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奮鬥吧中華兒女的觀後感
學生奮鬥吧中華兒女的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奮鬥吧中華兒女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奮鬥吧中華兒女的觀後感1
今天就是在國慶節的前一天,我和家人認真的看完了《奮鬥吧中華兒女》,感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隨著一曲振奮人心的旋律響起,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奮鬥吧;中華兒女》拉開帷幕。
開頭以“浴血奮鬥”為主題開場,與後面的一系列節目照應,把觀眾帶進氣氛當中,讓人回想起中華民族那苦難深重的歲月。之後緊跟著“國際歌”,感受到了每一箇中國人發自內心的驕傲,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自豪與喜悅,這一系列節目,生動的體現了從抗日戰爭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艱辛與不易。
這段屈辱歷史雖然過去了,但它永遠留在人的心中,留在中國人的心中,它是永遠揮之不去的,然而,揮之不去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為中國成立獻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們,他們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仰,在此,對他們表示最誠懇的尊敬。
歷史過去了,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首先,我們應該做到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愛黨和愛祖國。這是作為中國人最根本的,然而,在當下,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的發展與建設出一份力!
今天,看了這檔愛國節目,深有體會,在此,祝祖國母親70週年快樂
學生奮鬥吧中華兒女的觀後感2
2019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70華誕。如果要用一個詞總結這70年的歷史,那定是“奮鬥”一詞。一代一代的中華兒女,篳路藍縷,艱苦卓絕,前赴後繼,奮鬥出一個嶄新的中國,奮鬥出一個美好的中國,奮鬥出一個富強的中國,這是中華兒女奮鬥的70年。如此波瀾壯闊的歷史,需要一部氣勢磅礴的史詩來描述,來書寫,來揚頌。《奮鬥吧,中華兒女!》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整部作品在繼承過往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以歷時性敘述為主線的基礎上,高度凝練且鮮明地提出了這一段歷史的主旋律;“奮鬥”。《易經》開篇就寫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箴言,“奮鬥”的精神刻入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肌理。這臺晚會用精湛的藝術,表現了當代中國的“奮鬥”精神:為誰奮鬥,如何奮鬥?70年,數代人,一代有一代人的奮鬥使命,一代有一代人的奮鬥精神,因為有了父輩在列強炮火中的救亡圖存的奮鬥,才有我們今天自信的面向世界風雲變幻的奮鬥;因為有了父輩在改革開放一針一線,夜以繼日的奮鬥,才有我們今天樂觀、豁達面向未來的奮鬥。
歷史上有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作品;《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復興之路》講述新中國的奮鬥道路。與前三部不同的是,《奮鬥吧,中華兒女》從題目開始就把敘述的視角轉換為主體訴說:在民族危亡之際的“浴血奮鬥”中,《起來,起來》是振聾發聵的吶喊;新中國成立時的“艱苦奮鬥”中,《我們走在大路上》是披荊斬棘奔向前方的意氣風發,《我為祖國獻石油》是建設祖國天不怕,地不怕的壯志豪情;新世紀時“團結奮鬥”中,《我和你》是向世界友好的邀請;新時期的奮鬥歷程,《我的`綠水青山》是對家園的美好願景。“我”和“我們”成了晚會的關鍵詞。
我們是誰?我們是中華兒女,是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也是這臺晚會的主角,更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創作者將新中國部分已成為一代人集體記憶的優秀劇目編入了作品,成為“我們”訴說自己故事的有機部分。經典民族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段《娘子軍連歌》用“武裝勝紅妝”講述了婦女解放,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第五篇章的經典段落唱響了中華民族解放的讚歌,《我和你》悠揚的歌聲裡又出現了世界的“笑臉”。這些作品喚起了不同年齡段“我們”曾經一同“奮鬥”的集體記憶,“我們”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耕種,一起在《春天的故事》裡迎來了新時代。
由主體敘述切入,觸及不同年齡段的“中華兒女”的集體記憶,使觀眾對這一奮鬥歷程有了“代入感”。
當聽到《東方之珠》時,大家回想起國旗在香港升起的那一夜的百感交集;當參與汶川倖存者站在舞臺上,我們想起了當時全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節目觸發了一個又一個的回憶,讓“我們”重溫那段經歷,代入那段歲月的情感;讓觀眾既有一種共同經歷的親切,又有一種全域性縱覽的瞭然。
忽然發現,原來80、90、00後的“我們”,共同經歷了那麼多的大事,“我們”就身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過程中,這個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中華兒女,這個歷史的引領者是中國共產黨。這讓我油然而生一種崇高和偉大的敬意。
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華兒女奮鬥了七十年,才讓“中國”成為人民的歸屬,才使“中國”二字有了時代的份量,才將“中國”推向世界舞臺的前方。
這樣一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是集體創作的力量,代表的不是某一個藝術家的匠心獨運,而是一個國家文藝的格局和整體實力。《奮鬥吧,中華兒女》展現出的宏偉氣魄、歷史的眼光以及精煉的概括能力,讓我們看到了國家文藝工作奮鬥的足跡:既有繼承前人的優秀成果,又有時代闡釋的創新;既吸收借鑑了世界藝術創作優長之處,又立足自身,不忘初心。
有一句話是,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當看完《奮鬥吧,中華兒女》,我想,歷史是由奮鬥者書寫。正是因為中華兒女奮鬥不息,新中國的70年的歷史才如此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才有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蹟”。前路漫漫,未來光明,中華兒女,我們的奮鬥正未有窮期!
學生奮鬥吧中華兒女的觀後感3
選擇“奮鬥”作為這部史詩的主題,無疑是十分貼切的。
奮鬥,是今日中國最嘹亮的號角,是寫入中華民族文化基因裡的密碼。奮鬥創造奇蹟。新中國7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奮鬥史。
史詩按照不同的奮鬥階段,分為4個篇章:《浴血奮鬥》映射出新中國成立前的革命烽火;《艱苦奮鬥》描述新中國成立之初重建家園的激動、喜悅與艱難曲折;《團結奮鬥》表現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奇蹟般的飛速發展;《奮鬥吧 中華兒女》則是從走進新時代至今,每個中國人胸中激情化成的深情呼喚;4個篇章清晰完整地勾勒出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民族復興之路。
短短120分鐘,要描述漫長的近百年曆史,每年只有1分鐘多一點兒。難度可想而知。如何取捨?如何讓大眾對熟悉的歷史、對國家的認知都能發生同頻共振?主創團隊經過了一次次構思、一次次修改,不斷重新提煉;
其實,關於史詩從哪裡開始,要不要表現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歷史,團隊曾有過爭論。後來,主創們還是決定將時間線向前延伸。原因很簡單;不表現之前的奮鬥歷程,不能說明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不足以表現我們的初心從哪裡來,也不足以說明為什麼今天要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節目組從一大批歌曲裡選出了近70首,並且只挑選人們最熟悉的那幾句迅速串連。這些歌曲裡,有很多是爺爺奶奶們喜歡的歌,爸爸媽媽唱的歌,喚起了幾代觀眾共同的記憶;比如第一篇章的《紅色娘子軍》《南泥灣》《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第二篇章的《東方紅》《英雄讚歌》《我的祖國》,第三篇章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我和你》;莫不如是。
第四篇章則以新創歌曲為主,如《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綠水青山》《赤子》《不忘初心》等,相信這些優美的旋律將成為新的經典,被廣泛傳唱。這次創作任務,是對中國音樂人的一次大考。而他們交出的是一份真誠的、全面體現音樂創作者專業水準的漂亮答卷。
歌聲是奮鬥者的心聲,舞蹈是奮鬥者的形象,影片是奮鬥者的足跡和背景。從第二篇章起,大量記錄珍貴歷史瞬間的影片影像,伴隨著歌舞在大螢幕上一一呈現。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新中國成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國運動健兒獲得第一塊奧運金牌、南極科考站建立、香港和澳門迴歸、抗洪救災、加入WTO、抗擊非典、首次實現載人航天、第一條高鐵通車、舉辦世博會、蛟龍號入海、雄安新區建設啟動;這些激動人心的畫面,都是最值得驕傲的記憶,是所有中國人的光榮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