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後》的觀後感範文

《九零後》的觀後感範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九零後》的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零後》的觀後感1

  下午帶班上的學生一起觀看了記錄電影《九零後》,並和導演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初看電影的名字,讓人一頭霧水,不知道是講什麼。再看海報上的細節,才知道是講關於西南聯大的故事,被採訪的聯大畢業,年歲都在90以上,所以稱其為“90後”。這是一個不太好駕馭的題材,尤其是作為一部在院線播放的電影。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部電影作為紀錄片,其故事感並不差,代入感也很強,是一部非常好的記錄電影。下面談談對這部作品的感受,可以概括為三點:先賢的精神,時代的使命,以及永恆的美和知識。

  先說先賢的精神,簡而言之,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電影敘述到,在聯大讀書時候,楊振寧、鄧稼先兩位先生時常一起背古詩,楊振寧的回憶鄧稼先的文章中,也曾提過他們一起背誦唐代詩人李華的《弔古戰場》文。電影引入這個段落,取意有二:一是家國淪喪、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二是改變這一切是知識分子的責任。我一直認為,家國情懷是中國傑出知識分子的精神底色。這種精神底色古已有之,從先秦諸子,再到宋明諸儒,皆是如此。從《大學》裡的修、齊、治、平,到張載的“橫渠四句”,再到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其內在的情懷是一致的,聯大學子亦是如此。楊振寧6歲時,其父楊武之剛剛從美國學成歸來,任教於清華大學算學系,並開始著手孩子的教育問題。楊振寧曾回憶道:父親想找一個人來教我,他沒有找一個人來教我數學,也沒有找一個人來教我物理,他去找歷史學家雷海宗教授,他跟雷先生說,你可不可以找你的一個學生,來教振寧《孟子》。雷先生就介紹他的一位得意門生,叫做丁則良。我記得很清楚,每個禮拜五天,每天早上我到科學館我父親的辦公室裡,然後丁先生也來,教我一兩個鐘頭的《孟子》,這樣持續了一個暑假,跟第二年的半個暑假。一個半暑假裡,我可以把《孟子》從頭到尾背出來。《孟子》裡頭有很多儒家的哲學,你可以瞭解整個中國的思想方式。現在回想起來,這對我這個人整個的思路,有非常大的影響。遠比我父親那個時候找一個人來教我微積分要有用得多。”樹人先立德,此之謂也。

  再談“時代的使命”。時易世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電影裡聯大校友馬識途說:“我最初讀的是中央大學化學系,那會兒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學化學,造炸彈炸日本鬼子。”這讓我想起錢偉長的故事,錢偉長和楊振寧一樣,出身書香門第,以修齊治平作為學問的起點,錢偉長的叔叔,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錢穆。1931年,錢偉長以中文、歷史滿分,物理5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還沒入學報到,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感嘆學歷史造不了飛機大炮,決心轉投物理系,但叔父錢穆對此並不支援。於是錢偉長找到與叔叔過從甚密的顧頡剛從中斡旋,顧頡剛先生說:“我們國家站不起來受人欺負,就因為科學落後。青年人有志於科學,我們應該支援。”所以說,“工業救國”、“科技救國”是他們那一代人的時代使命。同樣的,我們這一代人,亦有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有需要我們攀登的高峰,需要我們補齊的短板。

  最後,是永恆的美和知識。知識和美,大致是一回事。知識的意義,不僅在於可以用來造房子、造橋,亦在於其可以帶來思想的愉悅,一種崇高的審美;無論文史哲,還是數理化,皆是如此。這種思維的愉悅,崇高的審美,可以穿越時代,具有永恆的意義。在觀影后的交流環節,導演說,她對這些老先生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對知識本身充滿熱情,而不僅是“知識”所帶來的某種具體的好處。有學生問導演,對聯大諸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位,他的那句話打動了你?她回答說,是鄧稼先先生的Pure(純粹)。我也很喜歡“pure”,我理解的”pure’,就是“赤子之心”,對家國也好,對知識也好。如果對其本身沒有熱情,是難以有傑出的建樹的。我們可以想一想,自己喜歡的是知識帶來的“分數”、“好工作”?還是對其本身充滿熱情,並且,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思想的愉悅。

  有時候,我們所生活的環境,讓我們有不可避免的功利,並且讓我們把孩子教的也變得功利起來。一位同事對我講,高一上學期,一次她在課堂上談了對世事現象的看法。學生下課後真誠的問:“老師,你講這些,高考考不考?”,讓老師哭笑不得。也有學生對我說過:“高考準備選物理,歷史學的不好也沒關係”,讓我感到遺憾。如果看這樣一部紀錄片,能夠讓其有所感悟,也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教育是一個機率遊戲,只能努力為傑出的人創造某種可能性。

  《九零後》的觀後感2

  《九零後》是一部由徐蓓執導,楊振寧等主演的一部紀錄片型別的電影。它講述了西南聯大的學生,在抗日戰爭與新中國的過程中的成長,努力。對於西南聯大西方媒體曾如此評論:世界上有三個教育中心-美國,英國,中國昆明。因為中國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聯大。西南聯大,中國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與傳奇。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師生南遷昆明,合而為一,先後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師,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紀錄電影《九零後》,讓紙上的故事變活了,從時間和人物上,展現西南聯大這四個字背後燦爛的本貌,這所“中國最傳奇大學”最鮮活、原本的.校園生活。

  我記得日軍轟炸昆明時,一個學生回憶,在一個堡壘的後面全是屍骨,分離的肢體。楊振寧先生一開始就提到的查良錚,也就是筆名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緬甸的叢林中消失了五個多月。在滿是蚊蟲的叢林,我無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過野獸的嘶吼,毒蟲的侵蝕。我們之所以能夠生在和平年代,不過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罷了。5月19日,《九零後》在清華大學舉辦特別放映,清華大禮堂的席位幾近滿座,全校的師生、家長帶領的小朋友們、已退休的教授、90多歲的聯大親屬等齊聚現場。一位聯大後人在觀影后百感交集,“聽了這些曾經同是西南聯大畢業、與父親同齡的前輩們講述的往事,讓我頓時想起父親曾經對母校的熱愛及多次深情回憶。”

  儘管讀書時身處特殊時代,但每一位受訪的先生們,都有屬於自己青澀少年的動人故事。在現場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裡,許多受訪者回憶起當年戀愛、逃課的故事。百歲的許淵衝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學,依然充滿孩子氣的勝負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幾分”。馬識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學就讀的學生,領命前往西南聯大潛伏。改名後的他,談到考西南聯大,直接“凡爾賽”地說到:“西南聯大,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際,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保住了珍貴的文化命脈。《九零後》雖然呈現的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與今天的“90後”“00後”觀眾,依然能夠同頻共振。

  《九零後》的觀後感3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華誕,回顧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革命歷程,謳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光輝歷程,學校選擇在今天,6月中最為平凡的一天,組織我們去觀看電影《九零後》。幾位老人平實的語言,雲淡風輕間,在我的內心掀起萬丈波瀾。

  藝術工作者們選擇以紀錄片的形式,用楊振寧、許淵衝、王希季等前輩們的講述和先輩們書信日記中的描述,儘量還原歷史,帶領我們回到那個戰火紛飛,但群星閃耀的年代。大氣磅礴的畫面,貼合情節的背景音樂,流暢細膩的分鏡剪輯,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能體會到工作人員們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為工作人員的用心,才讓我們感受到眾多“九零後”身處於戰亂之中仍堅守那顆赤子之心的家國情懷。

  故土在戰爭中淪陷,大學被炸燬,家園被佔領。一群十八九歲的青年學生,他們匆匆出發,徒步南遷,橫穿湘黔滇,最終在昆明高原組建臨時大學——由清華、北大、南開聯合成立的西南聯大。他們橫跨半個中國,自詡為“湘黔滇步行團”,他們穿越過一座城市去聽“史上最好的國文課”,聽託賽裡的《小夜曲》,也和先生們一起抱著書跑警報、加入飛虎隊……對這些今已年過九旬的“九零後”老人而言,西南聯大不是一段塵封的歷史,而是依然鮮活如初的青春記憶。如今談起,有的老人熱淚盈眶,難以自已;有的前輩淡淡微笑,平靜面對。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復青春,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們當年身處於戰亂之中,卻仍能秉持那顆求知之心,雖各懷其志但都一心報國,雖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樂。所謂“西南聯大”,正是一個在戰亂與貧窮中仍然盛放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殿堂,崇尚科學民主的氣氛興盛,人文藝術百舸爭流,堪稱建構起近現代中國各行各業中流砥柱的脊樑,真乃“曠百世而難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們如今強盛的國家,才能有我們如今先進的科技水平。而如今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學習前輩們艱苦奮鬥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而我們要做的正是從痛苦中創作希望,並努力把希望變成事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