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通用5篇)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通用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1
談科技創新首先要指導什麼是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這包括但不限於各種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等,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在人類社會中,做成一件事的條件無非是人、財、物。在三個條件中,人是主體、是最活躍的因素。在科技創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體現得更為突出。當然,人的因素並不僅僅指個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會組織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無財、物,便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而科技創新的環境創造,就是讓人、財、物能自然地結合、有效地結合,實現一種“人能盡其才,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和諧狀態。
中央電視臺播放紀錄片《輝煌中國》中第二集《創新活力》就述說了中國自十八大召開以來,不斷提升中國科技創新能力,開展人才強國戰略,從移動支付到共享單車,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出臺,空天、海工大型領域,晶片等尖端領域的不斷創新,中國的創新動力源源不斷,創新人才不斷湧現。黨中央的科技創新、人才強國戰略方針的出臺,讓更多的人民群眾能夠參與到創新運動大團隊,讓企業發展更具活力,讓國家實力更加強大。
我國很多產業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潤低,受制於人。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瞄準國際創新趨勢、特點進行自主創新,使我國的自主創新站在國際技術發展前沿;二是要將優勢資源整合聚集到戰略目標上,力求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進行多種模式的創新,既可以在優勢領域進行原始創新,也可以對現有技術進行整合創新,還應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
加快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建立科技創新資源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整合;建立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的體制機制,讓市場充分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政府充分發揮引導、調控、支援等作用;建立科技創新的協同機制,以解決科技資源配置過度行政化、封閉低效、研發和成果轉化效率不高等問題;建立科學的創新評價機制,使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由低成本優勢向創新優勢的'轉換,可以為我國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不僅可以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且可以透過科技的滲透作用放大各生產要素的生產力,提高社會整體生產水平;加快產業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既可以降低消耗、減少汙染,改變過度消耗資源、汙染環境的發展模式,又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2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昨晚在央視首播,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片中逐一亮相,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精彩、美麗的“中國故事”,領略了五年來,一張張中國基礎建設的大網是如何編織起人民走向幸福,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中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感受到做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感受到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新輝煌。這些輝煌正在影響和改變著人民群眾的生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是什麼讓我們有這樣的輝煌成就呢?我想離不開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它能夠統籌協調發展、集中力量辦大事。正如片中的港珠澳大橋等專案都是國家從戰略高度、調集多方力量幹成的。港珠澳大橋,這55公里連線的不僅僅是粵港澳三地,未來因它而形成的5.6萬平方公里區域,將是繼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後,世界經濟版圖上又一個閃耀的增長極。這個超級工程堪稱世界橋樑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凝結著過去數十年中國橋樑設計、材料研發、工程裝備等各項成果,是一次中國實力的集中展示。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輝煌中國》的推出,進一步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再創新輝煌。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3
近日《輝煌中國》第二集《創新活力》,全景式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巨大成就,引發了社會熱烈反響,滿心振奮之下更不由想到了四川的創新發展努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以創新發展為首,“創新”被全會高屋建瓴地定義為驅動發展乃至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被納入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戰略的四川,更是在深刻地踐行著這一理念,詮釋著這一定義,將創新驅動作為四川轉型發展的根本動力,堅韌而自信地不斷進行著創新。
首先是全方位、多層面的部署。四川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專門對全面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作出《決定》,總的考慮就是要堅決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推進思想理論、文化、科技、產業、管理、制度等全方位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全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把著力重點放到轉型發展上,推動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經濟增長新引擎進一步形成,實現“三年試驗突破、五年基本轉型”的奮鬥目標,努力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其次是不折不扣地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四川始終堅持這創新發展目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培育更多經濟增長點,利用好省內外豐富科教資源,支援各類人才創新創造、多出成果。一方面是注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科技、航空與燃機、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裝備等先進製造業,優先發展電子商務、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現代物流、健康養老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透過依靠創新做大做強產業,帶動新技術、新業態融合發展,打造四川發展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是建平臺支撐,重點打造區域創新平臺、科技創新平臺、三是國際合作平臺的多層次全要素創新創造“三大平臺”,推進創新發展,推動創新要素有效聚集、創新成果加快轉化,奠定創新型經濟蓬勃發展新格局。
再次是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這也是中央賦予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最鮮明的任務,歷屆省委、省政府都在接續推進這項工作,近年來更是在加大力度,不斷深化著與航天科技集團、中航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子資訊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核工業集團、中物院、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等的戰略合作,合作佈局了一批重大專案或共建合作園區(基地),培育了一批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軍民融合型企業集團。下一步,還將抓住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圍繞“打造國家軍民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示範區”目標,大力推動軍民優勢資源雙向流動、相互轉化,重點是加快推進已簽約的航天產業園、通用航空產業園、資訊保安產業園、軍工電子產業園等建設。透過發揮自身優勢、調動各方力量,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軍民融合高新技術產業叢集,不斷開創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新局面。
驅動發展必創新,創新必堅韌而自信,四川創新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風正勁,四川必將透過全面創新改革,走出一條更為寬闊的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路子,為實現四川“兩個跨越”、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提供強勁動力。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4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於近日在央視晚黃金時間播出,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紀錄片《輝煌中國》透過壯觀震撼的大規模航拍現場、生動熱絡的百姓生活現場、讓人感動的一線生產現場等,展示了中國五年來取得的的輝煌建設成就,展示了普通百姓的自豪感和獲得感,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這一切充分表明,今日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這部紀錄片,在形式上,更加接地氣,以紀實手法拍攝,用講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資料來展示成就。從上千個成就案例中精選了65個故事、250個成就點位、採訪了108個人物,還呈現了200組國家成就資料,這一組組資料,一福福圖片,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新時期激情拼搏的印記,是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生動證明。我們要努力,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獻給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5
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20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第二集《創新活力》,透過一個個創新故事集中展現我國各領域範圍內領先世界的科技實力。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中國的戰略抉擇是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戰略。
片中列舉了中國在多個領域的科技成就: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超過208萬億元人民幣,世界第一;中國超級計算機已經站上技術制高點,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國產晶片;中國每年要產生300億件快遞包裹,智慧物流體系建設領先全球;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接近9萬臺,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智慧工廠已遍佈146個行業領域……一項項尖端創新,正不斷拉伸人們對“頂配中國”的想象。
這五年,國人砥礪奮進,各行各業創造了很多不平凡的業績,在各個領域內體現了“中國製造”的實力。下一個五年,將會是更加輝煌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