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通用18篇)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通用18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通用1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

  今天,我們在教室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成有趣的物理課。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液橋演示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作用,水油分離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透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太空拋物實驗演示天地之間拋物區別。

  “天宮課堂”讓科學更容易走進人心,也讓科普課被重新定義,展現了中國科技的自信,讓科普之花綻放,不僅點亮了青少年航天夢想,也讓“中國故事”在太空宣講,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2

  “天宮課堂”第二課3月23日下午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天宮課堂”第二課,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眾所周知,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我國航天人不畏艱辛,勇於攀登、奮發圖強,他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一支特別能吃苦能戰鬥能攻關的隊伍,由此形成了“航天精神”。要想把航天精神傳承下去,必須靠廣大青少年接好班,因此,“天宮課堂”正是青少年航天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展現航天精神的好平臺。

  “天宮課堂”透過三位航天員惟妙惟肖的講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離深入瞭解航天知識,直觀感受到科學的偉大奧妙之處。觀看完“天宮課堂”第二課,我受益匪淺,不僅認識到了航天事業的重要性,對學習科學的熱情也更加強烈了。“天宮課堂”使我從小樹立起了崇高理想,在我心裡埋下了科學的種子,激發了我無盡的探索慾望!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3

  八年前,航天員王亞平老師在聶海勝、張曉光老師的協助下開展了首次太空授課,在無數孩子心裡種下了航天和科學的種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天宮課堂”第一課。

  在“天宮課堂”裡,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老師在空間站為我們展示了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水膜張力、水球光學、泡騰片等實驗,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與奧秘。在這麼多有趣的實驗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球光學實驗,當王亞平老師站在水球面前時,我們看見她的模樣是反過來的,這是因為水球相當於凸透鏡,王亞平老師透過水球呈現的是倒立。接著,當王亞平老師在水球中注入一個大氣泡時,她再次站在水球前,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她呈現出一正一反的樣子。這一現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級觀看的同學們不斷髮出讚歎聲,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科學的嚮往之情。還有好多神奇的實驗,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每個實驗都很奇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少年強則國強,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有機會上太空旅行。“天宮課堂”向世界彰顯了我們的自信,祝願祖國愈加繁榮富強!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4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正一步一步的實現自己的飛天夢,但,航天事業,需要後繼有人。太空授課,就是要讓孩子熱愛航天,首先要讓他們走近航天、瞭解航天。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透過天地對話這種授課方式,也把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漸滲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之中,讓民眾對航天與生活等各方面的關係及作用,有更深入的認知,進而更加理解和支援航天事業。

  太空授課還將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情況,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微重力環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實驗現象將更加更直接更加直觀,無須運用推論等方法。現場直播這樣的科學探究值得期待。

  王亞平身處太空,面對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課,是中國太空老師的第一人,彰顯了一個航天大國的風度和氣派。

  王亞平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著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複雜多變的,宇宙中許多奧秘值得探究,這就是科學的態度。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5

  12月9日,我觀看了“天宮課堂”,在60分鐘的課程中,神舟十三號的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在中國的空間站中為全國各地的人講解關於太空的知識。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授課活動,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領域的技術高超,更標誌著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關於太空的前所未有的知識。

  在空間站的宇航員們為我們介紹了他們平時生活的地方、太空細胞學研究、太空轉身、乒乓球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實驗等等,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

  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航天精神” 。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我們自己的浩瀚星空!我身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更要珍惜當下,把握機遇,努力學習,從現在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為祖國未來的發展添光加彩!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6

  2022年3月23日15:40,“天宮課堂”第二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開啟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7

  3月23日,我和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航天“天宮課堂”第二課,神舟十三號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宇航員再次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有趣的一課。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啟。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在中國空間站精彩開講,並面向全球直播。這是時隔8年後,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他們講得精彩、講得成功,備受歡迎。而繼第一堂課後,“天宮課堂”第二課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例如,太空“冰雪”實驗,演示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天宮課堂”第二課,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天宮課堂”第一課的太空實驗我還歷歷在目:“太空健身”、“細胞培養”、“浮力消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的一系列關於水的實驗,水在太空中由於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現象。而“天宮課堂”第二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離實驗,我們都知道,在正常環境下,水油是分離的;但在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了,實驗還演示了透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的現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透過天宮課堂,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將更加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為未來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8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是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他們一開始小心翼翼地穿過大氣層,然後便開始征服整個太陽系。"這是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說的。

  在一個忙碌而又充實的下午,迎來了"天宮課堂"第二課。滿心期待。在1992年,我國確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是哪三步呢:第一步就是"上得去,回得來。"第二步就是"出得去,對得上。"第三步就是"造船為建站,建站為應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我明白了完全失重的時候,重力並沒有消失。在太空中的航天員王老師,為我們做了幾個實驗。

  在做"水油分離"實驗時,我明白了在太空站中水和油並沒有自然分層。並且快速旋轉小瓶水油,在離心作用下實現分層。在"太空拋物"實驗中,王老師將冰墩墩丟擲,我發現冰墩墩在沿著原有的方向均速前行。同時,我還懂得了空間站是一種特殊環境打造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在空間站中可支援開展需要更高微重力水平的實驗和可相對論等效原理進行高精度檢驗。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9

  “願每一位女同胞在自己的星空中,為所愛的生活和事業採擷最璀璨的星。”這是現實生活中的“花木蘭”王亞平在三八婦女節為所有女性同胞送出的祝福。此時此刻,王亞平,這個中國首位出艙的女宇航員,正在距離我們大約400公里的太空,給我們講述太空的知識。

  對於太空,我們有太多太多的不解,“太空課堂”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但卻大大的增加了我們的知識儲備量。

  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油和水是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但在太空裡把油和水放到一個瓶子裡,輕輕搖晃幾下,他們就能混合到一起。再比如,一般來說,普通的液體混到了一起就不能分開了,但在太空,只要稍微用到離心機的原理,就能讓混合在一起的油和水分開!而且,在地球上,眼淚很容易就能從眼眶掉下來,但在太空裡,眼淚只會在眼眶裡打轉。就像王亞平說的“在地球上堅強很困難,但在太空上就很簡單了。”

  這場全國6000萬學生一齊聽講的課堂很快結束了。回想起我們之前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宇航員們不也跟志願軍戰士們一樣嗎?他們雖然不用在戰場上拋灑熱血,不用英勇殺敵。但他們——偉大的宇航員們,也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啊!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0

  神舟十三號升空,點燃了誰的光與夢——比宇宙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與夢想。

  在這次出艙任務中,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女航行員,懷著對她的敬佩,我開始了與亞平老師在空中連線的這堂課。課堂中,亞平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趣味非凡的實驗。我也在“水油融合分離”“冰墩墩飛行”等有趣的實驗中探索到了不少知識。

  亞平老師還帶我們參觀了太空艙裡炫酷的實驗器材,瞭解到了現代科技的神奇之處。課上老師們也為網友、同學們解答了不少問題。發現太空上事物與現實中的差異,比如,90分鐘就能經歷一次日出日落;在太空中,因為沒有可助燃的氧,熱水只能靠對流來傳熱;沒有空氣的阻礙,太空也就沒有阻力……

  回到學習課堂,影片中新研發的科技機器,也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科技的發展。神箭衝碧宇,天河傲穹蒼穹。在這次“天地對話”課堂中,我大為震撼,也更加立志要向不畏艱難,不斷探索的宇航員們學習。

  正如王亞平所說,“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仰望星空,是他們為我築起的力量,腳踏實地,我們一定能越走越遠!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1

  今天,大家一起觀看了航天員們在太空所做的實驗以及日常的生活是如何進行的,激發了我許多的感想。

  在太空,有許多奇妙的畫面是陸地上看不到的,就像在太空中,人可以漂浮在空中一樣,一切都脫離了地心引力。也有很多實驗是陸地上所不能完成的,我都在這一次的直播中看到了,覺得十分的新奇。

  我也很敬佩航天員們的無畏,他們經過了重重巨大的考驗,日復一日的訓練,才能有朝一日,乘坐火箭,登上太空,就好像我們普通人,坐個過山車都會覺得頭暈目眩,有極強的`失重感,但對航天員來說,遊樂園裡刺激的專案對他們都是小菜一碟。他們身上的這種精神非常令我敬佩。

  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堅持自己的夢想,也祝願祖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偉大!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2

  宇宙無限,爛漫浩瀚,如今,我們泱泱中華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劃破了夜空。

  今天下午,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天宮課堂,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讓我們見識到了天地差異,感知到了宇宙的奧秘。

  我們觀看了“冰球”實驗,讓我們知道了液體球結晶外觀像“冰球”,實則是“熱球”。這是由於太空中失重造成的。其次就是有趣的“液橋”演示實驗。老師先在兩塊塑膠板上各滴一滴清水,接著便將兩塊塑膠板緩慢合併但並不完全和上,再緩慢地拉開,就形成了一個“液橋”。這樣,水在表面的張力作用下,就將兩個塑膠板連線起來了。

  透過這次天宮課堂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太空知識,更是體驗到了科學探索的無限樂趣。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3

  “ 星空浩瀚無垠,探索永無止境”。太空給人的印象是神秘的,然而這堂太空課的精彩呈現,卻為我揭開了太空的神秘面紗……

  太空“冰雪”實驗,水油分離實驗,液橋演示實驗……當這一個個太空實驗的原理被揭曉時,當學過的知識一個個被呈現出來時,我不禁感慨:印在書本上的知識“活”過來了,印象中“高大上”的科學似也變得通俗易懂。

  遙望天空,追逐夢想,我們一起向未來!

  “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如果夢想有顏色,那一定是航天藍。“嫦娥”“神舟”“天宮”“天問”等名字,從來就不只是名字,是歷史、是傳承、是夢想、是向上仰望。神舟十三號準備好的那一刻,與現課堂連線的那一剎,因為有你們——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中國空間站“空中課堂”的驕傲,青少年們的熱血滾燙,願你們點燃我們時代夢想的蠟燭,載夢穿雲,航天透藍時,平安凱旋。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4

  盼望著,盼望著,天宮課堂第二課終於來了!

  這一節課,是有三位“太空教師”:航天員翟志剛、王志平、葉光富給我們帶來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等。

  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實驗,看著水膜漸漸變成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又向水中注入一個氣泡,將臉靠近水球時,水球裡竟然呈現了一正一反兩個像。老師解釋道:“這是由於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部分,使其分別成像。”

  這個實驗激起了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我決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國爭光。正如王亞平老師所說:“我們是祖國含苞欲放的花朵,希望我們的夢想在廣闊無垠的天空中綻放。”

  願未來,我能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科技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5

  今天下午第三節上課前,本可以外出透透氣,結果,剛剛走到門外,卻被老師叫回教室,一看,是《第二次天宮課堂》,馬上就來興致了,上次已是很久之前,卻依舊記憶猶新,不知這次,會有什麼新東西。

  眾所周知,太空和我們地球是有極大不同,有一部分便體現在重力,太空是種微重力,所以,有些在地球上習以為常的事,在太空中卻很難做到,但正因為這樣,才有了在太空中研究的意義。

  首先是太空“冰雪”實驗,有一種似冰不是冰的神奇晶體——醋酸鈉,在地球上作這一實驗需要些技術,不過,在太空中則是另一番景象,先擠出一些過飽和醋酸鈉溶液,在空中懸浮著,用醋酸鈉晶體一碰,一團“熱雪”便出現,好神奇。

  接著是液橋實驗,在微重力的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無限擴大,於是,在玻璃板上滴水,兩塊玻璃板上的水連在一起,便會形成罕見的水橋。

  然後的實驗是水油分離實驗,同樣在地球上甚至不用去做,用什麼樣的方法水油也不會混在一起,因為密度不同,所受浮力不同。但如果是在太空,沒有浮力,油水自然會混在一起,這時候,便需要離心力,使勁甩,油水才會分離,離心機,甚至太空站都用的這個原理。

  最後是證明牛頓第一定律,學過物理的都知道,此實驗無法用實驗證明,但在太空中,離實驗證明更近一步,因為只有空氣阻力和微重力在作怪。

  這次課堂,我受益匪淺,同時,也明白數、理、化三科的重要性,學不好,連這都看不懂。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6

  在2021年的12月9日下午15:40,“天宮課堂”第一課開始啦。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要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這不僅代表著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更先進了,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前進了一步。

  在“天宮課堂”中,三名航天員老師做了許多有趣的實驗,都讓我驚歎不已,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浮力消失實驗。王亞平老師在空間站把乒乓球放入有水的杯子中,再用吸管朝乒乓球吹氣,接下來發生了神奇的一幕,乒乓球沉在水裡不浮起來了。然而,在地面上的同學不論用什麼方法,乒乓球還是浮在水面上。之後,王亞平老師講了,這是因為浮力是隨重力產生的,太空中沒有重力,浮力幾乎消失,所以乒乓球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浮起來。

  是啊,太空中一切是多麼奇妙有趣,這樣還有誰不能喜歡科學呢?正因如此,我國的科技也越來越發達。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定位系統叫“北斗,”空間站叫“天宮”……人們把中國航天與中國的傳說和神話聯絡在一起,使中國航天有了傳說和現代的意蘊。古人所向往的,沒有實現的夢想,現在已經實現。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要熱愛科學,學習科學,不能貪玩,要有夢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建立更好的中國。

  透過這次太空授課,我知道了航天科技不僅能壯國威,更關係我們家庭和生活的幸福,讓我們就像王亞平老師說的,“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吧!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7

  天空探密,永無止境。如今,我們已進入空間站時代,太空的神奇讓我增長了許許多多奇妙的、有趣的知識。今天觀看的"天宮課堂"中,有許多有趣神奇的實驗。

  其中,有一個"水浮力實驗"。做這個實驗之前,王亞平老師先是準備了一個有水的玻璃杯和一個乒乓球。然後老師把乒乓球壓進了水裡,當老師把手收回來時,乒乓球沒有像在地球上時浮出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

  另外還有一個"泡騰片實驗"。王亞平老師先是用一個環形的鐵絲做出了一個十分薄的水膜,然後老師就用水袋裡的水,不停地給水膜加水。漸漸地,原來那張薄薄的水膜已經變成了一個圓滾滾的、玲瓏剔透的大水球,然後滴上幾滴藍顏料,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晶瑩透亮的水球,散發出一絲絲光,照量了空間站。接下來王亞平老師小心翼翼地將一小塊泡騰片放進水球裡,然後,泡騰片吐出許許多多的小氣泡,但小氣泡不想走,依舊在水球中,隨著小氣泡加多,水球似乎要被這些小氣泡撐破了似的。如果你仔細的看這個水球的話,水球是不是有點兒像我們生活的地球。

  今天觀看"天宮課堂"後,我便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長大後成為一位航天員,飛向太空,探索更多的奧秘。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18

  今天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因為天宮課堂第二課就在今天上課了!

  本次的課程,還是由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配合進行授課,在3點40分的時候,天宮課堂第二課終於開播了!

  因為這一次的課程還是天上和地上配合著上課,所以開始前,地面上的老師給我們講了好多知識,終於可以見到航天員老師們了。

  本次的實驗有四個,分別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和太空拋物實驗。這裡面都隱藏著無數的物理知識,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學習。這次太空授課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演示了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象,這種透過凸顯天地差異來教學的方式來上課非常的有趣,讓我難以忘懷。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太空冰雪試驗了,在太空中可以讓液體迅速結冰確實很有趣,以前我有見過飽和液體,但是不知道這種液體還有那麼大的樂趣,直接航天員們把飽和液體裝在袋子裡,再一點一點的擠出來,由於在失重環境下,飽和液體擠出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球,一擠出來的時候,飽和液體就迅速結冰,變成了一個冰球,沒想到一瓶液體就可以玩那麼多的花樣。

  還有太空拋物實驗,連在前幾個月很火的冰墩墩也上場了,平常我們在地面上扔東西時就會掉在地面上,而在失重環境下不會,扔冰墩墩的時候就可以很自然的扔過去,這個動作讓我印象深刻,原來,在太空中還那麼好玩,我真想上天看看啊,體驗一下失重的感覺!

  這次的課程讓我印象深刻,也激發了我對航天的學習興趣,真希望在未來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可以到天上去,感受一下宇航員的感覺!

  太空艙裡的知識還有很多,我需要積極去探索。太空艙裡的東西很神奇,我要了解它們。太空裡還有很多人類不知道的東西,我長大以後想要研究這些“不知道”

  這是一堂特殊的科學課。因為它的“教室”,設在遠離地球四百公里之外的中國空間站,而負責授課的老師,正是讓我們引以為豪的中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

  九天攬月,談笑凱歌。人類對太空的嚮往和探索從未止步。身處太空,浩渺蒼穹看似壯美遼闊,實際卻無時不挑戰著航天員的心理和生理極限,他們面臨和經歷著很多驚心動魄的瞬間。他們卻挑起科普重擔,為我們設計、講解了有趣的空中課堂,讓深奧的天文、物理知識在他們的講解下變得妙趣橫生、通俗易懂。

  這堂課,航天員為我們演示了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還透過液橋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作用,以及失重環境下水油分離現象會消失等等,真是令人歎為觀止、目瞪口呆!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太空“冰雪”實驗,航天員為我們演示了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這與剛剛在北京閉幕的冬奧會遙相輝映,傲然閃耀的“雪花”,映出我們熠熠生輝的民族精神、映出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在“天地互動環節”,航天員們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問答交流,我們看到航天員經過將近半年的空間站生活,雖然身體經受了莫大的考驗,但依然精神矍鑠,這是一種堅持,是一種品質,是一種值得欽佩的精神!

  透過天宮課堂,我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更是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力量。如果說浩瀚宇宙是一本妙趣橫生的書,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就是開啟這本書籍的智慧鑰匙。

  探天之旅不止步,科學夢想正起航。《天宮課堂》,在我們心中播下了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也讓堅定了我們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信心與決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