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觀後感1400字
《攀登者》觀後感1400字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攀登者》觀後感14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從《攀登者》拍的時候就很期待,既是因為演員陣容,也是因為這種題材(哪怕很官方)也非常喜歡,但是因為沒人陪我去看,所以只能等到vip有,然後在家看,悲傷。
看的時候老公說,網上評分很低耶,我覺得不可能,肯定好看,然後看完的第一感覺,還是覺得很好看。
至於網上的評分,我沒去太關注,但我個人的感覺,這個電影吧,有我喜歡的一面,也有我覺得bug不小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好看還是好看的,推薦還是推薦的,連我家小姑娘(六歲)也喜歡,看完之後就跟我說還要再看一遍(讓她反覆想看的非動畫類電影目前除了攀登者也就摩天營救而已)。
先說我覺得好的地方,攀越珠峰,挑戰人類極限,高大壯美的雪山,光是這個就讓人超喜歡了,還有演員陣容,都是我喜歡的演技派,我覺得每一個人物都把握得很好。
的確,作為主旋律電影,它要表現的東西可能就跟我們平時想看的不一樣,但是我依然覺得很震撼,其中個人生死榮辱與集體、國家的那種碰撞,個人的追求和犧牲,與國家集體的衝突,雖然並不算完美呈現吧,但是我覺得處理的還是不錯,畢竟得記住前提,這是個主旋律的電影。
第一次攀登珠峰的過程的確是悲劇性的,無論是對於那些犧牲的,還是活下來的,但是,後來再有一次機會,他們依然激動,依然充滿熱情,我覺得我能理解那種感覺。
張譯演的那個角色,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有點剛愎,有點偏執,但是看下去,就會覺得其實演員把人物的情緒把握得很好,他的執念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的改變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青年一代接棒了上一代的責任,付出的犧牲,雖然在我意料之外,但是卻能明白,人類為什麼要傳承,傳承的又是什麼?歸根到底,上一代與下一代,總要有這種傳承的,一旦斷了,人類世界的過去與現在就再也連結不起來了,血緣如此,精神也是一樣不是嗎?
所以,會有這樣代代相傳的精神與情義,會有不惜犧牲個人生命,放棄一切也要去做到的事情,我覺得,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
我覺得,整部電影裡,關於登山部分,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我不是專業的登山運動員,我對於專業性的東西不太瞭解,我能看到的就是電影裡展現出來的那種精神。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最主要的bug是在感情線。
章子怡演的角色和吳京演的角色在當年錯過,這點倒是沒什麼,當時他們所處的環境、所各自經歷的境遇,放在其他人身上,也未必不錯過;就算勉強在一起了,我覺得也未必能幸福,搞不好還要弄成怨偶而分開,倒不如當初錯過了,但又因為這座山,他們又重新開始,這個處理沒有問題。
但是,我覺得問題就在於最後部分章子怡演的氣象專家的犧牲這一段處理的有點太過感性了(可能是因為影后的.緣故必須多點戲份?但我覺得這後面她的戲份不要有,還有不要那種犧牲更感人好嗎?影迷勿噴,個人看法。)
在再一次的登山失敗,氣象組察覺還有一個視窗期,但是因為氣象瞬息萬變所以必須跟著他們登山隊一起行動這段我覺得沒問題,但是最後,章在肺氣腫那麼嚴重的情況下,非要親自往上走這點,我真的想不通。
的確,她是氣象小組的負責人,也是力主還有一次視窗期的人,一路帶隊跟上去沒什麼,但是到後期身體吃不消,隊員們都勸她休息,不要再跟的時候,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還非要跟,送死很有意思嗎?方五洲未必會死,可是她這樣肯定要死吧,那不是為了悲劇而悲劇嗎?
當時那種情況,應該是舉全國之力攻珠峰,能夠被派去的氣象隊員就算沒有徐能幹,但也不至於很差,當時的情況,她留下休養或者乾脆下山,由副隊帶著隊員跟進繼續往上爬即時播報並通知先頭部隊難道不是更合理?為什麼非要徐自己帶隊?
而且,到最後明明連話都說不了了,對講機為什麼不能給隊員?隊員連個通知都說不好嗎?至於嗎?
好吧,換種思維,是快要不行的情侶覺得自己臨死之前要跟心愛的人說句話,不能就這麼一句話沒有就天人永隔了,這個我可以理解可是我也不太瞭解這種病情,如果她及時下山接受治療的話,是不是不用天人永隔呢?所以我還是那個疑惑,為什麼非得這麼演?悲劇而悲劇?如果這也是因為歷史事實好吧,我閉嘴下去重新查資料再說,但還是覺得,這不合理。
所以我個人感覺,真的沒必要非要有這條感情線,並非所有的電影離開了感情線都不行的,友情、親情,其他的感情線也並非不好,何必非要愛情線?其實很多電影和劇,乾脆點去掉感情線也很好看的,反而是多了感情線才顯得累贅,真的不是全民戀愛腦啊,愛情真的很珍貴,但也不是在什麼情況下都很需要,個人感覺,可能我不懂愛情,囧。
但總體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我喜歡的吧,喜歡這種題材的還是值得一看,畢竟這類的題材的不多,而且優質的更少,有好看的也希望網友給我推薦,我喜歡,我閨女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