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秋收起義》觀後感

電影《秋收起義》觀後感

  秋收起義是我黨革命歷史上一重大轉折,為中國革命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影片以宏大場面還原歷史的真實,以細膩的手法刻畫了毛澤東、盧德銘、餘灑度、伍中豪等歷史人物,以血與火的戰鬥場面再現當年攻打城市屢屢失敗和上井岡山開創革命根據地的歷史。

  電影《秋收起義》800字

  秋收時節,一聲暴動。 1927年9月9日,工農革命軍的大旗飄揚在湘贛邊界的上空。一場秋收起義,拉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個新篇章。

  如果說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的相繼叛變革命,使中國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絕境。而,八七會議,正確的抉擇,又把中國領上了路,是革命的www.ccutu.com轉折點,那麼,秋收起義就是轉折後的第一步,第一道彎,雖然這道彎拐的有些曲折,但畢竟是拐了,然後,就拐出了一片輝煌!

  秋收起義,不是一個勝利,但卻有比勝利還深遠的意義。縱觀當時中華大地的形勢,再明顯不過,國共相差懸殊,無論是軍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國軍是完全足以一舉殲滅微弱的共軍的。但,共軍有弱,更有足以致國軍以死地的優勢。那就是,錯了,勇於改正,並敢於走新路子,走別人不敢走但卻會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義之初,獲得不小的勝利,但實力在那,更何況還有不當的指揮,對革命來無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瀕危之時,中國共產黨毫不猶豫的發揮了她的優勢。糾正錯誤的指揮,準確認知形勢,轉移路線,儲存實力。即使再難再苦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井岡山,奔向了未來革命的搖籃,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開始了偉大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多麼的準確而重要!在當時的環境和形勢下,任何一個細節或者決定都足以影響中國未來的道路。秋收起義最開始的成功,鼓舞了人們的鬥志,提高了大家計程車氣,對革命從死氣沉沉走向光明充滿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則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給中共敲響了警鐘,在城市中,與國軍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條;而在千鈞一髮之際,中共則發揮了她的巨大優勢,從錯誤中走出來,擦亮眼睛,高遠矚,毅然轉道井岡山。從失利逐漸向曙光前進!

  八十多年過去了,秋收起義的號角似乎還盤旋在中華大地的上空。那場轉折,是不容易的,任誰也知道,它又是偉大的。在中國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國的發展歷史之路上,都是無可抹殺的偉大的轉折!

  電影《秋收起義》觀後感1000字

  秋收起義這部影片反映的是1927年9月由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一場旨在反對地主階級壓迫和反對派統治的工農革命。雖然這場革命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取得勝利,但毛澤東同志用自己敏 銳、果斷的軍事智慧在嚴峻殘酷的形式下儲存了革命的火種,並且建立了第一塊紅色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所以能夠在敵人強大的重壓之下儲存革命的力量並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這與毛澤東同志獨到的軍事思想是分不開。從秋收起義中我們可以出毛澤東同志的以下軍事思想:

  (1)人民戰爭思想

  人民戰爭是指透過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為被壓迫階級或被壓迫民族謀求自身的解放。進行秋收起義的初衷就是想依靠當地的人民群眾以武裝鬥爭的形式奪取革命的勝利。參加秋收起義的軍隊一共有三個團,士兵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他們來自人們,是人民子弟兵。毛澤東同志的觀點是: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只有透過人民戰爭才能有勝利的希望。

  (2)人民軍隊思想

  當發現參加秋收起義的個別團的領導者存在機會主義、盲動主義、單純軍事觀點等非無產階級思想時,毛澤東同志果斷的在1927年9月進行了“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對軍隊中存在的打罵士兵、虐待逃兵等現象,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口號,甚至還給逃兵發路費。從中體現了愛民和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宗旨,我們不由自主的體會到這的確是一支剛強的人民軍隊。

  (2)科學的戰爭觀和方法論

  1、實事求是

  在接連的失敗之後,毛澤東同志仔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提出了“攻打長沙等於自殺”的觀點,果斷的放棄了黨中央制定的圍攻長沙的計劃,轉而後退到統治階級力量薄弱的井岡山一帶,為1928年4月的井岡山會師儲存了革命的火種。毛澤東的這種實事求是完全尊重事實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2、創造性思維

  在當時經濟落後的條件下,創造性的提出了建立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 取得勝利的偉大理論。毛澤東指出:中國歷史上就從來沒有消滅過山大王。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同志毅然率領軍隊上山,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最終以星火燎原之勢逐步奪取全國的勝利。

  以上就是我在《秋收起義》這部影片中體會到的毛澤東軍事思想。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理論著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毛澤東軍事思想在今後的歷史當中仍會生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