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精選13篇)
2022《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精選13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精選13篇),歡迎大家分享。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1
地震的危害極大,它能造成房屋倒塌、橋樑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它還能使地面出現裂縫、塌陷,噴水冒砂;而更嚴重的是它能破壞山體等自然物,從而引起山崩、滑坡;它甚至還會引起海嘯,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地震過後還會引起火災,水災和瘟疫。比如說5.12汶川大地震,多少人遇難,就算僥倖活了下來,可是大多都失去了家園,失去了家人和朋友,這是我們這些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所不能體會到的,他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
地震的危害雖大,可也不是不可預測的。地震前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躁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躁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遊向岸邊,翻白肚。
(1)地震發生時,如果我們在街上走,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儘可能作好自我防禦的準備,並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杆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2)如果我們在室內,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
(3)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我們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
(4)我們應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5)我們還應設法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訊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2
眾所周知,科普知識是每個青少年應該瞭解的非常重要的知識。為了堅決落實科技節的實踐活動,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在10月24日這天觀看了地震科普知識講座。
地震,是可怕的自然災害,一旦出現便一發不可收拾。這是我們對地震的首先看法。但在今天,我們觀看了唐鳳老師的科普知識講座後,我們對地震,有了新的認識。
唐鳳老師首先說,地震又稱作地動、地振動。例如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成語:地動山搖就是從這裡來的。近幾年,地球特別不太平,每年約發生五百五十萬次地震。五百五十萬次,這是個多麼龐大的數字啊。起初,大家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但是唐鳳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地震的等級。三級以下是沒有震感的,只有儀器才能檢測出來。這樣啊,呼,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唐鳳老師語氣變得凝重,多次提到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地震。這些都是毀壞性的地震啊。說到玉樹地震,唐鳳老師順帶提了下毀壞地震還會帶來一系列的災難:泥石流、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這簡直太可怕了。
但是,地震也是有前兆的。例如泉水會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井孔變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湧出等。不過,我們所處的溫州並不在地震帶上,所以不用怕。
但是如果地震真的來臨也是有可能的,如果真的來臨,應該怎麼自救呢?唐鳳老師對我們說只要記住四句話:大地震時不要急,
人多先找藏身處,遠離危險區,被埋要儲存體力。
很快,講座就結束了。這一趟充滿趣味又精彩的講座向我們闡述了地震的基本知識。這次科普教育講座,真好。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3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或桌子等堅固傢俱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一位親身經歷過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們詳細介紹了“伏而待定”的具體方法:“在屋內感覺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山牆,兩隻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樑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戶外的場合,要避開高大建築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物件。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另外,室外的人儘量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工廠或設施。如遇燃氣、毒氣洩漏、火災,用溼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風繞到上風方向。
在百貨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行動。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燈也會即刻亮起來,要鎮靜地採取行動。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以及附近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執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停止,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要透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絡、求助。
要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播放的資訊,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採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腳踏車避難。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地震發生後,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於減輕地震災害,免遭新的損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儲存體力,耐心等待,並設法與外界聯絡,切不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儘量閉目休息。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後要積極參與震後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要先救近處的人,先救青壯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後救“人”;要積極參與維護社會治安,保持社會穩定。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資訊,冷靜地採取行動,極為重要。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資訊,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資訊,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同學們,地震發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並不像你所想象得那麼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只要沉著、冷靜地應對災變,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4
“安全重於泰山”。安全教育日活動是建立“平安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領導對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和認真負責,把安全教育日活動納入了學校工作的重要日程,並在“安全日活動領導小組”指導下開展活動。
(一)深入開展了“安全工作責任落實年”春季戰役活動,建立和完善了學校安全管理制度,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落實了每個教職員工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形成了全員抓安全,安全人人管的局面。
(二)學校結合今年教育日主題,組織廣大師生認真學習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學自護自救安全常識》等與師生密切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使全體師生增強了交通、自護安全意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三)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輔導員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應急教育、自救互救教育、自我防範及其他有關安全常識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了深刻的安全防範意識。
(四)充分利用宣傳陣地。學校透過校園廣播、宣傳標語、國旗下講話、櫥窗、黑板報等,用寓教於樂的形式豐富了“安全教育日”活動。各班級還透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途徑如班會、手抄報、實踐活動課等,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5
今天我想給大家談一下當今熱門的話題:地震。地震,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地動。它像颳風,下雨一樣,是一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但是它破壞力很大,往往發生於瞬間,是群災之首。地震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空前的。地震本身會對人類的地上地下建築物及設施帶來巨大的破壞。同時,其引起的連帶災害也常常會帶來比地震本身還巨大的災難性影響,如大火、停電、停水等,使整個城市系統陷入癱瘓狀態,甚至對救援行動的展開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大家知道,2008年的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里氏八級的地震,給人們的生命和國家財產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在自然災害面前有時人是那麼的無助,人的生命又是那麼的脆弱。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防患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珍愛生命意識,防災意識。多學習一些防災的知識,多掌握一些防災抗災的技能。
那麼,作為小學生我們要做些什麼呢?那就是要多瞭解地震,認識自然,保護生命,防震減災。
其實,地震還是有些前兆的,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異常現象多達幾千種,大體可分為:地下水異常、生物異常、地聲異常、地光異常、電磁異常、氣象異常等。比如講,天邊提前出現特別的地震雲,有的地方地下水會變顏色,會發出異樣的聲響。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綿綿,黃霧四塞,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等等。有的動物會有特別的反應,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前,動物園的好多動物就亂跑嘶鳴,雞飛狗叫,這次汶川大地震前一兩天,上萬只癩蛤蟆集體搬家,只不過人們大多麻木,沒有重視和警惕。動物反常的情形,人們用順口溜總結如下: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我們要防震減災,杜絕人禍,警鐘常鳴,居安思危。為了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應當掌握以下應急的求生方法。
地震前的準備:要避免地震的災害,最有效的辦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預防災害的準備。一般家庭常備的東西有糧食和飲水,以每人平均儲存5天的份量為佳。另外再準備一些防災用品,如防災頭巾、手電筒、口哨、急救藥品、火柴、蠟燭、半導體收音機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行動式炊具、固體燃料等。
地震發生時:
1、如果在平房裡,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鑽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儘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要桌、櫃等傢俱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4、如果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後,接著會發生餘震,餘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5、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臺下、樂池裡。
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衚衕、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建築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要注意儲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或者吹哨,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一次大地震會教我們清醒不少,同學們,不論何時何地,要有防患危機意識,當災難降臨時,不要慌亂,或就地臥倒,或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疏散撒退到操場上,要學會自救自護,1995年9月20日臨沂蒼山發生5.2級地震,地震本身沒砸死一個人,卻造成320人受傷,其中56人重傷,其中絕大多數為震時學生跳樓受傷或爭搶外逃而被擠倒踩傷。然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青龍縣幾十萬鄉親無一傷亡,這次汶川大地震,安縣桑落中學2200名學生毫髮無損。都因為積極有為,平時防微杜漸,創造了零傷亡的奇蹟。
我們這個世界,有的人不幸死於像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也有不少人是死於無知,所以我們每一個公民,從小就要多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和自救自護安全逃生知識,瞭解地理學、仿生學,就可以做到防震減災,我相信,隨著科學日新月異的進展,人類終將變得越來越成熟,人們能夠象預報天氣那樣準確性地預報地震,從而保護生命,減少損失。
儘管我們的祖先非常優秀,現在的科學進展也了不起,但是由於地質構造非常複雜,加上地震型別複雜多樣,人類的科學認識水平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對地震進行長時期預知性預報。因此,對地震的預報仍然是一個亟待被解決的課題。需要我們當中未來產生更多的小張衡,從小學好地理知識,瞭解更多的地殼運動規律。從而像天氣預報那樣提前測報地震就好了。今天下午學校將利用第三節課時間安排的逃生演習活動,也是為了增強全體師生防災意識、珍愛生命意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請同學們務必遵守紀律,保持秩序。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6
今天我跟著明德小分隊到了個防震減災的訓練基地,雖然從外面看起來只是座普通的房子,但裡面卻有許多的專案。
我們先到第一個展廳,看到這有個有時候古時候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模型)。它是一個大鼎,上面有八條龍,龍嘴裡有顆珠子,面向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下面對應有八條蟾蜍,哪個方向地震了,相應龍嘴裡的珠子就會掉到對應蟾蜍的嘴裡,這樣就可以判斷哪裡有地震。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給解放軍敬禮的小孩——郎錚。他在地震中受了傷,被解放軍救出,他的左手骨折不能動,但他用虛弱的右手向解放軍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幕把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動了。在地震時,有個班級正在上課,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多同學都逃了出去;有四名學生沒有逃出去,跑也跑不了,他們就躲在桌子底下,老師就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他們,可是等救援人員趕到,這名老師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這四名學生因為有老師的保護而倖存了下來,這一幕讓我感動……
講解員還告訴我們,地震時如果在室內應該儘快躲進桌子底下,或用硬物頂在頭頂上後躲在牆角,也就是“三角區”。還讓我們體驗了地震模擬,威力真大!所以逃生方法一定要牢記。
透過這次活動,我從中學習到了怎麼樣在地震中存活,也感受到英雄們無私奉獻、舍已為人的精神。我想讓更多的人學生在地震中求生,也想要讓人們知道那些英雄的事蹟,向他們致敬!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7
生命脆弱得就像一張薄薄的紙,禁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生命是短暫的,只屬於我們一次,一旦失去就永遠失去了,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讓我們用有限的生命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吧!
人的一生不可能風調雨順,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災禍。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正是證明了之一點嗎?人要想在憂患中生存,沒有些防災減災的意識和知識怎麼行呢?
要防災減災首先要有防災減災的意識,要注意身邊每一個可能成為安全隱患的細微之處,只有做到面面俱到,你才能真正保證自己生命財產的安全。或許你會說:“幹嘛顧忌這些細枝末節,又不會出什麼事。”可是,中國有句老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留意這些小地方,就有可能為今後發生重大事故埋下禍根。
5.12大地震中,有一所中學竟無人傷亡,這與校長平時對學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據說,這位校長每學期都要讓同學們進行防災演習,所以才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蹟,因此這位校長也被網民們評為了最“牛”的校長。
地震往往是突發事件,有些人不瞭解求生常識,採取“盲目避震”的行動,結果造成傷亡。而有些人沉著冷靜,化險為夷,求得生存。地震來臨時,我們要就近躲避,在家中可躲在比較結實的傢俱如床、桌子下邊,注意保護頭部。在學校可以緊貼牆根或避到桌子下邊,同時將書包頂在頭上……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8
生命是寶貴的,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就在地震的那一瞬間,有的人卻將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將死亡的威脅留給自己。德陽市東汽中學的老師潭千秋,在地震的那一刻,他張開如同鋼鐵的手臂護住了四個學生,就是那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這種無私的愛,已經超越了師愛,而是一種人間的大愛。
還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在地震來臨之際,用自己的身體守護著熟睡的小寶寶,一心一意為他承當痛苦。就在她生命中的最後一刻,用手機寫下了一條簡訊:“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當人們救出這對母子時,那孩子還在媽媽的懷裡熟睡,但他的媽媽卻永遠的離開了他,再也見不到她的小寶寶了。就是這位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而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天堂的母親一定也無怨無悔,因為她愛她的孩子。那條愛的簡訊會一直陪伴著她的孩子,直到永遠……
在大災面前,在那感人的一幕幕,顯示出的是人間的大愛。
安然的我們,只是能夠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但是我們還可以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去支援災區。不要小看這一份力量,積攢在一起一樣可以改變世界,改變明天!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一起與受災的同胞們共度難關,讓那些脆弱的生命變得更加堅強,變得更有希望!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9
地震成因
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能量。當這股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一些岩層就會彎曲、變形,繼而在某些脆弱地帶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這些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傳播,地震就發生了。
地震時避險的方法
從發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幾秒的時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瞬間冷靜地作出正確的抉擇。強震襲來時人往往站立不穩。如果一時逃不出去,就近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同時,儘可能找個枕頭、坐墊、書包、臉盆或厚書本等護住頭、頸部,待地震過後再迅速撤離到室外開闊地帶。
1、在住宅(樓房和平房):要遠離外牆及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等開間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體位置可選擇桌子或床下旁邊,也可選擇堅固的`傢俱旁或緊挨牆根的地方。住樓房的千萬不要跳樓!
2、在教室:學生應用書包護頭躲在課桌旁,地震過後由老師指揮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3、在工作間:迅速關掉電源和氣源,就近躲藏在堅固的機器、裝置或者辦公傢俱旁。
4、在商場、展廳、地鐵等公共場所:躲在堅固的立柱或牆角下,避開玻璃櫥窗、廣告燈箱、高大貨架、大型吊燈等危險物。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序撤離。
5、在體育館、影劇院:護住頭部,蹲、伏到排椅旁。
6、在車輛中:司機要立即駕車駛離立交橋、高樓下、陡崖邊等危險地段,在開闊路面停車避震;乘客不要跳車,地震過後再下車疏散。
7、在開闊地:儘量避開擁擠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兒童,避免走失。
8、特別提醒:地震時,許多習以為常的東西都可能成為致命“殺手”,必須予以高度提防。遠離高層建築、煙囪、高大古樹等,特別要避開有玻璃幕牆的建築物。躲開變壓器、電線杆、路燈、高壓線、廣告牌等高處的危險物。躲開危房、危牆、狹窄的弄堂、修有高門臉和女兒牆的房屋、堆放得很高的建築材料等易坍塌的危險物。不要使用電梯。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10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見,地震,雖然目前人類還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隻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災害降到最低限度。總結有以下幾點:
1.保持鎮靜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觀察到,不少無辜者並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傷致死,而是由於精神崩潰,失去生存的希望,亂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這是因為,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後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並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3.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儘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乾淨紗布包紮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絡,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火中應儘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溼衣服覆蓋身上,或臥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消毒紗布或清潔布料包紮後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5.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並且要儘早深埋屍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11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
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溼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訊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如果你在三腳架區,可以利用旁邊的東西來護住自己,以免餘震再次把自己傷害,再把手和前胸伸出來,把臉前的碎石子清理乾淨,讓自己可以呼吸,等人來救你。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12
震後,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崇高美德。
搶救時間及時,獲救的希望就越大。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後20分鐘獲救的救活率達98%以上,震後一小時獲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後2小時還無法獲救的人員中,窒息死亡人數佔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築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時救助,是完全可以獲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幾十萬人被埋壓在廢墟中,災區群眾透過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壓人員重新獲得生命。由災區群眾參與的互救行動,在整個抗震救災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觀後感 篇13
應根據震後環境和條件的實際情況,採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將被埋壓人員,安全地從廢墟中救出來。
通過了解、搜尋,確定廢墟中有人員埋壓後,判斷其埋壓位置,向廢墟中喊話或敲擊等方法傳遞營救訊號。
營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埋壓人員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鐵棒、鋤頭、棍棒等)不要傷及埋壓人員;二是不要破壞了埋壓人員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壓人員再次遇險;三是應儘快與埋壓人員的封閉空間溝通,使新鮮空氣流人,挖扒中如塵土太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一時又難以救出,可設法向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其生命。
在進行營救行動之前,要有計劃、有步驟,哪裡該挖,哪裡不該挖,哪裡該用鋤頭,哪裡該用棍棒,都要有所考慮。
過去曾發生過救援人員盲目行動,踩塌被埋壓者頭上的房蓋,砸死被埋人員,因此在營救過程中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行動,才能收到好的營救效果,盲目行動,往往會給營救物件造成新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