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通用11篇)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通用11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通用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

  今天,我們看了場電影。

  這部非常富有哲理性、蘊含著深奧道理的電影,叫《放牛娃的春天》。

  影片描述了馬修老師短暫的教學生涯。馬修老師,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一個成功的老師。他是孩子們的心理醫生,他用善良和音樂來挽救孩子們的心靈。這些原本看似失去希望的孩子,經馬修老師的引導,終於踏上了光明之路。

  影片的另一個人物:校長,是一位有點暴力的先生,他只想用各種處罰去改變學生,可處罰就像毒藥,本來有點陰影的同學一下子徹底沒救了。孟丹,一個愛抽菸的學生,一個欺負弱小學生,最終似乎也被馬修老師所感染,可因為一場誤會,他放火燒了學校,然後點了一根菸,揚長而去,碰巧,沒有學生留在教室。而他離去的樣子,似乎是正威脅著校長,因為沒有人喜歡這位校長。

  皮埃爾,有著音樂天賦的孩子,最後成為法國出名的音樂家,他的命運,因為馬修老師而改變。馬修老師發現了他的天賦,引導著要被母親放棄的皮埃爾,進了音樂的大門。

  在馬修與皮埃爾的母親談話時,幾滴墨水莫名奇妙地滴在馬修的頭上,當著皮埃爾母親的面出醜,緊接著,就聽到打架的聲音。不出所料,幾個小孩抓著皮埃爾的衣服,往牆上狠狠一撞,另外幾個小孩圍住他,拳頭似乎迫不及待要把皮埃爾的臉開啟花。馬修吼道:“你們為什麼打架?”只聽一個孩子回答道:“他往你身上潑墨水。”其他孩子瞪了他一眼,道:“叫你不要說漏嘴!”當時我的血液似乎停止了,孩子們第一次表達了對馬修老師的尊敬,又似乎對這份尊敬十分害羞。

  當馬修老師被惱羞成怒的校長開除後,馬修老師走過教學樓,卻意外發現了從樓上視窗飄下來的信。他彎下腰撿起了信拆開來看,各種各樣的字跡,那麼眼熟,似乎是他最美好的回憶,他漸漸抬起頭,各式各樣的紙飛機似乎為他送行,在陽光的照射下,紙飛機閃著光,飛到馬路上,飛到大樹上,正依依不捨地為馬修送行。視窗伸出了孩子們的小手,小手在視窗有力地搖擺著,似乎一點也不害羞了。馬修老師撿起信,向前走了兩步,又似乎捨不得,只能無奈地朝著視窗笑了笑,然後消失在學校的大門外。

  孟丹被警察抓走時,也有一笑,不過,這一笑不是依依不捨地道別,而是對馬修老師的尊敬,在警察押著他的時候,他的頭轉向教室,緩緩裂開了嘴,然後與警察一起在學校的大門外。

  馬修老師是所有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他不想著升官發財,而是用無聲的愛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給他們帶去生命的春天。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電影的經典部分自然是馬修老師將孩子們組建成一隻合唱團,充分的給與他們才能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在音樂中建立自信,贏得尊重。也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不再迷茫。莫杭治也在後來進入到音樂學院學習,使他的將來也逐漸清晰。不可否認,馬修確實是一位好老師,他總是想法設法的幫助孩子們,沒有私心,有的對工作的熱情。記得一位企業家說過:“一個人最難辦到的就是沒有私心。”但在馬修老師身上,我們看到了這種精神。與之相對比的是院長的行為,院長想得最多的只有自己的升遷與仕途。尤其是最後院長在回答是自己建立的合唱團時,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院長的卑鄙,而馬修老師的不與辯解也讓我們感到了他人格的偉大,因為他們是兩種不同的人:一個是熱衷官職,一個淡泊名利,關心的只是孩子們得學習與生活。

  任何事情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馬修老師因得罪院長最後得到的是被解僱的命運,這也讓我們不由想起了電影開始時馬修老師的自敘:當自己在一系列領域受挫之後才來到的這所學校——。也許以前也正因為馬修老師的正直行為才不斷被人排擠。這也無疑是對社會某種現象的的諷刺!雖然馬修老師走了,但他卻成功的走入到了孩子們中間。於是在最後的電影畫面中, 在馬修老師站在樓下面,頭頂不斷有紙飛機飄落,在身邊慢慢盤旋。馬修老師的臉上不再有被解僱的失落,帶有的是會心的笑容。

  在最後馬修老師蹬車離去時,佩皮諾主動要求與他一起走,當我們聽到電影中的一個聲音告訴大家那一天是週六時,我們也豁然想到在電影開始時的哪一個小小的伏筆,告訴我們佩皮諾每週六就會到校門口等待父親來接他。同時我們心中也湧起了一陣感動,馬修老師被解僱這個看似不完美的結局也在這時變得圓滿。

  這部電影其實告訴了我們很多東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的是理解與寬容,同樣重要的就是尊重。尊重才能讓人與人之間平等,理解與寬容則能讓人與人之間交流與共鳴。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

  新的學期,讓我們回想起曾經的往事;新的老師,讓我們回想起曾經的老師,前個學期趙老師伴我們度過美好的半年,如今新來的班主任老師讓我們好陌生。

  趙老師對我們多好啊!我們班那時對音樂的感悟特別差,因為我們不喜歡唱歌。趙老師為了讓我們喜歡上音樂,還親自讓自己的兒子去上音樂輔導班。而每次在學習時,也順便聽課學習,每節數學課,總要抽出十分鐘,把她自己學到的音樂重點傳授給我們。她教我們發準每個音名,教我們練習視唱、教我們識譜,我們漸漸地喜歡上了音樂。在趙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班的音樂表現突飛猛進,就連音樂老師也不得不讚嘆我們的進步。

  每當想到趙老師,我就會想起那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電影中,馬修老師進入這所寄宿學校教音樂。當他看見那些調皮的學生對老師惡作劇時,就下決心用音樂改變他們。當他看到校長對學生們懲罰殘酷時,又對學生感到痛惜。在這地獄般的學校裡,馬修老師用音樂感化學生們,想把他們從地獄拉出來。終於,在馬修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從黑暗中和陰影中走了出來,而自私自利的校長,卻想依靠他們優美的合唱歌聲為自己臉上貼金,最終沒有成功。

  啊!黑夜,讓我從黑夜中逃出來的馬修老師啊,他是黎明中的希望,他是給我們光明的太陽,是他給我們溫暖,最美的“風箏”,你多久回來啊!讓我們沐浴陽光的是老師,讓我們幸福成長的,也是老師!

  音樂是我們心靈的啟迪,是夢想,的港灣,是音樂感化了我們,是音樂讓我們茁壯成長,要是我做了一名老師,我一定要讓我的學生生活在快樂中、美好的音樂聲中!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4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我曾在12年參加安徽省幼兒園教師國培計劃的時候,一位授課老師在課堂上推薦我們觀看過,當時因為時間關係,只是讓我們欣賞了一些片段,所以這部影片在那時留給我的記憶不是那麼深刻。然這次來蕪湖面授則不同,授課老師不僅在課堂上讓我們觀看,還就這部影片聯絡我們的所學佈置了撰寫觀後感的作業。本想在網上隨便下載一篇敷衍了事兒的,因為這樣的情況很多,我這樣做了也最多算是隨了大流。但是,當我認真看完影片,我最初的想法改變了,讓我改變想法的不是別的,只是源於自己內心的一份崇敬。

  不得不說,《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我想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去觀看,能得到的感觸會更多。影片中那位禿頭、圓臉的馬修老師一視同仁的教師情懷,最終讓一群被大眾視為身處“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在愛的感召下發生了改變。如果說馬修老師讓音樂打開了孩子的心門,那麼我要說的是音樂在其中只是一種溝通共融的方式而已,真正潛藏於影片中值得我們老師去關注的,該是馬修老師對待學生的仁愛以及他在逆境當中時時所傳遞的正能量。馬修老師從沒因為孩子的頑劣而放棄對孩子們的教育,更沒有像院長那樣用一種單一蠻橫的方式對待孩子。在院長那種所謂的“行動”致“反應”的方式下,觸發的往往是孩子們更大的反抗與仇視。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精神需求的,我認為馬修老師能成功改變孩子也正是源於他在來“池塘之底”這所學校前就懂得了這些。所以在面對孩子起初對他的侵擾時,馬修老師選擇的是理解與包容。他沒有將孩子拉去禁閉,當然作為一個智慧的老師,在“行動”與“反應”上他也並非是毫無反應,所以當馬克森斯大叔被勒蓋萊克的惡作劇而導致受傷時,馬修老師對其懲戒的方法是讓勒蓋萊克去醫院幫忙直至馬克森斯康復。顯然,馬修老師在用他的方式在顛覆著院長推崇的禁閉式管教模式。結果從成效來看,顯然馬修老師的方式激發了孩子內心的真善美,勒蓋萊克在醫院的所見所聞成了非常難得的實景教育片段,當馬修老師鄭重的問勒蓋萊克:“馬克森斯大叔很善良,不是嗎?”這一次得到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這種肯定不是高壓下的威逼,而是一種發自孩子內心的肯定。所以說,教育是要有情感體驗為基礎的,這種體驗結合我們這次所學,即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來說,可以說是幼兒社會化的途徑。

  既然要結合本次面授課程來談,帶著挖掘影片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的目的,我又重新在網上觀看了影片。我想就對學前兒童社會化產生影響的個性差異因素著手,淺談一些自己的拙見:就幼兒自身個性因素的影響來說,早期兒童的行為特徵、活動水平、挫折耐受力與生活的節律性都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影片中的孩子們因為頑劣曾被周圍的人帶有有色眼鏡看待。但是馬修老師的到來無疑是給“池塘之底”帶來了春的律動。馬修老師透過組建合唱團,讓這片沉寂的園地開始有了歌聲,同時他自己寫歌讓孩子演繹,這些歌曲的創作靈感很多源於他在“池塘之底”工作與生活的寫照,更蘊藏著他對孩子們深深的愛與期待。這樣的歌曲浸潤著孩子的心,自然也成了他走進孩子的媒介。在馬修老師組建合唱團之初,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選擇孩子所處聲部時所表現出的那種關注孩子個性差異的種種舉措。

  面對大部分孩子音樂素養低下的情況,積極正面的鼓勵與肯定是這位智慧型老師的法寶之一。即便是對於五音不全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個例,馬修不是讓他置身於外,無所事事,而是讓他成為了譜架。單從這點來看,每個孩子都能在他的團隊發揮著自身的價值。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老師出現在這群已經習慣了被否定與漠視的孩子們面前時,不正猶如一股暖風吹散陰霾帶來明媚嗎? 所謂,師之伯樂。當一個好的伯樂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修煉。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也能成為像馬修老師一樣的人,能夠拋開世俗的偏見,用寧靜、包容的胸懷去面對我的孩子們,在關注幼兒個體差異上引導的方式能更科學,施加的干預能更有效。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賞析簡介總結 電影簡介: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導演,傑拉爾·朱諾,狄迪爾·弗拉蒙,雅克·貝漢等主演的法國影片。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世界著名指揮家皮耶爾·莫昂奇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蒙·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在荒郊野外的破舊校舍,自由受到限制,搗蛋和被罰,學習和改造,壓抑和等待,生活日復一日,了無新意。

  這一天,來了一位個頭不高、其貌不揚的中年禿頭男士克萊蒙·馬修,他的任務是接替一位被頑童們折磨得遍身傷痕的學監。克萊蒙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只能成為了一個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無望的未來,暴戾,不信任瀰漫在四周。 到任後克萊蒙·馬修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蒙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 克萊蒙偶然發現班上頑劣的孩子編著小曲罵人時,他腦瓜靈光一現,組織了放牛班合唱團,目的是重塑這一群放浪孩子們的心靈。克萊蒙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耶爾·莫昂奇,皮耶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蒙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克萊蒙·馬修的寬容、善意和愛的教育方式彷彿是一根芒刺,讓校長無法忍受,因為從克萊蒙·馬修這面鏡子校長反照出自己的醜陋和失敗。

  不久,其它幾位老師與學生聯合上訴,趕走了壞校長。 倒敘的手法也告訴人們,那位平凡的老師其實已經獲得了幸福的回報:他的弟子如願成為著名的音樂家,也間接實現了老師平生的夢想。他平淡度過餘生,可是,留下了一個健全人格的生命光輝。 電影評論: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簡單質樸的影片。一位評論家為該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 這部電影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就連其中的男主角也是一個失業的音樂教師,一個其貌不揚、內心善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但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所作所為,用他自己獨有的方式,以他的善良、仁慈、寬容救贖了放牛班那些已被遺棄的孩子的心靈。讓這一幫不被老師認同、喜愛調皮搗蛋,甚至過分惡作劇的學生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並且找到了自己的而準確定位,成為有用的人。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朽木不可雕也。在這部電影中,那些被認為是朽木的孩子們,就在一座被名為“池塘之底”的學校,以“犯錯—懲罰”的方式折磨著他們幼小的心靈。正是由於這樣的缺乏人性關懷的教育體制下,才使這些孩子們更加叛逆、調皮、孤僻,甚至有時候他們的行為實在讓人覺得這幫孩子的確不是省油的燈。

  而對於這些調皮的學生,馬修老師並沒有按照校長的方式去管教這些孩子們。在影片的一開始,當馬修老師來到這所學校,當從其它老師那瞭解到,他所教的學生是那麼的麻煩、搗蛋。但馬修老師沒有以與他們相同的想法來看待他的學生。 就像當馬修老師知道了是勒蓋萊克在馬克森斯的門上做手腳,導致馬克森斯受傷之後,並沒有帶他去見校長並關禁閉,而是讓他去照顧馬克森斯先生知道他康復為止。這一點便能很清晰的證明馬修老師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

  我利用冷假欣賞了《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著一個學監和一群題目學生之間發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動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馬修——一位失業的音樂教師在一所管教寄宿學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時,他如同進進了一個孩子們的地獄。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經歷所震動,又親眼目睹了學校各項嚴厲的懲罰手段。校長的殘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們的無法無天及可憐無助,讓他產生了一種改變學校管教方式的衝動。他在樂譜上寫下了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他用純淨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解脫了束縛孩子們身心的繩索。馬修用音樂給這個如監獄般的學校帶來了春天,他用音樂開啟學生們封閉的'心靈,淨化了孩子們的心靈,對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馬修老師用它的善良,用它的音樂,一點一滴的改變了這個地獄般的“池塘之底”,這群幾乎被人們放棄的壞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籟的歌聲,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歡樂與希看。這是一部美好的電影,當滿天飛舞的紙飛機,在熱陽中翱翔,當可愛的小佩比諾拎著行李奔過來和老師一起走時,我禁不住眼眶溼潤了。

  固然這只是一部普通的文藝電影,但它卻引發了我對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思考: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同樣也為孩子的調皮搗蛋而煩惱,為家長的不理解而委屈。這一切與影片相比,顯得多麼渺小。我想假如給我這麼一群孩子,會像別人一樣逃之夭夭。所以,我很幸運,我的孩子們都很健康,很可愛,很聰明。我要尊重、關愛每一位孩子。正如母親不會由於孩子的妍媸存在左袒和私心一樣,做為老師,固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他們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孩子。既然我不會像馬修那樣偉大,但我可以紮紮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欣賞,相信我也會有屬於我的教育精神。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電影,更堅定了我要做一個象馬修老師一樣的受孩子喜愛的好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加倍的愛給我們的孩子,更會藝術化地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只有深切的關愛,真心的尊重,身正為範,才能使孩子的心靈與教師的心靈相融。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7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位名叫克萊蒙馬修的代課老師到一個名叫池塘畔底的學校代課的故事。

  這所學校的學生非常淘氣,總會對學校的院長和老師做一些壞事,並惹一些麻煩。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在馬修老師的努力和感化下,學生們才開始認識了這位老師,並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於是,這位老師決定組建合唱團,他和院長的關係也逐漸好轉。後來,他和他的合唱團也有了名氣————但是最後,由於他頂撞院長,違反了院規被開除了。

  這部電影中,有兩個讓我記憶深刻的片斷,一個是馬修老師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一個學生拿走了他的公文包,他正要拿回公文包時,院長走了進來,可他並沒有對院長說學生的過錯。另一個是馬修老師被開除之後,學生們在窗前,把寫了告別語的紙飛機飛到了樓下,並在窗前向馬修老師揮手告別。

  馬修老師透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終於感化了孩子們,換來了他們的認可。看人不能只注重外表,應該看藏在心靈深處的東西,只要以誠相待,傾心付出,終究還是會得到回報。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8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開始時我並沒有看懂,有一點兒漫不經心、迷惑不解,可看完時我卻感慨萬分、感動不已。

  噢!“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也就是“放羊”的意思,指的是那些行為品德不好的學生。面對這樣一群“放羊”的學生,通常的老師總是會搖頭嘆氣,表示無能為力。可是新來的馬修老師卻創造出了一個奇蹟,他用音樂打開了孩子們封閉的心靈,幫助他們走進了自己快樂的春天。

  這部電影有兩個地方讓我很感動。第一次是合唱一團一在表演時,領唱莫郎奇因為犯錯被罰正沮喪地站在一邊,他以為老師不會讓他唱了,可當第一小節唱完後,馬修老師突然轉身示意他開始獨唱,莫郎奇高興極了。他帶著一種驕傲、一種幸福和一種寬恕後的滿足感唱完了歌曲。從他的眼神裡,馬修老師讀出了莫郎奇第一次學會了感激。

  第二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馬修老師被校長開除,他很傷心。沒有想到的是,一雙雙小手在窗戶裡向他揮動著告別;一架架從視窗飛出的紙飛機上寫著孩子們的真心祝福,馬修看完了這些紙飛機,不再傷心,他感動、幸福……

  回家後,我又看了一遍這部電影,眼前總能浮現出孩子們天使般的笑臉,聽到他們天籟般的歌聲……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9

  電影的創作往往是讓人們明白一些生命存在的道理,幾乎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有亮點值得去學習,每個職業都有其工作要領,這部法國製作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讓我感慨頗深,作為教師,我對它充滿興趣。教師?我對於這個概念,看似熟悉,事實上十分陌生。對於學生身上有什麼值得挖掘的東西,我更是被蒙上一層迷沙。馬修,一個平凡的教師,要說為事業奮鬥終身,可能有些大,在處理學生問題的角度分析,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優秀教師。當週末又重溫了一次放牛班又重溫了一次經典,我又多了些收穫……

  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是我從這部影片中提煉出最深刻的職業修養,孩子在剛剛邁入校園或是體驗校園生活已經很久的情況下都會有自己不同的不成熟的處事態度。從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可尋,針對放牛班的現狀,馬修以一種很樂觀的處事態度外加一顆童心將孩子們最終征服,並且堅持己見與校長錯誤的教育方式進行抵抗。從他身上我看到了現代教師的影子,無私的奉獻精神,我將這個光環帶在當代教師的頭上,馬修則是他們的縮影,體現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光彩。留戀父母的佩爾諾、內斂含蓄的莫杭治、充滿仇恨精神崩潰的蒙丹…孩子都是天真的孩子,只有不正確教育方式的教師,沒有做不成好同學的孩子。佩爾諾對於父母的留戀,影片已每週六去等待父親的方式體現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二任父母,馬修用心呵護這個小孩子,真的讓孩子住進了他的心中,隨時保護著他,讓他感受到了父愛,對他產生了依賴。莫杭治成才的過程曲折,他相對內斂,不願顯示自己的才華,對他人充滿芥蒂,馬修注重細節觀察孩子,讀懂了孩子的內心,最終感動了他,讓他的才華得以展示,實現了夢想。對於蒙丹這樣不可理喻的孩子仍然有一顆寬容之心。這不得不讓我為之佩服。

  好老師的概念是什麼?僅僅傳授知識嗎?講完課就是目的嗎?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馬修是例子,是人物,是縮影,是體現,像他這樣不在乎名利,投身教育事業的人在各個校園中俯拾皆是。我認為作為一名在職教師,進入孩子的心靈不是那麼簡單,教師工作更是不那麼輕鬆,機會需要我們自己創造,困境需要我們自己逾越。能不能像馬修一樣感動孩子,被孩子喜歡,走進孩子的心靈……要思考,要實踐,要努力……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

  看完影片之後,才知道這個“放牛班”與真正的“放牛”一點關係也沒有,所謂“放牛班”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的性格,脾氣和他們短短的卻複雜萬分的人生歷程,而春天,是一種希望,是一種“重新”之意,一種冬天過後又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象徵。

  故事發生在法國,某個小鎮的郊外,有著這樣一個充滿嚴格制度的少年學校。而這個學校裡的學生,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嚴厲管制而變得乖巧,反而成為了一群沒有教養,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然而誰也不會知道,在這樣似乎無可救藥的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一個個美妙的夢想正在悄然昇華。懷著這樣天真爛漫的夢,他們遇見了一個可以說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人——他就是馬修。

  電影中的院長,對孩子不僅沒有耐心,而且往往對犯了過錯的孩子,處以嚴酷的體罰,例如: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馬修老師則完全不同,他對孩子充滿了愛心,對犯錯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給予他們改過的機會,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們的自信,找到了屬於自已的春天

  在學習的路途上,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無遠弗介,一位壞的老師,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反之,一位好的老師,往往一句溫柔的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就可以讓他人眼中,毫無希望的壞學生,重新找到他們自己人生的方向。

  當一位好老師如此重要,卻非常困難,因為面對一群不同個性,不同資質的學生,如何因材施教,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我看來,“「耐心」是一位好的老師,最須要擁有的,對學生不要時常大吼大叫,甚至拳腳相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要用愛心與信心,總有一天,學生們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

  馬修,他好似一個善良的牧人。他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往之路,用愛為他們指引方向。我想說:這不是奇蹟,而是愛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學生時,將學生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用音樂啟發孩子的潛能,讓野男孩個個成為發光的小天使,用純淨的音樂喚回他們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記得其中一句對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這句話飽含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盡心盡責;對人平等,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態度。

  記得上學期上雷老師的《教育原理》時,她特別強調“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都應該得到尊重,存在就是有價值的”。馬圖在接受校長的任務時所提出的三個條件:第一,不體罰學生;第二,讓我來處罰犯事的學生;第三,不要透露他們的名字。無一不體現了他對幼小心靈人性的關懷。

  最後,這個班級的一切都改變了。一幅幅美麗的春天景象在每個孩子腦海中浮現。他們從馬修的身上感受到的不再是每天的提心吊膽,生怕犯錯的恐懼,而漸漸轉變成為了慈父般的愛。

  整部電影使我感觸很深,的確這不僅僅只是一部教育意義深刻的電影。在被劇情牽動的同時,心靈也不禁震顫。將這群問題少年集中在這樣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中,他們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樣充滿生機。他們需要的,正是我們現在生活中所漸漸忽略的愛與呵護啊!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覺得教師是十分偉大的。他們往往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在學生失敗時說的那一句句鼓勵的話語,在學生對前途感到迷惘的時候伸出的援助之手,還有很多很多……

  電影往往是虛構的,也許在真實生活中它不曾發生。但是它卻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放牛班的春天》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愛。在簡單質樸的語言中,我豁然開朗:其實,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美麗的花園,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隨時隨地都因為周圍發生的一切而改變。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節,一陣陣柔和的春風拂過面頰,綠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詮釋著春天的絢麗多彩。然而只要有愛的包圍,即使是放牛班的那些孩子,依然可以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當寫滿了愛的紙飛機飛滿了整個校園,馬修的為師之道獲得了肯定,同時音樂的魅力也得到了一覽無遺的肯定。這也讓我想到另一個於這部電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大家都很熟悉的電影《音樂之聲》,瑪麗亞也同樣在用愛和音樂來教育孩子。

  不可否認,溫情是個好東西。沒有特別激動人心的場面,也沒有特別叫人難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種從頭至尾都可以讓人保持微笑。尤其是看著那些頑童們可愛純真的一面,心底煥發出的某種“本真”的天性。我們需要的就是這麼一鍋濃濃的,溫暖的心靈雞湯。

  教師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1

  今天我在學校裡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裡講的是在一個下雨天,一位老人在讀他的老師的日記。

  這本日記講了:馬修老師是一位音樂失業的老師。他被調到了輔養院裡的一個班去當代課老師。在那個學院裡,幾乎那個班所有的孩子都是調皮搗蛋、固執、不怕老師的學生。學校實在沒辦法,只好用體罰、禁閉的方法老懲罰孩子們。馬修老師和別的老師不同的是,他相信這個班的同學都有“春天”的一面,只是沒有人給它正愛。

  當孩子們一次次犯錯時卻一次次地用愛心去接納他們,最後孩子們終於變聽話了。他又發現孩子們有唱歌的天賦,特別是莫翰奇的男孩,他有一個金嗓子和天籟之音,在馬修老師的教導下,他們變成了一個音樂小隊。當馬修老師要走時,他們的心已經被馬修老師“淨化”了。

  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去寬容他、幫助他,他才會知道錯誤,下次才不敢做,不能動不動就懲罰,這樣雖然能讓他害怕,但是會讓害他的心靈,會讓它變得更孤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