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1

  長城歷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歷史,長城全長6700公里,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我們今天遊覽的這一段長城就是明代修築的,位於八達嶺。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八達嶺腳下。遊客朋友,請大家抬頭看長城:它像一條巨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請大家跟我走上長城,看:長城的城牆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城臺,是古代用來屯兵的堡壘。據說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城牆頂上還鋪著十分平整的方磚,像很寬的馬路,大概二三臺汽車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許多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朋友們,看看你的腳下是什麼?猜猜有多重?告訴你們吧!這是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呢! 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也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雙手,一步一步抬上那陡峭的山嶺。這是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啊!長城它是這樣的氣魄雄偉,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2

  2017年國慶期間,央視新聞推出大型直播系列報道《江山多嬌》,央視記者登上名山之巔,探尋大川之源,深入大海之中,拍攝山河壯美的中國,記錄走向復興的中國,展示綠色發展的中國,抒發築夢路上的愛國情懷。

  從古到今,我們的文明從來未曾中斷,不論是古老的運河、長城,還是如今一座座跨越天險的大橋、一年一千萬人的脫貧偉業,承載的是民族的夢想。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跨越千年並邁向未來的中國夢。

  京杭大運河大規模的開鑿始於隋朝,到元朝最終完成了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從北京到杭州,全長1797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

  雖已沐浴千年風雨,但這條連線我國南北的生命之河,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滋養呵護兩岸的人民。現在杭州人吃的糧食,用的建材,燒的煤炭,80%還是來自於運河。

  修建於公元前214年的靈渠,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東面的海洋河和西面的大溶江相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轉而揮兵南下,受困於兵餉糧草的轉運,三年而不能進,於是開鑿了這條專門用於軍事目的的運河。現在,靈渠已經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靈渠上空的金戈鐵馬,如今早已成為久遠的歷史,兩千多年過去了,古老的靈渠依舊橫亙在這裡,滋養著這裡的土地,養育著這裡的人民。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與我們熟知的水利工程不一樣,坎兒井是建在地下的,也被稱作“地下運河”。在吐魯番,這樣的坎兒井有1110多座,總長度超過了5000公里。

  吐魯番地區是極其乾旱的`地方,然而在這個酷熱少雨的地方卻有著豐富的雪山融水,當地的居民巧妙地利用了水從山中來、水往低處流的特點,創造出了這一灌溉工程。“十里暗流聲不斷,行人頭上過潺湲”。 雪山融水躲過了烈日的蒸烤和風沙的糾纏,從地下源源不斷地流進村莊,流進田野,成就了馳名天下的吐魯番葡萄。

  北京八達嶺長城以其工程浩大、雄偉壯觀而聞名於世,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古代建築工程之一。當年的軍事工程,今天看來更像是與大自然巧妙融合、渾然天成的建築奇觀。

  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百折不回的精神在這裡得以完整詮釋。不論風雲如何變幻,始終屹立在世界之林。不論遭受多少苦難,五千年的文明史從未間斷。不到長城非好漢,這絕不僅僅是指攀登者,建造者豈不是更值得敬佩的好漢?

  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3

  中國是世界上地質條件最複雜,地貌型別最多樣的國家。古人把中國疆域分為了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現代地理學家,把中國地貌分成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和盆地五種基本型別。同時,中國又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國家。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燦爛的歷史相結合,就出現了各種各樣截然不同又特點鮮明的文化。無論是東西南北,還是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到處都體現著中國人對地理的深刻理解,體現著獨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習俗。

  從黃土高原的窯洞,到吐魯番盆地的坎兒井;從福建的客家人土樓、圓樓,到山西的砥洎城,中國人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樸素理念,在人們的生活習俗、建築型別、飲食文化等各個方面得以體現。

  生活在浙江中部丘陵盆地中的人們,為什麼要按照太極八卦的圖形修建自己的村落?山西陽城的砥洎城,為什麼有著銅牆鐵壁、堅不可破的傳說?雲南大理的深山中,巨大的太極圖形究竟是自然天成,還是人工造就?太極圖附近的古村,又何以成為名震一時的滇西重鎮?土哈盆地的戈壁荒漠中,為什麼會出現萬畝瓜果田園?大風、乾旱等不利條件中,人們如何造就一片荒漠綠洲?

  特別節目《江山多嬌》第六集《奇居之地》,帶您領略不同自然環境下,各種個性鮮明的文化習俗,感悟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不變真理。

  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4

  中國是全世界喀斯特地貌分佈最為廣泛、種類最為齊全的地區之一。中國的喀斯特家族,從地表到地下,都呈現出姿態各異的絕美景觀。

  在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聚居的土地上,阿詩瑪和劉三姐的故鄉展現著異曲同工的秀美景色。在這裡寬廣的水面之上,佇立著儀態萬方的山峰,天光雲影映襯著粼粼的波光,一派水鄉澤國的勝景。

  身處雲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有著更為雄奇的景緻。中國的天坑,大多集中在黔南、桂西及渝東等分佈著巨厚石灰岩層的地區。深不見底的坑穴、陡峭而封閉的巖壁,使天坑一度成為人類的禁地。如今的天坑,正漸漸發展為地質學家和探險家們的樂園。這些勇者善於透過坑內長期幽閉的環境,窺視大自然最為原始的面孔;他們將天坑視為大地的眼睛。

  並不是所有的溶洞,都能夠形成天坑。在中國喀斯特家族中,更為普遍的景觀,便是地下溶洞。它們是可溶性岩石風化、溶蝕形成的洞穴。中國的溶洞總數,一共約有10萬處,已查明長度大於500米的溶洞,有400個以上。幾乎所有的溶洞,都有著令人著迷的沉積景觀。在貴州省德江縣的一個溶洞之中,一個形如“煎蛋”的神秘沉積物引發了地質學家的探討。從桂林山水到天坑溶洞,再到黃龍彩池。喀斯特,這個得名於歐洲的地貌型別,在中國卻呈現出了無限豐富的型別和無比精彩的景觀。

  江山多嬌紀錄片觀後感5

  “江南”一直給人一種嬌美溫婉的印象。在江南,雖然沒有磅礴高聳的大型山脈,但是,卻是中國版圖上,丘陵、低山最為集中的地區。您別小看那些丘陵和低山,那裡邊也藏著說不盡的傳說和奇幻美麗的景象。

  浙在江省東南部的括蒼山脈中,有一個名叫仙居的地方。千百年間,這個靈秀之地,一直流傳著修道成仙的傳說。百姓們相傳,山中有一面陡崖絕壁,據說那上面就刻有能讓人得道昇仙的神秘天書“蝌蚪文”。

  為了一探“天書”真容,在當地探險隊的幫助下,攝製組從800米高的崖壁垂直下繩降。經過專家的探尋後發現,所謂“蝌蚪文”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泡流紋岩”。所有的證據都在證明:在古老的江南大地上,曾經有多座大規模噴發的古火山。這些億萬年前的火山活動,不僅在仙居形成了世間罕見的球泡狀岩石,甚至還塑造了獨特的民居建築與民俗活動。

  在距離仙居不遠的磐安縣,每當特定時日到來之際,村中便會舉行一場名為“煉火”的特殊慶典;村中的房屋也全部都是黑石頭建成的。經過調查專家發現,黑石房屋的建築材料是玄武岩。這種岩石也是因火山噴發,岩漿冷卻形成的。而壯觀的“煉火”慶典,象徵的正是當地人對玄武岩熾熱的情感,表達的是那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互不侵害的願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