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通用5篇)
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通用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1
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其中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給了91歲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院士和86歲的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院士。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翻閱歷屆獲獎名單,這些科研巨擘們無不是心繫國家命運,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服務人民和國家發展偉業中。
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理想信念的指引,科研事業尤其能體現這一點。經歷戰火紛飛年代的顧誦芬,自年幼起便種下了航空夢,21歲開始便將一生與祖國的航空事業緊緊聯絡在一起;四十年前,王大中看到世界核能事業陷入低谷,他意識到安全性是核能發展的“生命線”,瞄準這一重大難題,他帶領團隊,把中國自主創新成果推向了世界前沿。兩位院士把個人命運和國家系在一起,找到了持久的科研動力。
正是心中時刻裝著國家和人民,科學家精神在他們身上熠熠生輝。一代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們,他們對自然未知的執著探索,對科技高峰的勇敢攀登,為中國人開啟仰望星空的大門,為國家自立自強挺起科技脊樑。我國科技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凝聚著科學家們的愛國心、報國行和強國志。
科研不止是個人志趣。這些科研巨擘們的科研邏輯,從來不是將自己束縛在“小閣樓”中,而是把科研同國家和人民利益結合,惟其如此,他們看到科研的長期性、複雜性,甘坐“冷板凳”,甘做“隱姓埋名人”,認準一個目標,矢志不渝。這樣的科學家正是人民的科學家,是民族的脊樑。
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2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中,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晉級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
決賽中,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創造中國選手在該專案的歷史最好成績。
此外,在東京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蘇炳添、湯星強、謝震業、吳智強組成的中國隊用時37秒79完賽,排名第四。
而在奧運會後,國際檢測機構宣佈,在東京奧運會獲得男子4×100米接力銀牌的英國接力隊成員之一烏賈,其A瓶尿樣檢測結果為陽性。
此後,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佈,由於烏賈違反相關反興奮劑規定,英國隊在東京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專案中的參賽資格被取消,獎牌等也將被收回。
這意味著,包括蘇炳添在內的中國隊有望遞補獲得一枚寶貴的銅牌。可以說,在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改寫了中國田徑的歷史。
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3
3月3日晚,“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中國航天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等獲得“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榮譽。
3月3日,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和女兒在頒獎現場。
3月3日,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朱彥夫的女兒在頒獎現場展示父親書寫的“光榮屬於二連”“感動中國”。 (央視直播截圖)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從2003年到2022年,《感動中國》已走過20載。20年來,一個個發光發熱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現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又實錄了社會變遷、時代前進的鏗鏘足音,其中歷久彌新的中國精神力量,穿透時光的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走過20年,《感動中國》為何依然打動人心?頒獎詞靠什麼征服一批批觀眾?記者採訪了《感動中國》總撰稿劉凱等主創人員。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蹟全面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的精神風貌
一幅厚重長卷被徐徐展開,紅底灑金紙上,啟功先生親題的“感動中國”四個字緩緩出現。緊接著,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張張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畫面,書頁猶如片片“龍鱗”,記錄了《感動中國》創辦以來留下的感動瞬間……這是《感動中國2021》宣傳片中的畫面。
不知不覺間,這檔欄目已陪伴觀眾走過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蹟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開篇人物將目光聚焦在歸根清華、為中國科學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百歲物理學家楊振寧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間長達20餘年的僵局,當美國剛釋出公告解除外國人訪問中國的禁令時,思鄉的楊振寧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歸途。在受到阻礙沒能回國的歲月裡,楊振寧用無可辯駁的學術實力取得了多項頂尖的科學成果,使他背後的“中國”二字越發熠熠生輝。回國定居後,楊振寧為吸引中國頂尖科學人才傾盡心血,始終關心中國重大科學工程及科技決策,繼續用他的科學精神和學術人格,在中國科學界起著顯著的引領作用。
從中華少年,到愛國遊子,到歸根老人,歲月須臾而過,楊振寧用50年的時間回應鄧稼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的約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動容、引人落淚。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與祖國同心同向,一起向未來是本次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國核動力事業的奠基者彭士祿“深潛”一生,只為永遠守望祖國海洋;超越年齡、傷病、體能侷限,被稱為“中國飛人”的運動員蘇炳添,始終堅信“我們中國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餘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讓青藏鐵路14萬築路大軍免於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愛國精神之外,自強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顯著特點。
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隻手、兩條腿,面對這樣的狀況,生活該怎樣度過?《感動中國》講述了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堅強、自信、樂觀的故事,他們依靠僅有的勞動能力,讓一兒一女考上大學,讓全家人徹底告別了貧困。
像張順東、李國秀夫婦這樣的,還有被譽為“中國的保爾”的朱彥夫,槍桿子、鋤杆子、筆桿子,每一段人生都書寫精彩;從小几乎完全喪失聽力的大學生江夢南,在父母的幫助下,透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不僅沒有失學,還走出了偏遠的瑤族鄉鎮,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這些“平民英雄”彰顯的堅強、自信、樂觀精神,為社會前行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2021年是中國航天的豐收年,本年度《感動中國》的特別緻敬環節聚焦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航天人。
從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蒼穹攬月,不畏艱險啟航,豪情問天,壯志報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道路上,中國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強,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把夢想化作現實。
頒獎詞直抵人心,感動背後是對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動中國》這樣走過20年的節目,是不多見的。龍鱗裝是一種源於唐代的書籍裝幀形式,非常適合呈現時間軸序列,每一頁翻開就是一座豐碑。”回憶起製作開篇畫面的過程,龍鱗裝非遺傳承人張曉棟感慨道,在接到節目組的邀請後,他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悉心完成這幅長卷。
作為節目的忠實觀眾,張曉棟告訴記者:“節目中榜樣人物的事蹟不斷啟示我,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過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書,可能我這輩子也只能幹非遺傳承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與張曉棟一樣,《感動中國》總撰稿劉凱也陪伴節目走過多年,在專注於撰寫頒獎詞的過程中,他收穫了更多的感動與溫暖。
20年間,時代發展、社會變遷,頒獎詞的寫作風格卻始終保持穩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錘鍊出來的。從最開始每個人1000多字,再精簡到幾十個字,中間還要經過很多同事的傳閱、提意見、修改。頒獎詞是儀式的一部分,要儘可能短,和儀式緊密結合,才能起到點睛的作用。”劉凱告訴記者,寫作中強調樸實、準確,不堆砌辭藻,不過分華麗,儘量用中國人常用的行文習慣,讓觀眾接受起來毫無障礙。
翻開今年的頒獎詞,簡單、準確、優美的風格撲面而來:楊振寧的“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彭士祿的“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朱彥夫的“生命於你不只一次,士兵於你不只是經歷”,江夢南的“從無聲裡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寥寥數語,感人至深。
頒獎詞為什麼總能打動人,是劉凱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在他看來,獲獎人物的事蹟是感動的核心,同時觀眾心中還要存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欣賞,才有可能被感動。“臘梅生得再好,還需要賞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歷史的昇華,歷史是精神的展開。頒獎詞打動人心的秘訣,在於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價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新聞中心綜合部製片人孫金嶺,貢獻了節目的定位語“一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他認為,《感動中國》有兩大獨特氣質,一是節目氣質,一是歷史氣質。透過一年一度的廣泛評選,透過莊嚴儀式,將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聲音在時間中定格,在記憶中凝固,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氣韻悠長、綿延不絕的歷史組成部分。
記錄真實,在20年的歲月中傳承發揚中國精神力量
“劇變中的不變,喧擾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佇立,眼花繚亂中的凝視。”《感動中國》給主持人敬一丹帶來了這樣的感受。在缺席《感動中國2020》後,早已退休的她再度迴歸。
“我們對每一個人物表達不過分、不濫情,沒有拔高的表述,儘可能介紹一個真實的人,將真正的好人表現出來。”在敬一丹看來,接近真實就是這檔節目能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尋找好人”,這是《感動中國》的初心,是節目最早的`“核”——梳理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發掘新聞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畫歷史瞬間,放大歷史細節。
我們的時代從來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麼樣的偶像與英雄。從創辦初始,《感動中國》就聚焦於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體力量,成功評選推出了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偉大、樸實而真誠的典型人物。
從“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的張桂梅,到“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的王繼才、王仕花;從創造卓越成就的科學巨擘錢學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薪的普通郵遞員王順友……在人們眼裡,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感動中國》實現了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動員。每屆“感動中國”的籌備都歷時數月,這本身就是發現先進、褒揚先進、學習先進、效仿先進的宣傳過程,更是先進人物感動公眾、傳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徑。
在節目開播前,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為《感動中國》送來天上的祝福,其中葉光富講述了他與節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號一飛沖天,當時我只有23歲,還是一名飛行員,震動環宇的首次飛行給我內心種下了航天夢的種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動中國人物,正有我國第一位飛天的航天員楊利偉。
近年來,各地也推出當地的“感動人物”。在一個個“感動人物”故事的講述中,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斷傳承發揚。
偉大實踐孕育偉大精神,新時代中國的偉大實踐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這是給予香港無線電視的主持人陳貝兒的頒獎詞。
2021年春天,陳貝兒來到內地,帶著滿腹疑問,踏上了一條“無窮之路”。歷經3個月,陳貝兒一行5人,穿梭全國6個省份,10個脫貧地區,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嶺,拍攝製作了12集紀錄片,生動具體地見證了中國的脫貧之路。
偉大時期孕育著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著偉大事業。“無窮之路”,寓意“沒有貧窮的道路”,陳貝兒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發生在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踐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鉅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
這樣的人間奇蹟,寫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寫在奔騰的歷史洪流中,也誕生了無數的感人故事:有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的黃文秀;有“一心只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暫生命兌現了對黨和人民承諾的貴州省晴隆縣委原書記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李保國。
在節目中,蘇炳添直言:“一路走來,我最想感謝的是國家。是祖國的幫助,讓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運動健兒一次次突破極限,創造佳績。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隊勢如破竹,連續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隊奮勇拼搏,連續第五屆奧運會躋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東京奧運會,金牌數、獎牌數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奧會,創造“史上最好成績”。
歷史前行的每一步,無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
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程序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4
“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從第一次跑進10秒,到跑進奧運決賽,蘇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贏了時間。這是中國驕傲,也是亞洲榮耀。奔跑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風采。致敬中國速度,致敬每位創造歷史的英雄!”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直接可以看見的獎牌和成績,而是“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這一精神是人類文明的財富,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是需要永遠繼承和發揚的。
人類之所以走出蠻荒,取得其他生靈沒能取得的文明,就在於我們一直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我們未曾滿足於吃喝拉撒,也未曾躺平於生老病死,我們一直在追尋的路上,在不斷地突破身體極限和認知極限,這才決定了人類走到今天。
蘇炳添,就是人類中一個追求理想、不斷超越的例子。在運動員群體中,蘇炳添的特點就是行為低調,但成績穩定而不乏驚喜。他的身上,擁有的不僅是運動員的強大堅韌精神和心理素質,還有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力量:超越自我。
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5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又一次站到了舞臺的中央。
繼2019年榮膺“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朱彥夫又入選2021年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頒獎辭讓人淚目:生命於你不止一次,士兵於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一直在戰鬥,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作為橫跨革命、建設、改革三大歷史時期的英雄模範,朱彥夫成為偉大中國精神的踐行者:從革命戰士到一級傷殘軍人,從農村黨支部書記到退休老人,在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他都賦予了每個角色不同的先進事蹟,這些事蹟成為踐行偉大中國精神的一面光輝旗幟,彰顯著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這樣的精神力量,感動了你我,也感動了中國。
溯源這樣的精神力量,繞不開長津湖戰役。長津湖精神裡,有信仰和意志,有勇氣和力量,有犧牲和奉獻。正如朱彥夫,17歲的他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中失去了四肢及左眼,卻以長津湖精神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極限人生。
朱彥夫之所以能感動你我,是因為他的人生經歷堪比一部精神史詩,甚至比電影還要精彩。他的先進事蹟耳熟能詳,簡單的話語鏗鏘有力,“回看走過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黨!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麼都能扛過去”!
鏗鏘的話語,詮釋了朱彥夫身上肩負的使命感從何而來,朱彥夫在對偉大中國精神日復一日的踐行中,用人性的光輝照耀了我們心靈的天空,種下的信仰種子,在某些時刻破土發芽時,我們赫然會發現:朱彥夫不僅感動了你我,還指引我們做了很多曾經認為自己絕對不會去做的事情。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儘管朱彥夫偉大到同普通人有了距離感,但他的存在成為一種指引。這種指引,讓我們明白正確的價值判斷是什麼。
這,也正是朱彥夫能夠感動中國的原因所在。
朱彥夫的人性光輝感動了中國,更感動著他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淄博。淄博先模人物輩出,典型人物不是朱彥夫一個人,而是一批人。這些先模人物有不同的先進事蹟,卻有著共同的精神基因,挺起了淄博精神的脊樑。
一時艱難困苦,終將玉汝於成。感動了中國的朱彥夫讓淄博更篤信奮鬥的意義,從而咬定目標、加力衝刺,圍繞淄博的戰略構想,開拓高質量發展路徑,心無旁騖、一往無前地拼搏奮鬥,跑好我們這一代人的“跨越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