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裡約奧運會觀後感「4篇」

2016年裡約奧運會觀後感「4篇」

  里約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下面語文迷網整理提供了里約奧運會的,供大家閱讀參考。

  里約奧運會觀後感1:

  今天早上,我和家人一塊兒看了里約奧運會的開幕式!詢問過爸爸我知道這是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而里約熱內盧是奧運史上首個主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城市!這次奧運會參賽國家及地區207個,它的口號是“一個新世界”,口號寓意里約奧運會將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以影響和改變下一代人!看開幕式的過程中幾何圖形和音樂是最多的表現形式,讓我知道音樂在里約這個城市的重要性,而幾何圖形我也是透過解說員的解說知道了這和他們國家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

  在本屆奧運會上,我國代表團共有416名運動員參賽,我國32歲的中國擊劍隊男子花劍運動員雷聲是代表團的旗手!看著中國代表團入場時我的心裡也是覺得很高興,也覺得很自豪呢!還有各國代表團入場時看著都很興奮和快樂!連我們觀眾都被感染了!雖然開幕式的時間很長,我還是堅持看完了,直到聖火被點燃!看完開幕式,媽媽還讓我查了一下有關這次奧運會的很多小知識,所以我也收穫滿滿的!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呢?開學後我們一塊兒探討一下吧?

  里約奧運會觀後感2:

  里約奧運會開幕已有兩天,體育運動正受到四年一度最密集的關注。先不論緊張刺激的體育比賽,從科技的角度來看,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依舊頗有看點:利用了雲服務、VR、4K技術的賽事直播轉播;廣泛使用大量智慧裝置的賽場和配備可穿戴裝置的運動員;全方位多渠道的社交媒體播報及討論。奧運會早已變成一場科技與運動的秀場。

  不僅僅是奧運會,其實科技元素向體育行業滲透已是大勢所趨。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體育年,資本的湧入、政策的驅動,加上歐洲盃、奧運會,體育正在進入中產、乃至全民參與的時代。

  而科技向體育行業的滲透,正帶來新的玩法。賽事轉播與互動技術的應用,使得我們不必奔向擁擠的賽場甚至可以身臨其境;運動員、教練根據球衣、球鞋採集運動資料並進行分析,已能定製個性化的運動計劃,競技水平正大幅提升;門線技術、鷹眼等高科技手段輔助體育賽事,裁判員誤判的機率也得以降低;社交平臺、運動類App的.興起,體育明星與粉絲間距離正被拉近,全新的體育商業模式正在誕生。

  直播及轉播質量大大提升

  作為一個全球性的運動會,最近幾屆奧運會都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加,但是能親赴現場觀看比賽的人畢竟只是少數。自上世紀70年代電視普及以來,透過電視觀看比賽成為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因而,出售奧運會電視轉播權已經成為國際奧委會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最高的時候達到總收入的95%。

  今年,國際奧委會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以77.5億美元的天價續約,NBC持有了從2016-2032年的奧運會轉播權。除了這些傳統的電視直播之外,微軟的雲計算業務Azure也加入了NBC的奧運報道。在Azure的支援下,對整個賽事進行視聽內容播報變得易如反掌。除了影片工作流,Azure也將為NBC的電視直播提供雲編碼與託管服務。

  除此之外,微軟還與Adobe合作,對包括Android、iOS、亞馬遜、Windows 和Mac等各個不同平臺上想要獲得直播或者點播內容的使用者提供認證服務。此舉可以方便那些使用不同裝置的觀眾,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觀看比賽。

  除了雲服務公司支撐電視直播之外,超高畫質的畫質也成了運動會看點。本次奧運會,NBC開始從有線電視網路、衛星電視等多個渠道為比賽轉播畫質更為清晰的4K畫面,美國的4K電視使用者已經可以搶先體驗。

  與此同時,隨著虛擬現實的火爆,運動賽事提供VR轉播訊號也變成可能。里約奧運會主辦方在部分場館架設了全景攝像頭,使用者可以透過三星的Galaxy手機以及Gear VR體驗身臨其境的VR運動影片。而拿到了國內網路轉播權的騰訊也宣佈會VR轉播比賽。

  智慧化正重構體育

  比賽的組織和過程紛繁複雜,從場館的搭建到賽程管理甚至是運動員的訓練,都需要科技公司出力,智慧化正重構整個體育運動流程。

  比如老牌的電信裝置公司思科,就在里約投入了60噸裝置架設網路基礎設施。來自歐洲的IT整合商Atos則開發了一個比賽管理系統,能支援比賽的規劃和運營。它會處理諸如運動員參賽資格和入場的資訊,以及管理5萬名志願者。與此同時,也有資訊傳播系統會為包括媒體在內的奧運會社群提供實時比賽結果。

  除了IT的支援之外,運動和感測裝置的大規模使用也成為亮點。鷹眼和門線等技術已經在賽場上被廣泛應用,機器人和無人機也開始進入賽場。

  智慧裝置對體育的改變更體現在運動員身上。根據相關資料,到2021年,運動和健身可穿戴市場預計將從2014年的35億美元達到149億美元。這些智慧裝置生成大量資料,資料被分析之後生成的極具價值的資訊,正在徹底改變運動員訓練、教練指導以及體育愛好者享受體育比賽的方式。

  英特爾在這一點走在了前列。此前,英特爾CEO科再奇展示了配置語音啟用的實時教練系統的智慧眼鏡。這款智慧眼鏡能為跑步運動員、腳踏車手和健身愛好者提供實時反饋和資料分析,幫助跟蹤運動程序並實時提高成績。同時,英特爾也聯合多家合作伙伴推出了3D列印跑鞋和運動內衣。遍佈感測器的智慧產品正成為賽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資料和人工智慧也被廣泛用於體育運動領域。IBM的人工智慧程式沃森不光是應用於醫療健康領域,也正在應用於運動領域。沃森可以透過分析運動員運動歷史紀錄和比賽資料,從而提供給運動員更好的訓練及比賽策略。

  社交平臺與比賽形成合力

  同樣,運動賽事也讓提供網際網路內容服務的科技公司紛紛發力:一方面,比賽能給網際網路公司帶來巨大的流量和關注度;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公司也在將比賽的資訊更廣泛地傳播,普通觀眾互動的熱情也大大提高。

  搜尋巨頭谷歌已將各類奧運相關的新聞和內容直接整合到它的搜尋功能當中。只要使用谷歌搜尋引擎,使用者就可以看到賽事日程、獎牌榜和運動員相關資訊。谷歌旗下的YouTube也將提供精選直播集錦。此外,利用谷歌地圖,使用者也可以輕鬆遊覽里約熱內盧和各個奧運會場館。提供類似服務的還有微軟的搜尋應用Bing。

  作為社交巨頭,Facebook也不甘示弱。透過與轉播商NBC合作,Facebook及Instagram(Facebook旗下圖片社交軟體)平臺上每天都會有賽事的相關內容。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相應討論內容,也可能出現在電視直播節目中。

  國內的科技公司在賽事上也不甘示弱。百度提供了專門針對里約奧運的搜尋頁面,從任何平臺,只要百度“里約奧運”或相關關鍵字,獎牌榜、賽程及媒體報道最新訊息都會彙總出現在同一頁面。而360搜尋則推出了奧運定製搜尋機器人小安,只要像網路聊天一樣問它問題,它就能提供給你關於賽事和運動員的詳細資訊。

  比賽也在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上掀起了廣泛討論。游泳名將孫楊以微弱差距憾失金牌之後,他的一條微博“遺憾,感謝,我會繼續努力”,不到12個小時,點贊數就超過了200萬,有超過100萬評論,50萬網友轉發。同樣,微博也專門為奧運開闢了入口,它開放的媒體屬性正在讓運動走向全民關注。

  科技這次全面擁抱了奧運。如果說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有其特殊性的話,越來越多的新科技正用在日常的體育領域之中,大到賽場調配,小到運動手環。不可否認的是,除了改變賽場,科技也在改變生活。科技和體育融合已經不再只是口號,它正在快速走向現實。

  里約奧運會觀後感3:

  因為今天有馬術比賽,所以我開啟電視,準備看當地電視臺對於奧運會馬術比賽的報道。但是沒想到的是,電視臺並沒有播放奧運會的賽事,而是一直在播放一個當地的馬術比賽!

  我們知道,巴西擁有十分廣袤的草原,擁有遊牧文化的歷史背景。馬文化在巴西民眾心中也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巴西在奧運會的馬術專案上也曾拿過獎牌,實力不可小覷。

  一邊是奧運會的專案,另一邊是自己國家的特色專案。當地電視臺之所以沒有報道奧運會,而是繼續播出當地的這種馬術比賽,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比賽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擁有很大的基礎和市場。

  這就讓我想到:任何一項運動,首先要考慮的是,這項運動是否受到人們喜愛,將如何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起到傳承和發展的作用,提高本國家、本民族的牧馬人的生活水平,帶動大家致富,帶動當地的旅遊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咱們中國不也是有“中華民族大賽馬”嗎?中國馬會提出的“中華民族大賽馬”,不也正是提倡要保護和傳承咱們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賽馬活動和文化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