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味道中國》觀後感

紀錄片《味道中國》觀後感

  《味道中國》著力於迴歸食物本源,講述食物和製作者之間的關係。是中國首部美食電影,著力於迴歸食物本源,講述食物和製作者之間的關係。下面語文迷為大家精心整理提供味道中國的,希望你喜歡。

  《味道中國》上映之前,神評論已經零星出現。其中一條豆瓣一星短評這樣寫:“拍美食紀錄片真好,既能讓屁民忘了蘇丹紅和三聚氰胺,還能讓屁民油然而生一種民族自豪感,關鍵完事還能弄成電影騙屁民的錢,既省了演員出場費還打了廣告。洗腦作用真是堪比手撕鬼子。”

  不知這位網友和天朝什麼仇什麼怨,要拿“屁民”和紀錄片撒氣。後來公映,料想拒絕洗腦的人士未必會進影院。我等“屁民”沒忍住,去嘍了一眼。這一嘍,出事了。興許是受到《舌尖上的中國》大紅的蠱惑,好好的食材不講、烹飪難提,《味道中國》的起手式,就奔著催淚去了。

  立春時分,北地冰雪初融,南方的飲食生意已如火如荼。第-四-代肉燕傳人陳師傅才露了一手擀燕皮的`功夫,形同尾巴遭踩七寸被捏的配音女聲就亮嗓了。原來,上了年歲的陳師傅後繼無人,女兒卻醉心擊鼓。可經過日復一日的濡染與感化,女兒終於“放下鼓槌,拿起燕槌”,成為肉燕第五代傳人。這一段的結尾,畫外音是一句話:有一種愛,來自於愛上同一種味道。

  這是《味道中國》的標準格式,節氣開頭,故事鋪陳,雞湯收尾,如是往復。清明是江鮮欲上的時節,淮揚菜大廚老仰要為行將出國的外孫女露一手。去骨的江刀捏成魚丸,本已拍出《飲食男女》開場的節奏,孰料老人家一開口,“魚丸,彎就是家。”再配上影片“食物永遠是表達愛的最好方式”的定調,瞬間又洩了氣。

  或許是製片方太想強化“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急於剖白鄉土鉅變、後繼乏人對中國飲食傳統帶來的衝擊,所有故事的編排,都有著極盡鮮明的預設。彷彿觀眾定要對著食指大動的珍饈,看著看著就饞了,吃著吃著就哭了,才對得起主創的用心良苦。

  於是,講述義烏的豆皮師傅,到大城市“淘金”,因為水質問題,豆皮都做不成了。回到故園,又發現年輕人都做起了小商品生意。分明是紮紮實實的社會現象,硬是擰出了人心不古的慨嘆和默然堅守的情懷。“安靜的味道需要一顆安靜的心慢慢。”話是如此,一五一十說出來,少了留白,反倒成了變相的“只要998”。

  全片最打動我的是古法制醬的段落。醬缸成列,航拍的鏡頭掃過,幾位醬工穿梭其間。曬要殷勤,雨要防備,可醬工師傅面對鏡頭卻說:“古法制醬,一年才有一次。我做了30年,其實才做了30多次。”以事實帶餘韻,遠好過旁白“做醬如同做人,有舍才能有得”的故作煽情。

  最驚人是臨近尾聲,朝鮮族媽媽做辣醬迎除夕,打拼在外的兒女歸來,最終卻落得一句“有時候我們走得很遠,只為有一天能嚐到媽媽的味道。”為了觸動心扉,連基本的邏輯都不要了,《味道中國》也是真的拼。

  願意為了美食走進影院的觀眾,對生活的熱愛無需贅言。他們自然知道,味道背後有情意,有鄉土,事關家和遠方。但更多時候,食物只是食物本身,美食紀錄片的本職,是如實呈現知識與趣味。知道深井燒鵝多取清遠烏鬃,明白北京烤鴨的皮肉分離得益於進爐前嘴對嘴的吹氣,感佩人蜷菱桶採摘蓴菜的艱難,便足以動人。

  更多的意義乃至抒情,大可以聽憑觀眾自行生髮。優秀的紀錄片絕不止於填鴨,更不會以催淚為己任。所有反饋,理當基於最全面的呈現和最直白的事實。不然,催不出淚,倒反了胃,就難免分寸盡失。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吃不好這一生。以此與全天下吃貨,以及《味道中國》主創共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