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13篇)
《長津湖》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13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津湖》觀後感範文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1
今年的國慶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去影院觀看了電影《長津湖》。
影片開頭一片靜謐,一山一水,一粥一飯,隻言片語,勝過萬語千言,這都與後來的戰爭形成了鮮明對比。家園有多美好,戰爭就有多猙獰;父母有多慈愛,敵人就有多兇殘。場景中間的過渡,是一列飛馳的火車。新從軍的伍萬里站在拉開門車廂中,陡然望見了在崇山峻嶺中蜿蜒起伏的萬里長城,瞬間靈魂被震動。這是祖國的大好河山!如果說之前他的心裡只裝著那個小小的家,只裝著馳騁沙場的大哥、二哥。而從這一刻起,他的心中已經有了天下,有了祖國的江山。但戰爭太殘酷,尤其是雙方技術裝備明顯不對等的現代化戰爭。透過銀幕,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幾乎是一場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之間的直接比拼。
當伍千里、伍萬里和戰友們在亂石灘上頭頂著敵機掃射,張小山當場無聲陣亡時,無數次,當敵人轟炸機拋下炸彈將大地變成火海時,志願軍戰士只能長久匍匐隱蔽,避免被發現;當敵人的坦克四處橫行時,志願軍戰士只能用手榴彈、炸藥包來對付;當敵人吃著火雞、香腸,唱著聖誕快樂時,志願軍戰士只能每天啃一個凍土豆,冒著零下40℃的嚴寒做敵後穿插……這樣的一種格局下,勝敗似乎毫無懸念。然而,就是在這樣極其“不對等”的格局之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了勝利,全殲美軍王牌部隊“北極熊團”。這一戰,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創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奇蹟。
這場奇蹟的背後,是無數個英雄故事。最突出的是“雷公”,他一手帶出了無數個老兵,是戰士們公認的“雷爹”,他撲倒在冒煙的標識彈上,將其搬上車拉走,引開敵機轟炸,疼得不停哈氣。臨終前,他喊疼,說“別把我一個人留下”……這些都充分說明他是一個真正的人,而非符號化的“鋼鐵戰士”。
電影中還有一些情節,讓人印象深刻。比如,自學英文的梅生;摸索著學會駕駛坦克的餘從戎;將打水漂技術應用於投擲手榴彈的伍萬里……而英雄並不止於他們。從戰鬥至最後一人仍抱著炸藥包衝向敵群的楊根思,到在風雪中集體凍死仍保持戰鬥姿勢的“冰雕連”戰士,再到那些在號角中衝鋒成片倒下的人群……他們都是英雄。他們為了祖國,為了無數父老鄉親,拋頭顱灑熱血。隔著銀幕,能更感受到他們那顆滾燙而跳動的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2週年的日子,72年的風雨兼程,一路走來,祖國越來越強大了。讓我們銘記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獻出自己生命,貢獻力量的人。你們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2
昨天,剛上映一部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第二年,國家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黨中央政府應朝鮮政府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電影看完以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幀幀不怕犧牲、奮勇抗敵的畫面浮向在我眼前,讓我再次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用他們的鮮血築建的。
電影開始,跟隨鏡頭來到伍千里(吳京飾)的家鄉,伍千里作為七連團長帶領剛打完勝仗的戰士回家探親,在和父母見完面後,當晚收到緊急通知停止探親,外出打仗,年邁的父母只能目送孩兒,希望他勝利歸來。為了不要美國軍隊越過“三八線”、跨過“鴨綠江”,伍千里帶領一百多名戰士奔赴朝鮮戰場。由於美軍飛機不停的在山間巡視,我們的軍隊火車被發現後不得不轉移陣地,保護電臺、背起裝備徒步前行。在前進的過程中,中國士兵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忍飢挨餓,在嚴寒的冰雪天氣中紋絲不動,隨時觀察美軍的飛機,及時隱蔽,最終把電臺送往前線陣營並抵達戰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伍千里帶領百名士兵徒步前進到達戰場時,為了躲蔽美國的巡查飛機,他們在前後無草無樹無山遮擋的情況下,躺在一堆石頭上面,假裝"屍休"躺在上面紋絲不動。美國人的兩架飛機不停的在上方飛行巡視,由於沒有發現敵人,他們為了一己之樂,便在他們以為是“屍體”的地方投放炸彈。此時,伍千里眼看著身邊的戰士被炸死,內心十分難受,但為了以少保多不被全軍覆沒,安全抵達戰場,戰士們遵守紀律,只能預設忍受。另一個是最後的場景,在美國軍隊誤以為是敵人時,他們走近一看,竟然是凍死在山上潛伏的中國士兵。當我看到那一個個被凍僵計程車兵端著步槍趴在雪地上時,在忍受著零下40多度的嚴寒天氣下,他們甘願化成冰雕,也絲毫不願退縮,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全部來自烈士們對於新中國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因為他們相信中國一定會勝利。正如電影中美軍首領所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打敗他們”。
如今我們生活在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國是那些先輩們用甘於奉獻、無所畏懼的勇氣,拋頭顱、灑熱血替我們打下的。就像影片中所說:“這仗真不想打,但為了未來百年的發展,這仗不得不打。打的一拳來,免得百拳來。”所以,那些為了保衛祖國未來拼死戰鬥的戰士,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於華夏、國家繁榮昌盛,在祖國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勿忘過去、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用我們的決心和努力獻出自己力量,維護祖國美好的未來。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3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什麼是軍人的榮耀?什麼是志願軍的軍魂?是什麼衝破層層枷鎖,越過槍林彈雨讓軍威、國威揚名立萬、英勇突圍?依吾觀,是英雄骨,是軍人魂。
英雄之心見山見海,矢志不渝、至死未休,如長明火種,點然新中國希望之光,照亮下一代成長的路,令吾輩動容,吾心激盪。
其英雄骨、軍人魂,首在信念堅定、一以貫之,浩氣展虹霓。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志在愛國,“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所以指導員梅生瀕臨退伍仍淚別妻女,腳踏數十公里也要歸隊再戰,所以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三兄弟全員入伍,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沒有人可以攻破中華民族的信念,志在守護,志在未來,一襲軍裝便是一身擔當,一杆槍便挑起家國重擔,他們不忘背後長城萬里風光無兩,雄奇壯闊,不忘故鄉沂蒙山秀美清麗,不忘百姓扔上車的綿衣和對面的微笑,那是最初的信仰和守護的源頭,以己粉身碎骨,願汝一生無傷。
其英雄骨、軍人魂,亦在靈活機動,智勇無雙,煙塵一劍掃。
這場戰爭最殘酷的劣勢便是資源,無衣禦寒,無食慰腹,無先進槍炮空軍,凍土豆與感恩節的火雞、步行與坦克軍車的對比中,飽含令人心酸的貧苦,但作戰的靈活性、策略的合理完美的彌補了缺憾。無論是自習英語、在戰場迷惑敵人、聲東擊西,還是隨手利用敵軍的鐵盾,炮彈,駕駛坦克,抑或是環環相扣,從通訊塔到高地,從大榆洞到機場,整個作戰過程緊迫不失流暢,完美結合熱血與冷靜,可謂有勇有謀,真為英雄氣概、中華風範!
最動人的英雄之心,更在紀律嚴明與和諧關係相結合相平衡,可敬可愛。
他們是可敬的軍人,罰站,檢討是為處罰,一聲令下,“五分鐘內整理裝備”,一聲槍響,衝鋒陷陣一往無前,筆直如松、義氣如劍,霜寒十四州。冷峻嚴肅,敏銳謹慎,千秋尚凜然。他們更是可愛的人,餘從戎對伍萬里的看似調侃、實則照顧,雷睢生,談子為等人的言傳身教,我們見證了少年意氣到從容赴戰的成長,見證了齊力斷金、不分你我的團結,也見證了“挺住就是一切”的堅定和“有些槍可以不開”的溫柔,拳拳之心、動人至深,黃綠色迷彩、深青色山巒、金色朝霞、深藍色夜景、冷白色月輪、暖黃色燈火、雪色冰雕,亦冷亦暖,可剛可柔,崇尚英雄才會存在英雄,真正走近他們,記住他們,他們就永遠留在世間。
“山河猶帶英雄氣,試上最高處閒坐地”,唯願以你我之筆,記英雄之名,以吾輩之志,效先輩壯行,緬懷不因時代而變遷,意志不為歲月所更改。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4
哪怕有再多的磨難與犧牲,我們也要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題記
《長津湖》這部影片主要是講抗美援朝時期發生在長津湖一帶的一場名叫“長津湖戰役”的戰爭。看完這部戰爭史詩般的影片,我的內心感受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震撼”。
我震撼於一張臉的悽苦與不捨。這是九兵團七連連長伍千里母親的臉,這是一張刻著不捨、不想讓兒子去戰場的母親的臉。戰爭已奪去了她大兒子伍百里的生命,而她二兒子伍千里剛回來又要歸隊去打仗。她捨不得,不想讓二兒子去,她也擔心二兒子又回不來。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我震撼於兩句話帶給人的思考。伍千里有個弟弟叫伍萬里,他被編入伍千里的連隊,伍千里對他很嚴格。在伍萬里的入連儀式上,就因為他沒回答出自己是第多少名戰士,伍千里就罰他站一晚上,還告訴他“一個蛋從外面被敲開,註定會被吃掉,你要是能從裡面自己啄開,很可能是隻鷹。”正是因為哥哥的嚴格要求,伍萬里在戰場上才會表現得極其勇敢,在與美軍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時,為了把美軍的訊號塔給破壞,伍萬里與一個美軍殊死搏鬥,終於贏得了勝利。伍千里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當我們面臨危險時,如果選擇逃避,就只能坐以待斃;如果主動出擊,製造並利用機會,就會化險為夷。還有一句是“這一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是呀,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震撼於三個畫面的感人至深。零下四十度,極寒的天氣,美軍部隊吃著美味的食物,而我們的戰士一天僅有一個土豆,這土豆硬得將戰士們的牙齒都硌壞了,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七連戰士以苦為樂,令我感動不已。最後一戰,美軍這個稱霸全球的北極熊團,投了個標識彈,雷公為了掩護大家,讓大家脫險,他把標識彈挖出來並開車送到無人的地方,此時,他全身被標識彈炙烤,血肉模糊,看到這裡,我淚如雨下。雷公的犧牲自我、保全連隊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電影的最後,美軍空軍在撤退的路上發現了中國軍隊,一排排志願軍戰士,俯臥在零下40℃的陣地上,他們以戰鬥隊形散開,人人都是手執武器的姿態,怒目注視前方,沒有一個人向後,堅持到最後一刻,他們是人民軍隊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冰雕連”。美軍空軍部總指揮員看到這一幕,摘下手套,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並說了一句:“我們永遠不可能戰勝這樣的軍隊。”為了保家衛國,戰士們前仆後繼,英勇無畏,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向所有志願軍戰士致敬!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生逢盛世,我們享受著新時代的和平陽光,我們將砥礪前行,書寫新時代的奮鬥華章。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5
那個冬天特別冷,血也特別熱。
祖國母親生日前夕,我和爸爸專程去觀看了電影《長津湖》。自從“冰雕連”,在網路和影視作品中,成為志願軍和那一代先烈,最讓扼腕痛惜的鏡頭定格後,長津湖之戰漸漸為國人熟知。
在那個令世人緬懷的凜冬,我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克服後勤、裝備的巨大差距,晝伏夜行,忍受著酷寒和飢餓,以頑強的毅力、超於常人的勇氣信念,用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在長津湖地區,包圍並追擊美國王牌之師,扭轉戰爭的`不利局面。用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贏得中國軍隊對抗西方國家軍隊,在主要戰役的第一次勝利。新中國第一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是至今屹立在長津湖畔的中國軍魂,他也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
看著美軍官兵吃著燻肉、雞腿,喝著咖啡,而我們最可愛的人,吃著凍得硌牙的土豆;看著美國軍隊的坦克車輛、空中戰機的肆虐橫行,而我們志願軍戰士物資匱乏、武器簡單,甚至連禦寒的棉衣都沒有完全裝備。我一直默默地流淚,每一名戰士,都是有爸媽有家的親人。本來,他們該回老家建房,孝養父母,或看娃輔導功課……祖國召喚下,一無返顧地重返部隊,與戰友一起浴血戰場,奮勇殺敵。為了大家,不惜捨棄小家,參加這場戰役的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我最喜歡影片裡,那個樣子憨憨的雷公,為人善良,有點像《西遊記》的土地公公。在他的能力範圍內,沒有不知道的事情。能用拇指計算出步炮射程角度,準確擊中敵人的火力點,帶個耳朵的擴音裝置,儼然便成為“順風耳”。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場面,發生在赴朝的火車路上。新戰士伍萬里,因為沒有拿到槍,鬧著要跳車。鐵流滾滾,拉開車廂大門的瞬間,迎面金光普照,本來喧鬧的戰士們全部愣住了。外面是蜿蜒輾轉的萬里長城,壯麗河山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心間……我們戰士便要化身血肉長城,禦敵於國門之外,用生命和熱血為我們後輩,築起長久的和平!
正如戎馬一生的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在停戰後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電影中,那個率部端掉美軍“北極熊團”,志願軍連長伍千里說得更明白:“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你們就不用打了。”至今,北極熊團的團旗,還陳列在我軍事博物館中,供遊客展覽參觀。
邊看電影邊想,我們享用今天的幸福安逸,不僅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心裡,還要把“珍惜”二字付出實踐,從小事做起,從愛惜食物,從認真學習,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之不易!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6
那是在冰天雪地裡的一次成功,在新中國成立七十二週年,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眼淚與激情共同衝上心頭的電影——《長津湖》,它用176分鐘的時間,讓我看到了人民志願軍的英勇,讓我看到了如今海清河晏的來之不易,也讓我感受到了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下,在這樣的熱血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夠迅速到來。
戰爭是殘酷的,《長津湖》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之戰為背景,用電影手法,藝術地講述了志願軍7連官兵為了爭取勝利,用青春和熱血捍衛軍人榮耀的感人故事。在此期間,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用奮勇慷慨,義憤填膺,不懼犧牲之態,打敗了美軍強大的裝備,擊敗了美軍要戰無不勝的神話,在迫使侵略者退卻最長的距離之後,在世紀50年代的那一個極其寒冷的冬天,志願軍卻犧牲了兩萬多人,有的被寒冷所掩埋,有的被飢餓所害,他們是人子人女,是青年志士,他們是血肉之軀,卻要用精神築起城牆,拼殺這一場最為慘烈的戰役。
“要將中國 軍人擊敗,除非上帝披著盔甲上陣。”
激戰、鏖戰,在看不到光明的日子裡,沒有親身體會很難以知道志願軍到底經歷了什麼,我們不難想象到,當時他們在與22個國家一個臺灣地區聯軍抗擊的過程中,那種慘痛的代價,那種屍橫遍野的場地如何令人心痛,那時美國五星上將曾經表示“誰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
為此,這不是一部戰爭片,這是一部歷史創作,《長津湖》電影真實的還原了當時敵我兩方的物質情況,在零下20℃的天氣裡,我方誌願軍官兵身上穿的,是薄的不能再薄的棉衣,我方誌願軍他們吃的,是硬的不能再硬的土豆和深冬冰雪。他們冰凍的耳朵一碰就掉,他們在水門橋旁,在溫度低至零下54攝氏度時,甚至產生了震天撼地的“冰雕連”。可對於食物富足,糧草充裕的美軍來說,他們還在用過去的眼光看待我們,他們還在等著輕鬆回去,過一個更加溫暖的聖誕節,他們想用軍大衣、熱火爐、營養豐富的食物去潰敗我方軍人的意志,用看似的優勢,將中華人民的傲骨踩在腳底下。
然而,豈止中華民族的血性要融化堅冰,要冷凍烈焰,當美國王牌陸軍第十軍的敗退後,那一次迫使美軍經歷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在告訴每一箇中國人,在告訴全世界——“此中國非彼中國,我們不再是東亞病夫,若任何侵略者想要打敗中華民族,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著灼熱的烈焰所傷。”
長津湖之戰,是歷史的悠悠迴響,《長津湖》是如今在歷史緬懷下,一部藝術化的劇作的展現。可無論是哪一個,都在這泱泱華夏的每一次成長中告訴我們,中國不敗!外敵必退。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7
近日,《長津湖》在萬眾矚目下登上了大銀幕。這部重磅電影以規模宏大的敘事筆觸、震撼人心的創作陣容引發觀影熱潮,客觀地再現了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歷史,彰顯了先烈們“千里刀光影”的鬥爭膽魄和“萬里赴戎機”的英雄情懷。我們可從《長津湖》中汲取力量,沿著紅色印記一路前行,奮鬥新徵程。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激發心中血性。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浩淼東去的鴨綠江,開赴戰火燃燒的朝鮮戰場,為保家衛國而衝鋒陷陣。戰爭環境的殘酷與嚴峻令人唏噓不已,轟炸機的轟鳴令人驚心動魄,遭受重創的橋身鋼樑,彈炮衝擊下的傷痕大地兇悍無比,面對實力懸殊的立體戰爭,志願軍以強大的精神力量彌補了物質力量上的不足。鋼少氣多,志願軍敢於挑戰極限,以同仇敵愾的鬥爭與敵決戰。為國之利益,常思奮不顧身,作為黨員,我們要從志願軍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心中矗立起永不消逝的精神豐碑,鍛造堅如鋼鐵的意志和匹夫有責的氣節,讓英雄的讚歌在心中唱響,讓意志的力量在心中凝聚,敢於與困難交鋒,以不懈鬥爭致敬英雄,以愛國奮鬥回應時代。
“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打了。”這句電影臺詞也是先烈們真實的心聲,對人民的愛、對後代的愛、對和平的渴望與珍視是他們頑強作戰的動力,不怕飢無食、寒無衣,不怕身負傷、戰之艱,他們將這種愛與渴望化作了心中持久深沉的力量。面對朝鮮50年間氣溫最低的冬天,9兵團每個班十多人只有一兩床棉被的現實境況,面對敵機的轟炸和炮火的嘶鳴,極致的嚴寒挑戰著體能的極限。用腋窩暖化土豆才能啃下土豆,抱團取暖依然無法禦寒,可是先烈們卻俯臥在戰壕上整整一夜,至死都保持著戰鬥的姿態。撫今追昔,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奮鬥燃燒鬥志,為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激發奮鬥豪情,不負歷史責任與時代重託。
“千萬不要忘記長津湖戰場上長眠的烈士們,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國之棟樑。”信仰為支柱,身軀是鋼鐵。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因為心有信仰、堅定前行,烈士們能夠在冰雪長天中頑強作戰;因為相信未來、擁抱夢想,無論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他們都能作戰到底。信仰是不可曲折的精神支柱、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激發著無所畏懼的血性,烈士們不顧一切的決心、一往無前的勇氣凝聚起的戰鬥力,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打散的。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將信仰深深根植於心,秉持忠誠信仰不懈奮鬥,挺起精神脊樑,成為國之脊樑。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8
何謂反戰?是生於華夏大地而跪服國外圓月的“慕洋犬”?是蔭於前輩犧牲換來的幸福生活,而對冰雕連烈士出言不遜的所謂“大V”?《長津湖》的衝鋒號角仍在今日迴響,於皚皚白雪中擎起一面烈烈紅旗:反戰,就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我們有幸,生在和平的國家,硝煙從未散去,最可愛的人阻擋著它。戰場之外,伍千里、伍萬里是兒子,梅生是丈夫和父親,每個人都有想守護的一隅:可能是為爹孃蓋一座房子,可能是把囡囡的數學教好。然而,槍聲響起,他們都義無反顧地將這一隅延展為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只因他們深知“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了”。反戰,不是哆哆嗦嗦、冒著油汗地向敵人尋求寬恕,而是把戰爭止息在自己面前,面前是炮火,身後是和平。
“他們為什麼是英雄?因為他們躺在那裡!我們為什麼要致敬?因為我們站在這裡!他們為什麼會躺在那裡,是為了讓我們站在這裡!”雷公的沂蒙山仍然蒼翠著,然而名字上的紅圈已用血淚刻下——接力棒,已經到了我們手上。那麼,何謂我輩青年的反戰?從“不敢忘,不能忘!”開始。
我們不必用用牙齒與凍土豆硬碰硬,但端著裝滿的飯碗,請感受到這是一種幸福;我們不必再十七八歲面對敵軍的槍眼,但握著答卷的墨筆,請感受到這是一種幸福——我們習以為常的幸福,前輩們的眼睛看不到,前輩們的心卻一清二楚。因而偉人的兒子身殉異鄉,未及而立的戰士永生烈火,無數少年身守住了中國的第一個甲子,“雖萬死而猶未悔”。反戰,就是辨明:倘若要死,是為了一個人死,還是一群人活。
看完電影,亮起的影院對映同學們的淚光。我想,與我們東中學子一樣,當今青年的心中都有一團火,是五千年前的火種,七十年前的紅旗。然而,我們更應警惕的是,即使心有星火,若被“躺平”“佛系”的溼沙子覆蓋,便難成燎原之勢——這或許,便是我們的戰爭,而同樣的,這場信仰之戰,價值觀之戰,“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反戰的前提是能戰,是知道為何而戰,胡修道舉起槍時如是,我們青年舉起筆當亦如是!
志願軍戰士宋阿毛在絕筆中寫到:“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永垂不朽的英雄,守護著你我;你我守護著的,也終將是下一代中華兒女眼中的永垂不朽。
打得一拳開,是先烈們反戰中犧牲的生命;免得百拳來,是先烈們反戰中換來的明天。反戰,是能戰、敢戰、不忘戰、不忘為何而戰。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9
近日,電影《長津湖》在全國熱映,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作為黨員幹部,追片之餘,我們也應該從劇中汲取精神食糧,扎牢“信念之根”“奮鬥之根”“忠誠之根”,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新時代“趕考路”上書寫新華章。
扎牢信念之根,讓“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紅色經典激勵心扉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初入紅色展廳,一組鮮明對比的資料十分引人注目,我國在鋼產量、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等方面都遠遠落後,簡而言之為“氣多鋼少”。看似可怕的敵人,有著強大的裝備和制空權,實則卻鋼多、氣血不足,這些致命弱點在近戰、夜戰中暴露無遺。然而,正因為志願軍有著“氣壯長津湖”般崇高的信仰,才能做到眼中有光、心中有磅礴力量,以頑強的意志信念,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衝鋒,守住一座又一座高地。雖然當下我們不必過度擔憂寒冬,但是我們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前進之路勢必坎坷曲折,堅定信仰是新時代的迫切呼喚,“強國有我”更是每一位青年人奮臂高呼的應有之音。
扎牢奮鬥之根,讓“戰嚴寒、鬥風雪”的紅色基因浸潤心田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零下40度的長津湖,寒冷比敵人的炮火還要可怕,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志願軍飢寒交迫,卻依然熱血沸騰,他們以炙熱的奮進精神投入戰鬥,真正做到了擺脫“冷氣”。被譽為“中國式保爾”的倖存者周全弟,在長津湖戰役中因凍傷失去了四肢,但他堅決不屈服於命運,以鋼鐵般的意志力啃下硬骨頭,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用斷肢續寫奇蹟,其書法頗有造詣,屢次獲獎。當今的青年人要拿出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紮根沃土向上生長,不畏外部條件的重重阻礙,汲取艱苦奮鬥的精神給養,紅色血脈,真正做到為民服務有溫度、為民謀事有高度、為民辦事有態度。
扎牢忠誠之根,讓“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梅之芬芳沁人心脾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走近抗美援朝紀念館紅色展廳出口,鮮紅的凱旋門映入眼簾,不禁感慨當今之和平來之不易,那是千千萬萬最可愛的人用鮮血換來的勝利。為了死守長津湖,志願軍時刻保持戰鬥姿勢,瞄準敵人的方向,等待吹響進攻的號角,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堅決不撤退,“高傲”地聳立在陣地上,堅冰不能損其骨,風雪不能摧其志。這種彌足珍貴的革命忠誠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發揚,並根植於內心深處,付諸於實踐行動。黨員幹部在任何時刻都要堅定立場,涵養精神傲骨,才能在大風大浪面前毫無畏懼、毫無退縮,才能在利益誘惑下更加堅定自我、傲骨勝梅,才能在攻堅克難中傲雪凌霜,彰顯英雄風骨。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10
國慶節假期,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它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主人公伍千里帶著他的弟弟——新兵伍萬里上戰場前線與美軍戰鬥的故事。戰場上的情景很慘烈,深深觸動著我的心靈。
看完電影回到家,媽媽將一個土豆在熱水中煮熟,把它放進了冰箱的下層凍了起來。凍好後又把它給了我,讓我嚐嚐,我咬了一口,根本就咬不動,像石頭一樣硬邦邦的。我一臉疑問地問媽媽這是幹什麼,媽媽說:“你想想,志願軍戰士們在冰天雪地中,只吃這種土豆,卻沒人喊苦,還打了勝仗。你也要像他們一樣長大後為祖國做貢獻。”說完媽媽又給我們講解了長津湖這個真實故事: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
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聽到這裡,我想到了電影上那副畫面,那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一個美軍偵察兵發現一隊中國軍人,趕忙去檢視卻發現是一尊尊蓄勢待發的冰人。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被凍上了一層霜,臉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其中有一位軍人趴在一塊大石頭上,一隻眼緊閉著,另一隻眼死死地盯著槍口,似乎只要一個不注意,子彈馬上就會飛出去。還有一位軍人也趴在石頭,手裡拿著對講機,一副隨時奉命帶軍隊衝出去的樣子。美軍隊長看到了,鄭重地給這群冰人敬了一個軍禮,他說:“面對這樣的敵人,我們是打不贏的。”這群冰人是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他們這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贏得了對手的尊重。當我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心都被揪了起來,零下幾十度,那麼冷的天,這是怎樣的一種意志呀?擁有這種鋼鐵意志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怎能不勝利呢?和他們相比,我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以後,無論怎樣的困難,我都要克服。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時代中,我們應該感謝那些革命戰士們,是他們奉獻出了生命才換來了現在的和平,才讓我們擁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讓我們可以安靜地坐在教室裡學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建設我們的祖國,不辜負革命前輩的期望。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11
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帶我們重溫了那場熱血悲壯的抗美援朝戰役,每個人物都是那麼生動鮮明,每個場景都是那麼刻骨銘心,廣大黨員幹部應該細細品味其中滋味,傳承紅色力量紅色血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上譜寫新的紅色篇章。
品一支“鋼筆”,它彰顯的是“忠與義”的堅守
“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帶著一支鋼筆、一塊懷錶便跟著彭德懷司令員欣然前往一線,在車站,他遞給了伍萬里一支從未見過的鋼筆,或許當時大家都以為他是一身“書生嫩氣”,卻沒曾想到他有一骨子“英雄霸氣”,為了那張大地圖,毅然衝進轟炸區域,他堅定的眼神、偉岸的背影都深深烙在了戰士們的心中。“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主動請纓、衝鋒陷陣,這便是榜樣的力量,用行動體現著中華兒女的血性和溫良,用生命詮釋著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沒有人清楚他的來歷,大家都叫他“劉秘書”,隱姓埋名、忠心赤膽,這也是共產黨員對祖國最純潔的愛,對黨和人民最赤誠的心。
品一杆“菸斗”,它凝聚的是“生與死”的抉擇
外形五大三粗的雷公,內心卻異常細膩,他教會許多新兵如何自保,自己卻總是衝鋒在前,在敵機瘋狂轟炸時,他果敢跑去撿起標識彈,駕車奮勇駛入敵營。“疼死我了,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裡。”他怕疼,也想安全回家,但是他知道不能後退,因為身後是熱愛的戰友和思念的祖國,這也是軍人的使命和榮耀,要保護戰友回家的道路,要守衛家鄉皎潔的月光,他作為一名穿插連的老兵,最後能留下來的也只是常伴身邊的那一杆菸斗。常常在想:“到底什麼是保家衛國?”或許雷公便是最好的註解,厭倦戰爭卻要常年征戰、害怕疼痛卻要強忍戰痛、思念家鄉卻終埋異鄉,這是滋養共產黨員的強大精神偉力,這種英雄血性將會熾熱不屈,這種堅定信念將會永世不滅。
品一個“箱子”,它承載的是“家與國”的縮影
剛剛退伍的梅生,本可以和妻子女兒安享晚年,卻忽逢國難,便又帶著箱子匆匆歸隊,在火車上他緩緩開啟箱子,累累功勳、一張照片便是他半生的榮耀和一生的牽掛,更是他誓死都要守護的“大國”與“小家”。“這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下一代要打。”在那寒冬凜冽的戰場上,他是博學多才的指導員,也是英勇頑強的衝鋒兵,用血肉身軀奮力抵抗著坦克大炮。“悠悠忠骨埋他鄉,鑄就和平佑後人。”生逢繁華盛世是因為革命先輩把該打的仗都打了,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子孫後代的青春年華,換來這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心中有摯愛便會勇擔當,肩上有使命便會敢作為,共產黨員的這顆赤子之心歷百年不變,始終朝著民族復興的方向前進。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12
這個國慶假期,我並沒有天南地北的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是選擇赴一場“長津湖”之約,感受71年前,中國志願軍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那場光榮之戰的勝利。
觀影前,我自行科普了一下“長津湖”之戰的歷史背景及長津湖的地理位置,可無論怎樣科普,腦中浮現的畫面感都稍顯蒼白,可當電影開場後,當我自身其中,才覺得無論是連長伍千里、指導員梅生、炮兵排長“雷公”、甚至是第677名新兵伍萬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動鮮活的,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無論你用何種“高大上”的詞句來形容他們都不為過,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捍衛了中國志願軍的尊嚴,他們用英勇無畏、浴血奮戰、犧牲奉獻展示了什麼才是中國 軍人無法戰勝的鋼鐵意志。
千里刀光影,萬里赴戎機。當伍氏兄弟踏上開往戰場火車的那一瞬間開始,每個老兵都知道即將面對的是什麼,那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一場中國 軍人血肉之軀和美帝國主義“鋼鐵之軀”的直接對抗,“老兵們”會感到疼痛,會感到飢餓,也會感到寒冷,但是“老兵們”絕對不會有人因此而退縮,更不會害怕。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這場仗,我們今天不打,我們下一代就要打,我們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透過影片,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71年前長津湖地區遭遇50年不遇的嚴寒,能感受到戰士們身上棉衣的單薄和手中凍成冰坨的土豆,在那一片片漫山遍野的白雪覆蓋下,我們的戰士,不僅僅是要和美軍戰鬥,更是要在零下40°的溫度下和老天爺較量。當影片中我們小戰士手中的凍土豆和美軍感恩節的火雞大餐相遇,我承認,我的眼淚很自然的就掉落了,是的,就是這些71年前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為了我們的後代不打仗,他們選擇了在異國他鄉為我們在冰天雪地裡獻出生命,他們選擇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我們能有美好的未來,能在100年後感受到今天這份幸福安康。
長津湖,只是抗美援朝無數場戰役中的一個縮影。而“伍千里”“雷公”等人也只是無數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縮影。所以不管是現實中的長津湖之戰,還是藝術化的電影《長津湖》,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中國 軍人的榮耀,正如電影中三營長談子為說的那樣“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只有中國 軍人的榮耀,只有保家衛國的軍人”。
176分鐘的電影《長津湖》結束了,有人曾在朋友圈發“這個電影沒有彩蛋,可是走出電影 院後,看見外面燈火闌珊,高樓林立,熱鬧非凡,才知道原來置身這盛世,才是真正的彩蛋”,是的,如今這盛世華夏,已山河無恙,只盼如今這華夏盛世的萬里陽光,能照亮英雄回家的路,讓你我目之所及之處,皆是英雄所願的和平安康。
如今,這盛世繁華正如你們所願。
如今,這山河無恙正如你們所想。
《長津湖》觀後感1000字 篇13
《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的是伍萬里跟著哥哥伍千里抗美援朝,在戰爭中成長蛻變的故事。觀眾透過伍萬里的視角,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殘酷與志願軍戰士“鋼少氣多”的精氣神,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偉大,引發強烈的共情與共鳴。我們當從《長津湖》中讀懂精神的“三重境界”,汲取奮發之力量,延續抗美援朝精神。
這是一種品質:絕不後退一步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段中國人民不畏強敵、浴血奮戰的不屈抗爭史。電影中,志願軍守戰壕、打掩體、送彈藥,一幕幕震撼心靈的場景重現,潔白的雪與鮮紅的血相互映襯,映照著志願軍們視死如歸、捨生忘死的壯志豪情,“絕不後退一步”是不可辱的尊嚴,也是戰到底的決心。在抗美援朝期間,先後有無數青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幾萬名民兵赴朝鮮參與戰地服務,湧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闊史詩。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把抗美援朝中蘊含的精神意志傳承下去,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踐行黨的宗旨,讓紅色基因在我們的接續奮鬥中永不褪色,腳踏實地、矢志奮鬥,激發豪志豪情和幹事熱情。
這是一種堅守:一腔熱血鑄忠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觀影時,《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激昂的旋律數次在腦海中響起,志願軍滿腔熱血赴戰場的畫面便再次重現。志願軍的胸膛帶著崇敬與堅守,目光中透露出忠誠與堅定,凝成不可侵犯與屈辱的力量。在新徵程中,黨員幹部要把對黨忠誠作為立身之本,以拼搏奮進扛起責任擔當,不能停留在以口號表明態度,而應當用實際行動來表明決心。黨員幹部要延續紅色基因,找準行動方向,激發行動力量,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在危急關頭能夠扛起大梁,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能夠頂得上去,扛起職責、踐行使命,為偉大事業忠實奮鬥、拼搏進取。
這是一種情懷:為了人民的和平
以身為梯、化身冰雕,這是志願軍的隱忍堅韌;懷抱炸藥、胸堵槍眼,這是志願軍的勇猛無畏。透過《長津湖》這部電影,依稀能夠聽到當年震驚寰宇的炮火嘶鳴,仍能真切體味那化作絕響的英雄壯歌。家國英雄、血火歷史,為了人民的和平,志願軍“鳴戎馬,震金鼓”,為人民奉獻、為和平犧牲的烈火英雄為歷史所銘記,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所作的貢獻“得民心與當世,系民思於身後”。身處和平年代,重溫烽火歲月,回憶苦難與輝煌,我們當不忘初心,在為民服務中要強化宗旨意識,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將人民群眾所期盼的努力實現,將人民群眾所憂慮的盡心解決,為人民群眾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