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

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1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啟超

  長沙,這塊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是青年毛澤東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地方。電視劇把我們的視線帶到了上世紀20年代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反動勢力為維護其反動統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反撲的革命鬥爭風起雲湧的崢嶸歲月。

  本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了20世紀初以毛澤東、陶斯詠、蔡和森、向警予等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一代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的純正的情感經歷。與此同時,也塑造了孔昭綬、楊昌濟、徐特立等一批優秀的教師形象,深刻闡明瞭“學生該怎樣讀書,教師該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關的現實問題。

  共同的學習生活中,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結下了友誼,周南女中的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等女學生也和他們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個先進青年學生組成的讀書會組織成了他們學習、交流與情感發展的紐帶。

  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從一師畢業了,楊昌濟也受聘於北大任教,他告訴孔昭綬,自己完成了在一師的使命,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蔡、毛二位“海內人才”。

  恰同學少年,將無謂的民主認同感熔鑄在每一位觀眾心中,他告訴我們,青年的鬥志昂揚,決定未來複興之路的光明與輝煌。如此優秀的影視作品,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勃勃生機。

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2

  自從寒假觀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後,我腦海中便經常想起毛澤東說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句膾炙人口的話。

  這部電視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主要背景,展現了二十世紀初以毛澤東、蔡和森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與情感生活。“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雄壯的第一師範校歌響起,令人熱血沸騰。

  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1917年年底發生的一件事。當時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意欲洗劫全城。看到這兒,我捏緊拳頭,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侵略兵太可惡了,一定不能饒了他們!但當時長沙城中無一兵一卒,情況千鈞一髮。我很失望:難道侵略者就這樣橫行霸道麼?這時,令我振奮的是:情況有了轉機,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多名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計”,一舉把三千潰兵全部繳槍!

  看到這兒,我只覺得心在劇烈地跳動,彷彿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大英雄而激動。我想:毛澤東主席啊,您是多麼的偉大,擁有這樣驚人的.軍事才華和膽略,真讓我們中華兒女感到自豪!這也為您日後率領軍隊取得抗戰勝利,領導人民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第一師範雄壯的校歌再度響起。片子就快要接近尾聲了,可是這激昂的歌聲彷彿告訴我們:迎接毛澤東、蔡和森等這批優秀青年的,一定是更廣闊的天地及更波瀾壯闊的人生……

  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毛澤東主席的優良傳統,一定會在我們身上生根發芽的。為了實現美好的理想,我要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誠實、善良、聰明、勇敢的人。

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3

  暑假裡,我觀看了一部很有意義的電視連續劇——— 《恰同學少年》,其中有一個讓我特別感動的情節——— “雨夜認錯”。

  毛澤東在讀湖南第一師範時,很喜歡讀梁啟超的文章,寫作時也有意模仿。寫作老師袁仲謙卻認為梁啟超寫文章就像喊口號,不應該模仿,所以毛澤東的作文分數越來越低。毛澤東認為不公,忍不住在課堂上頂撞了老師。還是楊昌濟老師有辦法,他旁敲側擊,讓毛澤東連夜去老師家認錯。他站在袁家的院子裡,大聲地喊道:“本科八班毛澤東課堂上頂撞老師,特來認錯。”他連續說了好幾遍。可袁老師還在氣頭上,不讓他進屋。

  這時,電閃雷鳴,豆點般的雨直瀉下來,毛澤東在風雨中整整站了一夜。袁老師看出毛澤東是很有誠意的,就熱情地接待了他,還借給他一套古書,並且要求他多讀歐陽修、韓愈等古代名家的文章,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從此,毛澤東的作文突飛猛進。毛澤東“雨夜認錯”真是太感人了!

  當湯薌銘把學生的費用拿去當軍餉,要學生上交10元當學雜費的時候,張校長是多麼的猶豫不絕。但是,他為貧困的學生們著想過,並且自己掏錢出來,甚至將自己的懷錶也當了。難道這不是一位優秀的教育者嗎?

  當毛澤東知道自己錯了的時候,想跟張校長道歉。但是已經太遲了,張校長已辭職離開學校。待毛澤東長大了以後仍沒有忘記此事,還將張校長接來北京道歉,並且為張校長支付生活費用。這說明了我們要尊重師長。

  想想生活中有時我犯了錯,被爸媽批評後,心裡覺得委屈,偶爾會狡辯,不肯認錯。事後意識到是自己錯了,也不主動承認,只是默默改正。爸媽見我改了,也就不追究了。看了電視劇後,我想:以後有錯要主動承認,學習毛澤東認錯認到底的精神。

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4

  直從我看了這部電視劇,對我的啟發很高,這部電視劇的幾位主角,都是少年,他們給我的印象很高,因為他們勤奮好學、樂於助人、孝順父母、無私奉獻、善解人意。特別是他們勤奮好學的品質,最讓我佩服。

  這部電視劇勤奮好學的少年有毛澤東等人。特別是毛澤東,他非常尊師,有一次,他在上課跟老師頂嘴,晚上的時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去老師家向老師道歉,初時,老師不肯原諒他,他就跪在老師家門口不起,過了許久,老師看他那麼誠懇,就原諒他了。

  這些少年非常愛國、愛人民。有一次,毛澤東帶領二百名學生軍去打倒敵人,他們身上沒有槍,用一個鐵桶放一些鞭炮,讓敵人誤以為是槍聲,然後大家一起說了一句話:“放下槍,不然你們三千個人都要死。”這聲音在敵人的周圍迴盪著。那些敵人叫毛澤東他們下來談判,毛澤東堅決要他們繳槍,而且一隻不剩,後來,有位敵人的同夥揭發他們是湖南第一師範的學生,說他們沒有槍,他在向學生軍其餘的人叫道:“你們沒有槍,如果真有就一槍射過來呀!”幸好,一群長沙城的警察下來援救,射了一槍給那個人,不然毛澤東他們就慘了。在這件事中,我非常佩服毛澤東他們的鎮定、冷靜。

  這些少年的勇氣都很讓我佩服。我長大後一定要學他們一樣,做一樣,做個有勇氣、愛讀書的少年。

勵志題材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5

  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不僅因為劇情的跌宕曲折,更因為一代革命家少年時代的豪情壯志。他們憂國憂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使人欽佩,他們敢作敢為的膽量讓人讚歎,他們勇於破舊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少年時的志趣思想,往往預示著一個人一生的前進方向。而電視劇中所描述的毛澤東的少年時代,給了我們大學生無限啟示,告訴我們應該心懷祖國、志向遠大,先完善自身繼而立足世間。

  偉人的少年時代以天下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談論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雖然因“過於張揚”而被老師批評,但他心懷祖國和改變舊中國現狀的偉大理想得到了教師們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學的欽佩。偉人的少年時代樂觀而不畏寒苦,假期無處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變他的達觀,攜友一同讀書遊山,淋山雨而叫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曾經所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這種樂觀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毛澤東的魅力不僅如此,因為他光明磊落的為人、沉著縝密的思維和獨特的領導才能,團結了一群有志於改造貧腐的舊中國的青年。在少年時代,他們遊走於工廠鄉村,成為當地先進思想的宣傳兵;成年以後,他們更是各顯所長,在華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們的理想與抱負,他們的氣魄與膽量,他們的志趣與胸懷,無一不令人深深為之折服。

  反觀自身,恐怕許多人有愧於心。生活在改革開放、物資豐富的新社會,我們物質上充裕,卻難免精神上的貧乏。衣食不缺的我們無須為明天的生活發愁,卻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會責任感。在大學甚至是中學,虛榮攀比的現象屢見不鮮;因為失去奮鬥的目標與動力而沉溺於網路的人也比比皆是;怠於努力而寄未來的希望於歪門邪道者也大有所在。雖然生活中少有如劇中劉俊卿之輩,但劉俊卿卻是當代大學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寫照。在劇中,他的所作所為讓人厭惡,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問題卻不得不讓人警示。

  但與其說這部電視劇為我們敲響警鐘,不如說它向我們提出了要求。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句話的確是不可爭辯的真理,也是這部劇集的最好見證!正是因為有了湖南一師的那群優秀少年,才有了之後的富強中國!我們大學生應從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當今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的時代,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成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們依然應當有用於國家與社會;遠觀未來,我們更有屬於我們的時代任務,即使對於個人,我們也應不斷自我完善,立志樹節,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