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1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在中國的漢字當中,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一個結構,就說明了孝的內涵。當初古人創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字,也是給我們定下的一個規矩。因此,“孝”就成為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孝”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可是,又有哪一個人真正理解“孝”這個字了呢?

  一個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爸爸打工時從樓上摔下來,脊柱摔斷了。媽媽又離家出走,留下了雙目失明的奶奶和下肢癱瘓的父親。她帶著家裡僅有的27元錢,推著板材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結果不能醫治,從此這個年僅6歲天真可愛活潑的小女孩稚氣的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擔子,但她並未放棄,而是堅持了10年,從此年復一年的重複著一樣的動作,每晚起來翻身,中午早早給爸爸煮飯。她就是黃鳳;貪玩調皮,本應是13歲少年的特質,而命運卻沒有給文龍這樣的機會。沒有父親的相伴,他每天掃地、做飯,照顧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媽媽。面對生活的艱難,從不抱怨。他說他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要讓媽媽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觀看了這次《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深受啟發,再想想我們自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健康地成長,生活在無比的幸福生活中,卻不知道珍惜,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不能為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最美孝心少年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後也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2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和電視機裡的觀眾一起流著眼淚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在我觀看完《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佔據了我的整個心房。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們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時間賽跑,利用放學時間去送票。邵帥為了母親克服自己怕黑的心理。這麼膽小的一個男孩竟然作出了為母親捐骨髓的決定。……我的心一次次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從小就常聽人說:為人子女的我們,無論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也走不出母親的心,飛不出母親的牽掛。一天,也許只要一個電話,一句:我很好。就可以讓母親放下那顆牽掛的心。父母的心與我們始終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我們常常享受在這種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孩子這麼偉大,這麼懂事!他們令我們多少人臉上火辣辣的。

  再來看看自己,向他們這樣年齡是常跟父母頂嘴,總是讓父母為我們擔憂。父母頭上那幾根刺眼的白髮,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曾經也想讓父母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也懂得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卻總讓他們遠離了笑容。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們的嘴角,再也上揚不起來。我們的一切,牽動父母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呢?俗話說:羊羔有跪乳之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3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幾千年傳統文明所累積的傳統美德。我們都應該懂得,孝心所賦予的含義,更應該知道孝對我們來講應該是怎樣的責任和義務。

  觀“孝”這個字,老字在上,子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連孝的英文也是filial piety 也是孝順,虔誠的意思,這更體現了不僅僅是國人,就是全世界都懂孝的內涵。

  中央一套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有一個故事,主人公叫黃鳳,本來是幸福美滿的家庭,結果爸爸打工時從樓上摔下來,脊柱摔斷了,從此下身癱瘓,黃鳳帶著家裡僅有的27元錢,推著板材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結果不能醫治,從此這個年僅6歲天真可愛活潑的小女孩稚氣的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擔子,但她並未放棄,而是堅持了10年,從此年復一年的重複著一樣的動作,每晚起來翻身,中午早早給爸爸煮飯……還有許許多多感動人心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 想想看,們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永遠報答不僅,但,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孝心少年,向全家那麼多的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的孝順,學習他們的貼心。我們的父母不需要我們為他們做什麼大事,多關心,多體貼就足夠了,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做的到麼?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4

  孝心動天地,美德感人間。模範樹榜樣,少年爭學習。——題記

  黃鳳、趙文龍、許沁燁、林章羽、何秀巡、高雨欣、路雨婷、龍花……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事蹟,帶領我們認識中國黃最美的孝心少年。“孝,乃百行之本,眾善之初也。”他們的孝心令神州大地為之驕傲,令炎黃子孫為之感動,更值得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學習。

  其中一個叫龍龍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今年才十一歲,卻獨自照顧媽媽三年之久。正是貪玩的年紀,卻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做飯、洗衣、帶媽媽做透析、為媽媽按摩,為了減少飯菜中對媽媽的病不利的成分他不僅要細心挑選,要還在做飯一小時前浸泡蔬菜;為了讓媽媽吃上一頓葷菜,在垃圾筒裡找塑膠瓶賣錢。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被父母寵愛,父母一絲不苟地照顧著我們。我們比龍龍幸福了一萬倍,為父母做過些什麼?為父母擔憂過什麼?還總是惹父母生氣,龍龍比我們小,卻樹立起高大的榜樣。我們為之感動,更應該引起反思。

  路玉婷也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每天中午放學後,我是慢悠悠地回家,然後吃上父母為我精心準備的飯菜,再美美地睡上一覺。可是她卻要一打下學的鈴聲,就匆忙的往外跑,騎上腳踏車去送票。自從媽媽得了尿毒症,為了一家的生計,

  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雷電交加,她天天如此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道。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5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觀看了少兒頻道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觀看了這個節目之後,不僅讓我受益匪淺,還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什麼是孝。

  這個節目播報了吳林香、龍花、黃鳳、邵帥、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王芹秀這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蹟,並且為他(她)們都頒了獎。他(她)們都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了孝的含義。

  他們給予給父母的或許沒有那些給父母一次就是好幾萬的人奢華,或許沒有那些讓父母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人貴重。但是,他(她)們這些平凡的舉動,卻恰恰體現了剝去華貴外衣的,最原始的,最單純的,最樸實的孝啊!

  孝是什麼?孝就是對長輩的敬愛與尊重。就是在媽媽手有殘疾的情況下幫助媽媽賣烤串兒;就是在爸爸身患高位截癱時夜夜都起來為爸爸翻身。孝,卻就在這看似平平常常的舉動中,切切實實的體現了。古有黃香溫席、扼虎救父,今有十大最美孝心少年,他們都體現了孝。能給予長輩豐富的物質生活固然好,但卻不如這些平凡的舉動更能打動人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同學們,不要等到父母雙親都不在了才後悔自己沒有盡孝,那樣你會抱憾終生的。從現在開始,真心地去愛自己的父母,努力地去盡孝道,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6

  “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讓我更加懂得了孝的含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一位少年讓我深受感動!她的名字就叫——黃鳳。黃鳳非常可憐,在她6歲的時候,外出打工的爸爸從樓上摔了下來,結果變成了高位截癱,媽媽也離家出走了,家裡只有小黃鳳一個人照顧全家人,小黃鳳聽別人說去上海可以給她爸爸治病。於是,小黃鳳用鐵床推著爸爸,帶著年邁的奶奶一步一步走到了縣城,小黃鳳這樣勇敢的精神真讓我佩服!路上有很多熱心的路人給他們吃的,讓他們搭順路的車子,就這樣小黃鳳一共走了五百公里,終於到了上海。

  黃鳳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同時也讓我感到很慚愧。我就好似溫室裡的花朵,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並不懂得去關心父母。有時爸爸媽媽讓我去給他們敲敲背,我都不情願,而小黃鳳卻很孝順,我和她比,我真是幸福多了!我一定要向小黃鳳學習,好好孝順父母!

  從今天開始,我一定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要多給媽媽敲背,多幫媽媽洗碗,多……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去孝順父母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7

  今天下午,老師讓我們在電腦上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們全班同學看得都很認真很投入,有的同學還哭了。我自然也不例外,不但深受感動,還很慚愧。

  影片中提到了林章雨、高雨欣、趙文龍、邵帥、等10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個個出身貧窮,家庭多變故多坎坷,但他們用稚嫩的肩膀堅強地為家撐起一片藍天。最讓我感動的是趙文龍的事蹟。趙文龍的媽媽得了尿毒症,不能吃甜東西,趙文龍因為這個連平時自己最喜歡吃的甜西瓜也捨不得吃一口。為了讓媽媽補充營養,天天吃上肉,趙文龍就天天撿塑膠瓶給媽媽買肉吃,看到媽媽吃肉,他就高興得不得了。多麼孝順的孩子啊。

  還有髙雨欣,高雨欣的媽媽右手殘疾了,以賣炸串為生,高雨欣天天一邊照顧媽媽,一邊賣炸串掙錢上學,讓媽媽不擔憂還很幸福。多麼樂觀向上的學生啊!

  想想我自己,天天和媽媽頂嘴,一不高興就把自己鎖在屋裡誰也不理;生活上我也不懂得節約,每頓飯都想在外面吃,因此也花了不少錢,也給媽媽爸爸帶來了負擔。和這幾位孝心少年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啊!

  看了這個頒獎典禮之後,我也深受教育。我下決心:以後一定加倍好好學習,自己能做的事決不推給父母做,孝敬父母,做個好孩子,爭取做個最懂事的男子漢。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8

  看了徐沁燁的故事,我淚流不止。

  今年14歲的徐沁燁曾有一個幸福的家。媽媽養豬料理家事,爸爸外出做些零工,一家人的生活雖然平淡、不富裕,但幸福和諧。然而20xx年12月,母親楊菊被診斷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療,然後進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親得知自己的病況後,一度想要放棄。懂事的小沁燁每天都開導母親,告訴她“沒有錢可以湊,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堅強”。母親在病重期間強忍著病痛,堅持繡了一幅長約2米、寬約1米,名為“旭日東昇”的十字繡,想把這份最後的禮物送給女兒做嫁妝。小沁燁深知這份禮物厚重,也知道母親的苦心,母親繡十字繡時她幫母親理理繡線、和媽媽說說話,母親繡得身體疼痛時,她就幫母親按摩,並安慰她,“媽媽不疼,媽媽不哭……”

  幸運的是,經過檢查,楊菊的四哥和楊菊骨髓配對成功 ,可以移植。然而,對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化療、骨髓移植以及後期的昂貴費用,讓他們一家陷入困境。為此,徐沁燁向晚報記者求助,希望能賣掉媽媽在病中為自己繡好的“十字繡”來挽救母親的生命,但是那位好心人聽說了十字繡背後的故事,又把十字繡悄悄的送了回去。

  可災難又降臨到這個無力的家庭上,媽媽的白血病又復發了,這對這個家庭更是一個晴天霹靂。

  不幸的是,今年暑假期間,徐沁燁的媽媽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徐沁燁的故事,感動了你我他!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9

  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少年”這個節目,十大最美孝心少年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還非常孝。孝,是最重要的,百家性,孝為先。老在上,子在下,每個中國人都要尊老愛幼。

  最美的少年,帶給我們一次次信心、感動和震驚。

  一個少年,年僅六歲,父親不慎從樓上摔下,造成殘疾,而母親離家出走。少年叫黃鳳,年幼的她,用柔軟的肩膀扛起了家。黃鳳打聽到青島的醫院可以治好爸爸的病,便千里遙遙、風餐露宿的來到了五百里外的青島。剛開始,沒有醫院同意讓他們治療,而黃鳳一家一家的問,終於感動了青島總醫院,免費給黃鳳爸爸治療。回家以後,黃鳳每隔兩個小時給爸爸翻個身……就這樣,堅持了十年!

  另一個少年趙雲龍,懂得感恩,成績不錯的他原本可以上大學,卻要上軍校。因為,上軍校可以少拿點學費,讓家庭少些負擔。他還記下每一個給他捐款的人的.電話號碼,以後要報答吳林香的母親去世,她每當放假時,早早的回來,就是為了替媽媽照顧奶奶。

  還有許多最美少年,為了他們的家人,可以付出一切。他們的愛,比山還高,比地還深,他們的愛,如同汪洋大海,太多了。在他們心中,有一個字永遠堅持著他們的信念:孝。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報答不盡。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10

  今天我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看見了許多孝敬父母的典範,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好好孝敬父母。

  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孝心。而他們的孝心表達的方式都各不相同,其中我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就是教媽媽嗎說話的徐煜岑。因為從古到今一直都是媽媽教孩子認字,而他卻教他的媽媽認字。

  他的媽媽因為從二樓摔了下來,腦部嚴重受損,卻奇蹟地甦醒了過來,但語言系統嚴重損壞。連24個字母也教了整整三年都沒教會。

  雖然有學校的作業,但是他也不會忘記給媽媽佈置家庭作業——100道計算題,每次都會給媽媽批改作業。而他給媽媽批改的作業已經有100多本了。終於,功夫不費有心人,他的媽媽終於會算小學的計算題了,這是多麼大的成就啊!

  因為徐煜岑堅持不懈地教媽媽認字,所以,他的媽媽就可以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了,把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變成了事實。

  當他的媽媽昏迷不醒的時候,是他用錄音筆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著他的心願,而在二十年之後,讓他的媽媽甦醒了過來。

  我們都是讓媽媽教我們識字,可是他卻不一樣,他是一次又一次地教媽媽識字,想讓媽媽說出話來,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可是我們,卻很少教媽媽一些他們都忘了的知識,只會和他們做一些幼稚的遊戲。

  啊,我們要向他致敬,我們要向他學習。是他的孝心成就了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教會一個腦部嚴重受損的人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11

  今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到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透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也要用真誠的心和深沉的愛,愛護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藉著“最美孝心少年”的契機,我想講講我班王廣紅同學的孝行。

  這是個身體瘦小,卻有著極強生命力和“孝心”的孩子。王廣紅,孤兒,在12年前被現在的父親收養,養父在1994年的煤礦事故中落下了終生殘疾,該生家中還有常年重病臥床不起的養祖父祖母。其家庭條件十分艱苦。但是,生活的重擔卻沒有壓倒這個善良、純樸的家。

  據小廣紅的養父說,小廣紅四歲時就學會了做家務,每天都起的很早,打掃院子衛生,生火做飯,為年邁體衰的爺爺奶奶洗衣服,最後才匆匆的吃幾口去上學,我聽到這裡,我的眼睛溼潤了,我為我班有這樣的同學而驕傲。

  小廣紅的鄰居們也告訴我說,小廣紅非常孝敬養父,有好吃的東西都要給養父留著,從來不伸手向家人要漂亮的衣服,她的衣服都是穿親戚家穿剩下的,但她從來沒有怨言,反而漸漸的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這就是一個看似平凡,卻又觸及心靈的一個12歲小姑娘的故事。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12

  今晚我含淚看完了中央少兒電視臺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當看到他們面對苦難時堅強的撐起整個家,用實際行動孝敬長輩時,這些獲獎少年的美德使我感動了,頃刻間眼睛溼潤,晶瑩的淚花奪眶而出。十一位獲獎少年的故事感人至深,平凡而美麗。這讓我不僅僅感到了孝心是美麗的,還讓我懂得了孝心在家庭和社會中的溫馨紐帶作用。深深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品德教育課。

  12歲,正是我們無憂無慮、任意玩耍的時候。但是12歲的邵帥卻面對著一個大人聽了都會皺眉頭的決定。為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母親捐獻骨髓。在醫生的勸說下,媽媽同意接受兒子的骨髓,邵帥捐髓救母,孝心感動世界。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這是家喻戶曉的道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心”不僅是詞語,當初祖先造這個字時“老”在上,“子”在下,就是給人類定下的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最美孝心少年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心酸動人的故事,而且看到了一種中華美德和可貴精神,我們一定要把這種孝的精神和傳統發揚光大,永久傳承。

  孝我們就應該從現在開始,別愛的太遲,造成“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涼結果而後悔終生,行動起來吧,讓孝的花蕾在我們心中盡情地綻放。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13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這個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

  中央頻道有一套節目,“最美孝心少年”.一共評選了10位孝心少年,這10位孝心少年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故事就是黃鳳的故事。

  十年前,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可是在某一天裡這個美滿的家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鳳的爸爸在建築工隊的高樓上一不小心摔了下來,把脊椎摔斷了,從此下身癱瘓了。黃鳳一心想讓爸爸好起來,就拿著家裡僅有的27元,推著板車要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去給爸爸醫治,這一路黃鳳受到很多好心人的幫助。走了許多天,終於走到了上海的某大醫院,可醫生卻說無法醫治,黃鳳不甘心又走了許多大醫院可是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黃鳳爸爸的病無法醫治。有人把這個故事發到了網上,有一家武警醫院願意免費去給黃鳳的爸爸醫治,現在黃鳳爸爸病已經好多了。

  看了這10位孝心少年故事後,我明白了很多,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只要我們給爸爸媽媽一個微笑、一個吻爸爸媽媽就會高興的不得了,所以我們每天要給爸爸媽媽一個微笑或一個吻,好嗎?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14

  在10月29日晚上,央視播出的“眾裡尋你—— 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上,王薺悅說,“爸爸媽媽看不見,我就是爸爸媽媽的眼睛”,這一番話讓不少觀眾落淚。

  記者瞭解到,薺悅爸爸的視力只有0。1,媽媽以前有一隻眼睛能看見,但因為急性青光眼耽誤了治療也導致失明。父母雖然看不見,但是性格非常樂觀,他們也把小薺悅培養成了樂觀陽光的性格。被評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王薺悅認識了一幫好朋友,而且被他們的故事深深感動,“我印象最深的是蒲曉燕姐姐,她家裡確實很貧困,腳上的鞋子都磨爛了,甚至只能光著腳在山上走。我一想,那得多疼啊!”王薺悅看到許多家庭貧困的孝心少年,心裡非常難過,就想盡自己所能地幫助他們。

  “薺悅太懂事了,在北京錄節目的空餘,我帶她買了些零食,她自己不捨得吃,當看到有些來自山區的小朋友都沒見過這些零食,她趕緊拿出來一起分享。回到青島之後,就跟我說,想為一些貧困的孝心少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韓妮妮老師說,王薺悅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學校的支援。

  瞬間覺得她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我們都要好好地向她學習!要以最美孝心少年為榜樣,樹立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仁愛謙和之心,身體力行將孝道踐行到底。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_450字15

  今天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裡面好多好多的哥哥姐姐都讓我感動。他們用一顆顆全權之心,譜寫著一曲曲人間至孝的大愛之歌。他們在逆境中艱難的活著,卻那樣的樂觀。用一副副小小的肩膀、瘦弱的身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弘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新時期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讓我感動的是張雲飛,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他每天騎著沒有剎車的腳踏車,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當別的孩子還在玩耍時,雲飛哥哥就已經開始忙碌的幹起家務活了,他自己洗衣服、做飯,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父親,成了爸爸的小柺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學習成績依然優異。他沒有被生活的厄運所擊垮,他用那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態度獨自撐起了這個家,給了爸爸希望和安慰。

  看到這兒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想想自己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再看看張雲飛哥哥,我真的很慚愧。每天享受著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卻從未想過要回報他們,還總是和他們頂嘴,讓他們為我擔心。現在我知道是自己錯了,從今天起,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報答他們,好好學習,關心父母,成為一個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