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精選20篇)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精選20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

  國慶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今年的國慶更是雙喜臨門,國慶中秋雙節同慶,在這個祖國生日,家家團員的日子,我跟老公決定晚上跟家人一起過中秋,白天則去看電影,為祖國慶生,順便過一下久違的二人世界。

  我們決定去看《我和我的家鄉》首映。去之前,我先百度科普了一下,雖然心有準備,但還是被這個電影導演和演員陣容驚豔到了。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甯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甯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甯浩執導的《北京好人》單元,由葛優、劉敏濤主演。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單元,由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單元,由範偉、張譯、韓昊霖主演;鄧超&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單元,由鄧超、閆妮主演;閆非&彭大魔執導的《神筆馬亮》單元,由沈騰、馬麗主演。

  該片透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本以為是喜劇,科普也說是喜劇片,演員大多也都是喜劇演員,可我覺得他是實實在在的感情戲,從第三段開始,我的眼淚都決堤了,一會捧腹大笑,一會嗚嗚咽咽,時而邊笑邊哭,我覺得自己都要成矛盾體了,正當我覺得不好意思的時候,發現身邊觀影人都跟我一個一樣,又哭又笑。不得不說,編劇導演真的是走心了,劇情簡單,但是能夠觸動人心,演員都是實力派,細小的表情動作都讓你覺得,恰到好處。

  《北京好人》,葛大爺憑藉高超演技和葛式獨有的冷幽默,一次次征服觀眾。人是好人,事是好事,國家政策好,農村人有醫保,看病不用愁,國家為你分憂。

  《天上掉下個UFO》,有了黃渤、王寶強、王迅等笑星的加入,確實讓人開懷大笑,但是看似無厘頭,卻體現出貴州大山裡的變化,開發旅遊,通上無線網,一公里再也不是萬水千山!

  《最後一課》,那些曾經的學生為生病老師復原的一課,那個1992年大雨磅礴的一課,那個老師冒著雨為學生去拿顏料的一課,那一課,是範老師的執念,更是他的牽掛。最後一課,讓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們,那些在我不同年齡,對我愛護有加的老師,有的親如長輩,有的亦師亦友,不知道老師們可還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祝您們身體健康,永遠幸福!

  《回鄉之路》,很是接地氣,利用了現在的網紅,宣傳家鄉的變化,也告訴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學了本事,一定要回饋家鄉,最後閆妮給鄧超的一拳,一下子拉近了人與人之間距離,是心的距離。

  《神筆馬亮》,一個為了建設鄉村,放棄出國進修的小人物,確是最偉大的普通人。我最喜歡這段,時間很短,但是就跟小品一樣,處處有笑點,句句是包袱,最後直扣主題,情感大爆發,讓你哭的稀里嘩啦。最喜歡的一句經典臺詞,“我們家,實力說了算”。

  看完電影,讓我想到了公司舉辦的“四愛”演講,愛崗位,愛企業,愛曹妃甸,愛唐山!我的家鄉是河北唐山,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與秦皇島接壤,西與北京、天津毗鄰,我們的骨質瓷聞名遐邇,我們的評劇、皮影戲更是遠近聞名。她是座鳳凰城,更是一座涅槃重生的新城。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心不改,我愛我的家鄉,而且愛的更加醇厚深沉!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2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許多該新年上映的電影在新年失約了,但在國慶,電影終於上映了,昨天晚上,我與一些同學去萬達看了《我和我的家鄉》。

  一提到這個電影,是不是立馬想起了去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不但這部電影名字與《我和我的祖國》相似,而且還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部電影都分了幾個故事,《我和我的家鄉》有五個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最後一課》、《天上掉下個UFO》、《神筆馬良》、《回鄉之路》。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神筆馬良》,主人公馬亮可以去俄羅斯上一所好的美術學校,但他放棄了,他去了一座村莊扶貧,幫助那個村子成為旅遊景點,但他一直沒有告訴老婆,一日他老婆正好去那個景點拍照,事情就這樣暴露了,但他老婆並沒有生氣,因為正是由馬亮這樣的人中國才會飛速發展。

  像馬亮這樣默默無聞的人有許多,他們可以去大城市裡找一個工作,平平穩穩的生活一輩子,但他們沒有,他們去中國的一些貧困的地方,發展地方的優點,脫下“貧困”帽子。在大山裡的小村莊因為有大山的阻擋,交通不便,所以一些人一輩子就不會出山,村裡人文化程度一般比城裡人文化程度低,只會種田,這時就需要有人領著他們走向富裕,那個人就是像馬亮這樣的人,有山有水,這是城裡沒法比的,村子就可以用這個優勢,發展旅遊業。

  不但這個故事好看,其他的也不錯,這五個故事講的都是一些在家鄉無私奉獻的人,我們也可以做一個這樣的人,這種人比那天整天大喊大叫我做了什麼什麼的人貢獻更大,他們捨己為人,讓別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3

  十月一日,期待很久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了,它成功地把“家鄉”這種情懷,從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喚起,並賦予了一種新的含義。這部電影老少皆宜,又輕鬆又幽默,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深思。簡單來說,就是不完美的小人物成就美麗家鄉的故事,透過一個個鮮活的小角色、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展現了家鄉的變化。五個故事都圍繞民生問題,宛如一股清流,既令人愉悅又令人欣慰。在每段故事裡,沒有完美的角色,卻都講述了一個完美的家鄉。

  電影裡的小人物、小故事,大時代、大主題,與其說是提升整體情節效果的需要,不如說是現實在電影中自然而然的投射。實際上,正是因為祖國不斷的崛起和強大,並在醫療、教育、旅遊、環保、扶貧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影人才有底氣用一種輕鬆、活潑的方式來表現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變化,來闡釋普通人心中最深摯的家國情。每個人不論身在哪裡,心裡最難忘懷的總是自己的故土。當我們觀看《我和我的家鄉》,感受著電影中的每個人物、每個情節、每個故事,自己又何嘗不是劇中人。

  大家常說起:“到不了的是遠方,回不去的是家鄉。”家鄉是生身和養育我們的地方,鄉愁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回憶和想念,當我們遭遇挫折和困難時,內心最深處總是藏著“我想家了”。“衣錦還鄉”、“落葉歸根”,其實就傳遞著中國人骨子裡的家鄉情懷。作為國家的一名普通公民、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或許我的力量很微小,但要力爭做一個有用的人,堅守心中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人生絢麗的火花,為家鄉、為祖國的美麗富強、繁榮昌盛貢獻微薄力量。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4

  去年的國慶節,我和表姐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祖國》,今年的國慶節我們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一共講述了5個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回鄉之路》、《最後一課》和《神筆馬亮》。

  每個故事都有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但歸根結底都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嚮往與情懷。

  雖然這5個故事都震撼了我,5個故事既有令觀眾捧腹大笑的瞬間,也有讓人感動淚奔的時刻,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神筆馬亮》。

  《神筆馬亮》作為整部電影的壓軸之作,主要講述了馬亮收到賓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毅然選擇違背妻子秋霞的意願,前去自己的農村家鄉開展扶貧工作,在農村工作的他裝作在俄羅斯工作糊弄老婆。最後馬亮被秋霞發現真相後,秋霞因看到農村的面貌蒸蒸日上而選擇原諒馬亮,並支援馬亮。

  《神筆馬亮》是一部讓你哭笑不得的好作品,你會笑著笑著笑花了眼,哭著哭著笑出了聲,讓你很是狼狽。

  當看到影片電話中與秋霞鬥智鬥勇的馬亮時,你會哈哈大笑;當看到穿著玩偶服的馬亮與來到他所扶貧的村子游玩的秋霞合影時,你會默感心酸;當看到馬亮即將被掌握多條證據的秋霞揭穿時,你會暗自緊張;當最後秋霞原諒並支援馬亮時,你會淚流滿面。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中的5個故事,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分別發生在我國的東、南、西、北、中地區,5個主人公,用他們的堅守使得他們的家鄉變得越來越美好。

  家鄉是生我們養育我們的地方,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堅定的後盾,當家鄉養育了我們,成就了我們後,我們何嘗不應該加倍回報家鄉呢?為家鄉的建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5

  最好哭的《最後一課》。不知道當人開始思考人生意義的時候是活到了人生的哪一個境界?一生鞠躬盡瘁的老師,由於腦梗引發了老年痴呆症狀,將老人帶回到他人生中最令他牽掛的時間段裡。在深山小山村的十年,他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法則,一家一戶的敲門,讓小朋友們接受知識的洗禮。鄉村小學要合併了,範老師也要結束他十年鄉村教師的生涯,已經不記得自己的兒子,但還記得提醒校工修繕教師,記得幫學生補鞋子,提醒家長讓孩子好好學習。當手機響起一切被打破時,他的記憶不斷閃回到過去為學生取顏料的畫面,他走在不熟悉的道路上,卻依然清晰的記得曾經走過無數次的道路,那個時候的他慌亂又惶恐,我想很難有人不為此心生憐憫與共情。

  最後的最後,鄉村小學變了模樣,他終於看懂了那幅畫,是多麼大的欣慰呀。而在幫範老師重拾記憶時,更是很出彩地讓大家不由感慨這幾十年來鄉村的變化。又呼應了大主題《我和我的家鄉》。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肯定都有過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師,他們的某些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的對我們產生了影響。師恩難忘,對我們產生積極影響的老師更是讓我們懷念。

  最反轉的《回鄉之路》。之前去過大西北,給人的真實感受真的是風沙粗糲,高速路的廣告牌大多數打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看到那麼多光禿禿的山,是真的有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無力感。也深知地方的經濟差異和環境密不可分。曾經漫天黃沙,到現在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變成了樹木叢生的植被,那種強烈的對比感更讓人感懷家鄉在這幾十年的變化。所以,那些治沙英雄真的是最可愛的人,當下的綠水青山就是曾經的治沙英雄們為我們守護出來的,這一小節,是對他們非常好的致敬。

  最搞笑的《神筆馬亮》。想要捧腹大笑,沈騰馬麗不會讓你失望。這個我不劇透了!全片淚點與笑點平衡得很好,不強行煽情,在你原本以為會煽情的時候,突然抖一個包袱,讓人破涕為笑。

  片中的佈景也非常用心,農村牆上的所有壁畫,都出自真實的畫家之手。最後稻田裡出現的一個巨大火車頭造型,取景於瀋陽的“稻夢空間”景區,而火車頭也象徵著當今的中國正在高速發展。

  最真實的《北京好人》。葛大爺還是那個葛大爺,上次幫助了一個汶川來的孩子,這次又幫他的表舅交了醫藥費。我們身邊總有那些有小缺點但又心地善良的人。現實生活中,遇上了“錢”上的困難,卻用情來溫暖。一個人能不能被打敗,其實是看心中的那團火,在遇到困難時,朋友親戚的幫助,會讓心中的火永遠不滅,他們給你送來乾柴,等待時機讓心中的那團火更加火熱。而套上國家醫保的惠民政策,可能也讓非年輕人有了親切的感覺。和家人聊天的時候,但凡有人住院,高頻詞語就是醫保與報銷。

  最土味科幻的《UFO》。貴州的一個小村莊中,因為UFO的出現使得小村莊發展成了著名景區,電視臺《再進科學》欄目組派出記者,去調查事情的真相。黃渤飾演了一名農民發明家,總是搗鼓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發明,有時也會把自己弄得很慘,是最接地氣,又不接底氣的一段。拋去發展家鄉經濟以外,這個片段把農民發明家這樣一種代表拉近觀眾,讓人覺得民科也是很有意思的存在。希望經過專業人員指導動力與續航的問題,這位農民發明家可以早日實現精準控制他的UFO。

  寫在最後,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許多年輕人而言,家鄉逐漸變成了一個親切又遙遠的詞,對比從前的直抒胸臆,如今的我們的確越來越難開口說出對家鄉的感情。

  以上五個故事,都對"家鄉"二字進行了相當具象化的闡釋,每一個笑點和淚點,都落在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細節和情感上。讓我們對鄉村教師,治沙人,基層村幹部,外賣小哥,農民發明家,這些平凡英雄有了更深的瞭解與認識,我們最美的家鄉離不開無數平凡人的默默付出。

  如果說《我和我的祖國》是大情懷,那麼《我和我的`家鄉》就是小感動。大情懷動容,小感動鑽心。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6

  國慶期間,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續篇。兩部國慶獻禮片都是用幾個小故事來表現一個主題:“祖國”或者“家鄉”。“祖國”總導演陳凱歌喜歡歷史題材,所以“祖國”被拍成了歷史劇,七個故事反映了新中國七個重大歷史事件,看來蕩氣迴腸、自豪感倍增。“家鄉”總監製張藝謀用東西南北中五個故事,反映了國人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感人業績。張導喜歡農村題材,所以五個故事都和農村緊緊相連,即使《北京好人》這個大都市的小故事,也要在衡水農村結尾。看來,所謂“大家”都會始終如一堅持自己風格的。

  這幾個故事都很感人,尤其是範老師、高媽媽對學生的關愛直觸人心,令人淚目。最感人的小故事是《最後一課》,講的是已經移居瑞士的範老師腦中風後,記憶定格在1992年,在浙江淳安望溪村小學上的最後一課。都德《最後一課》講述的是法國鄉村小學被侵佔割讓後,老師講的最後一節法語課,表達的是法國人淪陷的屈辱和對祖國的思念。“家鄉”的《最後一課》講述的是範老師作為鄉村教師的“最後一課”,表達了其對農村孩子的依依不捨和對鄉村未來的殷切期望。這部片子中,範偉演技炸裂,一個喜劇演員居然能演到那麼感人!

  我岳母也做過十年鄉村教師,妻子從小一直和母親生活在“山下陽村小學”,直到三年級才轉到古市鎮讀書。我前幾年去過浙江松陽的山下陽村,風景比電影中的望溪村還要美,比松陽一般的山村顯得有文化、有規劃,村前一口水塘更是體現了陰陽八卦之理。但是山下陽村遠沒有望溪村那麼幸運,成為旅遊景點而致富。中國有260萬個自然村,到今年年底都會“脫貧”,真心祈望有一天所有的鄉村都能遠離汙染、美麗富饒,一個也不掉隊!

  小故事《回鄉之路》,以岳雲鵬、賈玲在機場追星開始,追的是閆妮演的網紅。隨著劇情的推進,包袱不斷,鄧超的喜劇天賦不斷顯現。當閆妮跪倒高媽媽墓前後,畫風就變了,更是牽出了陝北毛烏素沙漠治理的宏大背景。新中國治理沙漠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內蒙庫布齊、陝北毛烏素、河北塞罕壩等都是治沙的典範,其中包含了不知多少了不起的人和事!上個月我到西安出差,明顯感到空氣溼潤了,降雨多了,西安像個小江南了。雨水之多,甚至讓明秦王府舊址土牆漲塌了包在身上的磚牆,生動的詮釋了新詞“牆裂”。中國國土面積有超過20%的沙漠,希望有朝一日都變成綠洲!

  另外三個小故事雖然不及前兩個感人,但是拍的也很好。《北京好人》算是承接了“祖國”系列,葛優還是飾演北京好人張北京。葛大爺風格依舊,從診室把表舅騙出來那個橋段,還是《不見不散》裡機智的劉元。《天上掉下個UFO》裡的黃渤就是《瘋狂的石頭》裡的黑皮。《神筆馬亮》中的沈騰、馬麗依然是彪悍的馬冬梅和好賤的郝建。

  可能限於片時,“家鄉”中有些地方還是顯得突兀:馬麗本來一心讓丈夫到列賓學院留學,甚至不惜手摔院長,最後怎麼就對沈騰扶貧頓悟理解了呢?葛優表舅怎麼會不知道自己上了新農保呢?黃渤怎麼就突然牽手佟麗婭了呢?不過,瑕不掩瑜,《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把主題劇拍的這麼好看又感人,確實不簡單!

  我和我的家鄉,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7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圍繞“東南西北中”五個地域的家鄉和人物故事,講述了人與家鄉的故事,呈現的是小人物的大情懷,讓人感動。

  五個故事各自都呈現出了豐富的人文色彩,而且與五組導演之前的作品都形成了有趣的互文與關聯。開篇的《北京好人》一如既往地穩,呈現的是高品質和人情味;《天上掉下個UFO》則是土味科幻;《最後一課》令人感動至深;《回鄉之路》拍出了大西北的風沙粗糲,結尾出現真實的治沙英雄照片非常感動;當壓軸的《神筆馬亮》,立足於新農村變化這個高點,拍出了很難得的地氣,看得出導演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述說著小人物的故事。是一部有笑有淚,闔家歡的電影。

  當看到《最後一課》老師在雨中送顏料時,我感動哭了,是呀,老師的一個小小的鼓勵,能夠成為學生心裡的種子,而這粒種子終將長成大樹,影響人一生。

  《回鄉之路》拍攝的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接天連日的黃沙一眼望不到盡頭,隔著螢幕也能感受到“沙塵暴效果”。故事一開始就展示了主題,老師說:努力學習,將來讓這裡變個樣。“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是當地的真實寫照,不少居民只好遠離家鄉,另謀生路。令人欣慰的是,這只是曾經的毛烏素沙漠,如今這片土地再不是寸草不生,而是綠樹蔥蔥、欣欣向榮,徹底改寫了“沙進人退”的歷史,都震驚於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變化離不開無數治沙英雄的辛苦付出,種樹治沙是他們共同的夢想。《回鄉之路》的主人公喬樹林也是一位種植蘋果樹的果商,“樹隱喻著頑強的生命力,即便人已經離去了,樹還在生長,回鄉的人一代又一代,這份鄉情也和大樹一樣,生生不息。”

  2019年國慶節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透過七個歷史瞬間,點燃全民記憶,而2020年的國慶節《我和我的家鄉》作為“祖國”的姊妹篇,則縱橫五湖四海,透過五個家鄉故事,喚醒所有中國人內心深處最真摯、最樸實的故土情結,並以喜劇的形式呈現,讓人在笑聲與淚水中收穫感動與力量。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8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主要採用了多個故事的敘述手法,電影從“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旋律開始,透過《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五個場景,描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大地上的五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藉助“醫療、科技、教育、環境、扶貧”五個情節展現了近年來中國社會家鄉飛速發展的景象。

  準確的故事地點、生動的人物形象,具體的人物刻畫,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既有笑點又有淚點。《北京好人》張北京和二舅聯手上演的雙簧、《神筆馬亮》中沈騰和馬麗之間的“網路延遲”,讓影院裡充滿了快活的氣氛;《最後一課》裡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教師老範時間認知停留在了支教生涯的“最後一課”、《回鄉之路》裡的喬樹林靠著自己的執著和大家的幫助成功了沙地蘋果,成了治沙英雄,讓觀影的每一個人感動與敬佩。這些小人物的故事之所以動人,常常在歡笑中引爆淚點,就是因為這些人真切地存在我們身邊。小時候耳邊時常響起的“長大後報效祖國、回報家鄉”的諄諄教導在他們身上都得到實現。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余光中的《鄉愁》這首詩,年幼的我們,並不能切身體會到他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對“家鄉”這個名詞並沒有太多理解和感悟。長大後的我們,開始為了學業或生活在外奔波,走在異鄉的街頭,一句熟悉的方言,一道記憶深刻的美食都能勾起我們對家鄉的無限思念。此刻,“家鄉”在我們心裡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它是我們心靈的依靠、感情的寄託。我想,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家鄉人,還是生活在當地的外鄉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華人,都對自己的家鄉有份難捨的情懷吧。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其實,不管我們身在何處,不管我們回去與否,家鄉就在那裡,它永遠是我們最思念的地方。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9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題記

  嘿,朋友,你有多久沒有回到你的家鄉了?或是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又或是有家可歸,卻不願歸去......嘿,朋友,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一下你的家鄉了?或是家無美景,無心觀賞;或是習慣於城市的快節奏,而不願停下腳步去觀賞家鄉景色......時至今日,世事紛擾,浮躁的社會使人們更傾向於人們眼中的幸福生活——都市生活。城市裡的高科技,城市裡的快捷,城市裡的環境,都對人們有著無限的吸引力。許多人背井離鄉,只為能在城市中落穩腳跟。當人們離開家鄉,家鄉逐漸變的淒冷……

  我們要回家鄉嗎?是選擇城市的享受,還是回鄉改變家鄉環境?

  《我和我的家鄉》給我們答案。

  你看那範老師,受命到山區教學。那教室,是露天的,你看,那瓢潑大雨從那屋頂的洞嘩嘩地往下淌;那教室周圍,是豬圈,你看,那雞鴨喧鬧,到處亂跑;那學生寒酸,你看,一個學生的畫作,竟只能用黑筆作出來,全班都只湊的出一隻藍色的顏料......環境多麼惡劣,經濟多麼落後。換作是別人,可能早就選擇逃避,可範老師沒有。“教完語文教數學,教完數學教體育......”他堅持教學多年,即便是他已經打卡滿了他需要教學的所有日子,已經可以離開這窮酸的地方,他仍選擇留下,只為讓這裡的孩子,走出這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多年後,他因腦梗塞而患了老年痴呆症。記憶停留在了教學生們的最後一課。於是兒子帶他回到千島湖,回到他所教過的那座山。此時,他的學生們早已富起來,他教過的這片土地早已成了度假勝地......當兩鬢花白的他再度回到這裡,那種種感人的話語,使人淚流;那片片美好的回憶,直戳心頭......他學生們的成功,這片土地的繁榮,是他給這家鄉帶來的禮物……

  你再看那喬樹林,來自西北大沙漠。那裡黃沙漫天起,那裡萬里黃中不見綠......誰願待在寸草不生之地?可就是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喬樹林毅然決然地選擇化身治沙人,幫助家鄉脫貧致富,綠化沙漠。

  惡劣的環境使他的工作難以進行,旱災更是直接給他無限絕望,可為了家鄉,他拼盡一切,賴下一筆筆賬。可,他從不後悔!賠了,擋不住他改變家鄉的勇氣;傷了,改不了他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決心。終於,在沙慶中學四十年返校之際,沙地蘋果成功了!當那孩童站在臺上分享喬樹林的故事,是多少人情不自禁地淚流之刻……

  還有那放棄去全球第二的美術學院——列賓美術學院留學,選擇去扶貧的偉大畫家馬亮,用人生的筆,畫出來的最美畫作......都是給我們最有力的回答——生於此世,回到家鄉,建設家鄉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無論從前對故鄉的想法如何,無論從前對故鄉的所作所為是好是壞,此刻,讓我們好好留意一下家鄉吧。它給我們成長的環境,我們怎能不給它一個絕世的美景?

  故鄉月最明!故鄉人最親!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0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安康。安康的春節熱鬧、溫馨、祥和。

  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戶戶便傳來了酒肉的香氣,大人小孩的臉上寫滿期盼,等待新年的到來。這時候,家家戶戶更加忙碌了,進行大掃除,預備好肉、雞、魚、蔬菜、乾果……

  除夕最熱鬧。家家戶戶都開始貼對聯、貼年畫,還有那別緻的窗花。大清早,媽媽就開始在廚房裡忙活兒了,準備年夜飯。安康年夜飯的傳統是八涼、八熱和一鍋色味聚全的湯。湯的種類很多:有濃郁的的羊肉湯、鮮嫩的雞湯、油脂豐富的排骨湯等。我從房間裡就聞到了媽媽做菜的香味兒,只好強忍著口水。終於

  開飯了,看著那一盤盤擺放精美的菜,便迫不及待地動起了筷子。吃過飯,春節聯歡晚會便開始了,我們坐在電影視機前一邊看一邊聊天,還幫媽媽包大年初一的餃子。不一會兒,門外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這炮聲要持續到天亮才停下來。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通宵,很多老年人都不睡覺,因為這一天要守歲,據說是一個老傳統。

  正月初一早上,小孩子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過了餃子,就和大人們一起給長輩們拜年。我們小孩子的嘴像是抹了蜜似的,見了長輩便不停地說“拜年拜年,紅包拿來”,逗得長輩們樂呵呵的,紛紛給我們分發壓歲錢,拿了壓歲錢的我們,便一溜煙似地跑開了,男孩子買炮玩,女孩買貼畫,村裡村外盪漾著快樂的笑聲。

  正月初十之前都是親朋好友間的你來我往,最辛苦的還是家的裡的主婦,一天要做好幾桌子的飯菜。正月十一開始,民間文藝展演開始,人們都去演出,金州廣場人山人海,歌舞飛揚。

  元宵節是春節裡的又一個高潮。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紅火而美麗。人們還要吃圓溜溜的元宵呢!寓意團團圓圓,晚上人們去猜燈迷、放煙花,真是一個歡快的日子啊!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1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定檔國慶,該片集結百位影星,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甯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並由甯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單元而成,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其中,蔡蝶搭檔範偉、盧靖姍、李晨、楊紫、王俊凱等聯合出演的《最後一課》首發預告一經發布,便引發全網影迷狂歡期待。以歡喜演繹溫暖師生情,致敬鄉村教師。

  蔡蝶化身鄉村電商主播助力家鄉新致富

  在單元《最後一課》中,蔡蝶飾演的姜小蝶熱情開朗,質樸善良。身為村裡的新一代年輕人,姜小蝶利用正處於發展熱潮上的網際網路將自己打造為網紅主播,用新媒體發家致富,帶領外界感受“新”家鄉。而某天在望溪村裡響起的一通國際電話,讓包括姜小蝶在內的全體村民出動,共同回到1992年的《最後一課》幫助範老師找回憶。從首發預告中看到,拆屋頂、人工降雨、電閃雷鳴套餐等讓觀眾驚喜連連,直呼是“山爭味道”,作為重磅出擊的《最後一課》值得期待。

  演藝之路不斷修煉青年演員蔡蝶整裝待發

  出生於1993年的蔡蝶雖是青年演員,但出道至今演繹的角色飽滿多變,既有剛毅堅強的女軍官如《靂劍》中的蔣冬梅,也有爭議較大的小三角色如《三十而已》中的小白。這部上半年熱播的題材劇聚焦女性成長中的焦慮,在王漫妮(江疏影飾)價值觀的對立面,蔡蝶飾演的小白讓人意猶未盡。她現實卻不招厭,無奈中卻有剛強,是一個情感矛盾交織的個體。在蔡蝶看來,即便是一個道德觀念不好可能會被詬病的角色,當她覺得有意思的時候依舊會去接近她,而由此帶來的成果亦或者是後果,這都是演員自己要去完成的一部分修煉。在演藝之路上,做著自己熱愛的職業,演著自己喜愛的人物,不斷進階,不斷出發,這是屬於蔡蝶的成熟魅力。

  據悉,蔡蝶的待播劇《玫瑰行者》《藤科動物也兇猛》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期待國慶中秋同圓之日,相約電影院一起笑度雙節。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2

  看了場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看電影一直想寫寫影評、觀後感什麼的,一直沒寫,今天第一次試著寫一寫。

  之所以選擇這部電影,是因為之前看過《我和我的祖國》,覺得很好,有點家國情結,必須支援。加上看了一下導演團隊、演員豪華陣容和評分,就它了,果斷買票!

  果然沒有失望,整部電影分五個小故事,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

  每個小故事半小時左右,對電影來說,兩個半小時的時長已經算長電影了,但是看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長。笑中有淚,淚中帶笑,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整個電影都圍繞著家鄉的巨大改變,和扶貧攻堅的主題。透過電影也領略了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各個故事情節的設計和演員對細節的把控,以及配樂對情緒的調動,都足見導演及演員的功力和用心。

  個人覺得,笑點最多的是沈騰跟馬麗的神筆馬亮,淚點最多的是最後一課,當然其他的也都不差。

  除了笑和淚,UFO那段裡面有個片段倒是讓我有點想特別提一下,就是黃渤為了解決山區不利條件發明跑步機,設定人生最大值跑了個馬拉松。

  假如人生也能設定個里程或者以某個速度持續衝刺多久才能“把門開啟”,那我們會不會逼著自己激發潛力去拼盡全力呢?

  大多數人的努力都不到拼天分的程度,誰說平時跑五公里都做不到的人,就一定跑不完馬拉松?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能,而是沒有逼自己一把!

  電影中總能想起點其他的電影也算是個特色。像葛優演的北京好人,可以想到《我和我的國家》裡面葛優演的北京你好;UFO裡面可以看到唐人街偵探、瘋狂的外星人的片段,配樂和佟麗婭出場那裡還有點大話西遊既視感;最後一課裡面的“對啊”,瞬間想到了縫紉機樂隊。並沒有感覺抄襲,反而有點親切感。也發現原來我也看了不少電影嘛!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電影,我推薦你看一看。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3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裡面用5個小故事來講述每個人的家鄉情懷,讓我深受感觸。

  我的家鄉常熟,風景優美,山清水秀,一年四季空氣清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古城歷經千年滄桑,城河環繞,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極具江南小城的婉約秀美。千年方塔傳鈴音,巍巍虞山映尚湖,趙園、燕園、綵衣堂等人文古蹟,無不彰顯了古城的文化底蘊。

  翻開泛黃的老照片,常常聽長輩們訴說常熟的過去。爺爺說,那時候,人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一天到晚辛苦勞作也吃不飽肚子,過年時買回一塊肉也要分幾次吃;媽媽說,那時候,那時候還沒有亮山工程,沒有城鄉公交,除了方塔街,哪哪都是鄉下,到處是稻田,只有在過節時才能上一次城。而現在,幢幢高樓拔地而起,條條大路寬闊平坦,高架高鐵隨時把你送向四面八方。

  南部新城、濱江新城不斷/崛起,城市的版圖越來越大;尚湖公園如詩如畫、昆承湖南湖生態優美,城市的面貌越來越美。人們臉上的笑容多了,腳下的步伐快了,生活越來越好了。人們在這短短的幾十年裡,隨著時光的飛速流轉,常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奮進的號角中,點點滴滴成就了今日蓬蓬勃勃的家鄉。

  常熟自古以來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從道啟東南的南方夫子到主動讓賢的仲雍,從著名畫家王石谷到兩代帝師翁同龢,從虞山先生錢謙益到兩彈元勳王淦昌,常熟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永載史冊。如今的常熟人民傳承著勤勞奮進的優良傳統,踏著新時代的步伐,用青春和汗水讓家煥發著勃勃生機。疫情的時候,常熟各醫院的一些醫生護士自動請纓去支援,不顧安危,奮戰一線,去幫助那些病人,他們是我們常熟的驕傲。他們用勇敢和拼搏譜寫了一曲曲奉獻的讚歌。

  我為家鄉的悠久歷史感到驕傲,更為家鄉的繁榮昌盛、奮進拼搏感到無比自豪。我愛你,家鄉常熟!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4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一樣,都是由幾個感人的單元故事組合在一起的。它們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回鄉之路》,其一是因為這個故事寫出了許無名英雄為家鄉,為祖國治沙綠化沙漠時的艱辛與無私地付出。其二是因為男主角是我的偶像鄧超。

  《回鄉之路》故事一開頭是兩個機場服務人員在看鄧超演的男主角喬樹林正對著鏡頭直播推銷“沙地蘋果”。他油頭光臉、臉架墨鏡手挎商務包,一張口就是2千萬的生意,儼然一副“土豪老闆”的模樣。這成功人士的派頭,卻遭到同校大師姐、電商女王閆飛燕(閆妮飾)的嫌棄,還被大師姐的助理傑西卡蓋章為“騙子”!其實大師姐已認出喬樹林,她故意逗喬,兩人同回母校參加校慶。“回鄉之路”,一路波折不斷、摩擦不停,叫人笑口常開又感動、溫暖!

  畫面一轉,鏡頭來到了一個學校,那其實只是幾間小屋,外面全是沙,閆飛燕久久不能平靜,她再次想起了高媽媽,當地學校的第一位老師,數十年如一日的教育者孩子們,一心想讓孩子們長了本事改變自己的家鄉。啊,小學老師說的話再次響起:“你們要帶著本事回來。”正當她熱淚盈眶時,旁邊突然有人喊:“唉!這不是師姐嗎?”這時,喬樹林趕緊與人換位置捱過去,想討好閆飛燕,希望她下單推廣沙地蘋果,助理傑西卡卻一直把喬樹林當騙子……不料,慶典上,畫風突然一變,一位小學生站在臺上鄭重又動情地發言:“我的偶像是喬樹林,就是因為他我們才……”真相瞬間大白,臺下掌聲雷動,為了家鄉,喬樹林傾其所有,四處奔波找投資商,帶動村民綠化沙地,種植果樹致富,一同建設家鄉,甚至不惜背上“騙子”的頭銜……

  當結束的音樂響起,《回鄉之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將來的我又會為家鄉做些什麼呢?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5

  《我愛我的家鄉》這部電影驚喜連連,從祖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區域,展示了每個地方的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風士人情。講述了北京,陝西,浙江,遼寧和貴州五個地方的故事。

  第一段講的是北京好人。事件的內容是主人公為了幫助親戚,想盡各種辦法,最後反而是多此一舉。反映了顯示當中一定要做一個遵紀守法,誠實善良的,做任何事都不要存有僥倖心理,一定要腳踏實地的做人、做事。

  第二段講的是天上掉下個ufo。事件內容簡述了劇中人物的大膽創新,可聰明反被聰明誤,耍的一些小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認認真真,實事求是,光明正大,不能隱瞞。

  第三段講的是回鄉之路,事件的內容講述了回家鄉的艱難,很多人都想回家,但是路途遙遠,但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對家鄉的熱愛、思念和讚美,更是喜愛,崇拜家鄉的情感打動了我。

  第四段講的是最後一課,大概內容是一個瑞士的老教授,他堅持在農村教育學生,由於長期工作勞累得了腦梗塞。記憶停留在了1992年,經過眾多人的幫助下,讓他在一次回到了1992年,他也終於理解了那副畫的含義。

  最後一段講的是神筆馬亮,沈馬組合。講的是他揹著妻子,放棄到國外留學的機會。和鄉親們艱苦奮鬥,扶持農村的發展,脫貧致富。結尾他成功的感動了妻子,和妻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銀幕中閃現的五個片段歷歷在目,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裡,我時不時笑得合不攏嘴,又時不時被一句話或一段話故事情節感動的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要學會堅持,也許對很多事,我們只要在堅持堅持就能成功。要學會善待他人,一個小小的舉動可能都會讓人受益匪淺。要學會感恩,我們都要記住每一個影響我們的人,記住每一個細節,即使是回憶,我們也要懷著一顆竭盡全力的心去感恩。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6

  國慶期間,媽媽帶我看了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透過《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篇章,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方的家鄉故事。透過停車場保安、外賣員、農民發明家、支教老師、扶貧幹部等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一件件動人的事情,向我們展示了脫貧攻堅的喜人成果,展示了家鄉美好建設的背後,普通人的默默奉獻與堅守

  《最後一課》讓我印象最深刻。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教師,他在生病後,記憶回到了在望溪村上最後一堂課的1992年。那時的望溪村貧困落後,而此時的小村莊已經發展成頗有名氣的旅遊景點。村民們為了幫助為鄉村教育無私奉獻的支教老師,全村陪著生病的老師“恢復”當年的《最後一課》。支教老師把知識教給全村的孩子,孩子們透過學習改變了命運,從而把自己的家長建設得更美好。

  看到這裡,我倍受鼓舞。他們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好好學習,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這麼好,怎能不努力呢?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珍惜每一堂課,長大以後透過自己的知識去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同時,我也為生活在六安這個和諧而美麗的城市感到驕傲。自六安建立文明城市以來,街道上隨意停放的車輛不見了,瞧,它們都井然有序地停在車位裡。道路上偶爾可見的垃圾不見了,大家都自覺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為美麗整潔的市容環境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六安文明建立期間,我還多次自發參加“小小志願者”活動,為奉獻在一線的環衛工人送綠豆湯、西瓜呢。最令我欣喜的是我的家鄉六安發展越來越來美,惠民工程也越來越健全。其中圖書館、科技館的建立,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

  走出電影院,看著眼前的高樓大廈,看著車水馬龍的大街,看著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我真為家鄉的發展而感到自豪!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7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一課》和《返鄉之路》這兩個單元。因為它們裡面都有老師。一位是得了老年痴呆,甚至忘記了自己兒子,卻還惦念著二十多年前離開鄉村小學未能完美的最後一課的範老師。一位是埋在高高的山崗上,俯瞰著簇新的美麗的鄉村小學的被尊稱為高媽媽的高老師。

  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存在?是哪怕距離千里萬里,哪怕時間十年幾十年,都深藏於學生心中。是一點叮嚀,是幾句關愛,是無私的幫助,更是高潔的品質……

  成都大學書記毛洪濤,令為玉碎,不為瓦全。“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身後的學生們的深切緬懷,讓我們得以認識了一個好老師,一個真正關愛學生的,一個有著家國情懷的理想主義者。

  在電影裡,我看到了好老師,那是令我欽佩的存在。《最後一課》裡的範老師在鄉村支教,甘於貧苦寂寞,紮根土地,關愛學生,呵護學生的夢想。那份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眷戀和不捨,是那樣的真摯感人。這是平凡而偉大的,這是無關名利的,這是深植於學生們心中的無形的豐碑,這是我們的國家民族得以綿延傳承的大的力量。

  高媽媽的鏡頭只出現過一次,我卻久久難以忘懷。堆積在粉筆槽裡的黃沙,破舊不堪的教室,衣衫襤褸的孩子,揹著孩子有著堅毅神情的高媽媽。然後就是窗外從遠方襲來的滾滾沙暴,就是師生們無聲看著那暴虐的存在,然後就是高媽媽緩緩而堅定的對孩子們說,長大了學了本事,給咱們這換個樣子。還有幼年閆飛燕望著高媽媽那清澈而堅定的眼光。

  電影中高媽媽帶大的孩子喬樹林,電影外無數的治沙英雄們用自己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將毛烏素沙漠徹底戰勝,創造了奇蹟。高高的山崗上埋著高媽媽那棵大樹下,閆飛燕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高媽媽想看到的——沙漠變成了綠洲,漂亮的現代化的小學。幸運如斯,偉大如斯。

  在這兩個單元,我看到了葉落歸根,我看到了鄉土情結,我看到了老師對於國家民族的巨大貢獻和重要意義。我們的家鄉,我們生於斯,長於斯,魂牽夢繫於斯。我們要用我們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家鄉富饒,讓我們的祖國強大,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的民族魂。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8

  《我和我的家鄉》它幾乎找齊了中國咖位最足的導演和演員,幾乎用中國喜劇界整界出動的方式,讓你有滿滿的幸福感。它最具情懷,也最應景,在這個雙節重合的時刻,也最貼閤中國人對“家”的特殊情愫。五個短片之間或有交疊,但不影響故事的獨立性,基本都是以“家鄉”的切入。

  第一片段,北京好人,因為表舅在北京送外賣,生病了沒錢治病,去找北京的外甥張北京借錢,沒借著,臨走時送給外甥兩包大白兔奶糖,感化了張北京,又因看病鬧出烏龍搞笑事件,最終自己掏錢給表舅看病,卻不知農村也都有醫保卡了,而且中國醫保體系已經遍佈到了鄉村,解決了中國農民的看病問題,體現了我國醫改發展的變化。

  第二片段,天上掉下個UFO講的是科技興國的故事,村子本以為是因為外星人存在而備註關注,但是電視臺的介入使真相浮出水面,原來是村子的網紅製造出來的外星人,不是為了博眼球而是真的為了家鄉的發展,後來這個村子因為重視科學發展也被當成了旅遊景點。

  第三片段,最後一課,一位老人生活在瑞士得了老年痴呆,因腦子裡只記得在鄉村教學時的最後一課,孩子不得已帶著他回到曾經教學的村子,可是,三十年過去了,村子已不再是原來的樣子,於是村長帶領全村人去改裝原來教室的模樣,一個城市老師為了孩子義不容辭的選擇留在鄉村,因為學校的合併不得不離開不為別的只為了孩子們熱忱的眼神,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老師所以教育出來的孩子們都特別優秀。

  第四片段,是大漠的治沙工程,正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治沙人,才使得大漠變成了綠洲了,他們默默無為卻做著最偉大的事情,鄧超扮演的角色後期的反轉真的是讓人感動。

  最後一個,神筆馬亮,有搞笑有感動,本應該出國深造的馬亮卻選擇當村支書,一村人都瞞著馬亮妻子,可當妻子發現的時候,他從生氣變成了自豪,一個鄉村在馬亮的帶動下脫貧了,這是比出國留學更驕傲的事情了。

  電影時間有些長,但在看的過程中確感覺意猶未盡,在看故事的同時,讓我感受到,我們的祖國強大了,無論是醫保,交通,教育還是治沙,脫貧攻堅!這種強大也是由於咱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並且是由共產黨員帶領著人民群眾一起努力奮鬥的結果!祝福偉大母親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9

  隨著疫情形勢在國內的逐漸好轉,電影逐漸的回到了大眾的視野當中,今年的國慶中秋檔期也成為各個電影迴歸的重要契機,一部延續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創作拍攝模式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一躍成為了這一檔期的最大贏家。

  國慶節我選擇和家人而不是和朋友一起去看這部電影,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值得和長輩一起分享的電影,他們能在這部電影中收穫比我們年輕人更多的感動或是感觸。

  電影一共有五個單元,體現國家醫保政策的《北京好人》,展示好山好水醉美貴州的《天上掉下個UFO》,描繪基本支教特崗教師的《最後一課》,書寫抗沙治沙路的《回鄉之路》,刻畫基層書記形象的《神筆馬亮》。不同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所呈現出來的“國之大美”,《我和我的家鄉》帶給我的是一種小美,小到進入我們的生活,小到就是我們的生活。

  在走出電影院、平靜下電影帶來的激動之後,回味電影會發現這本質上是一部常見的主旋律電影,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可就是在這種主題明確的情況下,有淚有笑的小品大雜燴的模式讓我們觀眾絲毫沒有覺得枯燥、乏味。

  如同電影海報想要傳遞的感情一樣,每個演員都笑中帶淚,電影中所出現的感動也比歡樂更加使我動心。這裡想要特別提一下《最後一課》這一單元,也許是因為家中老人曾是一名人民教師的緣故,電影中表現出來的生活、畫面、故事,讓我不得不去聯想家中老人的過去,片中的艱辛坎坷也許正是他當年的真實寫照,片中人對如今生活美好的感嘆也許正是他的所思所想吧。我很喜歡看電影看劇,不是為了消磨時間,而是電影電視劇能夠帶我們去了解不同人的故事、不同人的生活。最讓我覺得驚豔的還得算上範偉老師的演技,他再也不僅僅是我記憶中的那個和本山大叔賣柺的小品演員,他骨子裡的一種精熟且有煙火氣的文人氣質確實很適合這個角色,白髮、眼鏡,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能夠打動你,已然無愧於老戲骨之名。

  我們中國人應該都有著比較深的“故土情節”,家鄉這一題材就更加打動人心。就基層農村而言,人們常常感嘆,生活越來越好,也總有人在問,到底哪裡變好了,我想在這部電影裡可以找到很好的答案。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20

  國慶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真正讓我感受到了笑著笑著就哭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之前對我來說“家鄉”這個詞沒有太深的感觸,畢竟“家鄉”對我還是很遙遠,但我從爸爸媽媽的表情和言語中感到了他們對“家鄉”的感情和深深的眷戀。

  電影一共分五個篇章,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篇章構成,分別以農村醫保,科技扶貧,下鄉支教,生態管理,對口脫貧為大背景,以小人物的故事為切入口,以“家鄉”為主線,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卻又引人深思的喜劇故事,透過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引發共鳴和思考,有悲傷、有笑點。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壓軸出場的《神筆馬亮》,也是我認為整部電影最好看的一個篇章,帶著熟悉的喜劇風格,講述了馬亮有了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深造的機會,妻子希望他能夠把握好此次良機,而丈夫卻希望投身到國內新農村建設中,最後丈夫決定暫時瞞住妻子。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得夫妻兩人在一次中國特色鄉村旅遊中相遇……劇中細節感人的同時讓人心酸,例如:馬亮“出國後”,每次有人來他家裡做客,妻子都自豪地亮出馬亮的畫。還有馬亮穿著大鵝裝從“鵝嘴”裡看妻子的笑顏,接著又情不自禁地看向肚子裡的孩子……演員的表演也非常到位,全場掌聲和笑聲不斷……隱瞞不是不愛,而是他想兼顧心中的大愛,這個篇章沒有過度煽情,只是透過喜劇元素展示了一個小人物的偉大。

  此時此刻,我想“家鄉”這兩個字,是融在每個人血液裡的,聽一個別人一生的故事,沉浸其中。儘管電影結束時都到了午夜,但爸爸還在拉著我和媽媽講他小時候的故事,而我對這些故事竟然聽得津津有味!“家鄉”這個主題,在父母、在爺爺奶奶這一輩人,似乎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而且無論第幾次看到這兩個字,腦子裡想的還是和以前一樣。

  這個國慶假期,無論身在何處,看完《我和我的家鄉》,總會莫名引發共鳴,正是那些家鄉小人物們的溫暖故事與故鄉的畫面最打動人心,直擊心扉。無論我們的未來有多遠,但是“家鄉”總是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此時,我也願意做一位小人物,懷著夢想走出去,帶著本事走回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