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觀後感(通用20篇)
《航拍中國》觀後感(通用20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航拍中國》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
今天,姚老師立了個規矩,以後週三上午只要全體拿出一百分的學習態度,下午第一節課就可以看電影。
上午我們表現不錯,所以規定即日生效。姚老師特意選了一部紀錄片《航拍中國》之陝西,不僅為了讓我們瞭解祖國山河的大好風光,也讓我們學一學如何描寫風景。
整部紀錄片敘述了整個陝西的風光,透過直升機的航拍完成。我們瞭解到秦嶺是陝西的南北分界,秦嶺的最高峰為終南山。終南山是道士的隱居地點,這裡有百年的隱士文化,如今也被開發成了一個旅遊景點,人們可以選擇坐纜車或者獨自攀登到終南山的頂部。終南山的險不亞於黃山。
離終南山不遠就是華山,想要尋求刺激的人,可以來到華山的懸崖棧道,那比張家界的玻璃棧道還險呢,只有半米寬,背靠岩石,腳下就是咫尺懸崖。
秦嶺也是熊貓的聖地,這裡擁有中國僅存的幾隻棕色熊貓,也是金絲猴的天堂。到了中午,金絲猴在樹枝間上串下跳。因為拍攝時是冬天,沒有食物,它們只能去投食點“就餐”,可到了夏天,那就截然不同了,因為自然界裡有豐富的瓜果在等著它們。
雖然紀錄片只有40分鐘的時間,卻讓我們在天空中遨遊俯瞰美麗的祖國山河,我真得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2
今天,我看了老師推薦的《航拍中國》之新,看過以後,我覺得太震撼了!我們的祖國竟然這麼美!我們的祖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南面有崑崙山,北有阿爾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著“飛機”從天山開始旅行。天山上有近萬條冰川,有美麗無比的山峰,飛行到天山中部,一個美麗的大草原呈現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陽的對映下,神奇地出現了九個太陽。
我又“乘坐著飛機”來到了烏魯木齊市,這裡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離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節,採摘下來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車才能裝完。新的番茄、辣椒,讓我看到了一個火紅的新。
再向西飛行,來到了安集海大峽谷,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綠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開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穿過氣勢雄偉的果子溝大橋,來到了賽里木湖,新之旅就結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進行下一個航空旅行,媽媽說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繼續旅行吧!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3
《航拍中國》一部高質量的紀錄片,在空中俯瞰我們的大好河山,欣賞我們的美好家園,用眾多網友的話說就是:每一幀都可以用來當桌面。確實,美到讓人窒息。黑龍江篇以冰雪世界的家園引入,這怎能不勾起我對那份潔白天地的熱愛的呢?那晶瑩剔透的霧凇奇觀,還有700多萬公頃的大、小興安嶺,是東北虎、梅花鹿等動物的廣闊家園,也是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的聚集地,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牡丹江雙峰林場雪鄉,鏡泊湖,伊春嘉蔭恐龍博物館,大慶和牡丹江冬泳,大慶連環湖,大慶石油,齊齊哈爾扎龍溼地,五大連池,漠河……
世界的創造,讓我們和這大自然奇蹟相遇,這是恩賜,亦是緣分。雪花飛飛揚揚,飛揚到北方的衣兜,我雙手合十,祝福著一個又一個心中思念的人。或許這些記憶只是生命中的過客,但是我年老時,在某個有著點點暖陽的午後或是星光熠熠的夜晚,坐在花香四溢的鄉村小院,搖著搖椅微笑著靜靜回憶,有風微微的拂過,所有的記憶是甜的。
好吧,美麗的黑龍江,我等到什麼時候一定再來看看你。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4
近幾年,含有“中國元素”的自然紀錄片在國外電視臺裡頻繁出現,宣傳中國。於是今年年初,中央電視臺終於籌劃了一檔專注於介紹中國美麗自然風光的紀錄片《航拍中國》紀錄片。從上映開始,這部紀錄片就大獲好評,從文案到配樂都美到極致。成為即《舌尖上的中國》後有一檔,口碑收視雙好評的紀錄片。
《航拍中國》紀錄片採用航拍技術以高空視角俯瞰整個中國。每一集片中都會有幾百個美景鏡頭。畫面之精美,氣勢之宏大。航拍最能體現,雄偉河山的廣大和人文之美。紀錄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國海南、陝西、黑龍江等地區。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冬夏風情濃厚的黑龍江。
片中,北國雪境的氣質一覽無遺。在庫爾濱,霧凇不僅美得晶瑩剔透,更擁有長達四個月的漫長“花期”。亞布力滑雪場上的人群在歡樂滑雪中體驗風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塊塊重達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塊,遠看像一顆顆甜蜜的冰糖。就是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變成冰雪派對的現場,搭建出哈爾濱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透過《航拍中國》紀錄片瞭解到了鏡泊湖是中國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為一體,形成了冰瀑奇觀。懸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龍潭,水底的溫度卻常年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老人縱身一躍,人與自然合二為一。黑龍江這集除了片中秀美風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地人與景的故事結合。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5
繼去年看過的紀錄片《喜馬拉雅天梯》之後,今年又看到了《航拍中國》,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好看的紀錄片了。
從前我從江北機場飛往南京,那天天氣特別好,飛機飛得似乎也不高,從窗戶裡望下去,一大片混濁的綠,公路縱橫交錯,可以看到白色的和諧號動車穿行。那種清晰的俯瞰,印象深刻。我看到的那一大片土地,懷疑是湖北省,當然,是我猜的。
幅員遼闊的960萬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美輪美奐,極盡想象力。祖國母親的絕色天姿並沒有因為霧霾而失色多少。如果今生的足跡不能夠踏遍這片土地,該是一種多麼醉人的遺憾。
因為我的家鄉江蘇省差不多一馬平川,整個省份的氣候自然條件也相近,所以總是驚歎於雲南一省之內,往西北的德欽雪山綿延,氣溫寒冷,而南方西雙版納卻是一派夏日風景。同一省份氣候相差之大,再大也沒有新疆的火焰山和帕米爾高原之間的差異更大了吧,內陸深部腹地的這個省份,有塞上江南,也有不毛之地的沙漠……那種原始的還沒有完全被工業文明侵蝕的風姿一定會激勵著你:再貧瘠的土地上也有你不曾探索到的風景。
《航拍中國·陝西篇》,可以看到陝西的霧霾,熙攘的人群都隱沒在霧霾中。西安的古城牆上適合腳踏車騎行遊。漢中,是諸葛亮出川伐魏的地方。驚歎於,南鄭到今天還存在這個地方……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6
作為《航拍中國》的總導演,餘樂坦言,直到看到網上觀眾評價,他才鬆口氣。畢竟,這是一個以80後為主體的新鮮團隊,能夠給觀眾帶來多大的驚喜,還是取決於團隊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語言,與觀眾是否保持了平等溝通的姿態,並且最終節目本身是否呈現出了該有的質量。
6集紀錄片中,最令人關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貫穿其中,也成為一大看點。在“新疆篇”中,綠洲文明的特色,駝隊、登山隊、轉場的牧民、城市的繁華都成為一部紀錄片中令人驚豔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須要關注。如果只拍風景,沒有人類參加,就太孤單太冷豔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兩個部分。在新疆,自古人類逐水而居,綠洲文明是我們看新疆的總體方向。而且,新疆位於內陸腹地,亞洲中心,與多個國家接壤,與多個文明在歷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裡,新疆這種獨特的人文特點,給人帶來新奇的感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向全世界介紹新疆。”餘樂說。
拍人文紀錄片並不容易,更何況,還是一個50分鐘航拍的片子,要讓觀眾有耐心地看,並心生喜歡,更加不易。畢竟,社會發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劃分到不同空間,要從空中看,無法施展手腳,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還是以農業文明為主。
“所以在新疆,我們儘量以農牧業文明來展示人文環境。比如哈薩克牧民的轉場,非常適合於航拍,他們經歷了很長的路線,每個路段又有不同,整體拍攝下來,壯觀震撼。”他說。
而對於王連明,更大的感受是遺憾:“沒拍夠,還是有很多鏡頭沒有呈現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應該加入一些更有生機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體現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說,“新疆篇”只是一次預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電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來。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7
《航拍中國》是一部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整體風貌,立體化展示中國自然地理風貌、人文歷史景觀以及城市改革變化的紀錄片。紀錄片以“一集一個地方”的進度,逐步呈現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整體風貌,全集計劃在5年內播完。
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燒錢”的拍攝過程。節目組要求,為了儘可能完美地達到拍攝效果,畫面全部使用載人機和無人機拍攝,且將高空與低空之間相互補充。不管是飛行器還是攝影器材,團隊都要使用最高規格的裝置。
看過紀錄片的人都被航拍角度下的中國大地深深震撼。而“新疆篇”,其獨特的異域風貌,廣袤而野性十足的自然環境,豐富多層次的人文元素,更是令人驚歎折服。
新疆是第一季中,最先確定下來的拍攝地。餘樂說,2016年3月,《航拍中國》紀錄片立項時,就設定要做六集,當時,確定透過東西南北中大的方位選擇,來體現祖國不同地域的地理和人文風貌,而新疆作為中國西部最具代表性的省份,首先作為第一季裡重要的內容,正式立項了。
“因為是第一季,我們也希望把最精彩的內容放在裡面,新疆的地理特點很明顯,面積很大,從空中看地貌看山川看河流,都特別合適,拍攝新疆是一個總體的考量。”他說。
新疆地域廣闊,地貌複雜,製作團隊對此早有準備。節目組也因此為新疆制定了較其他拍攝省份更高的預算。
240天的拍攝過程中,前後共計派出5個無人機組,50多人參與拍攝,僅在新疆本地,就租用了9輛車,加上節目組自帶車輛,共計十餘輛車,在新疆浩浩蕩蕩的大地上,往返前行。
正是這樣龐大的攝製團隊和預算,支撐了“新疆篇”幾近完美的全方位呈現。連綿不斷的庫木塔格沙漠沙丘,壯觀的福海捕魚,開闊的哈薩克牧民轉場,在航拍視角下,熟悉又新鮮的圖景呈現出人與自然的完美契合。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8
夤夜看完《航拍中國》第一集x,真的很震撼,太美了,美哭了,也學到很多知識。看了第一集x,瞬間改變了對x沙漠戈壁和乾燥荒涼以往的印象,感嘆生命奇蹟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想起,奇葩說第三季中,史航老師的一句引用霍金的話,遙遠的相似性讓人感動。萬水千山,毫不相關的兩個地方,出現你未見過的相似,特別讓人感動。也徹底明白了,無知源於不瞭解這句話。當我們靜下心,願意去了解並接觸,那份我們不熟悉且陌生的歷史文化,自然奇觀與社會背景,我們才能真正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否則,那個地方,縱使是我們的國土,在我們的心中也永遠是異域。
回首過往,注意到每個省份和它們的人民在我們內心形成的固化形象,正是因為我們對他們的不瞭解,這份不瞭解造成我們對彼此的偏見。所以,我們要真正做到互相瞭解,形成我們的世界觀,我們就必須跟隨鏡頭,或者身臨其境,出去多看看。當然,也特別希望,高鐵建設能夠聯通x與國家各地,縮短我們的時空距離,真正拉近我們彼此想互相瞭解和理解的心。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9
今天,我看了老師推薦的《航拍中國》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看過以後,我覺得太震撼了!我們的祖國竟然這麼美!我們的祖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南面有崑崙山,北有阿爾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著“飛機”從天山開始旅行。天山上有近萬條冰川,有美麗無比的山峰,飛行到天山中部,一個美麗的大草原呈現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陽的對映下,神奇地出現了九個太陽。
我又“乘坐著飛機”來到了烏魯木齊市,這裡就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離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就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節,採摘下來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車才能裝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番茄、辣椒,讓我看到了一個火紅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再向西飛行,來到了安集海大峽谷,真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綠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開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穿過氣勢雄偉的果子溝大橋,來到了賽里木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之旅就結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進行下一個航空旅行,媽媽說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繼續旅行吧!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0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它的西北部有中國最長最寬的橫斷山脈,東部有中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雲貴高原。並且同時具有寒溫熱三種氣候。緊湊而又豐富的地理樣貌,使這裡成為了動植物的王國。
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區,這是滇金絲猴們的樂園,在2500-4700的海拔高度,除了人類,也只有滇金絲猴在這裡生活。白裡透紅的臉龐,透紅的嘴唇,黑白交間的衣服。使得它們成為了最像人的動物。
雲南的雲,不但飄在天上,也漂在水裡,如果你追求平靜,那麼可以來到瀘沽湖。平靜而又清澈的湖水裡倒映著雪白的.白雲。你還可以搭乘當地摩梭人的豬槽船去親近朵朵湖上漂著的小白花。
在雲南,還有一處勝景,那就是哈巴雪山。在哈巴雪山的腳下,水開出了一朵朵潔白的小花,這就是白水臺。山泉從地下湧出,富含的石灰質不斷溢位。最快的時候,一年能沉積出1釐米的白色鈣華。水層層積累,終於在幾十萬年的時間開出了一朵大地之花。
祖國的雲南,身處邊境,卻給幾十個民族的人們提供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同時也為祖國默默地做出了貢獻。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1
這是我覺得最好看國產的紀錄片,沒有之一。比舌尖上的中國更好看!先說畫面,每一幀都想截圖,如果有4K電視的話更好了。畫面清晰度超級高,調色也很好看,整體都超級美。再說配音和文案,幾個宣傳片都不是最後的李龍濱,但是李龍濱真的很適合。很磁性,但是有沒有那麼的深的感覺,又顯得很年輕。很棒!文案也很不錯,特別適合抄下來,看到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但是真的很感動。
說一下不足,一是時間安排不夠合理,首播中間跨度太大,沒有銜接好。可以看出中間去拍過年了,但是跨度時間太大了,安排不合理。第二就是配樂,因為最後的兩集一看就是中間穿插了新拍攝的內容,又添加了一個新配樂,最開始是在第五集動物的地方,很不協調。不過除了那一點點之外,其他部分都很好。都是自己重新做的曲子,很用心。第三就是江西那一集,很明顯就是為了迎合拍攝做出來的曬秋圖,吐槽的人很多。雖然我趕腳沒啥,但是想想那些村民的努力,這種做法雖然好看震撼,但是寧願不要。
最後附一張圖,配合彈幕,表達我的心聲!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2
《航拍中國》除了顏值外,拍攝思路更有魅力。
要說中國今年比較火的紀錄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國》。
《航拍中國》的每一幀都能截圖做桌面,從文案到配樂到畫面都是驚豔到沒朋友。除了這幾樣外,其拍攝思路更是讓人折服。
以航拍為主題的紀錄片,首先得有顏值,這點《航拍中國》做到了,精緻的畫面,每一幀都是視覺的極致體驗,再加上文案和配樂,看得你內心激昂澎湃。
有種中國的大好河山就是為航拍而生的感覺。
這不是人物紀錄片,也不是動物紀錄片,“航拍”主題大而難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國》這個名字時,我大腦靜止了好幾秒,如果這個主題扔到我手上,我還真的無從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將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國家展現在人們面前。如果只是僅僅將航拍的景物展現出來,那未免顯得單調,也枉費了人力物力,也稱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紀錄片。
所以《航拍中國》的走心,不僅體現在畫面、音樂與文案上,還有貫穿整部紀錄片的拍攝思路。
《航拍中國》的拍攝路線囊括34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主要以省份展開,再從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再從地區繼續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觀,再從自然景觀順其自然地過渡到人文歷史文化,這便是《航拍中國》整體思路。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3
3月8日,央視9套紀錄片頻道播完《航拍中國》(第一季)最後一集。節目播完,但觀眾的熱度仍然未減退――近日,超過3500名網友在豆瓣上給它的第一季打出9.4的高分。
這部被海外華人盛讚為“每一幀都美到想唱國歌”的紀錄片,是中國有史以來航拍規模最大、單集投資金額最高的大型航拍紀錄片。在第一季裡,海南、陝西、新疆、黑龍江、江西、上海六地,成為紀錄片拍攝物件。其中,“新疆篇”於第三集呈現。“新疆篇美哭了,是真哭了。”網友這樣評價。
實際上,在2017年春節期間,《航拍中國》就已經播出了前4集。3月下旬,這部激起觀眾強烈反響的紀錄片,一氣將6集全部播出,最終,難以置信的航拍場面、美輪美奐的中國大地,令所有觀眾折服,並給出口碑一致的高評價。
要知道,第一季的6集內容,雖然每集只有50分鐘,但整整一年的拍攝過程中,攝製組共動用了16架載人直升機、57架無人機,總行程近15萬公里,相當於環繞赤道4圈。
“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們整個團隊都很欣慰。其實,我們的初心,就是將創作模式和最終呈現出來的狀態,讓更多的大眾能夠無差別地介入到這個片子裡來。這一點,我們做到了。”日前,《航拍中國》總導演餘樂在微信中這樣回覆。
“我覺得新疆的美,只釋放了一半,我還想再拍一次新疆。”新疆篇總導演、央視合作單位銳智九洲公司總經理王連明如是說。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4
突然間發現,新疆真是塊寶地,高山,草原、湖泊、峽谷、沙漠、盆地,地貌竟然如此豐富多彩。從航拍看來,大氣蒼茫,融自然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令人歎為觀止。
強烈建議地理老師播放,感覺高中地理課本上的知識又都活了。
此外,看到了紀錄片攝製組的用心,許多的場景都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才能捕捉到最美的時刻,比如杏子溝的杏花花期只有短短一週而已。要記錄下新疆的四季輪轉,背後的心血可想而知。
一邊讚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一邊感到很幸運,生在擁有如此多壯麗景觀的中國。
新疆已加入本人旅行必達豪華禮包,以下本片海量截圖為證。
在刷了《航拍中國》第一季最後兩集,有點失望…江西這麼一個物華天寶的地方,自然風光竟然只有這麼點,而人文也並沒有很大的可觀性…
大魔都雖然除了崇明島沒啥風景可言,可高樓大廠也是特色,比較適合超級工程這種題材…
第一季完整看下來,新疆第一。除了海洋,湖泊、雪山、峽谷、沙漠、盆地,應有盡有。不到新疆,不只中國之美,很可惜只能拍一集。
黑龍江中規中矩,最東和最北還是給這個省份帶來了很多獨一無二的美景。
陝西有些小驚豔,顛覆了原來課本上的滿目瘡痍的印象,地圖上滿滿的綠色真是有點不敢相信。
海南美中不足的是沒能完整呈現海洋之美,三沙有可能是政治限制,並沒有花大筆墨介紹,可惜了。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5
在《航拍中國》這部地理紀錄片中,節目組帶我們從空中視角俯瞰整個中國,向我們展現中國東南和西北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從另一個角向觀眾度展現神州大地的無限風情。
這部紀錄片帶著我們遨遊天際,瞭解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領略專屬於高空的奇觀,正如節目開頭的引言所說,一集不過短短50分鐘的“空中之旅”,卻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驚喜。
它帶著觀眾從新疆和海南的上空掠過,在陝西和江西的群山間穿行;向我們介紹寒冷的黑龍江中的溼地,幫我們尋找喧鬧的上海中的靜謐。這部紀錄片讓那些平時事務繁忙,無暇旅行的人,也感受到各地美景的秀麗。導演用將近15萬公里的行程,帶給觀眾一個截然不同的中國,讓觀眾意識到新疆不只有火焰山,陝西不只有不夜城;海南不僅代表陽光和假日,黑龍江也並非只有冰雕出名。除了壯闊的山河,中國各省獨特的人文和歷史更是全片中一抹明亮而獨特的色彩。
悠悠古國,萬里河山,幾千年前的盛世圖景已經永遠凝固在了時光中,無法再回溯。但博大而輝煌的歷史,卻早已將文化,精神和思想這些最寶貴的東西同歲月一起刻印在了這大好河山之中。
我以為導演者應是將自己心中濃郁的華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貫穿了全片,所以《航拍中國》這部紀錄片不僅向我們展現了祖國的萬里山河,更讓我們看見的中國從古到今一刻不停地發展與變化,將中國的朝氣蓬勃呈現每一個人的面前,講述過去,記錄現在,啟迪未來。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6
《航拍中國》是由余樂導演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用無人機拍攝的方式記載祖國大江大河的一部優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綜合類地理紀錄片。第一季記錄了祖國的,海南,黑龍江,陝西,江西,上海六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和地勢地貌。
正如影片開頭旁白所說,帶你領略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國》所採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國的大好河山時加入獨具魅力的視聽語言更能突出祖國的神奇壯麗。餘樂團隊使用無人機用俯拍的方式展現出每一個省份地區的地形地貌,更能給觀眾營造一種震驚的視覺效果,採用推鏡頭的拍攝手法更能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影片大部分是解說詞,時而也會有無人機轟鳴的聲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實感。拍攝每一個地區都會先展示出該區域的動態,地形圖。旁白解讀出所要經過的路線以及該地的人文歷史地理。之後按照規劃好的路線進行拍攝 多采用推拉鏡頭的手法拍攝。在的那一期中,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拍攝的特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裡的大片紅色,從上空拍攝給人以強大的視覺震撼力,隨著無人機的下降逐漸看清原來紅紅火火的紅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給觀眾了一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感覺。在很多時候紀錄片中缺少的就是這種豁然開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僅介紹了各種自然,地理環境,也有關於各地奇妙傳說,從而滿足觀眾的好奇感,更能激發觀眾到此處遊玩的興趣。在影片中,看著能“上天入地,無歲不能”的無人機,帶我們領略之前難得一見的風景。我看到了直上雲霄的崇山峻嶺,看到了坐落於白雲之上的建築。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人機帶我們穿梭於不同氣候,不同緯度之間,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觀呈現在我們面前。
《航拍中國》帶領我們認識瞭解了許多之前從未見過的東西,經過工作人員數段時間的努力之後,呈現給觀眾如此優秀的文藝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國》的豆瓣評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後才的的確確領略到祖國山河的壯美,如果沒有如此優秀的團隊拍出這種型別的紀錄片,許多美麗的景觀不被人熟識,欣賞,這將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7
王侯將相坐擁疆土,只關注版圖輪廓裡多了幾個郡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畫卷中融入了幾分意境。展翅的鷹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卻無法言語;於是,《航拍中國》“趁虛而入”,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航拍中國》帶給我們更勝於“一覽眾山小”的視角。我們常年棲身於喧鬧的街頭巷尾,早已對周遭習慣甚至默然。紀錄片就是選取了這樣一片熟悉的土地,運用當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結合直升機與無人飛行器的拍攝,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體驗,甚至有了漫步雲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觀。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雖以宏觀角度拍攝為主,仍不捨棄對細微處的特寫,遠近交織,廣角與微距相輔,讓觀眾在廣博中不至於茫然。
除了視角,《航拍中國》還有可圈可點的編排敘述,還有堪稱完美的背景音樂。
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歷來是相得益彰的。若無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騎樓是從南洋跨海舶來,怎知壯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結古代人民智慧與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綺麗裡那一處凹陷換來了新中國航天事業的振興?受制於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攝無法細緻入微或是鞭辟入裡,這一部分缺憾恰由敘述進行彌補,觀眾雖無法親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發的無限遐思,效果或許比直觀拍攝來的更為出眾。
《航拍中國》背景音樂誠然是點睛出彩的,賦予整部作品靈魂。音樂主體框架由王備創作,他是國內一位有實力、有經驗的音樂製作人。以片首曲為例:開始以鋼琴和小提琴徘徊作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開場臺詞;而後鼓聲與大提琴(或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導節奏,後者引領旋律,表達含蓄的律動、深沉的活力,恰與東方審美相吻合;後段是女聲高音吟唱與絃樂協奏相結合,達到網友所說的“燃”點,亦是作者及觀眾情感上的宣洩釋放點。
航拍之中的祖國山河是怎樣的?既有沉穩,又有躍動,既有濃墨,亦有多彩,總的來說,是壯美多嬌的。我們對於祖國山河的情感,同樣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熱烈澎湃的。這部紀錄片的背景音樂樸素而不復雜,可謂大美至簡,從片中流出,流淌入觀眾的心田,將山川美景與觀眾心緒緊緊相系,創造出強烈的情感共鳴。
豆瓣對這部紀錄片評分達到9.3,網友評論其為“中國旅行指南”,也有說“我輩不可辜負這大好河山”,我更認同後者。其實,如需自我驚醒與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名義》此類作品?《航拍中國》所表現出的祖國山川的美,在我們內心所激發出的熱愛,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點評這部優秀作品,總覺得“意不稱物”,而描述其背景音樂,更是“文不逮意”。優秀的作品還應由各位親自去一睹一聽,《航拍中國》值得觀賞,去體驗那未曾感受過的壯美與感動。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8
雪鄉、亞布力滑雪場、冰雪大世界……低於零下二十度的嚴寒凝固了不同形態的水,不僅塑造著黑龍江的極北氣質,也讓原本最悠閒的冬季成為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億萬年地質變化,火山運動塑造出鏡泊湖、五大連池等獨特景觀。700多萬公頃的大、小興安嶺不僅是東北虎、梅花鹿等動物的廣闊家園,也是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的聚集地。北極村夏天的極光充滿驚喜,“九曲十八彎”的漠河則是匯入黑龍江中最蜿蜒的河段。三江平原用最肥沃的黑土,將昔日的“北大荒”變成“北大倉”。
過去,大慶油田讓中國甩掉了“貧油”的帽子;現在,“綠色”成為能源轉型後這座城市的色彩新標籤。松花江上的新舊大橋,中央大街上的索菲亞大教堂,優秀學府“哈工大”、“哈工程”……新地標哈爾濱大劇院向世人展現出“東方莫斯科”的獨特魅力。在“一帶一路”的新徵程中,在中國向世界敞開的懷抱中,新黑龍江當仁不讓,前途無限。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19
夤夜看完《航拍中國》第一集新疆,真的很震撼,太美了,美哭了,也學到很多知識。看了第一集新疆,瞬間改變了對新疆沙漠戈壁和乾燥荒涼以往的印象,感嘆生命奇蹟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想起,奇葩說第三季中,史航老師的一句引用霍金的話,遙遠的相似性讓人感動。萬水千山,毫不相關的兩個地方,出現你未見過的相似,特別讓人感動。也徹底明白了,無知源於不瞭解這句話。當我們靜下心,願意去了解並接觸,那份我們不熟悉且陌生的歷史文化,自然奇觀與社會背景,我們才能真正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否則,那個地方,縱使是我們的國土,在我們的心中也永遠是異域。
回首過往,注意到每個省份和它們的人民在我們內心形成的固化形象,正是因為我們對他們的不瞭解,這份不瞭解造成我們對彼此的偏見。所以,我們要真正做到互相瞭解,形成我們的世界觀,我們就必須跟隨鏡頭,或者身臨其境,出去多看看。當然,也特別希望,高鐵建設能夠聯通新疆與國家各地,縮短我們的時空距離,真正拉近我們彼此想互相瞭解和理解的心。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20
我們的旅程從黃浦江終點開始。臨江而建的二十多棟西式建築是外灘最顯眼的標誌;一千五百米長的濱江路段,從泥濘的淺灘發展到一度擁有全中國近一半財富。連線外灘的南京路燈火通明,正是它,開啟了中國人的近代化之路。擁有1700年曆史的小鎮,相傳始建於三國時期的古剎,鬧市中的明代園林,曾容納城市80%人口的石庫門,鐫刻著1萬多個猶太人名字的摩西會館……變化的時代中,正是它們提醒著前行的城市,勿忘初心。
東方明珠、證券交易所、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飛上高空,我們將去觸控這座城市的金融王冠,俯瞰人類創造的垂直世界。中國最大的民用飛機制造中心、亞洲最大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全球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令人振奮的“中國速度”在提醒著我們:用最大膽的夢想展望未來,用最務實的做派擁抱現在,這就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