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觀後感7篇

第一書記觀後感7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一書記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書記觀後感1

  當我噙著眼淚觀看廣西衛視《第一書記》節目入迷之時,兒子突然說出了這句讓我和愛人感動一陣子的真心話。

  羅雲作為欽南區黃屋屯鎮貧困村屯利村的“第一書記”,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結合屯利村的實際,經過市場調研和不懈努力,終於摸索找到了牛大力、油茶種植這兩個“致富寶”,成立了專業合作社,使用傳統手藝壓榨茶油,畝產值達4-5萬元,拓寬了屯利村民的脫貧致富之路。由於羅雲“真扶貧、扶真貧”扶到了點子上,引起了欽南區扶貧辦的重視和支援,明確表態優先把屯利村的油茶種植列入明年扶貧開發專案。

  羅雲書記是我市“第一書記”的成功典範。在幫助貧困村找到致富路子的同時,他還悉心為曾麗敏、張枝紅等弱勢群體排憂解難,透過媒體的力量,引起了社會愛心人士對困難人員的關注和扶持,“眾人拾柴暖”得到了較好體現。羅雲向困難群眾播灑了“第一書記”真心為民的真誠情懷,傳遞了“第一書記”正能量。

  “我要保護好棚子,保護好奶奶。”在專注觀看“祖孫倆儉吃儉用,破布棚難擋颱風”章節之時,當14歲的曾麗敏說出這句讓人心酸的話時,我和現場觀眾一樣為之動容。是啊,困難群眾生計艱難、“戶外做飯”、“破布棚難擋颱風”度日如年,太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了。

  筆者有幸擔任樂民鎮貧困村馬朗村“第一書記”,要從羅雲書記身上吸取成長的營養,無愧於“第一書記”的稱呼和榮譽,牢記“第一書記”抓穩定、抓黨建、抓文明、抓服務、抓清潔鄉村等“五抓”的光榮職責,繼續抓好馬朗村甘蔗、油茶、穿心蓮種植、淡水魚養殖等扶貧產業的申報和驗收,組織指導好群眾搞好“清潔鄉村”活動,持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用卓越的工作成效取信於民,努力為建設“美麗欽州·生態鄉村”奉獻“第一書記”的微薄之力。

第一書記觀後感2

  毛主席在n年前稱讚國際友人白求恩時就說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我想,沈浩同志就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

  其實,很慚愧,我是抱著玩的心態去看《第一書記》的,但是看的時候還是被感動的稀里嘩啦!沈浩是一個真實感很強的人,一個用真情來做事的人,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大道理,他反反覆覆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就想幹點兒事兒”。

  一個普通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於是他就變成了一個“偉大”的人。但是,面臨著這個缺乏安全感的世界,我們總是能夠輕易地給自己找藉口說:“我只是個普通人。”於是乎,我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來為人處世。可是要說真的做起來的話,這些事又未必都是“不關己”。

  這樣,換了一個角度來看,結論是:做好本職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關於本職工作 ——《第一書記》觀後感 - 陽光下的向日葵 - 陽光下的向日葵 因為做好本職工作就意味著你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情,每天都精神高度集中。不論是備課,還是上課;不論是教,還是研;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要做到百分百的精確或者說完美。我自認為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可是,捫心自問,我還做不到這一點,儘管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又,或許是我做的還不夠多,不夠好。

  因為做好本職工作就意味著你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可是,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真的能夠真的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嗎?雖然新課標是要求“面對每一位學生”,可是在教學一線,我想能做到這樣的老師應該是極少的。而這些少之又少的老師則被稱為“名師”。於是,我們又有藉口了,我們又不是“名師”,只要讓大部分學生得到提高不就可以了嘛!同辦公室有一位老師(也是班主任)曾經說過要把一個班級管理好就必然要以犧牲一小部分學生為代價。或許,這是班級管理的一種方式,但是那被犧牲的一小部分學生該何去何從呢?

  我並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作為三尺講臺上的菜鳥,我想說的是,我願意努力地去做好這件並不容易的事情。

第一書記觀後感3

  院裡組織機關黨員職工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沈浩--安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我在2010年年初的時候就明白了他的先進事蹟,當時全國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沈浩的突然離世帶給小崗村、帶給中國共產黨的不僅僅是親人離去的悲哀,更是群眾的一種損失。看了電影《第一書記》以後我覺得導演將沈浩這個人物刻畫的很生動、到位,讓我們走入了沈浩的真實生活中,沈浩的內心世界中,再一次的被他無私為人民的奉獻精神打動。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點,是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對小崗村的男女老少有感情。沈浩同志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湧現出來的生動典型,他是我們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我們所有黨員都就應和他對照,想一想自我就應如何對待群眾?如何對待組織?如何對待人生?我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即將於今年的11月份轉為正式黨員,我要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真正地實踐"三個代表",像他那樣對自我的工作一絲不苟,踏實幹事,艱苦奮鬥,用心向上,努力完成好自我的工作與擔負好自我的職責。

  電影中小崗村發展由緩慢不前到迅速壯大,人民生活從貧窮落後到經濟富裕物質充裕,這變化的道路也是沈浩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汗水之路。6年來,小崗村家家都住上了新房;6年來,小崗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近兩倍;6年來,小崗人的`觀念變了,心更齊了,發展思路清晰了,如今的小崗村已經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每年接待遊客幾萬人。一切的完美生活剛剛開始,但是沈浩卻累倒了,倒在了他無限熱愛的那片土地上。影片中最後,沈浩的女兒深情的話代表著沈浩生命的延續,沈浩精神對後代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官因為沈浩事蹟來到小崗村當村官,是沈浩精神的延續;片尾曲更是娓娓道來做人的道理。讓我們聽著《做人》,在音樂中永遠的悼念一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沈浩。"紅手印映出一個大寫的人,萬世根本是做人,做大寫的人……"

第一書記觀後感4

  這個電影拍的並不精緻,內容如同工作成績總結。我原本以為很多人會中途退場。但是兩個小時的電影下來,並沒有誰走動,更沒有誰中途退場。陸續的有2~300人來,大家靜悄悄的看。

  我是一個易動感情的人,儘管是說教,我依然經常會為故事情節而落淚。

  一個小幹部的包村,並不容易。好在他是省財政廳的人。要點錢,畢竟不是大事,有錢還是能幹出點成績來的。正如當年我們包村下鄉一樣,最後作典型發言報告的單位恰恰也是我們市財政局的人,人家財大氣粗呀,政府的錢人家可以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只要是買好的,貼金的,花給誰不是花呢?

  故事中主人的工作程式我是知道的,他所能做到的事情我也是能理解的,甚至他會用什麼樣的工作方式來達到最終的目的,我也是能想清楚的。但是,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終你幹了多少對當地村民有益的事情。這很重要。

  人,不是金剛。是人,就有情感。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目的,有原因,有動機。故事中省廳的副廳長說了這樣一句頗有味道的話:當官的可以不幹事,幹事的可以不當官。沈浩下鄉的動機其實已經並不重要,即便是他有天大的動機,畢竟他死在了工作的第一線。如果說他有動機,那麼這動機也是為人民而死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就著電影說事,其實電影中的故事離我們都有距離。大家更多的是看眼前,看現實,看身邊的這些官員的行為與舉止。有句話說: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我們怎敢說故事是美化,而現實是太糟糕呢?我們應該說故事是典型而現實卻是個別,這樣更合適一些吧?!大家能坐到影院中2小時而不離開,大家是在感動抑或是陶醉?大家是在寄託情感還是理想化一種精神境界?怎麼故事與現實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中國的百姓很善良,只要你能為大家做點好事,哪怕是一點點呢,老百姓就會記得你,就會感念你。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大家能坐住於影院中感動於故事中的精神,其實那是心底對道德的呼喚,對良知的呼喚,對人性的呼喚吧?

第一書記觀後感5

  五一放假前夕,市委組織部舉辦了為期一天半的全市選派“第一書記”開展“雙聯共建”活動培訓班,真是為我們開展雙聯共建工作下了一場及時雨。

  培訓班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任尚顯主持。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叢錫剛首先做了輔導報告,叢部長圍繞為什麼選派“第一書記”開展“雙聯共建”、駐村開展“雙聯共建”要做哪些工作以及怎樣做好這項工作,深刻闡述了選派“第一書記”開展“雙聯共建”活動的重要意義,並就如何做好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為我們下一步開展工作指明瞭方向、提出了要求,使我們工作目標更明確、更具體、更具有操作性。

  培訓班上下發了《村黨支部書記黨務知識ABC》、《“第一書記”農村政策必讀》和《山東組工資訊》(第16期),感覺受益匪淺。其中李金峰的駐村日記摘抄更是得到很多啟發。

  培訓班還邀請了濱州市鄒平縣韓店鎮波店村黨支部書記晉升同志,章丘市雙山街道三澗溪村黨支部書記高淑貞同志,冠縣清水鎮杜行村黨支部書記路興良同志和全國十大檢察官白雲同志為我們作了紮根農村,獻身服務廣大人民的報告。

  幾位的發言各有側重,對我啟發最大的是高淑貞書記的發言。她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總結出不少好的經驗和作法。她提到:要“善待尊重前任書記”,“要抓隊伍,黨員會不要局於形式、地點,要和黨員座談”,“要公道處事”,“千萬不要大刀闊斧地幹遺留問題,容易觸及利益問題。敏感問題可以用時間拖,這不是逃避問題,而是用發展的視角去解決”,“‘第一書記’包村的目的是造血,不是輸血”,“要積極主動地去幹事”等等。

  在座位上聽著他們各自的發言和講座,感慨頗多:

  人的一生的事業,不在乎事的大小,只要你能積極主動地去幹,總會有所收穫,也會樂在其中。而要想幹事、幹成事,定好位是前提,善於摸索和善於學習總結則是必備條件。

  這次培訓是對選派“第一書記”和開展“雙聯共建”工作進行一次再動員、再部署、再督促,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會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積極融入,創新思路,因村制宜,發揮優勢,切實做好幫扶工作。

第一書記觀後感6

  8月,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觀看了根據原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沈浩的真實事蹟改編而成的電影《第一書記》。在觀看《第一書記》前,我已經在各媒體上知道了小崗村和沈浩,而影片更讓我們瞭解了沈浩在小崗村的工作與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基層工作者的形象。電影真實客觀地講述了原本在省財政廳工作的沈浩,拋下優越的生活條件到小崗村任職,一干就是六年,他為小崗村鋪路、修橋,幫助貧困戶,招商引資搞改革,讓百廢待興的小崗村重現昔日輝煌後,自己卻因積勞成疾,犧牲在工作一線的感人故事。

  在看過電影《第一書記》之後的第二週,因出差機會,我有幸來到了小崗村,參觀了這個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汽車越來越接近小崗村,當眼前出現了一條筆直的馬路時, 導遊告訴我們,這就是沈浩書記為小崗村修建的馬路,這條路為小崗村出行帶來了方便,更為小崗村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行駛在這條平坦的馬路上,讓我們對沈浩更加充滿了敬意,也感覺離沈浩越來越近了。到達了小崗村,電影中的小崗村和眼前的小崗村重疊在了一起,小崗村的牌坊聳立在村口,它是小崗村的標誌,汽車從牌坊下緩緩開進村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規劃整齊、恬靜的小崗村,這樣的小崗村是沈浩用六年的時間帶領小崗人民共同奮鬥建設出來的。汽車停在了大包乾紀念館,這也是沈浩為小崗村做的一件好事,紀念館每年接待各地遊客萬餘人次,讓全國各地的遊客瞭解農村改革,瞭解小崗村。紀念館裡的影壁上是30年前小崗村村民在大包乾決心書上按下的紅手印,而30年後,村民再次用紅手印留住了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基層幹部。

  觀看電影和實地參觀後,已深深被沈浩紮根基層、鞠躬盡瘁、真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觀看電影感受的是沈浩奮鬥的過程,實地參觀小崗村感受的是沈浩奮鬥的成績。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沈浩擔負起“中國改革第一村”重任的堅強信念,他將自己定格在了小崗村,他將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留在了小崗村,也留在了人們的心裡,他的精神和事蹟觸動著我們,我們向他致敬!同時,我們要把沈浩精神帶到實際工作中去,認真對待我們的工作,保持對工作的執著和追求,從而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一書記觀後感7

  看完電影第一書記,被沈浩的事蹟和精神深深打動。沈浩同志紮根小崗村六年,從初到小崗瞭解群眾,深入群眾為小崗謀發展,帶領群眾建設小崗村,他始終堅持遮擋的群眾路線為小崗的發展鞠躬盡瘁,為群眾的幸福奉獻一切,為黨和人民盡忠盡責。

  電影中有一幕讓我很感動,沈浩剛到小崗村就很能清楚地瞭解村民的情況說出他們的名字和家庭情況可見這是一個多麼仔細認真的人,他提前做的工作有多少。之後沈浩開始挨家挨戶走訪,摸清各家的困難以及村裡首要解決的問題。真是由於沈浩對小崗村先進行了初步瞭解,爾後深入群眾才為小崗村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為團結小剛群眾,加強小崗村民凝聚力,沈浩逐步從小事中找到切入點深入群眾:為五保戶送奶牛,幫助村名修房子,雨天看望貧困居民幫助村民致富給孩子教書等一系列事蹟來深入群眾贏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援。為的解決村民霸佔剷車的糾紛,他毅然不顧威脅,利用法律武器來收回剷車。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他遭到了重重阻擾甚至毆打,但他最終用他堅韌的精神贏得了剷車,贏得了群眾的心,贏得了小崗村發展的鍥機。

  在小崗村民團結一致來建設小崗的過程中,沈浩身先士卒,為小崗村修路,修大包乾紀念館,為招商引資動員村民遷墳,他用他的幹勁、知識來帶領小崗人民一起投身於小剛的建設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修建橋樑的過程中,他竟然要求京滬鐵路停運四十分鐘,這甚至會影響整個中南鐵路網。為此沈浩輾轉於北京、上海,找各層領導來來回回辦審批。最終,在沈浩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這個似乎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壯舉。

  在電影裡,我完全為沈浩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對英雄的奉獻精神充滿崇敬,更令人值得推崇和學習的是沈浩同志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做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學習沈浩同志,更進一步瞭解群眾,深入群眾,帶動群眾,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工作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