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央視猴年春晚觀後感(精華版)
2016央視猴年春晚觀後感(精華版)
導語:2016年央視春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高度凝聚了人民的夢想、人民的信念、人民的價值、人民的情感,具有十分鮮明的人民文藝的特點。下面是YJBYS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春晚(1)
“如果不看春晚,總感覺過春節少了一點年味兒。”旅居西班牙的華人齊子涵每年都會觀看春晚。對於他來說,春晚就意味著“鄉情”。
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李念平認為春晚給了他“一種家的感覺”。“我們因為工作生活在國外,春節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回家。春晚,就是一種思鄉的感覺,也是一種精神寄託。” 身在海外,心繫祖國。這是每一位海外華人的拳拳赤子心。而春晚,用濃郁的家國情,淡淡的思鄉愁,將這一顆顆赤子心緊緊地凝聚在一起。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當優美熟悉的旋律響起,來自美國亞特蘭大晨星舞蹈學校的女孩們,帶著由扇子與芭蕾結合而成的舞蹈《茉莉花》,重新回到她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故鄉。這次,她們沒有隔著大洋看春晚,而是在春晚舞臺美麗綻放。由中國傳統扇子舞和西洋芭蕾完美結合的節目,讓觀眾賞心悅目。這個主要由美籍華人組成的表演團隊帶來的精彩表演,更體現了海外華人和他們的後代對於故鄉的深情。
“儘管《茉莉花》這個節目不直接展現家國情懷,但是實際上它的表演主體,都是海外的年輕華人,在這樣的特殊節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對親人的思念、對國家的期待和祈福,這種情懷是有形無形的滲透。好幾處都給人熱淚盈眶的感覺。家國在此,這個時候你牽掛的不只是自己的小家,而是整個大家。”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鋒表示。 “這是百年經典,也是民族精神。它能從中國的鄉間走向世界的`舞臺,再次證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用藝術的表達讓我們一次次感悟到自己身邊永恆的美好。”重慶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吳大兵由衷地說。
春晚觀後感(2)
“當央視春晚轉入內蒙古呼倫貝爾分會場,當蒙族服裝迎入眼簾,當蒙族歌曲唱響起來的時候,我承認,我想家了。”一位在春節期間依然漂泊異鄉的內蒙古觀眾眼中閃著淚光說。 為了體現“全國人民大聯歡”的主題,今年春晚創新性地分別在泉州、西安、廣州、呼倫貝爾設定了東西南北四大分會場,並且加入了諸多表現傳統民俗的節目,彷彿讓全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觀眾都在春晚這一光影盛宴上吃到了熟悉又可口的家鄉菜。
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呂建高用“滿漢全席”來形容今年的春晚。“這臺節目是所有中國人,各個不同的民族透過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過年的喜悅。”
“設立分會場是本次晚會的一大亮點,是很好的一個創舉,讓大家更有參與感和現場感。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可以在現有技術支撐下讓更多人更多地方參與進來,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映我們遼闊國土上產生的變化,相信會很震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健武表示。
今年春晚的蘇州彈詞、陝西老腔、西南少數民族歌舞等五六個具有鮮明南方地域文化特色的節目,扭轉了以往春晚北方節目過多的局面。據中央電視臺總編室透露,今年江蘇、浙江、重慶、上海等地的觀眾來電明顯增加。
“絲綢之路的節目和我們古老厚重的古城西安相契合,整場演出開啟了中華兒女美好生活嶄新的篇章,展現了傳統節目喜慶熱烈的氛圍,表現了老百姓紅紅火火過日子的場景,表達了傳統民俗的喜慶年味。熱熱鬧鬧,很接地氣。”一位西安熱心觀眾由衷地說。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鋒對於《華陰老腔一聲喊》印象深刻:“那些老人,都是特別憨厚質樸、來自黃土高原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我們的父輩、我們的祖先。這正是我們文化的來源。讓人耳目一新的是,節目又加上了時尚的女歌手,現代與傳統相結合。這是今年春晚展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最棒的一個節目。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就是我們眾多的非遺專案,完全可以透過傳統和現代結合的方式,獲得再生和新生。”
也有觀眾十分“鍾情”趙薇演唱的《六尺巷》。“歌曲當中既有徽州戲曲元素,又有安徽話摻雜其中,既有鄉情又具時代特色。趙薇的演唱沁人心脾,別有一番情調,體現了濃濃的鄰里親情和禮讓、包容等深遂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