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通用10篇)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通用10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1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過《下一個奇蹟》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我是一位幸運的看者。看了這部電影感想頗多,也激起了我內心對未來事業的憧憬。首先來講講影片的編制,它是改編梁凱恩老師的真實故事,是以梁凱恩老師與他核心團隊創造奇蹟故事為原型的勵志電影。梁凱恩老師現任超越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企業家集團董事長,擁有14張國際講師授證,是亞洲超級演說家,國際行銷大師,這些無疑讓我對他起了敬慕和仰慕之心。

  下面就來講講影片的內容。梁凱恩是一個不受關注、理解的人,在他學習、創業成功的路上灑下了不少汗水和淚水,甚至得了抑鬱症。但是他為了不可能的目標一直堅持著,最終獲得了成功。在一開始麥當勞打工,賣皮帶遭受警察追後,他邁向了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作為一個行銷人員從事他的職業。由於沒有經驗和學歷,公司並沒有人願意和他組團,最終他的團隊只有剩下和他一樣背景的佳怡,以及支援他的MAY組成。但是小團隊大力量,他們一直朝著自己的共同目標前進。他們團隊叫ROCKY組,梁凱恩是組長,在公司第一次周評(員工評先)時,他們隊落選。不過身為領導者的梁凱恩組長,他卻笑著和Panter開玩笑,互相鼓勵,凝聚團隊力量。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在以後的每個周評時他們都是優勝。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團隊要有好的領導,在領導下制定團隊的共同目標,並且團隊擁有團隊精神、團隊凝聚力以及競爭對手的激勵,那麼團隊就會獲得最終的成功!

  以上所述只是影片的一個小的部分,接下來說的才是精彩部分,裡面包含的是一些企業的經營策略、企業的營銷策略、企業的營銷途徑等等。不過感覺太多了就講講重點吧,重要的還是朋友們自己看、自己感受的過程。

  事情並不是想象中的順利,他們的公司是一個黑公司,老闆和一些領導都畏罪潛逃了,於是這個黑鍋就被梁凱恩背上了,也許是出於道德和良心的原因。很慶幸的是他的夥伴佳怡不曾離棄,他們一起還債款、尋找人才一起創業,他們經歷了好多艱辛的過程。在梁凱恩睿智和有領導行銷大師的天賦上他找到3個的人才,一起創業、打拼事業。記憶尤深的是在他招納人才時說的一句話:我可能不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老闆,但是我會是這世界上最重視你利益的人。這句話無疑會打動每一個進職人員,其中也包括我。這個團隊因此由“三個人”變成“五個人”再到最後的“多人”,其中可以看出他領導能力的非凡,由此可以說好的領導是團隊的主核心力量。但是他們團隊的擴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他們擁有“共同的目標”。潛能激發大師安東尼羅賓就有說過:沒有快樂的目標,痛苦便會乘虛而入。所以說不管是團隊還是個人都要制定一個又一個的前進目標。影片最終是以他們團隊實現十年夢想“上海五萬人演講”圓滿結束。

  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就感覺梁凱恩老師的成功就是一個奇蹟。也許這就應了影片中所說的:我們只有有了不可思議的目標才會產生不可思議結果的主題吧。朋友們相信你們看了也會有和我同樣的感受,現在的我對未來可是充滿憧憬。

  來吧,一起來看《下一個奇蹟》,說不定那個奇蹟就屬於你的!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2

  這部根據超級演說家梁凱恩為原型製作的電影,從主人公17歲得憂鬱症講起,迷茫彷徨、開始上進、事業起步、自主創業、取得成功。故事交代得很清楚,非常感人,演員演技出色,影片節奏把握的很好,特效的運用錦上添花。唯一有些瑕疵的是臺詞,比如那句“不要笨笨的活著”,能換個詞兒麼?可能是方言移植到內地的不搭配吧。

  雖然不瞭解梁凱恩,可內地也有個知名的演講家——瘋狂英語的李陽,所以看電影的時候對於這個故事和人物還是能夠理解的。能夠理解,但無法接受,這部影片沒有說服我去接受主人公的想法。我很困惑這樣就是成功嗎,他們幹這個竟然能成功?!真能有人看過這部片後向他們學習就能成功?!我看來,這些宣傳成功學的人就是空手套白狼,看到影片中他們在臺上激情演講,真是一點代入感也沒有。這部電影沒有深入挖掘主人公的內在心理,只是做到很充分的將這個故事講圓滿了而已。另外可以注意,影片後期主人公的公司開辦的很多課程都是針對總裁的,所以對於普通人,不要迷信成功學,不要迷信心靈雞湯,他們的成功不可複製,能向主人公學習的只是他知恥後勇、奮發上進的精神。

  映後的見面會上,女導演很爽直,有問必答。她也說道其實自己看到劇本時,男主這樣的人是不是從極度自卑最後演變為極度自信,她很想挖掘出這一面,但因為各種客觀原因沒能實現。劇本中的4個人都是高大全的形象,她想拍出幾人勾心鬥角的部分,仍舊是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實現,所以她最喜歡的部分就是4人吵架的情節。聽導演這樣解說,我發覺這印證了自己看過電影后的感受,同時也解答了我不少疑問。

  不過反正這部片就是企業宣傳自己的一個途徑,能做到現在這個水平,藝術和宣傳兩不誤已經非常不錯了。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3

  第一次看關於梁凱恩老師的《下一個奇蹟》這場電影,內心是非常激動、無比震撼的。一個得了憂鬱症兩次自殺的人竟然可以做到那樣一個奇蹟的成果,讓我們不得不去反思。

  看這樣的一個勵志的電影,看到的不只是Rocky得憂鬱症兩次自殺追求愛情創業成功這樣一個震撼人心的一個故事。故事固然震撼人心,但我們需要的是學習到Rocky成功的方法。成功的前提需要我們有成功的渴望。你渴望的程度,是你能力唯一真正的限制。我們的大腦只能裝一件事,你不是充滿渴望,就是正在充滿恐懼;你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的渴望大於你的恐懼;這樣無論你遇到任何挑戰,當別人不看好你的時候,你仍然可以看好自己;奇蹟首先來自於你強烈的渴望,而這時可以培養出來的。劇中Rocky對著鏡子說:“你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你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要讓這種痛苦在伴隨著你了。”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唯有不可思議的目標,才可創造不可思議的結果,當Rocky說要在上海舉辦一個5萬的演講會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相信他能實現這樣一個目標,但是他做到了。有了目標你才會有方向,每天堅持不斷的對自己說出來自己的目標,就像給機器加油一樣,去給自己的信念加油,堅定目標。

  團隊同樣如此,同樣需要制定目標,有了目標團隊就有了凝聚力,一個團隊就有了自己的魂,這時候你的團隊是積極的,向上的。所有人都朝著這一個目標自覺的去努力、奮鬥。團隊領導需要做到以身作則,當團隊成員都非常努力卻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的時候就要像Rocky一樣,率先吃掉那噁心的蟑螂,當看到這點的時候相信大家內心都是非常震撼、佩服的吧。員工佩服你的時候那麼你就有了吸引力,周圍的所有人都會向你靠近,越聚越多,團隊越來越壯大。

  的結果,便是劇情最後may的死亡所帶來的突變,但這種較為衝突化的方式,實際上是導演在為Rocky的成功之路做一個更加圓滿的結局,讓他得以在事業成功之外擁有一個更加實際更加美好的情感歸宿。

  實際上,這可能並不是一部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群回應的電影,但它的'獨特價值在於其勵志類的成功題材。在國內的商業大片中,針對年輕人的勵志類影片數量甚少,如果說在電視劇題材中,以《奮鬥》、《北京愛情故事》為首的電視劇掀起了年輕人的奮鬥熱的話,那麼在熒幕之上,還真是缺乏了一些貼近現實貼近年輕人的奮鬥故事,《失戀33天》之類的小清新故事,與很多人距離遙遠,而先不論《下一個奇蹟》的質素如何,起碼就其題材和主體來說,是有著某種開拓意味的。

  的確,《下一個奇蹟》中因不被肯定而失落的Rocky,像極了很多成長中的年輕人,在各種衝突和委屈當中,如困獸般去尋找一條出路,Rocky被逼無奈的上路,既是嚴父的意味深長之舉,也是Rocky自我成長和突破的內在需求,因此,Rocky一上路,他的成功就成了無可阻擋的。

  Rocky在劇中的奮鬥動力,除了前述的和自我需求,導演為其設定了一個頗為理想化的五萬人之約,對於自己夢中情人的這個約定,成了Rock真正得以堅定不移的向前的終極動力,而放眼到當下的年輕人身上,這似乎也是一個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情節,當愛情逐漸妥協在現實的枷鎖之下時,似乎Rocky這樣的奮鬥歷程,顯得是頗為鼓舞人心。

  很多人都是為了秦昊看這部電影,他揹著演技小生的名號,在各類文藝片中游走,這次拍攝《下一個奇蹟》,他的演技依然出眾,一雙靈動的眼神,則將一個跨越了青年走到中年的男主角,展現的很是精準,而這,也是本片最為值得人誇讚的表演。當然,這部影片的問題很多,比如太過倉促的故事,缺乏精心打磨的情節,一些演員表面化的表演都是軟肋所在,但影片的勵志情懷,還是可以讓某部分觀眾受用的。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4

  公司組織觀看了一部心靈勵志電影《下一個奇蹟》,看後讓人很振奮,這不僅僅是男主角的出色表演,而是對於正在追夢的,並渴望成功的人來說,就是一碗心靈雞湯。

  《下一個奇蹟》是根據臺灣演說家梁凱恩的真人真事改編,主人公rocky是身患抑鬱症的人,他曾經9年換5所學校仍未畢業,憑藉自己的努力數學考了第三名,卻被老師和父親懷疑是作弊,離開學校後,他在快餐店打工,直到遇上改變他命運的may,他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經過十年努力,實現了自己在上海舉辦五萬人演講的夢想。

  他的成功史詩艱辛的,也是幸運的,他之所以能成功與他樂觀自信的性格,超凡的領導能力和執著的目標是分不開的。

  首先他的執著和自信,他是個未上過大學的人,最後卻憑著自己的努力成了銷售冠軍,所以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強大,也許有時候壓力是我們成功最大的動力。

  其次團隊合作,他靠自己堅定的信念和超凡的領導能力,感染者自己的團隊,為了激勵大家完成任務,他當眾吃下蟑螂,雖然這只是個小舉動,卻讓大家看到了他的責任與擔當。

  最後堅定目標,梁凱恩曾說:“只有當我擁有不可思議的目標,才能產生不可思議的結果。”十年來他面臨許多的困難,卻從未放棄希望,也許人生就是這樣複雜,夢想的堅持需要耐心和毅力。梁凱恩的成功鼓舞人心,他的成就就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得到從未得到的東西,就要付出你從未付出的努力,只有這樣,下一個奇蹟才是你!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5

  下午,公司員工按事先學習計劃要求,觀看勵志電影《下一個奇蹟》,《下一個奇蹟》主要根據臺灣超級演說家梁凱恩的真實經歷改編,將一個鮮活生動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露在觀眾面前。

  身患憂鬱症,要麼是放棄自己走上不歸路,要麼自我救外始終讓他無法釋懷,成年後歷經的人生離別、愛情糾結和家庭隔閡等苦難令他患上憂鬱症,但慶幸的是在親情、友情、愛情的支援下,Rocky最終戰勝自己走出來,並透過不斷激勵自己前進,開創了事業和人生的高峰。雖說這個過程在一部電影的時間裡完成,是顯得有些太快,不過這個過程,卻是亞洲首席超級演說家梁凱恩真人真事改編來的;這個過程,是一個勵志心靈的過程;這個過程,告訴那些還把自己埋在曾經的陰影中痛苦不已卻不肯走出來的人們,告訴那些正在遭受挫折經受痛苦還無從選擇的人們,告訴那些不敢面對未來仍在自我沉淪的人們,沒有誰放棄你,只要你自己不放棄,自我認可,積極地向著你的目標前進,就會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自我價值,就會有希望,就能獲得快樂,特別是劇中Rocky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說:“你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你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要讓這種痛苦再陪伴著你了。”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後大多數員工認為電影主題突出,立意深遠,可操作性強,很受啟發,有的員工說:電影中的情景很熟悉,有的員工說:很感動,有的員工說感謝公司給大家一次受勵志啟發的培訓,有員工說感覺只有一個字:好,有的員工也說看了最大的感覺是做人做事要以誠為本,還有的說:作為領導要以身作則,像電影中的Rocky一樣,組織沒有完成任務,自己先吃下蟑螂。我也覺得電影中的團隊精神很值得學習。

  從大家的觀後反映中可以看出電影《下一個奇蹟》對員工有很好的啟迪,有很好的教育培訓的作用,對於這種新的培訓方式對我們公司培訓是一種很好的嘗試,事實證明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6

  不知從何時開始,影視作品變得越來越機械化模式化,千篇一律的題材,似曾相識的劇情,讓人覺得好多作品就是把劇本里的人物換了個人名,就流水線一樣的被搬上銀幕和熒屏。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影視行業整體創作力的匱乏讓一個好故事變得千金難求。有什麼故事,是比真人真事的親身經歷更真實、更感人、更具震撼力和說服力的呢?電影《下一個奇蹟》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下一個奇蹟》是一部完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故事的主人公Rocky的人物原型就是臺灣超越極限集團董事長,亞洲超級演說家梁凱恩。電影完全還原了梁凱恩從一個深度抑鬱症患者到跨國集團公司總裁令人難以置信的人生歷程。梁凱恩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從一個試圖自殺的失意青年奮鬥打拼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超級演說家。電影《下一個奇蹟》將梁凱恩的成功經歷搬上大銀幕,對當下正在職場生存和準備下海創業的年輕人都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作用。

  如同電影的名字一樣,梁凱恩的成功就像是一個奇蹟。誰也不會想到,當年高中換了5所學校讀了9年都沒有畢業的梁凱恩能夠成為日後的納斯達克上市的跨國集團公司總裁。從一文不名到身家過億,從被社會拋棄到造福人群,梁凱恩是怎樣完成這些轉變的?我們都可以在電影《下一個奇蹟》中找到答案。人,最重要的莫過於目標,最難得的莫過於持之以恆的信念。具備了這兩點,想不成功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梁凱恩送過外賣,擺過地攤,他曾經賺8塊錢一小時的工資,也被人輕視侮辱過。正在走投無路彷徨失措的時候,一場神奇的演講魔術般的改變了梁凱恩的命運。正是這場演講讓梁凱恩意識到找到人生當中的目標是多麼重要。此後,無論是遭遇職場陷阱、愛情的打擊,還是創業途中遇到的種種艱難險阻,梁凱恩都不曾後退。他只是緊盯著自己的目標,對前進途中的種種障礙視而不見,最後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就是《下一個奇蹟》要告訴我們的,要成功,就要先找到目標,然後為了這個目標持之以恆的努力奮鬥,夢想就終會有實現的一天。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7

  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

  這個社會上很多人為了溫飽、生活、更優質物質生活,為了一開門就隨之而來的房貸、柴米油鹽買單的壓力而工作。深陷在生活的泥沼里長嘆一聲生活的乏味,每天不到遲到的邊緣絕不會提早趕到辦公室……

  很多人看了下一個奇蹟都會感慨夢想的力量,在我看來下一個奇蹟更是描繪了兩種生活態度的結果。考試“作弊”風波讓當年不知愁滋味的梁凱恩負氣毅然離開學校,面對父親的不理解選擇叛逆的過活。當面對父親提出的房租壓力,他不得不選擇每天8塊錢的工作,不得不到街頭去擺地攤……對於梁凱恩來說進入傳銷組織遇到了他愛的人就是他生活的改變的開始,是什麼讓他有最後擁有那麼大的成就?並不是每天在哪裡喊喊口號就可以成功,是擁有夢想的力量嗎?我們可以剖析來看,成功背後是些什麼。

  每天不斷接受各種各樣的培訓,不斷的在學習中獲得知識。影片裡有一個小小的細節讓我很欣賞,當梁凱恩遇到客戶對填寫問卷調查表拒絕的時候深深一鞠躬引起一定效果後,他發現了這點不光讓自己在行為上有所改變,並且推向了自己的團隊,開動腦筋不斷的總結,在每一次突破中找尋進步的空間。貫穿在整個影片裡都可以看出團隊的力量,梁凱恩在總結出來的東西可以很好的分享給他人,並且可以發現自己團隊裡的人員閃光點,可以放手讓自己團隊去做,讓他們無數次的智慧得到發揮。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重複著自己的夢想每天告訴自己我要的是什麼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小的時候我們會說我要做醫生我要成為航空員……

  而現在的自己不過是身價幾千或者幾萬,生活在社會最貧寒的地步,不用羨慕已經成功的人,如果想要就去努力如果想要就去改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沒有什麼是一定的。如果你目前是個貧寒的人而你依然重複著讓你貧寒的生活軌跡,那麼貧寒下去就是一定的。

  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願意去面對、去總結、去改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8

  今天,是我們來到這裡培訓的第四天,上午我們按照課程的安排一起觀看了《下一個奇蹟》這部電影,觀看之後,感觸頗深,那顆被觸動並震撼的心久久的不能平靜……

  電影中的主人翁梁海恩,患有憂鬱症,高中讀了九年,換了五家高中都沒能畢業。在學校中,他很努力的學習,可是老師卻說他考試作弊,在這所帶有有色眼鏡看人的破爛學校,他選擇了逃避。在家裡,父親對他期望很高,但是他卻得不到父親的信任,處處受到打擊自暴自棄的他,曾經自殺過兩次,或許對於生活他真的有些失望了。

  恨鐵不成鋼的父親賣掉了梁海恩心愛的鋼琴,並且要求梁海恩每個月都交房租。俗話說,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為了證明自己,梁海恩開始打工賺錢,他做過很多工作,在麥當勞當服務員,擺地攤……有一次他在路邊擺地攤賣領帶的時候,路邊的一輛高階轎車從他身邊飛馳而過,結果把路邊的積水濺了他一身,他很生氣的要求對方道歉,結果對方很不屑的拿錢打發他,他卻說了一句:“有錢有什麼了不起,我以後一定比你有錢!”或許就是這件事激發了梁海恩對於成功的慾望,然而之後的一場演講則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當事業稍有起色的時候,卻傳來老闆攜款潛逃的訊息,為了彌補客戶的損失,他賠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禍不單行,這時他心愛的女人也棄他而去,只留下一句話,“十年之後你依然一無所有”。可是這一次,他沒有自暴自棄,多年的打拼已經將他磨練成了一個真正的男人,再也不會輕易被挫折擊倒。他發誓,要舉辦一場五萬人的演講會,不僅僅是為了挽回戀人的心,更為了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從那一刻起,梁海恩生命中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實現五萬人演講會這個夢想為中心。他尋找夥伴,組建團隊,創辦公司,銷售課程等等,他一步一步的朝著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遇到過很多的挫折和困難,可是他就像是一個身處強敵環繞的搏擊高手,他的眼中只有目標,誰都不能阻止他向夢想行進的步伐。直到上海八萬人體育館,五萬人的演講會夢想成真的那一刻,他才發現,所有的困難和挫折都已被他拋到了身後。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9

  這部根據臺灣超級演說家梁凱恩為原型製作的電影,從主人公17歲得猶豫症講起,迷茫、彷徨、開始上進、事業起步、自主創業、到最後取得成功。

  觀看這部電影后,感觸頗多。我們在工作中存在著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要從何發展、如何發展,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一直彷徨。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我們沒有給自己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因為這個目標而一直堅持下去的執著、勇氣和決心。

  我們在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鬥的途中,會經歷無數的挫折,會經歷痛苦、低迷、恐懼。我們要選擇自我鼓勵,自我認可,學會跟他們相處,堅定自己奮鬥的信念,不斷的繼續前進。不要因為失敗,而在痛苦中自我沉淪,這樣永遠走不出痛苦的陰霾。我們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但我們一定要成為世界上最會鼓勵自己的人,因為如果我們有夢想,而不鼓勵自己的話,那麼就不會有其他人來鼓勵你。

  影片中,主人公為自己定下了在上海突破5萬人演講世界紀錄的遠大目標,這個目標最初讓他的朋友,同事都覺得遙不可及,難以實現。可主人公堅信,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實現的。他給自己的目標定下了十年的期限,在這十年裡,他不斷的奮鬥和努力,堅定自己的信念,克服種種困難,不斷的為這宏偉的目標積存能量。終於,在他的第十個年頭,夢想實現了,成功的在上海舉辦了5萬人演講會,打破了世界紀錄,達到了一般人難以完成的成就。

  奇蹟來自熱血沸騰的目標!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敢設定太大的目標,害怕承受目標未達成時所帶來的失望。人生不是大膽的冒險,便是一無所獲,要為自己創造奇蹟。

  我們每個人都能是一個奇蹟,經歷過不好的才能更體驗到美好。我們應該在自己的內心刻上自己一生的目標,當自己實實在在地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和明白自己要做什麼,自己已經在接近夢想了,我們要在有限的時光裡,盡情燃燒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活得精彩。

  電影《下一個奇蹟》觀後感 篇10

  是不是站在十字街頭卻步了,是不是分別在保守的父母和青春的理想的拉扯中迷茫了,是不是覺得自己背不起沉甸的行囊了,是不是懷疑自己太天真太空想了,是不是不敢再拍著胸膛說奇蹟了?現在的我就是這樣的狀態:無數次地經歷著內心獨白。

  今天中午看了電影《下一個奇蹟》,又有感了,基於著名演說家梁海恩的真實奮鬥史拍的電影。

  是,電影就只是電影,有些不現實,再多的挫折之後,導演都會讓主人公在結局成功。不是每個人都能創造奇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梁海恩,再怎麼基於真實故事,再怎麼勵志感人震撼好看,都是因為抓住了觀眾的心理,讓故事以失敗開始再以成功結尾,將別人的奇蹟裝飾後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巧妙得如神偷般讓觀眾振奮,讓觀眾充滿自信,讓觀眾在那一刻充滿實現奇蹟和夢想的勇氣和衝動,讓觀眾以為自己可以創造人生奇蹟,再晚都來得及,然後讓一些觀眾心血來潮地寫下自己的誓言——像我一樣。

  但是,勵志電影的成功之處不在於騙我們說人人都能梁笑恩,而在於提醒我們審視自己,激發了我們不敢表達的信心和勇氣。

  當然,坐著說話不腰疼。梁笑恩用一張嘴捕獲了一大批懷揣夢想的老老少少,說的簡單做起來難,但有一點千萬記住:演說家是在制定理想並立即行動後成功的,所以他們坐著說話不腰疼,因為他們疼過了,而且堅持疼了好多年。

  我時常問自己:我有這種忍著疼了好多年的勇氣和資本嗎?如果沒有,那就做好本分。如果有,那就開始投資。資本不是青春不是活力,而是行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