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通用16篇)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通用16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通用1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
3月23日下午,中國空間站裡的航天員王亞平、翟志剛和葉光富給我們開展了一堂奇妙的天宮課堂。這也是他們第二次太空授課。航天員們給我們演示了各種生動有趣的小實驗。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水油分離實驗。眾所周知,水和油混合後會因密度不同而分層。那麼,在太空中,水和油混合在一起後,還能分開嗎?這個小問號在我心中悄然而生。天宮課堂中,王亞平老師使勁晃動瓶子,使水油混合,過了一會兒,水油還是混合的狀態。原來,太空中是微重力,所以水和油混合後並不會分開。“該怎麼把水和油再次分開呢”,隨著老師的演示,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水和油又能分開了!我馬上去查了資料,原來離心力的本領很大呢。太空實驗太有趣了!希望將來我也能在中國空間站裡做各種實驗,探索宇宙奧秘。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2
今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的一天,因為我觀看了期待已久的天宮課堂。
透過觀看天宮課堂我知道了,為什麼三位航天員的臉看上去胖胖的,因為失重環境會導致他(她)們的血液分佈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會上湧,所以他(她)們的臉看起來胖胖的。王亞平老師做了好幾個小實驗,其中我特別感興趣的一項實驗就是“液橋演示實驗”,王亞平老師將兩個液體球分別放在兩塊不同的塑膠板上,然後慢慢靠近,當兩個液體球相連時,再緩慢地拉開,水在表面張力作用下將兩個塑膠板連線起來,形成一座“橋”。哇!真是太神奇了。這個實驗讓我看得目瞪口呆,簡直就是一個奇蹟。我不禁在心裡產生了一個念頭,我也特別想去天宮親自做一下這個實驗。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螢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教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3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這次授課與上一次一樣,繼續使用“天地對話”進行授課。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成有趣的物理課。
在四個實驗中水油分離實驗最讓我印象深刻,水油分離實驗演示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透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一個小實驗不僅教給我們了物理知識還反映出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這份成功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沒有他們艱苦奮鬥,克服重重困難、跨過道道險關,怎能從無到有發展起我國的航天事業呢?
我們相信,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將為人類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4
今天下午,第二次“天宮課堂”開始啦。在其中,我們連線了航天員老師,跟著老師瞭解了許多有意思的太空實驗。
我最對“液橋實驗”感興趣。航天員老師在兩個塑膠板上滴上兩滴液體後,將兩滴水逐漸靠近,最後,液體互相融合,並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將兩個塑膠板連線起來,形成了神奇的“液橋”。
透過連線的方式看到的宇航員老師站立不穩,走路也很吃力。但他們依然把這些當作習以為常,這都離不開他們平時的艱苦訓練。我們也要努力學習物理知識,課餘多瞭解太空,長大後為中國航天事業添一份力量。最後,向所有的宇航員致敬!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天宮課堂”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也相信這場令人難忘的“天宮課堂”,已經在同學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科研的種子,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擁抱星辰大海!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5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現場直播,在觀看的同時,我也有許多感受。在五個實驗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個實驗——太空“冰雪”實驗。這個實驗演示了在失重狀態下,飽和液體結晶的現象,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形成液體球,這個液體球結晶,外觀像“冰球”,實則卻為“熱球”。在杯子邊緣和空中等,每個方位,每個有水的地方,都有出現結晶的現象。堆積起來的晶體會像雪花一樣落下來,浪漫壯觀。
直播中,不僅做了神奇的實驗,還向我們介紹了高微重力科學實驗櫃,無容器材料實驗櫃等。天宮課堂第二課,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日新月異,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天宮課堂第二課結束了,也讓我更加相信,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會不斷探索,閃閃發光。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6
“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漫天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裡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瀚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本次太空授課還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情況,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微重力環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所以搬到了太空中,實驗現象更加直觀,無須運用推理論證等方法。在讓我們看到微重力環境下真實實驗的同時也複習了前不久學習的物理內容,透過王亞平老師說的:“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我知道了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和複雜多變的,宇宙中許多奧秘值得探究,這就是科學的態度!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7
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第二次太空授課。本次太空授課活動依然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各種科學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我們對科學的興趣。
航天員們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表達和精準的實驗演示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得不歎服他們過人的智慧,出眾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體素質,當然從中也能反映出他們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們的表現為我們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們學習。
星辰大海未止步,物換星移,歲月如詩,探索的步伐從未停止過,我們將以航天人為榜樣,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相信我們必能跨越星辰大海,實現更非凡的成就。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8
今天我們在線上第二次觀看了天宮課堂,來自星空的知識,也讓我有了更多不同的感受。這五個實驗中,令我最深有感觸的便是第四個實驗太空拋物,在地球上的生活中,我們丟擲的物體會因受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的作用,沿一種拋物線的方向下墜,而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物體從手中丟擲後,會沿原有方向勻速直線運動,這也恰好與我們最近學習的物理,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相吻合,宇宙也因此,仍然保持它那一抹神奇色彩。
這次直播,還向我們展示了即將要與天和核心艙對接的“問天”和“夢天號”。中國人永遠不會停住他們向宇宙邁出的腳步,保持著那份獨有的浪漫,我也一定會在以後學習生活的道路上,有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決心和信心。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9
這學期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千年夢圓在今朝》,從此遨遊太空的夢想就在我心裡悄悄的萌芽了。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跟宇航員一起來一個“天”與“地”的交流了。
太空真是太奇妙了!三位宇航員帶我們做了許多有趣的實驗。有一滴水變冰球的實驗,有水滴搭橋樑的實驗,還有水油分離的實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水油分離的小實驗。
首先空間站的宇航員和地面上的同學們把裝滿水和油的瓶子搖晃,使水和油充分融合在一起。地球上因為有重力原因,水和油很快就可以分離開,但空間站沒有重力,一直是融合在一起的。接著,航天員用一根繩子拴住瓶子,以畫圓圈的形式進行搖晃。再接著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來了,水和油在離心作用下實現了分離。看著神奇的一幕又一幕,我覺得科學是永無止境的。
雖然有很多的專業術語我還聽不明白,但是我也受益匪淺,探索太空任重道遠,這也激發了我對未來世界的求知慾。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0
今天,我們在教室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成有趣的物理課。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液橋演示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作用,水油分離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透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太空拋物實驗演示天地之間拋物區別。
“天宮課堂”讓科學更容易走進人心,也讓科普課被重新定義,展現了中國科技的自信,讓科普之花綻放,不僅點亮了青少年航天夢想,也讓“中國故事”在太空宣講,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1
“天宮課堂”第二課3月23日下午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天宮課堂”第二課,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眾所周知,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我國航天人不畏艱辛,勇於攀登、奮發圖強,他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一支特別能吃苦能戰鬥能攻關的隊伍,由此形成了“航天精神”。要想把航天精神傳承下去,必須靠廣大青少年接好班,因此,“天宮課堂”正是青少年航天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展現航天精神的好平臺。
“天宮課堂”透過三位航天員惟妙惟肖的講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離深入瞭解航天知識,直觀感受到科學的偉大奧妙之處。觀看完“天宮課堂”第二課,我受益匪淺,不僅認識到了航天事業的重要性,對學習科學的熱情也更加強烈了。“天宮課堂”使我從小樹立起了崇高理想,在我心裡埋下了科學的種子,激發了我無盡的探索慾望!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2
2022年3月23日15:40,“天宮課堂”第二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開啟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3
3月23日,我和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航天“天宮課堂”第二課,神舟十三號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宇航員再次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有趣的一課。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啟。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在中國空間站精彩開講,並面向全球直播。這是時隔8年後,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他們講得精彩、講得成功,備受歡迎。而繼第一堂課後,“天宮課堂”第二課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例如,太空“冰雪”實驗,演示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天宮課堂”第二課,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天宮課堂”第一課的太空實驗我還歷歷在目:“太空健身”、“細胞培養”、“浮力消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的一系列關於水的實驗,水在太空中由於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現象。而“天宮課堂”第二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離實驗,我們都知道,在正常環境下,水油是分離的;但在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了,實驗還演示了透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的現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透過天宮課堂,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將更加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為未來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4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春節,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已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闊步前進。空間站建造的宏大專案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為一個個現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在這份激動的背後,更多的是一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其背後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鬥歷程,我們也在日常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一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一箇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為銘記成為永恆。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5
“天宮”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座空間站。你還別說,“天宮”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定的,那裡面如一座宮殿,樣樣俱全。
空間站是一個可供宇航員短期住宿,並可以做各種太空研究和實驗的“太空酒店式實驗室”。那為什麼要修建空間站呢?空間站可以測試未來可能用於太空飛行的各種技術裝置。還能獲得“失重”環境——這種在地面上難以長時間獲得的特別環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當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時間,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這樣一個功能全面,又能讓宇航員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誕生了。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我們“宮殿”的規劃。
天和核心艙就是宮殿的臥室,主要供宇航員們居住。貨運和載人飛船就如地上的車輛一般,用來運送貨物和人員。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目前還暫未完工,它們就是“宮殿”中的研發實驗室,用於各種太空實驗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會面臨各種可想而知的危險,其中的威脅來自於我們熟知的太陽。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絕的各種能量,滋養萬物生長。但是它釋放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都是非常致命的,這兩種射線能輕易穿透你的皮膚,破壞身體所有細胞。那我們在地球上為什麼可以天天曬太陽呢?那是因為,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把它們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間站架設的位置必須考慮這個安全因素。國際上一般選擇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們的“天宮”,為了程度的安全,架設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這樣既能獲得地球磁場的保護,也能獲得大氣層的保護,一舉兩得。
古時的天宮,據說在雲端,那裡住著各路神仙,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今時的“天宮”住著許多宇航員和科學家,他們在高高的天上為中國的太空科技進步,不斷努力,讓我們不再依賴國外技術,在俯瞰地球的同時也能真正放眼整個宇宙,對太空的瞭解不斷深入。
所以,我們的“天宮”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宮殿啊!或許這就是“天宮”之名的由來和美好寓意吧。
“天宮”之門已經開啟,騰雲駕霧,遨遊太空,未來可期!
小學生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6
我喜歡掛在“天宮”空間站的美麗奪目的中國結,它正對著鮮豔的五星紅旗。這樣的空間站是太空中最靚麗的風景線,也使我們倍感親切。
在太空裡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以適應失重感,像一條魚兒一樣四處遊走。吃的飯菜原來是在地球上事先做好的。培育太空植物,是飛行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太空中,雖然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衝熱水澡,但是洗臉洗頭髮都沒有問題。科研人員專門研製了分解洗髮液——不僅可以把頭髮洗得很乾淨,還十分節約水。空間站的水非常寶貴,所以要儘可能地節約用水。
在空間站睡覺就更有趣了。只要一個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艙壁上,但只要你願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在空間站也有許多休閒活動,可以和家人打影片電話,可以從舷窗邊欣賞日落時美麗的地球,還可以進行晨練,晨練專案是中國傳統健身專案——太極拳。
最重要的也是最激動人心的就是出艙活動了。穿好“飛天”服,透過氣閘艙來到艙外,透過地面排程人員和艙內同伴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在艙外完成相關任務。
在太空也有許多喜事:種植的水稻抽穗了,迎來了太空快遞員,也迎來了新夥伴來進行工作交接。在太空駐留了三個月,很快就要告別“天宮”空間站返回地球了,想到很快就能見到地球上的親人,非常激動。
太空本身已經非常迷人,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現帶有五星紅旗的一切,都愈發使每一位中華兒女倍感親切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