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範文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範文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1

  今年國慶,我和爸媽來到電影院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

  “祖國”以時間為序,“家鄉”以空間為軸,此次“父輩”以世代為章,聚焦於不同時代下的普通家庭,以親情為切口,講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與啟蒙。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詩》。這個故事講述了1969年,我國需要研製長征一號火箭、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章子怡飾演的是一位母親,又是肩任航天事業的主要工作人員之一——一位女性火藥雕刻師,為火箭發動機推進劑整形;她的丈夫是火箭發動機設計員。夫妻倆人為了火箭的發射成功,每天都去基地搞研究。但在一次失敗中,丈夫犧牲了,為了隱瞞孩子們父親離開的事情,只能欺騙孩子爸爸在加班。每天回來都帶著一篇自己寫給孩子的詩,那是孩子的父親約定了要給孩子的詩。終於孩子們還是識破了謊言的局面。她告訴孩子們:“孔明燈裡放蠟燭,點燃之後會因為有氣就慢慢飛上天空,你們的爸爸就是做這個有關的大事,但是比孔明燈還大的事業,可以飛上月球的大事業。”後來,孩子們終於也明白了大人的事情,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宇航員。

  漫天黃沙、茫茫戈壁,時代氣息與歷史質感撲面而來,迅速把觀眾帶回了50多年前“長征一號”火箭發動機研製基地,電影細緻入微地真實還原了四院航天人生活與工作的一隅。

  《詩》是一首寫給中國航天人的詩、寫給浩瀚宇宙的詩、寫給中國電影的詩。它透過描繪中國的航天工程背後的奮鬥和付出,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願景。從屈原的天問到現在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無不展現出對這片星辰大海探索的激情,與支撐這份宏大理想的詩意。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2

  這部電影,分為四個部分: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看似不同年代、不同人物、不同劇情,但是主題都差不多。我個人覺得,是想傳遞父輩給子女傳遞那份正能量。那份對新中國、對未來的不懈追求,以及拼死相爭的鬥志,和榜樣的力量。

  請允許我一部一部說,只說大意哈,不能劇透太多,每個人看,會有每個人不同的感受。四部,我覺得似乎是按照時間軸來展現的,先是抗日時期,再是我們國家開始研究火箭的時期,第三部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故事,第四部是2021年,也就是我們的現在,還穿插了2050年穿越回來的事情,那是美好未來的嚮往。

  第一部:乘風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吳京扮演的騎兵團團長。乘風,是他兒子的名字,或許是受父親影響,是個響噹噹的硬漢子,在母親不同意的情況下,鬧著參加革命,跟隨父親做了騎兵團的一員。和父親一起抗日,保護附近的村民。

  這位既是團長又是父親的硬漢子,自己為革命可以拼命,刀槍不入,有勇有謀,看似鐵面的他,在一個夜晚,跟同樣勇猛的兒子乘風,說:我就怕你不怕死,要死,也要死在我後頭。

  當他和其他團員保護一批村民轉移的時候,乘風和另外三個人去另一個山頭探情況,雙方約定收到團長的訊號彈就發電報。此時敵人已經可以根據電報資訊找到他們的位置。團長為了保護自己身邊的一批村民,含淚下令釋放訊號彈,兒子乘風看到訊號彈立即傳送電報,敵人根據訊號圍攻乘風等人。四人慘死,只有團長那匹叫做“大掌櫃”的馬空跑回來找主人,看到這裡的時候,真是哭到窒息。

  第二部:詩

  章子怡,黃軒主演。講的是夫妻二人在廣袤的沙漠研究火箭,二人的工作隱秘而偉大,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連孩子們都不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黃軒扮演的爸爸,對兒子說:爸爸媽媽,是在天上寫詩的人。一次事故中,他為了能夠近距離觀察火箭出問題的具體位置,不幸遇難。章子怡扮演的媽媽,瞞著兩個孩子,繼續在工作崗位奮鬥,既有爸爸的堅韌,又有媽媽的細膩。

  大兒子覺察到可能爸爸已經去世,追問媽媽真實情況的時候,哭到不能自已。孩子說了一句話:我爸爸,和我以前的爸爸,他們都死了。才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兩個人的親生兒子,而是幾年前因為事故去世的一位工程師的遺孤。看到這些情節,真的是無法剋制自己的情緒呀。

  經過所有人的努力,實驗終於成功了,這個曾經膽小怕事的小女孩,成為了一名航天員,替父母完成那未完成的心願。

  第三部:鴨先知

  這是一部,帶著幽默,又有些心酸的劇情。徐崢飾演的這位,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對未來的看法,他提出的觀點總是被別人覺得不切實際,他經常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要做,就做那個第一隻敢於下水的鴨子。人送外號“鴨先知”。

  他是上海中藥二廠的銷售科科長,他提出賣藥酒,廠長採購了很多,但是在銷售過程中屢屢受挫。某天,他在路上遇到拍電影的`,聽說國外有拍廣告的做法,但是國內沒有。在客服了一系列困難後,終於拍下國內第一個廣告,藥酒銷售一空,用廣告打開了銷售的新模式。

  他的兒子,受父親的影響,敢於創新,敢於挑戰尚無人走的道路,建造了上海第一座高樓。

  第四部:少年行

  沈騰給人的感覺,一直是看到他的臉就想笑。這部電影裡,整個麻花團隊,用搞笑的言語和動作表現真實生活,讓大家笑裡帶淚。沈騰扮演一個從2050年穿越回2021年的機器人,明明有很多搞笑的動作,他卻裝作毫無感情、沒有任何面部表情的機器人,讓人一邊笑一邊被感動。

  劇中男孩小小,爸爸去世,和媽媽生活。他是一個熱愛科學,非常有創新精神的孩子,他自己研究和創造了很多飛機、火箭等作品。陰差陽錯碰到沈騰這個機器人後,臨時扮演小小的爸爸,去學校參加親子運動會,一系列的搞笑,讓這個沒有父親的孩子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個機器人老爸,在小小自己研製的飛機試飛失敗後,給予了非常大的鼓勵,告訴他不要懼怕失敗,敢於鑽研,永不放棄。機器人和小小依依不捨的分別後,回到2050年的實驗室,當大家歡呼這次穿越成功時,一個年輕人的手勢,讓這個沒有情感的機器人,認出這個年輕人就是當年的小小,就是那個從小就熱愛科學研究的孩子,終於如願以償。

  看完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這五個字:父母的榜樣。父母都有著自己的夢想,並在現實中為夢想而不懈努力,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放棄,孩子們在這種耳濡目染的薰陶下,心中也都為著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最終實現夢想。

  同時,也告訴我們,祖國的興旺,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正是因為我們的父輩們不懈的努力,才能換來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

  吾輩應珍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