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電影《錢學森》觀後感600字

人物傳記電影《錢學森》觀後感600字

  電影《錢學森》真實還原了錢學森在美國生活、加州理工學院實驗室工作的場景。下面請看語文迷為大家帶來的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錢學森》觀後感600字

  錢學森是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他的事蹟為廣大國人所熟知。近期上映的電影《錢學森》重現了這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傳奇的一生,是一部客觀感人的傳記題材電影。下面結合影片劇情的發展闡述我的觀點。

  影片劇情正式開始於1947年錢學森在上海蘭心大劇院蔣英個人演唱會後向蔣英求婚的情節。錢學森將蔣英幼時照片帶在身邊,一句“家裡人”感動了這位上海灘的歌唱大明星,讓藝術事業處於巔峰狀態的蔣英甘願隨他去美國。“家裡人”不是亂說的,錢、蔣二人的父親錢均甫和蔣百里是舊時密友,錢學森是錢家獨子,蔣家曾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所以錢學森是比蔣英大8歲的哥哥,兩人青梅竹馬最終喜結連理。這種愛情是基於長時間親密的感情基礎上建立的,牢不可破,也是錢、蔣夫妻兩62年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加州舉行晚宴時錢學森彈奏鋼琴、蔣英高歌的情景羨煞所有觀眾,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錢學森浪漫的一面。而“超音速飛行之父”馮·卡門教授的“他早已脫離了門生的身份,他在任何一個領域都可以做得很好……毫無疑問,他一定會在學術上超過我”足以證明錢學森是一個奇才。

  影片花了不少情節描述錢學森在美國被軟禁時的生活及心理活動,充分表現出錢學森夫婦的愛國情懷。在蔣英探監的最後,錢深沉的一句“我愛你”,蔣含淚回應“我也愛你”,這個情節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知道他們是因為都有著一顆愛國報國之心才彼此深愛著對方,單純地因為對方的才華和彼此的呵護是無法產生如此的大愛的,而有家不能回的心情確實是一種錐心的痛。

  當羅友來(歷史原型郭永懷)打給錢學森的電話裡傳來梅斯塔納的交響樂《我的`祖國》時,愛國之情激發了錢學森的科研熱情,儘管處於軟禁之中,1951年至1954年曆時三年夜以繼日的研究成就了偉大的科學著作《工程控制論》。正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大搞建設的良好形勢使得中國人錢學森興奮不已,認識到自我價值能夠在建設祖國的歷史使命中得以實現,科研潛力完全爆發,才讓這天才科學家攀登至更高的巔峰。

  回到祖國的錢學森奉獻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熱建立新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自不必說,聶帥的“朝鮮戰爭把我們的家底打光了,但是,我們會竭盡全力滿足你的要求……”更加堅定了錢學森艱苦奮鬥、報效祖國的決心。結合後面的劇情我們可以到建國初期人民無限的建設熱情,見證國家集中人民力量大搞建設的那一個時代的烙印,用普觀天下的視角看,錢學森也是所有飽含熱情的建設者中的一份子。

  編劇將這樣兩個細節搬上了熒幕:1.導彈研究中,錢學森在講解一個問題時,一科研人員完全不懂,錢學森又重新從頭講解,對於毫無基礎的張工農也承諾可以隨時答疑;而在加州理工大學時,一美國學生因不懂三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就受到他嚴厲的批評。對比兩個情景,錢學森對待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態度截然不同,可以此從側面論證錢學森一直都要將自己平生所學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2.錢學森偶然發現唱西洋歌劇的蔣英學唱京劇崑曲,蔣英解釋自己漢語咬字不清,回國後應唱祖國的歌劇。這兩個細節事情雖小,卻實實在在地影射出夫婦二人骨子裡的愛國之情。第二個細節更是觸發了錢學森根據國情調整研發系統的靈感。

  “我曾經發誓,一定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是錢學森的豪言壯語,“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是錢學森對待核武的態度。他的話鏗鏘有力,他的話擲地有聲,他的話絕非妄語!

  要兌現這些豪言壯語,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電影演繹了錢學森在長征系列火箭和核導彈研發過程中的工作情況,其中長征二號的發射遭遇失敗,須知火箭發射是當時中國的頭等大事,而錢學森的內心並無絲毫挫折感,而是積極地吸取教訓、總結,這正是我們所缺少的心理素質,只有精神境界達到一定高度時,才能做到寵辱不驚,才能時刻保持樂觀、始終讓正面情緒支配自己的行動。

  在東風二號事故分析會上,張工農準確地分析出了事故原因,對錢學森啟示很大:“在我們創造奇蹟的事業上,雖然沒有那麼一大批名牌大學畢業的科學家,但是我們真的有著一批信仰堅定、願意為共和國國防事業付出終身的理想主義者,我現在信心很大啊!”誠然,張工農本是一位戰士,但沒過多久就成了科學家,正是因為他有著堅定的信念才有此迅速而華麗的轉身。不是錢學森能創造奇蹟,而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堅定信仰創造了奇蹟,信念決定目標,目標決定行動,人的區別不在於其他,就在於各自的信念是否崇高!

  後來有一群普通戰士要一睹錢大科學家的風采,人民的崇拜是對錢學森最大的鼓舞,也是對他的工作、成就最大的肯定。就在此時,喜悅並沒有衝昏錢學森的頭腦,淚水和笑容同時出現在他的臉上,浮現在他腦裡的是他離開美國前一天時的老師馮·卡門教授,教授推心置腹:“你已經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我以你為榮!”多年後的成功的錢學森仍不能忘記敬愛的老師,不能忘記老師對自己的鼓勵。雖然技術有國界,但是科學無國界、教育無國界、情誼無國界!

  影片的最後,當耄耋之年的錢學森因拖累蔣英的歌唱事業向妻子道歉時,蔣英借用丘吉爾母親的例子,並表達自己的心聲:“我們這個國家,可以沒有像蔣英這樣的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像錢學森那樣的科學家。我願意為此,做出犧牲,這不是遺憾,這叫光榮!”

  病床上98歲的錢學森說:“我認為,人,不但要有科學技術,而且還要文化、藝術……跟、音樂。”這句話強調了文化藝術的重要性,而最後的“音樂”是停頓許久之後說出的,將音樂與文化、藝術並列,我認為,不是因為年老而不講邏輯隨意說出的,而是出於對妻子的無限愧疚……

  這部影片開頭和結尾的主角是蔣英,影片雖然名叫“錢學森”,但是蔣英的戲份毫不遜色,錢、蔣二人的命運被牢牢地系在一起。看過《錢學森》的人應該都會被二人的愛情感動,羨慕和淚水是他們愛情帶給我的禮物,讓我明白何為真正的愛情。雖然世間有很多白頭偕老的夫妻,但是真正完全磨合的能有幾對?錢學森夫婦從小生活在一起,想法和見解都差異不大,故能互相理解,即使後來一個搞科學一個搞藝術。我認為,將此夫婦定義為武俠小說中所說的“神仙眷侶”毫不過分。

  眾所周知,《錢學森》是在錢學森先生誕辰一百週年前後拍攝完成的,但是有幾人知道就當這部電影公映前一個月,與錢學森攜手一生的偉大女性——蔣英,於2012年2月5日去世。夫妻二人的完美人生將會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什麼是好的電影?華麗的場景?炫目的特效?搞怪的言行?《錢學森》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每一個情節都是經典,每一句臺詞都很精闢,每一個人物都很飽滿。儘管不乏網友批評作為傳記電影,平鋪直敘是一大忌,但我要說,這就是生活,平平淡淡在是真,於平凡中見不平凡,於無聲處聽驚雷,錢學森夫婦的一生就是這樣既平凡又傳奇的完美人生!

  第二篇:《錢學森》觀後感600字

  就在上週星期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錢學森》,同學們高興極了,滿懷期待的等待著。

  電影開始了,它主要講的是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雖然在有美好生活的美國居住,但是他卻心繫祖國,迫切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做貢獻。美國為了不讓他回國,認為錢學森是共產黨的間諜,設定了重重障礙,但是擋不住錢學森回國的心。

  看完影片,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我為錢學森而驕傲,為他而自豪。但是,我們也要感到羞愧,我們也有不對的地方,比如:有的同學在升國旗的時候講話,他們不尊重我們的國旗,不尊重我們的國家。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中華人民的兒子,我深情的愛著我的祖國,所以,我們應該尊敬我們的國旗,在升上旗杆的時候敬禮。

  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像錢學森一樣,報效祖國,讓祖國超過其他國家,更加強盛,鶴立雞群。今天,我們為祖國驕傲,明天祖國為我們自豪。

  新中國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後,依然隨時面臨被外國侵略的危險。為了我國的國防力量的提升,也為了爭氣,證明中國人不必外國人差,錢學森出國時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後帶入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種高尚的情懷,是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讓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吧!

  第三篇:《錢學森》觀後感600字

  央視十套熱播的傳記紀錄片《錢學森》給人強烈震憾。

  魯迅說,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錢學森羈留美國五年,衝破重重阻礙,最終回國,主持了“”研製,為中國奠定了軍事大國地位。他是中國真正的脊樑,他參與主持研製的“兩彈一星”至今都是我們對付外國列強的打狗棍,沒有他的這些成果,到現在中國也直不起腰來,也沒有真正的底氣,他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一代科學巨匠,是真正的人民科學家。

  2007年錢學森當選“感動中國”人物時,頒獎詞說“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他的經典一問,他對國家尖端國防技術發展所做的基礎工作,都值得我們後人認真學習和思考。

  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但現在的中國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為什麼有那麼多優秀人才有去無回?讓人想起了魯迅關於天才與土壤的論述,呢?論條件,而那時條件那麼差,科學家卻能專心科研,現在條件那麼好,卻留不住人才呢?魯迅說:不但產生天才難,單是有培養天才的泥土也難。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還切近;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為沒有泥土,不能發達,要像一碟子綠豆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