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觀後感(彙總)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彙總)

  英國國王喬治六世(George VI)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Lionel Logue)的故事。喬治六世 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國王的弟弟。二戰前夕,希特勒野心勃勃,風流成行的愛德華為了娶辛普森夫人棄國家於不顧,政府威脅集體辭職,愛德華退位。於是喬治六世(約克公爵艾伯特王子)非常不情願地被推上了國王的寶座。但是喬治六世半輩子一直活在父親與哥哥的陰影下,還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非常吃力,卻無法逃離公共人物的命運。幸運的是,賢惠的王后伊麗莎白經人介紹,為丈夫找到一位與眾不同的語言治療師萊羅格。透過一系列的訓練,國王的口吃大為好轉,與羅格兩人也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友。二戰爆發之際,喬治六世成功發表了那篇著名的聖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國王的演講》電影

  和影片的片名一樣,《國王的演講》一開始給人的感覺是波瀾不驚,和好萊塢大片的氣質相去甚遠,與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對現代戰爭背景下的人性思考也十分不同。但波瀾不驚決不是清湯寡水,《國王的演講》彷彿一出內斂而精緻的戲劇,在低調中醞釀出深厚,在深厚中鋪展出令人動容的力量。

  影片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最後,在萊昂納爾的治療下,終於克服口齒,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這個簡單樸實的故事之所以會產生那麼大的戲劇張力,首先就是因為細小的事情發生在了重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身上。時值二戰,作為一國之象徵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口吃治療就變得尤為重要,細小的事情變得茲事體大。

  國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為整部影片最大的戲劇張力,一直到最後,在萊昂納爾的"指揮"下,喬治六世終於完整進行了戰前演講,觀眾才會舒一口氣。影片的張力還來自於國王和治療師本身,這是兩個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個是國王,一個只是普通的治療師,國王的性格不僅內向,還容易憤怒,總有居高臨下的氣勢。這種因為身份差異帶來的個性碰撞也成為影片的亮點。(一生 www.yuwenmi.com)治療師萊昂納爾的角色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顯得尤為出彩,他並沒有因為治療物件是國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國王打破常規,到自己簡陋的治療室來接受治療,一副"我的地盤聽我的"的架勢,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誠懇,最終打開了國王堅固的心扉,找到了國王幼年的心理陰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國王,讓國王流利地說出罵人的話。而正是這種不卑不亢的真誠交流,讓萊昂納爾獲得了尊重,國王也把他當成了一生的好友。

  與此同時,影片對國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種平視的鏡頭,國王雖然有著崇高的地位,但同時有著普通人的缺點,影片把喬治六世飽受口吃之苦的情狀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別人以為當眾說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喬治六世那裡,卻是一件艱難無比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國王的演講》也是一部勵志片,而且因為是國王克服內心困境的努力,勵志的力量就顯得更大。當國王在麥克風前憋得滿臉通紅,痛苦萬分,但終於完整做完演講,影片的勵志力量也讓人生出了綿長的感動。

  《國王的演講》的觀後感

  “相信自己,克服心中的恐懼,你便能戰勝自己,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是我從電影《國王的演講》中得到的。

  英王喬治五世有兩個兒子,哥哥是帥氣能幹、善於交際的溫莎公爵,弟弟是生性靦腆,從小就患有嚴重口吃症的約克公爵。

  喬治五世去世後,把王位傳給了長子溫莎公爵。這個溫莎公爵就是那個為了美人而放棄王位的愛德華八世,他的弟弟約克公爵就此成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

  在妻子莫琳和羅格醫生的幫助下,國王以頑強的毅力努力糾正自己口吃的毛病。一年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國王再一次站在話筒前,這一次,他沒有畏懼,向全世界發表了空前成功的演講。

  片中國王的妻子是溫柔體貼、聰明能幹的,她為了幫助丈夫糾正口吃的毛病,找到著名的語言治療師羅格醫生幫忙,羅格是一個豐富的有著正義感的醫生,即使約克公爵大發雷霆、對自己大罵出口,也不責怪他,只是一如既往地幫助他,教會他如何放鬆心情,教會他如何正視自己,教會他鼓起信心和勇氣,甚至在演講時,羅格醫生都一直陪伴著他,在旁邊指導他。但最重要的還是約克公爵自己,是他自己拯救了自己,約克公爵,後來的喬治六世國王,正是他的堅毅、勇敢、自信,他的堅持不懈,不甘於向命運屈服,才成就了自己偉大的命運。

  相信自己,別說自己不行。有時,自信可以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化山窮水盡為柳暗花明,讓你在荊棘叢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海倫·凱勒克服身體的殘疾,成就了一個作家的夢想;貝多芬雙耳失聰,卻用自己的心靈去捕捉音樂的靈感,譜寫出震撼世人的交響曲。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沒有信心,人什麼也不能做,甚至連一步也動不了。”影片中的主人公約克公爵正是靠自己的自信和羅格醫生的幫助,才成就了偉大的國王的演講。

  記得六年級時老師讓我上臺演講,我連都差不多背出來了,可是最後,我放棄了,我怯場了,我把這個機會拱手讓給了別人。跟約克公爵比起來,我是多麼的懦弱。我既沒口吃,也不需要面對那麼多人講話,可我卻怎麼也不行。

  電影中有句著名的臺詞:my game, my turf, my rules.--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我的地盤,我做主。約克公爵並不是上帝的寵兒,但他相信自己能行。最終也證明了自己能行,如果我們向他學習,我們就會發現,我也能行!“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尺。”讓我們以微笑面對困難,挑戰自我,成就自我!

  電影《國王的演講》觀後感

  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沒有讓人熱血沸騰的激狂,也沒有讓人傷感流淚的悲傷,只是平平淡淡的故事情節,卻包含的太多的感動。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的存在。的確,若是George VI身邊沒有這樣一個幫助他,愛他,不管怎樣都不離開他的妻子--Liz,我相信他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勇氣去克服一系列的障礙。或許這在人們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夫妻夫妻,註定是要相互扶持的。可是真正可以在心裡面互相信任的也並不多,往往一些小小的困難就可以把兩個人分開。可是Liz卻不是這樣,她一直以來都在支援著他,即使有時Bertie想要放棄,她也體諒,並繼續為他找醫生,因為他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他的埋怨、氣憤都只是對自己無能的鬱悶之情。

  而我現在還要說,一個男人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有支撐自己走下去,理解自己的朋友。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有一份真正的友誼尚且困難更不要說是作為國王的George VI。雖然在他們在相識之時國王並不是國王,只是擁有爵位的王子,而另一個也只是一個沒有學歷,沒有執照,只是靠自己的努力幫助結巴患者的沒人要的業餘演員。但羅格沒有因為George VI是王子就趨炎附勢,而是秉持著一貫的尊重患者的風格,讓他將自己當做朋友,以一個朋友地身份去幫助他。他叫George VI為Bertie,George VI也叫他Lionel。其實George VI的結巴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來源於自己的心理,他的爸爸給他極大的壓力,他無法擺脫這個陰影,況且他本來也不會成為國王,只是一個幫助自己哥哥的輔臣,哥哥也同樣給了他很大的壓力。所以羅格就讓他知道有個人願意聽他的傾訴,願意幫助他。這樣朋友相稱,讓他把自己內心的許多秘密都說了出來,並且教他很多方法來克服自己的障礙。那些方法或許很多看起來都不是正規的矯正方法,甚至有些還會使他的名譽受損。可是卻意外的有效。

  於這裡我也覺得,作為教師這個職業的接班人,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一切從他們的心理出發,而且要以平等的地位來對待他們,不能讓他們感到壓力,不表達自己的想法。

  之後他們的友誼也一直持續著,每次George VI演講羅格都會在他身邊幫助他,鼓勵他。後來Lionel受到了三等勳章,這份國王的感恩之情開創了先例,這是唯一一枚為王室服務的騎士勳章。

  其實從這整個故事中我也可以感到語言魅力的偉大,George VI的演講在戰爭期間成為英國抵抗精神的代言人,激勵這這些英國的戰士和公民們抵抗法西斯,保護自己的國土不受侵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