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
柴靜的《穹頂之下》
今天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觀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感觸頗深。
以霧霾是什麼,它有什麼危害,它是怎麼來的為主線貫穿下來,我們國家的煤、油、環保部怎麼了?我們該如何做?清晰條理的脈絡,層層遞進的問題讓我們大家應該強烈的意識到,我們的政府、企業還有我們自己都要去做什麼、都要去怎麼做。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不惜以犧牲碧水藍天為代價,國家的能源體制改革更是迫在眉睫。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有了慘痛的教訓,難道我們還要將歷史重演嗎?大家經常會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是捫心自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就像片子說的那樣,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可以選擇綠色的出行方式、不買劣質煤炭,看到冒黑煙的柴油車、工地上塵土飛揚的土堆等可以試試撥打12369舉報......
願我們的行動能彌補我們曾經對大自然的`傷害。
《穹頂之下》的觀後感
看完《穹頂之下》,評論是眾說紛紜,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我不是來刷屏的,因為當我看到所有人轉發評論的時候,其實我是拒絕的,可是我內心 中還是想知道一個部門都解決不了的事情為什麼一個人可以把它攤在桌面上說。觀後感是很震撼,她沒有說教,而是身臨其境,然後讓你跟著她 身臨其境,環保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是從我做起。
它只是引導我們認識問題,引導我們思考,而解決問題絕不是像說起來那麼簡單的,看完之後發現太多的東西牽扯在環境問題裡,你能怨某個部門或某個產業嗎,能怨政府不給力嗎,因為轉型看似可以解決問題,實際牽扯太多,要考慮的 因素太多。
換句話來說人花自個兒的錢費自己的神卻操大家的心,道義上是沒錯的。先別說人的私生活你是不是真的清楚和了解,就算有一二的不是,那也不關咱們的事,唯一和我們有關的就是,我們都是環境汙染的受害者。柴靜此舉,我們不該感恩嗎?
《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曼德拉
這是三點十一分的鄭州,此刻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甚至難以下筆。
我用了一個小時看完了這部讓我多天之前有所期待的紀錄片,儘管從理性的角度去看,《穹頂之下》依舊是一如既往地延續著央視紀錄片的那種姿態:故作剋制的煽情;縱觀歷史的貌似恢弘;居高臨下的自我感動,提前預設論點的尋找證據。但是不得不說,我被觸動了。
從上高中開始,我就一直很喜歡科幻,尤其是關於人類社會未來的科幻,還記得劉慈欣(好像是南陽人)寫過一篇《地火》,關於煤炭生產改造從而導致地火產生的科幻小說,文章的最後,模擬一個120年後的初中生參觀煤炭博物館後寫的,裡面寫到:我們不必留戀所謂過去的好時光,那個時候生活充滿艱難危險和迷惘;我們也不必為今天的時代過分沮喪,因為今天,也總有一天會被人們稱做是——過去的好時光。 過去的人真笨,過去的人真難。
也看過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拍的《明天之後》,bbc拍的很多紀錄片,只是那似乎離我太遠,遠到當時的觸動轉頭就被我遺忘,只是在偶爾的場景中被引用。然後今天,當我看完柴靜拍攝的《穹頂之下》,其中的畫面,讓我久久無法平復,那些場景如此熟悉,就在我生活的邊上,大工地的揚塵、工程車的黑色尾氣、高高的煙囪、餐館的排煙道、加油站以及看不見籃框的球場。我才知道,原來我生活的這個城市,如此的模糊,模糊的如此脆弱。
我不想去討論所謂的能源結構調整,不想去思考國家能源局的改革以及那些深奧的技術問題,我只是默默地給自己幾個提醒:
1、下載一個空氣質量報告的手機app,每天早上關注一下,遇到重度汙染時,發給自己最愛的幾個人還有自己的學生;
2、以後五公里出行,除非必須,儘量步行或者電動;
3、去加油站加油,看看他們的油槍是不是加裝了防洩露裝置;
4、去淘寶上買幾個口罩;
5、看到有汙染情況,撥打電話12369;
……
我看了看此時鄭州的空氣汙染情況:輕度汙染。
我知道,明天去開會,我不開車,早起十分鐘,電動到公交站,公交出行,哦,還有,戴口罩;
我只是不想為明天的空氣汙染,增加哪怕0.1的多餘的數值;
我只是不想讓我生活的這個城市,變成我不想看到的樣子;
“我不怕死,只是不想這麼活”
“我也絕望,但我不想犬儒下去“
有一天我們都學會說不,“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不再推諉”,我站出來做一些什麼,要做的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