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通用6篇)

《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通用6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 篇1

  第五集來到以色列,拋開和這個國家相關的那個無解的戰爭,以色列現在以創業之國繼續聞名於世。是風投,共享經濟和創業者的樂園。片中從探尋緣由的角度訪問和拍攝了很多學校以及教育學者:怎樣的小時候造就了勇於創業的一代。

  少年CEO們在開會

  以色列人均專利數第一,大學生比例第一,而猶太人最重要的三件事,教育,教育,教育。學校是教育的最主要場景,片中拍攝的學校裡有個很有意思的角色“教育小丑”。打扮成小丑的老師不定期會在學校裡隨意活動,她就坐在你旁邊,用小丑的規則,而不是陌生人應有的邊界和孩子們互動,可能是靠著你,把你從椅子上慢慢的擠下去了,可能是和你一起傻傻抖動一個鮮豔的飄帶,無厘頭的事情,讓你在安心和愉快中放鬆自己,就像和小丑一起“出醜”,也許我們不喜歡學校不是因為學校本身,而是因為不喜歡在學校裡的我們自己吧。因為小丑而愛上在學校學習的自己,喜歡上學校中的生活。這個點子也是很有創意了。

  孩子們非常願意和教育小丑互動

  說回到創業,以色列年輕人創業成風,片中接受採訪的leechy公司,CEO16歲,技術骨幹有14歲的,電路設計/元器件焊接,外殼切割,樣品組裝,測試都在大廳裡自己動手完成,我猜後續如果一切順利,後續還需要自己做路演,自己找投資什麼的。會經歷所有這些創業的過程。CEO清晰的闡釋:創業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伴生部分,並不會代替學校學習,創業工作是在課餘完成的。而另一個16歲的孩子則對學校相對刻板的書本學習激進的表達了不滿,認為學校也應該以解決現實問題為主旨,無論學校教的怎麼樣,他們的口才是真的不錯。

  14歲的中學生在創業公司做自己的產品

  以色列人看待失敗的方式也是很有趣,在以色列文化中,失敗並不是結局,是再次嘗試的開始。以色列的英雄是在失敗後仍然敢於不斷嘗試的人。片中展示了3個高中生嘗試登月,但沒有成功,但仍然獲得了舉國上下的讚賞。以色列整個社會和文化都表現出,對努力後未達到預期的這個結果不看重,而是鼓勵再次嘗試。我想這是成為創業之國的第一個原因。

  民間登月雖敗猶榮

  片中採訪的以色列知名教育學者德隆用一個簡單的遊戲來擴充套件思維的邊界,任意兩個東西,每個參與遊戲的人提供一個線索來建立他們之間的聯絡,越超出常規越好,但必須有邏輯。可以想象經常做這兒遊戲的人,對日常事務一定會有獨到而合理的看法。

  辯論也是猶太教的一部分,即便是對聖經,也要翻來覆去的辯。以色列人習慣思辨和質疑,不在意已有的答案,這種思維模式看待已存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才會很自然有創新的種子萌發吧。這是我理解的第二個原因。另外可能也是這種思維方式幫助他們可以用發展的目光,幽默心態的對待悲傷的過往。

  用幽默來對抗悲傷

  片中介紹了以色列人性格中的“chutzp虎刺巴” ,指直言不諱,準確坦率的說出意見和感受,直面問題,提高溝通效率,找到解決方案。無論家人朋友師生甚至軍隊上下級之間,大家都這樣做,這樣的效果很容易想象,一定是對問題敏銳,讓機構靈活,對小體量的組織結構來講是非常有效的資訊同步方式,如果把組織比作一個生命體,就相當於擁有很多雙眼睛,很多雙手,很多條腿。這種方式也非常適合小的創業團隊。我想把這個歸為以色列成為創業之國的第三個原因。

  以色列的創業團隊往往很小,他們也沒有太大的市場來實驗產品效果,對這一點片中的人有很清醒的認知,阿里投資特拉維夫的創業團隊,把產品遷移到中國市場進行商業化,讓以色列分部自主運轉,而阿里並不派監管角色來特拉維夫指手畫腳。以色列人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我想這是出於對民族整體體現出的孕育智慧的能力的傲嬌吧。承認自己的優勢,瞭解自己的侷限,尋求廣泛的合作,讓自己的種子結出果實。這是我找到的第四個原因。

  以色列以比北京小的面積消化了350倍於原國民的新猶太移民

  以色列是個太特別的國家了,全民屬於同一個民族的共性認知和重視個性化發展讓這裡顯得,怎麼說呢,和而不同。宗教學校會鼓勵孩子用紙箱製作聖城模型,學校也有特別的透明積木投影製作耶路撒冷的街道和城堡,幼兒園就開始熟悉它,學習它;每間學校包括幼兒園都有防空室,每三個星期演習躲避空襲,而防空室平時作為暗室教學使用;這裡用真的工具讓孩子製作玩具,包括像錘子榔頭這樣的“危險品”;從少年時期就開始鼓勵創業,社會和家庭無比包容;全民皆兵的軍隊中年輕人繼續學習並組隊演練,軍方甚至成立創新部門,給這群高中畢業生創意競合平臺。

  所有的事情都在生存模式中展開,思考也是,明天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唯有把握當下。這需要質疑的精神,需要尋求解決的力量,需要容忍失敗並接受不斷嘗試的包容,因為這就是以色列的教育和生活。

  和我們四平八穩百年樹人的教育,五年規劃百年富強的目標相比,以色列很不一樣。他們就像一個不打烊的魔術工坊,隨時給你驚喜。雖說不談政治,但是直覺現在的中國和以色列體現出的強大互補性,讓我對未來兩個國家的合作充滿想象。

  《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 篇2

  精英教育特別強調受教育者的智力、強調基礎,有機會接受所謂精英教育的人佔同齡人的比例很小,在適齡人口入學率在15%以下。1999年大中專院校在擴招前,中國的大中專教育錄取率低、選拔嚴格,透過者大多智力拔群,畢業後有“鐵飯碗”和幹部身份,都是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不是物質追求,不等於特權意識,精英的產生離不開艱苦的歷練。精英教育不是指單純透過考試分數來培養“考試型”人才,而是以綜合素質提高來衡量學生的培養目標。

  我從百度百科複製來的解釋,不盡其意。

  這一集的題目叫做《揭秘英國最難進的貴族私校,體驗貴族紳士養成之路》,走訪了很多英國的私立學校,英國其實也是隻有約有7%的人接受私立教育,因為階層,因為費用,因為社會背景,但社會就是這樣的,在當下的中國你也要接受和承認。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不變的,在任何一個地方,想要培養的就是一個人成為優秀的人。裡面有一個教育者講的很好,抵達卓越的路有上千條,作為家長,秘訣就是了解你的孩子,選擇適合你的孩子的學校。

  體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英國的私立學校中,體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老師的期望值是在體育中孩子玩的快樂,能夠體會到團隊的協作和競爭,溝通,沒有小孩子是不會玩的,沒有孩子是不喜歡體育課的。他們會有機會接觸和學習相對稀少的運動,譬如馬術,在國內的這個算作三線城市的地方,也有人帶孩子學習馬術,但我相信就如老師講到的,小朋友被送到馬場,然後上馬,並不太愉快的度過幾十分鐘,沒有體會到騎馬的真正快樂。有人拿《還珠格格》和《唐頓莊園》相比較,一個清朝的皇室,一個英國的勳爵,騎馬都有展現,但又不同,這是文化的區別。一個在這裡學習的中國女孩,因為學習成績和壓力,來到這個私立學校,她喜歡騎馬,她在真正的學習馬術,她和馬匹之間是有交流和情感的,真正的愛某一項事情,靈魂都會有光。我們也在努力,不管處於社會的哪個階層,都在努力讓孩子可以得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社會在進步,機會也在變多。

  學會提問和思考

  在威斯敏斯特公學,君君問,面試學生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是世界上有什麼讓你感到興奮?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信的表達自己,能夠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愛,充滿好奇,除了知識,還有很多。叮噹今年去面試私立學校的時候,大概是做了一張卷子,老師問了一些簡單的問題,這和中國環境有關,叮噹同學最後上了公立學校,也很開心,不用我輔導作業,偶爾關注一下,學習成績一般,但我已經不為此感到焦慮,著急的是我在他小時候做了一些不太好的陪伴,和自我情緒的控制對他的影響。

  我們在開始做有趣的遊戲和對話,希望有進步。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批判性思維,學會提問,我覺得這很重要,提問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欠缺的就要有所彌補,從而得到治癒。

  精英教育的目的

  在英國,精英教育追求卓越,相信社會進步的力量依靠精英的力量,做那個最好的,不同於北歐等國家,信奉平等和公平,信奉不讓一個掉隊,即便如此,英國的精英教育的精華,在於專業課程之外,廣泛的興趣愛好,在於讓學生變成一個有趣的人,變成一個充滿好奇的人做一個體魄強健,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個體。

  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學方式,不僅僅教會孩子知識的能力,也增長見識的能力,讓每一個未來的精英都有意識去參與社會,去改變這個社會。

  裡面有句話說,永遠不要為你的出生感到羞恥,你的未來沒有任何上限,你要做自己。無論在哪個地方,一個開心的孩子大笑,在英國,在阿富汗,在非洲,在印度,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都是一樣的,這和貧窮富有沒有關係。

  好學者殊途同歸。

  《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 篇3

  前段時間剛剛好聽過樊登老師講過的《一個民族的重生》,我自己翻出來的一本買來未讀的書《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情》,恰好又重溫這個紀錄片的這一集,一切都剛剛好。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我們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不論是大人的還是小孩子的。

  我們學會的是知識?還是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個比北京還小的國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收國,被稱為全球教育排名第二的國家,教育的理念與傳統與未來都值得看一看。

  從傳統的宗教幼兒園,全新的科學幼兒園,基布茲的小學,公立私立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走上社會,每個年齡段的人對於學習的理解和接受都似乎不同,又似乎相同。

  快樂和包容的教育,教育的理念影響著教學的過程和結果。

  在幼兒園裡,小朋友可以無規則的去嘗試和創造,可以使用超出我們認知範圍的物品來做東西。

  在小學裡,可以爬樹,可以和小動物玩,可以和教育小丑一起做遊戲,可以一起上歡樂的音樂課,當一所學校有喜悅,有色彩,有坦誠,有樂趣,怎麼會不願意去呢?

  在初中高中,14,15歲的創業者,16歲的CEO,這是一群看上去不像孩子的人,不是因為知識儲備,而是因為性格,他們不一定會成功,但他們會成為為自己人生做出正確決定的人。

  高中畢業去服兵役,也是一個融合學習的過程,權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步入社會之後,失敗被無限的包容,當然包容的不是失敗,是再次嘗試,被鼓勵不斷的嘗試和創造。社會的英雄不是那些某種意義上成功的人,而是那些失敗了很多次還勇於面對和嘗試的人。

  是什麼奠定了這樣的社會教育氛圍?是2000年的流浪還是這艱難的建國過程中的危機意識?猶太民族認為最重要的3件事,就是教育,教育,教育。我覺得我們也是,但是猶太媽媽們和中國媽媽們有什麼區別呢?(這是不是說明了教育無論在哪裡,媽媽確實是主力軍)做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做為接觸孩子家長相對頻繁的我來說,每一個階段,我們都為孩子焦慮過,字沒有寫好,拼音沒有寫對,不敢表達自己,害怕孩子失敗等等。以色列的媽媽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她們更願意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便沒有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但是隻要他成為他自己就可以。當我們在不斷的覺醒,學會相信孩子,相信他可以掌控和安排好自己的一切,讓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更多控制權,對於孩子,只希望他成為他自己就可以。

  包容失敗,鼓勵創新,以色列的教育密碼,這是這一集的標題,也許這是君君想要展示給我們的,但這一定也是被認同和驗證的,這個勇於創新創業的國度一定是因為有一個不一樣的童年。現在在做的樂高課程,反過來想,會覺得慶幸,因為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這就是一個不斷失敗,不斷思考,不斷遇到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創新是被無限鼓勵的,成果是沒有唯一性的。所以我覺得這一代的孩子們還是幸運的。既有傳統文化的照拂,又有新生文化的滋養,雖然依然有應試教育的弊端,但總歸是幸運的,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嘗試,更豐富的人生,可以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回到這四個問題,教育的真諦是什麼?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我們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不論是大人的還是小孩子的。我們學會的是知識?還是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永保好奇的心,永遠熱愛學習,能夠體驗失敗裡的喜悅和樂趣,能夠真正的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歡的自己。現實告訴我,還要更努力!

  “到時間該睡覺了。”

  “為什麼該睡覺了?”

  “那裡是一棵樹”

  “為什麼是棵樹?”

  “那裡是一座山”

  “為什麼是座山?”

  這真是一段有意思的對話,也許你剛剛經歷過,假如你有孩子的話。

  我打算買一本《塔木德》回來看看,節目裡說這一本關於辯論的書,但我看了簡介,這是一本神奇書。

  《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 篇4

  談起日本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們的自律和做事嚴謹。紀錄片的第一期講的是日本的教育,導演走訪了日本人家庭和幼兒園,全面的展示了他們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其中有幾個是我印象深刻的:

  1、從小培養整理習慣

  導演走訪的第一個日本家庭,媽媽在孩子兩歲的時候為他做了一個迷你廚房,圖片可以看到小廚房裡整整齊齊的,所以玩具餐具都用收納籃裝好。當爸爸對孩子說,“我們今天要出門哦,請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孩子立馬起身把手上的玩具車放到旁邊的收納盒裡,在我驚訝於孩子的懂事時,爸爸又來了一句,“你的'回答呢?你要說好的”。後來就是媽媽爸爸陪著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當孩子調皮的把皮球丟進收納盒裡時,媽媽溫柔的說,“不要扔,走過去放進去”,孩子可能get到好玩的點,連續把剩餘玩具丟進收納盒裡。這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個有耐心的媽媽,媽媽抱著孩子撿起他亂丟的玩具放在他手上,讓孩子重新輕放玩具。(暗戳戳記筆記,將來我也會陪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

  爸爸說在日本社會團體行動很重要,為了培養孩子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以從小開始,大人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給孩子一個很好的引導。

  除了在家培養整理習慣,幼兒園也有,班級門口的地面印有鞋子的圖案。每位小朋友進教室之前需要脫鞋,然後把鞋子擺在圖案上。

  2、學會在意和照顧

  教室的自動門不能自動關緊,需要人為手動關緊。導演一開始以為是自動門壞了呢,結果校長的一番話讓我陷入了沉思並深感佩服。校長說,這是故意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在意和照顧他人。因為冬天的時候離這個門近的孩子會覺得冷,進來的孩子會把門關嚴,如果沒有關嚴實,離門近的孩子可能會凍感冒了。還有另一個目的是,教育孩子從小做事要做徹底,要嚴謹,要把最後一步做到完整。如果沒有做完整,可能會影響到他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是一個做事嚴謹且漂亮的國家。

  3、更強的生活感

  在幼兒園的一角有馬棚,裡面養了一些馬,導演都震驚了。因為在城市裡,一般孩子很少能看到和接觸動物(除了去動物園)。幼兒園裡養了馬,孩子可以給小馬喂草,更幸福的是,當天過生日的孩子可以騎馬坐一圈,當做生日禮物,哈哈這個我著實羨慕ing。校長說這是為了給孩子更強的生活感,讓他們看到真實的東西,就能夠學的更多。

  幼兒園的門口和辦公室都有擺放一些洋蔥或昆蟲等各種各樣的東西,甚至會讓孩子親自種洋蔥,然後掛成一排,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為什麼在幼兒園擺放這些東西呢?因為希望孩子能對大自然有更多的想法,剛開始孩子看到這些有的會拿起來,有的會咬一口,這都是他們體驗自然的過程。先看然後觸控然後再感覺,再去想,最後再去問,這是一個迴圈,也是孩子們的體會。

  《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 篇5

  《他鄉的童年》是一部關於童年與成長的紀錄片,周軼君將走進日本、芬蘭、印度、英國、以色列等國家的課堂、校園、家庭,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老師、家長親密接觸,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從不同社會的文化、歷史出發,去對教育做一個深刻思考。最後回到中國,探尋我們中國人對於成長的認知與追求,為中國家庭提供世界的教育智慧。

  《他鄉的童年》第一期帶我們走進了鄰國日本。紀錄片從採訪一戶普通的日本家庭開始,以他們的女兒若松花果的視角切入,展現了蓮花幼兒園的一系列日常。在幼兒園裡,老師先是組織了一場晨練,帶領小朋友們在院子中奔跑嬉戲,一起燃燒能量,感受身體中生命的甦醒。接下來是劍道練習,老師一邊讓孩子進行腹式呼吸,一邊要求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喊出洪亮的聲音。雖然有的小朋友蹲馬步時搖搖晃晃,可是看到周圍還在努力堅持的夥伴就咬牙堅持下來。這群小朋友已經完全脫離了我印象中幼兒園小朋友吵吵鬧鬧、只知道玩鬧的樣子,反而給人以訓練有素的感覺。由此可見,日本的確奉行著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教育體系。但根據園長的解釋,這與我們臆想中的集體主義有著微妙不同,它更強調集體的“共振”。它並非想完全扼殺個性,而是要求每個人都找準自己在集體中的定位,順從集體號召,從而創造出能夠包容差異的“迴響”。除了要學會自覺地與集體“共振”以及遵循集體的步調之外,小朋友還需要學會的一件事就是諒解和換位思考,學會如何與集體中的他人相處。、

  另外一家幼兒園是藤幼兒園,這家幼兒園更注重原生態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鼓勵園內的小朋友接近大自然、注重幼兒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園內還有很多獨到的設計,比如極其符合日式美學的環形建築,為了讓孩子們大膽地去爬樹而放置的繩網,不平整的草坪,園長辦公室前的洋蔥和昆蟲。這家幼兒園的推拉門特意做成一次性無法關閉,必須第二次才能嚴絲合縫,用這種設計能確保每個孩子最後進屋要隨手關門。但是這種規矩的設計並沒有讓孩子們感覺到不適,相反他們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中體會到了集體的意義。

  再看我們中國的家長或者幼兒園,給孩子定了各種各樣的規矩,我覺得這些規矩更多地是為了我們大人自己可以更好地“管理”孩子,比如說我們會要求孩子吃飯的時候不可以說話、不可以交談,我們會要求孩子一定要按我們設定好的遊戲規則去玩,我們會要求孩子在課堂上不可以東張西望,可是孩子們並不理解這些規定有什麼意義。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更應該思考我們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什麼,該制定什麼樣的規矩,怎樣去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樣讓幼兒親近自然……對於教育,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

  《他鄉的童年》觀後感之以色列 篇6

  教育,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無數家庭窮盡所有把孩子送去國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年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周軼君感受到同樣的焦慮。軼君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等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踏上一趟關於教育哲學的思考之旅。沒有競爭的芬蘭教育,怎樣告訴孩子什麼是成功或失敗?貧富差距極大的印度,怎樣用網路教育彌合孩子之間的差距?集體意識濃厚的日本怎樣讓孩子理解個人和團隊的平衡?影片從小孩的角度去體驗課堂,從家長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從不同社會的文化、歷史出發,去對教育作一個深刻思考。探尋的旅途上,軼君同時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也經歷了一次重新審視自身的旅程。

  今天看了第一集,日本篇,紀錄片選取了三個幼兒園,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突出特色。有的鼓勵小朋友大聲喊出來,每天大量時間在戶外運動。有的訓練孩子的秩序感和集體感。有個在園內設計各種圓形,鼓勵孩子玩,透過設定一些障礙,給孩子養成做事情做徹底的習慣。

  節目的後面著重介紹了一個催淚活動,因為日本人過於考慮他人的感受,長期壓抑自己,給孩子不能流眼淚的心理暗示,所以很多成年人流不出眼淚,一個催淚老師根據不同人群設計不同的催淚方案,鼓勵大家流眼淚,釋放自我。

  我對日本人的生活很好奇,好奇他們怎麼做到那麼幹淨,把室內室外都弄的那麼幹淨,應該是比較花時間的,比如一個房間,即使很注意的維護,還是容易弄髒變亂。也好奇日本人的堅持忍耐精神。在家庭和工作中,都有極強的忍耐力,精益求精。

  我以前做過專利的工作,即使是一篇低質量的專利,寫一篇也很費腦細胞,而日本人的專利質量全球第一,圖片做的特別細緻,裡面的那麼多圖,單是一個圖片,就能讓我很頭疼。所以對他們的工作狀態充滿好奇。

  日本人的剋制,忍耐和堅持,是從小培養的,家裡和學校都是刻意去培養這種特質,但是這些精神都是反自我的,都是有點壓抑的,人在完全舒展的情況下長大的話,就像自由生長的樹,姿態是千姿百態有美有醜的,日本的教育有點削弱孩子的個性,隱藏真實的自我。這樣環境下長大的人,雖然外表整潔,做事一絲不苟,但是內心不容易獲得幸福感。計較極端的情況是出現一些報復性反彈,即家裡弄的極度髒亂不堪,也有人為了保持自己最舒服的姿態,選擇宅在家裡不社交不工作。

  甘蔗沒有兩頭甜,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日本的教育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了合適的人才,但是在人性方面被壓制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