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觀後感(精選15篇)

《大國工匠》觀後感(精選1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國工匠》觀後感(精選1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1

  國工匠彰顯大國風範,大國工匠托起巨龍騰飛。央視播出的宣傳片《大國工匠》,用奮鬥在生產一線的一群傑出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了一部勞動者之歌。他們畢生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專注和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傳承和鑽研職業的技能。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工,他們是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們用無可挑剔的技能書寫者人生的平凡與不平凡,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時代為社會奉獻著人生。他們的技藝讓人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他們是事業的脊樑。

  在中國航天,53歲的高鳳林被稱為火箭的心臟。他的工作沒有幾個人能做得了。他曾說過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火箭的心臟,他的作為,讓中國神舟系列順利升空,也讓中國科技發展到達了令人仰視的高度。微不足道的技能發展,同樣蘊藏著較高的智慧含量,我們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極致,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同樣是一種巨大的事業成就、國家成就。

  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工作30多年來,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胡雙錢憑著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民機夢想的執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民機制造的第一線。胡雙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用他自己的話說:加工出一流質量的飛機產品,是我一生的追求!期望自己能再幹十年、二十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貢獻。

  深海鉗工管延安在工作時,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於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裝置,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他曾說過裝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裝,這是為了手感。因為執著,堅持,求學。他成為了一名大國工匠。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國家高階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同時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用他自己的話說:追求極致,超越自己。

  手工撈曬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階技師周東紅;創造了十三里焊縫全手工且質量到達百分之百的張冬偉等等一大批大國工匠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視技術為藝術,他們倡導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他們彰顯了愛國敬業的精神內涵。《大國工匠》給人們展示了中國工匠的博大情懷和無以倫比的技藝。我們要以工匠精神為動力,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幹一行愛一行,要勇於擔當。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2

  看完《大國工匠》心中一股熱血油然而生,我想我也要努力做出自己的成績。工匠們一個個鍥而不捨,耐心專注,不僅為國爭光,還揚名中外,打造一個又一個“中國製造”。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這種付出使我們每個人敬佩。

  他們的鑽研精神值得我去深思。我是一個怕苦怕難的人,只要遇到一點傷害就會退縮。以前我非常喜歡跳舞,媽媽把我送去學民族舞,因為怕痛還沒學完半期就不學了。但是,我今天看了《大國工匠》後,對我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

  周東紅是一位高階技工,經他手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紙的誤差不超過一千克,並且他30年來,始終保持合格率100%的成績,一直延續著家族的手藝,並且做得更好。許多著名書法家、畫家指名要他出手的紙。他有現在的成績是因為他每天堅持鍛鍊、不怕苦、不怕累的結果。他不管天氣多麼寒冷,他每天都光著手在冷水裡面撈紙,即使手生有凍瘡,還依然堅持著。記者問他為什麼不戴手套,他回答說戴手套就練不出手感,必須天天找感覺才能找到最佳的效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創造出價值。

  胡雙錢,是一位航空“手藝人”,他工作了30多年,創造了驚人的打磨記錄。他打磨的作品都是難度非常大的,幾乎每件工藝品都只有人的頭髮絲那麼大,即使這樣他在做每一個工藝品都耐心專注,做出的作品中沒有一個次品。他能有這樣驚人的成績都源自於他最初的喜愛——飛機,所以他從小磨礪自己的意志,刻苦訓練,完成自己的夢想。

  孟劍鋒是一位高階工藝技師,他的鏨刻技術揚名遠外,得到各國人士的讚賞。他在做第一件作品中國結時,每天沒日沒夜的刻苦鑽研,手上起了厚厚的繭他也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工作。只要作品有一點點小瑕疵他都要重新去做,重新打磨,他說“只有自己滿意,人家才會滿意”。直到做完一件工藝品後手上連紋路都沒有了,還是沒有放棄,一直默默無聞的做下去。孟劍鋒先生今年60歲了,做這個工作已有43年了,靠信念樹立口碑,他的這種鏨刻人生,追求極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看完《大國工匠》,我對我以前的怕苦怕累、半途而廢的行為感到懊悔。過去,我學過跳舞、彈琴、唱歌、但由於怕吃苦、不想練習種種原因放棄了,各種一會一一從我手邊溜走,但我聽到周東紅先生的話後,瞬間點醒了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創造價值。現在我的理想是努力學習,參加高考,繼續讀書,將來找到一個好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且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下去,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學習“工匠精神”。

  他們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為社會,為國家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一個又一個“中國製造”,一念執著,一生堅守。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他們一樣敬業奉獻,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更加出色,國家將更加強大。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3

  觀看了央視新聞播出的《大國工匠》,令人深受教育,感人肺腑。透過觀看我國傑出的大國工匠的高超技術和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蹟,讓人好像重新感到了思想正確迴歸的大路上。大國工匠們出身一般家庭,卻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出非凡的業績。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在追求職業技能上,嚴格要求的是自己,追求的是技術技能的完美和極致,為我們在世界上,樹立大國的“中國製造”和世界創新大國的名牌,帶好了頭和做出了傑出的榜樣。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一點不漏的超高精度的密封,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他能將焊接技術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焊接時間僅有0.1秒的時間誤差,他如此藝高膽大,非常人所想,只有刻苦鑽研,用心練就方能結出如此碩果。

  鏨刻大師-孟劍鋒,在北京APEC會議上送給外國領導人的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他的驚世傑作。他鏨刻的作品精美非凡。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由於過於逼真,讓人看後會情不自禁伸手觸控感受。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也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能做到上百萬次的鏨刻敲擊零失誤,讓人折服,讓人驚歎,完美和卓越就是靠毅力和意志,專注和精湛技藝和鍛造的。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顧秋亮,對精密度要求達到了“絲”級,被稱為兩絲第一人。我國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其超高精密度組裝,不能沒有顧秋亮。成功把“蛟龍”送入海底後,他的新挑戰是組裝中國首個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他能透過摸、看、思,能判斷機器的組裝誤差,幾乎沒有失誤過,工到此精,驚心動魄。

  胡雙錢老師傅,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裡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胡雙錢要做百萬個零件的飛機建造工程,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加上臨時救急其任務難度廣大,非一般人想象。一個零件要一百多萬元,打造36個孔,髮絲大小的孔徑,僅僅依靠胡雙錢的雙手和傳統的鐵鑽床,便能快捷將36個孔悉數高精度打造,透過檢驗一點不差,其金屬雕花技能創世界一流。

  高鐵青島動車製造高階技師—寧允展,首席研磨師,他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第一人。全國能做該工序的工人不超10人。他研磨的轉向架裝安全效能超高,讓國內動車最高時速達到486公里,創造了奇蹟,這離不開寧允展對動車轉向架的定位臂的高技術研磨。

  張冬偉-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利用世界上最難的殷瓦焊焊接技術,在造船業,殷瓦板非常薄,張東偉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並且做到焊縫小於一個針眼大小,因為打了會引起致命後果。張冬偉焊接技術外觀精美且具備百分百安全保障。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4

  《大國工匠》宣傳片講述了高鳳林等八位不同崗位的勞動者,靠著自己過硬的技術,用靈巧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職業技能的完美,最終脫穎而出,為民謀福,貢獻社會的故事。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著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蹟,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著,甚至是痴迷。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階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十分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裡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鬥。

  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階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專案,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藉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覆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此刻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樑,我不是製造業專業,而是藝術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理解藝術的薰陶。我是的專業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確實很難掌握,每一天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重複練習一首曲子,專業老師對我也十分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首曲子便會十分的開心與自豪,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裝飾的。不能安於現狀,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用時間用心去練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會高手如雲,而我,也要確立自己的目標,學校的優秀學長他們的技巧嫻熟,拉的曲子委婉動聽,十分值得我學習,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進步,更上一層樓!

  任何目標,只說不做到頭來都會是一場空。然而,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遭遇問題,要求有清醒的頭腦。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務必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鬥。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實現目標的歷程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為挫折而畏縮不前,不要因為失敗而一蹶不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成功最終會屬於你的,每一天要對自己說:“我必須能成功,我必須按照目標的規劃行動,堅持直到勝利的那一天。”既然選取了、認準了是正確的,就要一向走下去。在那裡,這篇觀後感也差不多落入尾聲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動才僅僅開始。此刻我要做的是,邁出艱難的一步,朝著技能競賽的目標前進,要以滿腔的熱情去獲取最後的勝利。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5

  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欄目講述了八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製造神話。鉗工、撈紙工、殷瓦焊、研磨工、載人潛水器組裝技術,每一種工作無不於細節中體現精益求精的技術。

  “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

  曾幾何時,一說起“中國製造”,總是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來那些低廉的原材料,粗糙的初製品,廉價的服裝、塑膠製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輸出即為中國攫取了用以支援經濟高速發展的第一桶金,又讓中國無可奈何的背上“低檔廉價”的烙印。

  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難道真的就沒有工匠精神,真的製造不出那些精益求精的藝術品,真的應用不了那些領先世界的高新技術麼?每一個看過《大國工匠》的人都會憤懣的搖頭,我們不缺精湛的技藝,我們也不缺高科技的技術,我們缺乏的正是幾十年如一日鍥而不捨的追求與風險。正是社會的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讓我們忽視了《大國工匠》精神的存在。

  《大國工匠》的精神,是由這樣一群勞動者創造的——他們有些人沒有上過高中,有些人不是名校畢業,有些人僅僅是最普通的勞動者,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靠著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著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鑽研,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與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任何一個平凡的崗位都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業。路遙為寫《平凡的世界》閱讀了近百部長篇小說,找來十年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以及一種省報、一種地區報和《參考訊息》的全部合訂本仔細研究,多次往返陝北地區實地考察,甚至親身體驗礦工的生活,嘔心瀝血十年耕耘終於成就這一鉅作,並獲取茅盾文學獎。當有人問到路遙,你寫這部書的時候想過會得獎麼?路遙坦誠創作的時候沒有那麼多想法,若是急功近利便什麼事情也做不好了。

  我們現在的社會正是充滿著這樣一種急功近利的浮躁氣息,這種氣息影響著每一個人,即便是教育行業也不能免俗。教書育人總是盯著考試成績,培養人才離不開炫耀就業率,學習知識若沒有一證在手就是浪費時間的瞎忙。仿若這些及格率、升學率、就業率成了考校學生、考校老師、考校學校的唯一標準。而我們最該重視的學生素質,個人能力、思想品德相對於應試能力來說就成了邊緣地帶。透過《大國工匠》我意識到,我們若是能夠摒棄浮躁的思想,於細微處堅持傳道授業解惑的理念,即便是普普通通的教學崗位也能夠成就不平凡的世界。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6

  當今社會,如此浮躁,‘靜’字好似成了奢侈品,人們不再懂得靜心而學,靜心而思,靜心而悟,追求的只是快和眼前的物質財富,有時聽長輩們說,其實那時候的社會面貌可不是這樣的,那時的人可老實,可專注了,而此刻呢,全已淡無了啊。但讓我感到唯一慶幸的是,還是有那麼多人做事是如此專注,孜孜不倦,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他們做某行某業,做一行,精一行,絕不輕言放棄,這種行為來自他們內心的真正喜愛,一心只是單純的想把這件事情做好,再別無他念了,我們便稱他們為--工匠,這種精神便叫做工匠精神。

  英國航海鍾發明者:約翰.哈里森就是一個這樣典型的代表。哈里森費時長達40多年,先後建造了5臺航海鍾。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四號’最為突出,航海了64天,只慢了5秒,遠比法案規定的最小誤差2分鐘還少,完美解決了航海定位問題。可見工匠精神是如此重要。

  我們此刻正在學習專業課程,如果說我們能夠帶著工匠精神去學習,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那麼我們能夠學習的更好。雖說專業課程幾乎都是每個人從未遇到過的,並且有些課程,理論知識較多,實踐較少,難免會使人感到無聊乏味,但我們能夠從中尋找歡樂,歡樂的去學習,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這都是一場未知的旅程,有人問未知的旅程好嗎我便想說要來就來一場未知的旅程,因為這樣的旅程才是美妙的,工匠精神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若你一路上帶著它奔跑,那麼它便能給予你無盡的力量,讓你不管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還是在今後的工作中,都能夠被大家賞識和關注,因為你是精益求精,有著執著的堅持與追求,注重細節,用心做事且有耐心的一位員工,有著工匠精神的員工,定會贏得他人的重視,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會得到成功,實現自我的夢想,故工匠精神的作用是如此之大。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去踐行工匠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們仍可從小方面做起,踐行工匠精神的最基本資料。從而養成好習慣,為將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說,你今日做題的準確率為90%,雖說此成績在班中已名列前茅,但因著精益求精,你便能夠更加努力,只為更高的準確率。總的來說,只要你有這個信念,能夠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去做,去踐行,那麼終有一天,成功定會到來的。

  青春註定要顛沛流離,受盡苦難的,但你仍要勇往直前,迎難而上因為你要相信,帶著工匠精神前行。總有一天,勝利的曙光會照耀至你頭頂,你不再是一顆渺茫的沙粒,而是一顆閃閃發光的金子,這顆金子是與眾不一樣的,它做的不是在炫耀自我的美,而是在鄭重的告訴每一個人,每一顆渺茫之沙都可變為閃亮之金。其過程則取決於,你能否帶著工匠精神披荊斬棘,一路前行。

  加油吧,為了夢想而奮鬥,奮鬥不是艱苦的,而是完美的,在奮鬥後迎來的便是黎明的曙光。

  讓我們一齊帶著匠心,勇闖天涯,過關斬將,去往勝利的殿堂吧!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7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推出系列報道《大國工匠》,挖掘八位行業頂級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頌“以勞動托起中國夢”的勞動者。節目播出後,極大鼓舞了一線產業工人的工作熱情,並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大國工匠》一共選取了8名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的品德和靈巧的雙手,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從事的行業也不是很起眼,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了“工匠精神”的體現。這些工匠可以說是真正的“國寶”級人物。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當前,一些貼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國外成為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只能在地攤上去銷售。就是因為缺乏“工匠精神”。什麼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他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為此,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卻不為所動,都一一拒絕。理由很簡單,用高鳳林的話說,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臺航海鍾,最後一個鐘,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歎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因此,“大國工匠”詮釋出的“工匠精神”應該成為“中國製造”的內在支撐,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8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他們一念執著,一生堅守。我們國家需要許多像這樣的人才。就是因為他們,才會有如此大的進步。他們是誰呢?他們是中國“大國之匠”,他們用智慧創造今日的輝煌,他們用實力創造今日的成就,他們證明中國這個大國的實力,他們證明了我們國家的進步與努力。

  打造“中國製造”,有這樣一些國家頂級技師,他們的名字是故秋亮,孟劍鋒,胡雙錢……故秋亮為載人潛水艇做出偉大的貢獻――蛟龍號,一絲不苟,臨近退休卻依舊關注祖國的未來,默默奉獻祖國科技中。為此,孟劍鋒,國家高階技師,不斷努力,不斷追求,不容半點差錯是他對自己的要求。胡雙錢,從1980年進場,不管工廠倒閉,也不被高薪誘惑,依舊與工廠老員工相互陪同製造大型飛機,對每一個細節更為關注,他給家人沒能盡丈夫與父親之責,卻給他們帶來一堆堆獎狀和榮譽證書。他們是打造“中國製造”的有功之臣。

  大國之匠,把我們推向世界頂尖,把中國文化傳遠名揚。他們是周東紅、寧雲章。一個為造紙做出偉大奉獻,一個為高鐵作出奉獻。我們生活中,學習中都會運用到紙,而周東紅從未浪費過一張紙,從他手裡掏出來的紙全部都是完整的,為運用到紙的部門奠定了基礎。寧允展為高鐵速度創下了與以往記錄更高的成就,為此,我國高鐵科技已打通世界。

  為了祖國進步,為了人民安全,更有這麼兩位有功者用一生來成就祖國事業與自己的事業。他們是張東偉,管延安。張東偉也是嚴師出高徒,從學徒開始,他的師父不容他出一點差錯,他們崗位中稍出了點差錯,造成的損失和傷害是巨大的。他是一位LND船的鋼板連結者,鋼板連結必須徒手鍊接,在這行業中,必須心平氣和,為此他只要一有時間,便會去釣魚將職業培養出情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還有管延安,是一位有20年工齡的、技術精湛的老鉗工。我們國家有許多海底通道,而這些都是透過他們一雙雙精巧之手打造的,在他們剛出生的時代裡沒有高科技術產品,只靠他這一雙手精確到0.01毫米,也不放過。他說:“如果發生空隙,海底通道將會出現露水,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要更加用心”。

  他們一念執著,一生堅守,不拋棄,不放棄是交給我們最大的收穫,“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是我們一生的追求。所以我們一旦認定的事情,就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追求著那一份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絕不言棄。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9

  星期三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大國工匠》這個影片,至今想起來都印象深刻,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堅持不懈,就算是逢年過節也堅守在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甚至是兒女多年也未能見上一面,但就是這樣他們也未曾放棄過。

  高鳳林,一個給火箭做“心臟”的人,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幾個月不出一次工作室,在裡面日夜勞作。精確度必須在0。03毫米以下,他為了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甚至練就了十分鐘不眨眼的好功夫,為了國家的榮譽堅守崗位,連女兒都不曾見上幾面,連女兒的成長都缺少了他的一份沉重的父愛,但是他依然微笑著說不後悔。

  管延安,一個在深海造陸的人,卻只是一個初中學歷,依然是工作崗位中出色的一位,連拿到大學、研究生學歷的年輕人也要像他這個初中學歷的“老人”學習、指教,他們都讚譽他、尊敬他,稱他為師傅,向他看齊。他的兒子從小就與母親生活,很少與父親見面,所以他總是希望父親多陪陪他、留在他身邊,但管延安卻依然堅守崗位,直到長大後兒子才慢慢理解他,在外面說起自己的父親都特別的驕傲,而管延安自己也說希望將來有生之年和自己的兒子、孫子來這裡開車通一段,自豪的說“你的爺爺在這勞動過!”

  周東紅,一個撈紙師,一個村裡最出色的撈紙師,無人可以匹敵,雖然剛來到這裡撈紙的時候,什麼也不會,但他也是個要面子的人。既然來了就一定要幹好,那一個月裡他和他的搭檔在潮溼的撈紙房裡反覆的撈紙,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慢慢熟練。

  他們展示了國家的性格、民族的勤奮,國家就需要這樣的人,即使他們起點不高,但在勞動的過程中認真負責、堅持不懈,我們也必須尊敬他們,以他們的堅毅的精神為榜樣。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學歷,正在向中專、大專衝刺。來到輕工學校之前我曾說過不管考沒考上高中也一定要念下去,堅持不去職業學校,但最後因為某種原因未能實現承諾,踏上了人生另一條路,但在唸書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什麼樣的學歷已經不重要了,只要將來老實本分的堅守在崗位中也應定會活出你自己的出彩人生,就算是大學畢業的,不一定也會有好工作,所以職業學校的學生們不用擔心,只要將來我們努力上進,就不怕拖國家的後腿,在國家的角落我們也可以為他掙出一個永不褪色的榮譽。

  所以,我們不要放棄,朝著太陽前進吧,就算明天不算美好,我們也不要放棄,未來在等待著我們,國家正在企盼著我們。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10

  最近,學校組織我們觀看《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讓我們瞭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並深深的被他們的事蹟所感動,我作為一名職校學生,未來的技術工人,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後,我就一次次的問自我,到底什麼樣的工人,才是大國工匠。必須是高階科技嗎必須是獨一無二嗎必須是奢華卓越嗎都不是!

  那大國工匠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著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著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鑽研,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於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更為可貴的是,他們身上所傳承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我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僅有秉承著這種精神理念,踏踏實實、仔細認真的做好自我的工作,才能一步步向大國工匠們靠攏,才能逐步成為行業精英!

  其實,我們在專業學習中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忙,我們會累,我們會煩,我們會厭倦,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大國工匠們他們難道不累嗎難道不厭倦嗎胡雙錢守著臺虎鉗一干就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教師傅。周東紅守著又冷又潮溼的撈紙池就是十幾年,鏨刻大師孟劍鋒師傅在研究新工藝的時候,失敗一次又一次,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們並不是不累,並不是不厭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撐著他們,當他們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成就感和榮譽感襲來,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同學們,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技校學生,更應當向這些工匠們學習,學習他們身上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品質,學習他們堅定不移、始終如一的工作勁頭,學習他們不忘初心,不受外界誘惑,一步步走下去的堅韌與執著!工匠精神,貴在執著堅持,貴在追求卓越,讓我們繼續秉承工匠們這寶貴的優秀品質和精神,認認真真學手藝,紮紮實實練技術,爭取早日也能躋身於技能精英的行列,成就自我精彩的人生!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11

  紀錄片中,“大國工匠”都是奮鬥在生產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精湛的技藝和積極探求的精神,令人歎為觀止。

  精湛的技術加上敬業奉獻、精益求精的精神,這就是人們常常稱道的“德技雙馨”,由此兩能,技術創新,做大做強,就有了根基和資本。央視播出的《大國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職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業績,讓人敬畏和感動的'“德技雙馨”的真人真故事,沒有半點誇張,平時的敘述就是歲月裡無限追求的燒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筆者從《大國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崗位中迸發出來的勞動精神,勞動之美。對於廣大觀眾來說,《大國工匠》早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尤其電視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讓我們的記憶穿越時空,彷彿就在昨天,這些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有我們老一輩勞模的精神再現,也有當今高科技建設者的勞動創造,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藝術畫面中,透過電視紀錄片這個載體,我們共同感受到了共和國透過勞動,改變國家民族命運的一個個歷程。

  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將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這不是神話故事裡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經驗。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 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難度的焊接技術,不管反覆看幾次,都不禁讓人感嘆這究竟是技能還是藝術。技術與藝術,精神與工作,有時候就在這樣的歲月裡刻成了美美與共的極致。

  李政道博士說過:“越往前走,技術就精神化。”《大國工匠》中播出的這八名工匠,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的代表,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譜寫了“德技雙馨”的大美,無不令人歎服。望我們的新聞媒體能夠借鑑《大國工匠》的成功經驗,把更多的鏡頭、畫面、時段和版面留給廣大職工和一線勞動者,講好勞動者的故事,展示勞動者的風采,從而讓更多的勞動變成創造,讓技術變成藝術,讓勞動成為一個個“匠心築夢”的旅程。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12

  6月22日上午,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觀看了央視推出的《大國工匠》紀錄片,雖然早在幾年前也觀看過這套影片,但此次觀看,仍然激起了我心中不小的漣漪,觀看之時,激情澎湃,觀看過後,感慨萬千;各位工匠們巧奪天工,將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的遊刃有餘,做到了行業乃至世界頂尖級別;我知道這背後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練習與堅持、堅守與熱愛!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階焊接技師——盧仁峰,在一場焊接事故中,他險些徹底失去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被勉強縫合,已基本不能工作。但他沒有被嚇到,反而更加堅定有力。他用一隻手重新書寫自己的人生,不斷追求焊接技術革新,被譽為"獨手焊俠";盧仁峰能擁有這樣的成就,靠的不是天資聰慧,而是一點一滴踏實的歷練、堅持與永不服輸的精神!試想,經歷過如此大磨難的人尚能有這樣的成就,更何況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呢?

  作為一名財務人員,我們的工作就是每天與數字打交道,與繁瑣的賬目打交道,財務工作意味著日常性和機械性的週而復始,不斷重複。從月初開始每一筆經濟業務,付款、收款、核對、複核、結賬,到月末結賬,保證每一筆業務準確、完整,使之不僅要符合公司內部制度管理規定,也要符合國家財經法規規定。除此之外,還需應對各種各樣的檢查:內部審計監督、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稅務局等政府部門的各種審查;另外,還要不斷學習日益更新的國家財經法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知識常新,才能主動為單位創造價值,合理的規避風險,為領導的決策提供專業的支援。我想工匠精神之於財務工作,應該是一種精益求精,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應該是一種精雕細琢,不斷提升自身技巧的過程;正因為財務工作看似繁瑣與無味,才更需要大國工匠身上具有“耐心、專注、堅持”的精神!讓我們在公司提供的良好平臺上,端正態度,積極學習,努力工作,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崗位,做到精益求精!即使我們達不到大國工匠們那樣精湛的技巧,也要讓自己每天提高一點,不負青春,不負自我!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13

  《大國工匠》據瞭解,這是央視新聞推出的一個系列片,該片主要講述了中國八位高階技師的敬業、愛國的精神,以及在其領域起到的重要性和極力突破極限的能力。

  剛開始,我是對這些毫無興趣的,畢竟影視界這麼發達,不如去看個美國大片過癮。但是,隨著影片的開啟,我一下子就被裡面的鏡頭所吸引!只見鏡頭裡,一個帶著焊接面罩的焊接工,不斷的給一個大型的機器做焊接工作,即便他的臉龐被面罩所遮擋,但不難看得出他非常的認真。過了一會兒,焊接工把面罩摘了下來,露出的是一張中年男子的臉龐,他眼神專注,彷彿對外界的一舉一動都不知情,臉上的皺紋如同刻上去一般清晰。他,就是火箭“心臟”焊接工——高鳳林!

  說起這高鳳林,他的成就可真是了不得。不僅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了一生的付出,更是以最佳焊縫成型第一個完成美國ABS焊接取證認可,受到美國船檢官員的稱讚並被首推該試件為工藝評定試件。被國家評聘為特級技師!是中國焊接領域頂級精英之一!

  影片中的高師傅坦白,曾經有人用一套房子和高出幾倍的工資挖他,這種巨大的誘惑怕是很多人難以抗拒。但是高師傅卻拒絕了,原因是看到他們自己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打到太空,得到的一種成功的、民族的自豪感,是金錢所買不到的!看到這裡,我不經直了直腰。這不僅是一個特級技師,還是一名民族英雄!

  影片的時間不長,等我們看完了高鳳林,就經不住想再看下一部片子,好像這系列的片子有著無窮的魅力,等著我們去發掘。之前我所想的看美國大片的念頭,便是瞬間沒了蹤影。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總算認認真真的看完了《大國工匠》這整個系列的影片。頓時,整個教室沒人發出一絲聲音,因為寂靜無聲的我們感到震撼!感動!同時還有發自內心的敬佩!

  影片裡,這八名技師經過努力、堅持、研究,最後所突破的工業技術上的極限,所得到的成功,是生活在快節奏的我們所想象不到的!裡面呈現出那一個個眼花繚亂的資料、不可思議的技術、令人頭皮發麻的工業標準,更震驚的是,這八位師傅不僅完成了這些標準,還精益求精的取到了無人可達的更高的成績。這震撼感,就像大錘子重重的擊打在我的心臟上,發出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不可思議——這便是我所能用語言才表達出的話。我無法想象一個鉗工用他的雙手打磨出各種精緻、百分百合格的航空飛機零件。一個撈紙工,所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竟然不超過1克。一個在深海工作的鉗工,僅有著初中文化的他,經過努力的鍛鍊,做到了許多人做不到的儀器之間的零縫隙連線。一個LNG船的焊接工能夠連續完美焊接13公里長、僅有牛皮紙薄的殷瓦板!除此,還有好幾位師傅的經典事蹟,加起來一共八名。這一個個不可能,在他們手上變成了事實。這就是他們所帶來的震感,這就是奇蹟!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創造了奇蹟,還經得住誘惑,勇於面對、敢於堅持。對那些出高價挖人的公司,統統都是拒絕的。高師傅也說了,他是人,他也動心過,但是為民族做出貢獻,這些值得自豪的東西,金錢無法購買得到。是的,這八位師傅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想多多的陪家人、給家裡的老婆孩子多些溫暖和生活上的關心。但是他們敬業的心,註定了他們要捨棄一些東西,才能去專心研究、發展,去突破更多的極限,可以說工作,就是他們第二個家。能面對誘惑而堅持本心,把一生都奉獻在工作上、國家上,向全世界說明、打造了真正的“中國製造”。這種敬業精神,不愧為勞動楷模,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模仿!也值得我們感動,對得起我們所有人對他們的敬佩!

  回想起來,我的專業本是建築工程技術,以後也會是一名技術員。以前的我,對這些方面並沒有過多的想法,但看了這些影片令我改變了許多,也讓我對這個專業更加充滿了信心和衝勁。或許我以後的成就沒有這八位師傅的那麼耀眼,但是我一定要跟他們一樣擁有這敬業愛業、奉獻於國家、奉獻於民族的精神!努力讓祖國的工業領域增增日上,讓全世界知道“中國製造”代表著品質,代表著中國民族魂!

  最後,我很感謝中央新聞,是他們的報道和發掘,讓這八名可愛的、令人尊敬的師傅能夠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也感謝領導們的組織,讓我知道以及瞭解這些珍貴的影片、事蹟,從而令我能夠學習他們的精神,令我內心的空白處得到質的改變。

  他們的優秀,他們耿直的性格,他們默默埋頭苦幹的精神,會一直傳承下去。相信不管是哪個領域的人,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重要、需要的東西,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八位師傅的名字吧。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14

  觀察生活,你會發現,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每個人身上終會有一些品質感動著我們;無論事也好,物也好,總有一些回憶感動著我們;感受生活,更有一種精神震撼著我們。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這四個字是我對大國工匠的理解,正是這些群體和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將他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昇華成了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追逐夢想,接續奮鬥,才鑄就了今天的中國榮耀!

  精湛技藝,卓越匠心。這些“大國工匠”基本上都是奮鬥在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工程師,他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平常的生活,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他們也並不都是勞模身份,但他們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的引路人。

  他們其中有焊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的技能專家,為我們航天、登月做出巨大貢獻的高鳳林;我們的“復興號”作為我國高鐵的“升級版”大突破,讓千萬人民越來越節省出行壓力,解決運輸難題,這當然少不了破壞“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核心技術難題的焊工李萬君的功勞;為“嫦娥探月”組配高精度射電望遠鏡的鉗工夏立讓我們中國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第一次看見從月球背面傳回的清晰畫面;還有為我國國防軍工行業進行研究創新的新一代技術工人年僅29歲的陳行行;另外還有特高壓帶電檢修工王進;我國深部地質找礦鑽探領跑者、高階工程師朱恆銀;核燃料修復師喬素凱;突破進口發動機生產線技術封鎖的裝置維修工王樹軍;實現石油工程技術重大革新的“油田土發明家”譚文波;用一生和時間賽跑、搶救國寶的86歲文物修復師李雲鶴。以及三萬多名“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們。這一個又一個的勞動者、一個又一個的奮鬥的故事讓我震撼,讓我為之動容。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大國工匠》觀後感 篇15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尚書·大禹謨》

  談起大國工匠,就想起這句話,就如同從前,書信很長,馬車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樣。工匠幾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進去,對待作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我沒有親眼見過他們做作品時的場景,只是在書裡的隻字片語中瞭解到大國工匠,他們身上所有的匠人精神。現在我們提倡的匠人精神的本質是工匠精神,不也是對職業道德的遵守,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使用者至上的服務精神嗎?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文裡有一篇《庖丁解牛》庖丁給梁惠王宰牛。“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庖丁即廚師的意思,但是他的技藝非常精湛,就連梁惠王也不由得的誇讚他,其實他也沒做什麼特別偉大的事。忠於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做,用眼去看,用官所感。就如韓愈《師說》中的一句,“術業有專攻。”我所以為的工匠精神,也莫過如此了吧:不僅僅以自己的工作來養家餬口,對自己手中的東西,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更上一層樓的精神。

  在古代,中國作為手工業出產大國,瓷器、玉雕、繡品都是出自匠人之手。雖然匠人的地位並不高,但他們所創造的,卻是舉世無雙的寶物。就拿瓷器來舉例子,作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如果沒有工匠不斷的推陳出新,又怎麼會有舉世聞名的中國瓷器?“瓷器”的發明始於漢代,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工匠在燒製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由最開始的素瓷,到後來潔白無瑕的白瓷,再者唐三彩、元青花、秘色瓷、琺琅彩。這不知多少工匠傾注了全部心血進去,方得一“小瓶”,碎一件,便少一件。也許,工匠精神的另一層含義也告誡我們,不僅也對自己的作品用心,更要懂得來之不易的成果,總結下去前人摸索出來的經驗,傳承不斷推新的文明。

  周杰倫有這樣一首歌“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以前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啊,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形成的,在青瓷出爐的那一瞬必須是煙雨天,釉色才會漸變成夢幻般的天青色。因此雨過天晴的瓷器極為珍惜。工匠,是有工藝專長的匠人。等待僅僅是程式的一部分,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一種精神,一種境界。只有執著專注、作風嚴謹、精益求精、敬業守信、推陳出新,沉得住心,才能做出真正獨具匠心,經得住時間檢驗的作品。

最近訪問