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精選8篇)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精選8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1

  這個電影拍的並不精緻,內容如同工作成績總結。我原本以為很多人會中途退場。但是兩個小時的電影下來,並沒有誰走動,更沒有誰中途退場。陸續的有300人來,大家靜悄悄的看。我是一個易動感情的人,儘管是說教,我依然經常會為故事情節而落淚。

  一個小幹部的包村,並不容易。好在他是省財政廳的人。要點錢,畢竟不是大事,有錢還是能幹出點成績來的。正如當年我們包村下鄉一樣,最後作典型發言報告的單位恰恰也是我們市財政局的人,人家財大氣粗呀,政府的錢人家可以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只要是買好的,貼金的,花給誰不是花呢?

  故事中主人的工作程式我是知道的,他所能做到的事情我也是能理解的,甚至他會用什麼樣的工作方式來達到最終的目的,我也是能想清楚的。但是,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終你幹了多少對當地村民有益的事情。這很重要。

  人,不是金剛。是人,就有情感。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目的,有原因,有動機。故事中省廳的副廳長說了這樣一句頗有味道的話:當官的可以不幹事,幹事的可以不當官。沈浩下鄉的動機其實已經並不重要,即便是他有天大的動機,畢竟他死在了工作的第一線。如果說他有動機,那麼這動機也是為人民而死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就著電影說事,其實電影中的故事離我們都有距離。大家更多的是看眼前,看現實,看身邊的這些官員的行為與舉止。有句話說: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我們怎敢說故事是美化,而現實是太糟糕呢?我們應該說故事是典型而現實卻是個別,這樣更合適一些吧?!大家能坐到影院中2小時而不離開,大家是在感動抑或是陶醉?大家是在寄託情感還是理想化一種精神境界?怎麼故事與現實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中國的百姓很善良,只要你能為大家做點好事,哪怕是一點點呢,老百姓就會記得你,就會感念你。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大家能坐住於影院中感動於故事中的精神,其實那是心底對道德的呼喚,對良知的呼喚,對人性的呼喚吧?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2

  週四下午,在校黨支部的組織下,我校全體黨員教師觀看了影片《第一書記》。

  從銀屏中,我們可以看到,沈浩同志——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紮根小崗六年,為小崗的發展鞠躬盡瘁,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座嶄新的大包乾紀念館矗立了起來,一條開啟民心的通村公路伸向了遠方。而村民們一次又一次挽留他們的好書記的紅手印,又是那樣的令人震撼……

  沈浩平凡的人生閃耀著共產黨員的魂,他堅定的信念成就了輝煌的小崗村。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許完成自己的工作不難,但難在做好。因為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細小的。她沒有高科技的累累碩果,也沒有建築事業的立竿見影,更沒有詩人的浪漫和灑脫,她只像綠葉一樣平凡,為大地帶來生機,並且在陽光的照耀下,她將褪盡生命的綠色。這就更需要我們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為大家,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與廣大家長的認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沈浩同志的精神對照自己、檢查自己,學習他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實幹精神,學習他腳踏實地做實事的精神,學習他敢為人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於擔當的精神,真正做到務實、勤奮。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儘自己所能付出一份力,用愛去關注孩子,用心去體會孩子,用情去感動孩子,用知識去引導孩子,以自己的滿腔熱情,註釋教師的職責!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3

  透過觀看電影《第一書記》,令我感受頗深,沈浩同志為自己的目標不惜疲倦,任勞任怨,狠抓實幹帶領小崗村民們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待村民更是關心之至,他為小崗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光輝事蹟永遠流傳於人們心中。

  我們要學習沈浩那種廉潔自律精神,銀行業是個敏感的行業,它的規章制度更要嚴格遵守,否則很有可能觸及到法律。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銀行員工,我在這個行業已經工作了五年了,在此期間,我也瞭解到了很多有關銀行業的案件,這些案件之所以能發生,那是絕對和“合規”二字離不開的,他必然違反了銀行業的規章制度。我們大家要增強自身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結合本崗位的實際情況,認真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吸取教訓,警中長鳴,提高防範意識,堅持工作原則,廉潔自律,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我們要學習沈浩那種愛崗敬業精神,不僅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力爭成為本行的行家裡手,而且,具有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和艱苦創業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工作幹勁,立足本職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撇一捺寫出個人,一生一世才做成個人,紅手印摁出個大寫的人,萬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寫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讓我們便隨這首《做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4

  第一書記,這是個光榮而又有使命感的稱謂。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農村駐村第一書記也如雨後春筍,在廣大農村發揮著巨大作用。在這個崗位上,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他們用生命、鮮血、汗水、淚水,編寫了一曲曲英雄讚歌。

  黃文秀就是一個第一書記的代表人物,她用年輕的生命,給這個稱謂又增加了更加光彩的一筆。進村入戶,調查研究、瞭解情況用自己的`知識、幫助了貧困、真心幫助村民解決各種困難,帶領全村改造農村的面貌,她把群眾當成了自己的朋友、親戚,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實踐了共產黨員的誓言。

  第一書記,多麼光榮的名稱,你是黨在農村脫貧攻堅戰中的先鋒,是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紐帶,把黨的各項政策宣傳運用到農村、農戶,把群眾的各種需求呼聲反饋到黨的組織中,溝通了黨與群眾的聯絡。如果脫離群眾,各項工作是根本完不成的。

  透過深思,我做為第一書記的一員,應該對照先進、查詢不足,儘快找出工作中的短板,迎頭趕上,緊緊跟隨著第一書記這個方陣,把脫貧攻堅佔到、美麗鄉村建設的各項工作搞好,用心用智、真心實意,使農村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與群眾打成一片,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親戚,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開拓可持續發展的專案,使他們能持續增收。我一定要在脫貧攻堅戰、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5

  影片《第一書記》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平淡中給人一種震撼,這種震撼的感覺來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職責感,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職責感和事業心。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的普通幹部,20xx年2月,他用心響應安徽省委號召,作為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他有車有房,有一個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適,本能夠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義無返顧地選取了小崗,這種選取意味著壓力,承擔著職責。他把下鄉掛職鍛鍊,看成是人生"乾點事業"的一個機會,他把小崗村作為一個新的創業舞臺,要利用"小崗村這張名片",既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同時創造社會的價值。

  作為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乾點事業不難,難在選取。既然選取了,就要把這個事業幹好,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職責感,並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為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小崗村對沈浩同志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

  在創優爭先活動中,我們要學習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做好本職工作,以人為本,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6

  市農業局派駐我縣龍門鎮塘田村第一書記陳獻萍開始在廣西衛視大型公益扶貧節目《第一書記》展風采。這是我縣第一書記第一次上廣西衛視《第一書記》,作為同樣身份的我,能第一時間現場目睹陳獻萍書記的先進事蹟,能不激動嗎?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

  當晚,陳獻萍書記帶去了她“養殖大草魚、塘田村改造”等扶貧專案計劃,幫扶、延續了蔡紫陽、蔡子營同學等貧困孩子的讀書夢。第一書記的產業扶貧行動和貧困孩子們的堅強好學品質,感動了在場的觀眾和全家老少,愛心企業家、熱心公益事業人士透過捐贈、魚苗扶持、專案資助等形式,對塘田村進行捐贈和幫助。

  電視畫面上,陳獻萍書記“身懷六甲仍駐村”、“‘風水先生’養大魚”、“我的兒子叫‘基層’”等實際舉動和駐村的點點滴滴,表明第一書記是真心為貧困村辦實事、謀發展、留下足跡的,在群眾心目中樹立了第一書記的良好形象。陳獻萍書記一心為民的愛村情懷,贏得了上至百歲老人、下至小學生們的愛護和好評。她在為我縣“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贏得了榮譽的同時,也為我縣順利完成“十二五”扶貧攻堅發展規劃弘揚了正能量。

  透過學習陳獻萍書記的先進事蹟,對比駐村一年多來所做工作,深深感受到自己作為馬朗村的第一書記,還遠遠不夠。日後仍然得結合馬朗村的村情村貌,充分利用、整合好扶貧、水利、發改、教育、農機等部門力量,在上半年已種植200畝軟枝油茶、270畝超級水稻、建設馬朗村兒童家園等基礎上,加快馬朗新村排水溝、舊供銷社至二級公路路口、福全村文化樓、燈草村環村道路規劃、燈草村三面光水利灌溉工程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而堅定全村3320名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7

  近日,中心組織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電影講述了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沈浩同志為帶領小崗村民們走上了致富之路,不惜疲倦,任勞任怨,狠抓實幹,對待村民更是關心之至,為小崗奉獻寶貴生命感人事蹟。

  當看到沈浩同志在日記中寫下:“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為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感到交困難耐。但我仍願擔當,也許我的行動能換來小崗村真正的發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看完這些話後,我幾乎潸然淚下,為他的這種無私奉獻和犧牲的精神所感動。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和培養。他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我們要學習沈浩那種廉潔自律精神,要增強自身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結合本崗位的實際情況,認真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吸取教訓,警鐘長鳴,提高防範意識,堅持工作原則,廉潔自律,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我們要學習沈浩那種愛崗敬業精神,不僅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而且,還要具有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和艱苦創業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工作幹勁,立足本職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撇一捺寫出個人,一生一世才做成個人,紅手印摁出個大寫的人,萬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寫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隨著片尾曲的唱響,電影結束了,但那份感動那種精神已觸動了我們的心靈,存在我們的心裡。沈浩—這位偉大的第一書記雖然走了,但他在有限的生命中所彰顯的時代精神卻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裡,他的光輝事蹟將影響著我們,鼓舞著我們。

  第一書記觀後感600字 篇8

  《第一書記》這場電影我看了2次了,今天我還是不自主地來到電影院觀看第三次。也許是我一直在農村,一直在鄉鎮,那泥濘的路,那黃色的菊花,那純樸的臉,那熱情的期待,那真誠的心,對我異常的親切。那倔強的衝動,那憤怒的對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脈,那一條條只有用心才能開啟的民心綠色通道,沈浩真實面對了。

  真誠讓我一直在流著淚,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幹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一聲大爺、一聲奶奶,一句我記住了;一隻能產奶的小羔羊,一個說不清楚話的多孩殘疾家庭,一個隆重的葬禮;一臺剷車,一條通村路,一條開放路,一個新的紀念館,一個高科技企業;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擁,;一眼一眼的深情,一個一個發自心底的愛的資訊,一雙一雙牽手的 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飯,一次一次的紅手印;那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贏來的大愛,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源

  於人民無限需求的動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是60年代的大學生,是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人員,是響應組織部門號召的一名機關幹部。也許是自己和沈浩具有相同的工作背景,相同的心裡感受,總之,一切都是那麼的期待與親切。我從第一書記裡看到了一個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層幹部的影子。

  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為自己曾是一名基層幹部而自豪,也為沒能用更執著的行動留在需要的農村而深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