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諸城市博物館觀後感

2016最新諸城市博物館觀後感

  諸城市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陳列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誌博物館,參觀完這座博物館後讓你感觸最大的是什麼呢?
 

  諸城市博物館一

  一天清晨,爸爸說要帶我去看恐龍,樂得我一蹦三尺高。

  進了恐龍園,一塊大骨頭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塊骨頭比我都高,表面非常光滑。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塊骨頭是鴨嘴龍的骨頭,摸一摸就會有好運氣。於是我和媽媽摸了好幾下,而且還合了影,過了一會,我看到了一隻翼手龍,它正在天上滑翔哪。透過觀察,我知道了翼手龍為什麼叫翼手龍,而不叫飛龍。一是它的翼部和手部是連在一起的,二是它不是飛而是滑翔,所以它不叫飛龍而叫翼手龍。在看到最後的時候,我看見了一隻大暴龍正張著“血盆大口”惡狠狠的咬著一隻可憐兮兮的小鴨嘴龍。看到這我不禁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一天,小鴨嘴龍找到了一塊草料肥沃的地方,突然小鴨嘴龍聽到了一此腳步聲,小鴨嘴龍還沒預料到危險的來臨,還想著如果是母鴨嘴龍的話,就留它吃會,要不是的話就把他轟走。可是由於小鴨嘴龍一直在吃草,就沒注意來的是什麼恐龍,可就在它抬起頭看的時候,才發現來的是令所有恐龍都望而生畏的暴龍,小鴨嘴龍還來不及躲閃,就被暴龍啊嗚一口正正的咬在它的頸部上,一會小鴨嘴龍就一命嗚呼了。

  恐龍園太好了,要是能看到真皮真肉的恐龍就更好了,我等著以後還要再來!

  諸城市博物館觀後感二

  城市博物館於1979年建成,佔地99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整個館區為庭院式佈局,是一處具有民族特點的`建築群。走進牌坊式的門樓,穿過題有“琅琊舊郡”、“密州名區”的月亮門,沿著寬敞平坦的甬路,步入開闊的庭園風景區,就是具有民族形式的雄偉的文物陳列廳。該廳陳列由序幕廳、北展廳、南展廳三部分組成,共陳列和收藏了諸城古代和近現代珍貴文物標本1.5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0餘件,二級文物70餘件,三級文物400餘件,具有代表性的有700餘件。各展廳運用地圖、照片、圖表、模型等方式,以遠古時代、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為分界,系統介紹了諸城地理環境、歷史沿革、疆域演變、名勝古蹟、各種文物、歷代名人等,生動地顯示了在各個歷史時期諸城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概況,展示了諸城人民創造的燦爛的民族文化。

  諸城博物館收存的文物,上起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文化遺存,下至近代的各類文物。既有反映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也有表達人類文明的原始文字、繪畫,製作精湛的銅器,品種繁多的陶器,精美絕倫的瓷器,還有顯示社會發展的各類文化藝術品以及燦爛多姿的裝飾品、石刻造像和浩瀚眾多的鄉邦文獻與史料典籍。這些人類文明的精華,充分反映了諸城的古老文明。

  館藏文物中最為珍貴的一級藏品主要有7件:1.戰國時期銅製鷹首提樑壺,造型奇特,製作精湛,是全國罕見的稀世之寶。2.戰國時期銅編,一組共有7件,造型厚重,紋飾繁縟,工藝精湛,儲存完好,上鑄有銘文,它對於研究齊、魯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3.反映南宋時期“紅襖軍”反金活動的元帥右監軍印,印為銅鑄,呈正方形碑形紐,印文為疊篆書體“元帥右監軍印”,背刻“辛卯年”及“山東淮南行尚書省造”。該印是山東農民起義、組織紅襖忠義軍進行抗金斗爭的證據。4.大明宣德年間青花大碗,造型厚重,紋飾嚴密,顏色黛青,瓷釉潤澤,為明代瓷器代表作品。5.涼臺漢畫像石刻--髡刑圖、題銘圖。6.明丁雲鵬白描《十八羅漢畫卷》,卷長7米多,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為丁雲鵬臨摹的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後部分是李流芳行書體題跋“十八贊”,書法清秀,內容豐富,堪稱珍品。7.清代山東名士高南阜詩稿冊,冊為摺疊式,系南阜用左右手所寫的詩句草稿,並有高氏所藏古印及個人雕刻的印章、印模,如“關中侯”、“劉伶之印”、“東方朔印”、“南阜老人”、“高鳳翰印”等。

  藏品中的陶器計有1300餘件,石刻有50餘塊,玉器1700餘件,書畫700餘幅(冊)。館存古舊書及鄉邦文獻計共4000餘冊,碑拓本400餘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