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精選8篇)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精選8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1
柴靜的《穹頂之下》是我唯一一個沒有使用快進,從頭看到尾的國產紀錄片。不誇張說,它代表了我看過的國產紀錄片最高水平,值得每一個生活在霧霾陰影下的國人觀看。柴靜在片中講述了三個問題,什麼是霧霾,造成霧霾的原因,我們該怎麼辦。
《穹頂之下》獲得大眾支援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爭議。多數批評來自質疑片中內容是否科學,結論是否嚴謹,提出的政策建議是否有效。儘管這些批評有它們各自的合理性,但我認為瑕不掩瑜,並不影響《穹頂之下》成為一個經典的霧霾科普片。毫無疑問,中國的環境汙染問題已經到了嚴重影響每個人生活的程度。儘管霧霾是否造成癌症發病率上升等問題還存在爭論,但以此否定《穹頂之下》,我以為屬於見木而不見森林的做法。而且柴靜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也表現得比較嚴謹,我在本文最後會對這些問題簡要談談看法。這個文章重點談《穹頂之下》反映的兩個重要經濟問題。驚訝的是這些問題在討論中並沒有受到多少重視,但我認為它們是這個新聞調查的核心貢獻。
《穹頂之下》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大膽批評了中國政府在環保方面的兩個硬傷。第一,該伸手的管理的地方沒有出手,造成環境嚴重惡化,走了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第二,不該伸手的地方手伸太長,以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為理由鼓勵和發展了一批汙染嚴重,效率低下的企業。
一些批評者把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直接對立起來,認為中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不應該採用西方的環境標準;如果強調保護環境,就會降低中國經濟增長,削弱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些觀點聽似有理,但存在很強誤導。首先,中國採用的環保標準已經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現狀,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標準。其次,汙染環境獲得的成本優勢根本不能稱之為“國際競爭力”,屬於飲鴆止渴,殺雞取卵的行為,不可能長期持續。不客氣地說,這種透過汙染自己環境來壓低產品價格的做法,從本質上講是犧牲自己的環境來補貼國外消費者的愚蠢行為。
作為科普性質的新聞調查,《穹頂之下》最大的貢獻和成功,是對大眾環保意識的喚醒。市場在環境問題上的失靈不僅表現在汙染人不用買單,而公眾也往往不重視自己權利受到的傷害。中國的環境汙染問題不僅存在空氣中,水汙染和土壤汙染比空氣汙染甚至有過而不不及。為什麼單單霧霾問題得到這麼多人重視?原因很簡單,霧霾比其他汙染更直觀,直接受影響的人數更多,而且直接影響到了最有話語權的城市人群。在過去幾十年中,儘管大眾的環境權利一再被汙染企業侵犯,多數人基本都採取了事不關己的態度。希望《穹頂之下》帶來一場環保意識的變革,推動大眾主動參與和督促政府做好環境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大家都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改善環境才可能不再成為一句空話。
此外,《穹頂之下》還成功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選題好,瞄準了一個關係的民生的重大問題。我1999年到美國求學後,每次回國除了為國內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親朋好友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而高興,一個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空氣質量的惡化。一次到北京開會,前一天晚上有朋友專門打電話提醒我北京的PM2.5又爆表了,讓我去前買個防毒口罩備用。電話結束後,我坐在桌子前沉默了很久,哭笑不得。
第二,《穹頂之下》內容相對客觀,資料翔實,問題深入。柴靜的採訪非常專業,敢於理性地挑戰被採訪者的觀點,以此獲得最有價值的資訊。最可貴的是在影片製作上充分考慮了觀眾的承受能力,透過直觀形象的形式進行科普。和多數說教式國產紀錄片不同,柴靜在《穹頂之下》裡透過資料,透過不斷提出問題而引發觀眾思考。儘管有人指責該片不夠嚴謹,但作為科普片,我認為柴靜已經做得非常出色。她採訪了普通民眾,醫療和環境專業人員以及政府官員,從多個角度展現了霧霾問題。就客觀性和真實性而言,比崔永元的轉基因調查高出無數個數量級。比如她並沒有一口咬定霧霾是造成中國癌症發病率上升的原因,而是透過醫生之口用猜測的語氣提出這個問題。她更沒有把女兒的病歸咎到霧霾,而是作為自己更加關心健康和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人認為這種表達方式存在誤導性,這個完全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作為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觀眾,不應該被這種表達方式誤導。
此外有人甚至以柴靜的私生活為由,或者臆測她收了國外敵對勢力的資金,真正意圖是破壞和私有化國企這些陰謀論的角度反對《穹頂之下》。這些情緒化的反對根本不值得浪費時間反駁。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2
誠心看完柴靜的《穹頂之下》(以下簡稱調查),非常用心又有激情的調查,有詳實的資料和客觀的理論,提出了霧霾產生的原因也提供瞭解決之道,但其中亦有也不乏偏頗。本人不才,恰好從事煤炭市場研究,僅就霧霾大片中關於煤炭的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
粗放型煤炭燃燒是造成霧霾的主要原因
調查指出國內霧霾的主要原因:大量來自散煤燃燒,其中80%的汙染來自20%的散煤燃燒。這一觀點基本正確。
散煤燃燒即粗放式的直接燃燒,主要來源為小鍋爐和居民用煤。
這裡我引用《煤炭使用對中國大氣汙染的貢獻》(以下簡稱《貢獻》)的資料。《貢獻》指出,中國煤炭使用對空氣PM2·5年均濃度的貢獻估算在51%至61%之間,均值為56%。其中,約6成的PM2·5是由煤炭直接燃燒產生的,約4成的PM2·5是伴隨煤炭使用的重點行業排放的。煤炭使用對京津冀PM2·5的貢獻為51-62%,長三角的結果為54%-61%。
既然控制直接燃燒即可降低煤炭對大氣汙染的60%,那麼降低散煤使用是控制煤炭汙染的重中之重。事實上,國家在《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中都提出了關於2017年關停全部10蒸噸以下小鍋爐,以集中供熱的熱電廠取代小鍋爐,禁止高硫高灰散煤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使用和銷售。如果這些法規能夠得以全面執行,降低15-20%PM2·5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監管不力亦是霧霾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
調查中指出如果要留住APEC藍,需要將的汙染排放物降低60%。調查同時指出如果燃煤企業的減排100%到位,塵和二氧化硫排放將降低低60%,氮氧化物排放低35%。所以,如果燃煤企業全面使用減排裝置,APEC藍指日可待。
我國有幾乎為世界最嚴苛的電廠排放標準,到末,我國電廠脫硫裝置安裝率幾近百分百,降氮脫硝安裝率也要達到75%。去年起,一些地區的電廠試執行的超淨排放技術使得燃煤電廠達到燃氣電廠的排放標準成為可能。嚴格來講,電廠如果100%使用排放裝置,除了二氧化碳這個指標,電煤對大氣的汙染貢獻甚少。因此,國家在能源規劃中提出提高電煤在煤炭消費中的比例也是減排的主要手段。
然而環保需要經濟成本,要謹防燃煤企業出於成本考慮將排放裝置閒置成為擺設。去年四月推出的新環保法提高了對超標排汙企業的處罰力度,而環保部門對燃煤企業尤其是電廠排放都已實現實時線上監控,那麼,如何提高燃煤企業排放裝置使用率完全取決於監管部門的執行力度。不幸的是,在中國,法規是一回事,執行是另一回事。
褐煤亦可以清潔利用
褐煤對大氣汙染最嚴重的問題是二氧化碳排放。但調查所舉的哈爾濱供暖首日的PM2·5高達一千的例子並不能把所有責任歸於褐煤。一是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麼哈爾濱的供暖季就不該有藍天。其次,褐煤由於熱值低、磨煤用電高等因素主要用於摻燒,其經濟摻燒比例在20%到30%間,說什麼褐煤也不能承擔全部汙染責任。
此外,10月頒發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褐煤不得運輸到超過600公里的範圍外使用。如果執行嚴格,鑑於東北到蒙東超過六百公里的運輸距離,從1月1日起哈爾濱將不可能再消費蒙東的褐煤。那麼褐煤將不再對哈爾濱供暖季的PM2·5負任何責任。
實際上,褐煤在中國,更有效的使用方式是就地轉化為其他能源如在褐煤生產地蒙東建發電廠。還是那句話,嚴格執行排放要求的燃煤電廠是清潔用煤的有效途徑。
英國治霾經驗不能照搬
調查指出,英國煙霧事件發生後20年中,石油替代了20%以上的煤炭,天然氣替代了30%以上的煤炭,煤炭在整個國家能源結構中從90%下降到30%,而重工業佔GDP的比例也下降了10%,很多煤礦和燃煤的工廠關停,這裡曾經有上百萬人就業。1960年到1970年,在英國治汙的前十年,經濟不但沒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之後十年終,英國進入了油氣時代,他們的經濟總量翻了四倍。
我承認,控制煤炭總量和能源結構調整都很重要。但是不要忘記英國1952年的煤炭需求量約為兩億噸,而中國當前的煤炭消費量是其20倍。如此大的能源需求量轉換為油氣都能瞬時扭轉該能源市場的供需平衡。一旦市場由供給過剩轉為緊張,價格變會飛昇。缺乏經濟可靠的可替代能源,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2030年前不可能改變。
我們目前還處於工業化的中後期,即便我們有條件改變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也不可能實現英國當年的GDP增速。國際需求低迷,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各主要工業產品結構性過剩,如果加上能源成本攀升,我們拿什麼同世界競爭?
片中英國的能源大臣說要給新興的產業給他們公平競爭的機會,他們會帶給你驚喜。事實上,國家對於新能源產業一直扶持,煤電在取電順位中排名倒數第二(末位是油),如果沒有補貼,光電風電高居不下的成本根本無法和煤電競爭。新能源清潔但利用率低,靠天吃飯及電能無法儲藏的特點使得新能源極不穩定,對電網衝擊很大。因此,近三十年內期待新能源成為能源主力只能是夢一場。
能源結構轉變尚需時日
調查指出,我國天然氣探明儲量佔22%,石油探明量是一次能源的38%。這些都對,且不說石油和煤炭一樣屬於化石能源,變用煤為用油並不可取。僅就探明儲量並非可開採儲量這點而言,二者之間還有技術、地質條件、運輸等一系列鴻溝。因此,油氣能源在我國的茁壯發展依然遙遠,而遠水解不了近渴。
更重要的是,我國地大物“薄”,這點能源得省著用,利用當前國際能源價格低迷的契機在不改變市場供求狀況的狀態下多進口些油氣,去政治風險不高的國家的併購些能源礦產是正途。
此外,對於天然氣這一清潔能源,我國十三五能源規劃的目標之一是到2020年,天然氣佔一次能源結構比重佔10%。目前我國氣電為煤電燃料成本的近三倍,受國際油價暴跌影響,這個比例有望調整到兩倍左右。即便如此,又有多少企業和個人用得起氣電?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3
收到很多艾特……
報告大家,柴靜的《穹頂之下》我已經認真看完了,彙報下感想:
首先,說說我贊同和支援的部分:
1在大氣科學方面(比如霧霾的時空分佈、來源、成分、二次反應過程等),至少在我的認知領域內,沒有錯誤。對於一些曾經引發爭議的熱點話題,沒有一味迎合民粹化的觀點,而採用了符合科學事實的陳述。比如:
(1)不少人認為PM2.5完全是工業時代的特有產物;而片中提到了自然界本來也有PM2.5。
(2)不少人認為機動車排放對於霧霾而言並不重要,關鍵因素應該是工業生產排放;而片中提到機動車是北京本地PM2.5的最大來源。
(3)不少人指責政府隱藏和瞞報空氣質量檢測資料;而片中提到,我國政府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線上空氣監測系統,而且獲取這些資料並不困難,任何人都可以在手機APP上查詢並舉報超標單位。
——至於其它涉及醫學知識、煤品油品等內容的,我不懂,請其它專業人士把握吧。
2、態度嚴肅、積極。
之前微博上的霧霾話題,有兩個傾向:
第一是過分娛樂化,把霧霾的嚴重性稀釋在眾多段子和哈哈哈哈哈中無跡可尋,老百姓這麼著勉強算是苦中作樂也就罷了,很多主流媒體官V也樂衷於此,久而久之顯得霧霾問題很輕佻、似乎不那麼重要了。
第二是過分政治化,一說到霧霾,就把個體行為撇得一乾二淨,純罵政府,一邊開大排放車一邊購買因違規排放而降低成本而廉價出售的商品一邊吃露天燒烤一邊放鞭炮…一邊罵政府,罵完抽支菸。
有鑑於此,柴靜製作本片的態度,在現今中國還是很難得的。作為新聞從業人員,作了嚴肅的調查報道,將公眾重新拉回到思考模式中;在質問“油怎麼了”“煤怎麼了”“環保部去哪兒了”之後,也強調了每一個普通市民的積極作用——“再強大的政府也無法獨立治理好霧霾,要依靠的是普通人的選擇和意志!”,片尾那段“我能為空氣做什麼”大讚,真心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
3、引述嚴謹。
片中所引用的資料,基本都來自於權威科研或監測機構。
現在有些媒體,動不動就“小編為了證實真假,也買了個PM2.5監測器,在辦公室一測才發現,原來真相是…”,或者“小區張先生對此有異議,他告訴我們,以前感覺…現在感覺…”,諸如此類的無厘頭實驗和個人感觀描述。
柴靜在這方面跟他們比起來真的已經強太多了。
其次,說說我不贊同的部分:
片子中有幾段,很鮮明地傳遞出一個意思:空氣都差到這種地步了,你們還在燒劣質煤還在違規排放還在汙染空氣你們是不是瘋了?!
這個“你們”,理論上應該包含兩類:第一類是利慾薰心的黑企業黑工廠黑作坊黑老闆——柴靜重點關注的就是這一類。
但是柴靜似乎忽略了第二類,就是那些註定無法選擇的、只能用健康換取金錢的一群人。你不要笑他們蠢,他們雖然不懂化學和醫學,但是耳濡目染也早就看明白了,積年累月地燒炭出去賣、開黑作坊、燒劣質煤,一定會嚴重損傷健康——問題就是,很多人並沒有選擇,對於他們來說,這不是環境,而是生計。
城市居民,尤其城市年輕人,經常以為城市就是全世界,根本不知道在城市和旅遊風景區以外的中國現狀。空氣好不好?這只是已經遠遠躍出溫飽線一大截的城市居民才會關心的話題。是的,城市居民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不過你也別忘了,城市周邊大把的貧困帶村莊也有出賣新鮮空氣換錢的自由。
對於這部分人而言,環保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經濟問題。
所以,僅僅侷限在城市小圈子視角里討論環境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城市霸權。
最後,說說我疑惑的部分:
我從昨天到現在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上述這些觀點,我都在過去一兩年時間中寫文章表述過,比如:
“古代也有霾,雖然在成分和比例上跟現代的霾有所區別,但是就霾本身的定義而言,並不需要指定其來源。”
“北京機動車對PM2.5的貢獻在20—30%之間,根據站點、季節、年份等不同,資料會有一些變化,但其作為大氣汙染主要來源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
“日本愛知大學李春利教授的研究顯示,東京的軌道交通出行率為86%,而北京只有12%;北京中心區市民每天乘坐私家車上下班的比例是34%,而東京中心區只有5%都不到!也就是說,北京的機動車出行率更高,排放也就更多。”
“空氣治理,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科學問題,而更是一個經濟學問題以及社會問題,也就是說,為了治理霧霾,一個城市及其市民,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經濟損失,犧牲多少生活舒適度?”
“霧霾的治理,不可能是一紙政令快馬加鞭的奇效,更不可能在我們自己不付出任何代價或者只付出微小代價的前提下實現。”
……
——哎為什麼我當年寫出來的時候,被罵成“五毛洗地”;而柴靜說出來,大家就說“非常震撼”呢?
我也被這種巨大反差“非常震撼”了,陷入深深思考中。
目前能想到的答案是:在公共傳播技巧方面,柴靜作為專業人士,確實很厲害:
比如PPT做得超讚;
比如羅列資料時,往往伴隨一個引人入勝的情節或經歷,讓資料和結論本身異常生動;
比如自我視角選擇得很巧妙,一個焦慮的母親、執著的居民、自費製作者;
比如一些素材和表達,額,的確比較讓人動容,增加了情感認同;
……(其他請大家補充麼麼噠)
總之值得我和其他科普愛好者、工作者們認真學習。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4
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有感在影片網站上看到《穹頂之下》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由於我對空氣汙染一直也比較關注,所以對這個列在頭條又貼著霧霾標籤的紀錄片,想都沒想就點開了,而且出乎自己意料地一次性完整地看完了。整個過程中,我都安安靜靜的沒有說話,並不是不想說,而是被它的內容所吸引,所震撼了。後來我想給室友看一下,卻發現《穹頂之下》在各個入口網站已經沒了,很多連結也被遮蔽,對此讓我頗不能理解,但和今天要說的主題無關,在此也不討論了。片中的主角是霧霾,而我想說的卻是整個環境。
作為一個學能源的,對環境也算了解一點,但很多資訊仍然是我完全不瞭解的,網上有人批評柴靜主觀色彩太強,誇大問題嚴重性,還有專業方面的錯誤等,但我整個片子的講解還是比較全面和客觀的。連扶老人過馬路都有人批評作秀炒作,柴靜這麼大膽去揭露社會的重大問題,把許多陰影下的事實放到檯面上,觸動的不僅是汙染企業的利益,更有國家相關法律的缺失和政府部門的不作為。招來幾句罵聲無所謂,重要的是讓人們看到了事實,看到了空氣汙染的真相,當越來越多的人對此有了擔憂和思考,社會的憂患意識下就更容易促成措施的出臺和習慣的改變,進而加快問題的解決。所以我覺得柴靜此舉充滿了正能量,痛定思痛,需要我們所有人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從能源利用和社會行動力兩方面談談我自己的一點理解。
先說說能源問題。雖然我們是資源大國,但也是消費大國,當支出大過產出時,再去說擁有量多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我同意關於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費、不注重環保的經濟增長以及能源管理體制的漏洞等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空氣汙染的說法。發電、鍊鋼、採暖,由於過度依賴煤炭,我國的能源結構遭到了很多詬病。第一,煤炭非可再生,燒完後子孫後代就沒有煤了。第二,燒煤帶來的汙染過於嚴重,由於種種原因,很多火電廠沒有安裝脫硝裝置,脫硫執行的也不盡到位,國內電廠用煤也普遍不經過洗煤。第三,煤可以成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直接燒掉太可惜。去年暑假去了火電廠實習之後,滿腦子煙囪、噪音和黑乎乎的煤炭,使我對火電的印象變得很差。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建造火電廠呢?答案很簡單:相對於核電、風電、水電,火電技術條件成熟且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大規模迅速投產,同時火電廠引數高,單個機組容量大,而且更容易經濟地建在電力負荷中心,結果就是緩解了電力緊張局面,也帶來了與環保矛盾的弊端。所以,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升級改造火電廠等燃煤大戶是改善空氣質量的必經之路。而現在風能太陽能成本過高,供電質量差,利用率低,核能建設週期過長不可能發展過快,在沒有儲能條件、電力不緊張的情況下,電網更願意吸納火電水電,作為香餑餑,火電廠升級改造也就緩慢很多了。簡單說,無論從哪個方面講,要想在滿足能源供給的情況下實現能源消費向環境友好型結構轉變,都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
關於社會行動力,每個人肯定都有很多話說。節能減排倡導了好多年,有效但並不顯著,特別是在整個社會快節奏發展下,更顯得力不從心。畢竟節能減排需要大範圍的實施才更顯成效。這就需要政府、
企業甚至相關機構組織的宣傳和推廣,自上而下到達每一個人,建立激勵機制形成風氣。那說了半天,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個人覺得需要思考和麵對。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思考霧霾沙塵PM2·5從何而來,我們能做的又有哪些?然後面對它,從小的習慣開始解決改正。當然這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如果每一個瞭解的人都向周圍傳播知識,宣傳霧霾和汙染的嚴重危害,那麼群體效應就會顯現出來,會有更多的人關注“我呼吸的空氣是否達標”、“我今天開車出行又排放了多少尾氣”。當大家都加入討論和關心的時候,民眾關心的問題就變成了社會輿論,而輿論是促成改變的重要推動力。政府會想我的法律是否完善,監管有無漏洞,標準是否可行;環保組織會想現在民眾已經注意到霧霾和汙染的危害,正好可以趁機宣傳,引領方向擴大戰果;企業會想我們要關懷員工,營造好的環境,貼近社會生活……這樣一來,有了自上而下的推行和助力,就會惠及更多人,有更多的人瞭解和加入這一場“生存健康”的戰爭。用良性迴圈的方式滾雪球,最終形成汙染排放的高標準,社會生活的好習慣,戰勝霧霾和汙染,還我們一個純淨的藍天。
紀錄片裡的英國能源大臣說,節能減排會讓很多傳統企業倒閉工人失業,但也能讓更多的新企業成長,這裡邊一定會有很多的投資機會,在中國大部分實體經濟和企業不景氣的長期趨勢下,這個機會顯得更加珍貴。
最後不得不說,做任何事都是要有代價的。關閉小煤礦小鍋爐,淘汰汙染企業,升級改造電廠鋼廠,使用更高燃油標準等等都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解決。治理霧霾是要花錢的,汙染指數與生活成本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但我們沒有時間思前顧後,從長遠看生態健康遠比眼前利益更重要,關鍵時刻還是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政府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我們也關心不到。作為一個普通人,懂的畢竟太少,只能在這裡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意願,希望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擁有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從這個方面說,感謝柴靜給我們的當頭棒喝,讓我們正視眼前,並穿過重重霧霾,看到未來的藍天。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5
表揚或批評的廢話都不說了,直接切入主題。我以前工作與能源有關,所以只說說能源。
1、我不認為中國環保或霧霾問題的根源是能源管理體制。
剔除一些非人為因素(比如,經濟增長帶來的必然後果),根源其實是地方政府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有問題。激勵:GDP增長能帶來政績與財稅收入,為此地方政府沒有足夠動力推行環保。約束:地方政府基本不受本地百姓、媒體、法院的約束,被環境汙染傷害的人很難得到救濟。
設想一下,北京上海要求工業企業執行嚴格的環保標準。很多京滬企業喪失競爭力,就搬到小地方。小地方也很歡迎。就如柴靜片中有企業主所言,有些企業不守法,我如果守法,肯定競爭不過他們。在迎合企業、搞GDP方面,中國各地方之間是競爭關係。當“裁判”下場比賽,選擇性執法的背景下,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
2、目前能源(電、油、煤等)管理體制是什麼情況?
煤:價格市場化了,沒人管。央企的煤產量佔比不高。民營煤企非常多。計劃電煤的價格原來可以由發改委定(因為它可以批鐵路的車皮,所以大家給面子),後來也沒有了。就因為市場化,所以煤產量上得非常快,行業一度蓬勃發展。像山西,管煤的,就是本省的政府。關小上大的是它,收出省費的是它。全國的安監部門也有權力,要求煤企計提了不少安全費。
電:電網是壟斷,主要有2家,國網、南網,劃地而治。電網對電廠上網電量有很大影響,傾向於用比較便宜的電。比如,夏季水電多,它可以少採購火電。發電廠很多。電價核定、專案上馬審批路條在發改委。電監會權力反而不大。
油:發改委管成品油價及專案審批。但成品油及原油的進口比較集中。中石油、中石化在成品油生產、批發零售的市場份額很大。要破壟斷,得放開成品油及原油的進口。反對放開的人認為,這樣不利於與國際巨頭談判價格。
3、用煤發電是沒有辦法的。
中國選擇以火電為主的發電模式是被迫的。因為沒其它辦法。缺電的年份是2003年以後,國家上馬大量火電、水電。裝機總容量從02年底的3.6億千瓦增加到04年底的13.6億千瓦,增長3倍。只有火電能大規模迅速投產(2年),而且價格不貴。當時天然氣很少,進口也貴。大水電也沒那麼多,建設週期較長。核電爭議較大,建設週期也長。風電、光電當時很少,現在突飛猛進,速度冠絕全球,但這兩者仍然只是補充,很難取代火電。一個是規模小十分之一,一個是發電小時數少太多,與火電之比大約是1:3吧,兩個合一塊,風光發電只佔火電的30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況且,水電可以低至2毛左右,火電可以是3毛多,核電是4毛多,風電、光電、氣電通常是5毛多或更高。在沒有儲能條件、電力不緊張的情況下,電網願意吸納火電水電,而非風電、光電。氣電也就調峰有優勢。
風電、光電的單個電廠規模通常也小於火電。單個火電目前普遍是60、120萬千瓦以上,風光電普遍就是幾萬十幾萬千瓦。電網與電廠之間要有輸電線路,投資幾百萬、上千萬元很正常。火電廠更容易經濟地建在電力負荷中心。
要在電力生產領域,減少煤的用量,恐怕無法迴避使用核電。至於天然氣、頁岩氣、煤層氣等,我個人覺得是有空間,但三五年內不會太大。如柴靜片中稱,中國天然氣還有很多沒勘探,潛力大。但採氣汙染也多,耗水,如果埋藏深,成本是不是可以比目前降低也不知道。頁岩氣探礦權是向民企開放的。要達到美國的產量水平,中國頁岩氣需要增長50倍。但中國的開採技術、埋藏條件、水資源等,都沒有美國好。
4、油
成品油、原油進口原來管制很多,民企很難得到進口權,現在確定後者放鬆,前者民企很少。成品油生產也比較集中,但山東有一堆民營地煉。由於前面提及的地方政府激勵與約束機制有問題,執法不嚴,地煉質量還不如中石油、中石化。同樣,在前述背景下,如果完全放開,油品質量不一定能因為競爭而提高。煤就是例子,你強行要求一定要洗煤,很多民企煤企會不執行。沒有人民戰爭,光靠環保局,是拿它沒辦法的。
換言之,我不認為中石油、中石化的壟斷是導致中國油品質量差的根本原因。不是。如果習總重視,一個電話,兩油也許會比西方大公司更有效率地實現油品升級。為什麼不?以前是CPI高,油價高,擔心影響經濟。當時兩油的煉油是賠錢,需要國家補貼。如果在提高油品,國家還得再補貼更多,財政有點難度,決心不容易下。目前油價不高,CPI低,機會其實很好。就看領導人的決心。這也算是GCD體制下的優勢吧。當然,結果會導致油價提高。這個沒辦法,除非降低相關稅費。
5、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中國環境質量?
顯然,首先得切實改變地方政府的激勵與約束機制。GDP考核,中央與地方的分稅等等。這個很難。尤其是約束機制更難。不展開了,敏感。
其次,我個人認為不能光指望環保部、能源局甚至是地方政府,還得發動“人民戰爭”。比如,在公正高效的法治下,允許個人發起有關環保的集體訴訟,並能獲得天價賠償。目前,已放開公益組織的環保訴訟。但還不夠。只要引入美式訴訟與天價賠償,老百姓才會積極投身環保,嚇住企業。看過柴靜片子就知道,肉餅店、建築工地服從環保局的管理,焦化廠之類的就比較不服了。因為企業會權衡利與害,如果不環保帶來的損失有限,環保帶來的成本過高,它肯定會選擇汙染。
所以,得提高汙染的成本。光靠環保局的幾個人幾條槍,不夠。得人民戰爭。光靠公益組織也不夠。
中國華北地區的高汙染,也有人口過多,密度過大的原因。當然你可以說,東京香港紐約密度大,就沒事。確實。但畢竟我們的管治水平不如它們。而且中國的人口密度也確實太大了!
華北農民普遍是燒煤採暖,由於人數太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基本無解(在富裕或小康起來之前,講究環保確實是奢侈的,這話不中聽,但是鐵一般的事實)。北京市有錢,讓市區改電採暖,氣採暖,給補貼。效果如何?我這幾天在西直門邊上、動物園北、氣象局東的平房區看到大量蜂窩煤。在四季青橋西2公里的幾個村莊(西四環外),我更是見到無數塊煤,堆在房前屋後。
北京尚且如此。
題外話,放鬆計劃生育,用目前出生率低,或者人性化的角度,我完全支援,時機成熟。但如果是為了經濟增長,為了所謂的人口紅利,我不支援。因為個體的就業、人均GDP比GDP總量、人口紅利要有意義。為了經濟增長而鼓勵生育,是捨本逐末。今天又看到有不少人從經濟角度鼓吹放開生育,估計是為了說服我黨。否則,說不通的。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6
在我開始寫這個題目的時候,突然回到小學時代剛剛學習中文作文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要看一些影片然後寫一個觀後感來總結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很久沒有寫這個文體了。昨天天氣不錯,週日午後的天壇公園溫暖安靜,我帶著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玩了一下午,渾身痠痛,之前手機網路上已經鋪天蓋地都是評論和轉載,我的朋友圈幾乎要為之刷屏了,我有要求自己把週末還給孩子的承諾,所以一直按耐著直到她上床之後才打開手機,我看了45分鐘,很感興趣,但是我實在太累了。週一剛剛在辦公室看完後半段。靜下心來,可以寫下一些文字。
寫觀後感之前,我必須先說說自己關於這篇報道負面評論的感受,最反感的就是,用自己孩子生病的事情煽情,強扯出腫瘤和霧霾關聯。首先,腫瘤這個詞看官你理解錯了,腫瘤這個詞不等於癌症!不是必須死人,必須遺傳的!惡性腫瘤=癌症(不包括白血病)。因此,我個人感受是柴靜僅僅是因為孩子一出生就必須接受手術,承擔了失去孩子的恐懼這樣的心情。在這樣的心情下,平時我們視而不見或者不太重視的霧霾,也因為她升級做了媽媽而真心開始關注起來。這僅僅是作為母親,她進行這場自費調查的動機之一。我相信這個調查背後帶來的商業價值肯定有,但是它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才是最最重要的。那些說什麼柴靜私生活帶來遺傳問題的扯淡評論,我只能說如果真的看完報道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話,我操,你丫多吸幾口霧霾去吧。
我在洛杉磯生活了三年,3年期間,頭一年是懷孕生產,後兩年等待幼子完成初生後密集註射疫苗的階段,然後回國。在洛杉磯的3年,成了我人生的轉折點,最大的改變,就是生活態度的改變。
我在洛杉磯期間,遇到租房和房東之間的矛盾,帶著幼子被迫搬出來,當時在當地朋友的幫助下,成功訴訟並贏得了那場官司,作為一個外國人,一個租房者,去起訴一個美國身份的當地老闆,你覺得我勝算有多大?是的,我贏了,要不肯定也不在這裡說了,這就是制度下的公平,同時也是我的行動力。雖然我贏得了官司,但是對方沒有退還我的押金,我那1900美金永遠沉寂在我回國前夕的聖蓋博市,但是想不到還有法規來約束,我又在臨行前去了州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將法院的結案記錄上交,讓政府管理部門設定該處房屋的交易禁忌,也就是說,雖然他現在不給我錢,這輩子他最好不賣房子,如果他賣房子就必須找到我,給我錢,我才能要求政府撤了這道緊箍咒。
凡事,只要有合理合法公平公開的制度,總歸是有路可走的。在整個執行過程中,沒有人因為我是持有簽證的留居外國人而歧視我。我也沒有到某個政府門口去扯條幅下跪。我需要的就是到法院拿回起訴的法律規定,按照步驟一步步進行,巧妙取得證據,堅定信心,在開庭前,熟練英語。
這是我在美國3年,透過爭取,感受到的最大的權力!
柴靜調查中突出的一句話,就是"你是有這個義務,但是你沒有權力!"。我沒有從政,只在公司中做過,我很有幸在一個制度政策不斷完善,並飛速發展的企業。我感受過制度的約束,也感受過制度流程帶來的便利。深知一個龐大的系統的執行,必須經由一個個相互關聯的制度來把控和推動。
大到國家的發展,必須最終把眼光落實到"人"這個最基本的字眼上來,這個人,不是特權階層,而是普通老百姓。是必須依靠每天按時上班才能生活,每月按時繳納保險才能看病,每月領退休金才能安心的老百姓。
我的辦公室恰好租在了中石油的家屬院,這個小區比很多買的貴的要死的商品房社群要乾淨有序的多。我住的小區也是商品房,我們的物業對業主的態度,簡直無法跟中石油這個小區相提並論。我們小區開放的停車位遠遠超過進入的車輛,收取停車費的不負責車輛的管理,只負責收費,並且不主動提供發票。每次我把錢交出去的時候,總覺得我是被剝削的而不是被服務的。
小區旁邊幾年前蓋了變電站,當時居民鬧得沸沸揚揚集資上訴,提供500萬千伏變電站輻射與疾病的關係,然後最後起訴的小區居民,很多被單位脅迫不得參與,很多為了孩子健康被迫賣房離開,甚至失望移民。眼見這個小區的居民檔次不斷更替,漸漸淪為租房者和公司的選擇而不是居住。在這個不斷淪落的過程中,我的孩子從國外回來了,住在這裡,變電站建起來了,而且圍著變電站又蓋了新的回遷房.........我看著柴靜片子裡那個炸燬了一個煙囪過幾年又蓋了個更大的,立刻想起了這段。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想改變,而是改變的成本遠遠超過了我們的能力。
這時候,我又不禁再次想到那些批評柴靜的言語。我仔細看了好像不是女人。也許女人更感性,但是我總覺得男人與女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並不是性別和能力,而是生育。這是無法分享的一種天然的延續力。不得不說,很多的汙染來自於對權力的爭奪,那些權力爭奪者,多半的都是男人,雖說每個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有兒有女有妻子母親,然後他們爭奪的目的中,有多少是為了她們。
在這個空氣裡都飄著錢的味道的國家,我不相信那些人不知道汙染的危害。可是多少人就算是這樣,仍然將手伸到資源的前面。
要說看完這個片子,家裡有孩子的,沒有一絲絲移民離開的念頭,我都不信。這種離開,不管看起來多麼榮耀,總有一絲逃難的意味。做母親的人內心最大的念頭,就是保護自己的後代能夠健康長大。也許我們也能夠為霧霾身體力行做些什麼,但是我們願意奉獻了自己,卻不願意奉獻自己的孩子。我們可以響應號召少開一天車,減少碳排放,保護資源,節約用水。我們願意奉獻了自己跟著國家由壞變好,慢慢變老,我們卻不願意讓孩子拿整個童年在等待國家治理霧霾的遙遙無期中,艱難成長。每一次的霧霾來臨,我看著18樓的外面低空中一層灰濛濛,我都不願意送孩子出家門。好多次我看了手機指數說霧霾300多,老公居然說空氣挺清新。我不止一次的想過為什麼男人無法身體力行的去感受別人呢?那是他的孩子呀。可事實真的就是如此。不是他的錯,我也不知道該怪誰。
我想這個國家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拐點了,這個點的撬動者很有可能就是柴靜的這個《穹頂之下》。同樣作為的母親,我只為她能夠用這樣的方式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叫好。一個看似弱小的女生,能夠用這樣強大的方式,用這樣沉著冷靜的做法,用這樣長的時間暗自努力,用這樣的爆發力啟動公眾市場,帶給政府有理有據的壓力,除了佩服,我還選擇毫無理由的贊同和行動。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7
自離職央視後,沉寂許久的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昨日攜個人影片新作《穹頂之下》宣告歸來,並在短時間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以及全民討論。
崔永元說:"(穹頂之下)非常好,是1個好的科普教材。它的資料、推論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我覺得科普的最大作用就是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崔永元還說"我認為柴靜該說的都說了。就像1個人去醫院檢查身體一樣,1個ct檢查準確地診斷出了病症,而治療要靠其他科室-做新聞的就好像做檢查一樣,只負責探求真相,是不應該開處方的。至於說該淘汰什麼產業、政府部門應該做什麼,做紀錄片的不應該去涉及這些。"
很多公眾人物都對《穹頂之下》發表了看法,我之所以特地將崔永元對柴靜的《穹頂之下》的評價拿出來,是因為他說的這番話和我對《穹頂之下》的基本看法很相似。
一、穹頂之下的"對"
《穹頂之下》是一部很直白很接地氣的科普片,柴靜把一些很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資料,晦澀的術語等轉換成具體的案例、影片和動畫片的形式展示出來,並且採用新媒體全網覆蓋的方式,讓公眾直接認識到了"霧霾"也讓公眾意識到了"霧霾"這個危害社會與人類的大問題。
這部紀錄片所包含的資訊量很大,講了霧霾是什麼,霧霾從哪裡來,我們該怎麼辦?資料的來源也很明確。所以柴靜在製作這部紀錄片是使用了“資料新聞”這種新型的報道方式,她使用了大量的資料,並且幫助我們去解讀這些資料。至於這些資料本身暫且不提,利用資料來說話無疑是比較直觀、可信、權威的,簡單粗暴,讓人不得不服,而且也很符合當今的大資料背景。不得不說,這部影片給我衝擊力最強的也正是這些資料。
柴靜的《穹頂之下》極具人文關懷,她以媽媽的身份出發,更加親民眾,接地氣,使得一部公益科普性質的紀錄片"軟化"了,可也因此更容易讓人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公眾的共鳴,引起公眾對這件事的熱烈討論。所以,很多人也因此開始發現自己身邊的汙染問題,並且開始重視這些問題。
我的老家很多人家都有灶臺,需要燒柴,燒乾草或者是燒麥秸。每次回去聞到那種味道,我就覺得--啊,這是老家的味道。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被我認為是老家味道的東西其實就是ph2.5的來源之一。正如柴靜所說,燒柴燒煤經常讓人感受到溫暖,所以我們往往會下意識的忽略其所帶來汙染問題。
而今年,我是在老家過春節。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原本靜謐的夜晚被鞭炮聲,放煙花的聲音所打破。放鞭炮,熱鬧喜慶,但是那1個晚上,煙塵瀰漫,空氣全是鞭炮火藥的味道。柴靜沒有提到鞭炮、煙火帶來的空氣汙染大概是因為它們所佔比例不高,但是我認為這些是春節期間空氣汙染的最主要來源,而且主要集中在農村以及一些小城鎮。
還記得柴靜有提到這麼1個有趣的例子--洛杉磯有1種罐頭,裡面裝的是洛杉磯的空氣,上面的標語寫得是:如果你有恨的人就買一罐送給他。這是1種諷刺,但如果有一空氣氣真得變成了人類殺手的時候,是不是我們每個人想要生存下去就都需要揹著空氣過濾裝置?
其實生活在深圳,然後現在學在湛江,這2個地方都是的環境都比較好,所以我對汙染、霧霾並沒有太直觀、太深切的認識。但是在看到《穹頂之下》當中,北京、山西等地方的環境汙染、生態破壞、霧霾,以及這些問題對社會、對我們人類造成一系列的危害時,我才感覺到霧霾的兇狠以及來勢洶洶,就像是一隻長著血盆大口的怪物,企圖將我們一口吞噬。我們在我們周遭很少看到霧霾,但這不代表在我們國家,霧霾不是1個大問題,就好像我們沒有看到什麼交通事故,但每天仍有人死於交通事故一樣。
"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真的必須行動起來,一同對抗霧霾與汙染。作為普通公民,我們做的事情有限,但是隻要我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了。正如《穹頂之下》裡面提到的一樣--出行儘量選擇步行、騎腳踏車、搭公車、或者是與他人拼車;隨手拍照打電話舉報拖著黑色尾巴的車輛以及工業汙染源;建議直排油煙的餐館安裝過濾裝置;拒絕購買汙染企業的產品。這些事情我們都可以做到不是嗎?
所以不要認為環保、治理霧霾是國家的事,我們同樣可以為此做出貢獻。
二、穹頂之下的"錯"
而這部紀錄片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有關中國石油那一部分內容。其中,柴靜在採訪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前總工程師和國家石油標準委員會主任曹湘洪時,這位曹湘洪先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柴靜的犀利問題,曹湘洪每次的回答都避重就輕,這讓我看得挺惱火。而接下來,柴靜和環保部門去查1個小村莊的民營加油站時,老闆那種囂張的態度也讓我感到憤懣。
我是個學生,不開車,所以對油價的關注度不高,但是從柴靜的講述當中我也能意識到關於石油的一些問題的嚴重性。而自然,中國石油、中石化也引起了我的強烈質疑--為什麼他們不升級?他們壟斷石油這麼多年究竟攫取了多少利益?當然也質疑一些當今的民營企業,質疑它們的油的來源以及油的品質,以及質疑它們究竟是在推動中國的發展都還在給中國的發展拖後腿?
還有一點就是--柴靜提到"保護落後是沒辦法創新的",所以要開放市場,支援公平的市場競爭,支援新興產業。但是這個"新興產業"指得是哪種"新興"?指得是"新能源"產業,還是其他私有產業抑或是外國資產?我們都知道能源對1個國家的重要性,如果把能源開放出去的話,總覺得像是把自家的後院向未知的陌生人完全敞開。
然後我與我的一位老師討論這些問題。這位老師是在石油勘採企業長大的,也考察過民營油田、油井,她認為柴靜對是有部分的論述不夠專業,嚴謹,傾向性過強。她還說,"我只希望科學歸科學,情懷歸情懷,柴靜的作品與美式遊說團的相關性,柴氏概念股崛起,中國石油公司不止兩家。深圳近十年治霾成就不是假的。""柴靜的所謂引進競爭,其實是為資本新貴進入國家命脈工程的公關,私營老闆不滿足財富,他們想要權,以血汗起家的人,只會把國變成他個人的家。"
這位老師說的就是兩點,一就是中國石油公司不止兩家,我們不應該盲目的去批判。二是支援私營不一定靠譜,因為有些人會把私人利益放在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之上。
輿論,是社會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對國家政權,政府行為的監督和制約,是輿論的社會控制作用主要表現之一。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3000字 篇8
在柴靜從央視辭職,一度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當中,無論是最初的《新青年》,還是《東方時空》,再到《新聞調查》和《看見》,她都在以一種獨有的視角帶著我們去觀察,去審視這個我們賴以生存和無比熱愛的世界。一年後的今天,柴靜帶著誠心之作《穹頂之下》迴歸,依然是典型的柴靜式思考,問題的提出,現狀的曝光,原因的分析,一步一步帶我們去探索,去了解,去認識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麼辦?
在本次《穹頂之下》的推廣和發行中主要依靠的是大眾傳播方式,新興網路媒體,柴靜於二月的最後一天上午十點,在優酷土豆平臺同時首發了這部兩小時的演講影片。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它就出現在幾乎所有的影片網站上,並且點選率很高。網友的積極參與使得《穹頂之下》在一瞬間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然而此時,如果你不上網,你絕不會知道這樣一個宣傳片的問世。據相關媒體統計,截至當天深夜,全國所有的電視臺上星頻道,沒有一家報道關於《穹頂之下》的訊息。而紙質媒體更是毫無動靜。這樣的情況不由讓我們對於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在中國,各類媒體一直處於嚴密的體制之中,各類新聞都需要經過嚴密的過審才能出現在受眾的眼前,而新媒體較傳統媒體而言,自由度也會更高一些。當然,今天在網上已無法觀看《穹頂之下》,因處於時期,話題過於敏感而被禁,也更進一步說明了我國目前的媒體氛圍,也需要我們思考,媒體的職責到底是什麼,作為未來的傳媒人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媒體的尷尬現狀。除了釋出推廣平臺的選擇之外,在《穹頂之下》剛剛釋出的時候,我們無論是在微博、微信還是在貼吧、論壇到處都可以看見網友的評論基本都是對於柴靜做這件事情的讚揚和在看完片子對於霧霾的深度認識和思考,而這正是最為簡單的人內傳播和人際傳播。接下來的局面則是出現了各種的負面評論。現如今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更別說是機制建設還不夠完善的網路,許多不堪的言論開始出現,而更多的人則是一種人云亦云的態度,這也是人際傳播中相互影響的作用下產生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不禁讓人有些傷心,卻也無可奈何。
在《穹頂之下》這個片子中柴靜打破了傳統的講述模式,自己作為親歷者和講述者雙重身份帶我們走進霧霾的世界,柴靜不只是一個主持人,更是一個深入現場記者,一個研究的志願者,而這多重身份使得柴靜以一種極其主觀的姿態站在觀眾面前,向觀眾去說明事實的真相,這樣的一種如老師講課般的說教方式也使得大眾在接受資訊時能夠有更強的接收能力,也更容易信服和受其影響。柴靜採用給人心裡震撼的第一人稱為視角,充滿主觀的傳播模式,最大限度的控制人們的思維走向,以達到最好的接受資訊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紀錄片能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的原因。它開創了新的“新聞報道”方式:調查、演講、表演、影片,以及劇場呈現,然後網上播出。
當然,再先進的傳播方式和營銷策略如果沒有好的資訊內容,一樣會像劃過天空的鳥一般,不留痕跡。所謂,內容為王,百分鐘的霧霾調查,能夠以刷屏的方式傳播於網路,這是一個奇蹟。它告訴媒體與傳播者這樣一個道理,資訊的傳播其實不在技術層面,而在良知與責任。符號是資訊的外殼,作為傳達資訊的外在形式,在傳遞資訊時符號的選擇十分重要。在《穹頂之下》中,柴靜及其團隊使用了大量的符號作為佐證來告訴大家關於霧霾的相關資訊。如一些基本的調查資料,各類表圖的製作,以及更為生動的動畫短片,都是為了向觀眾說明相關資訊,讓人通俗易懂。多名國內外專家的採訪影片;在全國多個城市耗時一年的天空的影象記錄;2004年《新聞調查》關於山西孝義汙染的影片資料;肺癌腫瘤患者的手術影片等多種符號都成為了柴靜向人們說明霧霾是什麼和霧霾的嚴重危害的最為直接和強大的武器。
在說明霧霾產生的原因時,柴靜也力求資訊符號的準確性,在多方查證的基礎上告訴了人們霧霾產生的原因。從國外案例到國內的鋼鐵、煤、油發展史,諸多調查案例、環保權威人士分析等,對大眾進行了詳細的環保科普。燃煤、燃油、工業生產、養殖、化肥、揚塵、生物質燃燒等多種汙染源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受到了嚴重的汙染。在我國,PM2·5中就有60%的汙染來自於化石能源的燃燒,而這也與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消耗大,劣質,缺少清潔,排放缺乏控制是我國目前的燃煤和燃油的現狀,我們需要共同努力解決現狀,雖然靠我們的一絲微薄之力無法真正的杜絕汙染,但我們如果都毫不作為,我們的未來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在片子的最後以一段動畫影片告訴人們怎麼減少霧霾,整個影片還多次出現“12369”,讓大家可以有一個向霧霾提出挑戰的武器,有一個向汙染說“不”的方式,使得這個片子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因為可能我們做不到出行不開車,改變不了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但撥打舉報電話這種舉手之勞的事情還是可以做到的。
為了藍天,為了白雲,為了美好的山川河流,行動起來吧!穹廬之下不能只有柴靜一個人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