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觀後感
《人工智慧》觀後感
《人工智慧》就是講一個小機器人David被造出來之後被John家領養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工智慧》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人工智慧》觀後感1
看完這部電影感觸最深的是那句,你是獨一無二的。這部有關未來科技的電影,對機器人是否會具有人類的痛覺和情感進行了探討。影片中的小男孩大衛一直渴望媽媽的愛,他認為媽媽不愛他一定是因為自己不是真的小男孩,所以一生都有執念,一生都很不快樂地想要找到能把自己變成真的小男孩的那個童話故事中的仙女。雖然他的被拋棄在他看來是因為他不是真的小男孩,所以他一直很苦惱。然而這裡插個題外話,我覺得從另一個角度看,就算他是真正的小男孩可能也避免不了不被愛不被喜歡的命運。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愛自己的孩子,對一個母親來說,如果你不傷害到她的孩子,她可能還會對你微笑,說你只是一個調皮的小孩子,然而如果你傷害到了她的寶貝自然要另當別論了。
大衛是獨一無二的,他有人類的感情,會做夢,甚至比人類還要執著。整部影片除了小男孩找媽媽想要得到愛讓我感動以外,還讓我感動的是一直陪著小男孩的泰迪熊。它自己縫合自己的肚子,因為長的就是毛絨玩具的樣子,所以儘管有感情卻也只能被當作玩具,泰迪潛意識裡一定也是渴望被愛的,能夠陪伴它的只有大衛,所以它也害怕被拋棄,被拋棄了也就意味著他得不到愛了。不過相比較來說,泰迪更多時候是在愛別人,這也讓我覺得它又可愛又可憐。
你是獨一無二的。是嗎,相比較你們說我是獨一無二的來說,我更願意我是正常的,可以被愛的,可以得到愛的一個普通人類小男孩。
《人工智慧》觀後感2
電影裡出現各種各樣的人工智慧,保姆類,色情類,商務類。他們都有共同特點:專業,理性,沒有人類情感。越新型的人工智慧,與人類就越相似。但即使相似,影片中很明顯可以看到,機器人是作為一種工具存在的,不擁有人類的任何權利,機器人自身也深知這一點,被使用時在自己的專業上發光發熱,被拋棄時則平靜接受銷燬或在機器人屠宰場提供虐殺的觀賞性。作為人類,我們摔爛自己的滑鼠不會有出於經濟考慮之外的心疼,電影裡對待人工智慧也是這種態度。
但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似乎就是無限的近人化,越像人,就越先進,越像人越好。於是影片主人公出現了,一個擁有人類情感的小男孩,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唯一的功能就是可以提供永恆不變的愛。於是影片的矛盾出現了:如果人工智慧沒有人類情感,那它就能夠安於自己的職責所在,理性地為人類提供便捷,但始終和人類有質的不同;如果人工智慧擁有人類情感,那麼他在擁有愛的能力的同時,也擁有了慾望,以至於他會因為自己是一個機器人而痛苦,因為機器人無法得到愛的回應。技術問題可以攻克,人性漏洞無法彌補。
被拋棄後大衛執著於尋找藍仙女,人類簡史裡認為智人意識覺醒起源於製造並相信精神層面的存在,影片裡妓男說,機器人是理性的,不相信這些東西。這正是大衛擁有人性的一個鐵證,他執著於成為真正的小男孩,他以為這樣就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可自始至終他確實就是一個擁有人性的小男孩。
有關人工智慧的話題都離不開對於人性的`探討,回到影片開頭那個黑人女提到的道德問題,當人工智慧與人類無限接近以至於擁有人性的時候,人類能否給予他們人的權利,是否能給予人的回應?當人類自身成為造物主而開始創造人類,人效能否承擔這樣的重量?
《人工智慧》觀後感3
全片圍繞最開始關於研發一個會愛的機器人的討論,女科學家提出的疑問:如果機器人真的能愛一個人,這個人對機器人又有什麼責任呢?
人類製造出帶有情感的機器人,機器人擁有自己的意識,對著機器人輸入他所愛人的名字,他就會永恆的甚至是偏執的愛一個人,會哭會失落會嫉妒會感到幸福,這樣的機器人和人又有什麼區別。
可是AI的誕生畢竟只是因為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是現實情況無法滿足而選擇的替代品,自然也可以輕易的被替代被拋棄。AI所愛的人,對AI負有的責任,也僅限於有一天不需要了就送到出廠去銷燬掉吧。
但為什麼當AI被拋棄了只能被銷燬呢?不可以恢復出廠設定,重新輸入新的使用者,忘記過去,愛上另一個人嗎?(此時此刻AI是多麼的幸福)還是說隨著與所愛之人的種種記憶,會對AI在某種程度上帶來不可逆的影響,導致他不可能恢復成最初始的空白狀態。
就像真實人類的情感那樣。
人類可以帶著過去的記憶重新開始,而AI專一偏執的愛,面臨的下場似乎只有毀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