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精選21篇)

關於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精選21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

  張順東6歲時被高壓電擊傷,失去右手,雙腳嚴重受傷;李國秀生來就沒有雙手。這樣一對身體殘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張順東說:“夫妻同心,黃土才能變成金”。為了美好生活,他們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張順東的雙腳也因過度勞累潰爛,不得不接受截肢。儘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難,但這對夫婦卻沒有向命運屈服,把日子過得像花兒一樣。

  張順東、李國秀頒獎辭:山對山來崖對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順風順水出山來。李家大姐人才好,張家大哥看上她。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繡出幸福花。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2

  彭士祿4歲成為孤兒,8歲被國民黨當局抓進監獄,受盡拷打。從蘇聯留學歸來,他決心投身祖國核動力事業。他隱姓埋名數十年,為祖國造核潛艇,建核電站。生前他常說:“是人民將我養大,我幾輩子都還不了,只要祖國需要,我願貢獻一切!

  彭士祿頒獎詞:歷經磨難,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傾聽,於花甲年重啟。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你,如同你的作品,無聲無息,但蘊含巨大的威力。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3

  今年30歲的江夢南,出生於郴州宜章縣莽山瑤族鄉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學校的老師。在江夢南半歲時,因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聽力完全喪失。從此,她就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著口型讀唇語和別人進行交流。最開始,江夢南靠著反覆撫摸爸媽的喉嚨,來感受聲帶的震動並練習發聲,往往一個音節父母重複上1000次她才能學會。從字、詞到日常用語,她對著鏡子學口型、摸著父母喉嚨學發音,透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在江夢南的印象裡,身為老師的父母都愛讀書、看報。正是學唇語這個決定,讓江夢南的求學之路走得越來越長遠。她不僅沒有失學,而且一路考出了偏遠的瑤族鄉鎮,直到考上了清華的博士。

  江夢南頒獎詞: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我們覺得,是的,但你又那麼不同尋常。從無聲裡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新時代裡,你有更堅定的方向。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4

  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隻手、兩條腿,面對這樣的狀況,生活該怎樣度過?《感動中國》講述了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堅強、自信、樂觀的故事,他們依靠僅有的勞動能力,讓一兒一女考上大學,讓全家人徹底告別了貧困。

  像張順東、李國秀夫婦這樣的,還有被譽為“中國的保爾”的朱彥夫,槍桿子、鋤杆子、筆桿子,每一段人生都書寫精彩;從小几乎完全喪失聽力的大學生江夢南,在父母的幫助下,透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不僅沒有失學,還走出了偏遠的瑤族鄉鎮,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這些“平民英雄”彰顯的堅強、自信、樂觀精神,為社會前行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5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與祖國同心同向,一起向未來是本次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國核動力事業的奠基者彭士祿“深潛”一生,只為永遠守望祖國海洋;超越年齡、傷病、體能侷限,被稱為“中國飛人”的運動員蘇炳添,始終堅信“我們中國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餘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讓青藏鐵路14萬築路大軍免於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愛國精神之外,自強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顯著特點。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6

  一幅厚重長卷被徐徐展開,紅底灑金紙上,啟功先生親題的“感動中國”四個字緩緩出現。緊接著,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張張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畫面,書頁猶如片片“龍鱗”,記錄了《感動中國》創辦以來留下的感動瞬間……這是《感動中國2021》宣傳片中的畫面。

  不知不覺間,這檔欄目已陪伴觀眾走過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蹟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開篇人物將目光聚焦在歸根清華、為中國科學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百歲物理學家楊振寧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間長達20餘年的僵局,當美國剛釋出公告解除外國人訪問中國的禁令時,思鄉的楊振寧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歸途。在受到阻礙沒能回國的歲月裡,楊振寧用無可辯駁的學術實力取得了多項頂尖的科學成果,使他背後的“中國”二字越發熠熠生輝。回國定居後,楊振寧為吸引中國頂尖科學人才傾盡心血,始終關心中國重大科學工程及科技決策,繼續用他的科學精神和學術人格,在中國科學界起著顯著的引領作用。

  從中華少年,到愛國遊子,到歸根老人,歲月須臾而過,楊振寧用50年的時間回應鄧稼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的約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動容、引人落淚。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7

  2021年是中國航天的豐收年,本年度《感動中國》的特別緻敬環節聚焦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航天人。

  從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蒼穹攬月,不畏艱險啟航,豪情問天,壯志報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道路上,中國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強,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把夢想化作現實。

  頒獎詞直抵人心,感動背後是對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8

  生命,於你不止一次;士兵,於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一直在戰鬥,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在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現場,朱彥夫女兒帶來一幅父親專程寫下的字:“光榮屬於二連。”二連是朱彥夫曾戰鬥過的連隊,那裡有他一生最牽掛的戰友。在這之前,他用殘臂夾筆寫下長津湖犧牲戰友故事,在作品出版那天將自己關進房間,將書點燃,“給戰友們補上沒完成的任務”。網友:致敬最可愛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9

  2022年3月3日晚,備受矚目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來自香港無線電視(TVB)的主持人陳貝兒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2021年,陳貝兒憑藉豆瓣9.5分的TVB紀錄片《無窮之路》,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與讚美。

  以香港媒體人視角看內地扶貧,五人團隊歷時三個月,穿梭全國六個省份,深入十個曾經深度貧困的地區。走到雲貴高原大峽谷,踏進大西北戈壁沙漠,進入川藏高原,真實地用腳丈量每一寸土,瞭解各地民生,向觀眾介紹各地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

  紀錄片貴在真實,而真實在於細節的把握與感情的投入。

  在《無窮之路》中,每到一個拍攝地,陳貝兒都儘可能地深入體驗當地生活,親身經歷各種職業,快速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感受鄉村振興為當地老百姓帶來的驚喜變化。她天生的親和力也在節目播出之後飽受全國觀眾讚譽。

  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陳貝兒的頒獎詞: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以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對於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陳貝兒表示,作為媒體人,透過鏡頭傳遞真實故事是份內事。

  2021年很難得有機會拍到《無窮之路》這部紀錄片,見證並展示了祖國脫貧攻堅的成果,傳遞正能量給觀眾。

  未來將再接再厲,用心說好中國故事!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0

  像靜水深流,靜水裡湧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1930年,顧誦芬出生在江蘇。兒時的他曾目睹日本飛機轟炸,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報考大學時,他填寫的所有專業都是航空系;學成之後,他主持研製殲8系列戰鬥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殲8首飛前夜總設計師壓力大到驚醒,為解決飛機抖振問題,他瞞著家人3次上天觀察飛機航空報國70年,他讓中國人的脊樑挺得更直!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1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2021年,香港媒體人陳貝兒用12集高分紀錄片《無窮之路》,記錄下內地扶貧故事。為探究懸崖村易地搬遷的原因,有恐高症的她來回2次攀爬鋼梯,身體一度抖得不行;為呈現真實她舉著自拍杆溜索過江,體驗交通扶貧給村民帶來的變化。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2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甘心做沉默的砥柱;高齡孤寡“五保”老人劉盛蘭,殘年風燭,拖著病弱的身軀,拾荒助學子,高貴的心靈在人間寫下大愛;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守住誓言的陳俊貴;帶領村民致富,甘做老百姓貼心人的段愛平;35年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的沈昌健;為了讓雅魯藏布江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門巴族孩子有學上的格桑德吉;20年來堅持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胡佩蘭;為孩子留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絕症母親姚厚芝;在輪椅上度過青春,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的方俊明;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輾轉於戰場、田野、課堂的龔全珍……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可以說,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就在處理中心,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取、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無論是精誠合作,永不言敗的團隊精神,還是拔得頭籌,閃耀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著感動,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啟用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開啟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些人面對信仰和追求的義無反顧和淳樸,我們幾度眼淚汪汪。或許對今天習慣於功利也擅長於鑽營的我們大多數來說,他們很傻。的確,他們傻的讓我們為他們價值觀的單一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文化多元的當下),因為我們習慣於對社會發牢騷、對他人無盡抱怨、也常常在對國家的指手畫腳中和麵對社會事件時那犀利的言辭中尋找存在感。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就在你唾沫橫飛地做個憤青的時候,就在你以為世界都欠你的而你將所有的怨憤化為對社會的抱怨的時候,而有些人卻在為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不單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將來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堅守……所以,請不要抱怨了,美好的社會不會因為袖手旁觀而變好,它需要我們指出不滿的同時還更需要我們行動,請相信好的建議和有聲的監督遲早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請不要將一味犀利的批判當成自己獲得存在感的工具,真的,那隻能獲得一時的口舌之快,我相信,在被吹捧和被轉發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之後,你也只能徒留一地無聊和滿心的空虛。而真正的高興,唯有發自內心的喜悅才給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悅的來源,但付出後的喜悅更持久(想想自己獻過愛心和做志願者的經歷吧)。請相信,文明和道德也是可以“裝”出來的,裝得久了就是你的習慣,也會內化為你的氣質和品行,如果整個社會也跟著我們一起裝的話,那它們最終會成為一個民族的品質和精神!所以,請相信那些美好吧,相信它們,你和我也會變得更加美好!還有,請在可能的時候,做個理想主義者吧,既為我們自己也為了身邊的人。

  做個理想主義者,首先對自己而言,證明我們是活著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繼續活下去和將會活得更好的希望和期待。其次對身邊的人而言,遠離現實和功利的我們會帶給他們更多陽光的生活態度;當然也會讓擔心我們的人兒夢裡不再有囈語,能睡個安詳踏實的覺……如果我們還沒有那樣博大的胸襟,也沒有高尚的奉獻精神,請你(當然也有我)不要氣餒,真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那麼高尚,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積極的道德和消極的道德里面,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和精力踐行積極的道德,那麼我們可以先從消極的道德開始,選擇不傷害、不破壞、不賤踏。所以,請做個溫暖的人吧,你溫暖,身邊的人就溫暖,世界也會有溫暖!這個社會需要理想主義者,也需要可敬的傻瓜,有些事兒從相反的角度看,會是另一種結果,有些傻瓜就是忠誠和毅力的代言人不是嗎?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3

  與往年一樣,感動中國總影響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在這些感動人物中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卻都以不一樣的偉大事蹟感動著這個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我的內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擊與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交織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樸實與感動,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我對感動中國中是教師職業的感動人物也會有更多的感觸。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裡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學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長爸爸”,是廣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長。都安是全國貧困縣,這個大山裡的瑤鄉,有著眾多因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莫振高將“讓瑤鄉兒女走向世界”作為自我的座右銘,任教三十多年來跑遍每一位貧困生的家,將瞭解的情景一一記錄在冊,並用自我微薄的工資資助了近300名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然而,自我的工資畢竟只是杯水車薪。應對數量眾多的貧困學生,這位從未向別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緣”之路。他利用休息時間,來到全國各地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做演講、做動員,只為經過社會力量,幫忙更多的瑤鄉兒女走出大山。就這樣,莫振高一共籌集了3000多萬元善款,讓1.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最終因積勞成疾,莫振高於3月9日突發心臟病去世。他的“化緣”之路改變了數以萬計貧困孩子的命運。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教師用生命譜寫出了人民教師的關榮與偉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

  在感動中國的頒獎中,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我們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完美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在一個個感動人物的事蹟中,讓我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與人性的力量。與其說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蹟經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以往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說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所以而改變。

  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人應當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提高;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向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4

  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季節,而春天也是一個收穫感動與溫暖的好時節。一年一度的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也如期在這明媚的春日舉行,我們收穫的不止感動的淚水,更多地是心靈的觸動。十位平凡之人的平凡之事使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這一個個平凡卻感人的事蹟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正能量,奏出了中國動人的感動之聲。

  記得其中有一段頒獎詞是這樣寫的: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溝坎。命運百般擠兌,她總咬緊牙關。寒風帶著雪花,圍攻最北方的一角。這小小的車庫,是冬天裡最溫暖的宮殿。她病中的老父親,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曉暉,為給父親治病,她辭掉報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債務,週末還給"債主"的孩子補習。這樣的朱曉暉,一個十足的孝子,她的仁孝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她的堅強感動了我們每個人。

  這次的評選中,還有一個團隊最令我感動,那就是中國援非醫療隊。醫者仁心,為了病人的需要,抗擊埃博拉病毒中國援非醫療隊同樣冒著被感染的危險,飛過半個地球,奉獻了自己的醫術和愛心。無疑他們是勇敢的,是無私的,是博愛的,他們不顧自身的安危,懷著醫者的仁心,一心想著利用自己的仁術為遠方素不相識的病人服務,希望能減輕他們的痛苦,為他們能早日恢復健康而日夜操勞,這足以感動你我,感動中國。

  可以說,歷屆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就在處理中心,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取、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無論是精誠合作,永不言敗的團隊精神,還是拔得頭籌,閃耀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著感動,撞擊著我們的心靈。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讓我們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5

  清貧不失善良;年邁不失活力。他,一個九旬老人,沒有溫床暖枕,沒有子孫繞膝,有的只是對失學兒童的憐愛和為孩子們圓上學夢的執著心。他的名字是――劉盛蘭。

  陳雨露這樣評價他:“走過古稀,走過耄耋,老人沒有更多語言,獨以無聲的行動有力的詮釋著一個偉大民族對教育的深刻理解。”

  敢問世間能有幾人,風燭殘年卻節衣縮食?布衣襤褸卻傾其所有?形單影隻卻從者如流?病困交加卻矍鑠偉岸?這位老人,是用生命在助學。

  當我從電視裡看到老人用來包錢的布塊時,充盈在眼中的淚水無法抑制的決堤――那塊發黃的布里包裹著零散的硬幣,一角,五角,一元……老人飽經風霜的眼眸中,流露出了幸福的笑意,而那張笑臉的背後,我彷彿看到了他烈日炎炎下拾荒的身影;冷冽寒風中困苦的生活。

  也許他比受助者還要清貧,但卻比錦衣玉食者更加富足。不是所有貧苦人都需要捐助,也並非只有富賈才能扶貧。慈善與名譽絕緣、與地位無關,而是用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將善良的本真詮釋到極致,劉盛蘭就是這樣的人。

  善舉往往一時易做,一世難得。面對著星星之火,行善之風終會燎原。總有一天小悅悅的慘劇不會發生,扶與不扶的問題無需糾結,“人之初,性本善”感動中國的意義正在於喚醒那一顆顆沉睡已久的善良之心。

  風燭殘年,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6

  隨著時間的交替,歲月的更迭,《感動中國》已經走過了十三個春秋,無論是多年前的《感動中國》還是如今的《感動中國》,每一個人物都令人感動不已,每一個事跡都催人淚下,每一個人的品格和精神,都是當下社會所珍視和敬仰的。

  今年的《感動中國》,38歲的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王峰火海救人的事蹟讓無數觀眾淚奔。2016年5月18日凌晨,王峰所在的村中的一處民宅突發大火,王峰發現火情後,三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而他自己則被燒成了“碳人”,最終在醫院因肺栓塞而搶救無效離世。如果說王峰第一次衝入火海救妻兒是親情使然,第二次衝入火海救老師和學生是責任使然,那麼第三次衝入火海救鄰居和其他人就是其淳樸善良、俠肝義膽的人性光輝,正如頒獎詞所言:他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他高貴的靈魂浴火涅,他在人們心中永生。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也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念雖有助於社會的正常運作和推動經濟發展,但同時也需要有一種能夠打動人們的精神力量,需要有一種能根植於人類靈魂的道德力量,需要有一種樂於奉獻、敢於擔當、立志進取、永不過時的榜樣力量,來與時俱進地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傳遞正能量,而《感動中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具備這樣的力量。他們或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或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亦或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他們用行動書寫著屬於國人的風骨和驕傲,他們的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脊樑,也是人生價值的導向。

  面對繁華與紛繁,《感動中國》讓我們能靜下心來思考,“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怎樣去做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我想,每個人都能從感動中國中找到答案,《感動中國》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有一天它要長成參天大樹,且枝繁葉茂。

  這個社會需要家國情懷,需要真善美,歲月靜好只因有榜樣前行。《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每一個人物都是在社會上豎起一個學習道德、崇尚道德的時代標杆,都是在弘揚一種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許我們一生都無法感動中國,但一定要做到問心無愧,無論我們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或風光,或平庸。《感動中國》每一次都會淚流滿面,感動滿懷。每一次結束的時候,我們都會收穫許多感動,而每一年將要開始的時候,我們期待感動已經在路。2017,砥礪前行,向榜樣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7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電視臺的“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非常感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隱姓埋名,卻一直捐款的老人張紀清。

  千萬不要忘掉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後代。

  炎黃,是人類的始祖,帶動了整個華夏族的發展與千古文明。我們身邊總有隱姓埋名捐助社會的公益人士,他們默默為社會付出。

  最終有一天,我們認識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黃,他叫張紀清。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於公益,他來自江陰,用一個人的文明撐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2017年11月,一位老人在江陰市某銀行正起身離開,卻暈倒在地上。被好心人送進醫院。人們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張匯款單,匯款人的名字,叫炎黃。那天,那個被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終於解開。老人的名字叫張紀清。

  “這不是什麼大事,是我們應該做的。”張紀清老人在感動中國裡與主持人這樣說。張紀清老人也沒有預料到會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解開隱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謎。原本老人打算把這個秘密保守一輩子,連最親近的子女都不會透露。在張紀清老人眼中,他做的這些都是小事,助人為樂、濟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幾乎每年,祝塘鎮都會收到“炎黃”的匯款,而匯款地址卻是五花八門,尋找後發現地址都是假的。想尋找這位好心人的人們也只能失望而歸。“我要的不是名,是心!”這便是張紀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盡各種辦法“潛伏”,不願以恩人自居。

  看著電視螢幕中的老人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從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現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裡與老伴靠養老金生活,從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筆捐款到二十七年後的如今,老人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是炎黃的子孫,因為我們有濟貧幫困的文明。

  感動中國,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無悔奉獻只為給子女、社會、身邊的人帶去一份未來,一份溫暖,一份快樂。感動中國,雖然隔著螢幕,但感動中國的夜晚有多少人為熒幕中那些感動人心的事蹟所流淚。感動中國,我們的身邊又有誰跟他們一樣在默默付出。只是我們不知道。但我們也許能跟他們一樣,我們同樣是炎黃子孫,我們同樣有傳承千古的文明。

  感動中國,也許我們能感動未來。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因為有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們,世界才會繼續。因為有那些無私付出的人們,身邊才有感動,已致感動了整個中國。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頒獎典禮於2017年2月8日晚8:00在中央一套播出,十大人物事蹟涉及科技、教育、醫學、法律等領域,他們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非凡的業績,對我觸動最深的是他們在崗位上幾十年的堅守,對初踏入工作時的那份初心的堅持、他們是中國14億人民學習的榜樣,是中國正能量的傳遞者。

  奮不顧身三進火海的英雄王鋒、36年堅守山區教育的支月英老師、為艾滋病攜帶者的孩子創辦紅絲帶學校的郭小平校長、為脊椎患者開啟摺疊人生的梁益建醫生。他們都是活在我們身邊真實的榜樣,他們的事蹟使我幾度眼眶溼潤,帶給我們的感動無以言表。

  當主持人講到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老師時,帶給我的思索更多,這是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對老師這個稱謂的敬重,曾經的自己也是一名教師,回首這十年的教書生涯,感覺有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不能說自己沒有恪盡職守,於支月英老師相比,我不是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在那樣艱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一干就是36年,紮根在大山中,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我為山區的孩子們能碰到這樣一位良師而感到慶幸,“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種精神在支月英老師的執教生涯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她把所有的愛給了大山裡的孩子們,當孩子們說“有老師的愛就是幸福!”支月英老師落下了幸福的眼淚。談到自己的女兒時,心中卻是滿滿的虧欠,女兒的一句話“媽媽,您是一位好老師,卻不是我的好媽媽”。讓臺下的觀眾潸然淚下,讓我們向這位燃燒了自己,奉獻給他人的人民教師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19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2014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當我看到了劉盛蘭和段愛平的故事時,感動的淚花情不自禁的掉了下來。

  劉盛蘭,捐助兒童,幾乎把錢都捐了出去,沒錢就從自己的.費用裡拿,從報紙裡來獲取哪個孩子需要幫助的訊息,撿垃圾換錢,捐給孩子,那麼多年,沒吃過一口肉,沒穿過一件新衣裳,只為能多攢點錢,幫助孩子們。這種精神值得全天下的人學習,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而我們的生活,雖然沒有那樣艱苦,但我們總會浪費,如果我們不浪費,把這些東西賣掉,換成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或做有意義的事,那我們的世界就會充滿更多的愛。

  段愛平,身為書記、村裡的村長,幫助村裡的人,為村民貼錢、貼力,為村裡的孤寡老人建立了養老院。我們要學習段愛平這種胸中有大義、大理的精神並且我們也要像她一樣有責任感,有擔當,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20

  今天晚上我看了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非常感動。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于敏先生 幾十年為了國家的氫彈事業深埋自己的職業,也不告訴家人。于敏先生就這樣孜孜不倦的為國家貢獻自己的知識。

  就這樣,于敏先生就這樣,為國家研製出了中國的熱核武器(氫彈)。那時,他和錢學森一樣,也是35名被留美的中國華人。但于敏突破蟲重重障礙返回祖國 ,為祖國貢獻知識 的力量。

  我被于敏先生深深地感動,于敏先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我也應該學習於敏先生的精神品質。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的觀後感 篇21

  田惠萍原是四川外語學院德語系的高材生,曾於1986-1988年公派赴聯邦德國(前西德)學習公共行政管理,回國後任教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管理工程系。1993年,因兒子被診斷罹患自閉症,田惠萍孤身到北京,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從事自閉症兒童早期教育及家庭訓練指導的專業機構——“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

  2005年,田惠萍倡導並啟動了自閉症服務領域的學習網路“心盟自閉症網路”,希望推廣星星雨的成功經驗,為國內眾多的自閉症機構帶來先進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理念。

  自閉症比原來更流行了?

  自閉症是一個醫學名詞,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徵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去年三月,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表了最新的全美8歲兒童自閉症現狀調查。標題宣稱“自閉症大流行:每88人中就有1個”。這種製造恐慌的論調讓不少激進的民眾染上了日漸盛行的“化學恐懼症”,將自閉症和“毒素”或其他無關問題扯到一起。一些研究者認為,實際上,自閉症患者的人數並沒有大規模增加,只不過找到了更好更精確的識別方法。這只是對自閉症的認識不斷加深,診斷標準和分類不斷完善的結果。

  56歲的田惠萍站在講臺,瘦瘦的。

  作為自閉症人家長,田惠萍的生活似乎不像旁人想的那般“陰暗”,站在臺前的她,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手舞足蹈,像個孩子。講座過程中不時穿插進去的“故事”帶著黑色幽默,讓人笑過之後,開始反思。講臺上的她,有四個身份:自閉症人母親、自閉症機構創始人、自閉症領域領軍者。當然,你如果是個“圈外人”,那對她另外一個身份可能更感興趣,電影《海洋天堂》的故事就來源於她和兒子弢弢的真實生活。

  1月16日,受昆明市蒙多貝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的邀請,她從北京來到昆明,開展主題講座。講座設在昆明市五華區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報告廳。講座開始時,全場座無虛席。“這樣的情況,在以往的講座活動很少見,以前的講座,大多是自閉症人家長會有興趣。”蒙多貝負責人李孝峰說,現場來了近100人,除了家長,還有很多機構的負責人。

  “自閉症人家庭的生活,同樣可以五彩斑斕”

  在某電視臺的訪談節目裡,田惠萍帶著弢弢一起參加,當主持人與田惠萍“面對面”細數生活種種的時候,本來坐在田惠萍身旁的弢弢乾脆脫掉鞋子,睡到了現場的沙發上。

  對於母親和主持人的談話內容,弢弢似乎一點都不關心,雖然所有談話基本都是圍繞弢弢展開。

  田惠萍的兒子弢弢,今年28歲,是個自閉症人。

  每次談到兒子弢弢,田惠萍的臉上就會綻放微笑,口吻都變得溫和起來,“我們弢弢最棒了。”這幾乎是田惠萍每次談及弢弢,都會脫口而出的話。

  該上班就上班,該出去旅遊就出去旅遊,該到各國參加研討會議就去,在田惠萍的生活中,弢弢的出現並未給她帶來任何麻煩,普通家庭可以享受的生活,她和弢弢一樣擁有。去超市,乘坐公交,許多自閉症家長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田惠萍和弢弢一樣沒落下。當然,這樣的結果得益於田惠萍從小對弢弢的訓練。而這些訓練,從最簡單的不亂丟垃圾,到青春期的生理衛生問題,田惠萍始終堅持一而再再而三的迴圈訓練,直到弢弢把它變成習慣。“自閉症人的生活,自閉症家庭的生活,同樣也可以五彩斑斕”,田惠萍希望,以自己的經歷,能讓很多家長明白,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比什麼都重要。

  “家長們,認清事實吧,自閉症目前無藥可治”

  站在講臺上的田惠萍,更願意以一個科學研究者的身份分享她所獲知的所有關於自閉症的資訊,而這些資訊,是當今世界上關於自閉症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身為自閉症的家長或自閉症服務的提供者,田惠萍覺得首要任務就是對有關自閉症的基本概念、詞彙和術語要弄明白,搞清楚,因為這是認識孩子、理解孩子的開始。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大多數人,面對自閉症是盲目的”

  獲悉兒子患病至今已有20多年,田惠萍似乎早已習慣了自己身邊有個自閉症人跟著。可是,這並未令她煩惱。該過怎樣的生活照樣過,該享受怎樣的人生照樣在享受,“我可以以我的經驗和大半輩子經歷告訴大家,有一個自閉症孩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拒絕自閉症人是我們的親人的生活。”田惠萍說。

  很多自閉症人家長總在抱怨,抱怨老天不公,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自閉症;抱怨孩子,抱怨他什麼都不學,什麼都學不會。那家長,你為孩子學習了什麼?

  自閉症有很多分類,可因為專業知識的缺失,很多家長,甚至康復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沒法清楚地認識到,眼前的這個孩子或個案,是屬於哪個型別的自閉症。

  田惠萍不管去哪裡開展家長培訓,都會進行關於“你的孩子屬於哪個自閉症型別”的測試,可結果得到大多都是“疑惑”。而這也恰好說明了目前中國面對自閉症領域的狀態:因為資訊的缺失,傳遞性不夠,大多數人面對自閉症、孤獨症是盲目的。

  “自閉症領域,很少有人說真話”

  田惠萍介紹,歐洲是從搖籃到墳墓的醫療保障,不管孩子健康與否,從出生開始,就能享受社會保障中的醫療、失業、養老三大義務保險。在美國,雖然是自願參保,但如果是殘疾人,也可享受“從搖籃到墳墓”的醫療保障。“如果你的孩子被診斷為發育障礙,也就是說終生殘障,那從診斷之日起,你的孩子的醫療保險和其他社會福利,就開始全面啟動。家庭不用出一分錢。可是,這樣的社會保障,目前在中國還享受不到”田惠萍說。

  所以,在中國,身為自閉症家長就要付出其他國家的家長絕對不會付出的高昂代價,要放棄愛情、婚姻、工作、愛好、朋友,全身心撲到自閉症孩子身上。可即便是這樣,家長們還是沒有得到正確的資訊,甚至連最簡單的資訊,都無從獲得。

  而作為專業服務提供者,也應該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性,因為他們很多時間就是家長獲取正確資訊的源頭。“自閉症是一輩子都治不好的,即使家長不願意接受,也要告訴他。”田惠萍說,事實上,就連這樣最基本的事實,在很多地方還是有很多家長不知道。

  “家長之所以在裡面越陷越深,在治好自閉症這裡成為無頭蒼蠅,就是因為很少,或者說沒有聽到真話。而專業工作者也沒有專業的科研工作者來告訴他們這些真話。”田惠萍說,目前自閉症的領域最讓人的無奈的現實是,說真話的人太少。

  “逼一個凱納人說話,只會把他逼瘋”

  雖然統稱自閉症,但自閉症還分為很多亞型別。比如,絕大多數的凱納自閉症不選擇有聲語言作為溝通工具。如果有個孩子已經五歲了,是凱納自閉症,家長或康復工作人員每天教孩子學發聲,“那孩子長大後,除了被逼瘋沒有別的後果”。

  是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這樣的自閉症人早期的言語發展和使用不像凱納那般嚴重,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障礙的。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早期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判斷為“是正常的孩子。”

  在中國,典型的混淆就是凱納和阿斯伯格的混淆,很多人容易把阿斯伯格的發展個案放到凱納自閉症上。比如說,用訓練阿斯伯格發聲的方法訓練凱納自閉症,結果往往會導致,凱納自閉症無路可走。

  所以,為孩子學習專業的知識,對於家長和康復工作者來說,尤為重要。這,關係著孩子的將來和生命的健康。

  田惠萍建議,康復工作者的個案透過某些訓練方法,在某些方面有所進步的時候,要冷靜並警覺,分辨個案是凱納還是阿斯伯格,觀察孩子的表現,在不同的個案身上,使用不同的策略,不要輕易把個案的表現,套用在其他個案身上。

  自閉症有不同的亞型別,但是缺乏硬性資料。判斷自閉症不能透過驗血或者其他途徑知道,只能透過專業領域的人,透過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來進行軟觀察,並確定是否為自閉症患者。

  正因為如此,自閉症的誤診率也很高,臨床上也曾出現過有些孩子某一段時間出現了一些類似自閉症的症狀,被誤診為自閉症,後來好了。但這不足以成為治療自閉症的個案。

  每個自閉症發病的原因不同,即使是用一個型別的自閉症,但每個孩子成長髮育過程都是不可複製的。所以,一個孩子的個案不能輕易複製到另外一個孩子身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