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1
作為一個文采平平的不文藝青年,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義大利經典的文藝片,關於選擇,關於堅持,關於鋼琴,不同的定義不同的思考,就像整部電影一樣或許都是無解……
電影以第三人稱講述了一個名叫1900的鋼琴師在一艘大船上從生到死的故事,他沒有父母沒有姓氏沒有身份,被人收養取名為1900,在船上逐漸長大,直到一天,他無師自通彈出絕妙的鋼琴曲,無數人慕名而來聽他彈琴,但他一生從未涉足陸地,直到最後與船一起毀滅。
仔細回憶起電影的一幕幕,開頭的小1900跟工人們一起生活,老丹尼教他認字讀報,告訴他媽媽是一種馬;他穿梭在遊輪的每個角落,鑽進廚房偷蛋糕被發現拍到船長臉上;他第一次偷偷跑到鋼琴前面演奏引來了眾人的圍觀,在船長的責備中說了一句“去他的規定”;他在狂風暴雨中隨著鋼琴“起舞”;到最後船要被炸時,在一片廢墟狼藉之中他已是中年模樣,對Max說著,他無法捨棄這艘船,幸好,他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從生到死,他像是完成了對這艘船的使命一般坦蕩。
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們看,但在看完整部電影之後你會發現1900的選擇是那麼自然而然,你不會覺得它是一個悲劇,這反而更讓人悲傷。多麼不願意他離開,但又多麼不忍心他不離開,也是無解。
關於他最後的選擇,我想我是能夠理解的,只有在這艘船上的1900才是真正的1900,自顧自的的創作,自在的生活,彈琴給無數人聽,也聽他們的故事,根據收音機瞭解世界各地的節奏,他是一個極致的浪漫主義者,自由不羈又落寞孤獨,88個琴鍵在他面前有著無限可能。然而,站在舷梯上看到的無窮無盡的城市街道卻讓他不知所措,或許就像他說的,陸地是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陸地上的生活是他無法應付的。1900從小生活在這艘船上,習慣了把海洋當成我們的陸地,習慣了簡單純粹的生活,所以他說“太多的選擇,太複雜的判斷,精神會崩潰的”,或許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會未知的世界感到害怕和恐懼。
“我想陸地上的人浪費了很多時間去思考為什麼,虛度了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將至,所以人們不停的到處遊走,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春的地方。我並不羨慕。”1900見過無數來自陸地上的風塵僕僕的人們,他們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奔波,或開心或失意,然而1990終究發現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他選擇一生堅守這座“孤島”。現實中很多人忙碌半生卻始終鬱郁不得歡,因為太多人做不到在眾多選擇中堅定的選擇一種,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不知道哪一天會滿足,在各種繁忙喧囂中迷失了自我。我想這也是電影能夠帶給我們的思考,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但也不要迷失前進的方向,堅守自己內心的一片孤島。
人生下來,本就一無所有,到最後離開,也一樣,無比純淨。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2
海上鋼琴師在海上出生;也在海上結束了他的生命;
一天他突然想要去到陸地上;可當他走到鐵梯的中間;他停下了腳步;然後回到了船上;
他說:陸地上的路太多了,我不知道該走哪一條,你看到那數不清的街道嗎?如何只選擇其中一條去走 ,一個共渡一生的女人,一幢屬於自己的屋子,一種生與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一想到這個,難道不會害怕、會崩潰嗎 ?那架鋼琴太大;我無法彈奏。
他到底在說什麼鬼?
首先,會不會真的有人有這樣的想法,做這樣的決定,甚至是有這樣的經歷?
在這地球上存在過的人的數量,從古至今可能已經比我們能看得到的星星還要多,存在過什麼樣的人一定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力。
但是,也不一定說明像鋼琴師這類人就是極少數,他的人生經歷可能罕見,但與他相同的對生死的選擇並不稀少—因為迷茫而選擇結束生命。這樣的選擇從古至今都不稀少。
鋼琴師說出的迷惑說不定是大多數在這個星球上生存過的和正在生存的人都迷惑過或正在迷惑中。
曾經沒有生活閱歷的我多次對自己說,那隻不過是一個故事而已,導演只是為了拍一部戲,講一個故事,再把它拿來賣錢而已。但是隱約中感覺,這並不能說服我自己,其中一定還有什麼我不能理解。現在看來,從前是真的太年輕,活得太少。其實鋼琴師說的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伴侶,房子,怎麼活,怎麼死,而導演也正是想討論活法和死法。
面對陌生的真實世界,鋼琴師選擇讓生命隨輪船一起消失在海上。
以世俗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來看,鋼琴師的態度是消極的,所有輕生的人都是消極的,如果我們要把”消極”這個概念解釋給小孩子聽,我們還會說:就是不好的。
我不能肯定地說生活有沒有正確的生活和錯誤的生活;好的和不好的。
但是我們是有相對的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我認為鋼琴師也只是選擇了自己的方式:如果輪船可以一直存在,那我願意一直呆在這船上彈鋼琴,在我喜歡的地方,做我喜歡的事情,既然不能了,那麼我覺得這輩子也活得差不多了,就這麼結束也挺好。我猜鋼琴師就是這麼想的。
導演和小說家的確只是在講故事,但正如美國劇作家羅伯特?麥基所說: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人之所以要用到比喻,是為了讓一件複雜的事物更易於理解而用一種更簡化和更具象的方式來表達。
鋼琴師的故事是一個比喻,鋼琴師人物本身也是一個比喻,比喻的是那些因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而選擇結束生命的那些人。
在鋼琴師從舷梯上回到船艙中的鋼琴旁時,觀眾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是導演還是讓鏡頭對準鋼琴師久久不離開,他彈鋼琴時的表情,他的手,他的琴鍵。這正是導演在向那些主動選擇自己生命的結束方式的人表達理解和致敬!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3
這部電影聞名已久,一部非常棒的電影,評分很高,推薦的人也多,只是自己一直沒有觀看的慾望,今天突發奇想利用午休的時間看一看,到底這部電影好在何處,令那麼多人喜愛。
《海上鋼琴師》主要講述了一位從船上出生的小孩,被他母親遺棄,後來被一個火爐工給收養,但從小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對鋼琴能夠自學成才。記得主角那時候才7—8歲,第一次彈鋼琴,便將頭等艙的乘客和船上的船員給震驚了,從此這艘從歐洲到美國來往的豪華遊輪上多了一位鋼琴師—稱為海上鋼琴師。因為是被人收養的,而且時間很特別,最後被取名為1900,後面也一直被當做稱呼。主角就這麼一直在船上生活中,從出生在船上,一直到他宣告卓著,這期間他從未下過船,唯一的一次,已經做好準備下船,最終半途而廢,就差半個船梯,就下去了,但致死也未下船。一直到船被炸燬那一刻,他仍然堅持不下船,認為自己屬於這條船,只有這艘船上,彈奏著鋼琴,自己就有活著的意義。在自己看來,主角確實屬於這艘船,他的音樂也只能那裡表達出來,如果上了岸,也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如同在最後,他自己所言
在這艘船上,只有船頭到船尾的距離,是有限的,但是下到一半的船梯,他看見了那座城市不斷地向遠處伸延,包含一切,除了盡頭,無數的街道,每個街道又有多個道路,我看不見盡頭,我知道哪裡是盡頭,但是不知道。
鋼琴有有限的鍵,只要自己可以創作,可以有無限的音樂。
這部電影一個琴技決鬥的片段,令自己熱血沸騰。隨著主角一直在這艘豪華遊輪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琴技被無數人稱讚和吹捧,名聲斐然。這時候有個爵士樂的創始人,聽到主角的名聲後,當做媒體面前表示很不屑,一個從不下船的鋼琴師,會有多高的彈琴水平,這個仁兄不惜在媒體面前大肆宣傳,口出狂言,要上船挑戰主角,將其按在地上摩擦。他們的琴技切磋,在自己看來,是最震撼的一個片段,20分鐘的鋼琴表演,令自己沉醉其中。可能自己對鋼琴瞭解太淺了,在主角第三首曲子彈奏之時,自己同電影中聽眾一樣,被它深深地吸引,音樂的魅力如此之大,此時此刻也希望時間永遠停止,這一幕即將載入史冊。
在我看來上天給了他音樂天賦,也給了他膽怯的心,不願嘗試下船,也許他再次見到那個女孩,就會大膽地上岸了,最終會過得很好,可惜是假定。有點像《肖申克的救贖》,在監獄裡是沒有自由,出去了,心飛出去了就是自由,對1900而言,在船上是自由的,上了岸反而會是監獄。與好朋友聊完人生最後一次,他樂觀地對待接下來的炸船,感覺很平常,就像一次告別而已,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這段人生,唯一犯愁的是能不能繼續彈鋼琴罷了。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4
好幾天不上線,昨日一來就看到朋友推薦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鋼琴師》。實話說,我平時不大看電影,外國的更是不輕易碰觸,因為感覺他們總喜歡把諸如災難,暴力,詭異這些東西在視聽上大肆渲染罷了,沒什麼看頭,相較之下,我還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輕柔和緩,溫情浪漫的東西,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
只因《海上鋼琴師》是她推薦的,隨即尋找開啟,直接進入畫面,二十分鐘後,我在心裡笑著說:這傢伙,你怎麼知道我會喜歡,居然不早告訴!是啊,展現在面前的,絕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長的史詩,它不是看完之後的唏噓嘆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擊靈魂的......
影片全部的情節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剷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裡發現,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因為當時是新世紀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剷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裡,於是,他就叫1900了。從此後,1900在船上度過了他的一生,一輩子都沒有下過弗吉尼亞號。
八歲時,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一個天才鋼琴家誕生了,他就是1900。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就如他的內心世界一樣,根本不存在什麼規則,標準之類的東西,他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媽媽”,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樂,他演奏的簡直是仙樂。別人無法進入他的世界,而他卻可以“看”到遙遠的城市,看到那裡的大霧,松濤,甚至行走著的人們的表情,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樣純潔,乾淨。別人也曾勸他下船,甚至也有愛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終究沒有與這些相融。因為他的音樂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來,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傳遞著他內心的安靜,清明和潔淨,這是一個何等的境界,這是一個何等的嚮往。當時無論是下等的工人,黑人,還是貴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嚮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覺的形式出現的美國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樂也正契合了這樣一種嚮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讀為一種靈魂的訴求。
塵世間的人們,每每被俗務俗事所困所纏,常常逃不出自己編織的種種藩籬,然而,這些東西與一個博大的胸懷,與天地之寬廣比起來算的了什麼。許多的人,許多的我們身邊我們周圍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往往有著特別的人格魅力,他們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內心書寫者人生,他們樸素恬淡,但他們,富有。就像1900一樣,戰爭也好,誘惑也罷,似乎與他都沒有任何關係,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寧,這就夠了。
我兒子說: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希望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閒來看一看《海上鋼琴師》,是為共享。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5
“只要你有好故事可以講,有人肯聽,你就還未完蛋。問題是,誰也不相信我這故事。”沒錯,一九九零的人生經歷的確令人難以置信。
他是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在維珍尼亞號輪船內的鋼琴上,被一個船員偶然中發現並收養。船員給他起名叫做丹尼·博德曼·TD·林蒙·一九九零。前面的是船員的名字,一九九零是那一年的年份。在一九九零八歲的時候,船員在工作的時候意外死亡,一九九零又變成了孤兒。八年,船員為一九九零編制了一個純潔,美好的童年。我想,這也賦予了他潔淨的靈魂,造就了他純粹的生命吧!
電影的畫面總會定格在一九九零淡藍色的眼眸上,他透過船艙的玻璃,望著波濤洶湧的海面,從孩童一直到成年。他若有所思,卻不能被猜測出眼神中到底藏著什麼,他那麼的平靜,那麼的悵然……
八歲之後,他的音樂才能逐漸展露出來,凡是聽過他彈奏鋼琴的人,都覺得他是上帝派來的,專門為有幸上船的人演奏。一九九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分,也從一開始就被安排好了一生的宿命。在這片海洋上他彈著鋼琴,直到與維珍尼亞號一起消失。海洋、船、鋼琴、一九九零,冥冥中自有定數。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在好朋友麥士勸他離開維珍尼亞號去大陸發展的時候,他絲毫不為所動。他的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給維珍尼亞號,和它一起經歷四季的變換。然而,當愛情降臨時,他也想勇敢地走出去,為心愛的女孩子登陸。可當他走到樓梯的一半時,他忽然停住腳步,望著眼前陌生的城市,眼神裡流露出未知的情感,是畏怯,還是恐懼?或許世人永遠不能理解他,就像不能理解上帝的詩篇。最終,他回過頭,眼神堅定,一步一步走上船來。他的眼裡,容不得擁擠的城市,他的心裡,只有純粹的音樂。
多年後,維珍尼亞號已是一艘即將被炸燬的破船,麥士得知訊息後上船去找一九九零,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結果,他仍舊堅持著,不肯離開。如他所言,外面的世界太廣闊了,陌生得讓他害怕,那些城市裡的街道無邊無際,就像有無數個琴鍵的鋼琴一樣,沒有盡頭,讓他感到恐懼。他寧可退出生命的舞臺,給自己一個盡頭,也不願意茫然無措地面對一個無邊無際、無所適從的生活。
就這樣,他生於船,死於船,從未離開過維珍尼亞號,也從未離開過他的音樂。船爆破前的那一刻,他騰空彈奏著樂曲,彷彿面對的不是死亡,而是一場熟悉的航行。
最終,他與維珍尼亞號一同消失在蒼茫的海上。他最後的希望,便是天堂能有鋼琴。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6
我是深夜一口氣看完這部片子的。海上鋼琴師所在的郵輪,就像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孤島長期漂泊在大海之中,只有靠岸時離大陸才近在咫尺,人們之所以選擇這座孤島之旅,多半是慕名而來親身感受這位鋼琴大師傑出表演,按理說他應該有一大群粉絲和知音的,但命運對他確實不公,他就像貝多芬一樣一生追求他的音樂夢想,卻不為名利所動,當他被迫應戰贏了大陸一位目空一切的所謂鋼琴家,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驚歎和經久不息的掌聲同時,卻沒有遇上一位真正的伯樂和知音,而有的只是為了複製他作品的資本逐利者,其實藝術是無價的,是完全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他為什麼一刻都不離開這艘船,在他眼裡大陸就是名利場,只有他的孤島才是塊淨土,才是他施展才華的地方,他不是怕充滿誘惑的城市街道無邊無際,而關鍵是他在這座孤島奮鬥的幾十年中居然沒有遇上一位真愛自己的紅顏知己,這就是男人在成功以前的悲哀,但等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時,更不可能找到一位真心愛自己的愛人,不是嗎?當今這個現實世界像這類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這不禁讓人想起《向日葵》作者大畫家梵高悽美的愛情故事:1853年3月30日,荷蘭鹿特丹市的一對牧師夫婦生下了他們的長子梵高,一位神秘的預言家對尚是嬰兒的梵高說出了可怕的預言:你會到巴黎,英格蘭,當店員,當教師;你會戀愛,遭到拒絕,成為傳教士,再戀愛,再遭到拒絕,成為藝術家,你會和姬女結合畫800幅畫,在普羅旺斯變瘋,37歲時自殺,你一生只賣出一幅畫……事實真的如這位預言家說的那樣,從小孤僻寡言的梵高只有小他四歲的弟弟提奧做朋友,長大後做過傳教士,畫商,教師,足跡遍佈歐洲的許多地方,感情生活非常不順,連著向三個女人求愛,遭到三次殘酷的拒絕。被拒絕後的他再也不相信還有誰會追求自己這樣窮困潦倒的瘋子,居然拒絕了一位莊園主的女兒的瘋狂追求,最終雙雙變成了真的瘋子,真是讓人扼腕嘆息命運對他的不公,他死時很年輕和徐志摩一樣都是37歲,但他們都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偉大的經典作品。
這同樣不禁讓人想起為了崇高理想而奮鬥且多次與愛情擦肩而過的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的充分的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和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能結束他的生命。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7
《海上鋼琴師》已經看完好幾天了,但心裡卻一直惦記著,要寫點兒什麼。很喜歡這部電影,甚至為之落淚動容。它沒有悽愴的愛情,沒有戰爭,似乎沒有一切應該讓人落淚的東西,但我卻還是落淚了,雖然它沒有一切看似噱頭的鏡頭,但編劇卻用他的筆觸,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多年來從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見知音而落淚,因為有人瞭解自己的內心而落淚,這,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的最大感受。
不必去考究生活裡到底有沒有這樣空穴來風的名為1900的人,甚至空穴來風的就成為了鋼琴家,這個不重要,邏輯和理智不必總是存在於人們的生活裡,至少我一直這麼認為。人們會因為理智和邏輯生活得更好,但卻因為感情才會生活得更有趣。
1900生於一艘船,死於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這人生。看待陸地與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他有一個一觸及到的夢,但他卻從不去觸控。電影裡,也許導演讀出的含義是,1900覺得陸地是他無法演奏的鋼琴。所以,他拒絕登入。他只想彈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鋼琴,而不想去觸及那阡陌縱橫的陸地之琴。但我卻覺得,除此之外,編劇還有另外的想法。
我們這些人,誰又不是1900呢?不同的是,電影裡的人,是生活在船上。而我們,生活在陸地上。我們莫名的來到世界上,總有一天,還要莫名的離開。我們生活在這個縱橫捭闔的世界裡,世界很大,我們的領地卻很小。我們盡職盡責,戰戰兢兢。我們居安思危,謹慎從事。為人子時,做乖孩子;為人父母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剩餘的一點,我們要奉獻給自己的工作。我們的一生,就在這樣的幾個角色裡,分別度過不同的幸福和努力的時光。我們遵守家規,校規,公司規矩;然後,我們要求孩子重複一樣的道路,週而復始,萬變不離其中。
我就是這其中一員,這一切,並非埋怨。只是陳述。但我會問自己,如何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事實是,我從來未曾想清晰過,到底我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時間變了,我也變了,我們想要的,也跟著變了。我想也想不清,所以我就永遠的繼續的想。在未知的思緒裡,有一點我卻很清晰,我一直有個願望,或者說,是一個美麗的夢。如果我們都無法真的過上自己覺得最美麗的生活,那麼,我要把它存放在我思想的角落裡,或者有一天,透過文字去實現,透過一本書,一本哪怕是耗盡我心血的書,把我所有的美麗願望,編織在其中。1900用鋼琴演奏他所有的思緒。而我,一直曾經希望,能用文字,寄託自己所有的夢想。所以,當我看到1900能終生都堅持自己的一個想法時,禁不住為之流淚。那近在天邊的大陸,那個有著他心愛的人的大陸,他永遠只是去想象和回憶。他犧牲了一些東西,成全他的一些夢想。而捨不得犧牲的我們這些陸地人,自然沒有成全之事。
《海上鋼琴師》,讓我想到自己多年來存放心底,卻從未去登入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棄才能成全?終究有一天,時間會給出答案。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8
《海上鋼琴師》已經看完好幾天了,但心裡卻一直惦記著,要寫點兒什麼。很喜歡這部電影,甚至為之落淚動容。它沒有悽愴的愛情,沒有戰爭,似乎沒有一切應該讓人落淚的東西,但我卻還是落淚了,雖然它沒有一切看似噱頭的鏡頭,但編劇卻用他的筆觸,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多年來從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見知音而落淚,因為有人瞭解自己的內心而落淚,這,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的最大感受。
不必去考究生活裡到底有沒有這樣空穴來風的名為1900的人,甚至空穴來風的就成為了鋼琴家,這個不重要,邏輯和理智不必總是存在於人們的生活裡,至少我一直這麼認為。人們會因為理智和邏輯生活得更好,但卻因為感情才會生活得更有趣。
1900生於一艘船,死於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這人生。看待陸地與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他有一個一觸及到的夢,但他卻從不去觸控。電影裡,也許導演讀出的含義是,1900覺得陸地是他無法演奏的鋼琴。所以,他拒絕登入。他只想彈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鋼琴,而不想去觸及那阡陌縱橫的陸地之琴。但我卻覺得,除此之外,編劇還有另外的想法。
咱們這些人,誰又不是1900呢?不同的是,電影裡的人,是生活在船上。而咱們,生活在陸地上。咱們莫名的來到世界上,總有一天,還要莫名的離開。咱們生活在這個縱橫捭闔的世界裡,世界很大,咱們的領地卻很小。咱們盡職盡責,戰戰兢兢。咱們居安思危,謹慎從事。為人子時,做乖孩子;為人父母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剩餘的一點,咱們要奉獻給自己的工作。咱們的一生,就在這樣的幾個角色裡,分別度過不同的幸福和努力的時光。咱們遵守家規,校規,公司規矩;然後,咱們要求孩子重複一樣的道路,週而復始,萬變不離其中。
我就是這其中一員,這一切,並非埋怨。只是陳述。但我會問自己,如何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事實是,我從來未曾想清晰過,到底我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時間變了,我也變了,咱們想要的,也跟著變了。我想也想不清,所以我就永遠的繼續的想。在未知的思緒裡,有一點我卻很清晰,我一直有個願望,或者說,是一個美麗的夢。如果咱們都無法真的過上自己覺得最美麗的生活,那麼,我要把它存放在我思想的角落裡,或者有一天,透過文字去實現,透過一本書,一本哪怕是耗盡我心血的書,把我所有的美麗願望,編織在其中。1900用鋼琴演奏他所有的思緒。而我,一直曾經希望,能用文字,寄託自己所有的夢想。所以,當我看到1900能終生都堅持自己的一個想法時,禁不住為之流淚。那近在天邊的大陸,那個有著他心愛的人的大陸,他永遠只是去想象和回憶。他犧牲了一些東西,成全他的一些夢想。而捨不得犧牲的咱們這些陸地人,自然沒有成全之事。
《海上鋼琴師》,讓我想到自己多年來存放心底,卻從未去登入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棄才能成全?終究有一天,時間會給出答案。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9
我知道那是一個我們世界之外的“世界”,闖不進也走不出,他是在雲端的舞者,有著對自己理想的執著追求,所以他不是孤獨的,他的內心比我們任何人都強大。同時,他也是矛盾的,他無法脫離於這個社會而獨立存在,所以他選擇了逃避,選擇了湮滅於漫天的火光之中而得到永生的自由。
而我們,眾多的人不都處在這樣的矛盾和孤獨中嗎?但我們為什麼不會像1900一樣選擇永生?因為,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這個“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見它的混亂,卻因為某一瞬間體驗到的那些溫情,那些無以倫比的美好,而心甘情願地忍受著它所給予的傷害。我們勤懇、踏實,我們從堅硬和純白開始,學會圓滑,學會世故,最後就是現在這般丟掉了個性,只能在無數的經典中得到共鳴,藉助藝術尋找同感。
進而敬畏,理解!
目送他一步一步,輕輕踏上雲端……
好的電影裡總是會有好的音樂作為背景,收藏了片中的幾支曲子,《playing love》是1900留下的唯一首曲子,那個時候、那個女孩,還有1900那一刻的陶醉,與一個叫“愛情”的詞語有關。差一點,1900為了這個女孩踏上陸地,可惜的是最後踏上陸地的還是隻有那張刻有《playing love》的碟片。
還有片尾1900那段經典的臺詞,共享:
偌大的城市,綿延無盡。
並非是我眼見的讓我停住了腳步,
而是我所看不見的。你能明白嗎?
拿鋼琴來說。
鍵盤有始亦有終。
你確切地知道88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
它們並不是無限的,而你,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
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付。
而你現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裡,
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
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
那是上帝的鍵盤啊!
你看到那數不清的街道嗎?
如何只選擇其中一條去走?
一個共渡一生的女人,一幢屬於自己的屋子,一種生與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一想到這個,難道不會害怕、會崩潰嗎?
我在這艘船上出生。
世事千變萬化,然這艘船每次只載20xx人。
這裡有著希望,但僅在船頭和船尾之間。
你可以在有限的鋼琴上奏出你的歡欣快樂。
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陸地?
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
太漂亮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濃烈的香水,無從著手的音樂。
我永遠無法走下這艘船,
這樣的話,我寧可捨棄我的生命。
畢竟,我從來沒有為任何人存在過,不是麼?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10
在這個時光飛逝的歲月裡,我有著一顆飄蕩的靈魂,我將人生看成一種漂流。然而很多時候,我總會發問自己,漂過歲月之河——家是什麼?
家是一隻船
看《海上鋼琴師》,名叫“1900”的主人翁對於這艘船的愛戀與不捨,就是一種對家的眷戀。
生於斯,長於斯,家賦予我們生命以及生命裡的一切,這艘船同樣賦予他人生的全部價值和情感。對於1900——一個孤兒——他的全部世界就是這艘船,這裡就是他的家——他的全部快樂、悲傷、夢幻、激情。可以說他對於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個人來的都更深沉、更灼熱,這艘船載著他穿過漫長的歲月。
家是溫暖的港灣
家太平凡,每天對著的都是那一抹藍,不停地飄著。然而遠航的水手都知道,當海平線上出現港口朦朧的影子時,他們的心跳是歡快的。在人生的航行中,我們需要冒險,也需要休憩,家就是最好的溫暖港灣。
他在船上,可以隨心所欲地彈奏美妙的樂曲,想到哪裡彈到哪裡。人們在他歡快的琴聲中度過一次次難忘的旅程,而他一如這艘船上的主人,用自己的熱情迎來送往,不知疲倦,他的內心深處一直被溫暖包圍著。
片中最後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獨白,他說他不走,不是因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築讓他感到畏懼,而是因為他看不到世界的盡頭。是啊,鋼琴的鍵有始有終,船的甲板有始有終,他可以用有限的鍵盤奏出無限的樂曲,他可以駕馭這種“有限”,在這裡,他就是他。而這個世界呢,沒有開始,沒有結束。錯綜複雜的街道,星羅棋佈的高樓大廈,有太多的路可以選擇,他沒有辦法去駕馭,駕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樂。他只能選擇自己可以選擇的、可以駕馭的方式生活,這種方式與世無爭,平靜自如,不受功名利祿的紛擾。如果一種生活方式,他無法駕馭,他寧可不要!他呆在了海上,選擇了家。
家是永遠的岸
家是永遠的岸。作為一個普通人,或早或遲,都需要一個家。記得奧運會經典語錄裡就有菲爾普斯獲獎之後的一句:“我要找媽媽!”媽媽就代表著一個家。不論成功與否,家都是倦鳥歸巢、落葉歸根的最佳場所。當船要被拆卸、炸燬的時候,他依舊沒有登上岸,他是屬於那裡的,那裡才是他的家,那裡有他魂牽夢縈的永遠的岸。他赤條條被人拋到了海上,就註定了他的家在那裡。油輪天地裡的那份獨有的情感,讓他覺得無論外邊的世界多麼紛擾,家,才是一個默默護佑著自己也銘記著自己生命的岸,才是他登上世界的岸。
漁燈暗,客夢迴,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情淚。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000字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11
終於都看了這部電影。電影有為人增加煩惱和減輕煩惱之分。而這確實是一部令我煩惱,令我思考了很多令人煩惱的問題的電影。
海上鋼琴師1900沒有出生證明,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也許他本不屬於這個世界,他是一隻落入凡間的天使。他有最清澈的眼神,最清澈的琴音,最清澈的心。1900的一生大概註定在弗吉尼亞號上度過,現實世界註定容不下這份如此徹底的清澈!隨著炸藥爆炸的一聲巨響,本世界最偉大的鋼琴師結束了他的一生,不,他只是回家罷了,除了這個純真得像孩子一樣的人以外,還有誰能樂呵呵地想象自己在天堂裡用兩隻右臂彈琴的景象呢?
曾經認為1900的不肯下船是一種軟弱和對現實世界的恐懼,然而,其實這是一種對藝術的純潔性的堅持。1900對名利的不屑達到了一種極端的程度,他從不為虛名彈奏哪怕一個音符。其實他都知道,站在樓梯上的那刻,他看不到自己的音樂的存在,他知道一旦離開了這條船,他就再也不是那個天真爛漫的1900,他就再也彈不出那直面靈魂的琴音了!
誠然,對純真的堅持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然而這極端的浪漫主義只能是一幕悲劇。那份倔強的清高,那顆不肯向世俗低頭的心,在這個世界裡只會落得一個不知好歹的罵名。真是個可悲的世界啊,最美妙,最純潔的琴聲偏偏沒有容身之處,這不是1900的悲劇,這是時代的悲劇。“嘭”的一聲,這來自天堂的烏托邦也隨著破舊的弗吉尼亞號灰飛煙滅。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藝術是人類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後的需求。從本質上來說,脫離了現實的藝術就像沒有腳的小鳥,像沒有根的鮮花一樣,難以生存。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中,1900也一定要死去,精神上,或者肉體上。他選擇了以身體上的死亡來保持精神上的永生。
片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吹小號的胖子,他正是大多數人的寫照:藝術只是他謀生的工具,為了錢為了維持生活能賣掉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康恩牌小號。假如說低價出售小號是一次向現實的屈服,那麼樂器店老闆把小號送還胖子則是一次藝術的勝利迴歸。
沙翁真的很偉大,我發覺很多東西最終都歸結到同一個問題上: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我們都是遊蕩在夢與現實之間的孤魂,我們並不知道到底哪裡才是歸宿。太理想的不是人,太現實的也不是個人,可是沒有人會欣賞像胖子一樣的平凡人,就像胖子把與1900一起在船上度過的時光視作此生最珍貴的回憶而不是其它平凡的生活一樣。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著對浪漫的嚮往,但同時又不能避免地具有現實的一面,我們的心中只有那永無休止的搏弈而沒有勝負。
雖然1900是個飽受爭議的角色,但請記住,他只是一個角色,這也只是一場電影,導演給我們的一場浪漫的夢,而已。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12
我覺得《海上鋼琴師》真的是一部好電影,但是我不太明白為什麼這個時候他在電影院放,以前為啥不放呢?被禁?為啥啊?這樣的片子,又有什麼理由被禁呢?
不用糾結這些,還是多關注影片吧。挺好的故事,當然了,我作為一個外行人,首先看的肯定是劇情。說到劇情,我特別佩服這個片子的編劇、導演。佩服編劇,是他把故事設定的特別完美,從一個官方都不承認的人的歷程,從被人撿到,到取名,到天賦被發現,彈琴,中間還有愛情,這樣的故事。
佩服導演,是這樣的故事,他用了兩個視覺的感覺。一個是從1900這位偉大的鋼琴師的角度來經歷這一切;另一個視覺就是尋找鋼琴師的小號手,姑且叫肖恩吧,因為他的小號是肖恩牌的.,他真實的姓名我還真記不住。
看到最後,鋼琴師還是選擇留在即將炸燬的船上,我覺得整個片子就提升了。反正我看到那兒,特別感動。那個船,可以理解為是鋼琴師的故鄉、故國,畢竟從他的時間跨度來說,肯定是經歷了一戰二戰的嘛,不管這個故鄉是多麼顛沛流離,不管官方是否承認他,他眷戀這個故鄉,願意與之共存亡。他站在下面,肖恩站在臺階上,位置略高,他仰著頭,描述他缺胳膊短腿去見上帝的時候,真的特別感人,有種哀而不傷的惆悵,看得我內心唏噓不已……
故事當中可能最有意思是那種含蓄、沒有結果的愛情。但是我覺得,這段愛情,只是男主角蓬勃的感情世界的一次外露而已。在我看來,他其實一直都有豐富的感情,他總是如同旁觀者一樣,看著船上的人。並且透過對這些人的觀察,來編寫曲子,宣洩他的感情。終於,在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他看到了一個乾淨、純潔、單純的姑娘,他心動了。就有了這部電影比較高潮的一件事,他曾經想過要離開這艘船——當然我把這艘船理解為主角的故鄉、家國。
我最喜歡的肯定不是主角和爵士樂的大咖茬琴那一段,那肯定是電影最大的高潮,鋼琴演奏最精彩,但是我不懂音樂,沒太在意這些音樂、彈奏這些。在乎的是主角恬淡,無招勝有招的,這個金庸的令狐沖已經很極致了,我就不多說了。
我最喜歡的關於彈琴、音樂方面的片段,肯定是主角帶著肖恩在顛簸的船上,鋼琴的滑輪被開啟,他們隨著鋼琴的滑動彈琴,就像是一首冰上舞蹈的鋼琴曲,像極了奔放的青春,自由的青春。在撞開了船長的寢室門時,都是那麼輕鬆、自然、又讓人有種青春惡作劇的快樂。
看完了,我都要感嘆:我啥時候能寫出這樣的劇本,能有這麼縝密的故事情節,從樸素的情節裡凸顯出不同人看有不同體會、感悟的“故事”呢?也許還是來生吧,今生就好好修煉吧。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13
“偉大的弗吉尼亞號孕育出了這個不可一世的天才鋼琴師,決定下岸的時候,他的心是堅定無比的。可真正看到了那一刻,他卻退縮了。城市中各種各樣的琳琅滿目,令他畏懼、退縮,只想等待在自己那有限的天地裡。船已破敗不堪,只有他仍然堅守著,最終與它一起,走向滅亡。
或許正是這樣,每個人,這一生,都有自己下不了的船。
再見了,我的鋼琴師。
你走了。
而我,此生未完……”
我是想說,你為啥下不了船,你拿的是毛寧老師的舊船票,登不上別的客船啊?哈哈。
《海上鋼琴師》大約是我在初二時候看的電影,它和《天堂電影院》、《密西西比裡的美麗傳說》並稱為託納多雷時空三部曲,是每一個影迷必看的電影系列。那時候看這三部曲真的是迷迷糊糊,懂了什麼,好像又不懂是個什麼,唯一理解的是 《密西西比裡的美麗傳說》,畢竟處於青春期看青春期視角的電影。
當年看《海上鋼琴師》的時候,這是一部有點點奇幻色彩的故事,一個棄嬰在船上成長為一個鋼琴大師1900,雖然是個神奇的人,但他有他的煩惱,面對心愛的人卻不能和她去新大陸,面對身負名氣卻有未知的讚賞與挑釁,當他可以開始新的生活時,卻選擇回到原來的那條船,和他共存亡。
屬於1900的歡樂時光。
在狂風暴雨中,搖擺不定的船艙大廳內,1900淡定的彈著琴,而影片的鬥琴橋段也十分經典,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還有致敬過,一根菸,一個帶假髮的貴婦,整段戲份酣暢淋漓。
大海是藍色的,藍色代表著孤獨,沒錯,1900就是孤獨的,他對於情感的理解只停留在他的養父、朋友、戀人,他的情感是不完整的,所以他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但就是因為這份孤獨和不完整造就了他敏銳的藝術天賦,所以沉浸在鋼琴的世界裡時,影片採用了暖色調,那時的1900是快樂的。
大雨嘩啦啦。
對於最後是否下船,我的朋友是希望他有新的生活的,但我卻是相反意見,原因是“不習慣”。1900看慣了大海和一波波帶著希望和歡樂的乘客駛向新的生活,當他比賽之後,再看到城市支起的煙囪,他看到的是一個忙忙碌碌、物慾橫流的世界,他為了保持他的純粹,寧可把自己的天賦綁在船上共存亡,也不願去尋找他的愛人。有人說這樣的結局未免太不圓滿,如果1900真的要圓滿他隨時都有機會下船找他的戀人,然後電影結束,但就是這樣的殘忍才讓我們看到了與眾不同的1900,他的那份瀟灑和純真。
1900準備下船。
我不想進行太多的說教,什麼在俗世要潔身自好之類的,我只想說每個人都有追求,為了自己心裡的那點東西,你可以不像1900那樣狠心去割捨一切,但你是否有原則的,為自己的內心留一片淨土,不妥協。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14
我是深夜一口氣看完這部片子的。海上鋼琴師所在的郵輪,就像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孤島長期漂泊在大海之中,只有靠岸時離大陸才近在咫尺,人們之所以選擇這座孤島之旅,多半是慕名而來親身感受這位鋼琴大師傑出表演,按理說他應該有一大群粉絲和知音的,但命運對他確實不公,他就像貝多芬一樣一生追求他的音樂夢想,卻不為名利所動,當他被迫應戰贏了大陸一位目空一切的所謂鋼琴家,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驚歎和經久不息的掌聲同時,卻沒有遇上一位真正的伯樂和知音,而有的只是為了複製他作品的資本逐利者,其實藝術是無價的,是完全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他為什麼一刻都不離開這艘船,在他眼裡大陸就是名利場,只有他的孤島才是塊淨土,才是他施展才華的地方,他不是怕充滿誘惑的城市街道無邊無際,而關鍵是他在這座孤島奮鬥的幾十年中居然沒有遇上一位真愛自己的紅顏知己,這就是男人在成功以前的悲哀,但等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時,更不可能找到一位真心愛自己的愛人,不是嗎?當今這個現實世界像這類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這不禁讓人想起《向日葵》作者大畫家梵高悽美的愛情故事:1853年3月30日,荷蘭鹿特丹市的一對牧師夫婦生下了他們的長子梵高,一位神秘的預言家對尚是嬰兒的梵高說出了可怕的預言:你會到巴黎,英格蘭,當店員,當教師;你會戀愛,遭到拒絕,成為傳教士,再戀愛,再遭到拒絕,成為藝術家,你會和x女結合畫800幅畫,在普羅旺斯變瘋,37歲時自殺,你一生只賣出一幅畫……事實真的如這位預言家說的那樣,從小孤僻寡言的梵高只有小他四歲的弟弟提奧做朋友,長大後做過傳教士,畫商,教師,足跡遍佈歐洲的許多地方,感情生活非常不順,連著向三個女人求愛,遭到三次殘酷的拒絕。被拒絕後的他再也不相信還有誰會追求自己這樣窮困潦倒的瘋子,居然拒絕了一位莊園主的女兒的瘋狂追求,最終雙雙變成了真的瘋子,真是讓人扼腕嘆息命運對他的不公,他死時很年輕和徐志摩一樣都是37歲,但他們都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偉大的經典作品。
這同樣不禁讓人想起為了崇高理想而奮鬥且多次與愛情擦肩而過的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由於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由於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的充分的生活,由於意外的疾病和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能結束他的生命。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觀後感大全15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頗具爭議的影片。有人厭惡它的矯情,有人喜歡它的夢幻。
在我看來,能打動人的便是一部好作品,可以從1900的故事裡找到自己。
我不知道是否找到了生活的真諦,或許只是對生活多了某些感悟。我反覆回放1900留給他朋友的最後話語,一遍遍地聽,試圖去尋找他不肯下船的真正原因,到最後,我仍然是似懂非懂。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養。他只有水手給予的名字,一個年代,1900。他面對鋼琴,無師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掌聲。他在偶然的一次,悄悄愛上一個女孩,靜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測他是否會為了她而下船面對新的世界……
而他最後選擇的卻仍是他的鋼琴,他的大海。他說,鋼琴只有88個鍵,但是外面的世界,卻是有著無數黑白鍵的巨大鋼琴。他無法駕馭。
1900或許代表著一種理想,代表著多數人,他們註定不會付諸行動,卻會始終心懷嚮往的理想。矗立在那裡,自由,決絕,悲傷。
相較於1900,我們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的。這個世界的意義在於“傳承”。它像一個遊戲,每個人都是其中的玩家,而任務,卻是如何使這個遊戲永遠存在。學習,工作,結婚、贍養,繁衍……拋不開的責任令前行顯得緩慢而艱難。我們的人生對於整個遊戲而言,存在的很短暫。也唯有越短暫,這個遊戲的執行時間才會越長,才可能,“永不結束”。
我們為什麼不會像1900一樣,選擇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這樣壯烈,獲得永生,自由。
大多數的我們,生活在這個“外面的世界”,雖清楚地看見它的混亂,也會因為某一瞬間體驗到的溫情,那無以倫比的美好,而心甘情願地忍受著它所給予的傷害,努力彈奏出最華美的人生樂章。對我而言,“外面的世界”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較1900我們從來都不是天才,但我們勤懇、踏實。從單純和執拗開始,變得圓滑,世故,但內心深處,終究會記得,這種種妥協,是為了在這世界,在這架上帝給予的鋼琴上,創作出獨屬於自己的旋律與琴音。
而天才心靈第一,生死次之。很多人說這是悲劇,我卻認為這是1900的追求,他熱愛船上的生活,那裡是他的世界,離開這裡,生活就不是他的了。
被炸燬的前一刻,1900為了心愛的女孩所即興演奏出的愛語。鋼琴的聲音,乾淨而輕靈,彷彿是1900那顆安定的心一般,平緩的旋律傾瀉著柔情,不僅是對那個曾經出現在1900生命裡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著鋼琴、膜拜著音樂時,心裡自然而然的散溢位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