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感動中國》有感(通用35篇)

觀《感動中國》有感(通用3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感動中國》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

  劉偉,看似平凡的名字,卻有著不平凡的歷程。12歲的他在一次觸電後失去了雙臂。他的父母痛苦過後,教他不向命運低頭,教他學游泳。他勇敢地去征服命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未來的道路上,光輝寵幸了他,他獲得了一枚又一枚的獎牌,有了他游泳的成就。

  當身體不能劇烈運動的打擊來臨時,他又開始了音樂夢,用那不靈活的腳趾不厭其煩地去敲擊黑白的鋼琴鍵,用汗水和努力換來了“無臂鋼琴大師”的美稱。一步步艱辛赱來,失去的雙臂化為一對隱形的翅膀助他飛翔。

  他失去了雙臂,悲哀的命運向他挑釁,他勇敢地同它鬥爭,成為勝利者。白巖松問他,你抱怨命運的不公嗎?你恨上帝的不公正嗎?他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不抱怨了不恨了,抱怨命運的不公,恨上帝的不公,沒有用處,這樣全然無濟於事。積極面對生活,你會更開心。”

  聽聽吧,這首曲子,是最準確的回答——《希望》。是呀,只要我們活著,就有無限的希望,命運再慘,也不會毫無希望。他用那十幾年的經歷向我們道出了最精煉的一句:活著就是一切,活著就是修行。面對命運的磨難,積極者會化為悲痛,消極者會消沉,最終抑鬱而死。

  看完他的採訪,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我和劉偉有著相同的經歷。他是肢體的殘缺,我是聽力的損失;他面對磨難不悲觀放棄,我面對磨難也微笑地迎對,這是我們之間的相同之處。但我們之間也有不同,那就是我沒有他百折不撓的勇氣,他在失去雙臂的情況下練會了游泳,他在不能運動的情況下又用雙腳學會了彈鋼琴,這都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啊!而我只是在聽力受損的情況下學會了說話,這樣的難度簡直無法和他相比。而且,我做任何事最缺乏的就是毅力,學著學著就堅持不下來了,遇到一點兒困難就退縮了,這樣怎麼能成大氣候呢?

  我慶幸,我現在還幸福地活著!我慶幸,我現在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慶幸,我面對的困難遠比劉偉小的多!但給我更多的是反思,是學習,是奮鬥!我今後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以劉偉為榜樣,刻苦學習,以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心態突破一道道難關,讓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翔!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在這歷史長河中,也不乏有青壯年,甚至是老人、兒童,觸動著我們的心靈,撥動著我們的心絃,感動著每一個人的內心。

  在這些人當中,有“家在玉麥,國是中國”的央宗、卓嘎;有“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髮光”的黃大年;還有“用鋤頭、鋼釺、鐵錘、雙手耗盡30年鑿出9400米‘生命渠’”的王大發……

  最讓我感動而心生敬意的,是消防英雄——楊科璋。

  楊科璋是一位消防員,他在一次消防事故中從大樓救到一個小女孩,卻在返出時,由於煙霧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

  在楊科璋向下墜落的地方,即將修成電梯,道內十分狹窄,容易附著、攀爬,但楊科璋沒有,他緊緊地護住懷抱中的小女孩,最後墜入黑暗,獻出了自己年僅27歲的生命。

  “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愛的花朵”,楊科璋的精神讓我們感動。

  “你在時,如熾烈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雖然楊科璋已經走了,但他捨己為人的精神卻留在我們心裡。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3

  收到了老師的通知,我死死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感動中國》。

  第一個出場的是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他每天給別人磨刀,一次磨刀只收那麼些零碎的錢,看著那些硬幣,老人竟然為了他們辛苦磨刀半小時,可那些錢在我們手裡只不過買一包零食的錢。老人就是這麼將自己的血汗錢一點一滴地贊起來。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捐出去。看著那一袋子的硬幣,我們難以想象老人是磨了多少把刀,揮了多少次手臂才換來的。老人每次捐出近千元錢,可是自己卻只吃自家種的菜,肉一年吃不了多少回,緊靠一點微薄的補貼金維持生活。我們會想,為什麼有人這麼傻,賺了錢不改善自己的生活呢?因為這世界上還有不求回報的好人啊。

  上次剛在電視上看過關於被拐騙的孩子長大後尋找父母的節目,沒想到在感動中國中看見了一對夫婦,他們創辦的“寶貝回家”尋親網為那些丟失孩子的父母找到他們的孩子付出了巨大的貢獻。看著給予他們的評語“陽春佈德澤”,真是覺得恰如其說。

  一說到郎平,只覺得這個名字挺耳熟的,一想,她不是打排球的嘛!我還知道她被稱為“鐵榔頭”吶!她率領了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曾經我只知道她在熒屏上的出彩,現在我還看到了她幕後的心酸,年僅55歲,卻全身上下滿是傷痕。那些運動員榮耀的背後是數不清的努力。屠呦呦,這個名字也如雷貫耳。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她發現的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看到閻肅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一頓,他看起來很眼熟,我常常在春晚的貴賓席上看見他,螢幕裡介紹說是他主持每年的春晚。《紅梅贊》這首歌是以前我一個舞蹈的配曲,沒想到竟然是他創作的,連影響了多少人的《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也是他作詞。沒錯看到他。他都是樂呵呵的樣子,像一個和藹的老爺爺,完全跟“嚴肅”這個名字搭不上關係。每年的春晚都看見他,讓我們覺得他似乎不會老,似乎一直能見到他,沒想到他竟然倒下了,媽媽說他在過年後去世了,我愣住了,以後春晚的貴賓席上再也見不到他了?他給我們留下多少經典,他“絃歌感人腸”!

  接著還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特技技師徐立平,一個在炸藥裡工作的工人,一位大國的良材;廣西都安高中的校長莫振高,一個關愛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的好校長,學生口中的“莫爸爸”;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官東,一位奮不顧身,英勇救人的“男神”;布力開村的買買提江·吾買爾,立志讓全村人和諧相處、過上好日子的黨支部書記;還有為了“孩子”作為國家一級演員到茶樓賣唱十幾年的王寬;最後的感動中國人物是抗戰老兵、愛國僑胞,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抗戰、精忠報國。

  讓第一顆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底讓第一屢微風的清新成為你最深的記憶用所有夜晚的月光陪你迎來黎明用第一次想你時我的心情寫下祝福的話語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4

  狄更斯曾說過:“人能儘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

  這是一個關於責任的名言。可是,責任又是什麼?是擔當還是付出?在以前,你如果是這樣問我,我一定會不假思索的告訴你:“當然是學習,因為現在我們的責任只有學習。其他的,我們根本不需要去考慮。但在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後,我彷徨了。這個直播雖然只有短短的2個多小時,卻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責任”,責任不只是學習,還有許許多多我們還未去思考過的東西,而他們讓我在感動之餘開始思考關於“責任”‘這個名詞的意義。

  令我最感動的就是一名老師她是——張麗莉,她為了將車前一名嚇傻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被無情的車輪碾到了下面。因此她截肢了。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當張麗莉老師在生命垂危的時候,卻還惦記著她的學生。張麗莉老師是昏迷多天後,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內心震撼了,它不僅感動了我。還感動了所有中國人。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有一首歌最動人,那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天空下,我們用愛散佈希望。張麗莉老師正是這樣,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讚歌。張麗莉老師的壯舉感動天地,教育世人。讓我們學習她的犧牲精神,學習她的奉獻精神,堅守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讓愛心與責任成就偉大的教育事業。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也正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這就是責任,無關乎感動誰,也無關乎感動於誰,只是責任。給人責任,也就給了信任和真誠,履行責任也就成就了尊嚴和使命。沒有責任的人生是空虛的,不敢承擔責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有勇於承擔責任,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獲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有責任,才能托起生命的脊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許過於誇大,但是卻很好的指出,責任於我們是不可缺少的。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5

  從收養孤兒到建希望小學,從為保衛祖國的山山水水到為祖國的聲譽而奮鬥的事蹟,從為農村把人民捧在手裡到幫助盲人兒童,一個個事蹟,像一顆顆燦爛的星星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

  阿里帕,阿里馬,一對普普通通的夫婦,但她們的事蹟卻很感人。一天,阿里帕媽媽領著一個陌生的小女孩走來,雖然她已是六個孩子的母親,但她看見這個小女孩,豪不猶豫地把她帶回了家。在十年中,她相繼帶回了四十個孩子,雖然這個家只能依靠阿里馬爸爸每月45元的工資,後來,阿里馬爸爸走了,但阿里帕媽媽堅持了。現在,這個家已有100多人了,去年,阿里帕媽媽過了70歲生日。

  他,使貧困的小崗村變成富裕的村子,他,原本可以升職,但他留下來了,他就是沈浩。上有90高齡的母親,下有女兒的沈浩,在45歲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了,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人們依然看著他上班,為這事,為那事操心著。第一次,人們毫不猶豫地按下了紅手印,第二次也一樣,第三次,人們含淚按下紅手印,請求他留下來。

  好多好多的事例弘揚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親情的可貴,生命的美好,在自已的心中培植了一種感恩的情感。

  看了《感動中國》,誰沒落淚?一個個故事體現出人們無私奉獻,保衛祖國,為人民做致富的嵩高的精神。

  感恩,崇高的精神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6

  這是我第一次在“六一”時期觀看一部真實感人的電影,這一件件真實的事情都深深地打動著我。

  在這些故事中都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物,有朱邦月、卓琳、阿里帕、沈浩、李靈、翟墨、陳玉蓉、張正祥、坦貝肯……這些人物裡,在他們每個人身上,都發生了一些感動中國的故事。

  令我最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一位校長,為了辦一所學校,把父母的二十多萬元錢全部用上了,學校沒有辦多久,但這位校長已經拿不出錢來發給老師的工資了。為了不讓這所學校關閉,校長把家中所有可賣的東西全部賣了,始終沒能支援多久,校長拼命賺錢,就為了這些孩子,本來學校只有三四十個學生漸漸成了三四百學生,校長與學生已經很親密了,有時候,校長也會問問學生如果學校關了,他們會怎樣……學生們每次都說不會,這對校長來說很困難,校長在學生們上課期間,有時候在下午放學後在城裡一條一條的街上收別人不要的書,有時,人們會說這個女人,臉皮好厚,也不怕被人取笑,說什麼的都有。但校長不會告訴他們,她是校長,面對這樣的挫折,有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她沒有,她堅持著,回到學校了,校長把書拿給孩子們看,為的就是要同學們的課外知識也不比城裡學生差,這位偉大的校長就是李靈。這位校長27歲,看上去比年齡要大,但在同學們的心裡,她永遠是最美麗的,一切都從山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為了讓孩子們課外閱讀豐富,在街上收別人不要的書,面對一次一次的恥辱,她堅強永不放棄,為了建立一所學校付出了這麼多,你做得到嗎?

  教師,一個神聖的名字,她將我們帶入一片神聖的天地,她是一根蠟燭,在人們心中永遠不滅,她在同學們心中永遠最美。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7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現在當官的人是多麼的悠閒,雙腿一放喝著水一樣拿工資,哪有多少的官會去為百姓著想呢?就算有,那是全心全意為百姓著想的還是假惺惺的做一下表面的官呢?為百姓著想的官已經寥寥無幾了,但是有一位官人為鄉親臥底,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他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他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陳家順。

  陳家順的這種精神讓我感到很佩服,他能隱姓埋名20多年去替百姓打工,用自己的時光去讓別人的日子過的富裕一些。時間是不可能逆轉的,每個人的時間是平等的,陳家順竟然可以付出這麼大的犧牲去幫助別人,那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去花掉自己的一點時間去幫助一個困難的人呢?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的品德會有所提高同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被幫助的人也會感到溫暖、愉快。現在我們去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幫助了他,他一定也會記在心裡,俗話說的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你下次你遇到了困難,他一定也會主動來幫助你!不是嗎?

  陳家順用他不凡的品德,造就了他不凡人生,他的精神是多麼的高尚啊!也告訴了做官的人應該怎樣去做一個好官可以讓百姓信服可敬的官,他也應驗了“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這句俗話,想要做一名好官難,想要做一名讓百姓信任的官更難,想要做一名讓百姓信服又可敬的官是難上加難,所以做一名好官就是要不斷的犧牲自己,去為他人著想,去無私的奉獻!

  當今社會像陳家順這樣一心一意為民著想的官已經寥寥無幾了!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8

  危難中逆行,在逆境中堅守,用自己的故事書寫一首中國人民共渡難關的偉大史詩。

  “宇定光自發”的張定宇;“男兒付死生”的陳陸;“素心託高潔”的張桂梅;“炊香萬灶煙”的萬佐成、熊庾香夫婦;“為國擊豺狼”的王東……這些名字在感動中國中被我們記起,在他們的背後給我們講述的`是他們如何在逆境中堅守,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的真諦,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中,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災難鬥爭,有扶貧攻堅,有用行動堅守心中的夢……

  身患絕症卻爭分奪秒守護患者的張定宇院長讓人敬佩;以實際行動踐行讓女孩受高等教育能改變三代人命運初衷的張桂梅令人感動;為病人提供抗癌廚房的萬佐成、熊庾香夫婦給人溫暖……他們在傳遞著這些偉大的精神:愛崗敬業、善良勇敢、頑強不屈、堅定不移。他們在逆境中都感受到了堅守的美好,在自己心中播種了常懷感恩的心,憧憬自己的使命,保持自己的初心,向身邊的人發出真誠的微笑,為社會傳播正能量。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也沒有人生來就有當英雄的天分,卻往往有人能在危難中挺身而出,他們以實際行動堅守崗位,用行動堅守初心。他們願意為之傾注精力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他們在堅守中變得勇敢,變得高尚,變得偉大。時代在變化,感動卻永遠不會變,我們對善的嚮往不會變,對美好的渴望不會變。“感動中國”為我們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影片中的故事和人讓我大為震撼,人民英雄竟在我們身邊,這是實實在在的人和事,他們都在激勵著我們,給我們年輕人做出榜樣。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裡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鬱鬱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感動中國,我們不光為年度人物所感動,也被全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精神所感動。他們在逆境中堅守的精神更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9

  觀《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大會》後,陳斌強對母親的孝敬比自身的利益更為重要的事例讓我深有感悟。

  陳斌強的母親很不辛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因此,照顧母親的重大責任落在陳斌強身上。他不僅要照顧母親,還要按時上班,身為老師的他,對學生應有強大的責任感。他每天去上班時,都用一條布帶把母親綁在身上,然後走30多公里的山路才到學校。下班後,還要為母親做飯、餵飯、洗澡,晚上還要安慰母親入睡,才放心;夜晚還要定時帶母親去廁所,他每天僅僅睡5個小時,到凌晨5點就要起床制定好一天的計劃。把一天的時間都白紙黑字寫出來,安排得充充實實,可用一個詞形容:爭分奪秒。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這輩子無法償還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奔波忙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他們寧可自己苦,也不讓我們受一點苦。他們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是他們讓我們可以享受這個世界的一切;是他們讓我們過得如此快樂。難道我們不應該報答他們嗎?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孝順父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來到世界上,總會與他人相識,產生親情、友情、戀情,其中濃得化不開,砸碎骨頭連著筋的唯有父母的親情。所以,不管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孝順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責任!

  聯絡自我,說實在的,我在我家裡人眼裡都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孝順父母,敬愛老人。說我是孝順的,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證明,在這裡簡單寫上幾筆也就算了:在家裡,我會盡力的做我力所能及的家務,在爸爸的工作上,我也可以幫上小忙,這雖然算不上大事,但這也是報答父母的途徑;我爺爺現在病臥在床,雖然我不能像陳斌強照顧母親一樣照顧爺爺,但我可以做一些輕鬆的,比如:倒水洗澡、洗衣服等等,這些我到做到了。

  孝順並不需要榮華富貴,僅僅是一杯熱茶、一句問候、一個關心的眼神,父母都會感到很幸福的了。

  現在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康,讓我們一起來孝順我們的父母吧。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0

  世界上有令人感動的事。感動的事帶給我們關懷和溫暖。給我們送來堅強的力量。讓我們刻苦銘心。

  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被頒過獎的人物站在那充滿溫暖的舞臺上。好像一抹陽光射進她們那激動心裡。

  劉偉就是堅持不懈的人。他在小時候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雙臂。劉偉每天以淚洗面。之後劉偉說:“人活著,就一定有夢想,給了我活下來的機會。”他聽了自己的安慰後就像給自己插上了一雙隱形的翅膀。開始了自己的夢想。於是,他開始了學游泳。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偉在游泳比賽上獲了冠軍。疾病又結束了游泳的夢想。這時的他好像,剛受到太陽沐浴到的小草又沒有了陽光。他卻依然堅持著。他又開始用腳彈鋼琴。經過埋頭苦練的練習。終於在比賽中獲得了優秀的成績。

  人人都能堅強,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只要你夠堅強。希望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我希望每一個有夢想的人,都能堅持下去。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1

  每年的“感動中國”都能讓我們數十億中國人為之動容,為之深思。透過平凡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透過真實的鏡頭記錄了厚重動人的情感。今年讓我印象較深刻的這樣一個人: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父親的孝女朱曉暉。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溝坎。命運百般擠兌,你總要咬緊牙關,寒風帶著雪花圍攻著最北方的一角,這小小的車庫是冬天裡最溫暖的宮殿,你病重的老父親是那幸福的王。”這是“感動中國”給朱曉暉的頒獎詞。

  朱曉暉感動我的有她對老父親不離不棄的孝心,有她堅持不懈追求夢想的好學之心,有她自強不息勇於面對困難的決心。

  父親癱瘓在床,就如一個孩子。朱曉暉為了他,放棄了自己原有的一切,放棄了自己良好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家庭、房子……十三年如一日,守著父親。而且在這艱苦的生活中,他並沒有整日愁眉苦臉,而是經常陪伴父親,想著辦法為父親加強營養,逗父親開心,讓父親的笑聲飄滿小小的車庫。十幾年來,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父親沒有長過褥瘡,這談何容易,這其中滲透了她多少的血和淚。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朱曉暉的事蹟不正是無法忽視的巨大正能量嗎?每個人都有父母,對於長輩,不是一定要生病時才去看望,平時我們就要關注老人,讓他們享受到天倫之樂,這看起來很微小,很平凡,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讓我為之動容的還有朱曉暉的好學進取之心。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她還能夠擠出時間去學習,去創作,她的“膝蓋文學”是她夢想的昇華。她愛讀書,一些看書讀報的經歷也許是我們現在無法體會的,這正是一個心中充滿對知識渴望的人才能做到的。她的詩篇由年輕時的風花雪月轉變成生活的沉澱,對生活的感悟。

  面對磨難,她沒有退卻,既沒有抱怨,而是默默地向前,用一顆勇敢的心去書寫自己的生活的篇章。她在孔子學堂和綏芬河作家基地做義工時,從不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家境。以至於那些同事在網上報道之後才知道身邊有這個了不起的令人尊敬的人。她還婉拒了很多想“捐款”給她的人。

  一個孝感天下的女兒,一個奮發向上的女子,一個詩意無限的詩人,朱曉暉,您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好榜樣,我們要向您學習!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2

  我是個少不更事的孩子,我曾對某些人的行為感到詫異不已:地震、洪水、火災等種種災難來臨時,人類的靈魂工程師——老師為什麼能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去架起學生青春的橋樑?我曾對某些人敬佩不已:在自己的生母或養母生了病,能不顧一切的去養育、照料她們。這種孝子是靠著什麼力量去支撐起母親的脊樑?我曾被某些人的行為感動不已:當生命之花即將凋零,我們能否選擇出“捐獻器官”這樣偉大的抉擇?《感動中國》像一陣清風,吹散了我心中的疑惑。全中國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校車失控撞過來時義無返顧的推開了四個毫不知情的孩子,但她卻被校車壓在了車輪下……當她清醒過來,面對的孩子們健康平安,而她,卻將終生與輪椅為伴。

  《感動中國》告訴那些深愛著“麗莉姐”的孩子們:“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是的,老師的崗位或許永不調換,成就卻在世界的四面八方!她/他陪伴著我們走過暖春,走過炎夏,走過金秋,也走過了寒冬。一日師情,永生難忘!正是那沾滿粉筆灰的手,支起了我們一代人的脊樑!一位孝子,他的名字叫陳斌強。

  當他的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當他發現母親因記憶流失,而走出家門無法歸家時,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措:時刻將母親帶在身邊!他翻出了藏在床下多年的紐帶,小時候,是母親用這根帶子將他們背大,現在,輪到他揹她了!他家在縣城,可他是一名教師。每天,他用那紐帶將母親與自己系在一起,騎著摩托車趕往學校。我看到了他的作息表,上面記得多麼詳細:凌晨數點為母親如廁;數點為母親穿戴;數點為母親削水果;數點為母親餵飯……古有孟宗哭竹生筍,今有陳斌強細侍老母!《感動中國》讚揚他,也告訴我們:“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揹著你。

  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揹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是的,學著去孝順父母吧!一句暖暖的問候,一個端水、拿鞋的動作,都會讓父母感動不已。莫要等至,父母老了,病了,再去孝順。那時,就只有背對父母默默拭淚了。百善孝為先!一個愛國努力的小姑娘,她生命的結尾唱出的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她的獎狀貼滿了整個牆壁!一個純真善良的小姑娘,她生命的遺願是捐贈器官!她,叫何玥。她年僅十二歲,正值豆蔻年華的她,家中貼滿獎狀,年年贏得獎學金!

  當5.12地震組織捐款時,她不但捐出自己的全部零花錢,還鼓動父母捐出了一個月的工資。可誰又能想到,死神竟把手伸向了這樣一個小姑娘!她即將畢業,卻被查出得了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當她無意中聽到自己的生命僅剩三個月時,她對爸爸說,爸爸,我想捐出自己的器官。終於,在何玥百般懇求下,家人終於悲痛的同意了。2012年11月17日凌晨零點時分,何玥腦死亡。按她的意願,她捐出了兩腎一肝,分別喚醒了三個生命!我們同《感動中國》向她致敬:“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張麗莉老師,讓我感受到了師德,更懂得了什麼叫做責任;陳斌強先生,讓我反省了自己,懂得了真正的孝;何玥妹妹,讓我明白,愛,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年齡!每個人奉獻一點,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與眾不同……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3

  “感動中國”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感受到親情的可貴,生活的美好,在自己心中培植了一種感恩情感,向身邊的人發出真誠的問候和微笑,幫助我民們樹立了真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了我們自強自立的意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提升了我們的思想素質。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到處洋溢著喜慶和歡樂,學校也給了我們許多吃的,我邊看“感動中國”的電視,邊吃零食。電視裡有許多悲慘動人的情節,但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參加救援隊的那位叔叔—————武文斌。

  災難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類的靈魂;災難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寬度和厚度。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象瘋狂的惡魔,瞬間奪取了8萬多人的生命,吞噬了無數的房屋。面對這樣的災難,20歲,30歲……在這些父母的眼裡都是一些稚嫩的孩子,可他們卻表現出常人所發揮不出的力量,武文斌就是其中一個。

  地震發生前不久的一段時間,武文斌剛進部隊。地震發生時,部隊才讓武文斌參加救援隊。出發時,他與部隊戰士眾志成城,參加到救援隊中。到了目的地,他為了救別人,嘴裡吐出了鮮血,但他還要堅持去救人,最後他病故了。透過觀看《感動中國》,我感受到面對躲不過的災害,我們悲痛,我們哀傷,可是我們更在災難中奮起。我們心手相連,我們眾志成城。那每一次落淚,每一次微笑,每一縷關注,都是抗擊災害的無窮力量。那災害中的堅毅,悲痛中的自持、危難中的凜然向前,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激勵著每一箇中國人……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4

  望著熒屏上的他們,黝黑泛紅的雙頰,如枯藤般附著的皺紋,不合年時的蒼老,爬在他們的臉上,頭上。只有那雙靈澈的眼,像是包容著世間最深的情而那般深邃。胡忠、謝曉君夫婦,這對志願教師在高原上用人性之美綻放聖潔的生命之花。

  一幕幕,一點點,微小的細節,都在我心中種下深深的根。他們是普通的人民教師,也是普通的為人父母,而正是這樣平凡,卻化成一種偉大,一種博愛的偉大。而正是這種愛,這淳樸的愛,這深切的愛,這用生命唱響如梵曲一般淨化心靈的愛,是那麼溫暖。我傾佩他們的精神與勇氣,傾佩他們不怕高原的輻射,不怕艱苦的生活,不怕放棄“美好”的人生。看著他們的一言一行,心中的漣漪不禁泛起。

  做為中學生的我們,正逐步走向人生的十八歲。回憶、青春、夢想,這些伴隨著我們人生花季的東西,是否還為我們的未來鋪路?是否正成為我們人生的助推器?然而,我們僅僅是沉醉在這些所謂的如醉如痴的夢裡,殊不知青春是奮鬥,是拼搏,是追求理想的季節。我們所擁有的是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活力、激情,創造力,思想並盛的時期。我們為何不珍惜這些寶貴的人生財富,而忠誠於娛樂,忠信於遊戲,忠貞於戀愛?想想胡、謝夫婦二人,即使年途不惑,仍堅守他們不變的追求,一個偉大的追求——奉獻。而我們的心中是否也用一顆定向的指向針,向著一方永恆地朝拜?

  他們艱苦耐勞,放棄了城市的燈紅酒綠,甚至將他們的孩子也帶去一起受苦。微薄的幾百元志願補貼僅夠我們幾盤遊戲的花銷,而他們卻要支撐數十人的生活。這些擔子全部擔在胡、謝夫婦身上,而他們不曾叫苦、叫累。眼淚,只是為不能趕去給孩子們上學而流,而那些病痛的淚又何去何從?我們的生活和他們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也許僅是吃了一半的饅頭被丟棄,他們也是視如珍寶地愛惜。他們為何能屹立不倒?不正是那鼓雄厚的精神所支撐,不正是那種執著的信念所扶助。

  人,最怕失去信念。有如教徒失去信仰,那便是沒有了至聖的方向,沒有了精神的寄託。我們並非生來毫無使命,我們肩負責任,承擔做為一個社會成員最基本的義務,兢兢業業,恪守職責,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雖蜉蝣於天地,雖滄海之一粟,倘若真正遵守自己崇高的理想,倘若正如胡、謝夫婦以平凡之心鑄造偉大。我們也何常不能用心面對世界,用愛感動世界?

  這種信念是一種根基,此外更重要的是要付出必要的努力,行動起來。我們往往想得到,但卻做不到。那還是歸究於信念的淺薄。強有力的信念最終化身於慾望之火,才能燃起行動的鬥志。

  我們是平凡的,但不註定得平庸。也許只是在這世間的一個渺小的角落,我們用這顆平凡之火,用那信念的力量,駐足吶喊,想必那力量也能貫穿蒼穹之昂。僅是一顆小小的心也能創造大大的世界。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5

  二月八日這天,我們全校組織觀看了《感動中國》,使我記憶憂新。

  “叮零零……叮零零……”上課鈴響了,老師開啟“班班通”,由學校除錯好後,便開始播放了。

  片中,一共有10位人物,第一位叫朱光亞,第二位叫胡忠,第三位叫吳孟超,第四位叫劉偉,第五位叫楊善洲,第六位叫阿里木,第七位叫張平宜,第八位叫夢佩傑,第九位叫吳菊萍,第十位叫劉金國。這十位人物的事蹟不僅讓人感動,還會讓人深思。

  在這十位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要屬劉偉和夢佩傑了。

  先說劉偉吧!劉偉本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但是,命運是那麼殘酷,在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雙臂,但在他的努力下,他學會了游泳,可是,命運又一次的折磨了他,醫生說,他不能游泳了,可是,劉偉一直堅信,自己能行,於是,他學會了用腳彈鋼琴,還上了《中國達人秀》,讓我們為他喝彩!其次,便是大學生夢佩傑了,她8歲便開始照顧養母,如今已20歲了,她日以繼夜的照顧,照顧好了便去上學,她這樣有孝心,我們也要向她學習啊!

  從這兩個人身上,我也有很大的感受。劉偉,他堅持不懈,對自己有信心,我要學習,夢佩傑,8歲便擔起了一個家是要有頑強的毅力的,我更要學習,我相信,只要我取長補短,一定可以成功!

  我看完短片後,我想:夢佩傑8歲便學會了獨立生活的本領,並且還照顧養母,而我,已經十歲了,還要奶奶照顧我的洗衣、做飯……想著想著,我低下了頭。我想她8歲獨立,而我10歲了,更要學習獨立,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才!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6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這一首膾炙人心的歌曲又勾起了我的回憶,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是多麼偉大!辛勤的園丁盧永根,舍已為人的楊科璋……最最令我感動的,還是不顧自己身體,待病人如待家人,堅持為慈善機構捐款的鄉村醫生“蘭小草”——王珏。

  “蘭小草”是王珏的化名,寓意“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合。他為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已有三十萬元之多,卻在2017年7月被查出肝癌,離開了人世。但也他永遠活在了廣大人民的心中。

  王珏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我們都應該學習這位英雄。雖然我們沒有能力為捐很多錢給那些過得不好的人們,但仍要儘自的微薄之力,零花錢盡,儘量不要亂花,想想窮苦的人,即使是一分錢也要珍惜。用不當的可以攢多一點捐給山區小朋友;衣服如果小了或舊了不要就白白扔掉,拿廢布料做點實用的小玩意兒或放到“大熊貓”裡面,工作人員會把它們加工給困難的人們送去……

  在生活中,我們要多多幫助他人,溫暖他人。看到別人東西掉了要提醒他們;公交車或地鐵站主動為老人讓座;路上看見了垃圾儘量撿起來放進垃圾桶;朋友心灰意冷時關心他,鼓勵他;他人手腳不方便,就幫他們開一下門或提一下東西。

  在學校裡,我們要團結同學,尊敬老師。老師太忙就要自願去幫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比如管理同學,批改作業之類的。同學題不會做,能幫一下就幫,耐心地指導;同學不舒服或遇到傷心事,要告訴老師或安慰他。

  從小事做起,傳遞愛心,溫暖他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增加一點愛。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7

  感動是內心無比的震撼,愛在這個世界不會少,他無處不在,卻細微得讓人感受到全身的每一個細胞。

  這樣的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揹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揹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這三句話真的打動我了。我在想,陳斌強為什麼不拿條新的綁帶?回顧那一個鏡頭,他為痴呆母親做的詳詳細細的計劃表,他為母親的照顧和安全,隨時陪伴在母親身邊。他用那根綁帶,帶著母親工作、生活。在看到他每次為母親系綁帶的畫面我就懂得,他系的不是綁帶,不是那簡簡單單的一根繩,是綁在一起的身體,是綁在一起的愛,更是拴住母子的心。

  這樣的畫面總浮在腦海裡,久久退隱不去。這讓我聯想到自己,更懂得陳斌強的那種愛。生活中,我總會害怕自己的父母會出事,想到如果有一天他們將要離我而去,那該怎麼辦?雖然自己有獨立性,但父母的愛對於我永遠沒有獨立性,因為父母代不會有相同重複的愛,是不一樣的。所以害怕,害怕失去他們。每個人都會害怕失去所重要的。所以我理解陳斌強對母親無微不至的愛,那是對母親的回報,也有對母親濃濃的愛。

  陳斌強所做的一切,讓我更加確信,在這世界上愛能填平一切。他為母親所做的,都讓我感受到“孝更絕倫足可矜”。愛能讓人放下一切去付出的。生活也許不是艱難困苦,或許那時愛的滋味,需要嚐遍每一個味道,便能成就我們的成長。

  心懷感恩,把愛放心中。因為愛無處不在,所以需要展現出愛的價值,讓愛一直無處不在。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8

  感動是一個人最真摯的感情。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其中最後一個人物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兩彈元勳”程開甲。

  程開甲已經仙逝,但他在氫彈領域創造的成就值得我們學習。氫彈是我國國防武器最具威攝的一種武器。如果說氫彈是一個大炮杖,那麼原子彈僅是用來點燃這個大炮杖用的引線。程開甲則從事的是測算氫彈爆炸後的各個引數以及這些引數氫彈的爆炸當量。為了精確測算各個引數,他多次甚至只帶了一個口罩下井測算。氫彈的放射性危害極大,他卻不懼危險,只為儘快測算引數,以免資料不全,導致國家再傾巨資去生產氫彈重試。

  研製氫彈是個秘密,每個人員都必須隱性埋名。這個秘密不但不可以與朋友說,也不可對母親、孩子說。他們必需拋棄所有名利、榮譽、頭銜。

  “隱姓埋名數十年,一朝成名天下知”這是對程開甲的寫照。

  為了不影響環境,實驗環境選在戈壁,我在《橫空出世》這部電影中看到戈壁上風沙滿天,甚至可以把帳篷刮飛,沙子讓人睜不開眼睛,當時中國僅有一臺每秒僅萬次的計算機,而且只有二十分之一可以用於氫彈引數計算。程開甲只得使用手搖計算機和計算尺來沒日沒夜地去計算。他最終建立發展了中國核爆炸的過程。建立核武器測試診斷的框架,支援中國核武器設計改進與作戰運用。

  程開甲的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我們更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學習品質。

  程開甲生於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他卻在自己艱苦的學海中找到了光亮,他紮實的學習方法和基礎造就了這個“兩彈元勳”。可見,學習知識讓一個普通人得以造福祖國。

  他忠誠愛國。他與許多物理學大家一樣,出過國。他沒有被國外優越的條件所吸引。而是投身祖國。

  在這一個時代偉人身上,我學到了愛國、勤學、奮鬥、奉獻。因為有了程開甲,氫彈才得以“橫穿出世”。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19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十大人物”頒獎盛典完美收官。十位普普通通的人的高低不平一切,讓人震撼人心。“人”之美在她們的身上充足呈現。在這裡十位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這倆位――

  天意憐幽草,世間重晚情。“適度塑造了我,我將資產歸還國家,就是我最終的奉獻。”它是盧老在他病前說的線歲的老生物學家,原本能夠安度晚年,但卻捨棄。自身節衣縮食,將累死累活攢下的錢,將一生的存款都獻給了國家,另外也將自身的身體獻了出來。如同他說道的那般“一位生物學家務必是一位忠實的愛國主義者。”他也是用默然的行動展現出人生意義。

  林多暗香,輕吹送餘芳。“君從島嶼來,送去蘭花草。綠草有清香,如同君之好。每一次念君時,也送世人草。如今君雖去,清香到天涯海角。”“蘭小草”王鈺,一位島嶼醫師,他密名捐助十五年。他那樣做,僅因小孩鐘頭被老年人協助過,他知恩厚報;僅因一句捐助誓言,他致死遵照,世世代代兌付;僅因報效國家,他不為人知;更僅因“祝天地善解人意的大家平安幸福。”

  她們兩人,一位是中科院老工程院院士――盧永根,認為是默默奉獻的島嶼醫師――王鈺。她們的個人事蹟,她們的精神品質要我手感十分,也要我禁不住想起的自身的生活――一天到晚一天到晚除開做作業之外便是沉溺於遊戲當中,分毫沒有士氣,一天的歲月就是這樣漸漸地的過去。

  但是當我們看了此綜藝節目後,看見這些和自身一樣的普通人卻活出了非凡的風彩,就要自己內心裡的慚愧不感覺流露。我深深地的反詰自身:那樣沒什麼味道的生活,我要再次嗎?難道說人生之路就這樣的無所作為嗎?不!自然並不是,一定不可以!

  我想拾起士氣!即便不可以變成像她們那般的名人,像她們那般獲得世人的讚揚,那我也要勤奮。指不定爭爭就能贏,拼拼就能成呢!我一定要用自身的勤奮去闡釋自身的人生的意義,讓自身的人生道路越來越精彩紛呈!要我點燃士氣,一往無前吧!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0

  大家應該都知道什麼叫做“女排精神”吧。反正我知道,這就是一種堅持不懈、樂觀的精神。這不,在《感動中國》中,就講述了什麼叫做偉大的“中國女排精神”。

  在本次的《感動中國》當中,第十一個感動中國人物表彰獎盃就是頒發給女排姑娘們的。在短片中,我們看到了她們在巴西里約奧運會時屢戰屢敗,接近淘汰,但她們用自己身上的意志絕跡重生。在節目中,《感動中國》評選組為她們送上了“為國著功成”的稱號,以及鮮花、獎盃和掌聲。

  在此時,我想,她們更多的是感動的淚水,更多的是大家的支援,更多的是那激勵人們打起精神奮發圖強的女排精神!我想,這“女排精神”不光只是一種精神,而是讓人們充滿熱血、激情歡呼、讓人敬佩的一種東西!但這個東西里最多的,還是堅持。

  大家應該都知道電燈吧。現在的電燈很便宜,並且在市場中隨處可見。可是,你們知道嗎,電燈的發明人愛迪生用了上千種材料,做了上萬次實驗才找到燈絲的最佳材料——鎢絲。也正是他的這股堅持勁兒“幫助”他完成了電燈的發明。

  堅持,不管在哪兒都有用,包括學習。你若能在學習中做到堅持,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就像,我在寒假中為了寫一篇好的《三國演義》讀後感,花了大量的時間將原作修改,最後終於在班級中被表揚了,這就是一種堅持的方式。那天,我寫完原作後,先習慣性的“稽核”一遍,發現了一些不通順的地方很多,於是,我開始修改。當我修改完前兩遍時,覺得有些通順了,便開始看錯別字,果真發現五六個,修改了第三次。最後一次,也就是第四次,是將整體語句寫的更優美。

  可能有很多人不願意修改,但我卻願意,因為我心中銘記著老師告訴我的一句話:“好的作文是靠改出來的”也正是這句話聯絡著的女排精神激勵著我。

  女排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你若不堅持、不努力,可以把它當做你的信仰。到時候,你就會感覺“藥到病除”的好滋味了。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1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的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部生動的人生的教科書……看了《感動中國》,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彷彿經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

  《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各有各的令人震撼的事蹟。他們有的是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卻都用他們的英雄事蹟感動了我們。他們都是中國英雄!

  我最敬佩的是孝子——陳斌強。他時時刻刻都帶著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就連上班也不例外。他被我們稱為母親的忠實“守衛兵!”母親就是他的一片天,他也似乎是母親的整個世界!他的母親像個孩子,彷彿只有依靠在陳斌強這個大人的身邊才能放下心來,露出那世界上最美的笑容。他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子不是嗎?

  更令人難忘的是陳斌強服侍母親的樣子,毫無怨言,無怨無悔,儘管那是如此的辛苦、勞累……陳斌強每天9點,哄著母親入睡,等母親入睡後,他才能安心睡覺,到了凌晨1點!他有準時起床,帶著母親上洗手間,上了床,剛閤眼,又摸黑起來,為母親做早餐,當母親起來時,陳斌強又餵飯給母親吃。年年都是如此,不論春夏秋冬,從未改變過。

  看著他一天比一天憔悴的面容,聆聽著他感人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如何對待父母的。我們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好一切,照顧好我們,就像養寵物,他是你養的,照顧他是你的責任和義務,他過得不好就是你的失職。還有的人不尊重父母,嫌父母嘮叨,卻沒體會到其中的關心……如果心中沒有了感恩,也就失去了它美好的前提。

  讓我們尊重父母,關愛父母,就像兒時他們對待我們那樣!

  《感動中國》10個英雄!他們讓我們看見了愛所發出來的那耀眼的光芒!他們讓我們明白了愛的真諦!他們讓我們明白了千千萬萬個道理!他們的事蹟讓我們彷彿受到了愛的洗禮,讓我們學著他們一樣,做一個充滿愛的人。陳斌強讓我明白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真理。他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2

  昨天我們全班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感動中國2014頒獎晚會》,看完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裡面的每一個人都讓我流淚,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沈克泉和申昌健父子。

  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但他們卻有著偉大的夢想——研發雜交油菜,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民搞科研這是多麼不符常理,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可是,他們沒有放棄,沈克泉老人為了搞研究購買了大量的書籍,他白天在地裡勞動,晚上挑燈夜讀,有時一讀就是一夜,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學習上我從來沒有這樣刻苦的精神,很多工完不成的時候,我總是給自己找理由,找藉口,面對老人,我是多麼的羞愧難當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雖歷經失敗,但是為了夢想決不放棄,他們成功了,研發出了最優良的雜交油菜,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是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夢想因為堅持而美麗!

  從他們身上我明白了很多,我們每個人必須有目標,有夢想。沒有夢想,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白白的浪費時間;而有了夢想還需要有毅力有恆心,在朝著夢想前進的路途中有很多的坎坷和困難,我們不能因此而半途而廢,我們要為自己的夢想而不懈努力。就如我,我每天上學,但是我從未想過我上學是為了什麼,從未考慮過我的理想是什麼,只是一天一天的打發著過,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我現在學會了思考,我的夢想是什麼?我該如何去實現我的夢想呢?仔細想想,我熱愛科學,那麼成為科學家就是我的夢想,可是,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我卻做不到持之以恆,做任何事情都是半途而廢,而現在我從他們父子身上明白了很多,我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努力學習,再一次點燃我的科學夢,為了這個夢想而堅持不懈。

  是啊!夢想並不是科幻的,成功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但成功只會青睞那些有目標、堅持目標的人,夢想因堅持而美麗!我想,我應該是那一個人,那一個讓成功對我微笑的人。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3

  近日,我觀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裡面講述了十個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敦煌的女兒”——樊錦詩。伴隨著樊錦詩的腳步,我彷彿來到了那個戈壁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

  說起莫高窟,相信大家都會情不自禁想起抬頭一望滿眼的飛天,工藝精湛的貼金畫……而這背後也蘊含了樊錦詩的默默努力。

  “黨需要我們到什麼地方,國家需要我們到什麼地方,我們就到什麼地方去。”1963年,樊錦詩從大學畢業,懷揣著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夢想,千里迢迢來到了大西北戈壁荒漠。那時,房子是土的,甚至水都是鹹的,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她卻選擇了留下,頑強地堅持下去,這一堅持就是50餘年。如今,本該退休享受天倫之樂的她,仍在為敦煌奮鬥!當我看到她為敦煌操勞十分疲憊的背影時,心中無比震撼,敬佩與感動的淚水奔湧而出。樊錦詩的精神照耀神州大地!

  為了守護敦煌,樊錦詩和丈夫彭金章兩地分居長達19年,在他們的眼裡,兩人的愛情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各自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小愛化成大愛。漸漸地,樊錦詩彷彿已經和敦煌融為一體,也習慣了這片大漠給予的饋贈。她的深情早已深深紮根於這片大漠。而彭金章也一直在默默關心她,堅持著寫信給樊錦詩。或許,這也是一種十分偉大的愛情,它不是甜蜜恩愛,也不是山盟海誓,但是——它有著為國家默默奉獻的愛。看到這裡。我的眼眶再次溼潤了,這讓我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一句話: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也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是啊,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最大的成功,這一點,樊錦詩做到了。

  “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髮。心歸處,是敦煌。”從樊錦詩的感人事蹟中,我見證了她那堅持不懈,默默奉獻的大無畏精神。所以,我們青少年更要不負眾望,擔起保家衛國的重大責任,成為祖國的中流砥柱!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4

  初春微寒,暖暖的陽光,陪我倚在感動深處,陪我賞析著那一份悸動。

  那份感動來自於他。貧瘠的文字,已經無法勾勒他炙熱的內心,無法沉澱他厚厚的情義。

  他叫吳錦泉,一位平凡又極其不平凡的磨刀老人。他不富裕,甚至一貧如洗,卻堅持每天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莊,用他的雙手,磨亮了又一個人心。那一摞摞硬幣,不是別的,正是他的心血;那一張張匯款單,不是別的,正是他厚重的寄託。

  一張張1000,2000的匯款單是他一村一樁走出來的,一個個一角一分是他用雙手磨出來的。素心暖暖,他清貧的生命,又是那般豐盛和富有,超過一切帝王和富翁,只是,他的一切都是奉獻給了他人。曾經,那麼多的情感都賦予時光荏苒。我反思,我何時願意為了別人的苦難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就連乞討老人,都生怕自己被欺騙那微不足道的一點錢。回想自己——從來沒有為別人做過一件事,即使是一句關切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這些小小的舉動都我做過多少?我要反思——媽媽生病時我不管不問;妹妹哭鬧時我只厭惡的瞟一眼;朋友需要幫助是我只在一旁袖手旁觀……

  思緒萬千,我彷彿看見了他推著車,伴著朝霞,踩著晚霞,走遍大街小巷,只盼為人磨一次刀,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彷彿看見了他用心的把屈指可數的硬幣摞好,眼中盡是希望;我彷彿看見了他聽到別人需要幫助,一股腦的拿出自己所有積蓄捐了出去,卻不曾有一絲猶豫……古舊的門扉,鏽跡斑斑的紋路,無聲的訴說著歲月的清寒。

  多少年的歲月如流水一般瀰漫而來,愈發現身邊如磨刀老人這樣的身影越來越模糊。我們身邊卻不少有人認為:這世上最可笑的事莫過於善良本身。人們憐惜自身的利益,貪圖他人的利益,眼中盡是“這樣做我吃不吃虧?”“這樣做我有什麼好處?”,卻忘記了“善良”本身的含義:遵循自己本心本性中善的方向與良的能力。那些溫暖和感動都在這些笑意裡無聲的散落。

  素心暖暖,一切盡在這微苦的滋味中。“高節卓不群”,歲月清寒,那一份“只為他人”的素心散發著幽幽清香。指尖跳躍,補上標題“初春微涼,素心暖暖”。

  於這個初春微涼的日子,任由心裡淌出的文字鼓動生命的沉靜。淡淡的心情,氤氳起一陣溫暖。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5

  雖然觀看完《感動中國》已經有3天了,但那些感動我的英雄事蹟,至今縈繞在我腦中,那一幕幕畫面驚心動魄,歷歷在目……

  孫家棟爺爺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仍感謝中央、人民“正是因為有了中央的關心支援,人民的不懈努力,才打造了今日我國的優越性。”爺爺還對我們祖國未來的棟樑充滿希望,他堅信我們能為祖國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我觀後正充滿信心時,接下來我看到了一幕令我難忘,更讓我目瞪口呆。一張白色的病床上一位身體健壯的男士全身傷痕,一張黑灰灰的臉上有片片血紅色,我頓時震驚了。原來這是一位叫王峰的叔叔,我觀看短篇後不經嘆息,但我更為他自豪。他是那樣英勇無畏,不顧自身危險闖“鬼門關”救人,最終救了一幢樓的人,自己卻在經歷160多天的搶救後永遠離開了人世,他的肉體雖亡,但精神永存。人們需要這樣的英雄,面對著一千度的高溫下,無畏不退的活雷鋒。

  支月英老師是一位年輕的鄉村教師。是她每月長途跋涉教給孩子們知識,帶給山裡孩子無限的希望,給予母親一般的愛。但她卻流下了淚水,支月英老師說“我雖成為孩子們的好老師,但在我女兒心中我卻不是一個好母親。”聽到這句話,我不經心寒,淚珠在眼眶裡打轉。而我對支月英老師更多的是一種崇敬。她每月長途跋涉,但從未離開過大山,自己吃了不少苦卻從不抱怨,只希望讓山裡的孩子們嚐到無限甜頭。

  我崇敬這位教師,但接下來一位叔叔也讓我佩服不已—秦玥飛叔叔。他當上村官卻心繫故鄉的人民“俯首甘為儒子牛”,他腳踏泥濘,重返故土,為了修好一條水路,他日夜奔波,到處走訪,不為自己,只為大家。是他用汗水撒下青春的夢種,不斷實踐著夢想。

  是他!他是這軍隊裡最年輕帥氣的軍艦小夥子。這一切只為了一個夢,他日日練習,在隊裡拔尖突出,只為了圓自己家人的一個飛天夢。這就是張超叔叔,擁有著堅強的毅志力。但就是在那最後的4.4秒種,祖國失去了最好的兒子,但他的浩氣展虹寬,你永遠是我們大家的航標。

  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將一直傳遞下去,相信有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願好人一生平安!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6

  眾所周知,感動中國已經辦了十年了。十年,有多少人曾讓我們流下一滴滴發自內心的眼淚啊!

  2011年的頒獎辭上,我看到了許多與生命抗戰的人們,有不惜困難去支教、去捐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的人們,那些人,出現在這裡,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有固執的胡忠,帶著自己家三口人來到高原支教,建設了西康兒童福利院,他說:“為了孩子,為了那些更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我願意拋下家鄉”。他離開了家鄉,爹媽。高義,薄雲。

  還有那“最美媽媽”------吳菊萍。她說:“不管那時接的牢接不牢,都一定要去試一試。這次又像生了個孩子一樣。”是的,只要是孩子,都是新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們不能讓他們這麼快就離去。

  記憶猶新的還有那與生命抗爭的劉偉,他從小因為一次事故奪去了他的雙臂,但他並沒有放棄,他學會了靠雙腳和肩膀的力量去游泳,並在隊中脫穎而出,比那些有雙手的人都遊得好。他要去參加比賽了!但是,有一次災難降臨到了他的頭上!!使他不能游泳!這簡直比失去雙臂還難受,他精神失控了。後來,又在哈哈哈鼓勵下找回了信心。他決定用腳去彈鋼琴,他突破了重重困難,終於彈出一首首好聽的歌曲,感動著我們。

  在這個中國,也有很多人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給那些貧困山區的學生給予幫助。沒錯他就是白方禮,雖然他不能來現場領獎,但是,由他捐助的白方禮小學的學生們來了,他們牽著白方禮曾騎過幾十年的三輪車來到現場,白方禮曾經每個月都會用騎三輪車賺的錢去捐助更多的學校,他這幾十年來騎的路程加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18圈!!!!這真是個驚人的數字!

  如果有一個人,他能在一場15個小時的大火中,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且他還是警區域性長,那麼他實在是太偉大了。他叫劉金國,他雖然是部長,但他的家人卻過著一般人的生活,接受一般的教育,並沒有因為劉金國是部長而生活有改變,這就是讓我們感動的地方。

  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感人的事情,在公交車上讓個座,看到垃圾撿起來,都是感動。感動中國,摯愛永恆,加油,中國!!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7

  在上個星期四下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2010感動中國》,這是一個振奮人心,感人肺腑的節目。節目裡分別湧現出了錢偉長,王偉、何翔美等感動中國的英雄事蹟,讓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何翔美。

  何翔美,以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計程車兵,後來經過整整十年的訓練,成為了一個特種兵。他說:我有害怕的事,就是因為我害怕,所以我要勇敢的面對他。正是因為這句話,鑄就了他成功的道路,在何翔美十年的征途中,克服了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困難。電視螢幕上的一幕幕,至今還浮現在我眼前。最不能使忘記的還是他所說的那句話,那對於我來說富含著人生哲理的那句話。

  我有害怕的事,就是因為我害怕,所以我要勇敢的面對他。的確,世界上的每一本字典裡都有成功與失敗這兩個詞,每個人在享受成功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會克服許多的困難與挫折,否則,那你就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敢於面對挫折,有付出才會有收穫,有成功。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就是這樣,1000次試驗,1000次失敗,星星睡了而他還未睡,他就是這樣日夜不停的實驗著,付出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愛迪生實驗成功了,併成為了一位著名的科學家。

  記得在我十歲那年,我第一次學騎腳踏車,我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著,始終沒有學會,最後,我看見一些大哥哥和大姐姐們也在騎腳踏車,我模仿他們的樣子,小心翼翼的坐上去,目視前方,腳踩著踏板,嘗試著。突然間,啪的一聲,我摔倒了,可我不灰心,我相信:失敗之成功之母。我忍著痛站起來,一次次坐上腳踏車,有一次次的摔倒。我堅持著,有付出總會有收穫,終於,我成功了。

  若樹害怕挫折,那還會有鬱樹蔥蔥嗎?若蝴蝶害怕挫折,那還會有翩翩起舞嗎?若小鳥害怕挫折,那還會有悠然翱翔天空的美資嗎?就是因為他們不害怕挫折,敢於面對挫折,才會有今天的這一幕嗎?

  我有害怕的事,就是因為害怕,所以我要勇敢的面對他。你,還會害怕挫折嗎?挺起胸,昂起頭,勇敢的去面對挫折嗎?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8

  看完2011年度感動中國之後,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幸好中國還有著這樣一群人,幸好世界還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在這個處處充滿著虛假與欺騙的社會中,他們站在真實的一邊,捍衛著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喚起了我們的良知,使社會免除了一場人性毀滅的災難。

  回顧2011年,那一年的中國發生了太多事,就如同過去的歷史一般,中國經過狂風暴雨的洗刷,開始變得堅強,統一。靠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極具凝聚力,可以把全國人民的心都連在一起的精神。可是,在發生了“小月月事件”後,我卻開始迷茫,彷彿面前不是那個我所熟知的中國,而是一個離我很遠的,我不曾知曉的陌生人。他渾身透露著一種浮躁的氣息,又帶著一張張虛假的面具。在事實之間,在輿論之間,我們好像陷入了真實與虛假的怪圈,縱容著虛假,給世間的一切邪惡與無知創造了機會,充當了藉口。

  但是,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種人,就如正直與善良總是站在邪惡與漠然的對立面,有這樣一對夫婦,他們放棄了城裡優渥的物質條件,放下了自己的親人,帶著孩子,毅然前往那遠在千里之外的高山雪原,為高原上的孩子帶去了知識,帶去了溫暖,帶去了關懷。曾有人問過他們,“你們這樣,究竟是圖個什麼”。我不記得他是怎樣回答得了,就如世間的許多真理與傳奇,並不需要任何的原因與解釋,也不容有任何惡意的猜疑與抨擊,光是這份勇氣與這樣無私的精神,就足以令我們汗顏,他們在這廣闊無垠的高原,樹立起了一座人性的豐碑。

  令我記憶深刻的,還有一個叫孟佩傑的女孩兒,任勞任怨的照顧他的養母長達15年,我想問問我們所有的同齡人,你們做得到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不辭辛勞,她所遭遇到的,一言不發全部接受,在她的身上閃耀著的,是愛與感恩的光澤。也讓我瞭解到,作為一箇中國的孩子,我們需要為許多事操心,也會因此而成長,可是,無論你長得多高,飛得多遠,都不要忘了,一直以來在背後默默支援著你,照顧著你的那兩個人。

  血肉至親,至死難斷。

  撫育之恩,沒齒難忘。

  還有“最美媽媽”,無臂鋼琴師……我真心希望,世界能夠更多一些這樣的人,這樣的事。讓更多的人明白,我和你,站在一起,我們,和希望站在一起。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29

  今天,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節目中的許多片段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袁德旗的故事更是讓我的心靈久久不能平靜。

  事情是這樣的,他原先生活在一個美滿快樂的家庭裡,可是因為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便去世了,他的父親也入了獄,他和他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重病在身,脾氣時好時壞,為了不讓爺爺寂寞,他就陪爺爺下棋。奶奶為了維持三人的生活,每天早早起床,到處撿垃圾賣。年少的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他一有時間就幫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午放學回家還不忘撿上一些垃圾賣。面對同學們笑話他撿垃圾,說他臭,沒志向等難聽的話,他非但沒有難過,而是更理直氣壯地說:“不管我做什麼,只要透過我的辛勤勞動,能幫奶奶分擔家庭負擔,使爺爺奶奶過得舒服,哪怕是一點點,我就高興!”

  袁德旗能用他柔弱的肩膀分擔家庭的重擔,想讓相依為命的爺爺奶奶生活得舒服,而回想起我過去的行為,還真是羞愧難當。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我們全家人一起做起了大掃除。正在我們忙得熱火朝天之時,飛來了一隻臭蟲,我想都沒想,操起掃把就把它打得粉身碎骨。“快把它弄乾淨!”爸爸看到了臭蟲,一邊繼續忙活著他的活一邊對我說。我看了看血肉模糊的臭蟲,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飛快地躲開了……現在想來,真是羞愧萬分!為什麼同樣的年齡,他不怕臭,不怕髒,我怕?

  為什麼他想方設法地為爺爺奶奶分擔重擔,而我卻從未想過替日夜為我操勞的爸媽分擔家庭重擔?為什麼他能自覺早起,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至今仍像一隻貪婪的小羊羔,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使我感到慚愧,使我瞭解了他有多麼不容易,更讓我看到了我和他的差距。如此下去,我就像一隻溫棚裡的寄生蟲,我真為我的未來擔憂!

  俗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從現在起,我要努力改變自已。在今後的生活中,我要不怕髒,不怕苦,不怕累,要替我的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我還要聽爸媽的話,讓他們心情舒暢;我更要努力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將來用我的雙手,給他們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30

  一陣掌聲之後,整個會場始終洋溢著濃郁的溫情與感動。從個個英雄的故事的過後,我總會不自禁的流出眼淚,我想,那也是我對他們由衷地發自內心的敬意與尊重吧。

  胡忠,一名老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與他的妻子原本能夠輕鬆的過著日子,而他們卻要與那些孤兒打交道,給孤兒溫暖,成他們最好的父母。我相信,是他們愛與信念的堅持,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讓孤兒們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孤兒們將來能夠幸福。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不正是這首歌蘊藏的道理嗎?

  劉偉,他從小失去了雙臂,或許他曾抱怨過上帝殘忍,或許他曾留過無數次的淚,但至少現在的他,有誰會在意他曾經呢?他雖然是殘疾人,但他的心一定堅信:上帝在為你關閉一扇窗時,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觀後感《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 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證明那正是他飛翔的軌跡!也只有這樣的信念才能有他現在的成就。一雙腳竟能彈出那麼美妙的音樂,其實這就是他的精神,不為嘆息的目光而放棄的精神,他為上帝而活,為信念而活,為夢想而活!

  她,一名母親,最美的母親。她,就是——吳菊平,她用她的手接住了一個從10樓墜下的孩子,雖然她的左手以多處骨折,但她在從來都不吝嗇在鏡頭下的微笑。是啊,只有這樣的奮不顧身,這樣的瞬間才能體會到人間是有愛的。即使我們做不到吳菊平女士那樣的行動,那麼你就去為身邊的人好吧。當你的同學向你借一隻筆時,你能夠微笑著遞給他,當你的母親叫你為他掃一下地,你能夠很情願的拿起掃把認真的掃,當你的老師為你佈置下的作業,你能夠從不抱怨的完成時,你其實就已經做到了。

  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感動了中國,更為中國添了彩,所以不要忘記他們的每一個舉動的代表著國家的榮譽都是全中國的驕傲!我們感動,我們為這十大人物感動!我們用感動彰顯一個人物的高尚,我們用感動彰顯一個國家的精神,我們用感動考驗一個民族的素質!此刻,我們因為是中國人而驕傲!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31

  看完2020的感動中國,像是又重溫了那剛剛過去不久的驚心動魄一年,心在震顫,卻遲遲無語。這十多人是三百六十多天裡每一個妄圖破土重生之人的縮影,用生命托起萬千希望:朝疾病舉起短刀的、在激流中衝撞的、黑暗中拾起星星的、絕望中氤氳溫情的、破空飛翔著的、宇宙閃爍著的、紙箋中薪火相傳的、荒蕪中孕育生機的……

  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前赴後繼,不過是為了心中肝膽,中華未來。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我聽著,看著,熱淚盈眶著,我坐在中國的脊樑上,看朝陽熊熊燃燒,看黑暗裡開出血一樣的鮮花,聽哭喊裡炸出震顫九霄的驚雷。

  我們這些人啊,生在鮮花簇擁的烏托邦裡,沒見過日軍的刺刀,也沒見過同伴在身旁倒下,甚至在2020之前,仍在對那些泛白螢幕中展現的災難和破敗唏噓喟嘆、捶胸頓足。粹不及防的2020帶來的,是我睜開眼就能看到的死亡和恐懼,但跌進煉獄,我們卻在泥濘之中抓住了心中的星星,然後凝聚成星海。

  我們這些人啊,活在鮮血堆砌的高臺之上,我們有幸成為先輩們的眼睛,看見我們的國家不再有饑荒,不再有流民,我們有最團結的人民,最勇敢的軍人。我們不論面對如何張牙舞爪的苦難,是天災亦或人禍,舉起最鋒利的武器,最堅固的盾牌,不管身處何方,只要是我們站在一處,便是不可戰勝的。

  但還是我們這些人,終將接過先輩的火,哪怕山河晏清時,和平盛世間,也該掙脫保護,將自己放入那些真實中去燃燒,奔忙在不間斷的前赴後繼裡,才算不辜負。我們有幸成為奮勇在前之人的底氣,然雛鷹羽翼漸豐,豈敢託蔭於先輩,苟全於人後。在激鳴,在咆哮,過去到未來,那無數顆熾熱燃燒的心火,生生不息。

  盛世在側,雛鳳清聲風鵬正舉,我們這些人啊,有人以身為盾,護國救民戍疆守界;有人潛心鑽研創新創業,在科技世界乘風破浪;有人拿一杆筆,於荒蕪播種希望,於昏暗破出光明;有人著華服歌戲曲,傳承不斷文明長盛;有人傾一己之力,甘做扶貧攻堅的鋪路石……老將未死,薪火也相傳。我們是時候接過先輩肩上榮耀的責任和擔當,成為懷凌雲志的中國新脊樑,成為有一分熱,便發一份光的青年後浪,成為與國同行的年輕戰士。

  我想著,未來什麼時候,也終將火炬交接,回首過往半生,嘶吼一句“幸不辱命”。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32

  十年有人走了他們留下充滿愛的腳印,十年又有人來了,他們踩著前者光輝的印跡繼續走著走著一直走下去,因為心在那裡。

  朱光亞對中國第一原子彈做出巨大地貢獻,他秉持一顆對科學的熱愛,對自然的尊重的心,將蘇聯預計原子彈成功的漫長年數推翻,使中國陸地上在荒漠的戈壁上怒升了一朵黃色的巨大蘑菇雲的時間早了十六年,他對工作的認真,熱愛,細心,永遠低調持久的放射光芒,在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一顆星永遠閃爍著中華之光。

  在西康福利院學校有一家人靠著一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費,堅持在零下溫度只有十七八度的高原環境教育者一群艱苦的學生,他們是胡忠老師,謝曉君老師,因為一次意外的參觀使他們“志願者”這三個字永遠的定格在他們的腦海裡,帶著只有三歲大地女兒告別自己的高齡母親來到那裡用心用血來雕琢那裡的每一個孩子,為自己,為別人,為國家,為社會愛和信念的支援他們的精神無敵,兩位老師改變孩子的命運,孩子用他們的努力達成了兩位老師的志願,他們是綻放在高原上最潔白的並蒂雪蓮。

  他開闢了中國的肝臟外科,使中國的肝臟外科技術推向國外。面對病人他堅定,他執著,他細心。創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他就是“中國外髒之父”——吳孟超。治過一位肝臟上長有巨瘤的女孩王甜甜。其他醫院都認為只有採取肝臟移植才有存活的機會,而吳孟超則是果斷堅定的說:“能切掉就切。”但是因為甜甜肝上的瘤正好長在大血動脈上切除非常危險一旦切到動脈甜甜很可能因為出血過多而當場死亡。而當時年已83歲的吳醫生冒著百般危險用他精藝的技術在手術室裡工作了9個小時終於天不負有心人手術十分成功。吳孟超就是這樣的一位醫生他那妙手年春的技術;他那始終不渝的信念。他一切為病人著想盡量用最便宜,最簡單,最有效的醫治療法去成功的醫治好每一個病人。他作為一位在別人看來擁有最完美的人生但他卻有遺憾他說:“沒有能力給病人治病是我作為一名醫生最大的遺憾。”在他看來治病救人是最天大的法則。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馬,將病人一個一個的馱過河。

  還有打破麻蜂區大盤村孩子宿命的張平宜,她像一隻飛過海峽來到貧間的青鳥給這些與事隔絕的孩子們帶來希望之翼。還有8歲起艱苦承擔當家的小女孩孟佩傑出生後失去生父,8歲後養母癱瘓,養父離家走,從此家庭的重擔便沉重的壓力在她稚嫩的肩膀上……

  感動中國的平凡人,因為愛,心在那裡定居。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33

  在《感動中國》中誓言無聲的黃旭華,格桑開花的格桑徳吉,心比金堅的陳俊貴,一秉至公的段愛平,夢想天開的沈家父子……他(她)們一次又一次地堅持,最終將換來的是最初的夢想。

  他的高貴和心靈有關。2005年的一場大火使他失去了在城裡唯一的房子,82的他只好回老家,撿垃圾賣錢捐助給失學孩子們,但是還不夠,他就從政府給的補貼金里扣,還從自己的牙縫裡擠出錢來,十塊,二十塊,三十塊,四十塊……然而他自己一年的開銷也不過1000元,其中花得最多的還是定報紙,因為不透過報紙,他不知道誰需要幫助。可是就是以他這樣的方式竟捐助了100多名孩子,二十年來捐款額高達十多萬。90歲的他,老了,沒力氣在去撿拾了。幾十年來的堅持與堅守,一路上他都不曾放棄過,間斷過……慢慢積攢著,他不僅是在幫助,他還在播撒愛心,播撒希望,未來的希望,他將這些愛與希望帶給了100多名孩子們。給他的頒獎詞中寫到: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芒,蒼老的手,在人間寫大愛。他的堅持換來了祖國的未來的一些希望,他就是——崇仁厚德的劉盛蘭老人!

  她為了村民盡心盡力,完全不顧自己是個癌症晚期的病人,她的村民這樣評價她說:“她這個人不要命也不要錢啊!”她不僅為村建起了學校還為村裡的孤寡老人建起了養老院。她自己卻說:“只有我還有一天生命,就盡一天的力量”我想她就是個頑強與病魔鬥爭的女人。她的堅持換來了全村的愛與關心,她就是——一秉至公的段愛平。

  一位可能不久與人世的母親,她用愛的信念與堅持換來了一幅六點五米長的《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畫,她是一位母親,她用自己的堅持換來了孱弱的生命,用僅剩的生命換來了兒女們日後的一些伙食費,她就是這樣的一維母親。

  我走過得僅僅是十三個春秋,人生的一小段路,也許我不明白什麼是堅持,也許我又不知道如何堅持,也許我就是不懂得堅持幹什麼。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走過,當回頭看時,就能看見自己的腳印,我在想:我走了那麼長時間,我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她)們都是“超人”,他(她)們不管生活怎樣,自身的條件如何,都咬著牙堅持著,毫無怨言地默默奉獻著。

  結束了——

  一段段心酸的歷史,都不曾消失過。我的心中無盡的感慨,我震撼了。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34

  2011年,有十個人,用平凡的雙手,譜寫了一個個不平凡的音符;有十個人,用平凡的雙手,創作了一首首壯麗的詩篇;有十個人,用平凡的雙手,描繪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這十個人就是“201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在這十個人物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無臂鋼琴家”——劉偉。

  劉偉在一次意外當中失去了雙臂,但他並沒有悲觀消極,而是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他透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以及堅持不懈的練習,終於獲得了“游泳錦標賽”冠軍。在採訪中,劉偉說道:“雖然我失去了雙臂,但至少,我還有一雙完美的腿,有生活的希望。”這句話令我十分感動,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曾經我遇到了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而一度陷入了痛苦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相比劉偉,我這些又能算得了什麼呢?在失去雙臂後,他還能笑著走下去,笑著迎接命運的挑戰。

  在劉偉的命運轉折時,命運又與他開了個巨大的“玩笑”——他患上了重病,這意味著他不能再游泳了!可劉偉沒有悲觀,並且開始學習用腳“彈鋼琴”,這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可他不怕苦,不怕累、努力的練習。終於,在他辛勤汗水的澆灌下有了累累碩果——他“彈”的鋼琴優美流暢,贏得了不少好評,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鋼琴師。在臺上領獎的那一刻,他說:“雖然命運讓我失去了雙臂,但我仍感謝命運,讓我擁抱了希望,擁抱了勝利!”命運讓劉偉失去了雙臂,卻用信心與希望譜寫了傳奇。他就如一個折翼的天使,信心與堅持讓他長出了一對隱形的翅膀,帶著他飛向成功的彼岸,帶著他奏響了命運的交響曲!

  看著領獎臺上的劉偉那空蕩蕩的衣袖,卻自信地揚著青春、朝氣的臉……讓我想起剛上初中的那些日子;我也是揚著笑臉高高興興上初中,可是煩惱卻不約而來:語文的文言文讓我覺得枯燥無味;數學的那些複雜公式讓我覺得頭痛腦熱;英語的疑難練習讓我覺得無從下手;歷史的改朝換代讓我覺得束手無策……同時,孤獨也在陪伴著我,我沒有一個朋友,看著其他人與別人成群結隊,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臉上曾經燦爛的笑容也逐漸佈滿了陰霾……可是,在看到劉偉後,我的心豁然開朗,他如我人生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人生,指引我走出黑暗,讓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敬愛的劉偉哥哥,就讓我們共同迎接未來,共同迎接命運的挑戰,共同奏響命運的交響曲吧!

  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35

  運勢的艱辛,使他自小就喪失父母,被後媽劉曉英抱養後,命運的捉弄又使養父離開他們。母女不離不棄。年僅八歲的孟佩傑就依靠她那軟弱的軀體與一切為了你,照料誘因病偏癱的後媽。十二年來,這四千多個生活,織成她人生道路中最幸福也最艱苦的往日。一轉眼的孟佩傑已經是一個婷婷玉立的美少女。當她踏入頒獎臺時,灰黑色的馬尾辮,淡粉色的羊毛絨,沒有價格昂貴的禮服裙,沒有精心策劃的頭型,更為沒有漂亮別具一格的高跟鞋子。有的,僅僅一個平平常常的農家院女生打扮,但卻包括著一顆打動了中國十三億人的孝道,講出了一番質樸迷人的語言。他說:一天一個電話,是母親規定的,也是我要的。見到這,我心遭受了巨大的震撼人心,誰可以明白:為人正直兒女的大家,不管走的多遠,能飛多大,也走不出母親的心,飛不出媽媽的掛念。一天,或許要是一個電話,一句:我好了。就可以讓媽媽學會放下那顆掛念的心。父母的心與大家自始至終是靠在一起的,是離不開的。

  再討論一下自身,自愧不如啊常常跟父母犟嘴,一直讓父母為大家憂慮。父母頭頂那兩根晃眼的白頭髮,深深地刺疼了我心。以前也想讓父母天天開心,卻總弄得她們眉頭緊鎖;也明白促進搖藍的那兩手,也促進了整個世界,卻總讓她們杜絕了微笑。當看到她們心寒的神色,大家的嘴巴,從此上升不起來。大家的一切,觸動父母的全球,她們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呢?俗話說得好:羔羊有跪乳之義,禿鷲有反哺之恩,《跪羊圖》自古以來打動了成千上萬人,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恩深似海,而大家做得再多,相比父母對大家的關懷也僅僅宛如滄海一粟。孟佩傑對後媽都能愛到深處如此農田,那大家呢?孟佩傑用愛打動了中國,用孝讓我們到了刻骨銘心的一顆。大家一天天再長大了,父母在一天天老去,終有一天她們會離去大家,少了絮叨,少了關愛,少了她們的疼惜,到時的大家僅有低下頭哀嘆,後悔莫及自身之前為什麼沒有孝順她們了。如今不把握歲月,好好地孝敬她們,又要直到何時呢?真要直到失去才懂愛惜,才知道自身之前有著那麼多的幸福快樂嗎?孟佩傑,感謝你在我茫然的情況下給了我一盞燈:這世界,唯有愛,能衝破一切阻攔。

  孝是中華民族民族的中華傳統美德,大家作為華夏兒女,就該明白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剛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鋪滿全球;用行動,孝敬父母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