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觀後感合集15篇
海洋天堂觀後感合集15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海洋天堂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洋天堂觀後感1
湛藍的海面,一隻手在海水裡來回撥動……
當藍藍的海水浸溼了眼睛,居然發現眼淚是鹹的……一件件看似平常,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卻讓我們為之動容,那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這愛如此簡單,卻又是那麼偉大。
細細的縱覽整個影片,我們不難發現,大福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能在後片找到其對應的事情,父親一次次愛的傾入,讓大福從總把玩具狗放在電視機上到自己主動拿下來放回沙發;從一開始的不會坐公交回家更不知道下車到後來公交到站時果斷的說出“我下”;大福愛吃雞蛋也在父愛的一遍遍教導下從不會煮雞蛋到把碗中的雞蛋數數,並計算煮蛋的時間;原本,大福怎麼也學不會拖地,但到電影后期,大福會從上到下一層拖樓梯……電影在給予我們心靈上的震撼同時,也一次次讓我們認識到大福的改變來源於父愛的力量。
“海龜就是爸爸,爸爸就是海龜”這是父親拖著病體也要努力讓兒子記住的,為了自己死後兒子寂寞,不惜模仿海龜陪兒子游泳,給兒子一個善意的謊言……自己就是那隻海龜的思想。那時,兒子的靈活自如和父親的笨手笨腳形成的強烈反差卻是那麼和諧的畫面。
兒子在片尾將海龜的圖片貼在自己的背上,這一畫面打動了每個人,也刺痛了每個人那根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經。這時,每個人都為之而動容。
片中,善良熱情的柴嫂,機靈活潑的玲玲,精明認真的海洋館唐總都以側面的形象烘托了父愛的偉大,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其實,我們的身邊有父母的陪伴,一件件小事,家的小愛,簡單的小愛,這些才是最為珍貴的,也許微不足道,卻另人時刻溫暖。現在的我們正處叛逆期,時常覺得父母是嘮叨的,甚至令人無法呼吸。但那都是愛啊!為了我們的未來甚至有些扭曲的愛!
同學們,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這份愛吧,我想,等我們大了,會懂得,會感謝這簡單的愛的!
海洋天堂觀後感2
父愛是一座山峰,讓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風霜雨雪也沉著堅定;
父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
父愛是一道光輝,讓你的心靈即使瀕臨與黑暗也能看見光明大道;
父愛是一陣微風,讓你的思想即使沾上骯髒的汙垢也能煥然一新。那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保利大劇院觀看了話劇《海洋天堂》。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在三歲時被醫生診斷出得了自閉症的、叫大福的男孩。一開始大福的爸爸不敢接受這個事實,所以選擇了逃避和沉默。幾年間,媽媽帶著大福聽從了許多人的建議,帶大福去北京太陽花療養院去治病。可一年了,大福的病還沒有好轉。大福的媽媽一個人承受著這重大壓力,就選擇了投河自盡。
悲痛中,爸爸嘗試著把大福送至福利院。面對院中混亂的環境,爸爸開始於心不忍,同時也懷著對妻子的虧欠,最終決定將大福帶回家,由自己獨立撫養。
爸爸帶著大福再次來到北京,在專業機構老師的幫助下,大福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天,在海洋館,爸爸偶然間發現大福對水天生的喜好,似乎也很享受館裡的工作和生活。恰巧,海洋館長又是自己的老同學……就在爸爸憧憬起二人未來生活的時候,卻意外查出肺癌晚期。最終,大福如願在海洋館工作,而爸爸卻再也沒有醒來。
我感受到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深深的愛。爸爸為了教大福如何自立的生活,自己卻犧牲了。也許父愛就是這麼偉大吧!默默地為孩子做奉獻。最後也許使多人熱淚盈眶。
父愛這兩個字是多麼的平凡,但這種愛深深地打動到了我,震撼到了我。
海洋天堂觀後感3
今天看了李連杰主演的“海洋天堂”,電影中講述了李連杰飾演的王心誠的兒子大福患了自閉症,衣食住行樣樣都得王心誠照顧,“海洋天堂”觀後感。大福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去世了,大福跟他媽一樣水性都很好。王心誠患了癌症晚期,只有三四個月的生命。他給大福找了很多機構,科當時都沒有這樣的機構收留。最後小時候收養大福九年的某位阿姨幫他找了個地方。王心誠還教大福創衣服、煮雞蛋、小狗別放在電視機上、坐車、拖地板。雖然大福學得很慢,但王心誠還是很耐心地教。大福喜歡游泳,王心誠又在海洋館工作,所以大福經常去游泳。王心誠怕他走後大福不習慣,他告訴大福以後他會變成海龜,叫大福跟著他遊。
王心誠還做了一隻海龜殼,經常揹著它跟大福一起游泳,雖然王心誠水性不好,又由於身體不好,遊起來很困難,但他還是堅持了,觀後感《“海洋天堂”觀後感》。最後王心誠走了,大福也懂得把小狗從電視上放在沙發上,懂得煮雞蛋,懂得坐車,懂得拖地,還跟著海龜遊。大概內容就這樣。看完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除了感嘆父愛的偉大,同時也明白社會有很多弱勢群體,像自閉症患者這種型別很多,我們沒理由再抱怨在我們看來很大其實卻微不足道的問題,也沒理由有了錢後只顧自己生活而忘了回報社會,是國家給了你學習與工作的機會,我們應該多關心一些弱勢群體。雖然我們將來不一定可以像李連杰一樣成立壹基金,但我們一樣可以貢獻出我們的力量。今天你給了有困難的人一塊錢,明天那個人又給其他有困難的人一塊錢,還有後天,大後天……只要一直傳承下去,就會變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我們看來一塊錢很少,可在貧困人手裡,它們可能就是一頓飯,為什麼不去做那些看起來很簡單的事呢?把愛心傳承下去,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海洋天堂觀後感4
如果說,母愛是耀眼的太陽,帶給我們生命最熾熱的光芒,那父愛就是浩瀚的天空,將世間的一切都包容在內,深邃、寬廣,默默的賜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假如在產房外,你正焦急的等著孩子的出生,但隨之而來的事,卻迎著你的面潑來了一盆冰冷的水,出生的男孩是智障,孩子的母親也是因為難產而去了天堂,當時的你一定覺的命運不公,隨之頹廢。但有一位父親,卻忍受著喪偶之痛,用妻子的死作為動力,將孩子撫養長大。
這位父親就是影片《海洋天堂》中的父親。他從事於一家海洋館,喜歡游泳,卻因自己的四肢不便而放棄。但一直留在海洋館工作。不知是不是遺傳他的基因,兒子也喜歡游泳,所以經常帶她的兒子來海洋館游泳,兒子的智障也為自己和海洋館帶來了歡樂。
兒子不能生活自理,成為了他的心頭痛,心想:“自己走後,留下這個孩子該怎麼辦?”在多次思考之下,他覺得應該教孩子做最基本的事情。從最先的如何穿衣服,到最後為自己煮雞蛋,他在兒子的表現中得到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偶爾從兒子的口中得知,兒子很想變成一隻海龜,和父親一起到大海里去游泳。他就瞞著兒子做了兩個海龜殼,直到兒子生日時一起去海洋館游泳。明知自己已不能在下水游泳,但為了兒子,他盡力舒展自己的四肢,在水中遨遊。不久之後,他離開了自己最愛的傻兒子
父親生前為兒子做的任何事,溫暖著兒子的心靈,成為兒子一輩子最好的導師、良藥。影片的最後一幕,兒子坐在海洋館的游泳池旁邊,用深邃的眼神望著游泳游泳池裡的水,彷彿看到父親為他戴上龜殼,滑稽的游泳動作,看到父親對他那“信任”,你一定能活的很好的微笑。傻兒子的臉上泛起了笑容。
也許上天會給你一個不完美的孩子,但只要你用愛心、用真誠、用責任心,那這孩子一定會成為你的幸福,你的驕傲。要記住,雖然這個孩子不能與正常孩子相提並論,但總有一天,他會做出普通人做不出的成就!
海洋天堂觀後感5
週末,我跟媽媽去保利大劇院,看了一部名叫《海洋天堂》的話劇。該劇主要講了一對夫妻和他們自閉症的兒子—大福的故事。
當發現自?己的兒子患上了自閉症,當醫生宣佈這種病不能痊癒的時候,夫妻倆猶如晴天霹靂,瞬間崩潰了!
無論怎樣,夫妻倆還心存一絲希望,給孩子看病。尋遍了各個名醫,想盡了所有辦法,甚至花光了所有積蓄,可孩子的病情毫無起色。後來,媽媽準備去北京的一所自閉症學校,送別母子倆,爸爸默默祈禱,希望回來後,能見到一個正常的兒子。
一年後,母子倆回家了。當爸爸見到兒子的那一刻,他徹底絕望了。兒子還是跟以前?一樣,依然還是那個傻傻的大福。從此,他酗酒,他打罵兒子,他讓妻子放棄孩子,把大福送到福利院......過了了幾天,妻子承受不住如此壓力,縱身躍入大海,她只能在海洋天堂裡祝福自己的兒子。
妻子的離去,迫使丈夫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兒子的重擔。面對如此“不堪”的兒子,爸爸的耐心早已耗盡,無奈奈之下,他帶著兒子再次來到了了北京。在那兒,透過老師一系列的引導,爸爸漸漸的改變了對大福的態度,從排斥到接受,最後毅然辭去了工作,悉心照顧大福。大福好像也有了些許好轉,他學會了洗澡,換鞋,學會了自己上廁所......他們一起做操,一起踢球。有一天,爸爸帶大福來到海洋公園,看著那些活蹦亂跳,游來游去的魚兒,大福彷彿突然開竅,表現的像個正常的孩子,手舞足蹈,跟魚兒嬉戲,久久不肯離開。最後,透過好心的海洋館長的幫助,大福留在了了海洋館工作。大福並不是一無是處,他每天把海洋館打掃得乾乾淨淨,他善良勇敢,救起落水的小姑娘,?大福終於體現出了了自己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不管有無缺陷,都是送給父母的一份最珍貴的禮物。願天下的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願天下的父母永不不言棄,靜待花開!
海洋天堂觀後感6
海洋天堂這部電影我看了之後很感動,大概內容是:
這部電影的主演是王心誠(李連杰飾)王大福(文章飾)。講的是王心誠的兒子王大福有孤僻症,而王心誠自己被查出身患絕症,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想給他的兒子找一個能安定他的地方,可是大多數都不收他,不是說他年齡太大,就是說不願意收這樣的人。王心誠很苦惱,他想著他死後他的兒子該怎麼辦,所以他就開始教他兒子任何知識。然而他的兒子學的效率很慢,王心誠很生氣,直到王大福認識一個女孩,他才慢慢的和那個女孩交流。由於王心誠在海洋館工作,專門管海洋水方面的,王大福也就很喜歡游泳,成天再水裡待著,在王心誠還有大約一個月的生命的時候王心誠聽到一個訊息,同意王大福留在海洋館工作。王心誠高興得不行,為了讓他不會讓人當成傻瓜,王心誠開始教錢的大小和怎樣識別錢,防止他被人騙。王大福很不樂意學,還發脾氣。王心誠最終因為癌症死去,死前他對別人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兒子大福,讓後閉上眼睛,人們紛紛趕來祭拜,大福只看了他爸爸一眼就走了……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非常感動,王王心誠為了他的兒子王大福幹什麼都行。難怪現在都說母愛和父愛是最偉大的,這話一點沒錯。所以海洋天堂這部電影主要體現了父母親對我們的關愛,在父母親生活中除了他們的爸爸媽媽,第二重要的就是子女了。所以我們作為子女要孝順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舒舒服服的過每一天。這可不是光說不做的,一切從行動上來表達。我想,我的行動應該是學習上的進步,是父母親最大的幸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事從現在做起吧。我能行!
海洋天堂觀後感7
患有孤獨症的兒子,自幼失去了母親,父親一把拉扯大。孩子永遠是幸福的,有愛你的爸爸和媽媽,有兩百分的滿滿愛。就算失去了其中一百分,也還有一百分的愛。小時候經常唱的一首歌:“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今年我深深體會到這句歌詞的深刻內涵。今年回老家時,和媽媽一起敘舊,媽媽坐在床邊,我睡在床上,頭枕在媽媽的腿上,環抱著媽媽,不時的把頭埋在媽媽的懷裡,頃刻間便有一種幸福享不了的感覺。得了癌症的父親用最後的時間教兒子坐車、煮雞蛋、拖地……離開世界後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孩子,因為這孩子沒有自我照顧的能力。父親走之前告訴孩子,爸爸就會變成海龜,看見海龜就看見爸爸了,片尾時孩子在海洋館裡從背後抱住了一隻海龜,幸福的笑著。孩子的心裡就抱住了爸爸。對於感性的我來說,這部影片無疑會使我淚流滿面,或許想起了曾經的些許遺憾,想起了爸爸。致使自己不開心的原因就是放不下、不會寬容、不會體諒。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結在哪裡,誰能解開自己的心結,我總覺得自己一定要揚眉吐氣才能為父親爭氣,或許我和爸爸都是不服輸又倔強的人。
父母對孩子永遠是一顆真摯的心,全心全意付出不計回報的,而做為子女並不能盡最大的孝道,孝順自己的父母。總是這樣週而復始,似乎是父母對你的愛,你又轉送到自己孩子手中,一代又一代。我想父母對孩子沒有愧疚,愧疚的大多都是孩子對父母。
對自己的父母多些寬容,多些陪伴,多些理解。換位思考,你以後也要為人父母,在你的孩子面前善待父母就是善待你自己。
海洋天堂觀後感8
藍藍的天下面小小的我,用心大聲的唱你最愛的歌,縱然世界不同你曾給我的夢境,只要有你陪著哪怕再多哭樂,你的笑聲是我生命的書籤。--------題記
《海洋天堂》講的是一個身患絕症的父親與患有自閉症兒子相依為命,他父親得知自己身患絕症,時日不多的時候,他苦苦的想要為自己那可憐的兒子找一個家,卻歷盡波折。最後他將兒子留在了兒子“最愛”的海洋館裡,他告訴兒子,大海龜就是他,兒子看到大海龜就是看到了他,大海龜會代替他陪伴著兒子,最後他笑著離開了人世……
讚頌母親的文章太多,歌頌母親的詩句太多,父親總是常常被人遺忘在角落裡,但父親從不會介意,因為父親有著寬廣的胸懷。我們常常為母親的柔情打動,為母親的體貼落淚,而父親那嚴厲面孔下的慈祥常常被我們忽視。我們常常哭著抱怨父親的鐵面,父親的兇狠,父親的鐵面無私,但誰又想過父親打我們時他的心又何嘗不是在滴血?
父親的鐵面中夾帶的柔情,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冰天雪地時接我放學,父親不會像母親一樣拉著我們的手,總是走在前面,為我們遮風擋雪;炎熱酷暑時,父親將我背在背上送我去醫院,豆大的汗水滴落下來,滴在了我的心間;在過年過節時,父親從不多言,只是默默地為大家準備好豐富的宴席,往來在人群中,樂此不疲。
父親,您有著堅韌的性格,在我意氣用事時澆滅了我的衝動;您有著堅強的意志,在我遇到困難退縮時激勵我堅持下去;您有著高瞻的視野,您喜歡帶著我周遊各地,開拓了我的視野,您豐富的閱歷讓我目瞪口呆,我暗自在心裡更加對您佩服不已。這一切的一切,加深了讓我對您的敬愛,您對我的愛,賜予了我無窮的動力。
藍藍的天下面小小的我,用心大聲的唱你最愛的歌,縱然世界不同你曾給我的夢境,
相信最美好的一起在下一刻降落,親愛的父親,我想大聲的對您說:我愛你!
海洋天堂觀後感9
前幾個星期六,我們作文班的全部同學到多媒體教室觀看電影《海洋天堂》。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病人,名叫大福。他們的爸爸王心誠知道自己患上絕症後,就開始耐心並細心的教自己兒子一些生活技能。幾個月後,王心誠去世了,他的兒子大福因為經過他這幾個月的努力教導,和周圍鄰居、朋友的幫助,可以自己生存下去了。
影片裡,大福很喜歡王心誠工作的地方——海洋館。大福在海洋館裡看到了海龜,非常喜歡它們。王心誠看到了,就自己做了一個海龜殼,套在自己的身上,下水與兒子一起游泳。當然,王心誠的身體已經是非常虛弱了,是受不了這麼沉重的"海龜殼"的。他的同事對他說:"就你那樣也能下水啊!"並把他拉了上來。王心誠氣喘吁吁地對同事說他想讓兒子把自己當成海龜(也是想讓他死後大福沒有那麼傷心),與他一起游泳。
看到這裡,我的心不禁抖了一下,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啊!為了兒子可以做任何事情,就算自己累得有氣無力,也還會精心的幫助兒子。想到這裡,我覺得有些慚愧,平時我們對父母提出這樣的、那樣的要求,從來都沒有為父母著想過,父母卻都一一實現我們的要求,慚愧啊,慚愧啊。
有一天,王心誠在公車站等大福回來,大福不知道怎樣說下車,差點就錯過站。王心誠帶大福回家後,就一遍又一遍的教大福說:"我要下車。"這句話。王心誠裝扮成售票員,不停地說:"上東路到了,哪位要下車?。"剛開始大福一聲也不吭,但由於王心誠耐心的教導,大福就會說:"我要下車。"這句話了。這都是因為王心誠對大福偉大的愛的結果啊!
在生活中,有許多父親也都是像王心誠那樣愛著自己的孩子的,所以,我們也要努力的學習及為父母著想,來回報父母,這樣他們的努力才不會白白的浪費。
海洋天堂觀後感10
“說了再見,卻發現再也見不到”,當電影片尾曲響起的時候,放映廳裡一片寂靜……
回家後,我發現G姐的QQ簽名已經變成了“愛的海洋,情的天堂,海洋天堂,父親節快樂!”,我很欣慰,因為我知道又有一個人明白了我的用心,懂得了連傑的努力!
一切如我所料,這是一部沒有太多人會關注的非商業電影,因為整個放映廳只有10個人左右,但這又是一部最真誠的溫情電影,因為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擦拭著淚水!
這是我見過的情節最平淡,故事最簡單,節奏最緩慢,表演最樸實,鏡頭最平和,一切都最不具備“專業”電影拍攝手法的作品,而就是這些“之最”,卻使電影的整體昇華到了“無聲勝有聲”的新境界,沒有做作,沒有煽情,電影用最質樸的表述方式,觸動了每個人的心靈!
其實這不像是一部電影,而是像一部記錄片,一部真實反映自閉症患者的家庭生活的紀錄片。
所有的演員都沒有刻意煽情的表演,整部電影也都沒有大喜大悲跌宕起伏,就連王心誠的去世都是那麼輕輕的一筆帶過,真正感染觀眾,觸動人心的力量來自於父子生活中那一個個微小的細節。濃濃的父子之情,於細節之中傳遞著溫情,當父親一次一次的把玩具狗從電視上拿下來,當父親一遍一遍教給大福數錢,當父親安慰著受到驚嚇的大福,當父親一次一次的鼓勵大福,當父親當將一個個精緻的衣物標籤貼在抽屜之上,當父子搖晃數數等待煮熟雞蛋,當二人在屋中模擬公交車裡的場景,當父親重病的身軀拖著龜殼在池中“暢遊”…… 這些點點滴滴,竟是如此的細緻入微,叫人不得不為之動容……
電影結尾打出一行字幕:“謹以此片獻給天下平凡而又偉大的父母”。和字幕一樣,這是一部最平凡而又偉大的電影作品。
一生一起走,愛的海洋,就是天堂……
海洋天堂觀後感11
汪洋大海之上飄蕩著一隻孤舟,一位不高興的父親帶著滿臉笑容的兒子,孤獨地坐在船上,望著遼闊的大海,然後牽起兒子的手,兩人一齊躍身跳入大海……
我一開始看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跳入大海,可是看了電影之後我才知道:
這位47歲的父親,名叫王心誠,他22歲的兒子大福從小患有孤獨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裡,無法獨立生活。大福的媽媽在大福年幼的時候,因為承受不了兒子患病的打擊才跳海自殺了,王心誠獨自一人把大福撫養長大,與兒子一起生活。然而此時,王心誠到醫院檢查說是晚期癌症,生命只剩三四個月的時間。因為他快死了就想和孩子跳海自殺,他甚至想到要帶著大福一起離開這個世界,可是大福水性很好,不會淹死,所以他的爸爸就想讓他活著。經過多方打聽,他的爸爸終於找到了一所能夠接收大福的地方,可是卻發現大福在這裡如同離開了水的魚,非常生氣。大福生性愛水,每天在父親工作的地方:海洋館裡游泳,他還在這裡結識了唯一的朋友,就是表演小丑的玲玲。玲玲教他怎麼打電話,他的爸爸費勁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車去海洋館,在海洋館擦地擦玻璃,怎麼回家,怎麼開門,怎沒做飯。
他的爸爸為了不讓大福感到孤獨,他生著病,揹著自制的龜殼扮成海龜,陪著大福游泳。他告訴大福自己將會變成海龜,一直陪伴在他身邊……
最後他的爸爸死了,大福不知道他的爸爸死了,他就覺得他的爸爸就是海洋館裡的海龜,他每天干完活之後之後,他就跟著海洋館裡的海龜爸爸游泳。最後他趴在海龜的背上,就像是趴在他爸爸的背上,他爸爸永遠和他在一起。
我看了這部電影以後,非常感動,感動的我都流眼淚了。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爸爸呀,為了自己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教孩子幹活,教孩子吃飯,教孩子學習等等,都是用自己的心血換來的,雖然大福是孤獨症,他的爸爸都,不放棄一絲希望的照顧自己的孩子。
讓我們都感謝偉大的父母吧!
海洋天堂觀後感12
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我今天看了由李連杰主演的《海洋天堂》。總的來說,該劇把父與子的濃濃親情演繹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故事的開頭,在大海里,父親與兒子坐在一條小船上,父親用繩子把自己和兒子的腿系在了一起,然後跳到了海里。一開始我還覺著納悶,他們是要去海底探險嗎?後來隨著劇情的展開,才知他是想跟他的兒子結束他們的生命(因為他得知自己已到了肝癌晚期,而兒子又有智障,怕自己死後兒子無人照顧,所以才有此打算,而兒子天生水性就好,結果事與願違)。那時,我的心為之一顫,眼淚已在眼眶裡打轉。
劇情繼續的發展著,由李連杰扮演的父親王心誠不斷地想方設法希望相關機構能收留和照顧自己的兒子大福(文章飾)。最後,也是以前大福所在的兒童福利院的老院長幫助他在一個助殘機構住了下來。這期間,也發生了兩段感人的情緣。一是大福與馬戲團雜技小丑(桂媄綸飾)的一段情誼。雖然大福有智障,但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她走後,大福那深深地失落感。看到此,我的心裡也有種莫名的心酸感。二是雜貨店柴姨對老王的愛慕。而老王也對她有好感,怎奈病魔無情。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
劇情的`高潮部分:就在老王快走的前不久,他還在極力教兒子在他走後需要他自己獨立去完成的事情。教他自己穿衣服,自己上下車,以及拖地。看似太平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在一個被病魔快要帶走生命的父親和一個弱智的兒子中演繹著,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故事的結尾,父親辭世,大福獨自乘車,以及在海洋館拖地。還是讓我們感到很欣慰。
看了此劇,對我感觸頗深。我對自己說,我要笑面我的人生。套用一句老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願好人一生平安!
海洋天堂觀後感13
“穿過河流是海洋,
穿過海洋是遠方,
站在心的方向,
張開愛的翅膀……”
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海洋天堂》,想到那如海洋般深闊的父愛。影片《海洋天堂》主要是講述一個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大福,他的母親早逝,於是他和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可是在他21歲的那一年,他的父親查出自己肝癌晚期,於是父親便開始努力地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生活自理,還不斷地幫他找一個自己死後可以有人照顧的地方。
大福他並不孤獨,他的身邊有很多有愛心的人在幫助他。一個馬戲團的小丑給了大福快樂,並教他接電話。福利院的老師義務給他居住的地方。他的鄰居時常給與他們父子倆幫助。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他的父親,他怕自己死後兒子會更加孤獨,於是自己做了一個海龜殼,揹著和兒子游泳,讓兒子以為自己是一隻海龜,不會因為自己離開他而更加傷心孤獨。
我和媽媽一邊看一邊哭,為大福的不幸更為他爸爸的那份濃濃的愛而感動,爸爸那種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保護兒子,分分秒秒為兒子著想,給孩子一個精神上的依託。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多少人真正的為殘疾兒童著想?有多少人在實施“我為人人”的高尚行為?片中父親把孩子託給孤兒院,孤兒院嫌他大,送到敬老院,又嫌他小。沒有一個地方能接受他這樣的病人。父親不得不自己照顧孩子,直至自己患病死去。
想到這裡,我又一次被那濃濃的父愛打動,我們一定要珍惜和父母所處的時光,還要學會獨立不要讓父母擔心。長大後為社會貢獻力量,尤其是對殘疾人要多關心,讓整個社會都變成愛的天堂!
海洋天堂觀後感14
影片給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內容對於我心靈的衝擊遠沒有片花給力。所以,對於片花我感覺可以給四星,不過正片我就只能給三星了。片花中渲染的父愛的感人,在正片中卻大打折扣,所以說整體而言有點小失望。
整部影片看下來,影片內容總體來說過於平淡,而也由此造成了的幾個主要演員的表演也顯得非常平淡。一開始想看這部影片,主要是衝著文章來的,當然李連杰不演打戲到底能演出個什麼程度也是一大看點。但是,看了之後可以感覺出李連杰發揮的空間並不是很大。不過,我私下裡想想,也有可能是導演考慮到李連杰演文戲的能力有限吧,所以沒讓他演更需演技的場面。而文章的話,他對於自閉症患者的症狀的模仿還是比較到位的,讓我不禁想到了韓國影片《馬拉松》裡面的同樣是自閉症患者的尹草原。雖然本人對韓國不是很有
喜感,但隱隱感覺文章的表演或許對《馬拉松》有加以模仿。但是話說回來,除了對症狀的模仿之外,文章的表演也並沒有非常出彩的地
方,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個人感覺,或許來個王父臨死之時的場景會更能達到打動人的效果。雖然這種場景看似有點老套,但是對於少演文戲的李連杰來說,也算是一個挑戰演技的好機會。而文章如果能把一個自閉症患者面對父親離世的特殊表現演繹好的話,那必定會贏得一片好評。另外說點題外話,這部電影之所以被贊為很有誠意,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應該是它揭露了社會一個的不足之處吧。王父在臨死前希望能有福利機構或者政府部門能夠打理好他走後大福的生計問題,但是社保、福利院等等都不願接手這個事情。所以,這裡值得人們深思,如何才能讓這些如自閉症患者的人群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愛。畢竟,雖然影片中有那個老闆收留了大福,但假如老闆或者水族館發生什麼意外,大福又將何去何從?
海洋天堂觀後感15
喜歡《海洋天堂》沉靜而內斂的講述方式,透著一股子沉澱後的清新,這種風格從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影片結束用來表現自閉症這一沉重的社會話題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沒有安插刻意的煽情,一些我原以為會大肆渲染以賺人眼淚的橋段被幾個鏡頭輕輕悄悄地帶過去了;沒有藉機違心地討好制度,畢竟以我國眼下的人口數和自閉症的高發病率若僅憑體制就能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帖帖的顯然是脫離實際;沒有掐滅所有的希望,片中出現的幾乎都是好人,沒什麼人為的落井下石,總算不至於給主角原本已非常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而最後幾分鐘留給了觀者的更是暗夜下的火光,蘊出微弱卻不容忽視的光芒。
閉上眼,我的眼前閃過的依然是點點滴滴的平凡小事;教孩子穿衣服、開門、煮雞蛋、認錢幣面額;再簡單、家常不過,這般單純,卻這般揪心。許多瑣碎的生活細節恰恰拼出了一個特殊家庭的真實生活:儘管父親很耐心、很努力,儘管孩子很無辜、很純真,但現實,一如它的本來面目,有著諸多的不盡人意。於是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無處可訴的辛酸孤獨,是四處求援的茫然無助,是一份平凡卻又極其偉大的愛如此堅韌如此包容。正是這份真摯與誠懇,讓本片擁有了令人動容的情感力量。
在我們身邊,父親的愛都是默默的,不像媽媽那樣全部能夠從臉上看到,可是爸爸呢,在他的臉上我看不到,只能用心去感受,長這麼大,還是沒對爸爸說過一句關心的話,我也說不出口,也許有些關心與祝福不需要用言語來表達,只要彼此能夠感受到,爸爸應該能感受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