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軍工記憶觀後感

cctv9軍工記憶觀後感

  “當這些成果向全世界展現時,成就了這些榮耀的軍工人卻和我們一樣,只是普通的觀眾;當更多新型的先進導彈保衛著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時,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沉默了一生的人們。”這是攝製組執行製片人、撰稿許丁心為《巨浪一號潛地導彈》寫的片尾解說詞,“普通”“偉大”“沉默”正是攝製組成員對這些老同志的一致評價。

  許丁心曾開玩笑說,這是她生平第一次接觸這麼大規模的理工男,他們生活簡單,性格樸實,“很多戳中淚點的故事,他們在講述時卻都很平靜,而能令他們落淚的往往是講述‘閱兵’、‘成功’時的激動。”

  據許丁心回憶,在採訪052導彈驅逐艦總設計師潘鏡芙時,攝製組發現他竟住在一所很普通的房子裡。夏季的上海非常炎熱,而他卻只用電風扇。當天他的女兒特意來幫忙找衣服並叮囑說:“爸,你上鏡得穿好看點”。許丁心忍不住問他:“作了這麼大貢獻,生活卻如此簡樸,您覺得值得嗎?”,他滿足地說了句:“可以了!”

  “他們身上有一種共性的.‘傻子’精神,我將其概括為特別專一的奉獻精神、不圖名利的實幹精神和執著於理想的吃苦精神。”李陽說。

  他們也曾是一群不顧後果、敢闖敢幹的年輕人。據時任七機部某局副總工程師的邵愛民回憶,在首次開展中國第一個固體發動機試驗時,由於沒有試車臺,他們把發動機兩端捆著吊起來,不料點火後衝擊力過大,發動機轉了180度,火焰往上、兩側噴火,他們頓時不知所措,趕緊鑽進旁邊一個鋼管,只聽得耳邊“咻”的一聲有東西劃過。

  如今,這些老同志許多都已到外地子女處養老,但聽說單位要拍紀錄片,他們不顧家人的擔憂,毅然回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採訪打開了他們記憶的閘門,每位老同志都有太多的話要說。”

  邱衛民說,原本預定每個人講一個小時,時間順延後被約來的老同志默默等在外面,大家都毫無怨言。

  “老同志要求很簡單,就是被理解和尊重。”邱衛民說,他們在紀錄片播出後,給各個被採訪單位發了一封感謝信,信中特意提及接受採訪的老同志。

  沒想到在單位領導唸完後,感謝信就被老同志搶走了,於是科工局重新給每位老同志發了一封感謝信,“他們可開心了”。

  正如許丁心所說,要向觀眾介紹一件事物,你首先得自己認識這個事物;而要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動,你必須深入實地、入腦入心地去那份感動。

  由於歷史的腳步已經走得太遠,很多塵封的事實已經變得相當模糊,為縷清脈絡,攝製組在第二季拍攝前開展了三個月的調研,深入到影片策劃型號的主要設計研製單位內部,理清型號研製歷程及參與的主要人物,蒐集各單位檔案和影像部門留存的歷史資料,並查勘拍攝場地。

  老同志們在接受採訪時講了很多過去工作的場景,為了讓觀眾能更直觀地感受,攝製組進行了情景再現。他們從倉庫翻出已經淘汰的老部件、桌椅、圖板等,到圖書館借出一些老圖書和筆記,並發動老同志“貢獻”他們尚保留的老物件如風扇、鴨嘴筆、尺子、削筆刀等,佈設了一個老式設計室,讓現在的設計人員重現過去的工作畫面。

  “我們是把科普、人文、歷史三種紀錄片的創作手法結合起來,實現了最優效果。”許丁心說。整部紀錄片裡沒有一句口號,卻在展現真實的過去,也傳播著強大的正能量,以最真實質樸的情感感染了無數觀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