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精選5篇)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精選5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1
很久以前就很想看《姐姐的守護者》,最近才終於在pps上找到這部片子。
影片的設定就很吸引人。小女孩安娜,受不了媽媽總是讓自己捐獻身體部件給姐姐,而將媽媽告上法庭,要獲得醫學上的獨立支配權。雖然,我不是很喜歡和倫理搭上關係的片子,但是這個充滿著矛盾的問題,還是讓我陷入深思。
影片先從這個家庭各個成員(除了在裡面,有些不理智的母親)的視角,來敘述整個事件。
第一個,自然是當事人,小女孩安娜。她的敘述,有些低鬱。每個孩子的出生,都有著其意外性,而自己確實被計劃好,設計好的基因組,只為了和姐姐的器官,骨髓等匹配。媽媽為了姐姐,犧牲了工作,生活,而自己未嘗不是,小小年紀的她,為了姐姐,扎針,手術,住院...
小女孩把她珍藏的金墜子當了。略帶伏筆性質的連線,迎來了爸爸的敘述。
爸爸,雖然他管理家庭不多,家裡的事情,都聽從他妻子的,他總是靜靜在一旁。但他無疑是這個家中最看得清全域性的人。他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安娜沒有佩戴她珍愛的金墜子的。為了不讓這個,具有慧眼的人,透露太多給觀眾,導演只給了他一句話,那是全劇的伏筆:家庭的幸福下,潛藏著不滿,甚至怨恨。這些的爆發,很有可能讓這個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
哥哥的敘述,我沒有太深的印象。這個小孩,透著不成熟的躁動與不安,心裡在壓抑著什麼。
穿插著一些姐姐凱特病情惡化的情節,姐姐翻開她珍藏的相簿,開始了她的 回憶。從父母生妹妹的決定,到自己那個沒有結果美麗的愛情,還有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其實她除了,病痛還承受了很多。幸福的轉瞬即逝,對弟弟妹妹的滿心虧欠,媽媽對她的照顧,一直要求她活下去,做諸多手術,更是壓得她喘不過氣。或許,她需要的只是在活著的時候,生活得幸福,而不是長久著,在內心忍受著這樣的痛苦。
但是牽涉進來的不只這個家庭的人。法官是剛剛從喪女之痛回覆過來的。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平復,可見她愛女至深。在聽證會上,大家才知道,安娜的律師,接安娜的案子,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所謂的名望。他患有癲癇,他能深切知道,身體不能被自己支配的痛苦。這時所有矛盾都集中在了這個聽證會上的辯論。我屏住呼吸,思考著律師的每一句提問,和證人的回答。
當我還在思考,妹妹到底該不該勝訴的時候,安娜正陷入窘境。媽媽一再盤問她,為什麼不願意就姐姐,按捺不住的哥哥終於說出來了。原來,是凱特要求妹妹上訴的,因為她不想再忍受這樣的痛苦了,she wants to die!當時整個法庭都震驚了。我也震驚了。感覺自己前一個小時的思考都是白費的。真正該思考的是,凱特到底給如何選擇她的人生,家人該如何面對凱特的生與死。媽媽無疑是震驚最大的。當所有人都在提醒她,批判她,只是考慮凱特,過於盲目,沒有關心過其他的孩子的時候,她才發現,她最忽略的竟然是凱特的感受,逼著她一直走下去。
將影片推向這樣一個高度的導演,卻讓情節迴流了,矛盾的衝擊戛然而止。一個讓我有點失望的普通結局:在家人的互相理解與關愛中,姐姐平靜地走了,家人開始了各自地新生活,但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生命中,曾經有著那個堅強奮鬥地凱特。
或許,導演覺得,自己的影片,只是充當心理學家的角色,只能給出意見,真正的決定還是觀眾自己去下吧。
自從看了,安哲羅普洛斯的片,就覺得,沒有一部影片的敘述能勝於他的敘述。詩一樣的語言,詩一樣的情節,詩一樣的流動。但是這部影片的敘述,也是非常的舒服,一切都低沉的,靜靜的。沿著一條條涓涓小流,發現它們流入一箇中心。矛盾激盪,最終歸於平靜,有種潤物細無聲的安詳與博大。
看了些評論,說書裡面是妹妹死了,姐姐活了,而且覺得這個結局更切合主題。我覺得這樣就太殘忍了,難道妹妹真的就要一輩子為姐姐而活麼??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而不是別人的備用倉庫。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2
昨夜觀一讓人潸然淚下影片名曰“姐姐的守護者”耽誤了睡眠時間,今一整日顯得萎靡不振。但即早些睡亦是睡不著。因週日晚生物鐘總習慣晚睡。週一則習慣精神恍惚,呵欠連連。午休時老被外邊嘈雜聲所驚醒。心底只嘆氣兼無可奈何,亦讓吾想起那句:“只許州官居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竟是如此貼切。
據聞要降溫,上班時只覺外邊狂風大作,風沙橫行,剛出門沙塵就吹進眼。忒難受。揉眼並無效,待進巷子時才將其攆出,好不舒服。
再步行遠些,處處猶見昨夜風肆虐時吹落的黃葉。瑟瑟黃葉仍在絮絮落地。在廣州這樣一四季並不太明顯的城市,也只有這樣的景象才能彰顯冬日要來臨之趨勢。勾勒起我們心底的思念之情感念之意。
話說“姐姐的守護者”起初看時不以為然,既然妹妹anna要狀告雙親從出生起便將其做為患白血病姐姐救命的良方。毫不誇張地說妹妹的出生就是為了姐姐。輸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現在甚至要捐腎。妹妹anna這次就是不願捐腎給姐姐kate才去找律師。法院審訊過程中,為了病魔中的大女兒歇斯底里的媽媽,不屈不撓的律師,還有追求正義公正的法官。他們都表演得那般到位。演技當然可圈可點。同時品格也令人肅然起敬,只能說在真愛病魔面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誰是誰非。
及至後來法庭上辯得難解難分之時,哥哥jessie再也忍不住,把真相說了出來。原來狀告雙親是姐姐kate的主意,因為她不想再拖累家人,且她自己也想安靜地離開這個世界。便上演了一場由小女兒狀告父母親的戲碼。待認清故事的來龍去脈,分清條理之後對他們一家子的堅強勇敢和不離不棄所震撼。
親情永遠都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是其他任何情感所不能替代和複製的。親恩點滴記於心。時常自醒,對於雙親兄弟姐妹我們是否真正地無愧於心。
昨下午,外出小晃了回,待匯完款便經捷徑歸家,在一平地,驚喜地看到小朋友們在玩遊戲。此遊戲乃是真正意義上原汁原味,無害的,如跳繩,玩泥沙等。記憶瞬間流逝到了童年,每年這個時候應是跳繩和毽子風靡之時。放學後節假日玩得不亦樂乎。常樂不思歸。要幹活總找不到人,為此沒少挨父母的罵。
現今小朋友總是玩電腦遊戲的多,小小年紀便戴著深度近視眼鏡。最常見的就是一胖胖的小男孩,戴著價格不菲的近視眼鏡,理直氣壯,亦有些神氣地從你身邊而過。他的媽媽/奶奶則緊緊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生怕兒子/孫子會飛走。每每看到這便嘆乎於溺愛過頭。孩子總有一日得離開羽翼的保護。何不給他們於更多的空間。90後00後不久終歸得撐起整個天,但現看來怕是心有餘力而不足已。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3
影片是圍繞著一個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兒展開的。為了救這個女孩,於是安娜出生了,她的身體一開始就不屬於自己,取骨髓、血液等身體重要的部分都是為了拯救瀕臨死亡的姐姐。當安娜的姐姐出現併發症腎衰竭的時候,安娜將母親控告上了法院,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支配權,她的媽媽並不理解這樣的'做法,所以一場愛的救贖就此展開,當真相公開,我終於明白影片名姐姐的守護者真正的含義,那是對姐姐滿滿的愛。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裡很壓抑同樣也很震撼,那些快樂幸福的背後是怎樣的悲傷與痛苦。我想,在這部影片中,每個人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沒有對和錯的區分,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可以黑白字可以寫在紙上,它涵蓋的東西有很多,但最終指向愛。
對於安娜來講,她的出生只有一個使命——救姐姐,家裡一切的重心都圍繞著姐姐,她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她的控告完全是出於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是姐姐的意願,我想我也很理解的,“生命高於一切“是生命倫理學的最高原則。每個人都享有屬於自己的權利,安娜這樣的做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在做出這樣的選擇會受到道德、親情、倫理的拷問,當這些衝突糾結在一起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做。安娜在現代科技下是與姐姐完美契合的孩子,她的出生應不應該,如果安娜可以選擇,她會選擇這樣出生而接受這樣的生活嗎?我們不得而知。
人工生殖技術本來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不作細談,但作為醫者,我們要緊守倫理原則。移植醫學,是一門很偉大的科學,它給患者帶來了福音。你想,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突然看到了生的希望,這是多麼讓人激動。當然,這需要供體與受體的配合。然而,我們卻忽視了供體的感受,安娜一次一次被醫生從身體上取走東西,這樣才可以挽救姐姐,臍帶血、淋巴細胞、骨髓……。最後到了腎臟,那這之後還會有其他的捐獻,她本來是一個健康的孩子,這樣一次一次的付出,最後也會威脅到她的生命,那麼她的權益應該如何來維護?
安娜的姐姐已經在一次一次的急救、手術、化療中磨滅生的希望,她活得很辛苦很痛苦雖然她很堅強,她知道自己有一天終將死去,可是每天要在忙碌的親人面前強顏歡笑,她的心理壓力也是很大的。那麼,她的感受應該如何照顧?是這樣痛苦的活下去還是快樂的離去?這其中涉及到臨終關懷與死亡倫理。
鏡頭到了海邊,我看見這個可憐的女孩兒遙望大海她笑得很開心,看著一家人相擁的畫面,很感動。我想,所謂的拯救如果帶給病人的是無休止的痛苦,那麼這樣的拯救又有什麼意義呢?那麼這樣的活著就已經失去挽救的意義。女孩不想再這樣痛苦下去,於是她策劃了一切,她想透過法律的手段來結束這樣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摺磨,當看到女孩兒在她媽媽的懷裡安然離去的時候,她應該是快樂的。面臨道德、倫理、情感的衝突,道德尺規的標準不同,每個人的選擇也許會不同。
影片的結果似乎是一個觀眾最可能接受的結局,最終所有的都回到自己的軌跡,這部影片很讓人感動,它全片都貫穿了愛,對於安娜來說,上訴的結果是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愛她的姐姐。為了她姐姐,11歲的女孩兒敢於向母親提出挑戰,她可以接受周圍指責的眼光,她願意把這個秘密永遠保守下來,哪怕媽媽一輩子都不會原諒她。如果不是到最後她哥哥說出了這個秘密,也許很多觀眾都會認為安娜自私自利,其實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安娜上訴是為了自己,她只不過是在維護自己的個人權益,只不過蒙上道德的面紗,我們看待的目光就不同了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得不面臨個人權益與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之間的衝突。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在社會中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就需要遵守各種規範,面臨不同的衝突,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以我的觀點,我們需要把握自己道德的尺度,依照自己的良心,在有限的空間裡最大程度的爭取自己的權益。也就是說在追求自己的個人權益的同時不能違背做人的尺度。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4
開始以為是關於妹妹控訴而滋生出的一系列問題,也好奇最後會給出個怎樣的結果,想必如果按這條路下去,會是個更有爭議的話題。
有時覺得病人凱特反而是那個最累的人,當大家都到她病床旁打算陪著走到最後的時候,他們抱的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很真誠在陪伴的,可他們更多的也只是一個過場而已,一個和你沒什麼聯絡的親人,思想的遠比感情的大很多。還有人和凱特說你會好起來的,要相信。多麼套路的話,甚至他們不知道她最希望的是什麼,而凱特像一個看淡了的人似的,接受每個人的祝福,然後歡笑聊天。如果這時有個人只是靜靜的陪者,與她在意的聊聊天,或許那樣的送別對即將死的人更好。
開始覺得妹妹是可憐的,可想想凱特同樣也可憐,生了自己不願意的病,還要自己喜歡的人為自己而犧牲很大,卻維持了只是更長不知道多久的時候。還好有了泰勒的出現,走完這一段,凱特的人生算是充盈了,她用了比別人短很多的時間經歷了大部分該經歷的,沒有人的人生軌跡規定得到老才結束的。走到過頂點,似乎也夠了。或許孩子到最後想的都是那個讓自己著迷迷戀的人,最後的最後閃現在腦子裡的有父母的多少呢,這像是個迴圈,而且越大越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出現,然後變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她的媽媽,那個讓人感覺最疼愛女兒的人,似乎走入了一個怪圈,甚至有時感覺女兒的活著都是為了不讓她媽媽的希望破滅,這或許就是男女很大的區別,父親對女兒的關注永遠不輕易表露,只會在她美麗的走下樓的時候默默看著,在她想的時候,毅然決然地帶著去海灘,在她快不行的時候,在親戚朋友進行最後看望的時候,依然默默看著,這種愛深沉,真摯。
人該知道什麼時候放手,即使再痛,一味的緊抓不放很容易讓人迷失,讓人看不清真正要的東西,我想這就是媽媽給我最大的感受。當然,這些說起來總是輕描淡寫,沒有經歷過很多都沒法。只是平靜的接受自己該接受一切,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如今為對方好已經不能成為藉口,更何況我們未必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緣,有來的時候,就有走的時候。
《姐姐的守護者》觀後感5
我是在我同班同學的影響下才觀看了這部電影的。這確實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看到感動的情節時,我也感動得哭了。
《姐姐的守護者》講述的是為了讓罹患血癌的凱特能夠活下去,父母透過基因技術“製造”了與凱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兒——安娜。安娜感覺自己只是姐姐凱特的“藥罐子”,11年來,凡是在凱特有需要的時候,無論是臍帶血還是白血球、肝細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斷的向凱特提供。然而,即使有孤注一擲的媽媽、無可奈何的爸爸,以及身邊所有人的愛,凱特的情況還是越來越糟,腎功能的衰竭必須要年僅11歲的安娜捐獻出自己的一個腎。
這一次,安娜選擇了拒絕,並且尋找到律師坎貝爾把母親告上法庭,她要捍衛自己的身體。然而,法庭上哥哥傑西卻吐露了另一番真相。原來是姐姐在她的男友因癌症去世早就有了輕生,放棄治療的念頭,只是不想她媽媽對她的期望,她才不敢說出來。所以她想用這個辦法使媽媽放棄治療她的機會。事情被揭露以後,凱特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最後他們一家人陪著凱特走完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為姐妹之間的感情,姐姐跟她男朋友之間的愛情而感動。姐姐凱特跟她男朋友都是癌症病患者,他們都是樂觀堅強的人,他們兩個在彼此的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相互支援,相互鼓勵。雖然有時候化療等這些讓他們難受得很,但是他們之間的互助讓他們中誰都不感覺辛苦,因為此時他們身邊有一個可以理解他們痛苦,給予彼此安慰的人。所以即使兩個人的命運都蠻悲慘的,但是你絕對不會覺得他們可憐。因為我們很清楚能找到一個真正你愛的然後他又真正愛你的人真的很不容易的。最後凱特男朋友的離去就讓凱特感同失去靈魂一樣,這樣她沒有了一直支援她,鼓勵她,可以跟她分享快樂與痛苦的人,她的生存可能已經沒有了意義了。儘管凱特最後的輕生有點不尊重生命,可是她對愛情的那種執著與堅守還是可以理解了。
至於姐妹之間的感情,更為感動了。雖然小安娜的出生完全是為了拯救她姐姐,但是她自己卻心甘情願做這些,只為完成姐姐的心願。她雖為姐姐而生,但是卻始終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姐姐雖已離去了,但是她依舊堅持做他跟姐姐姐妹之情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