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4《捕獲藍金》觀後感

CCTV4《捕獲藍金》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CCTV4《捕獲藍金》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然氣,因燃燒排放小於石油和煤炭被稱作“藍金”,它是能夠緩解全球能源枯竭的美好存在。能源需求高居世界第一的中國有沒有頁岩氣?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在講述美國能源革命始末的同時,令我們不禁遐思。

  慧眼識金

  郭旭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總經理,憑藉30年紮實的勘探經驗,將目標鎖定在涪陵焦石壩。焦石,有著一套理想的頁岩氣藏,但由於頁岩氣開採條件苛刻,前期國內開採的很多頁岩氣井,取得商業性發現為零。前途未卜的迷茫沒有裹住郭旭升堅定的步伐,透過對以往資料仔細分析,他發現了問題所在。敢想更要敢做,他調整開採方案,揣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主動請纓中國石化總部,決定再打一口井。焦頁1井 ,應運而生。

  上天總是給成功的人更多的磨難,在焦頁1井施工面臨卡鑽、欲填埋的困境之時,鑽井隊長李忠壽不肯低頭,他細心梳理,沉著應對,終在20xx年11月28日,為焦頁1井順利迎來放噴時刻。當焦石鎮上空首次騰起20多米高的火焰,它似一隻“火鳳凰”,象徵著中國頁岩氣開發事業涅槃後的新生。涪陵焦石成為中國頁岩氣開採處女地。

  降本增效

  焦石壩地勢崎嶇,頁岩氣埋藏深,想要涪陵頁岩氣田具有商業開採價值,必須需低成本運作。為此,中國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副總地質師劉堯文更新觀念,決定採用突破式的井工廠開採模式,以每口井節約三分之一施工時間,降低上百萬成本的良好效益,用事實驅散懷疑,加快了涪陵頁岩氣開發的'商業化腳步,打造出精品工程,真正做到為員工謀福利,為企業增效益。

  暗中求索

  在採訪過程中,中國石化江漢石油工程公司測錄井公司經理廖勇,回望著多級射孔技術的艱難研發,強忍淚水,一度哽咽。面對外國團隊不平等的天價合約與技術封鎖,關鍵技術、裝置亟待國產化的迫切願望,讓他們壓下心中屈辱,暗中求索、遍嘗艱辛,開始著與國外技術團隊的正面較量。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兩次啞火,連帶2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70多個小時工期的浪費,直將中國團隊逼向了被請出局的逆境。背水一戰的存亡時刻,騰飛的使命感,使得中國團隊在廖勇的帶領下,攻堅克難,終於實現多級射孔技術國產化零的突破,20xx年,讓國外射孔隊全部撤出涪陵。

  絕望助我們練就鋼鐵般強韌的心,探索未知的過程中,註定道路崎嶇,也註定果實豐滿。

  排除萬難

  最高產的焦頁6-2井,作為國內頁岩氣的旗幟,不能倒。它的突然停產,沒有嚇住巾幗女將葛蘭。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在葛蘭的全力搶救下,6-2井在停產20天后成功恢復了生產脈搏。

  3000型大功率壓裂車能夠順利解決共振問題,翻越條條崎嶇山路,挺進深山裡的頁岩氣工區,離不開中國石化機械首席壓裂專家吳漢川所代表的研發人員的艱辛付出。他說,“我就要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即使技術難度達到一定高度,也不能放棄,要全力克服,才對得起十幾億的研發經費,對得起國家和人民的期望。

  這些中國頁岩氣事業的先驅,用個人身軀承接歷史重擔,為13億中國人的生存謀福祉,是中國之福,人類之幸。他們先行的動力,探索未知的勇氣,不畏險阻的毅力,當為世人傳揚。

  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頁岩氣成套技術的國家,以1萬(億)方的儲量,躍居全球最大頁岩氣生產國家時,中國的能源革命順利告捷。

  當中國石化在能源界發出中國聲音的同時,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出,我是石化人。

  讓我們寄情中國石化事業,盡情發力,在新時代發展的道路上不斷耕耘,盡顯頂樑柱風采,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而不懈奮鬥,譜寫中國石化集團發展新篇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