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1

  暑假裡,我看了馮小剛導演的鉅作《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後倖存者治癒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主角——李元妮,23秒的地震,讓一個幸福的女人瞬間失去了丈夫。之後,她還要被迫作出一個艱難的選擇:女兒和兒子,只能救一個。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該怎麼辦?最終,她選擇了兒子,讓這位痛不欲生的母親揹負了32年的心靈枷鎖。

  1976年,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隨著“轟隆隆”的一聲,災難降臨了,唐山發生大地震了。方大強意識到危險正向他們靠近,連忙拉起妻子跳下大卡車,朝方登、方達熟睡的小屋跑去。正當快接近房子時,一輛大吊車壓了下來,方大強推開李元妮,他們躲過了這一劫。這時年僅七歲的方登在視窗大聲喊著:“媽,快來,媽,快救我……”元妮不顧一切地想衝進去救女兒和兒子,方大強把元妮往後一推,自己衝了進去。可是來不及了,房屋倒塌了下來,方大強被壓在廢墟下,再也沒有醒過來。短暫的23秒,使唐山夷為平地,使24萬人遇難,使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震後,元妮瘋了似的在廢墟中尋找她的兩個孩子。可是,方登和方達同時被一塊石板壓在兩邊。撬這頭,那頭得壓死,撬那頭,這頭得壓死。救援隊告訴元妮兩個中只能救一個,可元妮始終堅持兩個都得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時候,救援隊準備離開時,元妮無奈地說:“救弟弟。”當方登聽到母親說出這三個字時,她絕望了,心中的憎恨油然而生。李元妮悲痛欲絕地抱著方達向唐山醫院跑去。突然,下起了磅礴大雨,大雨把在死亡邊線的方登拉了回來,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她。:

  轉眼間,32年過去了,汶川地震來襲,方達和遠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約而同地來到汶川救援。方登在一個被壓在石板下的女孩身邊舉著吊瓶,女孩的母親看著痛苦的女兒雙腿被壓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況很危險的時候,用顫抖而堅定的語氣說:“截肢。”方登猛然抬頭看著那位母親,救援人員加以勸說,可那位母親說:“我知道,那是我女兒的腿,沒腿咋樣,我也知道。以後,要恨,就讓她恨我吧。”當救援人員給女孩截完肢後,那位母親發瘋似的尖叫著:“腿!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方登死死地抱住她,看到的是一個母親的痛苦,同時也想起了在唐山大地震時,母親的抉擇。終於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原諒了母親。後來姐弟相認,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只要人間有愛,世界就有希望。只要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讓我們一起好好珍惜這個家園,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2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裡,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並沒有親生經歷,但仍然令我極為震撼。

  觀看了剛剛上映的感動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萬分。主人公——那個可憐的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一張可愛的小嘴的小女孩,在與弟弟同時壓在巨大的石板下時,母親無耐只得含淚忍痛放棄一個,選擇了弟弟。她在黑暗裡清晰地聽到了母親所說的每一個字——“要弟弟!”這短短的幾個字是她感到了絕望。可憐的小女孩王登在堅硬的石板的壓迫下,還要承受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傷痛,對於不到10歲的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這,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幾千個孩子無家可歸的悲慘景象。在可怕的天災面前,不知會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對生死的抉擇,甚至親人的分別。而這些都遠遠大於他們在身體上所受的傷痛,但只要堅強,不放棄那僅有的一線希望,團結起來,一定能戰勝眼前的困難。

  之後,這位可愛的小女孩登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活了下來,並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領養了,健康地長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時留下的痛苦的回憶也一直環繞著她,直到這次我國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時間積極地參加了救援工助,無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達,並回到了離開34年卻無時不在想念的家,見到了白髮蒼蒼的親生母親,團圓了這個破碎的家。

  又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登在經歷了無數災難與離別後,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並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父養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歷了人生最低谷後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長大後,他們卻沒能享福,養母因為病痛永遠地合上了眼睛,養父年邁退休。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呵護著這個受傷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小心地關心著她,使她走出了心靈的黑暗。雖然他們也知道,孩子終究要回到親生母親的懷抱,但他們卻依然無怨無悔,甚至還為她存了一筆大數目的錢,讓她去尋找親生母親,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高尚的情懷呀!

  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衝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鬥!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勝災難!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3

  為了紀念唐山大地震,馮小剛推出又一個轟動全球的力作,既《唐山大地震》,影片剛上映,引起很大反響,觀眾都說故事真實,情節感人,是一部好片子。

  我屬於情感豐富之人,對於這種悲劇片一般不想看,但聽到朋友說這部片子確實值得一看,也就進了電影院,剛買票,工作人員就遞給一包餐巾紙,我以為是搞贈品活動,隨手就把餐巾紙放入包裡,沒想到看完影片,紙也用完了。

  入了場,剛坐在座位上,電影就開演了,隨著鏡頭的變換,把我們帶到了一九七六年那個動亂的年代,有這麼一家四口人,夫妻二人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十歲以下的孩子,生活其樂融融。

  那年夏天,天氣十分炎熱,突然天空飛來蝗蟲,鋪天蓋地向人們襲來,給炎熱的夏季帶來了煩惱,其實是大震來臨前的徵兆。這一家四口人,父親剛給他們買了個電扇,全家在享受著電扇帶來的快樂,誰也沒有想到大難已經來臨到這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地震的當天夜裡,夫妻二人還在工地幹活,姐弟倆都睡在屋裡,突然一聲巨響,大地震發生了,房屋瞬間倒塌,到處是人們的慘叫聲,夫妻想到孩子還在家裡,沒人去救,父親不顧一切衝進廢墟中,瞬間就被埋進倒塌的建築物中,父親喊著孩子的名字死去了。這時姐弟倆也被房屋的一個大梁壓在兩頭,正痛苦地呻吟著,當媽媽到處尋找這兩個孩子時,救援隊發現了他們,可悲的是,因為兩個孩子剛好被壓在一個房梁的兩端,撬房梁的這一頭,就能救活弟弟,那房梁的另一頭就會壓死姐姐,當救援隊問母親,你是救哪一個呀?母親哭著喊著:“我兩個都救,求求你們了,給你們跪下了。”可救援隊只能無奈地說:“你快點決定,要不我們就去救其他快死的人了。”媽媽看看姐姐,問問弟弟,只好哭著說救弟弟吧,姐姐聽到媽媽的話,徹底絕望了,一個昨天還活蹦亂跳為弟弟打抱不平的姐姐,一句話就決定了生命的取捨。姐姐流著淚閉上了眼睛,等待死亡的到來。當救援隊救弟弟時,弟弟的胳膊又被一塊大石頭壓著,看到弟弟已經奄奄一息,只好鋸掉胳膊保全生命,當媽媽看著救出截肢的孩子,媽媽昏倒了,看到這樣的場面,電影院裡唏噓一片,觀眾都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中,實際上這四口之家只是大地震大難中所有遇難市民的一個縮影,幾十秒死了二十四萬唐山人啊,多麼可怕的數字啊,這中間有多少悲慘悽切的故事發生,又有多少孩子從此變成了孤兒,看到後來建起的為紀念唐山人民的紀念碑,那上面刻著震死的二十四萬人的名字,感到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和無奈啊。大自然給人類造成了多大的災難啊!從紀念碑的這頭騎車子到那頭最少也得十幾分鍾,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看了這個電影,使我悟出生命之真諦:人啊,要善待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快樂生活每一天。生命是如此脆弱,當你為生活中的事情苦惱時,何不想想,活著就好,不必煩惱,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熱愛生命吧,朋友,讓我們享受人生吧!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4

  上個星期回家了,這次還是一樣的“忙碌”,一樣在不停的趕場。很累!但不管怎樣,我還是擠出了一點時間去看電影。

  電影《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同時也是一部我看了那麼多大片最有感觸的一部!看這部片子時,帶給我的感覺是震撼的同時也是悲傷的。震撼著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是那麼的大,同時悲傷著地震後的災區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以及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看這部電影我不禁淚流滿面,為那死去的同胞也為影片中人物所演繹出來的故事。

  在這兩個多小時裡,我即害怕又感動,害怕地震時片中人們慘死的情景、小女孩在死人堆清醒的情景,畫面的灰暗讓我不禁想如果我在的地方也發生同樣的事情的話,我會怎麼樣?影片剛開始時給我帶來了很多負面的情緒,我的神經是緊張的。但與此同時我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在發生地震後,搶救被埋在地下的傷員時親人們所做的決定,是那麼的無奈和心痛!我想我會有段時間都忘不了當方登聽到媽媽說:“救弟弟”時那絕望的眼神;忘不了李元妮揹著兒子去醫院時那麻木的眼神;忘不了小女孩從雨中廢墟中醒來,周圍一片傷亡景象,哭著被人抱走的鏡頭,忘不了……

  影片中的幾句臺詞也讓我久久不能釋懷,在李元妮吃飯時說:“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那時元妮的表情是迷茫的,她在追憶也在回憶。我到現在還沒有能夠很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但是依然覺得這句話很讓人心痛,這裡面蘊含的是怎樣的含義和情感?!是怎樣的情感讓她說出這句話?內疚?還是思念?我不知道,但從她話語中我能再次體會到:人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在王登在和大師兄談墮胎時說:“犧牲,你哪知道什麼叫犧牲”——在裡面包含了多少對母親元妮的嫉恨和自己受到的委屈,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到的情感;在方登回到唐山老家與分別三十年的母親見面時,元妮跪著說:“你是從哪冒出來的,怎麼不給我個信兒呢?!”——老母親的意外和感動以及她內心情感的釋放是那麼讓人揪心和高興。還有很多經典的臺詞我忘記了,在看這部影片時,我想到了最近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很多事情我太過於執著!很多機會我放棄了!很多時候我錯過了!所以我造就了現在的自己,讓自己走進了一個衚衕裡,自己把自己困死!

  電影《唐山大地震》在網上有褒也有貶,但我個人覺得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影片中所演繹出來的情感是讓人尋味的,是讓人深思的!沒看過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下,這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這也是我看了那麼多的電影最想推薦的一部影片。

  《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5

  昨日是電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與家人朋友有幸觀看了此片,感覺震撼頗大,《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後感。我是唐山人,經歷過那場地震災難(當時我八週歲,剛上小學二年級)。下面就以唐山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徐帆飾演的母親和張國強實驗的父親(以下省略簡稱母親、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後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麼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後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真實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貢獻和犧牲,觀後感《《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後感》。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衝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期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應該說是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捨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對這部電影的拍攝談點個人觀點。這部電影屬於大製作、大手筆,拍的非常震撼,陳道明、徐帆等演員表演非常真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來上這麼一部電影,希望能讓同胞們有些心靈上的震撼,也希望對年輕人的觀念有所改變。美中不足的是該部電影有植入廣告的嫌疑,可能是劍南春酒廠和工商銀行贊助的緣故吧!另外在歷史背景細節上把握不太準確,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陳道明實驗的養父佩戴上校軍銜就不符合實際,我軍是在1988年菜實行軍銜制的。當然這只是這部電影的美玉之瑕,總的來說電影很震撼、真實。

  再者唐山大地震時當時交通不發達,只有軍隊能進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後死了24萬人。在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都動員起來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直升機飛進來了,挖掘機進來了,全國各地的志願者都來了。時代不同了!唐山的觀眾看完以後是感動,甚至感恩!所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恩人!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6

  昨晚看了《唐山大地震》,一夜沒有睡好,眼前總是浮現電影裡的場景!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一個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地震發生時,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母親元妮面對的卻是隻能救一個的痛苦選擇(任何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會崩潰),被母親放棄的小登,在奇蹟般生還並被解放軍收養的32年間,對母親當初的選擇一直不能釋懷,而她的母親同樣在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陰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

  我哭了幾次已經記不清了,裡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樣的情緒醞釀,不是為哭而哭,而是細膩體味某種苦楚後,發自內心的真切痛感。比如方達要被奶奶帶走,媽媽目送汽車漸遠,流下了無助的淚水,兒子跑回來後抱著唯一的骨肉痛苦失聲時;比如小登的養父大吼:“這些年你去了哪裡”後的嚎哭;比如小登與母親重逢時的欲哭無淚以及後來在墓地的那次痛哭

  幾乎所有的哭戲都在精準把握人物命運的脈搏以及觀眾的淚腺後,自然而然宣洩而出,讓人感同身受。

  劇中媽媽元妮斷然拒絕追求者,而堅守著自己的愛情觀:誰能拿命來對我好?甚至放棄了搬進樓房的機會,一直住在小平房裡,怕老公和女兒的魂兒回來找不到家。也許只有經歷了那樣的生死場景才會有刻骨銘心的愛,才會甘願從一而終。震後的家園幾年間就建好了,而且越來越好,而經歷了地震的人們心靈的重建卻需要幾十年甚至一生,心靈的重創都難以癒合!

  由於時間背景,影片中許多的道具看了都特別有感覺:冰棒是用紙包著的、冰棒箱子是當年我媽媽用過的那種、暖壺、茶缸子、電風扇、縫紉機、腳踏車、腳踏車把上掛著的籃子(是用包裝條編的)~~~~~~把思緒帶回到了童年!同事hh說:走出電影院馬上給在老家的父母打了電話,突然之間特別想念他們。我想,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有同感,親人永遠是親人,家,永遠是你疲憊時停泊的港灣!就像劇中母親元妮常說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麼是真沒了!23秒可以改變一切,要珍惜現有的幸福,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

  在近幾年裡,自然災害不斷髮生,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發生的青海玉樹大地震,馮小剛此時拍攝《唐山大地震》具有時代意義,使我們對自然災害的殘酷性和破壞性,有了深刻的認識。能激勵更多的同胞以各種方式去抗震救災,不僅是劇中身在加拿大的小登,不僅是經歷過地震而倖存的唐山救援隊,更多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儘自己所能,奉獻愛心、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次,電影結束了,觀眾寂靜的離開,面對最後一個鏡頭:20多萬逝者名字的紀念碑,我相信大家都會陷入自己的沉思,——活著 真好!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7

  “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這是剛剛上印的大片《唐山大地震》中女主角元妮經常唸叨一句話,這會它又頑固的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因為我又一次無意識的在手機裡翻到了奶奶的照片,照片是在奶奶去世前四個月留的,當時只覺得沒事做,逗她開心才拍的,奶奶總說,照相是要吸人的魂靈和精血的,就沒敢多拍,怕她擔心。那時候的她看上去就很虛弱了,我們也知道她的日子不長了,可是總覺得還有日子,好象這個不長的日子會很長一樣的,至少,在拍照的那會我沒有意識到還有四個月,這個跟我至親至愛的生命會永遠的消失,永遠。

  生活中的傷痛是沒有彩排的,你覺得你是有準備的,但當它來臨時,一樣會倉促茫然,心痛不忍,就像大多數人都知道人生的盡頭是死亡,卻仍然痴心妄想自己會是個例外。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準備過了,不像大地震,成千上萬的鮮活的生命,在剎那間凝固。那種“沒了”的感覺,就像上天跟你開了個特大的玩笑,然後你突然間明白那玩笑是絕對的嚴肅與真實的一樣,你沒有辦法跟人商討,也不可能商討。

  七八年前,我的二伯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向我們告別的,他被人騙了很多錢,這麼聰明的要強的一個人,就想不開了,跳江自殺了。當是我正在上班的途中的公交車上,聽人講這個訊息,大腦立刻一片空白,接著眼淚就無聲的嘩嘩的流下來,車子乘過頭了還呆坐在位置上。二伯的屍體到最後都沒有撈到,他的墳是空的,所以到現在我都一直有個盼頭,希望他還活著,像很多電影小說裡那樣,活在一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年後突然醒悟了就回來了。以至在夢裡老見到他回來,向我們說“對不起”。

  “對不起”,有時侯聽起來簡單,說起來困難。就如影片《唐山大地震》中的方登,在經歷了很多磨難之後終於明白,媽媽在當時有多麼的難以抉擇,媽媽也一樣的愛她,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三十多年來,媽媽一直活在愧疚中,一直活在廢墟上。“對不起,媽媽。媽媽,對不起。”多年來的恨在剎那間瓦解,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自責。

  很多時候死去的人,對於活著親人來說永遠是種傷痛。所以,那些看上去非常大的“災難”,可能對於我們的影響還不如那些無形的、不為人所知的“災難”大。對於普通人來說,身體上的傷口癒合起來並不難,但是要真正擺脫心靈的情結與桎梏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任何一個人都會有面臨著失去親人的痛苦,沒有人能預料到,苦難或災難會在何時何地發生。有時候,它往往在人們最無提防的時候,突然間來臨,讓你措手不及。影片描述的是大地震中的人和事,但那些情感何嘗又不是最普通,最真實,最深刻的,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在其中觸及自己的一些隱痛。難怪導演馮小剛說:這部電影震的不是房屋,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馮小剛會火,因為他懂。

  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但,沒了,就是沒了。讓過去的過去吧,我們必須學會——忘卻,咬牙,前行。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8

  媽媽總說,出生在我們這個年代最幸福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還有姥姥疼爺爺愛。以前,我總是不以為然,嘴上雖不說,但心裡可不服。出生在我們這年代,學習壓力有多重啊,直到有一次,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我才明白,我有多麼幸福……

  1976年7月28日 唐山

  李元妮一家是唐山人,他們生活挺寬裕的。有一兒一女,聰明可愛,生活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

  “轟隆隆”一聲雷想打破了唐山夜晚的寧靜,天空毫無徵兆的紫了下來。這時,正在卡車後備箱的李元妮和她丈夫大強嚇了一跳,地面開始搖晃。“是地震!”他們死裡逃生,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被埋在石頭底下。

  最後,就連她丈夫也為救她而失去生命。到處都是血,觸目驚心。李元妮到這最後一點希望,在亂石堆裡尋找自己的兒女。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找到了他們。

  接著是李元妮的咆哮聲,小登猜想是母親在刨土。

  “大姐,沒用的,這孩子是壓在水泥板下的,只能那傢伙撬,刨是刨不開的。”

  又是一陣紛亂的腳步聲,有人說傢伙來了,大姐你讓開。幾聲叮噹之後,又停了下來。有一個聲音結結巴巴的說,這塊水泥板,撬了這頭,就、就往那頭倒。

  隨著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小,李元妮一下子懵了。四周是死一樣的沉寂。一塊水泥板,兩個孩子,一個是壓在這頭的女兒小登;一個是壓在那頭的兒子小達。

  “大姐,你再不說,兩個都沒了。”

  在似乎無限延長的沉默之後,李元妮開口道“救弟弟。”

  小登絕望了,只覺得有人在她腦殼上砸了一錘。醒來時,只見旁邊躺了無數屍體,血流成河。

  這重男輕女的想法讓我很是氣憤,“為什麼我們女性在數年前的地位會如此低下?”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我去問了爺爺,爺爺告訴我:“在那個年代的女人不過是一件男人的附屬品,為人類傳宗接代的工具。”爺爺還說:“在古代,婦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納妾制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不過呢,現在的社會制度沒以前那麼封建了,萬事都是“女士優先”。

  這句話在現實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現。有一次,我在車站等公交車。車一來,我們就按順序上車。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孕婦。上了車,我才發現車上根本沒座位,售票員對大家說:“請大家給孕婦讓座,謝謝。”許多人多站起來主動讓位,讓我明白了現代人的美德。

  幾年後。

  小達長成了帥小夥,但他的一隻手臂在地震中截肢了。沒考上大學的他,無所事事,決定離開唐山,去外面闖一番。小登被一對軍方夫婦收養,她依照自己的志願,報考了醫校。

  眨眼間,又是很多年後。

  由於發生了汶川大地震,方達和方登都去救援,兩個見面並相認了。這時方登才明白了,她的親生母親也很無奈。

  活下來只是開始。是的,當面臨災難時,人們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異的。可天災過去之後,每一個人站起來的方式,卻是千姿百態的。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9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強死了。孩子方登和方達都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達就會被壓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達就會被壓到。周圍餘震不斷,若再不下決定,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在萬不得已的情景下,母親做出了決定:“救弟弟吧……”兩個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聽到了媽媽的話。震後,李元妮堅強地獨自撫養著失去一隻胳膊的兒子,而劫後餘生的方登卻被軍人王德清收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後的汶川地震,他們才重新相逢。最終姐弟倆一同回家看母親。老母親洗好了西紅柿,告訴女兒:西紅柿洗好了,我沒忘。老母親給女兒跪下時候,我淚如滂沱。電影的最終,女兒最終寬恕了媽媽。

  母親李元妮在應對救援人員的問題:“到底救哪一個”的時候,泣不成聲地說:“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兩個都會失去。女兒年紀雖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負了,身為姐姐的要保護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歡吃西紅柿,只剩一個西紅柿的時候,姐姐也要讓給他吃。當方登聽到“救弟弟”這三個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絕望,但自我卻活了下來,於是她再也不要認這個救弟弟捨棄自我的媽媽。

  母親和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應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終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麼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後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母親一向都沒有再嫁,是因為她的心裡一向放不下方大強。她也沒有離開唐山,因為她怕方大強和方登回家,會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講一次家的地址,講了整整32年。母親心裡憋了32年的是對方登的愧疚,她這32年來,一向都在忍受著折磨。

  養父母給予方登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對待方登視如己出,把她當做自我親生的孩子,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表達了人性的關懷,拍得十分真實,十分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10

  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看電影《焦裕祿》,看完之後要每個同學寫一份觀後感,我很痛苦的找來各種電影雜誌開始抄襲,這個被迫式的“觀後感”讓我為之記憶至今。沒想到近20年後的午夜12點,我卻為了曾經為之不願、不削的事情而趴在電腦上奮筆疾書,只想把心中之事一洩千里。如此濃墨重彩的鋪陳,其實只為了想告訴大家——“這次我是真的.動了情”。

  一部好電影往往是譭譽參半,世上之事有人喜歡,自然也就有人討厭。在我看來,其原因是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其情感心路歷程自然也就形形色色,無得有同了。而正是這形形色色,也就讓每個人感情的頻率和觸點有所差異,因此同一件事情有的人可以波瀾不驚,有的人卻波濤澎湃了。

  《唐山大地震》——一看片名給人的感覺又是一部政治題材的激勵人們眾志成城,堅毅不拔對抗苦難的勵志電影,油然而生的叛逆牴觸情緒也讓我一開始就給電影評上了負分。不是說我對地震遇難同胞缺乏同情,也不是對抗震救災不屑一顧冷眼旁觀,而是認為用這種題材賺人眼淚博取資本,實為厭惡。電影的開場一如所想——震前毫無預計生活場景描寫,震時耗資巨大的特效情景,然而就在這時,我心中那平靜的湖水被一個“選擇”激起了浪花(各位看官聽好,我被激起的不是“漣漪”,而是“浪花”):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兒,兩個只能救一個,做為母親如何選擇?有著極強求生意志的姐姐,雖然被壓在石板下面,卻不停用石塊敲擊地面告訴別人她還活著,當聽到媽媽說:“救弟弟”這時候她的手開始無力了。不是死亡的恐懼,而是被放棄的痛苦。當我們還沒來得及去解讀這母親的選擇的時候,兩個人都已被帶出了廢墟,媽媽不是抱著被救出的兒子尋求救援,而是緊緊抱著被認為壓死的女兒哭喊著:“對不起”!

  劇情開始向著與我初衷所想背道而馳的方向發展。女兒並沒有死,被好心人收養之後她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在她後來的30多年中,她沒有再提地震及之前的任何事情,然而生活的各種小事不經意間透露了這場地震對她整個心靈及人生觀的影響。亦如最後她所說的:“不是因為我忘記,而是因為我無法忘記。”

  在5。12汶川地震的救援過程當中,她以第三者的角度體會了一位母親無奈痛苦的抉擇之後,她理解了母親,後來與母親相認,毫無意外的猜到了劇情會是母親向她跪地道歉,然而畫面展現在眼前之後,我並沒有因為對劇情的預估而使內心打上預防針,心潮的澎湃仍然像巨石沉湖般高漲起來。

  整部電影讓我感受到的不是對生命的頑強抗爭,而是大仁不仁的痛苦放棄;讓我看到的不是罹難者的慘痛遭遇,而是對經歷者一生不可磨滅心裡烙印;讓我深深體會災難帶來的不僅僅無情的死亡,更是揹負感情所帶來的一輩子的痛苦。在此,我要向馮小剛及所有演員深深鞠一躬,因為我的心靈得到了震撼,也向在災難中死去和活著的人鞠一躬,希望我們都不要再經歷如斯的痛苦!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11

  一天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看了馮小剛夫婦共同導演的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由於唐山的各類設施都很落後,所以唐山幾乎被移為了平地,所以單單是死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24。2萬人,二十四萬兩千人啊,是幾十萬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這短短几十秒時間內就化為烏有了,無情的大地,讓成千上萬個家庭支離破碎,讓成千上萬個人變為孤兒,無依無靠,浪跡天涯……

  在地震的時候,一位父親不願讓母親犧牲,隻身跑進倒塌的樓房去救孩子,卻被一塊掉下來的大石板砸死了,就這樣,元妮失去了丈夫。

  元妮在石頭上絕望的哭,一、是為離去的丈夫;二、是為生死未卜的兒女。

  元妮對著天大喊:“老天爺,你這個******!”這幾個字的背後,都是元妮滿腔的憤怒。

  後來元妮得知姐弟倆還活著,但是都被壓在一塊石板的兩端,不管是撬哪一端,總有人會被作為支點,而被壓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了許多。救援人員問元妮:“到底要救誰?只能選一個。”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對著痛苦的抉擇,元妮哪一個都不願放棄,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們了,都要救!”這句話表明了元妮是非常愛他的兒女。但最終只能就一個,選擇一個便意味著放棄另一個,萬般無奈之下,元妮艱難的從牙縫裡擠出三個字:“救——弟弟”說完嗚嗚地哭了起來,是呀,元妮是覺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誰會願意放棄自己的親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聽到了這句話,眼淚,慢慢的從她的臉頰上淌了下來。

  後來,姐姐大難不死,在拉屍體的車上醒了過來。被一對好心的警察夫婦收養了。

  轉眼間,大地震已經過了32年,姐姐和弟弟也早已長大成人,在這32年裡,對於女兒的愧疚也折磨了元妮32年。元妮天天燒紙錢,搬到了新家以後就天天一邊燒紙錢,一邊唸叨說住哪兒了,在哪條街,哪條巷子,怎麼走,怎麼走……

  元妮天天自責愧對於女兒。

  而姐姐因為憎恨母親當年不救她,32年終不願回唐山認親。

  後來,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一干成一番事業並且帶著員工的弟弟不約而同地參加了抗震救災活動,無意中聽到弟弟和別人聊起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之後,姐弟相認,一同回家看望年邁的老母親。元妮看到女兒回來了,高興得不知所措,淚流滿面。姐姐卻沉著臉像個木頭人,也許還在憎恨母親。

  元妮端著一個盆子,裡面放著幾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說:“看,媽媽沒騙你吧,是媽媽對不起你。”姐姐沒想到母親在她小時候許下的諾言,至今不忘,又得知母親每次買的小學課本,也有自己的一份,終於淚如湧泉。

  這部電影觸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絃,或許現在我們還理解的不夠深,但如果真正要我們放棄一個親人,才能體會到什麼事痛苦的抉擇。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任何一位親人。無論他(她)對你是好或是不好。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12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於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願。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後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了。(可是,影院好腹黑,比平時多了要了我15塊,窮啊,窮啊~眾:沒功聽你哭窮,快寫!偶:555~~你們更腹黑)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錢,,這倒是值得一看哦)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捨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蹟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輾轉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唐山大地震,於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挽救正在水深火熱裡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於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於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於團圓……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生的鉅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裡的創傷。不過,最後,母女重逢又給人心裡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於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於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後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讚歎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裡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麼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後,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裡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謹此影評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創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後祝大家:

  真愛生命,好好活著。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13

  觀看《唐山大地震》淚水幾乎沒有間斷地浸泡雙眼,以至於走出影院時我的雙眼紅腫乾澀,只能佩戴太陽眼鏡遮擋。而影片引發內心的波濤,洶湧澎湃,卻無法阻擋。我很衝動地想寫點什麼,謹此表達對堅守家園的人們由衷地敬仰!

  元妮是整部影片的主線,貫穿整部影片,她對親人的哀思和守候作為情節的軸心,把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故事串聯在一起。作為一個深愛丈夫的妻子和一個視子如命的母親,大災難後三十多年的艱苦歲月中,她在最平凡最普通的底層生活中用不倦不悔的愛去堅守一個破碎的家庭,用一顆“已經碎成渣兒”的心去對抗生活,對愛情頑強執著,對親情傾心維護,對磨難舉重若輕。她也有作為學生家長被老師訓斥的狼狽,也經歷過下崗失業,無處安身的恐慌,還有溫情男人相約人生的美意,但這些都無法改變她內心的堅持。她還是朝朝暮暮地守候在老房子裡,還是年復一年的焚紙告靈,她疲憊淡定的眼神在無數個瞬間摧垮我的情感堤壩。

  這部影片我一口氣看了三遍,每次看到元妮被丈夫一把甩在身後,看著丈夫葬身於坍塌的大樓中,悽慘的呼喊丈夫的名字時,每次看到她望著遠去的長途汽車上殘疾的兒子對她揮手,而她幾乎要趔趄癱倒時,每次看到她與失散的女兒相見,雙膝跪地時,我都會被她精湛的表演感動落淚。這部影片感人之處太多了,元妮的愛樸素平凡,但我卻感到驚天動地!愛要多麼深厚純正才能經得起歲月的侵蝕;愛人要如何相知,才能穿越冥靈,成為最強勢的支撐!無情的歲月一點一滴把她鐫刻成了一座神女峰!我喜歡這樣的手法,愛情在親情的演繹中昇華,親情在愛情的輝映下唯美。我覺得這個人物塑造的很好,形象很飽滿,有深度,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相比於母親的形象,我覺得一對兒女就顯得有點單薄了。劇情對他們結局的安排都不錯,一個是大老闆,一個遠嫁美洲,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生活。也許導演正是想借此來表達災後人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樣的主題,但是劇情的設計讓我有媚俗的疑心。首先,劇情對他們的安排超越了時代。一個棄學打工,一個未婚先孕,我覺得在80年代都不具有典型性。我更希望看到兩兄妹在如母親一般平凡的生活中,精神層面得到提升,能夠更平和安詳地去對待人事,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幸福的含義。我覺得這是災後兒女最大的成功和財富,而不是金錢和享受。其次,對兩個孩子性格的成長缺少細節。我相信磨難是一種財富,這份財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但是我對此沒有什麼印象。女兒的表演有些生硬,讓人厭煩。這兩點降低了影片的藝術價值,或許也是我心中的一個遺憾。

  當然,在這種歷史的題材中注入現代的因素,透過兒女的成長來展現時代的變化是個非常好的想法。比如把他們的相見安排在汶川地震中就非常巧妙。如果兒女們的生活更能貼近生活,我想影片或許會更加精彩。總之,在商業片大當其道的年代,能拍出這樣的影片已經很不錯了,這個影片值得一看。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14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強死了。孩子方登和方達都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達就會被壓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達就會被壓到。周圍餘震不斷,若再不下決定,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母親做出了決定:救弟弟吧兩個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聽到了媽媽的話。震後,李元妮堅強地獨自撫養著失去一隻胳膊的兒子,而劫後餘生的方登卻被軍人王德清收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後的汶川地震,他們才重新相逢。最後姐弟倆一同回家看母親。老母親洗好了西紅柿,告訴女兒:西紅柿洗好了,我沒忘。老母親給女兒跪下時候,我淚如滂沱。電影的最後,女兒終於寬恕了媽媽。

  母親李元妮在面對救援人員的問題:到底救哪一個的時候,泣不成聲地說:都救。但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兩個都會失去。女兒年紀雖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負了,身為姐姐的要保護他;弟弟和自己都喜歡吃西紅柿,只剩一個西紅柿的時候,姐姐也要讓給他吃。當方登聽到 救弟弟這三個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絕望,但自己卻活了下來,於是她再也不要認這個救弟弟捨棄自己的媽媽。

  母親和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後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麼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後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母親一直都沒有再嫁,是因為她的心裡一直放不下方大強。她也沒有離開唐山,因為她怕方大強和方登回家,會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講一次家的地址,講了整整32年。母親心裡憋了32年的是對方登的愧疚,她這32年來,一直都在忍受著折磨。

  養父母給予方登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對待方登視如己出,把她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表達了人性的關懷,拍得非常真實,非常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00字15

  帶著一種感動和震撼的心境寫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後感,很多年沒有再看過如此感人的電影了,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故事講的是方大強的老家是山東青島的,當兵復員後,留在了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家四口遭遇,方大強在地震中為搭救自己的龍鳳胎兒女被壓在了廢墟中不幸遇難,妻子被丈夫方大強甩到了廢墟之外得以生還,而一對兒女卻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一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而女兒方登在這次災難中幸運的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女。女兒隨父姓叫王登,考上了杭州醫學院,卻因感情問題而懷孕無奈輟學,生下了女兒點點,靠家教度日,最後嫁到加拿大。兒子方達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靠自己的勤勞智慧有了自己的公司,娶了自己的妻子小河生下可愛的兒子取名也叫點點,方達出息了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隨處都想讓母親生活的更好點,無奈倔強的母親依然惦記著地震中遇難的女兒和丈夫,以"你爸爸和姐姐會找不到家"為由不肯離開居住32年的"廢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弟弟方達和姐姐方登都參加了抗震志願者,在休息時弟弟方達和另一個年輕人閒聊時姐姐方登知道了對面的就是自己的親弟弟,並隨車來到了唐山,母親下跪懇求女兒原諒,並帶著全家去公墓看望父親方大強,方登注意到父親身邊還有自己的墓,並說無論自己在哪生活,最終都要回來陪伴父親。姐姐開啟自己的墓地忽而發現了上學前父親買的書包,弟弟方達把一大包書開啟,原來母親每年買書都買兩份,一份給弟弟一份給姐姐,一直到高中畢業。姐姐終於知道了母親這32年的不易,抱住母親再也忍不住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劇中張國強飾演的是徐帆的丈夫,在72年唐山大地震中,自己用身體救回了妻子,自己卻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沒有起來;徐帆扮演的母親,在經受了失去丈夫和女兒的煎熬下,孤苦、自責的生活了32年,一直到女兒重返故里認親,在張靜初扮演的女兒'方登"面前跪下,向女兒懺悔般的祈求自己當年的艱難決定,看得我淚流滿面。

  方登也是在影片的最後祭奠父親的墓場,看到母親每年給她買的書本和書包才知道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和一個母親的心,張靜初抱著母親懺悔的淚水徹底洗刷了當年自己的錯誤想法,還有陳道明扮演的一對軍人夫婦,這對好心的養父母,把張靜初視為親生般的撫養了幾十年,張靜初懷孕後不想讓養父擔心,去國外留學,幾年後,已經蒼老的養父陳道明見到女兒後那種期待、激動之後禁不住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凳子表達了一個父親思女、憂女的慈父的心理。

  我的心在演員演繹的真摯情感下禁不住一次次落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