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通用7篇)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通用7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1

  滑雪作為高危運動專案,在過程中摔倒是常事,即使是谷愛凌這樣的"天才少女"也不例外。12歲時,她在滑雪中摔斷了鎖骨,至今還有一個突起的疤痕。

  去年3月的世錦賽上,她摔斷了右手,造成粉碎性骨折,加上大拇指韌帶斷裂,有一陣子幾乎無法執起雪仗。2018年,在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盃中國站比賽前的訓練中,她意外跌落,這一摔,當場把她摔到失憶。她坐在雪地上嚎啕大哭,卻記不起任何事情。作為一名極限運動員,谷愛凌不得不學習如何與恐懼相處。她的辦法就是"想象"。每當她嘗試一個新的滑雪技巧之前,身體都會變得緊繃。這時,她會深呼吸,先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閉上眼睛進行想象。

  "當我登上巨大的起飛坡道時,我想象著伸展雙腿以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後,我會想象我的上半身向我打算旋轉的相反方向扭轉,在我讓它向另一個方向彈回之前產生扭矩。現在,在我的意識裡,我已經是騰空的狀態了……

  我的耳朵將風當成一首歌,每360度旋轉都會為我的動作音樂提供節拍……

  在我安全地執行技巧和迎接不可預知的興奮之間,有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

  這種透過想象積極的意象來克服內心恐懼和緊張的方法,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意象療法"。所謂意象,指的是大腦對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它是表示感覺的心理形象。心理學家朱建軍曾指出,意象與情緒緊密相連,持久盤桓的意象造就心境。當我們把心中消極的意象,想象為積極的意象,我們就會克服情緒的困擾,變得積極、勇敢、充滿力量。積極的意象不斷累積,我們的人生就會發生改變。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受到一些傷害。這是不可避免的。受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害怕受傷,再也不敢嘗試。

  克服恐懼,不妨學習谷愛凌的方法,想象積極的畫面來替換消極的感受。利用想象的力量,啟用你的勇氣和探索欲。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2

  在奪得金牌後,有記者問谷愛凌,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她說:"我覺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樣,只不過我對一件事有很大的熱愛,也有很大的夢想。"她對滑雪的熱愛源自3歲那年。那時,酷愛滑雪的母親在美國加州一家度假滑雪場做兼職滑雪教練,她常把愛凌帶到滑雪場。在母親的影響下,愛凌對滑雪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快,她就能在雪地上嫻熟地穿梭在山林間,完成貓跳這樣專業的動作,甚至還能自如地進行後空翻。

  在她看來:"滑雪不是每天去打仗的樣子。滑雪本來是飛翔,是好玩,是創造。每天出去在太陽下面,在美麗大自然中跟朋友們去享受在空中的感覺。"正因如此,她從不害怕失敗,因為對她來說,滑雪並不是為了打敗別人,贏得比賽;而是為了挑戰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把這個雪上游戲玩到什麼程度。

  抱著這樣的想法,她才會在大跳臺決賽的關鍵時刻,放棄媽媽的保守建議,向高難度動作發起挑戰。很多人因為害怕失敗,對未知的事物望而生畏。因為害怕失敗,不敢追求喜歡的人;因為害怕失敗,不敢嘗試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放棄努力,寧願躺平。之所以如此畏懼失敗,大概是因為我們從未真正熱愛過什麼吧。什麼是真正的熱愛?真正的熱愛,其實源自一種感知力。谷愛凌所熱愛的,是一種在戶外自由玩耍的感覺。她熱愛的是在雪上飛翔的感覺,是在山林自如穿梭的感覺,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感覺。而滑雪恰恰給了她這樣的感覺。這種感知力,是透過不斷體驗、不斷感受而變得越來越敏銳的。

  專欄作家山本美芽提出了"感官抽屜"這個概念,就是把你體驗到的各種感受積累起來,從中找到你真正熱愛的事。當我們真正熱愛一件事的時候,就會忘記恐懼、忘記失敗,只剩下好奇、專注和享受。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3

  2月7日中午12時,17歲的中國選手蘇翊鳴憑藉第2輪88.70分的成績,獲得該專案銀牌,為中國隊創造了該專案歷史最好成績!決賽中,蘇翊鳴的高難度震驚全世界。他連續兩輪完成了1800五週轉體動作,創造了歷史。

  蘇翊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東北有著獨天獨厚的滑雪條件,爸爸蘇群從事滑雪教學工作,媽媽也很熱愛滑雪。在他4歲的時候,爸爸蘇群在家裡帶娃,正好朋友叫著爸爸去滑雪,他既想滑雪又得看著孩子,索性就帶著孩子一起去雪場。一開始爸爸是抱著他滑雪,然後他站在爸爸的板上,到了後來,他開始自己獨立滑雪。初次接觸滑雪的他,就表現出很大的喜歡,愛上了這項運動。

  雖然有13年的滑齡,但他其實是從15歲才開始走職業滑手的道路。之前蘇翊鳴一直是以「玩」的心態在滑雪。8歲時,蘇翊鳴在接受採訪時還表示「不想把滑雪做成專業」,因為「如果當業餘愛好,每天都想玩,就很開心。」但兩年後的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那一刻,他改變了主意。「那天剛剛滑完雪,電視裡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喊出‘北京’,所有人都特別激動。」對蘇翊鳴來說,卻不只是激動,「那一瞬間,一個目標傳到我腦子裡,我有了新的夢想,我要去實現這個夢想。」

  在成為職業運動員之前,蘇翊鳴曾經當過童星,參演過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飾演「小栓子」一角。裡有個鏡頭是游擊隊員追不上「小栓子」的滑雪速度,當時練單板的蘇翊鳴僅用一天時間就學會了雙板,輕鬆本色出演。但成功絕對不是憑空而降的。蘇翊鳴曾表示:「一個新的難度動作,我每天練6個小時,一直重複練這一個動作,可能需要一個夏天才能去完成這個動作。」

  如今,他也成了許多滑雪愛好者心目中的偶像,對此,他想與大家分享的心得就是:

  「永遠不要放棄,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很早我就有這個夢想,但是沒想到今天真正實現了。我一直想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想要的目標,因為努力永遠不會欺騙你。」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4

  這是冬奧開幕式後的第一天,電視裡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決賽,從一開始的落後到最後取得勝利,可以說是一波三折,也讓電視機前的我們大呼過癮。

  那是一個很大的冰場,進入決賽的是中國、義大利、加拿大和匈牙利,中國派出了四名隊員,每人接力2棒。所有參賽隊員都嚴陣以待,希望在分毫決戰中取得勝利。

  隨著一聲哨聲,比賽開始了。範可新迅速衝了出去,希望在開場有所優勢,但是,這可是一場頂尖的比賽,對手很強,她以第三名的劣勢交接。我們的心懸著,暗暗加油。接下來出現了轉機,曲春雨在接近交接的時候突然發力,衝到了第二,而任子威更厲害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了第一,我激動地喊了一聲“太好了”!接下來,在武大靖的`“凌波微步”下,優勢逐漸擴大。又到範可新了,這一次她穩穩向前,如箭一般,直衝目標。眼看距離越來越大,後面的對手不淡定了,匈牙利和加拿大直接摔在了一起,場上只剩下中國和義大利還在較勁。曲春雨接力後,“中國速度”已經完全壓制了對手,而任子威的再次上場,索性將第二名拉開了四分之一。最後又到了武大靖,我認為金牌就如囊中探物,沒有任何懸念了。但是,現實給了我一棒。義大利的隊員彷彿按上了“馬達”,與武大靖的差距逐漸縮小。“怎麼會這樣,這可是武大靖啊!”一起觀戰的媽媽喊起來,“加油啊!”眼看著終點越來越近,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小,我不淡定了,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下一刻,我們就被逆轉了。終於,還是武大靖率先衝過了終點線,雖然只有一點點的差距,但中國就是第一。全家都歡呼起來了,而我直接跳了起來,久久不能平靜。

  這一次比賽,中國雖然輸在了起跑線,但是靠著實力和毅力,贏在了終點線,真是大快人心。這就是奧運精神,努力、拼搏、不認輸,深深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5

  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男子單板滑雪大跳臺決賽中,蘇翊鳴憑藉完美的表現成功摘金,為中國冬奧軍團斬獲第六枚金牌!

  這是一枚讓人喜笑顏開的金牌,也是一枚讓人揚眉吐氣的金牌。

  此前,蘇翊鳴在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奪得一枚銀牌,雖然他自己表示已經很高興,現場表現也非常出色,做出了奧運場上首個1800的高難度動作,但網友都在為他鳴不平,認為分數無法匹配他的表現,他就應該是冠軍!

  網友有這樣的情緒,完全可以理解,公平公正的競爭,勝負都能接受,拼搏過就是英雄,但如果自己國家的選手明明表現肉眼可見的優秀,卻沒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結果,會有質疑和惋惜之聲,實在情理之中。

  而隨後執裁這場比賽的裁判長伊茲托克·舒馬蒂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場裁決確有瑕疵,當發現裁決與事實不符,一切已太晚,這就更加讓人意難平了!奧運金牌有多榮耀和珍貴,大家為蘇翊鳴抱不平的情緒就有多高漲。

  但是蘇翊鳴選擇了接受並尊重結果,珍視已有的獎牌,並且樂觀積極地,向下一次挑戰發起衝鋒。而今天他的表現再度證明,他就是冰雪之上的英雄少年,他就是奧運賽場的榮耀王者!

  這個還有3天才滿18歲的少年,渾身都是青春的瀟灑和無畏,不為過去的得失而躊躇懊悔,只為炫目的未來一往無前!充分認識到競技體育賽場上的不確定性,卻仍然會以加倍的努力和絕對的實力,去儘量消除這種不確定性,鮮衣怒馬,凌霜傲雪,一騎絕塵,斷層領先,自然沒有人能拖後腿,自然能親吻到自己最想要的金牌!

  而“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運口號,所呼籲的不正是這樣一種挑戰極限,追求卓越,激流勇進,不懈奮鬥的精神嗎?

  蘇翊鳴的這枚金牌,是他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是送給全國人民最好的元宵節禮物,更是一句充滿少年意氣的吶喊:屬於我的冠軍,就一定是我的!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6

  北京冬奧會正開得熱火朝天,我也沉迷其中:打聽中國的獎牌數量,看看可愛無比的冰墩墩和雪容融。為中國健兒的精彩表演和拼搏精神喝彩!

  今天下午,我和表哥們在中心廣場一起玩時,聊起了北京冬奧會。我國第三金在2日8日獲得,是中美混血兒谷愛凌獲得。回家後,我查閱了她的資料,不禁目險口呆:一個19歲的姐姐,獲得了奧運冠軍而且是學霸,多才多藝的美女!這不正是大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嗎?太厲害了!

  谷愛凌十四五歲時就榮獲幾十枚金牌,今年中國北京奧運會又為中國奪得一枚金牌。她是著名斯坦福大學的一名學生,考試時差二十分滿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模樣啊!谷愛凌哪有這麼多的時間去做這麼多課外活動呢?

  谷愛凌自己說:“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寫作業,再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滑雪。”原來天才的背後擁有的是自律、努力和高效。有句俗話說的好:“三分靠天注,七分靠努力。”“青蛙公主”谷愛凌之所以成為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除了她的良好基因,更多的是她自己本身的刻苦學習和認真訓練。

  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像谷愛凌那樣的優秀孩子。但我們必須要灑下汗水,流下淚水,用它們澆溉成功之花。“一份耕耘不一定就有一份收穫”但“不付出肯定沒有收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付出的有多少,就會有獲得相應的回報:付出得多,自己自律自信,就有可能得到累累果實。自己的努力和自律一定會有回報的。那時,我們就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就是一個勝利者。

  開學後我們會進行遲到的期末考試,這個寒假的真實努力和虛假面套會由成績來告知。但願我們每一個努力的孩子都成為像谷愛凌那樣,成為別人家孩子的孩子!

  北京冬奧會難忘瞬間學生觀後感700字7

  冬青奧會雙冠王,滑雪、越野跑、鋼琴樣樣精通,提前入讀斯坦福的“場外學霸”,中英雙語流利接受採訪……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谷愛凌的名字與她小小年齡卻內容豐富的履歷早已算得上是“傳奇故事”。1月31日,谷愛凌讓整個體育世界記住了她的名字:在最著名的國際滑雪職業賽事之一冬季世界極限運動會上,谷愛凌在兩天之內拿下了兩金一銅,還創下了一連串的“第一人”紀錄:第一位在世界極限運動會奪金的中國運動員、第一位首次參加極限運動會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比賽便奪金的選手、第一位首次參加冬季極限運動會便帶走2枚金牌的新秀女將。

  谷愛凌的母親谷燕是北京人,爸爸是美國人。自稱為“北京姑娘”的她在2021年選擇加入中國國籍。對於代表中國參賽,她感到極其激動,“冬奧會對於中國有很重要的意義,我能夠走上這樣的舞臺,並且有機會去鼓勵女孩和青少年們參與滑雪,我感到超級幸運。”

  至於自己成功的秘訣,谷愛凌說道:“訓練時,99%都不容易,我訓練時假裝比賽,比賽時假裝訓練。我每次做動作,都是想好了,如果害怕、不確定,我不會做。有把握,我才會做。滑雪不是工作和打仗,滑雪是有創造性的事情,因為我在享受美麗的大自然。”

  谷愛凌始終表達著一個觀點——這些經歷讓她的人生變得有趣,對此她十分享受。冠軍、學霸、模特、寫作、美食、演戲……這個充滿能量的姑娘大膽地向這些角色靠近。而時尚也是她非常喜歡的一個行業,“比賽裡我的紅色外套就是自己設計定做的,我特別喜歡。雪板也是聯名款,上面有我自己的名字,寫了一個‘谷’,感覺有中國範兒,很特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