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之德國篇觀後感

《大國崛起》之德國篇觀後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國崛起》之德國篇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小學教育課上看到了大國崛起的德國曆史,大國崛起德國觀後感。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歐洲中部最大的國家,這片土地飽受古典音樂的浸潤滋養,散發著古典哲學的理性光芒。這裡曾經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祥地,以現代大學和科技發明聞名於世,也曾經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以驚人的破壞力,傷害了世界,也傷害了自己。

  勃蘭登堡門,德國的國門,它見證了德國跌宕起伏的坎坷命運。守護著這扇國家命運之門的女神,德國人稱她為和平女神。但是,在過去的幾百年間,這塊被稱為歐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個歐洲的戰場。德意志人經常成為環伺在周圍的歐洲列強的僱傭軍,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殘殺。

  當這片土地上連一個名義上的國家都不復存在時,人們想起了德意志詩人席勒的一聲感嘆:“德意志?它在哪裡?我找不到那塊地方。” 席勒的朋友歌德則乾脆地說道,沒有一個城市,甚至沒有一塊地方,使我們堅定地指出,這就是德國。

  德國的歷史幾經波折,它的崛起姍姍來遲,可結果剛一亮相就令全世界大吃一驚。因為它在人口總量、國民生產總值、鋼鐵產量、煤產量以及鐵路線里程等等方面,都遠遠超過了法國,在歐洲僅次於稱霸了一個世紀之久的英國。德意志從瀕臨亡國的絕境發展成一個令人矚目的強國,採取了種種的措施,這些措施當中,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它高度地重視對國民素質的培養,並以此作為它國家振興的基礎。戰勝法國並俘虜法國皇帝的元帥毛奇就曾經說過:“普魯士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決定了。”

  而最叫我感慨的是,1820年,德國的孩子們已經可以在教室裡面學習自然知識。他們知道了五大洲的人和事情,他們知道世界的格局。才特爾鎮位於德國最北部,臨近丹麥。180年前,這裡是普魯士王國最偏遠最落後的鄉村。今天的才特爾小學依然是小鎮孩子們讀書的地方,同時,它也是全德國最完整地保留了普魯士時期原貌的小學博物館。當時的孩子們已經瞭解到,距離他們上萬公里之遙的中國長城是什麼樣子。孩子們也可以瞭解到在五大洲居住的不同人種和不同的生活環境;在小學實驗室裡,他們可以接觸到最新的自然科學知識。這張課程表記錄了當時給小學生們開設的課程:世界地理、自然、算術以及德語、書法、宗教和體操。學生們上學幾乎是免費的,主要是以實物的形式來支付,不上學卻要受到處罰,學校裡還儲存著當年的罰款登記簿。

  更令人驚訝的是,1850年,德國就建立了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在普魯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樣被視為公民必須的義務,而國家則必須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免費教育從19世紀中期就已開始,德意志統一前夕,適齡兒童入學率已經達到97.5%。

  年輕一代從一開始就要學會不僅僅只為自己活著,而是為整個民族。早在拿破崙的軍隊入侵的時候,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說:“這個國家必須以精神的力量來彌補軀體的損失。正是由於窮困,所以要辦教育。我從未聽過一個國家辦教育辦窮了,辦亡國了。”

  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時,普魯士建立起教學與科研並重的現代大學。當普魯士還在向拿破崙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時,柏林洪堡大學誕生了。國王拿出了最後一點家底,並把豪華的王子宮捐獻出來作為大學校舍。與此同時,他還接受了大學提出的一個要求,那就是:國家必須對教學和科研活動給予物質支援,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學術活動,同時擁有國家的保障和充分的自由,成就了德意志的科學家。我現在理解了為什麼德國有世界上最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在柏林洪堡大學主樓的長廊裡,掛著許多黑白照片,他們都是在各個領域裡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位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諾貝爾獎得主。這些德國大學的科學家,都把自己視作“德意志科學家”。這一概念的意義,正如著名作曲家瓦格納所說:科學家出於自我意志,獻身於科學研究工作,參與這一工作,把自己所有的個人利益都置之度外。這一獻身精神是德國崛起為世界大國的非常關鍵的一個原因。

  一個國家的崛起總能成就一位偉人,或者說一位偉人有可能成就一個國家的崛起,這個人在德國就是俾斯麥,被人們稱為“鐵血宰相”的他,利用鐵血戰爭的思想使普魯士迅速壯大,然後,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很快統一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則在歐洲列強環飼的夾縫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準備後,最終以三場對外的戰爭在1871年完成了德國統一。他遵循歐洲大國的均衡原則,為德國帶了寶貴的和平發展空間。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並注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1950—1970年,聯邦德國在校大學生由100339人增加到411951人,平均每萬居民的大學生數從21人增加到67.9人。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外,聯邦德國也很重視職工的業餘教育,規定不再升入大專院校的中學畢業生,在三年內享有法定休閒日去接受正規課程教育。高等教育是科學技術知識生產和再生產的重要手段。在德國,教育、哲學和科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歐洲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出現在德國,成為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的榜樣,由洪堡創立的柏林大學。高等學校是基礎研究和跨學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也在應用研究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