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制度構建與日常生活》講座觀後感

《近代中國的制度構建與日常生活》講座觀後感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或一定的規格。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製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近代中國的制度構建與日常生活》講座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在聽完這一輪講座之後,雖然是有懵懵懂懂的地方,但確實是有所收穫的。這一次的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的教授杜麗紅老師演講的主題是《中國的制度構建與日常生活》。

  首先,老師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就是我們最為平常不過的個體生命的出生與死亡,衣食住行與吃喝拉撒,因為在面對這些時,我們可能是毫無意識的,或者是以文化觀點的角度來解釋他們的執行,而杜麗紅老師所表述的是“這背後不僅是文化觀念,更是制度和權利”,融入生活之中的規則,程式都在井然有序的運行當中,於是這就便涉及到我們該如何感受到這背後的制度與權利?杜老師以“水”為例,這個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質,來讓我開始感受這背後的製作執行!

  杜麗紅老師丟擲了一個問題“如何獲得水?”,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要比我想像的更為複雜,因為這不是老百姓自己的問題,它涉及的主體包涵政府、水廠還有百姓,也有農村和城市的區別。從以前的井水到現在的自來水,水成為一項公用事項,買賣方式改變,消費方式改變。由老百姓對水的評判(乾不乾淨)到組織與制度評判的出現,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並讓科普機構去傳播,於是成為了大家所接受的“常識”。這一點便很好的解釋背後的制度和權力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日常”,我想那是知識的產生和制度的執行合二為一。

  然後,老師從日常生活的制度化入手,即生活的方方面面怎麼被制度化了的。是由行動者制定和執行的。近代以來,國家對日常生活進行管理,社會相關慣例到衝擊,各個利益團體和組織在面對問題時如何在國家介入的情況下儲存自己的利益。國家從上而下的'制定和推行,團體或組織從下而上為得到對制度的認可,因此會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中,這個在國家與社會團體中各自滿意的一種狀態,這種互動,杜老師稱之為“相互博弈”,也正是這種博弈,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與此同時,杜老師提出了三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特徵,第一,全球化與在地化並存的過程;第二,制度的延續性和斷裂性;第三,如何深入到技術原理層面。我理解於全球化是具有共性,在地化或是每個個體卻又有自己的屬性,(這裡制度的延續性和斷裂性並不是很能理解),而對於能錯綜複雜的現象提綱摯領,看清背後的實質,是一種不錯的收穫啟發,技術原理便由此產生。

  而對於制度的制度生活化,正如杜麗紅老師所言:“制度雖是書本內容,但我們不僅是要認識書本的知識,還需利用觀念構建一套話語透過制度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成為大家共同遵循的嘗識性的知識”。語言系統的不同能夠讓新的常識性的事物適應於社會問題中,為人們所接受。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杜麗紅老師強調的是,一個制度的執行並不是國家強制推行的。而其中包涵的一點是,在遼闊的地域,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這是我參加的第一場涉及到我專業的講座,不論是聆聽老師的講解,黃老師,徐老師的總結,還是同學們的提問,我明白的是,我需要學習的事情還有很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