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通用6篇)

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通用6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1

  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一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於他們來說,吃到一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著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為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的戰友們吃的是什麼?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鬥。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一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裡。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衝鋒在前。最後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為人民立了功。

  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著任務,想著祖國。最後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中考試,對於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你戰勝了困難就等於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你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2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湧現了很多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羅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裡,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志願軍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

  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3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看過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後,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這熟悉的旋律,身為丹東人的我,從小就在鴨綠江邊長大,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是我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每個小朋友都會傳唱的一首歌。

  小時候,我們在鴨綠江邊玩耍,時長會哼著這首歌,那時只知道是父母教的歌,不能領會其中的含義。但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當我跟隨學校參觀鴨綠江斷橋的時候,當我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的時候,當我工作以後重返家鄉踏上斷橋的時候,當我看過《跨過鴨綠江》的時候,我愈發能體會到這首歌的背後所承載的意義。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70年前,中國志願軍戰士義無反顧的跨過鴨綠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了祖國的東大門,擊敗了當時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洗刷了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不僅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也打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良好環境。《跨過鴨綠江》這部劇蘊含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傳承著抗美援朝精神、意義和價值。正如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的歌曲,一定會銘記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歷史是一本書卷,它在不停的翻動;歷史也是一面鏡子,它能照亮現實,也能照亮未來。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下這美好江山,我們要銘記歷史,肩負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4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看完《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部電視劇生動地描繪了抗美援朝戰場上艱苦、慘烈的戰鬥場景,展示了志願軍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迎難而上的責任擔當和不怕犧牲的革命鬥志。

  當我看見我們的“冰雕連”那些年輕的志願軍們為了不被美軍發現,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況下趴在雪裡一動不動,我身子一顫。因為平常我們穿著厚厚的毛衣棉襖在零下幾度都會感到冷,我難以想象他們穿著那麼單薄的衣服趴在雪裡的感覺。

  在這麼寒冷的天氣裡,美軍所有士兵都有一件大衣,裡面穿著棉服,厚厚一層,到處都裹得嚴嚴實實,而志願軍們卻只有薄薄的棉服和帽子。晚上氣溫更低了,他們就幾個人抱在一團,互相取暖。有時一夜過後,就有好幾個人悄無聲息的犧牲了。美軍計程車兵卻能躲在帳篷裡,熱咖啡、熱牛奶、供暖氣,無限供應。但是美軍就這樣也發生了大面積的凍傷,可見這天氣是多麼寒冷,而我們的志願軍們卻能夠都不做聲不做氣地堅持守在陣地上,實在令人敬佩。

  志願軍的食物也非常稀缺,能每人分到一個土豆都特別開心,可在這麼寒冷的溫度下,土豆都被凍得硬邦邦的了,為了不暴露地點,不能生火,他們只能把土豆放在胳肢窩底下捂熱。而美軍卻時刻都能保證一日三餐,還能吃上肉。後勤上這樣巨大的差距要是換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來恐怕都會絕望。我們的志願軍懷抱信仰,因此無所畏懼,創造出了奇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在後來更慘烈的戰鬥中讓世界震驚!

  那一刻,我潸然淚下!正如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說:“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5

  在中國過去艱苦歲月中,多少人犧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離,是那些英雄們的前赴後繼,捨生取義的偉大精神造就了戰爭的勝利。在戰爭面前,能夠讓敵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強的戰術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難面前,英雄們不畏險阻,英勇奮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題團課、隊課的直播過程中,有多位曾經抗戰的勇士的鏡頭,他們都已年邁,但眉眼間不失昂揚的鬥志和不敗的信念,他們抱著犧牲的心態為國家奮命一搏,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結束後,沒有人質疑中國的實力,敢與中國講條件,這場戰爭為我們贏得了尊嚴,也讓我們擁有了享受和平的權利。志願軍的犧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為對中國發動戰爭而死的外國人。志願軍的血,為我們這些普通人而流。

  對於新中國來說,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充分說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權的,敢作為。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下,要想立足於世界之林,就需要這種精神。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好,我們不應該忘記曾經受過的屈辱,更應該拼搏向上,頑強亢進。加油,中國少年!

  電影跨過鴨綠江教師觀後感600字6

  71年前,面對世界上大國家的戰爭威脅,我們沒有被帝國主義的威脅嚇倒,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侵略,保衛了國家安全。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中縱橫馳騁、前仆後繼,用鮮血和生命捍衛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十幾萬英雄兒女長眠在了朝鮮半島的土地上。

  我們不會忘記,長津湖畔,整整一個連的志願軍戰士被嚴寒凍成冰雕;松骨峰下,整整一個連只剩下7個活著的戰士;上甘嶺上,那場43天的血肉相搏……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一個個鮮活的名字如同一個個有力的音符,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也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精神是為了祖國和民族尊嚴可以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精神是捨生忘死、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這精神是為人類和平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

  今年是抗美援朝71週年。各大網站推出了抗美援朝71週年系列報道,從“‘炸不斷’的電話線”趙振聲,到“沒有一人因搶救不當死在我手裡”的徐福綿,到率領炮兵成功阻敵被編入教材的蕭模林,一位位平凡而偉大的老戰士講述當年的戰鬥歷程,為我們呈現出了真實的歷史,讓我們更感動於那年那日英雄的情懷與擔當,更從中汲取勇於擔當、勇往直前、勇於勝利的力量。

  71年滄桑鉅變,今天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回望歷史,我們不能止於感動。當前世界充滿不確定性,雖然和平與發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題,但區域性性衝突、摩擦、動盪此起彼伏,戰爭的幽靈並未走遠,種族主義、難民危機、全球性流行病等嚴重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我們還應居安思危,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前行動能,把個人生死與國家興亡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時刻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踏踏實實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