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通用10篇)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通用10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1

  昨天,蝸牛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少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的讀書學習生活。今天,我看了第一集,覺得非常好看。

  一個當官的帶著樂隊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楊先生的家,想請楊先生當教育司的司長,卻被楊先生果斷拒絕了。這位先生叫楊昌濟。

  在一個閣樓裡,一位汗流浹背的少年正倒立著讀書,而房間外面是一群人在打架,這位少年好像外面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外面的人叫他出來幫忙,他也當沒聽到,還專心致志地讀書。這位少年,叫毛潤之,就是少年毛澤東。毛澤東走出房間說了句“東鄉打西鄉,西鄉打東鄉,老鄉打老鄉,划不來呀!”接著,他來到一個書店,坐在書店的地上,全心全意地讀書,從上午讀到下午。可是他只讀不買,老闆也拿他沒有辦法。這時,走來一位女同學,要買這本書,這本書只剩下一本了,老闆從毛澤東手中奪過了書,要賣給女同學,毛澤東不同意,說要有個先來後道,說自己要買這本書,可是他的錢卻不夠,失望地走了。毛澤東看到大街上賣燒餅,才想來來自己一天都沒有吃飯,就買了兩個燒餅,這時,一個要飯的小女孩問毛澤東要燒餅,本來就就沒有錢的毛澤東,卻給了小女一人半的燒餅。毛澤東真是一個有讀書、善良的人!

  毛澤東回到了家,告訴爸爸他想考北京大學,他爸爸不同意,還說他一個月換一所學校,哪個學校都沒有都好。還把他關了起來。毛澤東到底能不能去考北京大學嗎?且聽下回分解吧!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2

  直從我看了這部電視劇,對我的啟發很高,這部電視劇的幾位主角,都是少年,他們給我的印象很高,因為他們勤奮好學、樂於助人、孝順父母、無私奉獻、善解人意。特別是他們勤奮好學的品質,最讓我佩服。

  這部電視劇勤奮好學的少年有毛澤東等人。特別是毛澤東,他非常尊師,有一次,他在上課跟老師頂嘴,晚上的時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去老師家向老師道歉,初時,老師不肯原諒他,他就跪在老師家門口不起,過了許久,老師看他那麼誠懇,就原諒他了。

  這些少年非常愛國、愛人民。有一次,毛澤東帶領二百名學生軍去打倒敵人,他們身上沒有槍,用一個鐵桶放一些鞭炮,讓敵人誤以為是槍聲,然後大家一起說了一句話:“放下槍,不然你們三千個人都要死。”這聲音在敵人的周圍迴盪著。那些敵人叫毛澤東他們下來談判,毛澤東堅決要他們繳槍,而且一隻不剩,後來,有位敵人的同夥揭發他們是湖南第一師範的學生,說他們沒有槍,他在向學生軍其餘的人叫道:“你們沒有槍,如果真有就一槍射過來呀!”幸好,一群長沙城的警察下來援救,射了一槍給那個人,不然毛澤東他們就慘了。在這件事中,我非常佩服毛澤東他們的鎮定、冷靜。

  這些少年的勇氣都很讓我佩服。我長大後一定要學他們一樣,做一樣,做個有勇氣、愛讀書的少年。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3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一首《沁園春·長沙》寫出了主人翁都深有感觸。

  毛澤東:一位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新一代青年學子,反對封建地主,建立新中國。只要他想做的事情,無論多麼困難,他都會堅持下去。他對學習知識的熱愛,讓我深深的敬佩他,捨不得給自己買鞋省下來的錢用來買書,每天挑燈夜戰,藉著路邊的燈光看書,組織讀書會等;他身上的品質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劉俊卿:這是一個與毛澤東等人形成鮮明對比的反面人物,他的父親靠賣臭豆腐供他學習生活,他的妹妹給富人家裡當丫鬟掙點錢給他讀書養家餬口。而他卻不懂得感恩,還天天埋怨自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在學校上學,也只懂得奪機取巧,一味的想升官發財,甚至要加害自己的校長,到頭來卻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最終的下場也是可想而知的。

  蔡和森、蕭子升、向警予、陶斯詠、楊開慧等青年學子,在他們的身上,看到的是質樸,是堅強,是對美好生活的積極嚮往。在楊昌濟和孔昭綬身上展現出的則是一名優秀教師的形象,他們因材施教,為了學生不辭辛苦,孔昭綬校長險些獻出了他的生命。

  《恰同學少年》中那精彩的一幕幕,都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感動不已。還有那些師生們,在他們的身上所流落出的精神品質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他們時刻鼓舞著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必須勇往直前,積極向上,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鬥。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4

  這些天來,我天天都在看《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故事主要講述了_等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學子在長沙第一師範裡渴望知識,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最後那一集了。

  一支潰敗的反動軍閥部隊想佔領長沙城。嚇得老百姓們四處逃散。就在這時,以_為首的一支一二百人的學生軍將反動軍閥團團圍住,他們先用此起彼伏的吶喊聲來嚇住敵人,這樣敵人就以為他們有好幾千人,之後他們又把點著的鞭炮放在油桶裡,來虛張聲勢。

  敵人心虛了,便要求談判。_挺身而出,決定親自前往,但是大家都擔心_會出什麼意外,議論紛紛,最後才決定由_、蕭子升和蔡和森他們三人喬裝改扮後,一齊去同敵人談判。

  他們昂首挺胸大步走近反動軍隊。當_和副官握手時,副官懷疑_他們不是長沙城內的正規軍隊,所以心裡很不服氣,握手時他就暗暗用力,想給_一個下馬威。_也毫不示弱,最後副官被_攥得齜牙咧嘴,只好鬆了手。

  開始談判了!_說:“我給你們兩個選取:1、繳槍後退出長沙城,2、死!”反動隊長說:“能不能給我們留一些槍,回去我們也好交代。”_嚴肅地說:“不行,全部繳槍!”當反動軍隊準備交槍時,那個副官不服氣地說:“反正我不交!”_瞪著眼睛說:“那你就試試!”當我看到那裡,我真對_的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品質欽佩不已。

  但是就在反動軍隊已經交了兩個小隊時,被綁在第一師範的三堂會會主馬爺跑了出來,他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不要相信他們!他們只是一群手無寸鐵、手拿破燒火棍的學生軍。”反動隊長疑惑地說:“那怎樣有槍聲”馬爺說:“他們把鞭炮放在油桶裡糊弄你們呢!”反動隊長冷笑著對_說:“戲演的可真不錯啊!”遠處的學生都呆呆地看著_他們,不知所措。這時我也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緊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只見_神態坦然自若,慢慢地端起杯子,喝下一口水,一副滿不在乎的樣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郭亮帶著一小隊長沙城內的警察來幫忙學生軍,他們從遠處對準馬爺開了一槍,馬爺應聲倒下,嘴裡還喃喃地說:“他們還…還真有…有槍啊!”

  這下敵人被鎮住了,只好乖乖地繳槍投降了,這時我才長長地噓了一口氣,懸著的心最後落了地。看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我真為_機智勇敢的精神所折服。他在青年時期竟有這樣非凡的膽識與才能,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5

  隨著這學期的將近結束,陪伴了我們這麼久的《恰同學少年》也終於迎來了尾聲。回顧這些時光,這部劇陪伴了我們的青春,在我們的悲傷與歡笑中迎來了它最終的結局。自然而然,觀看這部劇,我同時也收穫了很多,各種感受湧入心頭,不禁讓我提筆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恰同學少年》這五個字源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一句詩,也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樣,這部劇講述了毛澤東、蔡和森等一群風華正茂的少年學子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的故事。

  在那樣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幾位有志青年心繫祖國,用自身的努力嘗試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猶記劇中毛澤東邀蕭子升在暑假去遊學的經歷,二人只帶一把雨傘、一個挎包,裝著簡單的換洗衣服和文房四寶,便遊歷了長沙、寧鄉、安化、益陽、沅江五個縣的不少鄉鎮。而現在想來我們的暑假又在做些什麼?寫寫作業,上上課外輔導,玩玩手機遊戲,這大概是我們這個年代大部分學生假期的縮影。雖然在每個時代中都有每個時代人的過法,但是我們與之他們是否少了些什麼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卻難以回答的問題,卻在一節班會課上找到了答案:志氣和目標,這正是我們所缺少的東西。

  在這堂班會課上,主持人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有未來理想的同學舉一下手,一個是有未來理想並作出規劃的同學舉一下手。兩個十分簡單的問題,然第一個問題舉起手來的人只有寥寥幾人,而第二個問題舉起手的人更是幾個手指都數得過來。試問一句,我們是不是越活越沒有志氣了呢?在青春這個本應最有理想,有朝氣的時期,我們的做法卻是像一位遲暮老人,還未進入社會,便已年老。遙看《恰同學少年》中的每一個人,他們哪個不是正值青春的莘莘學子,是在高談暢想計劃國家未來的有志青年。而我們呢?只是一個簡單的理想,便難為住了我們。聽有些同學說自己未來的規劃,考上一個大學,再回到家鄉里找一份工作便是未來。這樣的`計劃對我們來說很正常,可卻缺少著朝氣,一種青春本該拼搏奮鬥的勇氣,就好比人生之路不是順水而行,而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不是古時居於山林中的隱士,不是順流而下的枯葉,而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學子,在人生的這個年紀我們理應奮鬥,理應有著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做一個敢於拼搏的有為青年。

  人生有那麼多個岔路口,很多時候都會選錯路。但我們應該奮鬥,像《恰同學少年》中的每個人一樣,在最好的年紀,活出自己最好的青春!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6

  上一學期在老師們的重點推薦下讀了《恰同學少年》這本書,拜讀以後,我的思想大大轉變了,我覺得這本書看了讓人為之震憾,對我們很有意義,真是受益匪淺,時時催我奮進。

  《恰同學少年》講述了一群風華正盛,樂於求知的少年,他們在第一師範的學習生涯,他們鐵一般的意志,敢作敢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本書中有許許多多的好句子,以及感人的情節讓我刻骨銘心,所謂“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弱,則國弱”。“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本書中的人物我最敬佩的是毛澤東,他的膽量、他的聰明,以及他所體現的精神,他也是本書中的靈魂人物,比如在1917年的暑假,他提出了一個讓常人都不敢去想的事情,那便是“身上不帶一分錢,而去遊遍湘南”。不帶一分錢,那怎麼能生活呢?靠自己的本事去生活,他們一路上發生了許多事情,到最後身上卻有了錢,不但沒捱餓,反而還吃紅燒肉,真夠膽。他有勇有謀,竟敢在槍下耍聰明,比如袁世凱稱帝,他手下有一名大將—湯薌銘,湯薌銘下令全長沙全體師生都得參加,他舉辦的一次敬袁滅民活動,還給在場的師生分發書藉,提倡袁世凱,結果卻變成了《反袁二十一條》,這些事蹟都有是第一師範學生幹出來的,強烈的愛國精神滲入人心。

  青年毛澤東也有衝動的時候,比如第一師範校長張幹,毛澤東不體諒他的良苦用心,反而發動全校的同學把張幹校長趕走了,雖然這種行為不可取,但是在某種條件下是必須實行的。

  所謂“人無完人”,書中的毛澤東也犯了不少錯誤,但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比如他的作文成績一再下降,而不聽袁老師的勸告,導致在課堂上跟袁老師頂嘴,被老師趕出教室,他還一直認為自己很有理,要不是他的恩師楊昌濟給他提出來,還不會知錯,他那種認錯的精神和意志,永遠浮現在我腦中。夜晚時分,去袁老師家認錯,卻吃了閉門羹,毛澤東認準的事,他一定會堅持到底,吃了閉門羹卻不灰心,一直站在門前,天有不測風雲,不料卻下起了大雨,但他也沒有放棄,直淋到袁老師見他為止。

  這本書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們的青春洋溢著自信;他們的青春自信感染我們;他們的純潔友情,讓我們明白什麼叫真摯。現在鄭重地向大家推薦這本書,會讓你充滿信心。真所謂“讀一本好書,交一群摯友”,讓我們在青春烈火中放出耀眼的火焰。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7

  《恰同學少年》電視劇觀後感我看完這部感人肺腑的23集電視劇。我的心被震撼了。被劇中的人物所感染。本劇就是以毛澤東五年半的讀書生涯為背景,展現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風華正茂的優秀青年學習生活的故事。看完了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真的為之震撼,體會到了什麼才是少年應有的青春。

  劇中梁啟超的“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直在我耳邊迴旋,為當年那氣宇軒昂、胸懷天下的少年學子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充滿朝氣的青春活力和豪邁的革命氣慨所震憾,深刻地感受了時代偉人毛澤東求學和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非凡的風采。

  電視劇把我們的視線帶到了上世紀20年代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反動勢力為維護其反動統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反撲的革命鬥爭風起雲湧的崢嶸歲月。這個時期國內外發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在進行革命活動中,青年毛澤東結識了很多同志,並積極引導他們與廣大工人農民相結合。

  他在湖南第一師範院校的幾年十分耐人尋味,他和他的同學們滿懷崇高理想,一起登嶽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他們關心國事;他們憂國憂民,指說江山社稷大事;他們愛憎分明,蔑視權貴,視當時那些禍國殃民的封建軍閥如糞土,嚴厲地痛斥他們的行為。1916年暑假,毛澤東與羅章龍、蔡和森等組成“新民學會”,是中國早期革命的星星之火。一代偉人雖已遠去,但他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卻永放光芒。

  這部電視劇中一個個朝氣蓬勃、積極性上、鮮活明亮的年輕人深深的感染著我,當我看到毛澤東那一批年輕人的豪情壯志,那種志存高遠,發奮圖強,報效祖國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他們那種意氣風發、胸懷鴻鵠之志,飽含憂患情懷的精神是在任何時代都適用的,在任何時候都會激勵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風華正茂,奮發向上的,《恰同學少年》對中華民族的騰飛,具有不可思議的,強大的推動力量。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8

  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不僅僅因為劇情的跌宕曲折,更因為一代革命家少年時代的豪情壯志。他們憂國憂民的高度社會職責感使人欽佩,他們敢作敢為的膽量讓人讚歎,他們勇於破舊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個性構成的重要時期。少年時的志趣思想,往往預示著一個人一生的前進方向。而電視劇中所描述的毛澤東的少年時代,給了我們大學生無限啟示,告訴我們就應心懷祖國、志向遠大,先完善自身繼而立足世間。

  偉人的少年時代以天下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談論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雖然因“過於張揚”而被老師批評,但他心懷祖國和改變舊中國現狀的偉大理想得到了教師們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學的欽佩。偉人的少年時代樂觀而不畏寒苦,假期無處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變他的達觀,攜友一同讀書遊山,淋山雨而叫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以前所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這種樂觀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毛澤東的魅力不僅僅如此,因為他光明磊落的為人、沉著縝密的思維和獨特的領導才能,團結了一群有志於改造貧腐的舊中國的青年。在少年時代,他們遊走於工廠鄉村,成為當地先進思想的宣傳兵;成年以後,他們更是各顯所長,在華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們的理想與抱負,他們的氣魄與膽量,他們的志趣與胸懷,無一不令人深深為之折服。

  反觀自身,恐怕許多人有愧於心。生活在改革開放、物資豐富的新社會,我們物質上充裕,卻難免精神上的貧乏。衣食不缺的我們無須為明天的生活發愁,卻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會職責感。在大學甚至是中學,虛榮攀比的現象屢見不鮮;因為失去奮鬥的目標與動力而沉溺於網路的人也比比皆是;怠於努力而寄未來的期望於歪門邪道者也大有所在。雖然生活中少有如劇中劉俊卿之輩,但劉俊卿卻是當代大學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寫照。在劇中,他的所作所為讓人厭惡,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問題卻不得不讓人警示。

  但與其說這部電視劇為我們敲響警鐘,不如說它向我們提出了要求。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句話的確是不可爭辯的真理,也是這部劇集的最好見證!正是因為有了湖南一師的那群優秀少年,才有了之後的富強中國!我們大學生應從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當今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的時代,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成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們依然應當有用於國家與社會;遠觀未來,我們更有屬於我們的時代任務,即使對於個人,我們也應不斷自我完善,立志樹節,選取正確的人生道路。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9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你還記得嗎?你還記得那個為中國人民贏得和平的,那個率領人民群眾登上了井岡山,領導中國人民走向統一的人嗎?他就是我們的領袖——毛澤東。

  他知錯能改,古人“程門立雪”他“袁門立雨”,用誠心打動了老師他堅忍不拔,堅持冷水浴等有益運動他心中有天,有地,有中國,有世界!做人要做的堂堂正正,不要因為追求榮華富貴和名利而失去尊嚴,就像蘭花一樣,他雖然不如牡丹有名,但是特姿勢所透露出的高貴的氣質卻使人回味無窮。朋友之間的友誼固然重要,但卻不能因為友誼而失去誠信,任意誠信為本,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點,都不能因為個人利益而不講誠信。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要像毛澤東一樣,每天的積累,珍惜每一天的學習時間。“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用有限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奮鬥,每個人的目標都不一樣,有的偉大,有的平凡,但是他們都一樣,都能使人們努力的向他前進。利益、友誼、理想,怎樣正確的去面對?

  “少年強則國強”無論怎樣,我們都是國家的一份子,國家的繁榮昌盛我們也應該承擔一份責任,只有我們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強大,國家才能夠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強大。現在的我們直至青春年華,是讀書學習的大好時機,錯過了就不會再有,錯過了就不會再來,時間是寶貴的,貴的什麼人都買不到,好好學,好好幹,做一個有用的人。

  恰同學少年,在最搖擺不定之時,堅定自己的理想,與國家一同進步吧!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心得 篇10

  毛澤東,多麼響亮的名字。正是他,趕走了日本人,打倒了蔣介石。可多少人知道他少時的故事。冰心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豔它現實的明豔,但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撒遍犧牲的血雨。正如毛澤東,由於年少時期的積累才能領導軍隊,領導國家。恰同學少年正記述了毛澤東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在這部劇中,有幾段戲最為經典,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首先是毛澤東因為幫蕭子升和他弟弟寫文章而被孔昭綬教育一翻,明白了大義與小義的關係,孔昭綬還把校旗給了毛澤東,讓他生起旗幟。由此可知,教師不僅要教知識,還要教人生的道理。

  其次,蔡和森看到劉俊卿浪費糧食,便自己把剩下的飯吃了,劉俊卿看到以後還當眾羞辱了他,最後校長批評了劉俊卿。

  還有就是張幹校長的事情。張幹為了學生操碎了心,可是得不到學生的諒解,直到最後才真像揭開,卻被毛澤東趕跑了。這部劇向我們教會了如何瞭解對方,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要深入內心,不能泛泛而談。

  在看看袁仲謙吧。他因為毛澤東寫文章氣勢太重而不喜歡毛澤東的文章,最後經過楊昌濟的教導,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之處,於是去向老師道歉,在大雨中站了好久,最後得道老師的諒解。

  這部電視劇還有許多經典之處,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希望大家也喜歡這部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