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美術館有感

觀美術館有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美術館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美術館有感1

  週日下午我和王宇微約好在中國美術館見,一起走進藝術的殿堂。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代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

  中國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0萬餘件,以新中國成立後時期的作品為主。藏品主要為近代美術精品,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獲獎作品,以及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藝術。

  我們逛了許多展館,可都是走馬觀花。正好趕上張建國作品展,那個展館人多的就像一鍋粥,簡直令人窒息。我們貼著邊看了一圈,趕快逃了出來。張建國的作品,比較抽象,在我的角度還不能理解,它和我一點美術上的共鳴都產生不了。

  吸引我眼球的卻是一面不起眼的鏡子。遠處看像一塊紗做的簾子,走近一看,只是一面鏡子上塗了膠水,粘上紙又撕下來,又又像沒有撕乾淨。每個人都能做,但真正想到這一點的,卻只有作者。

  這個美術作品把看似遙不可及的美術,融入了生活,讓美術更生活化。

  如果問這次參觀有什麼收穫,那就是讓我明白了:美術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就在生活中,在你我身邊。

觀美術館有感2

  今天我去了工藝美術館,它是藝術的殿堂是美的源泉。

  走進中廳,這裡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麗的水晶燈。正前方一塊大屏風上,刻著幾行醒目的大字,我們走進第一展室,這裡是陶塑的天地,那裡有300件魚尾瓶,鈞窯雙龍戲珠瓶,那活靈活現的瓷大象、瓷山貓,還有那栩栩如生的十二金釵瓷人。“曹聰,快來呀!”隨著媽媽的喊聲我匆匆忙忙地走進了第二展室。忽然一隻下山猛虎向我撲來,我轉身就跑。一個年幼的小妹妹說:“哥哥,你怕什麼呀?”我扭過頭,仔細一看,噢,原來是湘繡《虎》。

  只見這隻虎左腳插在水中,張大了嘴,兩眼平視遠方,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真虎呢!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啊!我不禁想到,藝術家們要用多少心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製造出這麼精緻的珍品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做什麼事總不肯下苦功夫。我暗下決心:以後做事一定要有毅力,不再半途而廢。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進了第三展室了。這裡可以說是寶中之精華,四大國寶就在這裡展出像有《四海歡騰》,《岱嶽奇觀》,《含香聚瑞》等等。藝術家們還雕刻了菊花、臘梅、牡丹、月季等四十多種花卉。我心中暗暗稱讚:真棒!這時一位外國友人說:“中國藝術品ok!”說著,外國友人便挑起了大拇指。

  回到了家。但“中國藝術品ok!”這句話總迴盪在我耳邊,外國友人那挑起的大拇指總浮現在我眼前。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爭光!

觀美術館有感3

  昨天下午,媽媽帶著我,參觀了寧波美術館—“人與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進入展廳大門,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龍給吸引住了,體長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門溪龍,而旁邊只有1米出頭的鸚鵡嘴尤其顯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後肢和靈巧的前肢讓人覺得家裡的小寵物一樣。

  據展區的阿姨介紹,馬門溪龍以植物為食,是在四川省井研縣發掘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動物,它四足行走,身體笨重,行動遲緩,估計體重達60多噸,生活在1億6千萬年的早期。

  一旁的鸚鵡嘴龍是角龍中最為原始的'型類,是後來長角角龍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發現的鸚鵡嘴龍個體長超過2米的很少,身體都比較輕巧,並且前肢明顯短於後肢,主要依靠後肢來走路,牙齒平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不點”。

  走進右邊的三號展廳,這裡有7條大大小小的恐龍,此外,值得一看的還有一旁的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覽區,展區陳列著72件人體各器官標本,有九大系統展覽:運動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頭蓋骨,用不同的顏色將人的頭蓋骨的各部分分解開來,還有髖關節、骨盆、畸形的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凡進入展區的參觀者都有一張答題紙,如答對了,就可以贏得一份紀念品,並有機會獲得恐龍蛋呢!

  這次的參觀讓我學到不少課外知識,也讓我喜歡上了科學,更讓我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