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精選22篇)

關於《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精選22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部國產電影刷屏了,很多人讚譽它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起點,無論是特效還是劇情都堪稱一流。懷著好奇我走進電影院觀賞了這部影片。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xx年,講述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一千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在流浪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4000多臺行星發動機熄火。雖然在全人類共同努力下發動機恢復了運作,但地球已經突破了洛希極限面臨解體,人類文明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滅頂之災。主人公劉啟提出了“點燃木星”的方案,在其父劉培強的犧牲下最終成功化解了危機。

  平心而論,在劇作和製作方面與好萊塢一線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流浪地球》的價值在於:中國終於能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的主題,拍出有自己特色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裡對“英雄”這個形象的塑造十分有東方韻味:為保住火石墜下深淵的無名司機;為了救韓子昂喪命的隊員剛子;發現智慧機器人“莫斯”叛逃後協助劉培強,不幸犧牲的領航員馬卡洛夫;來自不同國家的救援隊不約而同放棄與親人團聚的最後機會,只為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任務……所有人都拼盡全力,生死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愈發清晰。

  事實上,透過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這個構思本身就極具浪漫主義,和中華五千年的家國情懷密不可分。影片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對聯合政府說出:“沒有人,一切都沒有意義。”真正意義上的人,是感性兼有理性,是複雜情感的集合,是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溫度的,絕非空間站中儲存的DNA圖譜和電子檔案所能替代。因此,當劉培強知道希望渺茫時仍然選擇了犧牲空間站,去搏取那微小的拯救地球的可能,莫斯評價“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正是對整部電影最好的昇華。

  “人類的勇氣和堅毅必將被鐫刻在星空之下。”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2

  “希望是這個世界上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選擇希望,人生就有堅持的理由。

  《流浪地球》的情景設定在太陽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為了存活,帶著地球去找新的家園的故事。也揭示了當災難來臨時,生活中人性光輝和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氣去做,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希望,如果他們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著滅亡,那結果截然不同,就算前過程艱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後者就算過程安逸,結果註定滅亡,這就是希望的力量。

  鑽石的珍貴在於,給它一束光,它能折射出千道萬道的五彩繽紛。希望,給它一束人性的光輝,它肯定也會回贈你成功的繽紛世界,所以希望和鑽石一樣珍貴。

  小說中有一幕使我留下深刻的記憶,反叛軍要把堅持流浪地球計劃的五千名士兵凍死在冰山雪地中,但五千名士兵當中沒有一個人屈服求饒,他們說:“讓人類永遠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們選擇了整個人類的希望,而不是自己的希望。死刑後一個小時氦閃爆發了,太陽開始走向滅亡,所以說這五千名士兵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的選擇,拯救了人類。這就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選擇希望的事例很多很多,比如“豬堅強”。如果不是它選擇了希望,在廢墟中九天九夜都堅持自己的希望,它又怎會有今天安逸舒適的生活?還有最美教師張麗莉,她選擇了更崇高一點的希望——孩子的未來,她一推,讓三名學生免受病痛之苦,讓她們獲得了生命和健康。希望是這人世間最樸質的情感,卻能帶領人們走向光明和未來。

  而我們是否也應該像他們一樣,選擇希望呢?

  我想是的。當生活,學習,工作不如意時,我們應該選擇希望,堅持走下去。每當我跨過溝壑,走過崎嶇的小路,眼前出現一片綠蔭,心中頓時變得明朗。你選擇了希望,希望也就會選擇你,並帶給你美好的未來。

  我覺得,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比鑽石更珍貴的東西!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3

  好萊塢的美漫式英雄片看多了,流浪地球比起來更像在看一部國產漫畫,有日漫的熱血,卻不像日漫把全世界只交給一個少年。

  屈楚蕭演的中二少年跟老爸不和,卻是一個實實在在愛護妹妹的哥哥,在關鍵時刻還能用智慧和勇氣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這樣的少年男主不太成熟、不能鎮定、做事無法深思熟慮,甚至有時候逞強失敗都會表現出一點點怯和尬。但這個角色有小機靈也愛逞強,能發現並承認自己的渺小,內心深處有對父親的愛,關鍵時刻還能守住最後一絲理智並有相匹配的行動力,不是蠻幹、不是莽闖,而是一直在成長、一直在改變。

  好多人說片子不合邏輯,偏偏在細節裡我覺得特別合邏輯。沒有一個人是莫名其妙的強大或者莫名其妙的脆弱,沒有別人的幫助,誰也不能以一己之力改變一切。有時不計生命代價去救一個人甚至可能只是出於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人死的本能反應。每一個人都不是在等死,願意努力哪怕只有一絲絲希望也要全力以赴,最差還能多差,0、01的希望也要守住。不去試試難道跟好萊塢電影一樣除了等超級英雄就是嗷嗷叫喚,全人類都在努力自救,這很中國。

  歷史,從來都不是幾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無數個偶然匯聚而成的某個必然。這裡有說漢語、英語、俄語、日語、韓語、法語等所有國家語言的英雄。榮譽並不專屬於中國人,榮譽屬於全人類。這便是《流浪地球》的大氣。影片的演繹方式、視效呈現以及敘事套路,都有著好萊塢電影的痕跡,可對家的牽掛、對故土的眷戀,卻是中國科幻獨有的特徵。帶著整顆地球逃跑的流浪地球計劃可以輕易放棄,讓領航空間站攜帶人類文明逃離的火種計劃說不定才是真正目的,可影片裡劉家人不同意,我們連小破球都不捨得拋棄掉,更何況是千千萬萬的家人呢?這種理念差異,讓《流浪地球》有了自己的精神語言。

  我國的科幻電影,未來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它拓展我們的眼界,它讓我們的生活從國人這一畝三分地裡走出來,讓我們看得更遠,讓我們在沒有經歷過的時間、沒有經歷過的空間,去拓展我們的人生體驗。這就是我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4

  說起科幻電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萊塢的各種大片,比如漫威,DC,這些系列的電影。而今年,一部國產電影《流浪地球》,重新整理了我對中國科幻電影的認識,讓我振奮不已。

  電影《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劉慈欣這個人可不簡單,他可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傑出的科幻小說家。他的《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可是全亞洲首次獲獎。這部《流浪地球》的編劇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對這部電影期待滿滿。

  電影講的是若干年後,人類發現太陽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後,就會由於引力過大,吞噬地球。人類想逃走,但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家園,所以製造出了1萬臺高達11000多米的推進器,準備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因為在距離太陽系4.25光年外,人類所發現的另一個可以生存的新家園。可在途中,因為受木星引力影響,推進的地球將會在短時間內撞上木星。人類在最後時刻,想盡辦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國內拍的比較好的科幻電影。首先內容振奮人心,符合現實,屬於硬科幻型別。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在電影的最後:危急關頭,各地救援隊團結一心,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對未知的危險,他們選擇了希望。這時,親情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柱。正是這股愛的力量使他們變得更加團結,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壞。電影中還是有幾個地方不夠準確,事實上洲際導彈是可以點燃木星的,雖然射程沒有那麼遠,可他仍然能靠著引力,飛向木星。不過,電影為了刻畫人物,只能遵照劉培強中校的;利用領航員號的爆炸來引爆木星表面的氣體,從而使爆炸的推力將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現實之中,這個反而是行不通的。因為按照他的辦法,飛過去時間根本不夠,飛的同時,地球的大氣層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毀。

  儘管電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那句“冰總有一天會化成水的”讓我體會到:只要有耐心,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愛,可以面對任何困難。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5

  說起科幻電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國外漫威DC。而如今,中國,也踏入了科幻這一領域,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部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拯救地球電影,由劉慈欣作品改編而來。向太陽爭命,向木星爭命。兩個小時電影,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地球在脫離太陽系過程中,意外被木星捕獲,重啟發動機後,本以為能順利脫險,卻又錯過了脫離時機。在絕望之時,人們又提出了點燃木星,推動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後,有犧牲,有收穫,有揪心,有感人。最終,成功了,那一刻,身處影院我,也已激動熱淚盈眶,隔著銀幕,都能感覺到那種瀰漫在人心底興奮,很奇妙。

  觀影過程中,有些細節,觸動了我。

  首先一個,便是希望。影片開頭,在韓朵朵學校,我們聽見了這樣一句話希望,在這個年條代,是比鑽石還珍貴頭西。起初,我女主,一樣對這句話充滿了不屑,這為認為這不過是個說辭。隨著電影情節發展,這種看法,變了。當地球被木星所捕獲時,地球,被聯合國所拋棄,正是因為希望,才有了點燃木星方案;正是因為希望,才有了聯合國授權,正是因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類,攜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話,我永遠忘不掉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第二個,是全世界救援隊到來之時。劉啟他們本已陷入絕境,正是救援隊支援,才讓他們看到了最後希望,幫助他們完成了點燃木星準備。細心一些,我發現影片裡最後各國救援隊到達順序是08年汶川救援順序,也許,這是想說災難面前無國籍,眾志連城定勝天吧。

  最後一個,是劉培強那句三二一抬頭。這句話,在全片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劉啟小時候,另一次是面對地球存亡時候。本是句哄話,但在地球存亡之時,卻顯得無比豪壯。在木星被點燃那一刻,劉培強犧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許,只有小家犧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電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戰狼》相比,這部電影沒有過多地體現中國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類存亡為中心進行闡述,也許這就是中國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6

  昨天,爸爸帶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會吞噬地球,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由空間站引導,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經過2500年,去到新家園。但是在中途,由於幾臺推動器沒了燃料,導致7天后地球將與木星發生撞擊。為了生存,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他們憑藉推動器,點燃了木星,逃離了危難,繼續征程……

  “太宏偉了!”在走出影院時,我不禁感嘆。在過去兩個小時中,我彷彿置身在科幻世界裡,親身遊歷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龐大的推射器,一片廢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雜而不亂。雖然整個故事發生在未來的時光裡,但絲毫不影響現在的我們細細品味。

  希望是什麼?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電影中,面對著地球、木星相撞這一事實,無數人絕望了,他們有些低頭不語,有些唉聲嘆氣,還有些哀聲痛哭……可是,他們的行動改變不了任何現狀;有一小部分人還對脫險抱有希望,制定出了點燃木星的計劃,當聯合政府宣告對這個計劃不抱希望時,他們依然希望滿滿;當他們的計劃眼見就要失敗時,他們不絕望,仍然耐心堅持,奮鬥到底,最終拯救了整個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條坎坷的路,也是一條必經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飯,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過去,並引導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道。但是這還不夠,要想成功,還應懂得取捨。“取”很容易,“舍”卻很難。

  人人都懂“捨身取義”“捨己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電影中,由於推動器燃料不足,以至於所產生的火力不足以讓木星被點燃,與此同時在空間站裡還有30噸燃料,於是劉培強中校不顧生命危險,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使得木星被點燃,使地球脫離險境,他也因此喪生了。人人都說“舍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連捨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難,何況是性命?

  捨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因為它不是單單為了自己,更多時候,它是為了顧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從大局出發,多為他人著想。

  這部科幻片的不僅情節扣人心絃,而且告訴我了許多道理。此次觀影,我受益匪淺。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7

  我們是人類,一種看似高階、實則肉體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麼如果有一天太陽系崩潰地球也即將滅亡的話,我們要逃離的唯一倚仗便是頭腦,那個可以創造無限科技的、帶給人類文明希望的頭腦。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這樣黑暗卻又充滿光明的大時代背景下創作的電影,不誇大事實,也不嬌柔造作,真實又溫暖。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型別的電影,但卻是我看得最洶湧澎湃的一部電影,比之前的戰兒狼2更甚,感觸頗深。

  影片的開頭就說,在面對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難的時刻,人類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是的,沒錯,就是團結,全人類的團結,全地球的團結,所以每個人其實都活得像星一樣閃爍,即使他們並沒有像劉培強那樣燃燒自己推動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乾裂土地中的一條河。然後,責任、義務、愛與勇氣源源不斷地供給著這條河。最後,土地化為綠洲,衍生了山川與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劉啟從爸爸口裡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隻要他抬頭就可以看見一顆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見使得父子倆始終有著隔閡,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劉培強生命終結的那一瞬間,劉啟的心應該受到了極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頭就得看見我,像星一樣閃爍。

  淚水溢位眼眶,那一刻竟是無言的感動。或許,是愛,讓劉培強不顧自身安危來救兒子;亦或許,又是愛,讓劉啟也剎那間想通了一個拯救地球的辦法。是愛,讓人類團結,給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終將匯成無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恆的經典典範。許許多多的人犧牲,許許許多多的人前仆後繼,詮釋了拼搏與堅持,渲染了淚水與汗滴——地球,終於在地木相撞的危難面前安然度過。

  我們應該致敬每一個努力的人,他們都是英雄。他們把一生活得像個傳奇,像是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跡,像星一樣閃爍。

  所以他們贏了。“流浪星球”計劃將依舊實行,他們將領著地球奔向新的家園,傳給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舊被留存,因為它曾輝煌過,這就是這部電影想要真正告訴我們的話。也許人類脆弱地不堪一擊,但是人類從未放棄過希望,愛永遠在他們心中。

  星球仍舊在流浪,但卻有什麼東西,變得不再一樣了。

  原來像星一樣閃爍,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8

  你可曾想過多年後如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遭遇危難,人們無法在地球生存,應該怎麼辦?

  大年初一上映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熱映,我也去看了。

  電影講述的是因為太陽的枯竭,地球遭遇滅頂之災,地表溫度降至人類所不能承受的低溫,人們以抽籤方式獲得名額到地下城生活,人類數量因為全球性災難降臨而銳減。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無數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令人開心的是國產科幻片進步了許多。而觀看這部影片帶給我更多的是溫暖與感動。在最後時刻,許多人為了用這最後的辦法拯救地球而放棄了與親人的團聚的機會。所有人居住在一起,面對危難,這其中夾雜有不分國界的情感,為了大愛而面對死亡的勇敢。這裡雖然有激烈的打鬥場景,但也滲透出人情,長輩們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哥哥保護妹妹的無微不至。災難降臨,有這樣一群人不畏艱難,顧全大局,拯救地球,為地球擺脫災難出謀劃策;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心懷人民,聽到有最後的拯救辦法時,毅然調轉車頭,回來一起出力。所有幸存的人團結一致,沒有任何金錢和權力等慾望,大家都保持著一個共同信念,那就是:活下去!看到這,我不禁潸然淚下。

  看完影片,回到現實。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現如今地球的狀況。全球氣候變冷,這是我們親身感受到的,今年正月沒出過幾次太陽,天氣也總是陰暗寒冷,夏天熱得要命;酸雨,溫室效應,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多種動物瀕臨滅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如今地球環境遭到破壞,各種新聞報道都無時不刻在警醒我們:要保護環境,守護我們的家園。不要讓科幻片的內容變為現實。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也應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出門步行,少使用塑膠製品,垃圾分類裝,節約用水,多植樹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只願我們的地球能夠安好。行動起來吧,為我們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構建美麗的家園。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9

  從2018一直火到2019的《流浪地球》票房過億,好評如潮。這部電影是我國目前來說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同時也向外國證明中國也能拍好科幻片。

  看科幻片從不流淚的我,看這部電影后半部分時,幾乎是溼著眼眶看完的。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面大家共同拯救地球的情景。

  當時廣播中播送著聯合國放棄地球的決定——“大家都回家吧,剩下的幾天時間陪陪自己的家人。”語句雖然溫暖,但語氣卻理智的讓人害怕。其餘的人聽到後,放棄了。但劉啟,韓朵朵等青年不放棄,他們仍竭盡全力去爭取最後的成功。劉啟提出引爆木星,從而拯救地球,但這個計劃遭到了空間站電腦的堅決反對。它認為這一計劃的成功率為零。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知道了這個計劃,並且不顧空間站的反對,用酒精把空間站的資料全燒了。劉啟他們號召其他救援隊一起去拯救地球。最終大家都振作起來了,一起推動發動器。終於火噴出來了,但離木星還是有一段距離。就在大家認為真的沒有任何希望的時候,劉啟的父親壯烈犧牲,補上了這段偉大的距離。終於,地球終於獲救了。劉啟等人為地球流浪又爭取了時間。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是到最後他們沒有放棄地球,而是帶著地球一起流浪。這中間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思想——落葉歸根,讓這部科幻大片更富有情感。這部電影也沒有像有些好萊塢大片那樣,因為無法生存,而放棄了地球,去往另一個新的家園。他們始終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帶著地球一起流浪。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一些類似的例子。雖不及電影中那般偉大,拯救了地球,但也不得不讓人感嘆。比如說《大江大河》的導演孔笙,他不追求名利,只是一心想要拍好電視劇,他一直堅守著踏實和認真。還有真正的鋼琴大師朱曉玫,她60多歲了,從來沒有華麗的演出服,為了練琴歷經艱辛,甚至還給人做家務。但她沒有放棄,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巴黎演奏會場場爆滿,她演奏的巴赫堪稱天籟!

  每個人心中都應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飽含了希望,只要有希望,我們都應該竭盡全力去實現,哪怕再苦再累。正如電影開頭所說“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寶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0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電影,對於我來說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喜好。小學時,學習任務比較輕鬆,所以經常往電影院裡面跑;可惜現在初中,學習任務比較重,很少有時間再去了。趁著這次過年,我終於去看了新年第一場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科幻和災難性的小說,主要講的是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劉培強和韓子昂也英勇犧牲。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在地球毀滅的最後幾天,大部分的人都喪失了希望,只有王磊小隊一行人,在為地球做最後的努力。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韓朵朵在向全球的人求救,她認為自己很無用,大家都在為拯救地球盡己所能,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然後韓朵朵也在用自己單薄的力氣幫助王磊他們。那些頹廢的人,聽到韓朵朵的感悟後,終於又有了希望。紛紛在回家與親人最後的擁抱的途中調頭,來到拯救地球的前線支援他們。這時我不禁潸然下淚,多麼可貴的精神啊!他們都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最後幾天,而是去支援拯救這岌岌可危的地球。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可實現的希望,就連機器人Moss也計算過,判定成功率為百分之零,可他們卻仍沒放棄,在用自己所有力氣去拯救這毫無意義的地球。

  電影結束了,我的淚水已打溼我的臉龐,“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1

  《流浪地球》是一部有一點科幻感覺的國產大片。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太陽的體積開始慢慢增大,100年後將會吞掉地球,而300年後整個太陽系都將不復存在。所以人類決定離開太陽系到另一個星系找新家園。所以人們在地球上建了上萬個推進器。在途中因被木星的引力所吸,大部分轉向推進器都熄滅了,男主劉啟和一些人最後團結一致拯救地球的故事。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要團結一致。比如電影中的有一個片段,是推發動機的“撞針”就有各國的救援隊一起推動最後才得以成功。人們得出要找新家園這個決定,也可以看出人們的團結。如果他們不團結,就不會做出要找新家園這個決定,那麼等待他們的就是毀滅。

  我們還要有希望、有信心。平時不管幹什麼事我們都要有信心對自己有希望,這樣才能辦成功,如果自己對自己都沒信心那是不可能辦成功的。在社會上就有很多沒有希望、沒有信心的人,經歷了一些小挫折就會感覺到自己不會成功,但是他如果感覺自己有希望、有信心我敢說他就會成功。就比如電影裡面,如果男主有辦法也不敢去嘗試,地球終究還是會毀滅。所以我們做事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辦到。要多鼓勵自己。

  我們平時要多在一些細節,比如在電影中如果男主在回憶的時候沒有在意那個細節,他們終究是沒有辦法挽回地球被毀滅的結局。就比如做數學題,如果你讀題只是簡簡單單的讀一遍,而不是把其中所有有用的資訊提取出來,那麼這道題你一定會做錯。

  我們也要做勇敢、樂於嘗試的人,有時候你遇到困難了,想出了辦法,但是你不勇敢、不樂於嘗試那麼這辦法只是想想而已了,就比如你想知道這一盆水的溫度,但是也不樂於嘗試你是不知道的。就比如電影中男主想出了辦法,但是他不敢嘗試、不勇敢那麼地球迎來還是毀滅。

  我們平時也要孝順父母,現在的社會上都有很多不孝順父母,還問父母要錢的人,畢竟百善孝為先。在電影中男主也是非常愛自己的姥爺的,雖然表面上不是,但是在上海的那一段可以充分看出他比較愛自己的老爺。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團結、做事情對自己有信心、細心、勇敢、樂於嘗試、孝順父母的人。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2

  希望

  三十一年後,太陽會極速老化,瞬間膨脹,那怎麼辦?電影中,人們選擇了耗盡全部資金,在地球表面建造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到另外的星系定居。為什麼人們會在這危急時刻,冒著巨大風險,選擇了這種方系呢?因為人們選擇了希望。是希望驅使人們延續人類文明,才選擇此方案。

  在地球脫離預測軌道,即將撞上木星時,劉培強中校選擇了協助地球上的救援隊,自己奮不顧身地駕駛空間站,撞上木星,犧牲自己,讓木星燃燒,讓地球重回軌援任務。哪喂粉身碎骨。

  任何情況下,都要條裝了壽望之之,子遠不要。道。為什麼他會在生死之間,放棄莫斯機路人的“火種”計劃,做出那樣的舉動呢?因為莫斯只是單純地延續人類文明,沒有想到過放手一搏。而劉培強卻選樣嘗試,選擇希望,幫助救援隊一起完成最後機率為0的救援任務。哪怕是粉身碎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丟失了希望之火,永遠不要。

  親情

  “爸爸要執行任務,這是爸爸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務。

  “爸爸,你真的會變成一顆星星嗎?”

  “真的。只要你數三,二,一,抬頭!就看見爸爸了。”

  這是電影中劉培強中校和做兒子劉啟的一段對白。劉啟小時候,爸爸給他說了那些話。十五年後,劉啟因為誤打誤撞,不小心加入了救援隊。而在地球毀滅之際,劉啟爸爸曾經講過的一句話給了劉啟希望。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拯救地球的辦法,卻因能源不足而無法成功。這時,遠在空間站的劉培強,沒有任何顧慮地選擇了撞擊木星,犧牲自己。在即將撞上木星的時候,劉啟含淚問爸爸何時才能見他,爸爸說,現在就可以,只要數三,二,一,抬頭!就能看見他了。一瞬間,空間站撞上了木星,巨大的衝擊力使地球重回軌道。劉啟也喊出了十五年來未喊出的一聲“爸”。

  因為親情,才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因為親情,才危機化險為夷。在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就是親情。

  希望與親情,才讓這部由劉慈欣寫的小說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把中國科幻片和家庭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了今天這部感人肺腑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3

  “無論黑夜如何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題記

  說起科幻片,無論想到哪個國家的都不會想到大陸的科幻題材電影。可這一次,看到一部科幻片竟然好評如潮,這不由得讓我感到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影片可以讓口味刁鑽的觀眾讚不絕口。

  本片主要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並且威脅著地球的存在,於是人類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在地球設立了上百萬的地球發動機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的故事。主人公少年劉啟與自己姥爺和妹妹走出地下城,陰差陽錯揹負上了拯救地球的使命。最後遠在太空的父親犧牲自己,改變了地球與土星相撞的事實。

  豐滿的背景,逼真的特效深深吸引了我。其中,當地球人已經被放棄時,劉啟等人依舊沒有放棄拯救地球。在聯合國的呼籲下,本已經放棄生命的救援隊們再次加入了拯救地球的隊伍。當無數個不同國籍不同性別的陌生人一起推動發動機“撞針”時,這個鏡頭傳達出的是團結的力量,是在危難面前仍舊燃燒的希望。

  世界集資建造超級發動機,全世界三百名宇航員飛向太空,世界不同的救援隊為發動機運輸燃料,在最後一刻擰成一股繩的人類……

  正如其中所說,希望的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鑽石。希望便是燃料,它推動這人們前進,也在故事中推動著地球脫離苦海。在如此惡劣悲慘的世界中,希望與盼望是在地下城居民們唯一的念想。

  劉啟的爺爺曾說過:“在我們那個時代,還沒有人在意過太陽,所有人都在在意一種叫錢的東西。”想想看現實中的我們不也是如此嗎,追逐個人的利益,甚至傷害他人。自私自利,把個人的收益永遠放置第一位。而當有一天困難真正降臨時人類才想到了丟失已久的堅毅與團結。那時人們的腦中只有拼命活著,一切彷彿都變為身外之物。所有角色一邊拯救這冰冷的世界,一邊在盼望著回家,盼望著春天,盼望著陽光。人類渺小富有豐富的情感而又偉大,絕望與希望在內心交織,也許只需要一絲花光便可以點燃人類在絕境中的堅強與堅毅。也許是劉啟等人心中有著信念,有著重要的東西,才使得他們從始至終不輕言放棄,也是這堅持不懈的火焰點燃了人類心中的希望。

  活著便有可能,團結便有力量。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4

  《流浪地球》票房突破1億,好評如潮。這部電影是目前中國最成功的科幻電影,也向外國證明了中國可以拍好科幻電影。

  看科幻電影從來不流淚,但是看完這部電影的後半部分,我幾乎是溼著眼睛看完的。最讓我感動的是大家一起拯救地球的最後一幕。

  當時電臺廣播了聯合國放棄地球的決定。讓我們回家,和家人一起度過剩下的一天。雖然句子很溫暖,但語氣很懂事,很嚇人。其餘的人聽了都放棄了。但劉啟、韓朵朵等年輕人不死心。他們仍然盡最大努力爭取最終的成功。劉啟提出引爆木星拯救地球,但這個計劃遭到空間站電腦的堅決反對。它認為這個計劃的成功率為零。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知道這個計劃,不顧空間站的反對,用酒精燒掉了空間站的所有資料。劉啟號召其他救援隊一起拯救地球。最後大家都歡呼起來,一起推發動機。終於火出來了,但是離木星還很遠。就在所有人都認為真的沒有希望的時候,劉啟的父親英勇犧牲,彌補了這段巨大的距離。最後,地球終於得救了。作文劉啟等人為流浪地球爭取了時間。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最大的吸引力在於,他們最終沒有放棄地球,而是和地球一起流浪。其中,說明中國傳統思想的返璞歸真,讓這部科幻大片更具情感色彩。這部電影不像某些好萊塢大片,因為無法生存,放棄了地球,去了另一個新家。他們永遠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和地球一起流浪。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一些類似的例子。雖然沒有電影那麼偉大,但是拯救了地球,卻不得不讓人感嘆。比如《大江大河》的導演孔勝,不追求名利,只想拍好電視劇。他一直很堅定,很認真。還有真正的鋼琴大師朱曉玫,60多歲,從來沒有華麗的服裝。她為了練琴,甚至為別人做家務,歷盡艱辛。但是她沒有放棄。最後,一切都有回報。她的巴黎音樂廳爆滿,她演奏的巴赫堪稱自然!

  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有一個夢想。這個夢充滿了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要努力去實現,哪怕很累很苦。正如影片開頭所說,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和DIA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5

  《流浪地球》是一部災難片,如同《後天》,《2020》。未來的某一天,人們發現太陽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地球唯一生存的辦法就是逃離太陽系。人類建造了1萬個行星發動機,遍佈世界各地,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鄰星(也就是三體人的故鄉)—這就是“流浪地球計劃。完成這個計劃需要經過2500年的時間,整整100代人。

  我對電影很有選擇性。較真的我今年春節就看了《流浪地球》,就像去年,我三刷了《紅海行動》。《流浪地球》大火,並不是說這部電影真的拍的那麼完美。這部影片,已經超越娛樂,超越了科學幻想是否合理的討論,涉及到了價值觀了。一部好的電影,會給大家帶來思考。

  影片體現的中國人特有的家國情懷。當有一天地球要滅亡,西方思維會告訴你,造一艘諾亞方舟讓少數人逃跑,而《流浪地球》會告訴我們,要帶著地球和全人類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就算世界末日,警察,軍人這些為人民負重前行的人,還在堅守著他們的崗位。吳京飾演的劉培強為了地球要離開自己的孩子17年,後來更是無私犧牲;李光潔飾演的王磊在所有人都放棄的時候還在堅持,他的家人早已遇難了,他不是為了自己在堅持。有細心的網友更是發現,最後救援隊到達的順序是汶川地震時各國到達的順序,先後是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剛子為了救爺爺犧牲,一句“剛子沒了”是在致敬天津爆炸犧牲的消防員楊鋼...

  這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無數的小人物在為這個國家,為這個世界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從不被銘記。歷史,從來都不是個人奮鬥,而是透過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一點運氣。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貫穿全劇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成功的結果,也不是所有失敗的任務就徹底沒戲了,更不是說拯救地球只是靠著個別英雄的一腔熱血和激情就可以辦得到。危險來臨,我們是否會有勇氣去拼一把?希望我們在面臨險境,絕望,低谷的時候,都能像影片最後說的:不論人類歷史(我們的人生)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6

  昨日,爸爸帶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會吞噬地球,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由空間站引導,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經過2500年,去到新家園。可是在中途,由於幾臺推動器沒了燃料,導致7天后地球將與木星發生撞擊。為了生存,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他們憑藉推動器,點燃了木星,逃離了危難,繼續征程……

  “太宏偉了!”在走出影院時,我不禁感嘆。在過去兩個小時中,我彷彿置身在科幻世界裡,親身遊歷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龐大的推射器,一片廢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雜而不亂。雖然整個故事發生在未來的時光裡,但絲毫不影響此刻的我們細細品味。

  期望是什麼?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電影中,應對著地球、木星相撞這一事實,無數人絕望了,他們有些低頭不語,有些唉聲嘆氣,還有些哀聲痛哭……可是,他們的行動改變不了任何現狀;有一小部分人還對脫險抱有期望,制定出了點燃木星的計劃,當聯合政府宣告對這個計劃不抱期望時,他們依然期望滿滿;當他們的計劃眼見就要失敗時,他們不絕望,仍然耐心堅持,奮鬥到底,最終拯救了整個地球。所以,期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條坎坷的路,也是一條必經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飯,只要心存期望,便可越過去,並引導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道。可是這還不夠,要想成功,還應懂得取捨。“取”很容易,“舍”卻很難。

  人人都懂“捨身取義”“捨己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電影中,由於推動器燃料不足,以至於所產生的火力不足以讓木星被點燃,與此同時在空間站裡還有30噸燃料,於是劉培強中校不顧生命危險,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使得木星被點燃,使地球脫離險境,他也所以喪生了。人人都說“舍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連捨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難,何況是性命?

  捨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因為它不是單單為了自我,更多時候,它是為了顧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我,要從大局出發,多為他人著想。

  這部科幻片的不僅僅情節扣人心絃,並且告訴我了許多道理。此次觀影,我受益匪淺。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7

  寒假進入倒計時模式,我的作業還沒完成,媽媽已經開啟了河東獅吼”模式,而爸爸卻竟然決定要帶我去看一場電影。什麼?我簡直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破天荒了。

  走進影院,映入眼簾的到處是風靡一時的電影《流浪地球》的宣傳海報,連售票處都排起了長龍,這是火到要衝吉尼斯記錄嗎?

  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脫離軌道將要被木星俘獲撞擊的危難時刻,人類利用高科技手段帶著地球一起逃離木星,尋找太空新家園的故事。

  整部電影氣勢宏大,場面壯觀,情節緊張,意義深遠,看完以後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分。我為人類發展強大的科技感到震驚,未來高科技的運用讓我瞠目結舌。人類建造的地下城市竟然有15千米那麼深,相當於地球向下1.5倍的飛機飛行高度;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每個有十幾個火山那麼大,簡直可以秒殺珠穆朗瑪峰;坦克狀的救援車,方向盤是一個又大又圓的指南球體人類的科技進步可謂斗轉星移,真不愧是敢叫日月換新天”啊!

  但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最讓我感動的,是人類在巨大災難面前那種團結作文奮進、永不放棄的精神。面對地球家園的空前危機,人們沒有選擇逃離地球,而是團結起來帶著地球風雨同舟一起跑。救援車即將掉下萬丈深淵,為了儲存寶貴的燃料火石”,人們保住了貨車犧牲了自己。在瀕臨絕望之際,多國救援部隊都選擇了放棄,做好了與地球同歸於盡的打算,但以劉啟為代表的團隊,堅持不放棄最後的希望,他們在最快時間內設計出了運用行星發動機的火焰點燃木星、再利用木星燃燒反推力推動地球逃離的方案,並由中學生多多透過宇宙廣播向全體救援隊發出呼籲,人們的希望被再次點燃並空前團結起來,克服千險萬難奮力做最後的拼搏,卻因為5000千米的差距而功虧一簣。在地球生死存亡的最危機關頭,我們的英雄中國航天員劉培強中校孤擲一注,大義凜然地駕駛宇宙空間站攜帶30萬噸燃料衝向木星,壯烈地犧牲了自己,成功地保住了地球

  絕望之際,我們選擇希望!影片在警示人類要善待地球的同時,也向我們傳遞了一種偉大的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相信在遙遠的將來,太陽一定會毀滅,那時人們也一定會設計出更好的逃生方案,讓人類文明在宇宙永存!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8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陽的枯竭,地球將遭遇滅頂之災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男主的父親多次拿出一張家庭合影的照片,深情端詳,目光柔和。由此可見,他是多麼牽掛自己的親人,他是多麼深愛自己的兒子,但在千鈞一髮之際,他卻毫不猶豫,英勇獻身,把生的希望留給地球上的親人和所有人類。大愛無疆,大道無垠。正如愚公移山,他歷盡艱辛也沒有泯滅最初的希望,就是想給子孫後代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環境。正是這份憧憬與希望支撐著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無怨無悔的付出。中國人歷來安土重遷,眷戀故鄉,熱愛國家,幾千年傳承至今,家國情懷,已是深人骨髓。遊子思鄉,落葉歸根,天涯海角,家園是最美的所在,親情是最暖的慰藉。而地球是全人類的家園,地球有難,人類沒有拋棄地球,而是選擇拯救。就算流浪,也要帶著地球一起。

  看了這部影片,一個詞一直叩擊著我的心靈,它就是希望。那麼,我們又是否曾想過,希望是什麼?我們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線希望?閱讀原著時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段話,“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時間,我們都要擁有它。”在影片中有一句臺詞,“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我認為這就是影片忠實於原著核心思想的地方——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希望是什麼?在我電影看到結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時候總覺得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倒不如放棄,卻從來沒有想過去創新,沒有去嘗試在絕望中探尋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難和苦難和擊垮,選擇臣服於它們。莎士比亞曾說過:“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是呀,漫長的黑夜,會讓人感到害怕,會讓人感到孤獨和絕望,可不管這黑夜有多麼漫長,只要我們堅持了,努力了,給自己爭取到一點希望,白晝也終將會來臨。

  努力!就會有希望!

  有希望!我們就應該更加努力!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19

  年初,順利面世的電影《流浪地球》,是首位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人劉欣慈——眾科幻小說裡,第一部真正變成影片的作品。《流浪地球》在電影院如火如荼地上映,我個人認為:影片無論從對細節的處理,還是對作品的刻畫,不愧為媒體所言,《流浪地球》堪稱國產科幻片中里程碑式的一部精美影片。

  故事設定的背景是在未來,由於太陽急速衰老膨脹,沒有了太陽,地球將遭遇滅頂之災,人類為了生存下來,開始了一個長達2500年的行星移民計劃,稱為“流浪地球”計劃。地面上將不再有人居住,僅剩餘的人口都在人工建造的地下城生活,靠著科技投影出的假象,藍天白雲、青青草地,迷惑人們的視覺,可在這背後,覆蓋的是一塊塊腐朽的鋼鐵組成的廢墟,死一般的沉寂包裹著,僅能夠聽到的,也只是生靈的哀嘆。

  影片一開始,沒有急於進入劇情的主線本身,而是耐心交代了兩對父子之間的情感關係。年幼的劉啟坐在父親劉培強的腿上,倚靠著他看天文鏡裡宇宙裡的木星;韓子昂坐在旁邊,看著兒孫倆,臉上也掛滿了笑容。劉培強將通行證交於韓子昂,也把劉啟託付給他,這樣,他們就可以免受殘酷的抽籤,順利進入地下城安全生活,自己到空間站去工作。

  劉啟與韓朵朵好奇來到地面上,陰差陽錯的和韓子昂以及一些人員成為了救援隊,隨著故事的推進,我們可以得知,劉啟的家庭始終處於殘缺狀態,對父親的感情是悔,是恨。他反抗父親的指令,心中與父親敵對的心理屹立不動,但這只是大多數的時候,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劉啟心中的感情得到解放,他理解了父親的選擇,第一次走進他的內心,第一次與父親感同身受,完成了一個男孩到一個男人的心理蛻變。

  生命的犧牲,在影片裡最是尋常。但這些在與命運搏鬥的人物也沒有時間為犧牲的人哀傷,只能為了大眾的利益繼續前行,劉啟如此,韓朵朵如此,那些救援的人也如此,他們要忍受親人的離別,犧牲自由的時間,揹負沉重的使命前行。

  “希望,是這個年代裡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正是這份希望,令苦難中的人們重獲新生,令彼此分離的人能夠緊緊相擁,也讓人們明白生命的珍貴,讓地球抓住求命稻草,得到新的生命。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20

  《流浪地球》是我為數不多願意去“二刷”的電影。作為一個科幻迷,從小就在《科幻世界》裡去追尋那浩瀚宇宙的震撼,而作為一名觀影人,看過了太多的科幻大片。這次終於有機會看到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搬上了大熒幕,可以讓我們細細品味。

  《流浪地球》講的是在未來太陽要毀滅了,人類為了避免地球遭到浩劫,集全世界之力,建造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著地球脫離太陽系,經過2500年的漫長歲月達到一個新的棲息之地,這就是《流浪地球》計劃。

  縱觀整部影片,大家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有部分人說構思巧妙,特效宏偉大氣,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也有部分人一直在吐槽它,覺得是一部劇情糟糕,臺詞混亂,是一部僅靠特效秀下限的爛片。我覺得科幻之所以能夠使人著迷,就源自於我們無盡的想象。

  《流浪地球》用125分鐘的時間向我們展示了科幻的無窮魅力,有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的行星發動機、能夠輕鬆操控幾層樓高的運輸車、用燒石頭就能產生巨大能量的重聚變技術、在冰封中耀眼的上海市以及站在地球上就能夠欣賞到木星的瞳孔等等。

  在這些幾乎令人失去呼吸的特效映襯下,我們又看到了另一番溫情,哥哥冒著危險帶著妹妹只是滿足她想上地面去看看的願望;父親忍痛別離是因為要去拯救世界,兒子怨恨父親只是想面對面親口叫一聲爸爸;姥爺始終守護著孩子們,卻付出了自己;戰士們堅守著,就算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的信念。此處並無任何矯情,而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讓整個流浪鮮活起來,這些不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科幻電影嗎?

  今天路過影院看到《流浪地球》的宣傳海報,我依然還記得當時在電影院的那種自豪,震撼和感動。

  至少在我看來流浪地球成功不止是電影的本身,它還有以下兩點成功的地方:第一點,解決了國產科幻電影資本自信問題,為以後商業資本投資國產科幻電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二點,開啟了國產科幻類小說向頂級商業運營成果的轉變。《流浪地球》的較高票房預示著國產精品科幻小說有更多的機會搬上大熒幕,蘊藏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最後,點燃木星,破除萬難,衝出蒼穹,推著地球繼續流浪:“流浪,不止是我們的心,希望是我們回家唯一的方向”。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21

  在人的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流浪地球》爆了。很不幸,我目前還沒有看到這部電影,但我有幸拜讀了小說原著。雖然人物塑造上大相徑庭,但其跌宕起伏的劇情及其深刻的主題,仍觸動了我的內心。

  小說中對於“我”的爸爸的描寫篇幅很少,卻把人物塑造得很形象生動。

  當看到爸爸對媽媽說,他愛上了我的老師,並打算離開“我們”時,讓人感覺他很渣。但媽媽卻一點也不在乎。當人的生命都很難保證時,當逃亡的慾望壓倒一切時,原有情感真的會消失,但,這就是真正的人性,人性中總是充滿自私、貪婪與慾望。當求生的慾望極其強烈時,情感就像賭徒在盯著收盤的間隙抓住幾秒鐘喝上口的水一樣吧。

  這就是真正的人性,卑微而又自私。

  當看到父親在行動中犧牲時,我的心又彷彿被重重揪了一下。父親誠然有著人性所固有的自私,卻也不乏大愛。父親雖然心懷小家,但他卻也心懷“大家”。他為了人類的事業而犧牲了。他的死不僅是沒有痛苦的,還是光榮的。正如小說中所說:“人類將自豪地死,因為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這就是人性,人性的純真與偉大,堅守與忠誠。

  這就是真正的人性,偉大而無私。

  而小說的高潮部分,不禁讓我扼腕長嘆——當發生叛亂時,地球派的五千人自守時,我不禁熱淚盈眶。他們本可以戰鬥到最後,但他們選擇投降,因為他們怕戰鬥傷害他們的家園,他們可愛的地球。

  但他們卻從未放棄自己的信念,直到犧牲,因為他們堅信“如果人類得以延續萬代,以後所有的人將在我們的墓前灑下自己的眼淚,這顆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們永恆的紀念碑!”

  但諷刺的是,當他們死亡的那刻,太陽氦閃爆發了。“岸上的十幾萬人呆住了,似乎同海面上那些人一樣,凍成了一片僵硬的岩石。”而“海面上最後的地球派仍穩穩地站著,彷彿五千多尊雕像……”

  這就是真實的社會,真實的人性。在這個世界上,有亮必有暗,有黑必有白,有善必有惡,有偉大必有卑微,有自私必有無私,而《流浪的地球》恰若一面鏡子,折射出了人性的樣子——光明與黑暗共存。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22

  前幾天看了電影《流浪地球》,場面恢弘,劇情引人入勝,特效媲美好萊塢。之前關注過這部電影,但某些原因一直未看,隨著該片的熱度上升和口碑發酵,吸引我走進影院,看完確實印象深刻。

  故事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地球因為太陽的持續膨脹危在旦夕,這促使人類傾其所有建造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走向流浪之旅。靠近木星時,地球意外被木星強大引力吸附即將碰撞,最終一群人智勇團結,化險為夷,拯救了地球。

  劇情主線從一個家庭展開,父親劉培強告別兒子劉啟和岳父韓子昂,去空間站做領航員,這也換取了家人免抽籤住進地下城的機會。十七年後,劉培強期滿準備回家團聚,而此時長大的劉啟因為母親的離世對父親誤解和懷恨,在父親回家之前帶著妹妹韓朵朵從地下城逃到地面,並偷開走姥爺的救援車。此刻因木星引力原因,行星發動機停轉,劉啟開的救援車被救援隊徵用運送火石。救援過程中大家從對立到和解,再到並肩救援,最後大家依靠劉啟的閃念拯救了地球。

  影片有燃點有淚點,一些場景令我震撼和觸動。一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前進的壯觀;深達5公里的地下城;重工業機械的挖礦場面;救援過程的驚心動魄。北京上海被冰封后的荒涼沉寂;姥爺韓子昂穿過家鄉上海發出的感慨;韓朵朵的希望發言,喚醒了大家的掉頭馳援;韓朵朵墜落後,哥哥劉啟義無反顧的跳下施救的兄妹情;最後一刻父親駕駛空間站撞向木星的悲壯。

  影片想要表達的一個主題是希望和團結。人類在宇宙面前渺小、無奈,但希望給了人類智慧和膽量去實施這宏偉計劃。妹妹之前對希望不屑,到後來相信希望,並最後帶給大家希望。救援過程中,大家選擇相信希望、團結合作,最終成功脫險。

  影片也有一些不足,部分劇情轉換比較突然,人物變化的鋪墊和交待不足,部分演員的演技有點生硬。還有救援過程中,一些設定的巧合和刻意。但這些都可以忽略,不影響觀影體驗。

  影片背後拍攝也是波折不斷,資金,經驗,技術實現,但這些難關都被導演團隊一一攻克,最終為我們呈現了這部硬核科幻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