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通用1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

  每當週一早上還未醒來就已經聽到隔壁小學傳來的陣陣讀書聲,站在樓上放眼望去,升國旗奏國歌,少先隊員行注目禮,少先隊員在國旗下講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我們現在的太平盛世,是多少革命烈士浴血奮戰換來的,他們留下的紅色革命精神,需要我們這些新時代人來發揮和傳承。

  71年前的一段往事,平靜的生活被戰爭打斷了,年輕的人們視死如歸......戰爭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新的平靜生活,但_萬年青的生命已然消失在滔滔的鴨綠江邊,讓我們翻開那歷史塵封的記憶,回味那些最可愛的人。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看完紀錄片之後,我感受到了當時人民為保衛國家的激情鬥志。

  中國志願軍用他們的頑強而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也震懾了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是窮國打敗富國、弱國打敗強國創造歷史奇蹟的戰爭;是中國軍隊打出國威、打出軍威、打出骨氣、揚眉吐氣的戰爭;中國志願軍譜寫了中華民族戰爭光輝的一頁,他們不愧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衝向前線的志願軍吧。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3

  這部片非常生動地講述了我軍作戰力量和敵軍相差十分懸殊的情況下,我軍仍然能夠堅持不懈,團結一心,最終順利過橋,這種人定勝天的精神力量是最寶貴的,正是這筆精神財富時刻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江河再洶湧,戰火再密集,都敵不過志願軍的不屈與鐵血。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感恩今日的和平與安寧,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砥礪前行。要以史為鑑,學習影片中英雄前輩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認識當前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將對國家、對企業的熱愛轉化為我們工作的激情,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珍惜和平,立足本職工作,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牢記使命,吾輩自強。此次觀影活動,全體員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切實把愛國情、強國志自覺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奮鬥、融入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光榮事業中去,深學篤行、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用實際行動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4

  黃繼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縣的一個山村,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天家鄉解放,村裡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還當上了村裡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縣裡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連隊擔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剛開始他有些想不通,經過副指導員細緻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乾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榮立了三等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部隊奉命反擊佔領597高地的敵人。在戰鬥中,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 射擊,部隊連續衝鋒都沒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在拂曉前還奪不下高地,不僅使已奪取的陣地重落敵手,還會直接影響整個上甘嶺反擊戰的勝利。在這關鍵時刻,黃繼光參加了攻堅小組。

  在戰鬥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友犧牲了,情況非常緊急,黃繼光身上也連中了4槍,他昏了過去。敵人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敵人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他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他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榮譽追記特等功,授予了“特級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5

  在波譎雲詭的20世紀,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一場不可忘卻的勝利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是的,那時的中華民族太需要勝利了,它不僅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中華民族“換了人間”的崛起之戰,更是世界“保衛和平”的殊死之戰,這場戰爭深深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走向。同時,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的棟樑,黨和國家長盛不衰的使命自然落在我們的肩上。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我們也將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發揮思維活躍、充滿朝氣的優勢,用先進的思想武裝自己,用先進的文化充實自己,使自己更有能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實現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遠大理想。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6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斗轉星移,精神永恆。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用好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這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從中汲取在新時代奮進的偉大力量,不斷開創出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的新局面。今天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邁上了新徵程,又到了一個關鍵節點,我們要把愛國情懷深深地鐫刻在心底,落實於行動。牢記國家安危就是每個人的安危,國家發展關乎每個人的命運,要主動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融為一體。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只要十四億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團結在一起,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我們實現夢想的步伐。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7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糾集“聯合國 軍”進行武裝干涉,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此後,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並出動飛機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著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急任務,但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覆權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到1951年6月,歷時7個多月,先後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 軍”進行五次大的戰役,共殲敵23萬餘人,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湧現了無數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許許多多的英雄包括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長眠在了朝鮮的土地上。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同時,國內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全國各階層人民踴躍參軍參戰,捐獻飛機大炮,慰問志願軍,訂立愛國公約,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戰。

  1951年7月,朝鮮戰爭進入“邊打邊談”階段。經過兩年的相持,交戰雙方於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範例,極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8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經歷了八年抗日戰爭,三年國內革命戰爭,新中國剛剛成立後,在國家經濟受到戰爭連年創傷的條件下,在我國邊境鄰國朝鮮進行的一次,以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的保家衛國的戰爭。

  這場戰爭在世界軍事規模僅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是由多國部隊參與的一場區域性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地位。中國人民真正在世界人民心目從此站起來了。新時代的中國,作為青年人,更應該奮勇前行,不忘初心,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9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湧現了很多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羅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裡,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志願軍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0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邱少雲烈士的故事,小時候就聽爸爸媽媽講過,邱少雲這光輝的名字早就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了。

  我貪婪的讀著,字裡行間我彷彿看到了邱少雲那高大的身影、堅毅的神情展現在我的眼前……我的眼睛溼潤了,我含著熱淚默默的說:“邱少雲叔叔您沒有死,您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活在朝鮮人民的心中,您的名字永遠閃爍著光輝!”

  邱少雲叔叔為什麼能在烈火燒身之下不動搖呢?是因為他有剛毅的性格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效能把革命勝利看得高於一切,所以他為了革命的勝利寧肯犧牲自己。邱少雲叔叔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戰鬥的勝利,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我們這代著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啊!

  邱少雲叔叔的英雄事蹟告訴我們:紀律是贏得勝利的重要保證,“紀律是重要的保證。”當年紅軍戰士在長征路上忍飢挨餓啃樹皮吃樹根也不損害群眾的一點利益,他們路過蘋果園時連掉在地上的蘋果看也不看一眼……想當年邱少云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暴露目標紋絲不動,讓烈火燃燒著。這是何等的剛毅、何等的崇高。

  今天有些年青人卻把紀律置之腦後,上車不排隊不遵守交通規則,在課堂上隨便講話,這些跟邱少雲烈士相比顯得多麼渺小和自私。我呢……上課也有講話的不好習慣,這跟我肩負的學生責任挺不相稱的。今天為了革命的三個現代化就應當為了攻下文化科學堡壘而努力,我們也要向邱少雲自覺遵守革命紀律,上好每一堂課,從小培養自覺遵守紀律的共產主義的美德,永遠將邱少雲先烈的品格精神作為我們永往直前的動力,永遠踏著邱少雲的腳印一步一步向前。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1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志願軍指戰員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而形成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先輩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著歲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十餘萬為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看過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後,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這熟悉的旋律,身為丹東人的我,從小就在鴨綠江邊長大,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是我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每個小朋友都會傳唱的一首歌。

  小時候,我們在鴨綠江邊玩耍,時長會哼著這首歌,那時只知道是父母教的歌,不能領會其中的含義。但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當我跟隨學校參觀鴨綠江斷橋的時候,當我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的時候,當我工作以後重返家鄉踏上斷橋的時候,當我看過《跨過鴨綠江》的時候,我愈發能體會到這首歌的背後所承載的意義。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70年前,中國志願軍戰士義無反顧的跨過鴨綠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了祖國的東大門,擊敗了當時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洗刷了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不僅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也打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良好環境。《跨過鴨綠江》這部劇蘊含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傳承著抗美援朝精神、意義和價值。正如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的歌曲,一定會銘記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歷史是一本書卷,它在不停的翻動;歷史也是一面鏡子,它能照亮現實,也能照亮未來。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下這美好江山,我們要銘記歷史,肩負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3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看完《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部電視劇生動地描繪了抗美援朝戰場上艱苦、慘烈的戰鬥場景,展示了志願軍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迎難而上的責任擔當和不怕犧牲的革命鬥志。

  當我看見我們的“冰雕連”那些年輕的志願軍們為了不被美軍發現,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況下趴在雪裡一動不動,我身子一顫。因為平常我們穿著厚厚的'毛衣棉襖在零下幾度都會感到冷,我難以想象他們穿著那麼單薄的衣服趴在雪裡的感覺。

  在這麼寒冷的天氣裡,美軍所有士兵都有一件大衣,裡面穿著棉服,厚厚一層,到處都裹得嚴嚴實實,而志願軍們卻只有薄薄的棉服和帽子。晚上氣溫更低了,他們就幾個人抱在一團,互相取暖。有時一夜過後,就有好幾個人悄無聲息的犧牲了。美軍計程車兵卻能躲在帳篷裡,熱咖啡、熱牛奶、供暖氣,無限供應。但是美軍就這樣也發生了大面積的凍傷,可見這天氣是多麼寒冷,而我們的志願軍們卻能夠都不做聲不做氣地堅持守在陣地上,實在令人敬佩。

  志願軍的食物也非常稀缺,能每人分到一個土豆都特別開心,可在這麼寒冷的溫度下,土豆都被凍得硬邦邦的了,為了不暴露地點,不能生火,他們只能把土豆放在胳肢窩底下捂熱。而美軍卻時刻都能保證一日三餐,還能吃上肉。後勤上這樣巨大的差距要是換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來恐怕都會絕望。我們的志願軍懷抱信仰,因此無所畏懼,創造出了奇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在後來更慘烈的戰鬥中讓世界震驚!

  那一刻,我潸然淚下!正如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說:“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4

  自央視熱播《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我幾乎每一集都在認真收看,並且是含著眼淚看完這部電視劇的,其中有感動、有心痛、更有對侵略者刻骨銘心的仇恨,有些場面我真的不忍直視,太慘烈了。

  影片再現了七十年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那一幕幕真實震撼的驚心動魄場面,情景再現,把我們又帶回了那槍林彈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在武器裝備強我數倍的美軍面前,我志願軍戰士靠的是堅強的鋼鐵意志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的次進攻。

  長津湖一戰打的異常慘烈,戰士們冒著零下四十幾度的嚴寒,並且,衣著單薄,忍著飢餓,為了堅守陣地,身臥在冰雪之中,最後成為一座座冰雕,此情此景令敵人見了都為之動容。

  在第六次戰役,敵人動用了飛機、坦克、大炮,霎時間,空中,有敵軍的飛機狂轟亂炸;陸地,敵人動用幾十輛坦克,數百門大炮,向我陣地瘋狂掃射,由於敵人的火力太猛烈,為我軍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造成諸多障礙,只有打掉敵人的火力點,我軍方能展開對敵人強大的戰略攻勢,情急之下,黃繼光同志冒著敵人炮火的威脅,毅然決然的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搶口,直至壯烈犧牲,用一腔熱血為後續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贏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

  上甘嶺戰役尤為激烈,敵人在坦克、飛機、大炮的掩護下,開始向我陣地發起攻勢,面對數倍之敵,武器之精良的美軍,我志願軍硬是靠不怕犧牲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彎了,就用石頭砸,最後與敵人同歸於盡。戰士們以勇猛無畏的精神迫使敵人節節敗退。這就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他們以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鋼鐵洪流,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強大的敵人,把敵人打到了三八線之外並守住了三八線。

  在上甘嶺戰役中,邱少雲所在部隊擔負的是潛伏任務,敵人的一顆燃燒彈燃起了他身邊的枯草,頓時熊熊烈火向他撲來,此時邱少雲身邊就有一條小河,只要他往河裡稍稍滾動一下身體,火就會被很快熄滅,但是火一旦被熄滅,我軍就會暴露目標,後果不堪設想,為了大家的安危,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那一份堅守,邱少雲紋絲不動,直到壯烈犧牲,火舌吞噬了他年輕的生命。這一幕,我真有些不忍直視,內心極其難過,我的熱淚在奔湧,我的心靈在震撼。我在想,他當時該有多痛啊!邱少雲同志,他是以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代價,贏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

  抗美援朝中湧現出的英雄層出不窮,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正是有了這些敢於犧牲,不畏強敵的和敢打敢拼的勇士們,才能極大的削弱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最後贏得這場戰爭的決定性的勝利,在毛主席親自部署和彭德懷將軍親自指揮下,我們終於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結束了長達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美軍不得不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再次開啟談判條約,並宣佈無條件投降。

  抗美援朝戰爭,彰顯了我軍英勇頑強不畏強敵,敢打敢拼的鋼鐵意志,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這一戰,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這一戰,人民軍隊戰鬥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這一戰,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打出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再一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帝國主義,妄想在東方海岸線上架幾門大炮,就想侵佔一個國家,征服一個民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和平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嚮往,然而,和平是千千萬萬個像邱少雲、黃繼光等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什麼戰旗這樣紅,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我們珍視和平,熱愛和平,當我們盡享和平之光時也絕不會忘記為國捐軀的英烈們。如今,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幸福安康,這一切,正如英烈們所願,我們可以告慰那些長眠於地下的英烈們,你們可以安息了,我們會永遠捍衛你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之光。

  關於小學生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15

  這幾天在看抗美援朝記錄片,被志願軍的精神和犧牲深深得感動著,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很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上甘嶺戰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著床單死去的傷員,那些一聲都不敢發出痛呼的傷員,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鮮活的在我的腦袋中來回浮現,幾乎數次淚流滿面,最近我經常跟父親爭論,爭論人性中的自私,爭論天下皆為利,兩個人爭來爭去,現在我真為自己的淺薄和無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覺得欣慰的是,我說我愛我的祖國,愛這個社會,即便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很多現象都不值得去愛,但是,我們的父輩用自己的鮮血為我們換來現在的生活,我有什麼資格不去愛她,與守護她呢,我的祖國人們勤勞,勇敢,聰明,努力,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嫌棄她們呢?

  父親老是說覺得活著真沒有意思,又說他活的也夠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親說這樣的話至子女於何地,不懂現在的生活這樣富裕,這樣平穩,為何老是覺得活著沒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點懂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爺是烈士,他的爸爸從小就被日本人綁在吊繩上要他說出三爺的下落,父親因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驕傲,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精神,他的父輩的犧牲是為了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活著,所以在父親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這種大無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爭執,我說的人性中的自私和涼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嚮往那樣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親這一輩子沒有當兵,爺爺死的早,家裡沒有壯勞力,他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必須和奶奶頂起這個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寧,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軍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錢,不在乎他現在吃什麼東西,住什麼房子,在家人輪番勸說和洗腦下,孤獨的支撐,倔強的站著,這就是我的父親,你說他傻麼?不,那些為了抗戰勝利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信仰支撐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個多麼寶貴,而我一度想要去改變他,再一次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快的我們早就不提革命前輩,早就沒有了犧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趨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在想多掙點錢,多兩套房子,無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我的話,我會二話不說的獻上我的生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