲取精神上的康健,而食物呢?又依靠著人的創造力煥發出極致的價值,文化靠著人的傳承一直經久不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得不說,二者中和起來真正形成了一個國家的質感與內涵,也使一個國家真正做到了內外兼修。這應該就是《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所想達到真正效果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3
2012年5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播出了一部與飲食有關的紀錄片。播出之前,並沒有人對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為整個拍攝在資金、技術、經驗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約,相關的宣傳也寥寥無幾。
然而隨著片子的播出,那些誘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懷、豐富的飲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觀眾,成為人們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的優秀紀錄片。其實,這部片子我們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國》。
很多人將這部片子的成功,歸結於中國人對於飲食文化的喜愛:食物的滋味不僅僅侷限於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載幾代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傳統、風俗文化,它反映了人們的偏好,也反映著人們的性情。人們之所以對飲食的話題樂此不疲,除了滿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人間百態,家常世情。
誠然,將飲食作為拍攝的視角,是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處。但是,沒有攝製團隊背後的付出,也很難有製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國》裡,導演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內容,向觀眾們展示了這部深受歡迎的紀錄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在我們的想象中,拍攝美食節目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尋遍祖國大好河山,品嚐名揚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訪幾近失傳的民間秘製。但真實的情況是,為了拍攝到最為壯觀的捕魚盛景,攝製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嚴寒;為了記錄下葡萄成熟最新鮮的一刻,他們隻身穿越酷熱乾旱的荒漠;為了尋找難得一見的野生食材,他們更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艱辛、環境的惡劣,攝製組還面臨著各種技術上與裝置上的問題。為了能更好地呈現壯觀的全景,團隊反覆調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術條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們看到的每一幀精美的畫面,就如同新鮮的食材,只有經過千萬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終才能呈現給觀眾一道生動的文化大餐。
觀看這個紀錄片的花絮,讓我感觸頗深。攝製組的一位導演曾說:“一切成功的秘密,都來自於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這樣的,拍好一個片子也是這樣的。其實,在我看來,做好任何一個工作都需要不畏艱辛,反覆嘗試。
我們都知道煤炭行業目前處於相對低迷狀態,市場供過於求,企業效益下滑。面對這種嚴峻的行業形勢,許多人工作的積極性也大不如從前。實際上,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對工作的動力,失去對企業的信心。越是在這種困難的環境下,越不能選擇消極逃避。不論是處於生產一線的員工,還是在管理崗位上的員工,都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反覆摸索,精益求精,改進最佳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學會如何解決工作中的難題,應對各種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在崗位上有所收穫,幫助企業從細節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終使企業走出低迷的困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4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帶給我們不僅是味覺和視覺的衝擊,並且從這部紀錄片拍攝方法和電視解說詞等專業製作手法上面都是十分值得我們借鑑的。紀錄片往往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種“侵入式”的方式在逼迫我們在接受紀錄片所傳達出的資訊,往往我們會很難接受到紀錄片中所傳達出的一些深刻的含義。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發現我們中國的地大物博和全國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在時下中國的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和精神層面上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達出的深刻含義值得我們細細的品味,我們在欣賞紀錄片的美食時更要注意紀錄片所傳達的資訊。
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的紀錄片拍攝的方法,在解說詞方面上,語言更加的平和,畫面上傳達出的資訊我們在觀看時都能夠深深地體會到。特別能感受到時代變遷下,中國人民的那種質樸的氣息能夠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位觀眾,他們對待生活上面總是那麼的簡單,就是能讓日子過得更好,簡簡單單的過好每一天的的生活,大家並沒有因為時下浮躁的氛圍而喪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紀錄片中我們看到許多看似很通俗的話,這些話往往很直白但是這些話卻是那麼的真實,往往最質樸的話語就能打動我們的內心。
這部紀錄片比起以往的紀錄片,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從畫面上來看反映都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事物,這些事物雖然看似很平淡,但是更能顯示出紀錄片所想表達的含義。《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介紹美食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瞭解我們生活中存在的許許多多讓我們覺得幸福的事,這些事就包含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例如製作“黃饃饃”、採摘“竹筍”、挖“蓮藕”等等。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食製作過程讓我們內心感動很多的感情。
《舌尖上的中國》同期聲的運用給整部紀錄片增色不少。特別是一些方言的運用,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部紀錄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紀錄片中的人們在製作美食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興奮,他們的心情都可以表現在他們的言語中,這些看似非常“土”的方言雖然我們都聽不懂,但是語言的表達讓我們都很好的瞭解到製作美食的過程中,人們是非常享受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這些的同期聲都十分的接地氣,這部紀錄片不是一味的高談闊論,在聲效方面,同期聲會讓我們覺得很平和,這樣讓我們很快的融入到紀錄片的觀賞中。
在這部紀錄片中電視解說詞和畫面以及聲效都配合的非常的好,所以在《舌尖上的中國》推出之後,獲得了很大的反響。這部紀錄片的的成功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鑑。我們在製作紀錄片的時候,一定要要注意畫面與電視解說詞的搭配。不能讓畫面或者電視解說詞蓋過對方。另外下聲效方面,事後的配音有時不如同期聲所帶來的反映好。紀錄片的製作我們不僅僅要把電視解說詞和畫面相互銜接,更重要的是從畫面和聲效以及解說詞中體現出一部紀錄片的主題和所蘊含的的含義。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5
暌違一年,在萬千吃貨翹首以盼中,姍姍來遲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與大家見面,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再次迅速躥紅。我雖未以吃貨自居,怎奈朋友圈已被“舌尖”刷了滿屏,終於還是沒有戰勝湊熱鬧的好奇心,開啟了“美食之旅”。
空靈的鏡頭,精緻的畫面,醇厚的旁白和吻合情境的背景音樂,讓我驚歎紀錄片竟有如製作精良的傳統文化電影!各種樸素低調的美食撲面而來,大有一番“大隱隱於平凡生活”的奇妙況味,讓人味覺神經條件反射般活躍的同時,不由多思考一點。
“不論我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第二季第一集《腳步》在最後充滿了哲學味道的旁白中劃上句號,讓人意猶未盡。
然而在鏡頭漸行漸遠之際,我卻有了別樣的感受,《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系列名字取得太好,觀眾嘩嘩然追慕著“舌尖”而去,蜂擁徜徉在這美食的博覽會之中,卻發現原來講述的終究還是關於“中國”的故事,是這片熱土上的人民生活、生存、奮鬥的剪影,是個體在時代浪潮裡的無奈與妥協,是平凡人對未來的迷茫與希望。
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最甜美的酥油蜂蜜,更是兄弟之間的親情友愛,是對生命中原始渴望的追求,這樣的情感,樸素卻動人。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鹹豆花的鄉土味道,更是人生路上相互扶持的夫妻之愛,他們沒有玫瑰花與巧克力的浪漫形式,而那一幀令人莞爾的“君愛妻”恰是風雨生活一路同甘共苦、默契包容的最好詮釋,這樣堅實而溫厚的愛,亙古而雋永。我們看見的不僅僅是令人垂涎的海味,更是父母徹夜顛簸在浪尖討生活的不易,是半世辛勞照拂子女安穩成長的良苦用心,無私奉獻的父母之愛,無言更偉大!
在這裡看見了令人動容的情感,也看見了時光迭代的辛酸無奈。寡居的鰥夫,在暮色火光之中獨自以美味慰勞自己,只是美味無人分享會不會也減了滋味,老有所依何時從願景化為現實?那個倚著窗子獨自流淚的苗族女孩,是留守兒童群體的小小縮影,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是不是人生記憶的缺憾?何以送別,唯有家鄉味道與眼淚。她說:“我沒有辦法讓他們留下來。”道出的是所有留守兒童的矛盾與心酸。麥客的生存空間正在一點點被現代化收割機蠶食殆盡,這個曾經輝煌的職業已近日暮,那些回鄉的麥客的故事,讓人覺得不甚唏噓。後來看到媒體報道馬萬全的故事,丟下鐮刀的馬萬全說不割麥了,想去打工。看!他們從來沒有放棄,仍在為生活一路打拼!
在這裡,不僅僅是美食色香味,更是人生百態、悲歡離合和嘗不盡的酸甜苦辣。所以,我覺得將它定義為美食紀錄片實在太過草率,他們只是以美食的名義,說中國人的生存百態。因美食之名,行的是人文情懷的呈現,帶來的是觀者對祖國各地美食的追捧和對社會人生的思考的連鎖反應。
我雖未有相同經歷,卻時時因相同情感引發了共鳴,而潸然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6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們透過勞作獲取食物或自足或賣出以維持生存,其背後付出的汗水和辛勞在片中隱約可見一斑,觀者雖不至於“長嘆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會發出“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也不為過,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裡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系民生!
第一集一個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漁夫楊世櫓捕捉彈塗魚的場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練就這一絕技。楊世櫓在捕魚的時間,在遠處觀望的女兒佩服地說:“爸爸,你老厲害咧。”楊世櫓不無驕傲地回答:“當爸爸的就要能幹的。”多麼樸實的話語,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著我和哥哥出去釣鱔魚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讓我唏噓感嘆。父親是家鄉農具廠的木匠,但也是釣鱔魚的高手。爸爸釣鱔魚一方面是為我們三個孩子補充營養改善生活,有多餘的時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換點零錢貼補家用。哥哥和我後來都成為捕魚撈蝦釣黃鱔的好手,也是跟著父親耳濡目染學習的結果。現在父親已逝,我們也都在養育著自己的孩子,靠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們眼裡“能幹”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目標。
這一集中另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作為一個諮詢顧問有時候也有老譚妻子類似的感覺,從內心深處我珍視職業上的自由。作為一個領域專家,可以被企業或者同行邀請參與他們的諮詢專案並提供專家建議,這樣就可以服務於更多的客戶,而不是侷限於一家企業或者自己公司的客戶,也是一種更自由更有價值的選擇。但有時候頻繁的差旅所帶來的漂泊感也讓人時生煩惱。除了少數命運之神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說: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悅透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為天,吃飽穿暖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振聾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正處於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說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那一天也不會太久遠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7
這幾天連續熬夜,為的是看中央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我的觀感是:以文化的視角談飲食,收穫的是愛國情懷。
小時候就知道一個概念,叫“透食”:剛會吃飯的小兒,經常吃的東西或習慣會記憶一輩子。我們每個普通人,即使他從小吃的食物看起來稀鬆平常,長大了總是難以忘掉那個味道。居住在廣州再久的北方人總要隔幾天吃頓餃子,南方人少有能習慣北方的大蔥,四川人把吃辣的習慣帶到全國,而對在外地的廣東人來說,最不習慣的就是沒有燉湯了。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我的理解,飲食是一個人文化身份的重要標識。梁實秋先生寫的《雅舍談吃》,寫得很有味道,在描寫飲食之外主要寫的是個人的記憶和趣味,這些個人的記憶與趣味,便是連線在飲食之上的個人文化背景。
今天的中國人處在經濟大發展、社會大變革、人口大流動的時代,飲食也在大流動。在全國任何一個小縣城裡,都可以找到川菜館;再大一點城市,可以說是各地菜館應有盡有也不是誇張。流動的中國人嚐到了各地的食物,又把各自家鄉的食物帶到所到之處,人們從而去到哪裡都能吃到家鄉的東西。儘管如此,仍然代替不了這食物背後的山水、鄉情、氛圍……
這就是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看似不過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但它是以現代紀錄片的理念,以展示中國飲食文化為背景,終極展示的則是這飲食文化背後的人文文化。它契合了經濟大發展、社會大變革、人口大流動時代人們內心的需要,它撓準了這個時代大眾的“胳肢窩”、心頭肉,滿足了許多人的思鄉情結,因此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成為國人鄉愁的集體共鳴。
飲食是流動人口的主要文化記憶。記錄片讓北方人在片中不僅看到熟悉的小麥,還看到廣東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廣西的米粉;南方人不僅看到常吃的稻米,還看到陝西的糜子,山西的哨子面,蘭州的拉麵……如果離開當今中國大變革的時代背景,《舌尖上的中國》也許只是一部旅遊宣傳片罷了!
《舌尖上的中國》以個人的視角,揭示個人與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族群的飲食經歷與龐雜沉厚的中國飲食文化史的內在聯絡,而且這些個人多數是普通人,不是專業廚師,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們不是飲食技術表演者,也不是群眾演員,而是參與者,是主角,展現的是他們的生存、情感和命運。所以“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
正是他們,眾多的個人,用辛勤的勞動和超常的智慧創造了燦爛的'飲食文化。舌尖是個人的,中國則是共同的。眾多人的舌尖構成中國人的共同飲食體驗,從味蕾到故鄉,從個人的故鄉到眾人的故鄉——就成為了“中國”。超越美食,那些細節與溫情,喜怒與哀樂,讓觀眾不得不讚嘆:多可愛的中國!
從這個意義上講,《舌尖上的中國》也為“愛國主義”這樣宏大的主題探索了“宣傳”“灌輸”的視角!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8
用三句話評價《舌尖上的中國2》
1、美味只能來自鄉野;美味與民俗共傳承。那些舌尖上的味道,是平凡樸實的雙手所創造;而那些摩肩接踵的熙來攘往,也無非“賺生活”的辛苦與疲勞。真正的美味,不是五星級大廚的烹飪,抑或時代潮人的午後甜點;而是生活的滋味。
2、與其說食材的索取是人類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不如說是人使盡十八般武藝,對每一寸土地殘忍地剝削。
3、即便是吃也要吃出文明的深度。與其說這是一個專屬於美食的遊記,倒不如說這是一次對民俗與文化饒有滋味的思考。
如何做文藝的吃貨
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為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訴了你什麼好吃,而是告訴你,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裡吃,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為數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哭的人,不是為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為了他的那一句家鄉味。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難以想象的動人,頑固,竟然都可以成為味道的形容詞,我們這才不止一次的覺得,原來,味覺也是情的來源。加上背景永遠“勾人”的男聲,畫面的質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給人身臨其境和心曠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謂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當看到為生計奔波,遠走他鄉的國人的時候,誰沒有那麼一刻把自己帶入了進去,誰沒有設身處地的想想,然後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遠遠不止是吃那麼簡單。這部超脫了紀錄片意義的紀錄片實在是給人了大於更實際的現實的震撼。雖然你知道這是擺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張淳樸的臉上的每一絲感情,都是不摻假的真實。偶爾的背景音還是在不斷的提醒著我們,中國的現狀,雖然傷感,可是越是這樣,傳遞出的人文關懷也就越加的濃烈,不同於那些新聞裡的,法制頻道里的唸白,人們在這種開啟心靈和感官,專注於感受的時候,傳遞出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資訊,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爸爸,你太厲害了。”
“當爸爸的很能幹的。”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這是鉅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給了我異樣的感動,不管腳步有多遠,心永遠都朝著故鄉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難,都要記得一種永恆的感動,家,是最最溫馨的港灣。
我不是個合格的吃貨,不然就不會美食當前還有時間拿著手帕紙流淚。但是我是個有感情的文藝的吃貨,所以,舌尖就是這樣的,在每一個抑揚頓挫的聲調之間,把不僅僅是如何吃,更加是對於中國的熱愛,對於社會的關愛嗎,對於家鄉的思念,全部勾引出來,讓你欲罷不能,又沉醉其間。
所謂的根正苗紅,若是做到這樣,倒也真真是,不負恩澤。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19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美食生態。透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不僅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更能進一步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記錄片的重要主題是中國之“變”。《舌尖上的中國》向觀眾展示傳統農耕的中國,同時也告訴觀眾很多中國傳統正在改變,而有些片中出現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後一代傳承手藝的人,所以該片的創作團隊在為本片確立了一項選擇食材的拍攝標準:“拍攝承載中國人精神的食物”。這是紀錄片的主題,也可以讓觀眾透過美食文化來看中國文化傳承,瞭解中國社會文化。
對於“吃”,我一直是有著極大興趣的。因為除了自己是個吃貨之外,我對於做菜,興趣也不小。所以,《舌尖上的中國》裡那些講述普通人勞動和吃東西的內容,非常符合我的胃口。片子給人的感動,超出美食和食材本身,真的觸動了現代人的心靈最深處,欣賞片子的過程中,會讓人忘記現實的自己,融入美景和美食當中。一個食好和歷史,甚至一個或幾個家庭的幸福、生活直接關聯上。細節,過程的展示,真實的展示每個事物變化的過程。可以吃到,但製作過程本身就充滿了趣味性。 中國文化中吃的文化是最感人至深的,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絡得如此緊密,在吃中分享快樂,比瞻仰幾千年的遺物來得更有人情味一點。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不是那種奢侈的滿漢全席,而是最平凡普通的家常菜,這是比較吸引觀眾的一點,因為更加貼近百姓的生活。在每一集裡,都會以一個普通的家庭人物的視角入手,來了解每一款食物的製作過程,畫面精緻而優良,讓觀眾充滿食慾。每一種食材的色,香,味都新鮮十足,不得不勾起人們的味蕾。另一方面,從普通人的角度入手,讓這部紀錄片更增加了真實性和親切感,更添加了幾分純真,樸實……
開篇大氣又不失細膩的鏡頭,恰到好處的配樂,徐徐悠長的男聲旁白,瞬間就讓人驚豔了。不得不說,《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實為一部高質量的用心之作,雖然片中有明顯的模仿痕跡(諸如BBC紀錄片之類),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鐘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片子也著意刻畫了食物是由雙手創造出來的這一概念,這在現今什麼都是流水線機器操作的時代讓人不由的心頭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歡那個陝西綏德縣做黃饃饃的老伯。他和老伴不辭辛苦的辛勤勞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表毫不起眼的黃饃饃,這樣的饃饃,不知道吃起來會不會特別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復一年的不辭勞苦的製作黃饃饃,賺錢當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們在揉麵團,做饃饃的時候,心底一定是踏實而快樂的,他們作為中國8億農民中的一份子,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著與生俱來的割捨不斷的感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20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來之際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兒的中國風記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體”,以美食為承載,以新年作為一個符號,去講述中國人年節時下的美食、文化、風土人情以及對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溫暖的鏡頭記錄著繁複的製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遊子們漫漫回鄉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著美好的象徵,那些對團圓的期盼、對家人的思念、對新年的希望和願景……都在這部娓娓道來的《舌尖上的新年》裡。
以前的“舌尖”講美食,透過鏡頭的記錄,帶著你去體味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間小吃、街頭蜜餞,美食中又蘊含著華夏兒女為人處世的事故哲學。而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則是用美食品嚐日日沖淡的年味兒。許多兒時對於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隨著鏡頭的遠近搖移慢慢浮現出來。當大都市裡日漸被洋節日侵佔的時候,鄉野民間卻還儲存著年節時祭天祭地送灶王爺的習俗。
你是否還記得,那首小時候一直傳唱的年俗兒歌,“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每當細細讀起來這首有趣的民謠,心裡都是對過年的懷念和回憶。小時候的我們,過年就是最大的歡樂。可以買到過年的新衣,走親訪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還有很多長輩們給的“嘎嘣響”的嶄新的壓歲錢。那時候的年味兒之於我們,就是過年整的棗花糕、大花捲、餃子就著臘八蒜,還有一根根的吊在屋簷子前的風乾臘腸。或許,那些90年代的記憶已經永遠的成為了過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還是那麼恰巧的戳中了淚點。那些父輩的人們,就彷彿被時光停駐了一般,他們依然堅守著流傳幾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或許,有這樣感慨的人不在少數。生活在都市的我們被一個個精心包裝的洋節日迷得團團轉的時候,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春節,卻在年年的“越來越沒年味兒”中漸漸失去了歡樂。以前,老輩兒的人講,過完了大正月,這個年才算完。可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就連個正月十五都過不到就要緊鑼密鼓的回來上班,如何還有“鬧花燈”的閒暇和心境呢?有時候想,對於春節最大的保護,應該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尊重,讓我們有閒暇也有心情去扮靚我們民族的節日。
當然,感慨是個人的。影片本身還是很歡樂的。看完電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討論《舌尖上的新年》是適合吃飽了看,還是餓著肚子去看?有人說,得吃飽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餓不行,怕根本堅持不住;也有人說,還是餓著看吧,不然吃飽了看完還得吃,太長肉了。反正我是餓肚子去看的,一個字,饞啊~人還在電影院,心早已飛在了春節賓士的火車上,期盼著一年一次的大團圓和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21
家常菜,顧名思義,就是在在家裡經常能吃到的菜。沒有大飯店裡那些高大上的擺盤裝飾,沒有雕樑畫棟鼓樂和鳴,有的只是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一邊聊天一邊大快朵頤。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家常》一集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家常菜,比如燃面,紅燒肉,泡椒鳳爪,西瓜醬等等非常普通的菜餚,還有普通人生活的場景,和屬於普通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發生在這些人身上,同時也以另一種類似的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發生在我們自己或者我們周邊的人身上。透過這些家常的美食,透過這些普通人的故事,“家”的概念,正在我們的眼前慢慢變得清晰。
“家”是什麼?按說文解字的說法(白話翻譯下),頭頂上的寶蓋頭代表屋瓦,代表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代表有地方住;寶蓋底下是豬,古人養豬,區別於牛(耕地)馬(騎乘)狗(護院),是專門拿來吃的,也就是說有肉吃。古人用一種樸素的解釋來詮釋“家”的意義,即:有地方住,有東西吃。不過,這只是突出了“家”的物質含義。其實在我們的眼裡,“家”還有更重要的精神含義。首先是團聚。
片子中,一家人圍坐一起吃飯,一家人比賽似的照顧新生的小福星和產後恢復的新媽媽,最後戲劇性的讓新爸爸體重超標,是一種幸福;而父母離異導致孩子不得不由姑媽拉扯大,陪女兒學琴而好幾年沒回家,則是一種辛酸。能夠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不能一家人在一起的心酸一對比,“團聚”之於“家”的重要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正因為如此,每年春運,正如《時節》一集最後所展示的那樣,不管用什麼方式,我們都要在春節的時候回到自己的家。只有家裡人在一起,這個家才是完整的。正如片子中那位遼寧的大媽所說,“錢多錢少不是那麼重要”。當然,有一定經濟基礎比沒有要好,而一家人能高高興興在一起,是“家”之所以存在的意義之一。
其次是一種相互扶持的責任。“家”之所以成為家,是因為家庭的成員都會為了這個家的和諧和穩定貢獻力量。片子中,農忙的時候,山西一家人都得回來做事,要不然玉米就爛在地裡了;最後那段,全家4個老人齊動員,輪番用拿手的好湯照顧新媽媽,最終戲劇性地導致新爸爸體重超標。每個家庭成員都在為這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論是在外面打工掙錢,還是在家裡做事照顧老小。片子中既有和睦的家庭,也有離異的家庭,而片子中的一句話說得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故事,而幸福的家庭都有個共同點。其實我想說,不幸的家庭,也有個共同點,就是家庭成員的至少一方,不願或者不能為家庭的幸福盡力了。相愛只是組成和諧穩定的家庭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而相互扶持,才是支撐起這個家的重要支柱。
片子中的家庭成員,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都在為自己的家盡一份力。有時也會想想我自己,我是否已經做好了頂起一個家庭所需的一切準備?是否已經做好了組建自己家庭迎娶我的未婚妻芳芳……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22
我想說《我的團長我的團》是近年最好的小說,它在開頭寫潰兵的那一部分尤其精彩。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這麼一段,一幫爛兵痞突然決定要做一頓豬肉燉粉條——
死東北佬的表情在忽起的蒸汽升騰中變得柔和起來,他閉上眼,深吸,我忽然覺得被蒸汽濡溼了的那張臉屬於一個想家的孩子。他睜開了眼,看著鍋裡,也用樹枝翻騰著鍋裡,又變得怒氣沖天,好像隨時要打折了誰——然後他發表了一篇長篇詩作:
“這是他媽豬肉燉粉條嗎?豬肉燉粉條不是這樣做的!好好一鍋子全讓你們死關里人給禍禍啦!咋不放醬油呢?醬油招你們惹你們啦?你們跟白菜有仇啊?整這麼大鍋子白菜梆子?粉條啊!我的媽耶!沒土豆粉也就得了,煩啦你那整捆子死地瓜粉條全擱進去啦?你個土豆腦袋欠削啊?豬肉呢?豬肉跟醬油叫小日本搶光了?搶回來啊!天爺噯,東北的豬肉燉粉條哪兒是這麼做的?你們整這一鍋子是他媽粉條子白菜湯啊!”
看這一段的時候我笑得前仰後合又感動不已。食物的記憶能讓顛沛流離的人落地生根,行屍走肉有了魂,一幫爛人廢物因此得了救贖。我對蘭曉龍的這個設定萬分信服。
蓴鱸之思到底太風雅了。舌尖上的故國實在要粗糲得多。匈奴人退走漠北,哀嘆“失我祁連山,使我牛羊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一食一色,草原民族看得最簡單透徹。可是焉支山還有髮菜,李漁尊為“河西物產第一”,說“浸以滾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於藕絲、鹿角菜”。哀歌裡沒提,大概那時候匈奴民族還不大會吃這種東西。
這是漢族得勢的時候,後來兩宋積弱,北地拱手。陸游在《老學庵筆記》裡記過這麼一個故事:“故都李和炒慄,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愷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慄各十裹來獻,三節人亦人得一裹,自贊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一包栗子而引故國之思山河之恨,而至於悲慨揮淚,這個故事比“家祭無忘告乃翁”還催人涕下。
幾年前跟一個廣東的老華僑吃飯,老人家青年攜妻子去國,在美國開畫廊,賣國畫,算是有所成,老大歸來,走路說話都在哆嗦。桌上端來一盆白斬雞,滿頭白髮,一直沉靜不語的老太太忽然使勁拍老頭的胳膊:“誒誒,走地雞呀!”飛快地夾一塊給老頭,又自己夾一開,連筷子頭一起吮在嘴裡,閉眼,滿臉都是笑,嘆一口氣:“好好味喔。”
那一瞬間滿桌的年輕人互相看看,臉上都是很溫柔的笑,女孩子好像要哭。我承認我那會兒想起的是辣椒炒蝦米,醃菜煨豆腐,毛栗子燒雞。
這是舌尖上的故鄉,而每個人舌尖上的故鄉加起來就是舌尖上的中國。我毫不介意去愛別人的故鄉,譬如菌子的雲南,臘肉和豌豆尖的四川,乾絲的南京,肉餅的香河……
意識形態或者利益立場千差萬別,總歸舌尖上的中國才是我們的,有靈魂的中國,只有在這個問題上,古今左右海峽兩岸內外蒙古都有徹底達成共識的可能。
基於這一共識,我認為中國的領土神聖而不可分割,其中一些譬如沙縣、成都、廣州、沙灣、昭通、金華、桂林、德州更加神聖而不可分割。
沒有豬肉燉粉條的東北不是東北,沒有火腿的金華不是金華,沒有龍井蝦仁的杭州不是杭州,不能好好吃的中國也就國將不國。
誰不讓我們踏踏實實的吃,就咬死他們。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23
最近,網路上火爆流傳著一部介紹中國各個民族地區的美食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趁著今天心思不定,就打開了網路,好好欣賞一下。的確,透過這部記錄片,我還是全面的瞭解了中國各個地方的美食,很多看了都說好想吃遍中國。不僅僅從美食上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也從人文上給予自己內心不少的震撼。
從開始大自然的饋贈到我們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後都代表著一種深層的含義,都代表著一種文化,一個習俗,甚至是一種信仰。美食,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千錘百煉之後留給我們偉大的財富,比如家傳秘方。美食除了滿足我們的溫飽之外,還讓我們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個記錄片,我們可以看到拍攝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鄉村,尤其是在雲南的香格里拉,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鋼精水泥包圍的大城市人群,漸漸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質,我們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事業或者理想,絕大部分是為了賺錢,賺錢的高低成為了衡量我們成敗的標準。看著影片裡鄉村人們單純的生後,相比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與勾心鬥角,很讓人開始懷念家鄉。離開家鄉久了,總有種味道讓人嘴饞,這種味道讓背井離鄉的人在外總是流連忘返,也許這就是家鄉的味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親和力,生活的平淡卻趣味十足。可是現實中,我們的生活已經遠離了大自然,大城市的過度擴張與環境的汙染,我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生活環境越來越差。當我們走進鄉村的時候,大自然會賦予我們一種安靜舒適的親和力,能安撫我們浮躁凌亂乃至受傷的心。當你走進寬闊的田野中,生活的許多煩惱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平時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一下子都變得舒坦。當人類在破壞大自然的同時,本質上也就是在消滅自己。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人類生存永久不變的話題。
記錄片中震撼我內心的是講敘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當我們漸漸的長大之後,發現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再難以感受過年的美好氣氛了,過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擠車回到老家,看看年邁的父母吃個飯,嘮叨嘮叨幾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車。雖然現在的過年讓我們失去了兒時的味道,但是春節團圓的蘊意沒有絲毫變化,老一輩的人就是多麼渴望有這麼幾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個飯,這是不在乎物質上的多少,而在於人的參與,只要人參與,精神上就有一種平和的圓滿享受。現代的生活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飯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壓力讓過春節的味道變了。還記得兒時,那是多麼渴望春節的來臨。春節以來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與一起長大的夥伴玩耍。但是現在,逐漸長大的我們,尤其是還在為事業摸索中的年輕人,一想到春節就害怕,春節成為了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喜悅。我們的心態漸漸的被扭曲,價值觀漸漸被誤導,生活作風漸漸走向浮躁。有時,當我們遠離大城市而走進深林或者高山時,我們就發現原來我們所追求的生活還需要更多的色彩。
細節決定成敗,美食就是最好的表現。歷史遺留下來給我們的優良傳統與文化,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好好的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24
第一集裡出現了“麥客”這個職業,之前只在書裡看到過,所以對這一職業不甚熟悉,但我小時候的家鄉有類似“麥客”的職業,都是遠走故鄉去幫人收穫來賺錢,不同的是我家鄉的這群人收穫的是花生。姑且叫他們“花生客”吧。(當然我的家鄉是沒有這個稱謂的)
中原地帶盛產花生,且不像收穫麥子的收割機出現得很早,花生在很長的歷史中都只能靠人工從地下一棵棵刨出來。每年花生收穫的季節,都有一群外鄉人來到我的家鄉,和“麥客”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女性。
《舌尖上的中國》裡說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姥姥姥爺心地善良,總是把家裡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而我記憶中最深刻的,要數天黑到看不見時,她們從勞作的地裡歸來,吃過飯後,洗洗漱漱,並坐在院子裡一起聊天,她們會和媽媽一起聊起家中的情況,也會把家裡的孩子和我作比較。現在想來,她們對家裡的孩子也必是牽腸掛肚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也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近幾年,出現了收割花生的“旋耕機”,不再需要純人工收花生了,這些花生客們也漸漸退出了中原農業歷史的舞臺。
這一集裡出現的另一種職業,我的家鄉也曾經有過:趕蜂人。小時候家在學校裡,學校離村莊都有一段距離,而學校周圍卻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有養蜂人來到這裡並用帳篷駐紮下來。他們通常是夫妻兩個,而至於他們為何和我爸爸媽媽很熟,我因為年紀太小,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他們會送成瓶的蜂蜜給我們,那時候,我們那裡蜂蜜還沒有普及,我們都不太知道蜂蜜怎麼吃。對於他們的記憶,還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黃色的,可是他們卻有紫色的玉米,他們把紫玉米給我們,說可以炸爆米花,媽媽帶到姥姥家,用地鍋炸爆米花,炸的時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東西,壓著鍋蓋,我記得最後好像鍋都被炸爛了。《舌尖上的中國》裡有個特寫是煤氣灶的牌子:君愛妻。我會浮想聯翩,當年在我家附近駐紮過的養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這麼相濡以沫得恩愛呢?
而這些養蜂人也很久沒有再來我的家鄉了,大概是家鄉種植油菜花的土地越來越少了。
有人說第二季很煽情,我卻不這樣認為,這是一檔關注美食背後的文化的,人文情懷無疑是重要且精彩的。裡面的一個個小細節,都會讓我們想起很多自己腦海裡曾有過的記憶。而且配音詞都恰到好處,不會過於煽情,又能傳達出很多意味深長。比如,最後一段的老華僑,“少年熬成白髮,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這句平實的記錄,卻會讓人想起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遠離家鄉後,故鄉的味道也漸漸只存在在記憶中,如今家中祖父一代的人已經全部不在人世。上次回家,和爸爸說起修葺老家房子的事,我們商量著等爸爸退休,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我和姐姐多年後寒暑假期間可以領著孩子回家鄉看看,姐夫還美名其曰:讓孩子到基層鍛鍊下。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時回憶起的一些東西,敲鍵盤記錄下,我怕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