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功勳》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最新《功勳》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功勳》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功勳》觀後感1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最近一直在刷到這句話,之前沒怎麼在意,但在10月1日國慶晚會胡歌的微電影讓我對它開始有印象,而這兩天的《功勳》劇集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功勳》的第一篇章講的是7連指導員李延年,精彩的劇情,逼真的畫面,還原度極高的音效,每一幀都是電影質感,這一篇章總共有6集,每一集都有淚點。
作為指導員,感覺他就是全能的,他了解每個戰士的基本情況,更相信他的兵,所以他能理解小安東的所作所為,所以會有後面的“鋤奸行動”,讓那六個戰士成了真正的英雄。
他足智多謀,跟連長相得益彰,一個想到頭,一個就能把尾給做完美了,所以有了他們配合完美的奪下364.6高地。
他勇敢無畏,為了能支援八連、九連,不顧炮火紛飛,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做了一次試驗,得出了敵人炮火的規律以及保護自己的方式,成功保住高地……
最後的最後,三個連只剩下幾個人了,還能記得寧死不當俘虜,要拿著最後一顆手榴彈衝進敵群,好在,集結號響起,他們成功活了下來。
當然,如果沒有一如既往信任他的上級領導,他的工作不可能這麼順利的完成,比如差點就被人臨陣換將,比如那次完美的“鋤奸行動”。
很可惜,這雙手沒能寫出心中那份感動的十分之一,那一群群都只是孩子,大多數人把生命定格在了最年輕的時候,只能說,這盛世如你們所願。
新聞報導,9月2日,第八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從韓國運回遼寧瀋陽,時隔71年,他們終於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只是歸來仍是少年。雖說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但中國人講究的還是葉落歸根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而今天我們的使命是什麼呢?
《功勳》觀後感2
《功勳》展現的是功勳人物真實的人生經歷,也讓觀眾看到了這些英雄、模範最生活化、最接地氣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連天的前線能和戰士打成一片,于敏會在家裡和妻子暢想如何品嚐北京烤鴨來解饞。原來,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來,他們離觀眾並不遠。
不過,在最危險的地方,李延年從未退縮;為了祖國的科研事業,于敏毅然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哪裡有需要,張富清就去哪裡,不管條件有多艱苦。“平凡”的英雄在關鍵時刻,又是不平凡的.。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裡。
祖國的強大,讓他們不會再身處戰火紛飛的環境裡,感受戰爭的恐懼和殘酷;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會讓他們再體會到糧食短缺的艱難,永遠不用像于敏一樣,去“偷”自家的雞蛋給同事果腹。
看一看前輩們是怎樣讓自己的青春無悔,看一看當年的同齡人是怎樣度過充實的一生,看一看他們在遇到生活的困難和挫折時,又是如何應對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會再有迷茫和彷徨,內心就會充滿奮進的力量。新時代的“功勳”,正召喚著我們勇立潮頭、奮楫爭先、拼搏進取。
《功勳》觀後感3
近日,電視劇《功勳》在黃金檔熱播,將八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人生華彩篇章與新中國奮鬥史聯絡起來,詮釋他們忠誠、執著、樸實的人生品格和獻身祖國服務人民的崇高境界。廣大年輕幹部要從中汲取榜樣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樑之才。
堅守“無非一念救蒼生”的情懷,一生一世“守初心”
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只為“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實現“禾下乘涼夢”。屠呦呦團隊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功夫不負苦心人,成功發現了“青蒿方”,拯救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瘧疾病人的生命。百年來,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不懈奮鬥、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的精神力量。“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年輕幹部要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堅定的政治思想、政治觀點、政治立場貫徹到工作生活方方面面,把黨和人民事業長長久久推進下去,永遠做理想信念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堅定“埋骨何須桑梓地”的勇氣,盡職盡責“擔使命”
孫家棟等中國航天人從一張白紙做起,孜孜以求、步履不停地開拓中國航天事業、成功將“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黃旭華等科研工作者隱姓埋名幾十年,初心不改克服萬難,最終成就了我國核潛艇事業從無到有的跨越。“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作為年輕幹部就要多經歷一些險峻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磨出真功夫、練出大心臟。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無畏精神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拼搏精神,敢啃硬骨頭,敢挑硬擔子,敢攻硬任務,碰到疑難複雜的問題,更要以釘釘子精神,搞明白癥結,破解難點堵點,把工作任務一步步推進,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堅持“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善作善成“抓落實”
17歲的李延年面對飽受過貧窮和戰亂之苦的家鄉人民,毅然加入了革命隊伍,他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比參軍更為榮耀,始終覺得:“打仗不能怕死。”24歲的張富清面臨“是帶著解放軍發的路費回家過日子,還是跟著共產黨去奮鬥”的人生抉擇時,果斷選擇後者:“我要為窮苦人去打仗!”他們不畏艱險、敢於犧牲,苦幹實幹、不屈不撓,充分展示了共產黨人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和堅忍不拔的鬥爭精神。“越是艱險越向前”,新時代新徵程上,既面臨難得歷史機遇,又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年輕幹部要有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穩紮穩打向前走,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透過化解難題開創工作新局面,不斷書寫出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的答卷。
《功勳》觀後感4
電視劇《功勳》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整天,腦海裡都浮現劇中人一個個犧牲時的場景。最震撼我心靈的,不是金天一、春蘭、喬老闆、項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犧牲,而是劇中年僅七歲的巧丫的犧牲。
劇中巧丫戲份並不多,是廖飛和卓越先後租住的康西公館的老闆娘的女兒,聰明可愛,廖飛和卓越都先後教過她學寫字,她對廖、卓二人有著深厚的感情。
卓越準備離開新京去東林鎮潛伏,外出辦事出門前答應巧丫給她買糖人回來。巧丫開心地等著姐姐回來,等來的卻是帶兵去康西公館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高興變得恐懼,然而當黑木茨把大院裡的人都趕去屋子裡監視時,巧丫選擇了院子一個角落躲藏起來。卓越滿懷喜悅拿著買好的糖人回來,走到大門口時,巧丫從角落衝出來提醒卓越不要進大院,黑木茨殘忍地槍殺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別過來,有日本人,他們要抓你!”以及中槍後喊出的一聲“姐。”,讓卓越難以接受活潑可愛的巧丫瞬間死在她面前,頓時淚流滿面,買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媽媽還有叔叔衝出來和日本鬼子拼命,全部被槍殺,巧丫媽媽臨死前提醒卓越快逃,恐怕她還難以回過神來。
直至廖飛協助卓越脫險,幫她更換成日本醫生的身份,在火車站送別後,卓越離去時淚流滿面,仍難從悲痛中釋懷,鏡頭回放巧丫死前的那兩句話。巧丫的死讓卓越親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殘忍,也激發了她對日本鬼子的仇恨,決心要出色完成諜報任務。
第十九集開頭這火車站離別的一幕,讓我也不禁熱淚長流。說不清楚為什麼,心裡堵得慌。是劇情太傷感,還是我太難過。
再次聽柳雲龍唱的《功勳》,在那深沉、激昂的片尾歌聲中緩緩站起身來。
《功勳》的確在劇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這部電視作品依然是成功的,特別是演員精彩出色的演繹,使該劇從人性化的角度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的鮮活的人物,不論好壞形象都很真實。透過他們各自的命運告訴我們,是罪惡的戰爭把人類本是美好的感情變成仇恨和傷痛;把智慧和才華變成殺戳的幫兇。它告訴我們要銘記,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麼的珍貴,而我們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為祖國的建設努力奮鬥,讓她強大、繁榮,永遠不受侵略。
《功勳》觀後感5
《功勳》不僅是一組讚美詩,還是一道思考題。劇中弘揚的是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窮且益堅的精神底蘊。窮且益堅不易,達而益堅更難。
昨晚,電視劇《功勳》圓滿結束了全部八章。這部作品是“理想照耀中國”主題展播中的一部。它是對2019年9月29日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的響應,是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時為新中國英雄立傳之作,是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啟程處寫給中華優秀兒女的明德之作。“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功勳》的底蘊和寄託就在於此。
中華民族歷來崇仰英雄,中華兒女歷來崇尚英雄。看《功勳》不禁會想到魯迅先生曾寫下的鏗鏘之語——“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從大禹治水神話的代代傳承,到巍峨矗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歷來為蒼生起、為天下安、為民族興旺、為國家富強而忘我奮鬥的人們,是中國的脊樑、民族的先鋒、時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